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听说教学的策略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之我见
万成志
(一)利用学生已知,鼓励学生总结规则,突破语音关。
无论听力还是口语教学,第一关是熟练掌握语音。要充分利用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课,有计划地对语音进行复习。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英语,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自己找读音规则去规范语音。当然,听录音、模仿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
(二)强化朗读教学。
语音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话、短文的朗读等,自己去发现和识别连贯表达时的语音变化,如失去爆破、连读,以及句子重读的不同所表达的不同意义。建议老师们更多地在情景中训练学生的发音,少量地进行单纯的语音训练。因为单纯的语音训练很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另外,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听力习惯,处理好听与读的关系,先听后读,而不是先读后听。因为朗读后再听,学生的阅读词汇会对听力有所帮助,让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是否有能力处理声音信息。
(三)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
课标技能教学参考表对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做了以下要求: 1.听前
热身活动,熟悉话题;熟悉相关词语和句型;接受背景信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任务。
听前老师要为学生的听力活动做好准备和铺垫,让学生想听、会听。(1)激发听的愿望,熟悉话题
听前激发学生欲望是后续听力顺利展开的基础。要想让学生想听,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找出听力材料中与他们相关的联系点。找到这个点后,才能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发其思考。(2)听前预测大意
通过图片、标题,或是讨论,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大意进行预测。(3)处理生词
处理单词的程度:在听力中单词究竟应当处理到什么程度?首先,单词的发音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学生是否能听懂声音信息,发音准确与否决定了听力的理解程度。其次,在这个环节中切忌让学生拼写,因为拼写是为学生写作做准备。但听力练习中除了选择题外,可能还会有听写结合的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要提前帮学生准备好要求他们写的词,否则他们即使听懂了也写不出来。所以,老师们在做教学设计时,要认真思考每一个环节中所需的知识,并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实效性。处理单词的原则:这里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只处理影响听力理解的单词,而不是处理所有的新单词。因为在听力材料中,由于行文的需要,会出现一些与听力主旨和重要细节无关的单词,这样的单词不需要处理,或者可以暂时不处理。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生学会采用忽略的策略。学生开始练习听力理解时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单词,其实这并不是个好方法,尤其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听力更不能这样做。学生需要学会带着生词获取信息,只要它们不影响获取重要信息和重要细节就到达了听的目的。(4)带着目的听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听的东西是有所期待的,比如你在街上碰到老朋友,一定知道她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再有我们去购物付款时,一定知道售货员与我们的对话是怎么样开始的。所以听前为学生做好听的准备是听力设计中的应有环节。而我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老师打开录音机就让学生听,这种做法有两个误区:第一,学生根本不清楚要听的是什么内容,对话发生在什么场合,语言本身就有困难,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根本听不懂;第二,即便是语言本身没有困难,学生有时可能还有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难。所以,这种方法根本不是听力训练,而是以考试代替训练,时间长了,英语基础好的孩子没有问题,而基础差的就会掉队,学生差异就会拉大。课标技能教学建议在听前活动中提到:明确听力任务,听是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比如当我们想听新闻时,是想了解周边发生的事情。因此,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是课堂听力训练的基本原则。2.听中
听信息,排顺序;听信息,列项目;听信息,补全文字;听并画图;听并制作;听并填空;听写;听并记笔记;听指令,完成系列动作;听并选择;听并匹配。
听中的任务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一般到具体,任务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同时要有对归纳、推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听中的活动中我们经常设计听力填空题,在设计空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所设计的空白中单词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密集,如果太多、太密集,学生写不出来时,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是听力有问题,还是听后顾不上写;另外,我们应当知道在哪里设空及为什么设计这个空,就是说我们设空应当有目的,而不是为设空而设空。
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取完信息后,老师还可以采取精听的方式,让学生再听。这个做法的目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帮助学生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声音词汇。老师们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能读懂的不一定能听懂,听不懂的地方,看了材料后却感觉很简单。我们自己也碰到过类似问题,这是对朗读者的发音方式不习惯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个体朗读听力材料,划出听不懂的句子;合上书,再听,把听懂的涂掉;再听,直到解决了大家公共的问题;其余个别有问题的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解决。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切实地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声音信息,而且学生听不懂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更佳。
