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

时间:2019-05-12 23:1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

第一篇: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

实践性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

刘敬芳、陈其射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是运用实践哲学原理探讨音乐教育哲学,与此相应,我国学界近年来也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相关的教育理论。然而,我国高师却将这门影响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学科束之高阁,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加快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尽快将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理论运用于教育改革之中,是探索一条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新途径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实践性 音乐 技能课 改革

音乐教育哲学是将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研究的学问,而“音乐教育实践哲学”①是在批判“音乐教育审美哲学”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音乐教育哲学观在注重对音乐本质探寻的同时,突出了音乐的文化和社会语境性,突出了不同文化音乐的等同性。本文笔者仅就高师音乐技能教学改革一题展开论述,谈谈如何运用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抛砖引玉,促进高师音乐技能教学从理论到行为的转型。

我国的早期师范教育主要是借鉴苏联、日本等国外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育哲学领域发展相对缓慢,音乐教育以纯知识和纯技能的学习为主。此教育体系以音乐产品为导向,评价方式以知识或技能作为单一评价方式,完全忽略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这与我国古

代“善民心,感人深”的乐教思想也是不相吻合的。“中国古代传统乐器教学特别注重“心器相应”,强调器乐表演的二度创作,表演过程中自我意兴的抒发,即兴的表演形式以及注重器乐表演的生命意蕴”③,而声乐演唱更是人内心情感表现的最佳途径,正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正因如此,音乐教育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去寻求音乐丰富的人文风情和实践活动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但却没能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提到的“人”上。对于培养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来说,则应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指在音乐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和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教学技能的真实情景)中得到知识,并将所遇见的各种情景转化为自己教学实践的素材库,以此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出具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音乐教师,这正是高师技能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认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专家技能与音乐实践、音乐作品、音乐价值和音乐学生的本质高度协调”④。音乐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是一名音乐教师必备技能和基本素养,而娴熟的教学技能是音乐技能能够有效传输给学生的最根本保证。笔者认为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高师音乐教学也不能再仅限于专业素养的提高,将两种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共同发展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决于让学生们介入到不同音乐文化相适应并且稳固的实践和有目的的思考中去⑤。”所以,改革高师音乐技能教育关键在于技能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的改革。“我

们应发扬中国古代乐器教学的优良传统,注重“心器相应”,主张“化技为情”、“化技创新”,倡导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技能教学方式⑥。”在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学生“技”与“艺”两种能力的共同发展。

“技”与“艺”是音乐教师必备的两项基本技能,“技”是指音乐教学技能,关键在于音乐教学法的习得,“艺”是指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大多数师范生通过四年学习均能够习得“艺”这部分技能,而“技”的那部分则显示出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高师音乐技能教学改革应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对音乐教学技能的培养,切不可重“艺”轻“技”,成了不折不扣的音乐表演培养模式。任何知识的获得离不开鲜活的实践语境,对音乐教学技能的获取也是如此。同时高师音乐技能教育不能单单追求学生对音乐专业技能的获得,而应将学生对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教学技能和音乐文化的掌握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内,以实现学生“技”与“艺”两种能力综合发展提高。

“技”的获得是学生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艺”是学生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内在素养。由于音乐技能课的学科特性,音乐技能的获得既不能靠单纯理论的学习,也不能靠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增长。笔者认为实现高师学生专业技能、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同步发展仍然是高师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因此,高师音乐课程的评价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将学生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在一开始就得到足够重视,将各种能力 的培养与实践活动高度结合,唯有如此,高师音乐技能教学改革才能更加富有成效。

总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是在批判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笔者认为它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它将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一盏明灯。因此,高师音乐技能教学改革要立足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从音乐的文化性、语境性以及不同音乐文化的等同性出发,突破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束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加强对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研究与运用,探求埃利奥特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深厚内涵,以此来推进技能课教学改革,笔者相信高师音乐教育将会迎来更加美好未来。

注释:

① 埃利奥特(David J.Elliott)提出的音乐的实践语境,主张任何音乐不可能在本质上比其他音乐更优秀。

② 纳尔逊·亨利莱昂哈德提出的注重音乐内在价值的音乐教育哲学。③陈其射.对高师器乐教学科学化思维的反思[J].天籁,2004,3.

④ [美]戴维·埃利奥特,谢嘉幸.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237.

⑤[美]戴维·埃利奥特,谢嘉幸.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268.

⑥陈其射.对高师器乐教学科学化思维的反思[J].天籁,2004,3.

