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昨夜雨湿处

时间:2019-05-12 23:1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见昨夜雨湿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见昨夜雨湿处》。

第一篇:不见昨夜雨湿处

不见昨夜雨湿处, 聊以新颜待今朝

——高效课堂进程中的思考与探索

日出月落,几度夕阳。时光如水,转眼经年。一不小心,我们的新学期已经过半。在今天的这次会议上,我代表教务处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不见昨夜雨湿处, 聊以新颜待今朝

——高效课堂进程中的思考与探索 我给教务处的定位是服务与引领。所以,在第一次处务会上就明确了 教务处的处训:务实、创新、精细、高效

处风:主动、担当、合作、温暖 本学期教务处工作的基本思路:

1、立足常规,在继承中创新

2、立足课堂,在模式中创模

3、立足课题,在研究中成长

4、立足数据,在分析中反思

5、立足校本,在实践中特色

因为时间有限,我对1345做一个简单解读。

1、立足常规,在继承中创新。脚踏实地抓好常规是教务处工作的基石,开学以来,教案作业的检查、从早读到下午第四节辅导一天9节课的候课及学风检查,节节有检查有记录每周有总结并及时公布,每周末上报政教处和班级量化结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资源的筛选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学期我们分年级分学科进行了数据库建设。在大家的支持与努力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大家都很辛苦,但大家都能以大局为重,让我们把眼光放远一些,胸怀放大一些,大家的事大家一起用心做,我们在接下来的一轮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同事的智慧结晶,每个人只需结合自己的学情做一些个性化的处理就可以了。所以,这个事情万不可马虎的。不然,我用着别人精心设计的教案和课件,而我给提供的是随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那么,我们的同事会如何看我?即便别人嘴里不说,心里一定颇有微词的。尤其导学案的设计,我们是要投入印刷,学生人手一册课堂使用的,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效果,万万不可随意为之。在印刷前,我们会找相应学科的审核小组一一进行审核,会对每一个老师承担的设计进行审核结果评定的。

3、立足课题,在研究中成长。我们这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小课题研究,就是为了大家树立问题意识,研究意识的。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就是课题,我们集思广益解决了这些小问题,就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高效课堂。再功利一点说,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评定都要有课题,我们这样做也是给大家的课题申报提供资源和支撑。戴局在几次会议上都反复提到了85中的小课题研究,还有我在这次培训中,余映潮王荣生等好几位专家也都提出老师一定要做小课题研究,所以,我们这样做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再次恳请各教研组务必把这一工作做扎实,坚决不能搪塞应付,因为,到一定时候,我们也是要结集出版的。

4、立足数据,在分析中反思。每次考试的数据,尤其是每学期期末郑州市统考的数据,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比对,让数据说话,从而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

5、立足校本,在实践中特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都必须立足校本,无论在课程建设和课堂建设,我们在实践中慢慢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重点解读一下,2、立足课堂,在模式中创模 也就是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 高效课堂改革在我们学校大刀阔斧的开展,也已经一年多了。有不少老师已经尝到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的课堂形态的甜头。在教师报“五步三查”为抓手的基本模式下,经过我们一年多的摸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我们85中学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也许有老师会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什么非要有模式?“教为不教”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我要问:什么是教学有法?你有真正地思考过这句话吗? 有法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一边努力实践,一边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情,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许多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且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效利用这些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是教学有法。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有法的升华。这就是就是我们在高效课堂推进中为什么要有模。我们的这个模式就是一个基本抓手,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它践行了课标要求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随着我们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在这个基本模式下要摸索出自己的学科模式,这就是在模式中创模。像我们的化学学科的三段六步,语文学科的六步导学。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这是我们的目标。各位亲爱的同事,我们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给自己一个定位:目前你是依然无法,还是满堂讲碎碎问,还是在咱们这个基本模式中在实践,又或者你已经有所突破?

本学期以来分年级和教研组咱已经多次强调,坚决杜绝满堂讲和满堂假问题的碎碎问。有一部分老师积极实践,勤于反思,高效课堂建设在稳步推进。目前,通过观察和调研,我们的课堂还存在着这些问题:

一、假问题太多,课堂碎碎问。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真问题没有时间解决。所谓的假问题,就是一些陈述性知识,学生在文本中自己可以找到答案,学生熟记和了解即可,无需提问,像本文中写了哪几个人?或者是什么是压强?什么是自立?所以,要避免这些低效无效的学习环节,就是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把握几个原则:

1、就文本内容本身不提问,而是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

2、问题设计多着眼于集体训练,让更多的学生甚至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不放心学生,我要讲完的意识依然很强,缺少课堂生成,学生听会的知识极其有限,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我讲完了”,体现出来的是“教师本位”,你自以为完成了任务,而实际呢,你讲完了,心里轻松了,学生学会了多少?我们老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们学会了多少。有一首歌《心太软》,这次培训中省教研室董琦老师说到,现在省优质课的评比,结果一出来,有些地市的教研员就不乐意了,说我们的课设计多好啊,讲的多好啊。评委们就给他们讲,“师本位”设计,一节课学生都被动接受,讲了什么是一节好课。学习金字塔原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吧,那你反思过,实践到课堂上了吗?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泡沫化现象

