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但写作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是最难的一项,也是要求最高的一项。而我县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上对英语写作不太重视,注重结果和语言错误的纠正,教学方法单一死板、缺乏灵活性和交际性,缺少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训练方法不当;笔者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现状的调研,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对写作的探讨较少,对英语写作的教学功能认识不深,写作教学意识薄弱,对写作的方法和策略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没有认真研究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未能正确地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在Go for it编写上的指导思想。部分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演变成范文的技术性分析,使写作课堂变成讲解词汇、分析语法的场所,从而失去写作课应用的特色。可以说,很多英语教师纯粹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来教”。不懂得利用课本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说和写。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能帮助他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力;同时写作对阅读、听力、口语有促进的作用。我县大部分初中生对英语书面表达题难于把握和恐惧。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普遍差,起步比较低,他们在小学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听说上,更别提写作了,进入初中以后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内容少,逻辑差,错误多”,的现状,很多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只会讲“Hello!Sorry!Thank You!之类简单的口语,有的学生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即读不全,也写不出来。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的兴趣,写作能力不高。根据多年来综合调研测试和历年中考试卷分析来看,作文表达能达到优秀的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对写作题视而不见,卷面得分为零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写作内容贫乏,用汉语思维方式造句,语言知识差,语法不通,词汇、句法错误层出不穷,谋篇布局与衔接能力弱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语言学家的研究证明:写作教学有助于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并能够促进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同时,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写的能力的培养。话题作文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国内外教学专家如Wallace Douglas、Raimes,Zamel、王初明、张雪梅等研究了过程写作教学法、写长法、输出理论等写作教学理论,本研究把这些理论成果结合到人教版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力图说明具体的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都能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过来,在实践上也为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提供支持。(2)通过对初中英语话题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能更好地推进校本研训,促使教师进行更多教学理论的学习,用更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能力。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县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也为我市乃至全国使用同一版本教材的其它地方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课题研究的价值
(1)在理论上,让教师接受一些与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相关的理念和理论,改进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化,为进一步开展写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在实践上,围绕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的每个单元话题,优化设计书面表达,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作文训练,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系统的写作训练,掌握系列的写作策略和技巧,提高我县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1)让学生消除写作难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促进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2)改变教师的写作教学认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写作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我县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教学。以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语言学习规律,按照过程写作法的观点,实施合理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使各类学生获得最佳的语言能力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就是单元话题作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和生活体验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英语写作要求写作者必须掌握大量英语词汇,通晓英语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各种技巧,熟练驾驭这一门语言。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充分调动思维能力、生活积累、语言知识、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储备,再用英语进行恰当的表达。写作的全过程,是素材——思维——文章的过程,英语写作就是用英语进行的这种生产过程。其实质就是根据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排特点设置系统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指导方法和策略。通过实验教学,促进教师掌握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写作训练,内化其写作技能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及观点)
1、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理论及观点:过程写作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写作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要求发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承认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反省,学会自主监控的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袁维新,2004)。“写作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Hyland,2005),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教授的应该是构成协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美国的Raimes和Zamel是将过程写作应用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两位倡导者,他们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大力推广过程写作法。Zamel强调“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写作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中。”Raimes也表明“倘若我们仅仅对写作成品而不对写作过程产生兴趣,则学生写作将不会受益。”由此可见,写作本身就是英语学习的一个过程;它与英语其它方面的学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今,过程写作法已经成为西方写作教学的主流。
2.写长法的理论和观点:写长法是王初明教授于2000年提出来的。写长法的核心是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Piaget , 1966 , 转引自钟书能,2004), 即: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顾及情景和学生的情感, 教学中的任务是师生互动的枢纽。写长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提高学生自信心入手,通过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 促使学生在表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 逐渐加大写作量、增加每篇习作的字数, 从而提高运用英语写作的能力。写长法有助于学生不断巩固和内化英语知识, 强化英语的正确用法;在缺少英语听、说的客观环境下, 写长法是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汪富金 2006)。
