第一篇:河中石兽课例鉴赏
《河中石兽》课例鉴赏
该课获2017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执教者:李玲 河南省洛阳市河洛中学
观察者:张俊娜 洛阳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训练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把握故事情节,品析人物形象,学习一事一议的写作手法。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明确一事一议的写法,把握作者观点。【教学难点】
学生对石兽向上游翻滚的理论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板书】河中石兽
师: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会有什么疑问?会想到什么问题? 生:河中怎么会有石兽呢?石兽怎么到河里的?„„
师:课文当中,有没有回答呢?找到这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生:“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师: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课文第一句告诉我们石兽的来历,也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的起因。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的故事。
二、读准字音,朗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表述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想要读懂文章,前提是文句要读顺,读顺文句的基础就是读准字音。检测一下昨天同学们预习字词的情况。请这一列同学依次起立回答问题。
生1:圮(pǐ)生2:棹(zhào)
生3:曳(yâ)铁钯(pá)生4:木杮(fâi)
师追问:这个字笔画是几画? 生4:(思考后)八画
师:很细心。注意到了“杮”字右边中间是一竖。生5:湮(yān)
生6:啮(niâ)
生7:坎(kǎn)穴 生8:臆断(yì)生9:溯(sù)生10:遂(suì)生11:欤(yú)
师:同学们读的很准,预习功课做得相当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将字音标注在书上,一分钟时间。
(生标注字音)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这 些生僻字,所以老师现在要给同学们推荐两个工具,第一就是我们的课下注释,第二就是古汉语字典。
【出示】两个工具:1.课下注释 2.古汉语字典
师:利用好这两个工具,就可以帮助同学们读准字音,从而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现在分成三大组,一组一段,大声朗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不添字、不漏字。
(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朗读得已经比较流利了,可是我们要想感受到课文故事起伏的波澜,蕴含的意味,就要结合课下注释,一句一句来读。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段僧人找石兽的过程。
三、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比较文章第一段,把握文章的波澜性。【出示】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左边是原文,右边是删改后的文字,同学们快速找到左右两边的不同。(生快速找不同)
师:同桌两人任选一处不同,品析哪处好?好在哪里?如何读出这个好?组成最佳拍档,展示时,一个品,一个读。(生同桌两人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请这一组拍档先展示。
(生12读)生13:我们觉得“求”比“寻”好,“求”能让人感受到寺僧苦 苦追寻石兽的执着、迫切心情。
师:你说的太好了,那同桌能不能把寺僧这种执着又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生12:求石兽于水中(求重读且拖音).(评委掌声)
师:读的真好,掌声说明了一切。师:我们继续来展示,来,这一组同桌。
(生14读)生15:我们分析的是第三句,觉得有“竟”比较好,“竟”是“最 终、到底”的意思,最终没有找到,到底没有找到,说明了僧人找寻的时间之久。原文:
修改: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找石兽于水中,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小舟,拿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还有,“竟”里有着伤心,有着失落,有着苦苦找寻而不得的不甘心。
师:我觉得你分析特别到位,言虽短而意无穷,“求”字苦苦追寻,但“竟”字失落而归,把僧人的情感波澜一下子写了出来。现在我想请你带着你品析的情感,来读一读“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生14:“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师:恩,你的声音里有僧人的失落和不甘,很棒。来,这一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
(生16读)生17: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最后一句“寻十余里,无迹。”有逗号更好,突出了寻找的结果,还能隐隐体会出僧人的急切和失落的心情。
师:你们的看法跟我不谋而合啊,我也觉得这处我改的比书本上好。(评委掌声)还有三个动词没有同学分析,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既简洁之至,又很生动。这些词用的多好啊!最后,同学们看PPT,来记下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语。(稍停片刻)
师:让我们再一次带着我们的理解读一遍课文第一自然段。(生有感情读课文第一段)
师小结:同学们,这段文字短短39个字,却一波三折,言虽短而意无穷,一“求”一“竟”写出了人物情感的波澜,以为、无迹又写出了故事情节的波澜,这就是文言文言简义丰的魅力。
2.比较阅读第2、3段,感受人物的鲜明性。
师:那我们接下来看课文的2、3段,看看讲学家和老河兵的出现,让故事又有了怎样的波澜?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发现2、3段中既有相同的句子、句式,又有相同的词语。我们现在来提升难度,找找“相同中的不同”。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要求:1.找出相同中的不同。2.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师:我们现在前后桌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探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
(生小组讨论)
师:刚才各位小组讨论得可真热烈,那么究竟形成了怎样的结论呢?我们拭目以待,请各组的代表展示你们的成果。
生18:我代表我们组发言,我们发现的是相同的句子: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这是石头向上游转动的两个条件。
师:大家可别小看这两句话,“究物理”主要就体现在这两句话上。此外,除了这两个条件,老河兵还关注了——水的作用。大家注意,“乃”与“盖”有区别吗?