1、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不当,有些问题无需置疑、无需讨论,课堂上的活跃是外在性的,学生的回答没有经过大脑。这就是虚假繁荣,合作泡沫。与其这样,就不如让学生自己安安静静的学习来的效果好。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具体,根据问题的难度提前要告知学生时间。

3、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不明确,发言、倾听、记录、整理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到位,老师只评价小组。如果这个小组里有人违纪,不需要老师提醒,他的组长就会去提醒他。

四、缺少当堂练习,学无致用。学练结合,效率才高。每节课你只要有充分的准备,有精心的课堂设计,留出一些时间让孩子们拿起笔来练一练,那才有效。老师们不要都想着学生那点课余时间,大家想想,因为课余时间作业太多,导致学生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归纳总结就匆匆作业,甚至担心老师批评就抄作业,以致师生都累,但学习效率依然极低。

大家早就都有共识,要想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不否认,传统意义上扣bia抓,在师生都苦心劳力累死累活的状态下,是可以提高几个百分点,我们年年这样挤,终会挤无可挤。但孩子学习的幸福感呢?那么,如果我们的课堂变了,孩子们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又有了能力的提升,孩子们在考出他能力范围内高分的同时,又体会了生命蓬勃的欢欣,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做教育就是在做功德。我们追求高效课堂,既有高效率,更有高效益。高效益就是孩子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升。这些效益短时间内无法量化,却让孩子终身受益。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的高效课堂建设。现在到了我们课堂改革的第二阶段,我们如何做细,做得更有效,如何优化,如何从有形到有神,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课题。我们现在要思考高效课堂课堂设计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我有一些思考给大家分享:四个关注。

第一,要关注教学内容。解决本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结合学情你要如何定位教学内容;第二,要关注师生配合。课堂内的师生、生生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好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处在同一个气场中,课堂应该是温暖和生动的;第三,要关注教学环节,环节设置是否思路清晰,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难点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设计是否能体现知识生成;第四,要关注教学方法。方法多样,生动有趣不单一。

在小组合作方面,第一,组合我们的高效课堂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更优化:第一,组合更优化。实现组内师徒结对,优化座位。我们现在都是六人小组,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还可以分成2人小组,实践证明,对于文科需要背记、检查的知识,采用2人小组合作效能最大。而对于理科中需要探讨的一些难点,就需要全员合作。第二,分工更优化。这就是小组内的行政大组长和各学科组长的分工一定要明确。大组长是小组的领军人物,关乎小组的凝聚力、学习效率、小组表现等诸多问题。班主任每周都要对10个大组长进行培训,制定措施,举行“组长沙龙”活动,评选小组内部管理“金点子”案例等,让组长之间学会分享和借鉴。

第三,规则更优化。譬如:职务轮换制、学习规范制(自学、发言、展示)、交流规范制,不仅讨论对错,还要讨论错题背后的原因。对于强势组员和弱势组员都要有相应的规则。第四,评价更优化。老师评价小组,组长评价组员,这就形成了网格评价。关键是我们要认真操作。组长评价组员,是一门学问,这个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好细心指导。组长评价组员的各组得分,这个得分组与组之间是不能有任何交集的,否则,从人性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都不会再是真实评价。第五,小组说组更优化。

教务处工作琐碎繁杂,和我们一线教师处处交集,半学期以来,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诚然,我们所有的工作要求都是在履行教务处职责,如果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给大家带来了不便,我们真诚道歉并会及时整改。如果,因为那位老师不小心违背了工作的原则性,那么,教务处也一定会就事论事,按制度办事,还请大家理解。

不见昨夜雨湿处, 聊以新颜待今朝。亲爱的同事们,缘分让我们在85中这座年轻而美丽的校园里相遇,我时常感念我的同事们,心胸磊落,正直忠诚。热爱教育,不计回报。师品难得,人品更高。教育之路上,能与大家携手同行,实乃人生幸事。感谢您的支持,期待您的帮助,愿我们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养出我们大八十五的浩然正气!

第二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最终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教学目标】

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2、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

3、领悟表现手法,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南宋词风格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的时期既有经历南渡的悲歌慷慨,又有极婉约之致的浅吟低唱。李清照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感伤。靖康巨变,使无数爱国志士发出慷慨激昂的歌声。岳飞的名作《满江红》,气吞山河,光照日月,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陆游词前期回响着“从军乐”,后期则满蕴着“爱国泪”。其词或激昂,或飘逸,或绵密,具有多种风貌。姜夔词于“婉约”、“豪放”之外,以“清空骚雅”别立一宗。其写丧乱的作品句句沉着,回肠荡气;咏物之作,更是寄慨遥深,隐约幽微。

2、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皆有成就,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⑴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⑵造语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板书: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

二、朗读本次,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昨天一夜暴风骤雨。深睡了一夜觉,醒来还残留着一点醉意。问卷帘子的侍女,外面有什么变化,她说海棠花依旧绽放。我说,你知道吗?知道吗?那海棠应当是绿叶繁茂,红花萎谢。)

三、理解词意内涵。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

人物:主仆两人

场所:春雨后的屋中

对白:“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不忍见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案

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呢?“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

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

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

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对侍女粗心的不悦。

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

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

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

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

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

四、朗读与总结。

1、从词的内容看,这首词当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有怎样的情感?