小结:听中的活动方式多样,日常训练中我们建议老师更多地采取课标中建议的方式,尽量避免使用边听边选择的方式进行练习。因为这个形式是迫不得已应付大规模考试时采用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划勾,不会写字的问题便会凸显出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提倡采用更丰富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另外,听力任务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听力填空的设计要突出目的性,且空要设计得合理。3.听后
口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模拟对话;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作出书面回应;总结要点;改变所听内容;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在做听后任务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任务与听力话题是否相关,还要考虑与听力中获取的语言相关度高不高。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真实且具有可操作性。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输出前进行一定的练习是有必要的。练习应当从控制性到半开放,最后到完全开放。练习要有层次,要控制机械性练习,当学生对句式掌握比较好后,马上进入半开放和开放度比较高的练习,要多进行有意义的练习。
听后练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听写结合,也可以是听说结合,运用语言的方式不同,我们为学生做的准备也不同。4.材料选择
材料选用真实语境中的话语;与学生水平相当;选择规范的语音、语调,语速适度、自然、恰当。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方式。有时教学方式不当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有这样一节课,教学材料是方位介词和 there be 句型,这个句型是学习难点。在教授阅读课文时,老师调整了使用方法,在教完方位词和家具名词后,老师发给每个组两张纸,一张是空白的纸,作为房间,另一张上面有家具的图片,图片背后是两面胶,老师一边播放录音,一边让学生根据录音信息,把图片揭下来,摆放到房间恰当的位置上。这个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而且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说前,说中,说后要求 1.说前
阅读背景信息;激活表达动机;呈现情景与环境;熟悉话题和 语境;语言准备;明确对话任务。2.说中
表演情景对话;模拟情景对话;短剧表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演讲;简短报告;讲故事;接续故事; 复述故事;相互补充信息。3.说后
列出要点和细节;写出要点;转述信息。4.材料选择
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利于参与与合作;有趣味性和真实性。
怎样才能使学生想说、有话说?说的活动要有情景设计,有了情景就有了驱动力,才能刺激学生说的愿望,激活相关知识和经验。要注意所设计的情景中要关注话题、真实性、兴趣、经验、文化。
怎样才能使学生能说、敢说?教师要提供语言支持,练习充分,有个体活动时间,老师对学生要欣赏,鼓励和帮助。
说的活动的程序:激活——提取——熟练——记忆——反应——整合 说的活动要考虑角色:使学生有角色意识,老师要考虑各个角色的任务。
说的活动中要有语言支持:如何提供语言支持?要有提取、记忆、反应、整合。说的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小组、个人、对子。
如何设计展示活动?要让学生能达成目标、感受成功、受到鼓励、产生动力,反馈时要考虑全部学生的参与方式,否则变成几个人的活动,其他人不关注,会使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二篇: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
适用于每单元的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Section A Listening是语言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输入阶段。Section B Speaking是综合的语言运用和知识的扩展部分。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发展层次,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的任务,让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任务。教学目标设计要准确,细致,(如:本节课学习magic,trick等词汇。There be 句型 等。)切记空泛。(如: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准备(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 教师课前需要做哪些工作,准备哪些教具,上课需要的示范物。Students: 学生需要为本节课准备哪些物品
(本环节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处理,可多可少,可有可无)
三、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热身与学习目标语
1.Speak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1a进行图画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就1a的图画进行自由表述(这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过程),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问题提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问答式,例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进行口语表述。
2.Study new language:教学1a,通过图片谈论导入新语言知识的学习,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目标词汇、句式等,再在1a图片所提供的情景或者创设新的语境来进行交际练习,体会、使用语言。
Step 2 听力训练
1.pre-listening 听前活动
在EEC 教材中,听力的体一部分通常是选出与所听内容相符的图片。因此,在听前Talk about the pictures 进行图画描述是很好的选择。
在EEC教材中,Listening中的对话比较长,难度较大。Speaking 中的对话比较短,内容也较简单。所以建议授课教师可以先讲speaking 部分,在此基础上,把listening部分的对话作为拓展部分来处理。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供向上攀登的阶梯——通过图片介绍、听力话题预热等方式降低难度。
在进行听力练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图画进行自由表述,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While-listening 听中活动
