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txt39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 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40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本文由杨紫涵tt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 导 思 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 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 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 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 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 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 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 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 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 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教学措施: 教学措施: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3.充分利用电视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6、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 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 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2009——2010 学年度上期)2009——2010 学年度上期)——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孩子们有很大的进步和变化,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孩子们有很大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 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了解和加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了解和加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并且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他们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并且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 方式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家乡与校园,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家乡与校园,了解家乡与校 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 用模范的行动指导自己的言行。热爱祖国的意识。园,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用模范的行动指导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培养学生的荣誉心。
2、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培养学生的荣誉心。培养学生看着课文说出内容,联系实际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生活实际。
3、培养学生看着课文说出内容,联系实际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生活实际。通过教学即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教学即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改进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充分利用电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电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教育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多看,多说。培养学生动脑去想。课外多搜集有关爱祖国,国庆、3、让学生多看,多说。培养学生动脑去想。课外多搜集有关爱祖国,国庆、中秋节的 有关的事例,用事实来教育学生。有关的事例,用事实来教育学生。经常向其他老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向其他老师学习,4、经常向其他老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采用学为主体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多讲多讨论,5、采用学为主体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多讲多讨论,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辨别能 力。教学进度安排: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假期小结提出希望 2 我升入了二年级 我们班里故事。3、4 我们班里故事。5、6 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 第 5 周国庆节放假
7、好书大家看
8、秋天在哪里 9、10 秋天的收获11、11、秋游去12、12、13 中秋与重阳14、14、15 我棒你也棒
16、学做“小雄鹰”
16、学做“小雄鹰”
17、做个“快乐鸟”
17、做个“快乐鸟” 18、19、18、19、20 周复习迎接考试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009——2010学上期)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孩子们有很大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了解和加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并且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家乡与校园,了解家乡与校园,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用模范的行动指导自己的言行。
2、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培养学生的荣誉心。
3、培养学生看着课文说出内容,联系实际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生活实际。
4、通过教学即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电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育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让学生多看,多说。培养学生动脑去想。课外多搜集有关爱祖国,国庆、中秋节的有关的事例,用事实来教育学生。
4、经常向其他老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5、采用学为主体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多讲多讨论,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辨别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假期小结提出希望
2我升入了二年级3、4我们班里故事。
5、6 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 第5周国庆节放假
7、好书大家看
8、秋天在哪里9、10秋天的收获
11、秋游去12、13 中秋与重阳14、15我棒你也棒
16、学做“小雄鹰”
17、做个“快乐鸟” 18、19、20周复习迎接考试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材编排特点: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分四个主题单元,共计11 课,分别是《 我爱我班》、、《金色的秋天》 《 我的 家乡》《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一单元《我爱我班》
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反映季节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体现个体与社会的整合,重在引导儿童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本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则侧重对儿童提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要求,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自己的指挥,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三、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如交流各自的假期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欢度国庆节和中秋节,结合自己的生活,设计秋天的保健和创意活动等等,课本中选择设计了基础的活动程序框架,具有开放的特点,从而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将实施中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体悟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启发者。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我佩服的同学 找长处 和同学相处 夸夸我的班集体
(国庆放假)
秋天的消息
我们去收获
美丽的家乡
家乡面貌新
我为家乡做点事
遇到困难的时候
为我喝彩
期末复习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一)全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4、培养自己愉快开朗的胸襟和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5、培养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爱护环境,爱家乡,爱祖国。
(二)教材重难点:
第一单元:开开心心每一天
重难点:
1、鼓励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3、让学生懂得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更快乐的道理。
第二单元:让我的身体更棒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3、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教会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第三单元:我会照顾自己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懂得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照顾自己。
2、明确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3、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2、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各种土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第五单元:我爱绿树,我爱蓝天。
重难点:
1、认识到人们破坏大自然,给人类造成危害。
2、懂得资源的宝贵
3、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他们做一些及所能及的事。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但个别学生需要加强锻炼与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并喜爱秋天的独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
2、行为和习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选择生活和学习物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能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习。
3、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习自我评点,学习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习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习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习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习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集体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及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有勇气,不怕难》
第二周《我真棒—我能行,我快乐》《我真棒——我喜欢自己》 第三周《爱越多,快乐越多》
第四周《坐立走,有精神》《爱清洁,讲卫生》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伸伸腿,弯弯腰》 第七周《出门看天气》 第八周《红绿灯,在站岗》 第九周《遇到危险怎么办》 第十周《我的家,在这里》 第十一周《童年的乐园》 第十二周《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十三周《明天更美好》 第十四周《我身边的环境》 第十五周《爱惜资源》 第十六周《美就这么简单》 第十七周复习迎考 第十八周复习迎考 第十九周复习迎考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授课人:刘欣荣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将实施中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等等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体悟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