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
备课人:朱国朝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及含义;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联系。
2、了解对联的特点;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及写作。【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起源、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对联含义及特点,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双边互动式创造课教学 【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值此新春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二、激趣:对联故事
(1)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晚上,浓云遮月,伸手不见五指。他随口吟道:“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恰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他借一样东西。听明来意,他让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他。秀才想了想,脱口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高兴地把东西借给了秀才。
(2)五十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湖南视察工作时即兴吟诵对联,是一段颇具情趣的佳话。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游览长沙市容,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诗兴勃发,提出要与周恩来作对联,并随即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小车离开橘子洲,直驶市区各处名胜古迹,行至天心阁,恰遇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周恩来见景立即悟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对联作得如此工整对仗,又珠联璧合,足见两位伟人文学艺术功底之深厚。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 谢地谢君王。”
(5)一书生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三、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远在周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画像,后来直接是名字,分别画或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是对联的萌芽。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宋史蜀世家》均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明代,人们才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 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第二课时
一、关于对联起源的各种说法
对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二、名联传世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高兴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第三课时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三、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 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四、王安石与对联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第四课时
对联欣赏:
1、名联欣赏(ppt课件展示)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②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掣鲸鱼。——康有为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④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ppt课件展示)
⑤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⑥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
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刘海粟
2、(ppt课件展示)2005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对联(选录)横批一:盛景争春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
塘沽港笑纳万国风(天津)(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4)雪域春秋扎西德勒(西藏)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新疆)(ppt课件展示)横批二:世间同春(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6)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东)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西)(7)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湖北)(8)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北)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河南)
第五课时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同学们谈谈对对联知识的理解。
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
2.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3.(ppt课件展示)对联的基本知识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还有不理解之处请学生提出)
生活中常见的对联——春联
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它的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除上下联外,还多了个横批,它对上下联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横批贴在门楣正中,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右侧,下联贴在大门左侧。春联示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知识应用
下面可以入联的语句打“√”,不能入联的打“〤”。(必答题,每题10分,每个小组任一人进行判断,并加以修改)
(1)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4)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二篇:对联常识包括对联的起源
奇妙的对联教师版
五、课堂互动(1)猜对联活动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武汉黄鹤楼)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广州黄花岗)猜人物;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屈原)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云霄,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诸葛亮)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曹植、李白)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猜行业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药店)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店)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理发店)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寒衣慰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裁缝店)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鞋店)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珠宝店)(2)对联练习
对联连线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红欲滴日烘杨柳绿初浮
六、练习
1.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2.将下面古诗词中的对偶佳句补充完整。远看山有色,()。自来自去梁上燕,()。五岭逶迤腾细浪,()。茫茫九派流中国,()。画栋朝飞南浦云,()。四海翻腾云水怒,()。3.请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爆竹声声脆()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传业()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4.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
5.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参考答案:
1、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2、近听水无声;相亲相近水中鸥;乌蒙磅礴走泥丸;沉沉一线穿南北; 珠帘暮卷西山雨;五洲震荡风雷激
3、梅花朵朵香;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木棉莲花紫荆,俱为园中奇葩
4、自由民主是施政源泉
5、树万代新风;华夏气象新;暮升日落万盏霓虹对月明
奇妙的对联学生版
五、课堂互动(1)猜对联活动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猜人物;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云霄,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曹植、李白B李清照C司马迁D屈原E诸葛亮F 辛弃疾 猜行业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寒衣慰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
A鞋店B裁缝店C药店D珠宝店E茶店F书店G理发店(2)对联练习
对联连线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红欲滴日烘杨柳绿初浮
六、练习
1.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2.将下面古诗词中的对偶佳句补充完整。远看山有色,()。自来自去梁上燕,()。五岭逶迤腾细浪,()。茫茫九派流中国,()。画栋朝飞南浦云,()。四海翻腾云水怒,()。3.请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爆竹声声脆()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传业()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4.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
5.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期中考试前默写姓名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3.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3.夫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唯君图之。”,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4.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6.“。,何辞为?”于是遂去。7.真的猛士。?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8.,。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9.今者项庄撞拔剑舞,10.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第三篇: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
篇一: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ú;)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的门口。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十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兴。
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
有名的对联:
1、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2、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3、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 纪晓岚即兴所对。
4、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下联: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时就很有才气,而且又调皮,常与友童去偷摘桃子。有一年中秋节与友童在一起赏月时,其友童吟一上联戏笑他道:“。”郭沫若文思敏捷看看中秋圆月即反驳道:“。”对句针锋相对,浅显明快,工整自然。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常使游子望月思乡。
5、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6、四川眉山三苏祠:
上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下联:千古文章八大家
7、财神庙前对联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不知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真是教我为难!