生18补充:有区别,语气上不同,“乃”,可以看出讲学家神气活现的,有点看不起其他人。“盖”字是表示推论原因,说明老河兵经验丰富。
师:两个字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的内涵,你们组真有水平。我们再来请下一组代表回答。
生19:我们找的是相同的句式:渐„„渐„„ 师:谁渐沉渐深? 生19: “石兽”。
师(面向大家):那谁渐激,谁又渐深呢? 其他生:“水”渐激,“坎穴”渐深。
师:你来给大家具体讲讲石兽旋转至上游的原理吧?
生19:石头物性坚硬沉重,沙性松软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它的反作用力,必能在石头底下冲击泥沙成为坑洞。石头被水冲(陷得)越深,等冲到石头陷进一半之时,石头必定倒陷在坑洞中。像这样第二次再冲刷,石头又再转动,转动个不停,于是逆水而上了。
师:理解得非常准确,表达得也很清晰,这节课最难理解的问题让你们小组给解决了,必须赞一个!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句话有一个字的不同的?
生齐:“耳”
师:“耳”是罢了的意思。从这里看出讲学家说话时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生19:我觉得他有点空谈事理又自恃学问高的意思。师:你概括得非常好,我们再看下一组同学的展示。
生20:我们找的是相同的词语:“笑”。在这一段中,老河兵和讲学家都笑了,但我们感觉笑的不同。跟前面一组对讲学家的评价一样,我们认为这个“笑”也有自高自大的意味。
师:那如果前面加一个字,你觉得应该是什么笑? 生20:轻笑,或者哂笑。师:那老河兵呢?
生20:嘲笑。讲学家的认识是错误的,众人轻信讲学家也真是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经验丰富。
师:同学们品得非常仔细!经过大家的分析,讲学家也好,老河兵也好,全都是活灵活现的、真切可感的。如果说第一段一个字写出了一段波澜,这个笑字可谓一个字写活了两个人。叙述简洁明快,不多修饰,作者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
师:好,让我们再积累两个古今异义词。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
今义:物理学)
是非(古义:这不是
今义:事理的对与错)
师:作为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一千一百多则这样的小故事,请看屏幕,快速浏览。
生浏览:纪昀,字晓岚,学识渊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四库全书》编写历时十载,被称为世界出版史上的一部巨制。期间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升任内阁大学士。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由一千一百多则故事汇集而成,每则故事短小精悍,风格质朴简淡。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六章——“姑妄听之”。
师:《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六章——“姑妄听之”,“姑妄”是什么意思? 难道作者真的是姑且随便听听吗?
生齐:不是。3.逐字品析
师:那作者真正的意图是什么?我们来看文章的尾句,尾句字字珠玑,每个字都有价值,值得我们逐字分析。
【出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板书】据理臆断
师:“然则”:总结上文,承接下文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提出讲学家据理无错,错在臆断。
“多”:仅仅是讲学家吗? 生:不是。
师:还有谁?你怎么知道的?
生21:众人。“数小舟”的“数”、“众服为确论”的“众”。
师:所以纪昀要讲这个故事,谈这个道理了,因为天下盲目的人太多了。“可„„欤?”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看看怎么样?
生22(改后读,体会):不行,语气不够强烈,减弱了。
师:这么强烈的语气应该怎么读出来呢?大家试试看。(引导学生有感情朗 读尾句。)
师:最后一个字“矣”:与第一段“矣”字相比较。前一个相当于“了”,后一个则表示——感叹。
四、讲事和理之间的联系
师:文章就找石兽这件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最后才恍然大悟,生发议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叙后议,画龙点睛。作者叙事后立足于实际,发出有针对性的议论。这种写法,对于我们写作一事一议的文章很有启发。用一副对联来总结:
讲故事一波三折言简义丰 明道理画龙点睛针砭时弊。
五、引导科学精神
师:那我们如何才能既“知其一”,又“知其二”,“不据理臆断”呢?
生23:实践,不只停留在理论
生24:敢于挑战权威
生25:面面考虑、关注细节„„
六、小结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其实,你们所感受到的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科学精神”。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一字一字读准文言文,一句一句读懂文言文,之后可以一篇一篇爱上文言文,让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我们的血液,走入我们的生活。
七、布置作业
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姑妄听之”: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相信。对吧?