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2、比较这首词和韩偓《懒起》,为什么李词比韩诗更给人以意趣横生之感?

懒起(节选)唐 韩偓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黑夜至白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增加了情节,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而韩偓的词也写到春雨后的海棠,也写到词人对海棠的关切,虽然含蓄,却比不上李词的意趣横生。

3、这首词写出来后曾轰动京城,文人们特别欣赏“绿肥红瘦”一句,传说吏部侍郎之子赵明诚为之相思。试赏析此句。

“绿肥红瘦”一句,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4、归纳:语言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板书)

五、作业:背诵本词。附:板书设计

如梦令 李清照

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

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教学反思:

第三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篇一: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高考诗歌精读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古诗鉴赏

1222 1100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篇二:《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整体把握全词的主旨。

2、反复诵读,提高诗词欣赏能力。

3、感悟词人早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后改为“如梦令”。因唐庄宗《忆仙姿》

词中“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之句而得名。词牌是词的曲调名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

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

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

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

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

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

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2、背景资料: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

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此

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象取胜。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

尽情饮酒的醉意。写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试问”表明女主人公明知故问,表现了女主人公活泼的性格;一个“却”字,写出了侍女的回答很不经意。一问

一答,形式新颖别致,语言浅近自然,充满情趣。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用叠句形式把女

主人公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采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

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叶子更绿,花儿凋零。造语新奇,奇巧

无比,实为千古绝唱。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两个人的不同心情?

明确:这首小令虽然只是寥寥三十三字,却十分生动地表达了两个人物的不

同的心情。词人妙用对话,顿使闺中情趣盎然:女主人公设问,恳切认真;待女

回答,淡漠无情;女主人公再驳,凄婉痴绝。

五、教师小结: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然而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时她根

据季节、根据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急切地更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由此看出,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

物。

《如梦令》: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的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如梦令

昨夜风起雨不急(风急)——无忧;饮酒过量晨醉意(酒醉)——无虑;

关注海棠花儿落(问花)——情趣;绿肥红瘦仆未知(肥瘦)——急切。————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篇三:诗词13如梦令

诗词1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实战演练一(2011年中考试题)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项是______(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答案: 7.酣睡(沉睡)

8.B

实战演练二

7.诗句“绿肥红瘦”中“绿”和“红”分别是指。(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写出了春末夏初雨疏风骤、海棠依旧的景色特点。

B.“浓睡不消残酒”写出了诗人第二天早上酒还没全醒。

C.这首词构思精巧、语言精练地写出了诗人和卷帘人对话的内容。

D.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爱春惜花、对美好事物和年华逝去的怜惜之情。

答案:7.叶(绿叶)

花(红花)8.A

实战演练三

7.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是(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浓睡不消残酒”是说一夜沉睡,早晨酒意仍没有全然消退。

B.“试问卷帘人”句表达了欲知花事却又不敢直面残花的怯意。

C.“绿肥红瘦”运用夸张手法突出说话人对海棠的关切。

D.小令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来抒发作者的伤春之情。

答案:7.(2分)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8.(2分)C

第四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诗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如梦令·坐古画舱中

浊酒顿伤几许,舱外谁家歌女?

应是恨别离,强挽穿心哀曲。

秋雨,秋雨,掀起愁思万缕。

如梦令·春之殇(二首)

池柳垂枝风醉,红瘦绿肥冷香褪。

往事意悠悠,湖水如眸空对。

思味,思味,一缕愁肠心碎。

姹紫嫣红吹地,逝水东流无计。

谁解个中愁,看尽落花自去。

无语,无语,尝尽去年今意。

如梦令·乡思

残月疏影萧瑟

镜水远天乡客

幽梦折入墨

凉风秋蝉声侧

凄色 凄色

双鲤北去忐忑

如梦令·泛舟见怪

才渡十年书海,便恶学生百态。

男女较衣着,放肆手机恋爱。

奇怪,奇怪,不畏青春倦怠。

如梦令·雨后初晴

绿水青山雨散,碧草残红微颤。

横水欲遮拦,笑语银玲一串。

河岸,河岸,鹂语数声心乱。

梦语,残雪萤光(如梦令)

昨夜寒霜怀入

梦里佳人曾顾

虽是南柯一梦

回忆仍需留露

无趣,无趣

只是虚假幻构

第五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下载不见昨夜雨湿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见昨夜雨湿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