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在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时间:2019-05-12 23:1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教师在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师在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在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年都要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这样很麻烦,自己的自由可支配时间本来就不多,再加上网上继续教育学习,可能时间很紧张了,所以就抱着凑合的态度,敷衍了事。可我认为,这样的学习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自己的家里、办公室就能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一些其他知识。使得我们的知识也不断更新,与时代的步伐紧紧相连。在这次培训中,我觉得我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能在课堂上切实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第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业务素养 每个教师的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好的老师能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而且教学效果良好;有待改进的教师让课堂变得压抑,使学生对学习某一门课程感到恐惧„„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来,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只是教师讲课的配合者。教师问,学生答,整个过程很机械,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只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了;再者,教师还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时代在变化,旧的知识在逐渐老去,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以适应今天的发展。要不在课堂上举个例子,这个例子用了很多年了,可是现在再拿出来对新的学生未必就很有效果。第二,把握好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

高中地理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要想学得好、学得通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必修1的内容,就更困难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及时的指引学生该如何学习。表面上看起来高中地理很枯燥,很难懂,其实只要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们时时刻刻觉得是在学习自己身边的事物,学习地理很自然,很轻松。第三,做好课前、课中、课后工作,实施新课改。

要想把高中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教师要做好大量工作。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恰当的实例。认真编写教案、学案,好的学案绝不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凝聚了一位教师辛勤的智慧;在课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后,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在教育上有所成就的大家,都把教学反思看得非常重要,这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最好途径。还要注重于其他教师的交流、探讨,以及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总之,为了在此次培训中有所获,我努力在做着一个“好学生”,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的做好教师,争当教学名师。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把握高考脉搏 关注地理素养

李剑锋,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山区骨干教师。十一年工作中,八年担任>班主任。发表论文专著多篇。教育格言: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把握高考脉搏 关注地理素养

10月31日、11月1日,大连市地理教师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聆听了大家之言,专家教诲,受益匪浅。对于今后教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具体操作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把收获总结如下。

一、>地理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包括:

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逻辑性。

误区: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学过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体现在地理学习过程以从老师处获得多少知识为主要目的,相对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被轻视了。结果,如果都是'好学生',地理素养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老师'讲的多少',而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关系较弱。

二、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

1、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3、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5、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大量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许多传统被认为是必学的知识,现在成为学习的材料。

6、降低对知识深、广度的要求,强调可以归纳和分析出来的内容。

7、大量删除一些知识(如大气垂直分层、城市区位因素)。

三、教学中地理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能力和观念培养

2、将教材内容机械化

3、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

4、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

5、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

6、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

7、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8、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

四、新课程地理素养培养的建议

1、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课标为依据,在课标规定的内容范围内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图,课标之外的内容不必加量,程度也不必加深。可将初中和高中(必修)标准综合,逐 '标准'要求达成方法目标和行为目标。将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细化,并与相关'标准'内容结合,形成每课的教学目标且予以落实。

2、用教材教,用好教材

理解教材的功能,用教材教,跳出教材掌握(如案例类内容),对有争议的内容,按教材讲,但要理解其实质,而非机械记其结论(如人口增长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些表述、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参照教材。可适当补充实际材料或热点问题,关键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材料本身。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

3、强化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地理观念(如整体性和差异性、典型性和过渡性等),地理视角(如时间视角、空间视角、运动变化的视角、比较的视角、联系的视角等),推理、判断、迁移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一:强化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将纬度位置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经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及经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地理事象与普遍规律相对应,若不符合普遍规律,则从非地带性因素考虑。

例二:特殊地理事象的原因分析

不符合普遍规律的为特殊,既然是特殊,则影响因素为非地带性因素,多数情况下都与地形或下垫面有关。地形或下垫面影响气流(风)、气压、气温、降水(湿度)、光照等。分析特殊地理事象,应放在普遍规律背景下分析,以说明其之所以特殊。

例三:把握空间尺度

课标和教材初中和高中的区域案例学习都注意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空间尺度的地理意义。空间尺度认知需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学生将区域内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特征与更大或更小的区域同一主题建立联系,从而能将区域的学习放到统一规律和区域差异的大背景之中(如我国的地形特征和新疆的地形特征)。

