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

时间:2019-05-12 23:1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

第一篇: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

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

[摘要]当代教育变革趋势、基础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低效教学呼唤着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理论界对有效教学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系统论和协同论的角度看,有效教学过程应该是由教师子系统、教学中介子系统、学生子系统、评价与反馈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教学产出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系统的方方面面。因此,有效教学的实质是教学过程子系统要素结构、系统结构的优化与协同。

[关键词]系统论;协同论;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3-0005-03

一、有效教学问题的提出

追求效率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教学活动也不例外,追求教学效率也是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然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低效教学仍然存在于教学实践中。为此,推进有效教学很有必要。

(一)现代教育变革趋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推进有效教学

从国际教育变革的趋势看,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已经脱离现实,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创造思维、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人才。于是,本世纪初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把知识的单一产出变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产出,从单纯给学生传授知识变为教会学生会学习、会生存、会合作、会做人、会生活。要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推进有效教学势在必行。

(二)低效率教学现状呼唤有效教学

目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瓶颈”是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观。在这种传统教学观指导下,课堂教学把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成了机器的操纵者,老师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是师生共同追求学习成绩(分数)的传统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经常用延长教学和学习时间、做大量低效重复训练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成绩,其结果降低了教学效率。

一项专家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中小学有95%的老师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不到50%,学生记住率仅为5%。教师无效劳动与教学效率低下可见一斑。

二、有效教学概念探讨的理论综述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看,要准确地界定有效教学是十分困难的事,但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还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以笔者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是教师论,即重点从教师角度界定有效教学。曹琼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姚利民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率的关键。”还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另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

从此不难看出。上述观点强调的是教师与教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经常把有效教学概念与有效教师相提并论。

二是学生论。即重点从学生角度理解有效教学。国外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好。”还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成功实现了明确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

这类定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无异于用“学习”来定义“教学”,用“有效学习”来定义“有效教学”,这不仅模糊了概念的内涵,也窄化了概念的外延。

三是教与学关系论,即从教学投入与产出角度界定有效教学。张璐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姚利民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等)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程红和张天保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从教与学的关系界定有效教学,应该说已经探索到了界定有效教学的思路与方向。从逻辑关系看,这种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其实质就是对教学有效度的判定,是判断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教学,给出判断的标准,提供判断的思路与策略,这对正确理解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系统论视角。对有效教学再认识

通过简单梳理上述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论界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但是,由于有效教学是一个随着教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教学价值取向、理论基础都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所以,何为有效教学,到目前为止,理论界仍然众说纷纭,难以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试图从系统论角度对有效教学做进一步探讨。

笔者认为,从教与学的关系认识有效教学,在大方向上应该是正确的,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有效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与思路,但是还只是粗略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深化与细化。从系统论角度看,有效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结构,是由教师子系统、教学中介子系统、学生子系统、评价与反馈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产出子系统共同构成的系统。教师子系统有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批改作业等要素;教学中介子系统由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引导等要素构成;学生子系统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要素:评价与反馈子系统包括考试、考察、个人成长记录、多元评价等要素:制度子系统包括学校各种激励教师与学生的制度,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等:教学产出子系统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提高。

按照教与学关系论理解有效教学,应该是在教学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教学产出结果最大化,这才是有效教学。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教学投入不仅仅指老师的投入,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投入。教与学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和。在实践教学中,教与学是主体的交互、过程的互动、结果的互在,因此教学投入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教师的投入,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的结果,这样理解教学投入才是科学的。对教学产出结果的理解,首先,应该指积极的、正向的教学结果,也就是说衡量教学效果只能是积极的效果。其次,教学结果绝对不是单一的,传统的用知识衡量教学效果是片面的,教学效果的产出应该是多样化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来理解,教学结果的产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教学就是要提高三维目标实现的程度与水平。

依据上述理解,在系统论看来,有效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系统结构的优化与协同的过程。

教育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必须是构成有效教学系统的子系统本身结构的优化,只有每个子系统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才有可能最佳:其次是母系统结构的优化,只有在子系统优化的基础上,母系统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才可能最大化。

按照系统论整体性原则,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规则和原则、组织、方法及最后评价的确定,必须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出发来评价优化子系统,也就是说子系统的优化必须服从大系统功能的最大化。