3、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以培养交流思想的能力为宗旨的外语教学法,它是当代外语教学法的趋势,其直接理论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DellHymaes)在1971年出版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4.张雪梅(2003)做了“中学英语写作训练研究”,她以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套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为目标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即从词汇、句子到段落的一整套训练方法。她的实验说明其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学习与研究,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提高教师写作教学的指导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理解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创建和谐英语课堂,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焦虑感,内化其写作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整合所学的语法、句型等知识点,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有效的单元话题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1)对我县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与研究适合我县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2)围绕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的每个单元话题,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作文训练。(3)在我县部分学校里切实有效地开展基于单元话题作文的写作教学,实现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双赢。
(4)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成功教学方法、策略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案例,借助案例分析和揭示单元话题作文在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途径的写作教学和写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2、教师如何把书面表达在口语中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
3、如何解决学生语法知识薄弱,缺乏对语法知识总结的问题。
4、如何解决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作文内容空洞、作文缺乏条理性、前后时态不一致、易受母语干扰的问题。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根据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排特点,围绕每一个单元话题,给我县英语教师提供有效写作教学指导方法和策略。通过实验实践,探讨出英语写作教学更实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我们将根据总课题组提供的理论和教学建议,根据我县英语教学实际,在各专家的引领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学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2.课题研究的方法
(1)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法对学生的指导及收获做具体分析,对比较典型的写作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罗列有效的可操作的写作指导方法。
(2)尝试研究法:边实验边研究,尝试多种写作指导模式,循序渐进,不断反思,探索最佳课堂教学模式。
(3)文献研究法:Wallace Douglas、Raimes、Zamel、王初明、张雪梅等著名教学专家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4)实验研究法:选择一些学校开展教学实验,实验对象为初
一、初
二、初三的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教师写作教学能力的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5)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写作状况、对写作 的认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写作教学中的困惑等。
(6)教育反思法: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7)观察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地兴趣趋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增长点,同时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困难之处。(8)经验推广法:采用及时总结,及时交流、及时推广的做法,使得更多的学校及时受益。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上旬)
1、根据市教研室教研员庄海滨老师申请的省重点课题《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优化设计与实践研究》,确立子课题《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3、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2月中下旬—2013年5月)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并收集材料。
2、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及教与学指导I。
3、对庄海滨老师所提供的有关初中七、八、九各年级各单元优化设计案例进行学习与研讨,并根据本县区教学实际设计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教与学的写作素材。
4、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根据话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调整并完善单元优化设计案例设计。
5、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
6、收集、整理学生的习作和收集、整理教师案例、反思等。
7、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及教与学指导II。
8、通过课堂实践,探讨如何把书面表达在口语中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
9、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操作要求如下:(1)训练学生用词造句及连词成句的能力。(根据本单元重点单词、句型)连词成句是英文写作中最简单的训练,它是练好英文写作的基础。其要求是根据提供的信息词,组成意思通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连词成句的基本步骤为:
1明确句意。通读所给全部信息词,了解每个词的词义,结合所有词语整体通盘考虑,明确句子大意。
2确定主体。在明确句意的基础上,确定句子的句式(型)或主体部分,再确定附加部分。3注意形式。把握句型或句子的主体后,确定谓语动词的正确形式及附属成份的正确形式。4连词成句。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句子种类(类型),完成句子。
5检查核对。包括句子含义是否通顺,语法是否正确,搭配是否恰当,大小写、标点符号是否合理等。
(2)进行扩展句子训练。
为了使表达的思想准确,细腻,可以通过并列同一成分,增加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措施来扩展句子成分。
(3)训练看图说句子、写一段短文的训练。(所涉及的图片需围绕本单元话题作文内容)看图说句子、写一段短文是书面表达经常采用的形式,它是一种检查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及运用语言能力的形式。进行此项训练时要教会学生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语和句型将题中所规定的内容要点加以表达,进而串联成文。在表达时句子宜短不宜长,应慎用分词或复合句,对拿不准的表达,可采用“回避”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意思的前提下,改换另一种表达方式,但切忌中文式的英语,或根据英语语法人为地编造一些不地道的语言材料。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1、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
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最终成果:形成课题结题报告。