8、千手千眼观音庙对联
上联:菩提今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
下联: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由一念慈悲
9、倒坐观音庙联
上联:问大士缘何倒坐?
下联:恨世人不肯回头!
10、休闲娱乐场所对联
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下联: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11、>里面最有名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当谬误重复一千遍,变成真理的时侯,反而会把真理当成是谬误;当清净的人做烦恼事的时侯,事虽然烦恼,心还是清净。
12、玉兔出行满天春色;山君归隐一路雄风。
13、月里嫦娥舒袖舞,人间玉兔来报春。横批:吉祥如意。
14、坐落在南岳衡山下的南岳大庙里有一座古戏台,古戏台两侧挂着一付据说是古人流下来的对联,我在这古戏台前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付对联,思忖良久,感觉对联字里行间饱含人生哲理,值得与大家共同来品味。
上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下联: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横批:古往今来
15、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16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17、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18、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19、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20、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21、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22、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23、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篇二:对联的历史
对联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铺垫】
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1、对偶
对偶语句是古已有之的。对偶的实质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哲学思想问题。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客观世界存在着对立的两个侧面,提出了阴、阳的学说。如传说伏羲画的八卦里,认为事物的正面为“阳”,反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乃至天地都是“阳气”和“阴气”交合而生成的。“阳”与“阴”便是对偶了。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从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可以看出。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也有很多名句:“满招损,谦受益。”、“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2、骈偶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除了“磋乎”、“呜乎”等九个字外,其它语句都是对偶;而且所有对偶句都讲究字的平仄关系,读起来声调极为和谐。对偶语句虽然出现很早,但像王勃那样有意识地注意对偶句中词语的平仄关系,则发端于南北朝。这又是对联格律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3、律偶
梁代诗人沈约的音乐造诣极高,他运用音乐的感受能力分析语言,创造了四声八病之说,用平、上、去、人四声互相调节的方法融人诗歌创作中,为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唐代格律诗就进入了全盛时期。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总之,这种诗律化的对偶句是对联产生的必要条件。
【起源】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后蜀广正二十七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里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发展兴盛】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进入清代,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民国时,刘师亮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上联‘袁世
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华民国’四个字是“对不齐(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篇三: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简介】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 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分类】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格式】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
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卖尽青山当画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篇:端午节--起源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饮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名端
五、端午、午日、重午、重
五、地腊、中天等,“午”与“五”通。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吃粽子表示敬祝。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所写的吃粽子的起源和宗懔《荆楚岁时记》所写的龙舟况渡的起源,认为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当年屈原因遭受谗言,郁愤不得志,投汨罗江自杀身亡。人们每年在屈原投江这天,往江里投粽子喂鱼,据说粘米可以粘住鱼嘴,使鱼不吃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形成了风俗。这种说法比较流行。
2、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这种看法是近代才有的,是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3、为纪念伍员说。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梦平王杀害其父、兄后,他投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并打进楚国,鞭楚平王尸三百。后吴王夫差打败越国,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太宰伯嚭进谗言,于是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员自刎,并将伍员尸体扔到江中。伍员含冤死后,传说变成了“波涛之神”,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节者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悼念伍子胥。
4、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风土记》写道:“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
5、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因历史上某些坏人生于五月五日,故有“不举五月子”(意为不把五月生的孩子扶养成人)之说。这纯系封建迷信,并由此导致端午的一些风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