(1)听录音,完成练习,经过图片表述以后,学生对听力的内容有所预知,有所了解,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学生在听第一遍的同时,一般能顺利地完成PartA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并且为Part A的第二部分的听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听录音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2)听录音,完成Part A的第二部分练习,再听录音,引导学生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处理。为了方便有效的指导学生筛选和处理信息,在此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听到含有重要信息的句子时拍手一次或轻击桌面一次。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及时检测学生是否听到相关的含有信息的重点句子,又可以对溜号或是没有听到相关句子的学生起到提醒的作用。
(3)listen and answer听录音,回答问题(灵活处理的环节)完成Part A 和 Part B后,教师可以根据听力内容再设计1-2个较概括性的问题,进行判断或选择,训练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此步骤教师应灵活运用,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可以这样处理,容易的材料可有可无)
3.Post-listening 听后活动,(1)补全对话和对话排序是听后较常见的练习方式。设置补全对话填空时要考虑到本课的重点, 把本课的基本句式和重点词汇等作为填空的内容,并且遵循有多到少,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在训练听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强化识记了单元话题的有关词汇和句式。
(2)跟读或朗读(必需的环节)此时学生已经熟悉了听力材料,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跟读。这样,既可以使有限的听力材料得到反复听、反复用,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的技能,也是帮助学生熟悉背诵语言材料的有效手段。同时,又为Pair work打下了基础。
Step 3巩固拓展
1. 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模仿练习。
2.Activities活动设置: make new conversations教师根据话题提出任务,借助于图片与相关的Key words的提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目标语言完成任务。教师设计的任务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就是知识,生活化的角色更易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使用有限的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3.Summary小结
Grammar Focus进行语法归纳,掌握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在这个环节中,要重视时态、语态和语言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训练和小结让学生明白所学习的语言结构在什么语境情况下使用,具体的、不同的语言环境应使用具体的、不同的时态和语态,怎样用,让学生感悟、进行实践。
Step 4.作业
本课时的作业可以布置听写听力材料的听力和以编写对话或写小短文为主的笔头两个作业,让有听力条件的学生再巩固听力,并将课堂口语任务活动落实到书面。
第三篇: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
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
摘 要: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课型,目前使用的外研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Unit 1都是听说训练的课型。Unit 1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与学生日常相关的话题进行,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一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目标语言为主要内容,并为Unit 2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本文将对适合农村中学英语的听说课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听说课;技能;策略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人才培训的需要,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无形中成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一个平台,实现了学生学习英语听说能力的良好环境。
一、创设情境,给学生“说”的机会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仅仅是教师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初中生处于青春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得到认同、支持与鼓励,教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以激起他们对英语听说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与引导,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在教学中,常常有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展示自己,或是有的学生发音不够标准(主要是农村学生受方言影响),语法掌握不够准确,不愿在课堂上朗读英语等等。这时,教师切忌冷嘲热讽或以惩代教,而应多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给他们营造一个“说”的环境,告诉他们:Good job、Well done、Wonderful、Excellent…让学生每节课都有切实的收获,在和谐的课堂学习中找到自我,增强了自信,坚定我必行的信念和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让学生掌握了英语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制造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学生可以在声情并茂的短片或者电影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lue 7 Unit 1 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我在上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明星照片,如:刘翔、杨幂、比尔?盖茨或其他人等等。
Name:LiuXiang
Birthday:July 3th,1983
Birthplace:ShangHai
然后通过:Where was he/she born?When was he/she born?让学生直观回答:He/She was born in__________.He/She was born on__________.为本课掌握重点were/was顺利进行,尤其是听力的顺利展开打好基础。接着,让学生看对话,听录音,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对话,最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操练:1.Where were you born?