第二篇: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猜测词义时或脱离语境,或一知半解;逻辑推理不严密,或以想当然代替,或以事实、举例代替,或就事论事,忽略推理的实质。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教学中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忽略了阅读材料所表达的信息,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2)语言因素限制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一定的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缺一不可。3)不良的阅读习惯和贫乏的语言背景知识等阻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准确捕获有效信息,解决阅读理解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涉及的体裁广泛,题材新颖,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为一体,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由于学生的时间、精力和阅历有限,在限时阅读中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对提高阅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五个策略,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技能的提高。1.培养良好阅读策略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1)、养成看读的习惯
读的方式有声读、心读和看读等。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读和看有着质的不同。读的程序是:词形—词音—词义。看的程序是:词形—词义。一般来说,看的速度快于读的速度。阅读时,有的学生习惯地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有的学生发音器官虽没有活动,但在心里还是自言自语地读,这样有助于增强语感,但是如果阅读活动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将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培养起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2)、养成纵式阅读的习惯
许多学生阅读有“回视”现象,即在读文章时,反复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下去获取完整的意思。这种习惯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并使信息的扩展、逻辑推理和理解材料受到影响。因此,应要求学生克服“回视”,培养纵式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这就要求学生按意群向前跳跃,捕捉关键词,抓住中心思想,摆脱抠语法和英译中的习惯。
2、背景知识结合语言知识策略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备的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因此,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结合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进行阅读。
3、快速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的阅读速度要达到50-70个单词。为了让学生达到和超过这一要求,较好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以下的阅读技巧训练。(1)、略读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主体大意,辨别文体,以便于掌握文章结构。其阅读技巧是要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去了解文章的主体大意,弄清楚层次与段落,找出段落的主题句。(2)、寻读
寻读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某些特定信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寻读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阅读技巧是在略读步骤后,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有一定的了解,捕获到了一定的信息,这时就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和依据。
(四)、猜测词义
猜测词义是阅读能力之一。现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普遍认为,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型语言活动,而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猜测活动。一个单词、一个句子,其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提供一个思维方向,让读者根据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对所读内容进行猜测推断。学生如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的阅读理解。
(五)、判断推理
逻辑推理属于主观理解范畴,是阅读理解的深层阶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的始终。深层理解和推理判断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以及文中的内在联系,去挖掘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意思,即隐含意义。它包括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态度的推理、目的推理、原因推理和结果推理等。其技巧是通过文章所陈述的观点或描述的事实,引出合乎逻辑的判断或推理。推理能力的训练,能使学生捕获有效信息,正确地推断出文章的隐含意义。
第三篇: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难点及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难点及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其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难点,影响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阅读兴趣,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甚至部分学生有想要放弃的想法,严重的影响到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因此从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出发找出阅读课堂教师正确引导、创造英语阅读机会、拓宽英语阅读内容等相应的对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为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难点;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阅读难度大;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教学难点,影响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提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为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以及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难点分析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阅读难度大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阅读难度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英语基础,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基础非常薄弱,在词汇、语法方面积累严重不足,加大了阅读的难度,影响到学生阅读的质量,对学生的?L远学习及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二)教学缺乏阅读引导
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重视程度不足,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只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先对文中的生词进行讲解,之后教师逐句进行领读,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领读完再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忙着在黑板上板书重点内容,完全没有注意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阻碍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阅读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在选择阅读资料的时候,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选择,导致阅读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在课堂学习中无精打采,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此外,很多教师单纯的使用教材中的阅读资料,没有选择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夯实基础,降低难度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以降低阅读教学的难度。首先,应帮助学生做好词汇积累的工作。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够读懂、读透,也才能实现最佳的阅读效果。学生应每日抽出1小时左右的时间记忆词汇,同时还应广泛的涉猎各种阅读资料,在阅读中学习词汇、积累词汇。其次,教师还应做好语法教学工作,学生只有学好语法,才能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也才能降低初中英语阅读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实现最佳的英语阅读效果。