教学系统的组建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而是子系统要素、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从协同论角度看,其实质就是一个要素与要素、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

从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看,有效教学的实现过程,其实质就是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实践反复证明,最佳的教学效果不是由单纯的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决定的,也不是由单纯的学生接受能力决定,而是由教学过程多种因素相互协同的结果。

德国科学家哈肯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现象。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有序与无序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在一个系统内,如果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有效地协同,甚至互相排斥、否定,那么,这个系统肯定呈现无序状态,不仅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且最终必将崩溃瓦解。反之,如果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有效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凝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由此可以认为,有效教学应该是各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协同过程,同时是各子系统即教师子系统、中介子系统、学生子系统、评价反馈子系统、制度子系统、教学产出子系统之间协同的结果。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在实践中至少包括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互动、有效课堂管理、有效指导、有效练习、有效评价、有效反思、有效反馈、有效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等环节与内容。说到底,有效教学过程就是这些环节与内容的优化与协同过程。

第二篇:就业合同和协议和就业证明填写有效的要求

劳动合同或就业证明或就业协议填写有效的规范要求

1、如果在校签了协议2013年9月以前换了单位的,就一定要寄一份现单位有效的劳动合同或就业证明回校。

2、如果在校没有签协议就一定要寄一份现单位有效的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回校。

3、合同或就业协议上的时间段比较重要,时间段要包括到今年9月份以后,如果不到9月

份以后(例如是2012年6月到2013年到6月份的),人依然在单位上班的,就要补交一份

本单位有效的就业证明或劳动合同。

4、合同或协议或就业证明要求如下:

⑴合同或就就业协议填写日期要求为:如签一年(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如签6

个月(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如签2年或3年就随便填。

就业证明填写日期要求为:如签一年到岗时间2012年10月,拟聘用期限12个月,如

签6个月到岗时间2013年4月,拟聘用期限6个月。

⑵合同和就业证明和就业协议的盖章要求:单位行政公章或者人事部章才有效,其他的章子(如财务章、项目部章等)省里都不认的,无效的。

⑶内容要填写完整才有效:包括单位的地址、单位联系人姓名及联系电话,本人的QQ号码及联系电话

⑷岗位填写不能写“实习”两个字,否则也是无效的,比如:可以写质检员岗位,不能

写质检员实习岗位。

⑸合同和就业证明和协议不能涂改,否则无效,尤其是时间不能涂改

5、对于自己开店创业的,要把店里的营业执照副本寄回来,执照负责人要是本人姓名才有

效。

特别强调:⑴学校发的协议如果已经无效了,也不能丢,要和就业证明一起寄回来,因为

就业证明要连同无效协议在一起才能使就业证明有证明效果。

⑵如果离校前已经交学校的就只用交现单位的劳动合同或者就业证明。

6、合同模板和就业证明模板已传到群共享,请下载后按上面要求填写和盖章。

7,合同和协议和就业证明如果现在已按要求办好,就和论文及实习报告一起寄回学校,如

没有办好2013年5月底前寄给辅导员。

辅导员在向就业办提交就业证明或者就业协议时,在上面标上学号,做好排序,并列出清单

(学号、姓名、单位、证明还是协议,在招办)。

第三篇: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的思考

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的思考

[摘要]

本文试从现代教育视角下反思我们的课堂,展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构建有效教学的框架,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贯彻有效教学理念所面临新的问题,阐述教学设计理论和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对有效教学的支持及运用方法;总结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有效教学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育技术 反思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学生操作训练得多,而技能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课堂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反思我们的课堂,“有效教学”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生长点。展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将会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可以提升职业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有效教学概念及其理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⑴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⑵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⑶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⑷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⑸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二、构建有效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考

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一套直接用以检核教师行为的指标。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

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特质、过程----结果、课堂生态学、教师知识、教师思考等综合起来。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有效教学的框架应当包含以下几要素:⑴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⑵研究并理解学生;⑶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⑷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⑸促使学生学会学习;⑹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新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互动的,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不断提炼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较为容易。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比如区别热与温度。学生们能够用类似于在学校之外环境中使用的可视化建模软件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从学校环境迁移到非学校情境的可能性。

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的数据以及连接其它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以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创造这样的环境,为教,也为学。