第五篇: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起源
安度晚年
重阳节起源于上蔡
重阳成为节日,当始于东汉时期。据南朝《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嘱咐,届时让全家人都登上了山冈。傍晚回家,果见鸡犬牛羊皆死。后来,人们为了避祸,每到九月九日,就离开家,登到高处,逐渐形成了登高望远的习俗,并形成了节日。那么,为什么说重阳节起源于上蔡呢?专家考证原因有三:
其一,《水经注·汝水》曰:“汝水又东南过汝南上蔡县西。”又曰:“汝南郡,楚之别也,汉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曰汝汾。县故蔡国,周武王克殷,封其弟于蔡。”《世本》曰:“上蔡也。”说明当时的汝南郡治所在是上蔡。其二,桓姓,两汉时期为上蔡豪门望族,乃蔡桓侯后裔。《盐铁论》的《大论》篇有:“孔子适蔡,桓害之。”“蔡”,即今上蔡县。孔子周游列国,七十二贤多伴行。三千学子部分亦随从,有数百人,并有武装保卫。桓能够组织对孔子的围困,可见其地位之高、实力之大及桓姓家族之强。《上蔡县志》(1995年本)记载,在上蔡的264个姓氏中仍有桓姓。其三,桓景所登的山,即现在上蔡城西的芦岗。东汉时期,这一带沃野千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唯独上蔡县城西一岗突起,纵贯县境。该岗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最高处99米,上土下石,今名芦岗,古代名冈山,与“山”的涵义吻合。
因而,重阳节起源于上蔡的说法确凿无疑。桓景九月九日登高之后,此风逐渐四散开来,之后远播全国。两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人们登高食素,时为“素节”,风行全国,至唐诏令为节。晋朝周处的《风土记》谓:“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而唐代吟诵重阳节的诗篇更是不胜枚举,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流传至今的佳句。茱萸本是香味浓烈的植物,桓景把茱萸装进绛袋佩戴,原是为了祛邪避灾,而到了唐代,已演变成头上的饰品。每年的九月九日,在桓景登高处的蔡侯望河楼,四面八方的游人接踵而至,佩戴茱萸绛囊,登高远眺。
重阳节起源于上蔡,已为国内诸多专家学者认可。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在上蔡举行了“重阳节特种邮票首发式”。至今,上蔡已成功举办九届大型重阳节系列活动。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毫无疑问,重阳文化的内涵丰富、博大。首先,“重阳节”之名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重阳节”是根据“九”字的含义来定名的。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下焉”的说法。这说明“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而在《周易》中,“九”和“一、三、五”等奇数均被称为“阳数”,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又是两阳相叠,故称“重阳节”或“重九节”。
其次,长寿的主题是由于季节的原因确定的。农历九月,从季节上看,暑热已过,寒秋即临,百花多数残败,树叶开始凋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气阵阵逼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为了避免邪气中身,人们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就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的由来。
再次,从古到今,不论哪个朝代,重阳节都以追求长寿为主旋律。“九九”寓意“久久”,可以说,重阳节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几千年来,重阳文化一直影响着华夏民族,并起到显著的作用。
就其学术价值而言,重阳节在历经2000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吉祥如意、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其学术价值堪为民俗文化研究之瑰宝,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影响极其深远。
就其民俗文化价值而言,同样有三点值得强调。之一,重阳节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性。重阳紧紧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中心主题,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事象。之二,桓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践,从而形成了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绛囊这一传统的习俗,是中华民族登高强身健体、防病健身的民俗开端。它向世人展示:灾难不可怕,邪恶不可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我,敢于抗争,才能追求生命的价值与美好的未来。之三,重阳节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内涵也有了质的升华与演变,派生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他们在自身生活的特定环境条件中感悟着九九重阳日,并以重阳为主题在文坛史海中留下了不朽的佳句名作。
重
阳
□王付军
丹桂飘香九月九,天中大地菊花黄。扶老携幼登高处,祈福消灾保安康。茱萸遍插佩香囊,神州处处胜春光。全球华人共举杯,祈愿祖国早富强。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上蔡
上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是古蔡国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的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古蔡八景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名胜古迹。孔子及历代圣贤曾在这里树立了文明丰碑。上蔡,一座古老的都城。这里是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千年古县,河南省十大古城。数千年来,古蔡国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着华夏文明,缔造出数度的繁荣,彰显出古蔡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历史文化溯源
上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人类始祖伏羲氏因蓍草生于蔡地而画卦于蔡河之滨,遂命其地为蔡。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近600年,史称上蔡(相对迁都州来的下蔡而言)。
古迹
上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古迹名胜星罗棋布,遍及全境。
现存有“芦岗拥翠”、“云护蓍台”、“蔡河沉月”、“鸿隙现莲”、“斯井鸡鸣”、“景贤书声”、“洪河夜雨”、“白云深处”八大古景。重点古迹有蔡国故城、白圭庙、伏羲画卦亭、蔡侯玩河楼、孔子问津处、孔子晒书台、光武台、奎星楼、李斯墓、蔡侯墓,还有顺阳王墓(明代)、蟾虎寺(汉代)、陈庄民宅(清代)、夏庄民宅(清代)、苏氏节孝坊(清代)等。
其中,蔡国故城遗址、楚国贵族大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城西城墙之上的蔡侯望河楼,楼台之上建有玉皇庙,神殿及拜殿台,是历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蔡河之滨的白龟庙,蓍草葱郁,白龟浮游。伏羲画卦亭史称造文字之先,创华夏文明之始。
历史沿革
上蔡为古代蔡国地,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此。后叔度叛,为周公放逐,复封其子胡于蔡,曰蔡仲。后屡受楚国侵犯,一再迁都,初平侯迁至新蔡,后昭侯迁至州来(今安徽凤台),改州来为下蔡,故称前都为上蔡。秦于此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是动城,故址在今汝南。北魏神龟二年(519)改置临汝县,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又置武津县;大业间复置上蔡,临汝、武津先后省入,至此上蔡之名遂不变。隋属汝南郡,唐属蔡州,元至明清均属蔡州,民国初属汝阳道。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驻马店撤地设市,属驻马店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