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22: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第一篇: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历史人物的认识

课题背景:

现今的电影、电视对历史人物再现,认识上与课题教学过程中,人物演绎与史实再现不一样,使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容易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虚假认识。而通过此课题研究能使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再现有个全新的认识。

一、课题选择的缘起

对这个课题的选择,主要是现今的电影、电视对历史人物再现,认识上与课题教学过程中,人物演绎与史实再现不一样,使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容易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虚假认识。

二、课题的目的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传统精神,让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操,在实践中学会分工合作,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接触社会,为以后能在社会上立足做好充分准备。

三、时间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四、使用方法,研究采访对象,地点 1.资料收集,整理,课堂学习,查找资料等 2.校内外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 3.网吧,图书馆,各校校园

五、班级、组员、指导老师 班级:高一(5)班 组长:孙晓燕

组员:高一五班全体学生 指导老师:王超

六、研究过程

1.十人去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 2.十人整理资料 3.五人总结调查问卷。4.组长请教老师进行校外采访。

5.各组员写下自己在社会实践后的心得体会。

七、研究成果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说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历史人物的一些历史资料,他在国内外的评论也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八.分析与反思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历史)

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台湾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摘要:本文是我们小组15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阐述了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国的对策。由衷的希望台湾问题能够早些解决,祖国能够早日统一!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最早出现于当时寓居美国之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因袭此一词语,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与国际社会迄今。但在台湾内部,此一词语反而从未存在;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讨论台海一切问题的前提。台湾问题虽然是中国内战期间遗留下的中国领土统一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当然也宣布过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但是实际上,台湾是冷战期间西方阵营摆在中国门口的一个反G反华的桥头堡,是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看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三大主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是毫无疑问的一个主题。但是,中国同时还有另外两个同样重要的历史使命。一个主题是发展,就是以经济发展为龙头带动社会进步,这是整个民族最为核心的历史使命。另一个主题是稳定。中国把社会稳定作为时代的主题,是历史决定的。事实就是这样简单,中国对于台湾问题,在国际舞台上,要长期付出额外的政治成本,哪怕是友好国家也不例外。谁都不愿意长期忍受国家不能统一的痛苦,但不幸的是,中国面临的历史使命,面临的足以影响民族命运的时代课题,并不是台湾一个问题。面对种种艰苦困难的局面,绝不会为了一个目标而牺牲更为重要的目标。这就是问什么和平统一的调子越来越大,而大陆对岛内的种种闹剧反应越来越小。官方致力于争取和平统一,是符合当前形势与民族利益的。台湾岛内为了小范围的政治利益在框架内发出种种声音,不会影响台湾的走向。,2008年,乃至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内,台湾海峡是没有战争的。

中华民国是于1912年在南京成立,但于1949年失去对大部份领土的实际控制,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北京成立后,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北。在此后几十年,中华民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台湾及大陆(包括外蒙古、唐努乌梁海、江心坡等地区)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一直宣称要收复大陆。时至今日,中华民国政府立场自1990年代开始已渐有所改变,中华民国不再否认中国共产党对大陆地区的实际统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并放弃以武力收复大陆。不过,中华民国政府并未正式放弃对大陆地区的主权。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起,就一直认为

“旧中国”(中华民国)已经灭亡而被“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替代,并声称台湾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不可争议之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放弃在必要时以武力强取台湾;同时也表示,只要认同所谓“九二共识”(具高度争议性),“任何问题都可以谈”。

台湾问题不仅仅是由尚未正式完结的国共内战所导致,台湾问题得以成形,实际上离不开文化间冲突、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冷战)、以及美国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等原因。

“台湾问题”的称呼,是从台湾外部的视角来讲,是中国大陆与国际上的用法,台湾仅在报道这些外部言论时才使用。在台湾,探讨类似问题的领域分布在:统独争议、国家定位、大陆政策、两岸关系。

二、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

1895年中日鸦片战争,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一项就是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抗日战争也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被要求归还中国全部领土,至此台湾光复。

1949年,中国解放战争进入尾声,国民党集团党魁蒋介石退往台湾负隅抵抗,美国也插入其中组织大陆解放台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台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签订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政策,并退出在台军队。

1979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申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停止炮轰大小金门岛。并欢迎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经商居住。1992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台独势力猖獗,两岸关系发展缓慢。