然而,在考虑如何使教师更为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关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什么?有关技术本身教师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样的应用技术在帮助教师使用高质量的教学程序方面最有效?已开发出来的好的教育软件、教学支持工具还没有达到标准。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有效教学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首先表现为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撑,其次表现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㈠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撑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特点。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因而应当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2、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情境创设,必须 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这一点我们虽已有一定的共识,但在实际教 学中又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3、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势互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千秋。前者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后者手段的不足,而绝非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在把握好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使用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它们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㈡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教师要合理运用电脑、电视及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合理使用优秀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对教学中需要出示、演示、操作的内容精心设计或制作课件、学具等,有效缩短学生的理解时空,提高教学效率。在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内容灵活调整教学媒体的运用。比如,当进行英语语法规则教学时,往往采用教师讲解、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法规则;而在要求学生就某一题材进行英文对话时,则适合采用角色扮演,辅以幻灯或录像材料,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条件写掌握真正的语言技能。

其次,注意媒体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中介,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程序。媒体教学方法的协调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选择与之配合的媒体,并使之协调,以产生最佳效果。

第三,注重媒体与认知水平的相容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由于认知水平不同,对媒体的相容性也不同。在选择教学媒体必须考虑它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注意力难以持久保持,对他们可以较多的使用色彩鲜艳的幻灯和录像,但每次篇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届时力求细致,尽量避免抽象概念。

第四,在选择和利用教学媒体时还要注意形式上的美观性和手法上的创新性。媒体的画面构图要匀称、色彩逼真,字体大小适度排列适当。在使用手法的设计上,防止单纯模仿,要有所创新。防止因过多的追求情节和画面美,而引起的脱离教学目标的“教学外的信息”,形成教学上的干扰因素。

第五,要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

了革命性变革。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就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比较简便快捷的手段和途径。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 问题和构造知识的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架设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体验性和探索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高,参与意识强,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效学习。

五、我们的结论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我们的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把令人激动的、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入课堂;

2、提供促进学生学习的支架和工具;

3、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反思和修改的机会;

4、建立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实践科学和其他有兴趣的人在内的本地有效学习共同体和全球共同体;

5、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参考文献:

1、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2、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4、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6:42-43

作者联系方式: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王霞

第四篇: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视角

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视角

马浪浪 王翠霞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针对当前写作教学现状,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通过重视积累精彩语料及语法教学,批判性思维引导,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审美,读写结合,写后反思走出写作教学困境。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困境,中学作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近几年成为语文学科重点研究话题,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一线教师、学者在这一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这一理念的提出势必会对语文学科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解读,结合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思索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是顺应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人才的要求,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概念是2014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的。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所谓“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1]而核心素养则是素养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部分。而我国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的认识的主要观点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于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是旨在解决关于21世纪到底需要培养学生哪些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适应主流社会的发展。[3] 尽管有学者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有不同的解读,但却逃离不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基本要素。较为公认的看法是,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4]这一理解首先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阐释语文教学的目标,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次,体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着重突出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在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郑教授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既把握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在语文核心素养大热的背景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课程下的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皆与语文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写作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传递真情实感的过程,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生活生存的基本能力,可以说写作能力非常体现语文核心素养,若以语文核心素养中四个基本要素为指导理念,探索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倒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途径。

二、当前写作教学困境

(一)语言使用随意性

汉字的魅力在于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汉字不仅有本义,还有引申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颇多,若不能正确理解,胡乱使用,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表达效果,笑料百出。然而许多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出现胡乱理解及使用语言的情况。

当前写作教学似乎陷入套路和模式之中,什么样的作文能够拿高分,教师就教怎样的套路。就拿现今中高考作文来说,由于阅卷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得分,便会指导学生特别注重作文开头及结尾的语言描写,作文中间部分则强调段落开头要写的精彩出色,为此学生引经据典,套用修辞,抓住阅卷教师的眼球。出色的写作语言确实为作文增添风采,但这种语言是建立在学生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而有的学生为了拿高分,钻改卷空隙,在没有审清作文题目及弄清写作要求的情况下,在作文中胡乱套用平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导致学生作文中时常出现乱用成语、诗句、名言、典故的现象。更有学生病句众多,文不对题,行文结构混乱,作文毫无逻辑章法可言。