(二)课堂教师正确引导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加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认识,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例如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My name is Gina》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展开之前使学生用汉语进行自我介绍,通过随机提问几个学生之后,学生对汉语中的自我介绍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大家想一下如果现在有一名外国人想让你用英语简单的自我介绍,我们能像刚才一样顺利的进行自我介绍吗?”,“英语自我介绍和汉语自我介绍相同吗?”。教师的引导充分的激发了学生阅读教学内容的兴趣,之后教师再对生词进行讲解,教师和学生进行分角色阅读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带着对英语自我介绍方法的好奇心理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掌握了英语自我介绍的一些方法,并在分角色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摆脱教材,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对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为学生准备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料
初中英语阅读资料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内,教师还应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资料有效的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通过科学高效的实施,能够实现最佳的阅读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外阅读资料,像,足球、篮球、明星、歌曲等,将学生感兴趣的阅读资料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英语是初中阶段教学难度较大的学科,而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导致教师教学难度不断增大,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工作出发,在分析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哪些教学难点之后,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快速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最佳的阅读效果,为学生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春萍,蒙蔡强.运用图式理论建构英语PWP阅读教学新模式[J].广西教育,2013(28).[2]仇圣云.关注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10).[3]杨金娥.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4).[4]龙昌媛.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力的方法[J].求知导刊,2015(22).[5]赵月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03).[6]丁佐希.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第四篇: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论”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手段受到冲击,初中语文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必然为作文教学带来更高的要求。作文教学作为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程”。长期以来,我们在寻求一条能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捷径,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探索,其中不乏收获者。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综述,一个是对当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综述,另一个是对改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综述。
一、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写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当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凸显的问题日益严峻,特别使我们农村老师费心费力教学,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却一直难以提高。
从学生的角度讲,首先,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没有写作的热情,写作文多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不能发自内心的写作;其次,当今的写作教学,几乎不关注学生的心灵感受,在训练方法上模式化、程式化。学生无论写什么文章,都是生搬硬套,内容空话、套话连篇,内容空洞无物。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学生获取素材便利,抄袭成风,千篇一例。学生处在一种“为了作文而作文”的状态;另外,学生自身缺乏素材积累,中学生生活阅历少,生活经验不多,接触的信息比较少,造成写文章时无话可说,难以写出有思想深刻的文章。
从教师的角度看,一方面是教师写作教学方法枯燥、僵化,当前一些教师不注重写作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死板的布置题目、批改作文、作文评讲。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尽管写了很多作文,但学生的写做水平并没有多大提升,反而加重了学生对写作的反感心理;
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在很多学校里,只有教师参与作文评改,教师的评语较为简单,作文讲评时内容空泛,学生难以有所收获,教学效率较低。
现今的作文教学提倡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彻底改变旧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同时建立以学科活动、课堂教学和环境熏陶有机结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模式。
二、关于改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
叶圣陶说:“夫文无本体,必附丽于事物而后成其为文,读物之实质固亦为种种之事物;而读物之处,事物正多,尤贵实际探求。”这就对写作的本质做了具体且透彻的阐述。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该怎样做?我们从不同方面汇总了以下几种方法和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源于生活,广阔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学生创作的源泉。而写作素材的积累也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可以采用“以读促写” 的模式,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言文字、方法技巧,通过感悟,内化为表达生活的写作能力。要有效地实施“以读促写”,须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课内阅读的把握,讲解时要详略得当,抓住重点;第二,拓宽课外阅读,生活阅读,丰富学生获取知识和素材的途径;第三,要鼓励学生模仿优秀文章的结构、语言、立意和写作方法;第四,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借助联想展开思路,想出新意。
另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影视资源积累素材。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语文课程的资源载体越来越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比起传统的课本,影视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很多影视资源都与课本、课外读物中的内容紧密相关,并且更加直观和生动。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例如根据影视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鉴赏影视学习影视语言、表达方法、细节描写等。除此以外,优秀的影视剧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加有深度,有思想。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作为写作教学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写作教学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无疑是促进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首先,可以开展个性写作教学。学生的自身兴趣、性格、气质、能力决定了其写作情形的千姿百态。在个性写作教学中,教师兼顾学生的群体性和个体性,启动学生个体的写作动机、顺应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第一,对于作文题目,教师可改变命题模式,拓宽个性写作的范畴,还可和学生共同商议母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层面的感悟生活,体会道理,深化个性写作的内容;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话语”体系,从表达清晰到反复锤炼,形成自有的语言风格。
