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品组生命化课堂教学活动总结
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学校深入扎实地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思品组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同研一节课的号召,在前期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思品学科特点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第一轮听评课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将本次听评课活动总结一下:
一、根据学科特点,找准适合的模式。
我们遵循初中思品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形成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开展了以“关爱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心学生情感体验”为理念的政治生命化课堂教学探索活动。特别是此次的听评课,正赶上本学期接近尾声的实际情况,我们政治组经过反复讨论,最后确定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为 “知识梳理--检测反馈--合作探究--情感升华”,当然各个年级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比如九年级的复习模式是:“知识梳理--小组检测--时政追踪--直击中考--情感升华”。这种教学模式尝试,经教学实践证明,易于操作、方便灵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法。
二、本次讲课体现了如下特点:
1、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不管年龄大的老师,还是年轻的教师,普遍对讲课充满热情,(只要老师凑在一起,讨论的都是与生命化课堂教学有关的问题)使课堂充满激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极大地感染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达到“生命化”的要求。
2、教师善于创新。在知识梳理环节,不同年级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显示了老师的创造性。比如七年级采用抢答的方式,调动了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八年级采用建立知识树的方式,使知识直观系统;九年级采用填写关键词的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
3、课堂上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老师将课堂交给了学生,注重学生的真正参与、深入参与。比如七年级让同学扮演不同角色,参与体验;八年级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登台讲解;九年级小组长提问同学复习情况,这都让学生自己探讨、学习、解决疑问,并且在解决疑问时,不是简单地寻求正确答案,而是让同学们质疑,让学生在争论中学习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表现尤为突出。
4、积极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突出合理性、实效性。小组合作时,成员配合较默契,尊重差异,较好的同学能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其他同学。小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究,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5、老师教学评价以人为本,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体现发展性、激励性。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课堂组织“活而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6、老师重视情感升华这一环节。虽然个别老师由于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太好,这一环节没能充分展示,但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老师们普遍达成了共识:政治教学不仅要关心学生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是否得到体验。作为政治老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明理笃行。
三、当然讲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1、教师的讲解仍然偏多。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教师要讲,学生可以讲清楚的内容教师要讲,甚至学生已经讲过的内容,教师还是要重复再讲一遍。这样既耽误了时间,也没有作到真正放手给学生,每个年级都多多少少存在着问题,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注意克服的问题。
2、学生没有真正得到自主学习的权力。课堂上教师的表现依然过于强势,教师牢牢掌控着课堂,学什么和怎么学几乎都由教师决定,这就背离了我们“生命化”的初衷。
3、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不够充分。大部分课堂上,在小组讨论之后,都是由教师指定某个举手的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这样一来,交流展示的机会就通过教师的指定给予了某一个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机会则被剥夺了。
4、在组织教学上对于合作价值不大的问题可不要求小组活动,有时我们为了追求小组活动这种形式,往往只是在表面上的一种现象。而且是对小组的评价过于笼统,教师的语言没有启发性,没能引导学生发问。
在新一轮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一定会吸取前面的经验教训,全力备战,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自主掌握一定知识,同时又获得一些学习方法,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获得基本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生命化课堂课堂教学理念。
第二篇:思品组教研活动计划
思品组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遵循市教研室品德学科教学意见和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强化新的课程标准意识,努力探索课堂教学高效益的途径与方法,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目标与措施
(一)加强教师学科理论学习
本学期采取集中与自主学习的形式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课改意识,把新课程理念的研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努力使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专业发展上都有所提升。
(二)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品德学科教师要牢记学科理念,熟知教材体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让教学面向学生生活、实现活动式的教学,探究式的学习,成为品德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一是以课堂为阵地,认真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关注儿童成长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化课堂教学资源,找准课堂与生活的衔接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努力为学生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二是根据本组任课教师多、兼职教师多,转学科教师多的特点,继续开展同年级同题研究课活动。
三是以话题研究为依托,以提高常态课教学实效为重点,在调查研究品德课现状的基础上,组织老师们进行讨论,拟定新的研究话题。
四是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并利用其优势资源,开展多形式的组内小型培训活动,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认真落实好学校的新一轮“一师一优课”活动,并协助学校努力承办好各级研训活动。
五是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六是积极组织开展好集体备课组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以教材教法学法为主要内容,围绕本学期的校本研究话题,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提高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老师要重新熟悉教材、多钻研教材,了解其特点等。
七是认真进行教学反思。要求每位品德学科老师对自己每上的一节品德课都要进行认真地反思,每人每月写两篇学科教学日记或反思。
三、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
1、学习市教研室学科教学意见、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见教学工作手册)。
2、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讨论,拟定新的研究话题。
3、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和培优辅差计划。
4、组织教师网络学习新教材《道德与法治》。
6、参加市级品德学科培训。十月:
1、自主网上观摩省、市级评优课。
2、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课。
3、教研组组织听评课活动。十一月:
3——6年级思品教师做好期中质量分析 十二月:
1、组内工作总结
2、个人工作总结、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2017年9月
第三篇:思品总结
品德学科课程改革操作情况的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品德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以开展教研工作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效益为重点,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领会课改精神实质。
以教研组为活动平台,组织品德与生活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增强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理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树立品德课程“回归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的核心理念。
二、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任课教师分析教材,研讨教学过程。优化教研活动方式,采用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大组互相交流研讨的参与式活动方式,让教师思考合作、交流体验,在亲身介入的活动中熟悉和把握教材,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材重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同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和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提问,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教师共同探讨教材与教法,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主题活动的能力。
三、以精品课为载体,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品德学科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实施方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为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体现新课程的设计要求,我们着重在教学设计上改革创新:个人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小组研讨修改——大组讨论交流——上课实践反思。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模式能使每位教师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互相启发借鉴,而且能帮助教师将教材的设计与个人的创意结合起来,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教材,设计出较有新意的主题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来学习,在活动中建构认识,在活动中实践行为。
这样的实践活动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认识,在良好的教研氛围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促进了学校教研。
四、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为积累经验、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任课教师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
五、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师、学生、课堂在发生着转变。教师开始重视了该学科的教学,力求创造适宜的活动情景、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来接受和体验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教学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说教和灌输,而是师生互动、对话、交流,孩子们自己去感受、领悟和表达的过程。
当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 是新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对教师来说,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有一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怎样切合实际地把课改理念自觉、主动、灵活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三是课堂的开放与教师的引导之间的矛盾。如何使学生有效参与和开展活动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教研方式,力求不断解决问题,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品德学科课程改革操作情况的工作总结
第四篇:思品总结
凯里市炉山小学2015—2016
识到:《品德与生活》的另一重大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人格塑造,更应该实际地去解决当前小学生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心理困扰,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一教学领域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改中和《品德与生活》课程一起成长!
2016年1月6日
第五篇:思品总结
本学期,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为科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在工作中,我主要作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备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