(二)写作思维混乱,内容空洞贫乏

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逻辑思维良好的写作者行文脉络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而逻辑思维混乱的写作者行文前后不搭,结构混乱。一个逻辑清晰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位好作家,但是一位好作家一定是具有清晰的逻辑能力。可见写作与逻辑思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而目前的中学写作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现阶段许多学生不愿意动手写作,往往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而更愿意通过网络、作文书籍摘抄,有的学生写作时常困于字数的不足,便生搬硬套,随意摘抄、胡乱拼凑作文现象较为严重。很显然,这样随意组合的作文是不具有逻辑的。再者,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许多学生作文语病众多,对学生的写作思维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诸多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贫乏,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空间限制,加之课业较为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写作文时经常无料可用,再加上课外阅读积累不够,反映在写作上就是内容的空洞,学生只能够靠编写假故事完成任务。学生写作文次数多了,也容易陷入思维定势,内容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可言。提到“乐于助人”,学生想到的往往就是扶老奶奶过街、拎东西;关于“爱”,则是妈妈如何照顾、关心生病时的自己;讲到“奉献”,就是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等。有人为此不禁发问:学生身边难道全是一些需要帮助的年迈老人吗?伟大的母爱已脆落至只照顾生病的孩童吗?只有教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吗?诸如此类现象不免发人深省:学生写作内容为何如此匮乏。诸多学生作文内容肤浅还体现在缺少文学素养的积淀,文章读来便觉索然无味。学生不爱阅读,更不愿花时间阅读,导致作文质量委实不高。

(三)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

对于具备了一定生活经验的中学生来说,生

++活虽然单调而乏味,但若能留心,生活中处处有美。且中学生还拥有一定的观察力、发现力、感悟能力,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来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独特之处。

根据倪文锦教授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审美发现与鉴赏就是学生获得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然而学生偏偏缺少这种能力,他们不能够发现自然中、社会中平淡生活里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物,更无需谈体验、欣赏、评价生活中的别致之处。因此,无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导致缺乏写作素材。其次,学生不愿意、不爱看经典著作,不喜欢阅读也是造成作文素材缺乏的重要原因。再者,中学生课业相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繁重,尤其是高中生,他们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每天被试卷以及习题充斥着,根本没有闲暇时光去留意身边的美景,更没有时间去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大小之事。诸多因素的叠加,致使学生写作文时便无素材可用。

三、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写作教学

写作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应当贯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在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创新中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重视语料的积累及语法教学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其品质。它既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本性要求。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审美、文化层面的要求都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5]可见,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对写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对写作教学有很好的启示。

首先,重视精彩语料的积累,好的作文离不开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语言的运用要建立在语言可用的基础上,成语、俗语、名人名言等好词佳句能为作文加分,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课堂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做到正确理解、准确运用。古语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精彩语料不能仅停留在摘抄、理解的浅层次基础水平上,还应当做到熟读成诵,写文章时能够信手拈来为妙,出口成章最佳。其次,教师要加强语法教学。中学生学语文要在“知其然”的基础之上“知其所以然”,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法基础知识,却不能熟练掌握。学生写作时往往会出现不少病句,随意使用标点符号的现象,究其根源,学生语言基本功底差。加上有的学生受地区方言影响较深,对语法知识把握不准,导致写作语法乱象。中学阶段教师有必要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张先亮在其研究中发现语法教学与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密切相关,语法能力的提高,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严密、科学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要达到“ 言简意赅” 的表达效果,就更离不开对语法的实践与把握。[6]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加强语法教学。

(二)注重批判性思维引导

当前语文教学缺少批判性思维,写作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加之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弊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在接受教师既定的思维,“唯师论”现象较为严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严重束缚。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时审视自己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创新、选材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有语病等。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既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作文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又可以通过审视其他人的作文反思自身作文优缺点,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写作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作文材料。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分析文题、构思脉络,还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式,脱离课本及僵化的作文模式套路,学生的想象力无限被激发,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爱上写作。