其次,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探究式写作教学模式,适合议论文和说明事理的文章的写作,比如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发散思考,一步一步在探究中立意。体验式写作教学模式,适合景物描写类文章的写作教学活动设计,比如组织学生去看看秋天的风景,写观察日记。合作式写作教学模式,适合实用类文章的写作教学活动设计。现实中大型会议中起草报告,就用的是这种写作模式,先分头起草,然后分头修改,再组织讨论,最后进一步修改。
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有兴趣,有内容,有感悟。
(三)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写作教学。
从概念上讲,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主要分为四类: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和全员合作。合作学习强调师生关系是指导和参与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导师。
将合作学习应用到写作教学,即采用学生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写作目标。这种方式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能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选择写作内容,就避免了教师布置的作文题和写作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的弊端,让学生共同批阅小组成员的作文,多读多看多交流,就能取长补短,学生自己讲评,就能帮助他们主动发现自己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发现问题比被动指出问题更有实效。
第二,能拓宽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不同的学生由于阅读习惯,家庭背景等不同,积累的素材多种多样却又非常有限。学生在小组内或组与组之间交流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和积累的素材,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扩大素材积累的面,增加素材积累的量,通过交流讨论还能增加素材积累的深度;
第三,能发挥同伴的作用,激励学生勤写多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个体才得以检验自己的思想、体验冲突、协商不同社会观点,这些同伴互动经历使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在写作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就能充分发挥同伴对个体的影响,发挥榜样的力量。第四,有助于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写作中都能得到均衡发展。小组合作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是小组成员都有均等的成功机会。成功的均等机会就意味着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学习写作中都能通过互相合作与交流而得到发展的机会,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努力而取得进步,进而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肯定,从而满足学生们内心深处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多元化作文评价体系
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激发学生写作信心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但由于语文老师教学事务多,靠一个老师去批改两个班级的作文,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批改周期长,不能及时的发放批改结果,错过了最好的点评作文时间。此外学生作文老师改,也使学生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学生们的作文水平自然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
因此,不妨把传统的老师批改变成学生互改,师生同改。学生在批改他人作文过程中,可以发表意见,进行点评,不仅大大提高了作文批改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批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同时,老师讲评不应笼统空泛,更不应该无病呻吟。作文修改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习作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学生对批阅后的作文进行再修改、再点评,这样,学生无论面对自己作文中优点还是缺点,都能欣然接受,写作的热情也会高涨。
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在作文方面有“成就感”,形成一种作文自我需要的内驱力。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学习,乐于写作,并在写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必须采用表扬、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多肯定,多鼓励,哪怕是学生一个字词、一句话用的好,都要给予表扬,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
参考文献:
[1]荆飞飞.初中作文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2]邹秀全.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2013(5).[3]王景翠.新课程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4]衣凯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J].人生十六七(中旬刊),2017.[5]陈振俊.教会学生中进行个性化写作[J].大语文论坛(作文教学),2010.[6]谢敏.论高中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3.[7]肖韵彤.小组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研博览,2009 [8]黄志国.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9]秦叔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2).
第五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理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通俗地说,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深入解读教材
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吃透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听一位老师上的“同底数幂乘法”,这个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找出规律,运用规律进进行计算的同时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二)领会教材意图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经过笔者实践: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2.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设想当时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 密切的正相关。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我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三、正确处理问题的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 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低效的、重复的提问,以问代讲的形成满堂问现象还经常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的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有效地小组合作必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二是小组成员中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参与面广;三是合作效果的延展性明显。学生能从合作中学会学习、养成习惯、提升思维等这才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分式方程的应用》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读题,二是写出算式,三是说出解题思路。四是作出评价。在反馈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激励性评价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如:“你的思维真活跃,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真不错。“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增添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当然,偶尔的批评错误,及时纠正也是应该的。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结合的有效性。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了生活中。如:利润问题,上网收费问题,联系身边的例子给学生讲课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除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知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讲解灌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综上所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