生:不是的,恰恰相反,我们一定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师:联系课后第二题,同学们下去之后可以查资料,可以请教物理老师。大胆的质疑,„„
下课。生:老师再见。【名师观察】
反复推敲,深入挖掘
“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而被选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优中选优。但是,无须讳言,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处于老(教学方法)、慢(进度慢)、费(费时多)、差(效果差)的状态。这位老师的课堂却是很生动,这主要来自于她高超的教学能力和对教材的理解挖掘。
教师对课文解读深刻,巧妙设计问题,也真正做到了带领学生去仔细、踏实研读文本的目的。让学生先做扫清字词障碍的预习,培养学生积累文言字词的习惯,注意到对文言文中的实词、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现象,有系统地进行积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迁移,从而达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量变效果。
亮点是两个梯度的比较:第一个是“找不同”,找出不同来,第二个是“同中求异”找出相同之中的不同,并引导学生分别进行品析。层层铺进,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深意,带领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既把握了文章的波澜性,又体会到人物的鲜明性。对作者纪昀的理解也随之加深。
最精彩的地方在尾句的逐字品析上,字字珠玑,每个字品得非常到位,并且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学生真正学会了“质疑”这种科学精神。是真正的教语文,教文学。
此外,就是注意到了老师,学生、教科书和教科书的编者,以及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这五方的对话,思维系统的扩大,让她结尾句的这个“理”在完善,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就会更科学。我们从里面可以看出作者他的智慧,这位老师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很不错。但是我个人感觉到,没有讲透,或者说,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讲准确,这是个遗憾。
第二篇:《河中石兽》观课报告
《河中石兽》观课报告
听了高老师的这节课,感触颇多,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观课感受。
本堂课教师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对课堂组织的有条不紊,易于让学生接受。许多环节更是设计的科学合理、煞费心机。
本堂课教师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对课堂组织的有条不紊,易于让学生接受。许多环节更是设计的匠心独运。《河中石兽》设计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朗读的基础上,围绕“译——议——悟”的结构模式,从知识能力到情感体验,从文本走向生活。突出了重点:在诵读中体味、感悟;突破了难点:巧用“换字法”,体会不同人物反问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体现了过程和方法”;体现了特点:抓住了学科与文体的特点,上出了一定的“文学味”。
高老师从课前谈话到上课结束,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跟着老师迅速地走进教学氛围。主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走进本文的关键。高老师抓住课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切入,让学生自然进入文本的研读。再就是在文本细读中抓住关键字、词、句,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与要求。高老师在解读课文时,始终抓住课文中关键句子、重点问题进行剖析,使学生深刻体悟文本内涵。自然得体的课堂评语,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和浓浓的兴味之中。课堂上无论是学生的朗读和回答问题,教师都是以恰当的语言进行评价,积极鼓励,让课堂始终充满着热情和活力。综观高老师的这一节课,他带领学生完成了该课的教学目标。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模仿老河兵、僧人、讲学先生等不同人物的神态、表情、语气、语调,让学生分较色表演这一环节生动有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做法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设计让学生分角色复述故事情节,强调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复述生动形象,很具有创造性,普通话特别流利。教师适时的表扬肯定,增强了其他学生的自信力,使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教师补充介绍重物和水流的关系,让学生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知识。学生讨论环节可以看出学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朗读环节中一齐朗读部分显示出了学生们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达到了从学习中培养学生品质的目的,效果极佳。学生边演边读这几种朗读方式设计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习目标自然而然达成。
总体说来,本堂课课堂设计科学、独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适时鼓励,增强了学生在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目标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达成。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课,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篇:《河中石兽》教案
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张婉婉
【教学目标】
1、培养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知晓文章大意的能力。
2、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
3、体会“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2、难点: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
2、反复朗读课文,能通顺流利地通读文章。
3、查看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读准字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
4、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5、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6、师生共同解疑。(词、句解疑)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思考问题。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示例: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找石兽的事由,寺僧至沉落河中的地点和下游均没找到石兽。第二层:讲学家嘲笑寺僧,认为石头埋在河底深沙中。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5.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寻找经过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人物 僧 僧 讲学家 老河兵
寻找的地点原地水中
结果 不可得 无迹
顺流而下 原地沙下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第四篇:《河中石兽》 Word 文档
27.河中石兽 教案
即墨市龙泉中学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同学们认为应该沿着河的什么方向去找呢?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的,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2. 朗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
3.现在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4.看课件,集中解决关键字和疑难。5. 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6. 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7. 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8.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9.指名
朗读课文。思考: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10. 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11. 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12. 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13.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14.词语积累。古今异义: 干 阅 物理 是 已
2. 一词多义。闻之笑曰 .沿河求之 .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于上流 .至石之半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然则天下之事 .3.汉字通假 同“癫”,疯
四、作业。背诵课文。
第五篇:河中石兽翻译
《河中石兽》翻译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寺庙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到底没能找到,(人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地,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 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去寻找它们,难道不疯狂吗?” 大家信服的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巡河的老士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在河中丢失的石兽,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止的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头,固然疯狂;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
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