教师在上写作课时可以通过不同优秀范文的对比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作文的特色,汲取其中优秀的养料吸纳到自身的作文中。比如,当学生以“四季”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其中一个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一年四季景色不同的特点,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炎热”,秋天的“丰收”,冬天的“严寒”,行文如流水,妙笔生花,赢得了不少学生的青睐。而另一学生却另辟蹊径,以秋景为重点描述对象,从正面写出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以秋风为描述对象写出了秋的悲凉和萧瑟。两人的作文都获得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好评,此时教师可以将这两篇文章拿出来引导学生分析二人写作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学会思考为何完全不同的写作手法,但出来的表达效果却是一样的。再者,教师可以将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可以自评,引导学生抓住作文中的某一点,写下自己作文中有欠缺的地方,利于学生学会总结反思。自评基础上互评,不同学生的评阅出发点不同,互评之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他人的看法,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互评的基础上教师收集学生的评改意见,课上及时地总结反馈。

(三)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审美

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的发现、体验、欣赏和评价美的能力,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鉴赏和评价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在立足认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基础上,不断地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推陈出新,推动本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与阅读紧密相连。阅读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眼见,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针对学生无料可写,写作语言贫瘠匮乏,阅读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7]阅读既能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又能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立足教材的阅读。教材中选取的范文都是语文专家精挑细选的,课文文采兼备,阅读教材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更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熏陶。更重要地是,立足语文教材的阅读有助于写作的提高,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为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背诵仿写,掌握写作技巧。学生若再遇到类似的写作题材时便可一气呵成。再者,学生还可以从中品味其中的情感美,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教师在教授不同的文体之时,注意提取其中能运用到作文中的材料,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其次,课外拓展经典著作阅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为炎黄子孙提供了太多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古代文学作品不胜枚举,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现当代文学更是层出不穷,一批优秀的现当代作家写出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强探索精神;“不精不成,不能动人”的恪守诚信精神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学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可以借鉴文章中精彩的语料,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不仅能够收获知识,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自己写作时还可以旁征博引,增强作文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带来了审美上的独特感受。

(四)读写结合,写后反思

反观中学生之前使用的教材,大多以阅读教学课为主,每学期安排写作的次数屈指可数,读写失衡,使得在这种教材教育下的中学生写作实践次数少,写作经验积累不足。而部编本教材的投入使用,对当前读写失衡的现象有所改善。以部编本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全书共分为6个单元,共24篇课文,开展6次独立专题写作,部编本写作教学更着重强调方法技能以及文体方面的训练,要求读写配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主要描写富有精气神的人物,在学习课文时要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相对应地,第一单元的写作要求则是写出人物的精神。这种读写配合的结构体系,不仅能够强化课上所学,更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写作教学不能够只停留在学习的层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学生动笔写作,才能清晰地判断自己是否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如语言使用是否恰当准确,内容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等。教者可以开展针对性专题写作,若课文以新闻体为单元,可开展新闻专题写作,学生选取身边热点话题,撰写一篇新闻通讯,既能巩固课上所学,又能锻炼写作。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从仿写做起。任何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实现质的飞跃,就得有量变,学生可以从积累好词好句做起,再仿写他人的好句好段,继而升华到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各种写作技巧和手法,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写作当然也不例外。

学与思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学会反思,从横向上比较,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相比,写作水平是否有提高,从纵向上比较,自己的写作语言、立意、构思等同之前相比是否有进步。时常反思,方只进退。一周小思,一月大思,学生只有在反思的过程中,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前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不能仅凭教师的“教”,还应当从学生自身层面着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写、思”相互配合,读写结合,写后反思,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小结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对中学语文来说,写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缓解学生写作时的痛苦情绪,同时也帮助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通过积累语料及语法教学、批判性思维引导、阅读书籍、读写结合及学生写后反思,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8.[2]郭家海.小学习作核心素养教学模型的构建[J].语文教学通讯,2016(Z3):33-35.[3]王玉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0):36-37.[4]郑桂华.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写作教学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7(Z3):4-7 [5]倪文锦.怎样看小学生写作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2017(Z3):1.[6]张先亮.语法教学与作文水平相关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06):31-3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第五篇:教学创生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策略

教学创生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是为达到一定的写作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它是写作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发现,虽然新课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施多年,但从写作教学的课堂看还普遍存在着注重预设式的写作教学现象,导致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教学预设与教学创生是相对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但应该注重预设,而且更应注重创生,才能使写作教学达到良好效果。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施中应重视教学创生的运用,以提高课堂写作教学效果。