2.What?蒺s the name of your first school?
3.Who was your first teacher?
4.Who was your first friend?
?W生可以不断重复操练这些句子,编自己的对话。学生在练习对话的过程中,不但练习了英语的口语,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这节听说课,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熟悉基本的场景及句型的训练,然后让学生听相关的听力材料,这样在提高学生“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英语“听”的效率。
三、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每个班级都会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一般以4至6人为宜。为了避免分组学习成为优等生的展示台、学困生的避风港,分组时要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6人合作小组一般有两个优等生、两个学困生、两个中等生,目的是便于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让每个学生享有均等话语权,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四、合理设计听说课的作业,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只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控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听说练习。教师可以就听力留做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听力的范围,如:英文童话小故事、校园英文、精典英文歌曲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听力材料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
在平时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某些关键词和一些中心句,因为关键词、中心句正是反映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只要很好地把握了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中心句,学生就能较快较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捕捉听力材料的主要信息,形成听说技能的策略。
总之,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绝不是一节课、一个学期就能完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坚持多给学生创设练习听说情境,多给学生多说机会,让学生在说中得到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听说水平,达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三江县古宜镇二中)
第四篇: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言人:彭启蓉
一、认识到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虽然在英语教学当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的使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听说的训练明显落后于读写能力的培养。在乡镇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严重的制约了乡镇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升,所以,要让乡镇学生的交际当中自如的使用上英语,才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二、提高乡镇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课能力的策略
(一)语音教学是前提,加强发音练习
在英语教学中,不管是注重听还是说,对于语音的识别是重要的前提。训练学生的语音识别能力的准确、敏锐度是锻炼英语听说训练的一个前提。具笔者多年的统计来看,乡镇多数初中学生的语音能力都很差,音标读不准,单词也不会读,所以英语教师应当强化语音教学。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带读,让学生提高辨音的水平,从而在辨音当中找到读的方法与技巧。并且,教师也应当让学生在听课文的同时跟着课文读。听的练习是为了辨音,读的练习是为了准确的说。让每一位学生都重视发音,发好每一个音标,读准每一个单词。让学生了解因素所具有的特征,掌握住连贯的语流中音的变化,并且让学生在重读的同时,学会停顿和语调。例如:history['hist=ri]读成['histri],restaurant['rest=r=nt]读成['restr=nt]等。音的同化指的是由于相互影响,两个不同的语音的发音变得相同或类似,这一过程叫同化。同化的目的是使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趋同而减少发音时舌位和唇形的变化,让发音变得更加的容易。像tenminutes['tem'minits],ten中的[n]变成了与后一个音相同的[m];agoodgift应读成['=gug'gift]等。
(二)课前五分钟的FreeTalk 考虑到乡镇学生缺乏自信心,想要锻炼乡镇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应当给学生一个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课前的FreeTalk能够给学生一个展示英语口语能力的平台。而所谓的FreeTalk也就是在每一节课前,利用五分钟来让学生运用英语自由的演讲对话。在课前的FreeTalk,要做到人人参与,不论是优秀的学生、中等的学生还是差等生,都要参与进来。在FreeTalk中,可以一个人的表演,也可以是一个笑话、故事、绕口令等等都可以,也能够唱一首英文歌曲,如《Yesterdayoncemore》等,也可以是通过小组的配合对话来完成一段表演。而在FreeTalk中,不论是句法或者是语法掌握的是否准确无误,必须要确保流畅、熟练,尽量做到发音准备、语调自然。在流畅与熟练中,学生逐渐的客服了胆怯的心理,对于英语的表述也越来越有自信,从敢说→能说→会说→爱说,形成了真正的过渡。在FreeTalk后,可以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FreeTalk进行评价、概述,这样能够同时的检验学生的听力理解。
三、结语