2005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重申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至此进入新阶段。

然后就是小陈下台老马执政,国民党等台湾党派接连访问大陆。

去年陈云林率团访问台湾。

我们的温总理也说要给台湾民众以优惠。

三、我们的对策

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既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为之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之下,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准备:

(一)国际上,促使中美关系平稳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各国之间以增强科技和经济实力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经济贸易持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的一个强有力的新的战略支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潜力十分巨大;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则把开

拓中国市场看作是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已经把中国作为世界十大新兴市场之首,并把抢先占有中国市场作为美国发展海外贸易的战略重点之一。可以说,只要中美关系正常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前景将不可估量。无论是美国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都决不会把自己拴在“台独”的战车上,为“台独”分子流血卖命,决不会为了“台独”而丢掉大陆市场。

(二)国内,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及民族凝聚力首先,经济上,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只要大陆的经济水平高过台湾,相信赞成统一的台湾人会越来越多。有个有趣的经济现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近年来我们的对外贸易对欧美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顺差,只有对台湾是逆差。这说明我们在经济上,对台湾有能力大有作为。其次,军事上,大力加强军备建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台海地区达到与美日军事势力的平衡。目前如果单独和台湾比,大陆的军事实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但关键在于我们要考虑美国和日本因素。如果把美日和台湾放在一起比较,中国大陆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劣势。因此要加大军备建设。

另外,要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解决的好坏和人心向背有密切的关系!建国初期,我们能靠“小米加步枪”在朝鲜战场上和装备精良的美国达成平手。今天的中国人民如果不允许台湾独立,那台湾独立会比登天还难!

(三)做好对台工作

一方面,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 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 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 万多人。两岸日益密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坚决遏制台独。台独不等于台湾,台独分子不等于台湾人民。对台独势力决不能姑息容忍,要坚决打击和消灭。这方面我们国家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非常好的举措,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台独行为的违法性。真有台独分子敢踩红线,我们有法可依,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想这其实很简单:台独之日就是统一台湾之时!中国高层早就在几年前说过:奥运会对于中国就像“锦上添花”,锦都没有了,还要什么花啊?台独分子真要敢触犯底线,那我们武力统一就有理有据,任何外国的介入就是侵略中国。

四、结语

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定是中美日三国的博弈中中国胜利后的结果。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统一台湾的时间表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的军事实力上去了,我们就有能力控制台海局势;只要是我们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水平提高了,我们就能处理好统一后的治理问题。

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两岸的分歧一定会越来越小,外部条件一定会越来越有利于和平统一,台独势力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压制,两岸的和平统一也一定会最终实现。

第三篇: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精心整理)

中国人姓氏来源探究

——会宁五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014年3月15日——2014年5月25日,我们高一历史组在高一年级各班中深入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这是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2014年3月10日——2014年3月15日,我们学科组召开了多次课题组会议,对在高一年级各班多次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论证,我们认为是可行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一年级各班班的学生素质较好。多年以来,我校在不断加强常规管理下功夫,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基本养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

2、高效课堂建设的需要。经过一学期多的高效课堂建设,学生已经学会了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3、高考改革的大势所趋。2000年广东省高考(3+X+1)文理综合试题第十九题(上海市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题)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的考题;最近几年全国和各地方的高考题多出研究性学习的考题,这代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它表明研究性学习的考题在高考中的地位,紧跟高考改革的方向,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

4、班主任支持。这几个班的班主任都较为支持,使得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工作

考虑到高一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我们只能利用历史课及一些班会课时间进行动员。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使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同学们明确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高考改革的方向,而且能够锻炼大家的学习、工作能力,是高中阶段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最后,利用本班历史课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程序,布置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考虑到高一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这一任务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所以,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课余将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做好,利用空闲时进行研究,最后再整理研究成果。

三、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在将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后,我们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准备工作——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首先,我们组织学生组成课题组,规定1——5人一组,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络等,并负责将研究课题和本组成员名单交给老师。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体现全体成员分工与合作的统一。

其次,为了把握研究方向,保证进度和质量,我们要求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时间进程,小组成员的分工,预期的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并规定了研究方案交给老师的时间。