一、交际性写作教学策略

交际性写作教学策略实际上强调的重点是写作情景的交际性。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在布置相关写作课题的过程中,在选择材料的环节上,要注意材料的情景交际性。就是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要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要来源于生活,客观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环境。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内容,在不断开发生活元素的过错中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在将所学习到的能力反过来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例1.请以《工厂里的一天》或者《农场里的一天》为题目,写一遍贴近生活的文章。

例2.假如你是高中生李华,是一个广州的本地人。你通过交笔友的方式认识了一个外国朋友smith。这位外国朋友smith通过和你多次交流,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在你的介绍下,非常想要来中国广州和你一起共度中国的传统新年。同时,通过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smith得知广州的春节在文化上突出表现了岭南色彩,因此,smith 想借此之际能够去北京路步行街逛逛,去看看游花街,参观一下亚运场馆,等等。请你根据上述描绘的情景,写一遍文章。两个例子一对比,效果十分明显。例 2 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注重了情景性的创设,相关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上述材料很多学生都可以在此基础之上,针对环境情景进行写作。例 1中的要求相当于是命题作文。无论是《农场里的一天》还是《工厂里的一天》。两个题目基本上都属于教师规定了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要求学生记录在特定场景下,所要经历的相关见闻进行记录而已。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在农场或工厂里体验过的经历,在没有经历的前提下,只能瞎编乱造,长此以往不良的写作风格逐渐养成了。

二、读写结合加大信息输入,激发兴趣,激活灵感

三、背诵范文,模仿写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在平时教学时,教师应常给学生介绍一些发人深思的名言、短小精悍的段落、言简意赅的句型,甚至通篇脍炙人口的文质俱美的佳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从课文中选择典型的段落让学生熟记,然后套用其框架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另外,也可以背背历年高考试题答案中所给出的范文。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使用动词形式,掌握句子结构以及前后逻辑关系等。平时多背诵好文章﹑好句子﹑谚语,写书面表达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控制性写作任务灵活多样,有效的渗透到视、听、说、读教学活动中

一直以来,在写作教学训练当中,教师习惯采取有繁到简、由易到难的逐步训练,即需要由词、句到段、篇的系列化训练。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灵活多样的写作任务训练,有效地与视、听、说、读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仅符合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参与欲望。高一整个学年,我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去完成教材上的或辅助练习册上要求的写作练习,而是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写作水平,灵活处理或巧妙安排,让学生开开心心动手写作文。比如:module 1unit 1 的话题是关于友谊,该单元我布置的协作任务是:根据 page 4 的图片内容,以 life on a deserted island 为题,写一篇子数为 100 左右的文章,要求使用第一人称。学生很高兴,觉得信手拈来。这些练习即训练学生的写作,又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考虑问题。对于美文佳句,更是要求学生熟读至诵记。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既要教学预设更要教学创生,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在写作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考虑可能影响策略实施的因素,对写作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任务等加以考虑。要视具体的教学情景而定,有时需采取一种教学策略,有时需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策略,这些都需要教师综合判断,适时作出创生。对于教学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因素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对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来说,无论选取哪一种写作教学策略,学生只有通过教学创生才能产生有效性,也就是只有通过互动、交流、实践、探究的写作过程,才能激发写作兴趣,并形成写作的内驱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而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最终落脚点就是看学生是否进步、发展了。

下载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语教师心理学视角下的有效英语教师

    外语教师心理学视角下的有效英语教师 摘 要近年来,由有效教学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并且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有效英语教师的研究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英语教育学者们都......

    浅谈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实践与理论 论文题目:浅谈有效教学 院系:政治经济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2班 姓名:王 奎 学号:41301098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5日 浅谈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教育是一项......

    浅谈有效教学

    浅谈有效教学 陕西靖边县第二中学 马启军 通过几天的国培,对有效教学有点儿浅显的认识,简述如下: 有效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充分准备和学生的积极参......

    有效教学

    学习了余文森教授教授的《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技能》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四种有效教学的方法,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效运用这四种方式才能让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浅谈如何有效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

    浅谈有效教学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单位:高家庄镇高家庄初级中学 作者:李树万 学科:初中地理 电话:22538820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观摩培训心得体会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幼儿园 王文娟 很幸运,我能到川大培训,在这短短的两天培训中,我观看上海幼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给了我强烈的......

    《有效教学》

    生本教研促发展,累累硕果铸名校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是一个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长起来的现代学校。华阳小学语文科组现有教师34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广东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