刘敬芳、陈其射

2011年10月17日

作者简介:刘敬芳,温州大学音乐学院2010级研究生。

陈其射,温州大学音乐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点学科带头人;

第二篇:医学背景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背景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

索与实践

摘要:紧密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同时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显示,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医学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3-005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 课)是医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基础” 课如何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理论与医学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该门课程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一、教学设计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基础”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把当前医疗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新医改的有关内容融合进来,将教材体系划分为七大模块:

第一大模块:“走进长医 认识大学――认识和适应医学生的大学生活”,增加有关医学发展史以及医学人文价值的内容,通过现场调查等方法,增强医学新生对医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高年级学长向新生谈对大学生活的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明白如何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在大学阶段如何为今后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大模块:“点燃激情 放飞梦想――医学生应树立坚定的救死扶伤的理想信念”,增加有关医生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不同的医学专业(临床、护理、药学、预防等)谈职业理想的设计,并通过榜样的激励引导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坚定信念。

第三大模块:“千年长医 济世惠民――长医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增加对长沙医学院办学理念“千年长医 济世惠民”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长沙医学院肩负的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卫人才的的社会责任,为了这一重大社会责任,全体教师是怎样兢兢业业的工作。作为长医的学子,在校要刻苦学习,发奋图强,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怀着济世惠民的理念,扎实地工作,服务好病人,当一名人民的好医生。

第四大模块:“大医精诚 博学笃行――打造精彩的医学人生”,一方面增加医学经典(如《希波克拉底誓言》、《大医精诚》)的学习,组织学生观看《神医叶天士》、《医学名家裘法祖》、《心术精华版》等影片并组织展开讨论和撰写观后感,另一方面,结合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同学、同事、患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大模块:“仁心仁术 救死扶伤――医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中,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让学生了解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同时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或实地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医闹”事件及解决方案。

第六大模块:“遵纪守法 依法行医――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医疗法律观念”,增加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的方针政策、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制度中涉及到医疗卫生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医学法律思维方式。

第七大模块:“维护权利 履行义务――医务工作者的权利义务观”,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以及模拟法庭,让学生明白医务人员的法定权利与义务。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对医学生“基础”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讲授相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过多的由教师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成为灌输的对象,学生对教师的强行灌输往往表现出不满或者逆反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其中一些知识模块,先由教师把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讲透,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搜集整理资料,自己制作成课件,参与到课堂设计与课程讲授中来。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课件,由学生参与到讲授中来。学生讲授完后,先由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度。学生自行查阅收集资料,制作PPT,能促使他们认真整理思路,自觉地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而课堂讲授则能促使他们精心组织语言,合理安排讲授计划,这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学生选择的案例,往往是他们平时最关注的一些事例,也是经常让他们感到困惑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书本上的理论就不再是死板的条条框框,而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思想理念和人生经验。

2.思想政治教育与主题班会活动相结合

主题班会是一种极受大学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阵地。“基础”课教师与辅导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根据任课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把理论课中的有关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渗透到主题班会中去。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澄清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组织开展了“我的大学我作主”、“践行十八大精神?争做优秀医学生”、“红色电影赏析”、“感知责任?敬畏生命”、“迈医患之石,承医者之梦”、“文明校园我先行”、“我的中国梦”等主题班会。这些喜闻乐见、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对提升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长沙医学院“基础”课教师设计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细则》,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在课堂上结合相应的章节组织学生观看《神医叶天士》、《医学名家裘法祖》、《红河谷》等影片并组织展开讨论和撰写观后感;开设模拟法庭等情景教学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组织学生利用校园这个空间,开展了“校园文明”的调查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行设计了调查提纲和调查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拍摄DV,制作PPT课件,设计情境剧等方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思政部网上互动平台进行交流,教师组织进行答疑,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在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充分利用湖南本地的红色资源,开展了参观雷锋纪念馆和湖南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的校外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医学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了湘雅附

一、附二,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医院,实地了解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感人场景。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接触,了解到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医生的标准,从而真正增强学生当一名医德高尚、医术高湛的医生的坚定信念。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针对基础课的特殊性,要大胆打破传统考核方式的局限性,构建了由教师、辅导员、学生共同参与的融“教学、引导、监督、考核”于一体的“全方位、多维度、全履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把课堂考核、课外实践考核、学生平时操行评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成绩考核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一个案例或者播放一段视频,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写出自己的心得和见解,教师给予相应的分数评价,占整个成绩的40%。第二部分是由教师根据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撰写的调研报告及参与网络互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给出相应的成绩,占整个成绩的30%。第三部分是由辅导员牵头成立班级评定小组,根据学生平时在班上的表现,对学生修养践行给予评价,占整个成绩的30%。这就改变了传统的“基础”课考核“一卷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突出了学生道德养成、修养提高的“全方位性、灵活性”的过程性评价,拓展了一个涵盖大学生日常道德践行、平时操行表现等多方面的长效考核机制。

二、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教学改革方案,长沙医学院对2012级、2013级和2014级临床医学教改班的“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改革。为验证教学改革效果,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近三年来,学院组织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专家和思政部教学督导小组的专家不定期的进行随机听课,开展抽样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同时,学院还组织有关专家对教改班和普通版的期末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体详见表

1、表2。

根据表

1、表2对比分析显示,结合医学生专业特色进行的“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得到了学生、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其教学效果和好评度明显要优于普通教学班。尤其是教改班的学生,改变了以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认为“基础”课是一门对他们帮助非常大的课程,为他们的人生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刘洪玲.“工学结合”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3,(10).[责任编辑:褚永慧]

下载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