最后,进行开题论证工作,研究方案交上来后,我们组织了开题评审会,对每个组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评审(开题评审会记录另存)。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内容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组所选(拟)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恰当程度、课题组对所选(拟)课题的设想的合理程度、课题组成员陈述课题及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几项,依据这一评分细则对学生的课题进行了评分,好的研究方案建议学生保留,不合格的课题要重新准备后再通过开题评审,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在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并通过开题论证之后,我们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教师着手进行指导工作。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首先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其次,我们给学生讲解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的方法:

1、通过媒体搜集资料。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媒体搜集资料,如互联网、图书馆、音像制品、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都是较好的搜集资料的媒体。

2、社会调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由同学们亲自到所在班级调查,搜集相关资料。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相关部门(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其实,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除上面的途径外,还可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借助社会关系,访问不同层面的调查对象等等。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一定要注意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像等)的保存,有条件的同学最好将资料输入计算机保存。

五、研究成果展示

2014年4月,同学们带来原始资料,教师首先指导他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数据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软件资料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得出研究成果。同学们有的写出了研究论文,有的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整理出颇有分量的研究笔记。部分同学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历经将近3个月的时间,在课题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钻研,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学习,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中国人姓氏来源探究

——会宁五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指导教师王科2014年5月25日

第四篇:高一下学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高一下学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1.课题题目:《对于戏曲的研究》

班级:高一(3)班指导老师:孔垂学课题成员:常意晨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戏曲,不同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是我国特有的戏剧表现形式,拥有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早在先秦时的《诗经》和《楚辞》,就是我国戏曲最初的萌芽。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后,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剧茁壮发展,融入新血液的戏曲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令人遗憾的是,京评越豫黄,生旦净末丑,这些词语对于当今的青年人来说也许已经变得生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戏曲已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成为老年人的专利。此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戏曲的前世今生,包括戏曲含义、起源、发展、不同剧种的特点、三大艺术特色、音乐等。

主导学科:艺术相关学科:语文 历史 社会

研究方法:文献法 调查法 观察法

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这个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有些古老的传统文化也随着新文化新事物的出现而被打入冷宫。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听到街边店铺的广播里传出的流行音乐,近期更有《爱情买卖》这般露骨而缺乏内涵的“神曲”侵犯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耳朵,但许多人却津津乐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戏曲,却只能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和晨练的老年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中略听一二。更有甚者,将戏曲视为迂腐庸俗的旧文化,一味抵制。我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戏曲,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戏剧表现形式,为戏曲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课题旨在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流传千年的戏曲文化不至于后继无人。

4.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虽然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极少见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但眼下仍有大部分老年人是戏曲文化忠实的拥护者,长期欣赏并研究戏曲,对于戏曲文化有相当深入的了解。课题成员的初步设想是通过查阅戏曲信息和与戏曲爱好者交流,来进一步了解戏曲文化的发展。在人力方面,课题成员本身对该课题有浓厚兴趣,也希望能为戏曲文化传播作出努力;在财力方面,由于该课题研究不需要太大开支,成员可以独立承担;在物力方面,网络无疑是最方便快捷的低成本选择,图书馆等硬件设备也足够成员进行研究所需;在时间方面,预研究、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撰写报告都可以集中在暑假期间完成,时间条件充裕。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本次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5.活动计划:

① 任务分工:

开题报告的提出和完成:常意晨

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常意晨

相关采访和调查:常意晨

结题报告的完成:常意晨

② 活动步骤:分5阶段实施

时间阶段任务

2011年7月下旬选择课题确定研究课题 2011年8月2日开题报告计划研究流程 2011年8月3日调查采访 收集资料进行研究

2011年8月4日整理并分析资料形成初步见解结论 2011年8月5日到6日结题报告最终总结

6.预期的成果:

调研报告 PPT课件(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展示、视频欣赏)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时代在进步,世界上的文化在不断进步不断融合,英语作为被使用最广泛的语种登上了国际舞台,独当一面。作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热爱英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的了解英语的用法。英语国家极为重视颜色环境的情感反应和交际作用,这是因为颜色可以产生很多联想意义,有时也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影响。英语国家的商人极为重视颜色在商品中的作用,人们正是利用颜色与人的心情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各种环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时常看到许多代表着不同心理情绪的颜色词语,我们对这些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开展深入的研究,从中获得教益。㈡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研究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的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颜色词语代表的心理意义,然后了解它们代表的其它意义;从而可以了解它们所反映的中西文化间的差异,T以更正确的态度看待中西文化,也可以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从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关于色彩对人们的心情影响的研究已有漫长的历史,它是古代文明的精神基础。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色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色彩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每一种颜色有其独特的作用,令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在装饰、化妆、服装和广告方面合理使用色彩可以取得宜人的效果。除了医疗作用外,颜色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属性,物理属性等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基本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对人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色彩与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因此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研究内容