总之,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努力之下,乡镇学生不仅提高了自信心,在听的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说的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不仅对于学生学好音乐的自信心有了帮助,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五篇:国培
国培”跟岗学习的体会
2011年11月15日,我与其他31位学员一起有幸进入贵阳市第十四中学开始进行“国培”第二段的跟岗学习,将持续达40天时间。在这些秋末初冬有些微微寒意的日子里,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四十天里,十四中精心地为我们安排了每一天的跟岗学习计划,一场场令人思想激灵的政治或业务学习会议,一次次让我获益良多的交流场合,一个个使我耳目一新的课堂现场,是我们每一天都品尝着的精神盛宴,我们感受到了十四中人营造的学习暖流。在这短短的四十天里,作为学员,我个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对待教学以及生活的态度上,都有了蜕变的冲动,它让我在匆匆而苍茫的人生路上停下脚步来省视自己走过的路,它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以后的教学生涯和人生态度。四十天来,我认真参加跟岗学习,尊重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照要求按时完成各项跟岗任务。虚心学习阎玲校长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感受十四中的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管理模式,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动态,新成果、新信息,推动我的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促使我自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的具体收获如下:
一、感受特色的学校管理艺术和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通过听取阎玲校长、罗婕主任等的介绍、参观校园、观摩录像、发放十四中与学员交流的资料等形式,我切实感受到贵阳第十四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学校管理、执着的研究精神以及所取得的丰硕的办学成果。我想这在一切都离不开于阎玲校长的努力,她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使自己始终站在教育的前沿,处在时代的前列。她始终以人为本,创设出和谐的育人环境,强化责任意识、德育意识,使教师爱岗敬业,学生爱学爱校。阎玲校长常说学校出成绩,都是一线教职员工的功劳,特别是班主任的辛苦努力换来的。贵阳十四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校教职工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新理念;全校形成“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大德育格局。学校营造了 “诚信、勤奋、团结、进取”的校风。学校培养学生形成“尊师、守纪、好学、勤思”的学风。学校坚持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科研兴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巩固提高、逐步推进、突出德育、全面发展”的三十二字办学理念。还有,在中午时间的闲暇之时,我每次上下楼道都总是在习心欣赏十四中的“楼道文化”:一楼大厅的文艺活动宣传橱窗、电动显示屏宣传十四中的各种重要通知以及贵阳市“三创一办”的号召,每层楼道的各种德育、美育的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宣传版画等,我想,这于心智健康太有益处了,这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多么良好的环境,营造了多么良好的育人氛围。每当我这样思想的时候,我常为十四中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所陶醉,我已被十四中这种浓浓的校园文化所感染。在我看来,阎玲校长的精湛的管理艺术和个人魅力征服了所有的教职员工,是她的高瞻远瞩的眼光支撑起了贵阳市第十四学的一片明亮的天空。
二、体验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40天来的听讲座、研课、听课、评课,在刘红坤副校长(我在十四中跟岗期间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和其他地理教师的支持、帮助下,我体会了生本教育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近距离接触生本教育课堂,我发现这种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种理念回归到教育的本真,以生命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真正体验到了生本教学课堂模式的核心在于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展开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有效且更具生命力。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并将生本教育带回学校深入开展下去。做到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自己也要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三、感知良好的学习机遇。
回顾40天,我们在十四中分享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学会了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一堂数学课,我学会了在评课的过程既看要学生,又要看老师;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既关注预设目标,又关注生成目标。这对我上课时该关注什么,以及今后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课都提供了帮助。回首这40天来,阎玲校长、以及其他非常优秀的老师的教学工作风格、风采都给予了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跟岗过程中,在十四中领导的关怀下,在指导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在同伴们的互相鼓励下,我们累并收获着,辛苦并快乐着。我庆幸在我的教学工作旅途中能有这样一次增长见识的机遇。今后,我将把40天以来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跃上新的台阶!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