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研究学习,小组成员通过学习收集颜色单词,组长及小组各成员进行讨论选择合理方式如:网上查询,书籍阅览,询问教师,问卷调查等合适方式一同找出英语单词中颜色的与人们心理情绪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英语颜色词语与人们心理情绪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颜色的作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可以通过研究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的关系,将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身边人的情绪变化,也可以加大同学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研究过程

我们将课题研究分为三个步骤:

①准备阶段:将任务与研究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邀请指导老师,并与指导老师进行对研究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讨论。

②实施阶段:家中有电脑的小组成员上网查阅资料,同时进行开展对周围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访问及调查。收集所需的各种信息,然后把数据进行集中整理、筛选、总结,交给组长。

③总结阶段: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组成员讨论整理出的资料,并得出结论,由组长负责将讨论结果写为研究报告。

四、研究方法

①文献法:对于颜色运用的有关信息的进行仔细研究,并从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认识,总结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得出新的观点。

②观察法:观察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明白其用意,从文献中所获得的经验来进行总结。

③调查与了解:通过访问,了解部分人对不同颜色的理解与看法,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④研究与深化:将初中英语课本有关知识进行研究,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并通过多种渠道探寻相关的资料。

⑤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结束时,通过总结经验,然后撰写出相应的报告等。以便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得以推广和使用。

五、研究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译文更是拓宽人了解陌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每一位译者而言,翻译并不是简单地词对词的直译,而是让读者全面地了解原文的意思。所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每一位译者都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在汉英两种文化中都有着大量的颜色词。颜色词作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表达方式,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着重要位置。但是因为两种文化中自然和社会背景、政治活动、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同一个颜色词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本课题展现了英汉颜色词所蕴含的不同含义,以及颜色词与心理情绪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颜色无处不在,如:我们常看的电视,不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黑白电视,还是现在的液晶彩电,无论黑白红绿都是属于色彩的一种。我们的各色服装,为我们地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英语中的颜色词汇因与中文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寓意,如:红茶在英文中则是Black tea,black的中文意思是黑色、黑色的,而在这里与tea组成短语的意思为红茶。这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同还有许多,因此我们特此对英语颜色词语对心理情绪的影响,作出特别探究。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让小组成员了解英语颜色与心理情绪的联系。

2.并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理解两种文化不同照成的差异性。

3.了解如何利用颜色的作用,为世界服务。该课题选择源于社会当今长期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养成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指导教 师意见 培养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并学会如何分享别人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同学们对书本外的英语更加了解。这个预期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下载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15篇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一班 课题指导老师:王正午 课题负责人:赵萌萌 课题组成员:吴楠、安炫柱、宁宁、刘震、张家铭、李嵩、吕丝语、马碧拥 研究主导课程:生物 相关课程:历史......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课题编号2004—01702导师: 成员:组长:班级: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15篇)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1 研究小组成员:xx指导教师:xx课题:北京老城区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1.选题意义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文6篇 研究性学习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独具特色的新课程,不仅以相对独立的实体形态存在着,而且以非实体形态存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中,尤......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课题:太原市水污染 组长:袁得恒组员:欧亚龙杨博骅 一. 研究背景(课题如何提出) 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传统生产方式对资源的粗......

    开题报告(研究性学习)

    高一10班第一组葵扇的发展历程(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张长贞 课题组成员:梁启明、梁嘉颖、莫素浈、甘美珍、梁韵仪组长:叶钰佩 课题背景: 新会又名葵乡,近代,新会葵扇行业曾作为新会的......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2012学年~2013学年) 课题名称:汽车的发展史班级:高二(14)班(2014届)组员姓名:许酒源 廖飞 席琳 彭志亨 陈达 指导老师姓名:刘小平报告完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