(2)、当提供案例或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区域相关规律或特征时,一定要明确给出区域尺度,用经纬网表示的图上至少要有两条经(纬)线,否则会得不出想要的结论;小区域应有比例尺。

(3)、当遇到小区域时,一要关注其空间背景,二要注意其关注的问题和描述的方法。

(4)、要引导学生关注某自然现象所占有的或某要素影响的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从而能在适度的空间尺度范围研究相应的问题。前者如台风,后者如洋流、地形影响降水的空间尺度。

(5)、当研究的是局地小区域时,在没有资料支撑的前提下,不能以大区域的规律来说明小区域的特征(如南昌的降水季节分配)。

例四: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人文地理方面,教材所述为一般原理,由于教材编写和使用有一定时间,且发展变化较快,因而,不可机械、绝对化地将教材所述应用到现实案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所述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所给案例的实际条件,按教材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五:关注地理逻辑

地理之理,即有逻辑,地理因素多,各因素相互影响,但是,当分析或表述时,应有层次并展示逻辑关系,教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作参照。学生需自己思考,进行表述,并逐渐培养其分析、表述的地理逻辑,答题模板或分点限制了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例六:模型(式)化处理

这是地理思维的高级形式,将地理原理或地理事象就相互关系或因果分析等,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假设,而凸显其核心之理,原理的模型(式)化如工业区位三角、农业区位环型结构、中心地六边型结构等,地理事象的模型(式)化如俄罗斯河流和地形的分布格局、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等。

4、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地理强化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解和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脑中有图等)的熟练掌握,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概念图,提供一些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释或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社会上或国际上有趣的地理现象,尝试自主或合作思考和分析。思考或分析步骤是提出问题或质疑,给出自己的初步思考,求证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文中写到教师有三重境界,第一层:谋生境界 把教师当成谋生的手段;第二层:道德境界 认为教不好会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自己; 第三层:生命境界 他们会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职业幸福。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在尝试中解决问题

在尝试中解决问题

——对《1亿有多大》的几点再解释

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或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活动)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活动)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的认知信息加工系统与教学环境和教师的指导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相互作用,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使之产生最佳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必须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高度激活状态,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统一。

在准备尝试阶段,教师的关键作用是“导”,即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学习帮助、引导学习过程、迁移应用等等,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尽可能地让他们产生最强烈的学习欲望。在《1亿有多大》这堂课中,通过对广告的甄别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选择了挺有意思的教学材料——一个香飘飘的销售广告片段:“一年卖出10亿多杯,连起来可以绕地球3圈”,看后抛出问题——看了这则广告,你想说什么?看似教师在提出问题,实则是让学生尝试着来发现问题,学生可能会对10亿这个大数感兴趣,可能会对这则广告的真实性予以质疑,可能会想到求证验证等等,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目的,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为下面的尝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回应:老师也对此有怀疑,那我们怎么从数学的角度来进行验证?

尝试的核心在于“试”,所以一定要有明确的尝试任务。有了前面的铺垫后,教师顺势抛出任务——先独立思考,怎么验证?再同桌交流。在这里,教师没有给出任何的提示,完全让学生自己来思考,自己来想办法。因为这节课我们借助的是合作的学习方式,而任何的有效的合作都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先确定方法再计算验证的学习方式,尝试解决了10亿杯香飘飘与绕地球3圈的关系,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蕴含了对以小估大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对“亿”这个大数单位进行再次定位,到底有多大?以此确定下一尝试目标——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说清楚1亿到底有多大?

接着再逐级给出尝试任务:说说你对1亿的认识;当同学们都觉得它非常的大,但又无法说清楚时,确定1-2个选题,商定初步的研究思路;当得到1亿张纸厚10000米,1亿粒米重2吨,1亿个垃圾袋的面积有500万平方米的时候,再具体感受10000米有多高,2吨有多重,500万平方米有多大。

在尝试解决阶段,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尝试题的巧妙引导和尝试练习的有效反馈,尝试题的设计非常关键,由于它是前段知识的发展和延伸,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所以它的桥梁纽带作用、它的“铺路”似地解答方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成功体验和愉快感受,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尝试解决和交流点拨环节中,我们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情感体验的培养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问题讨论的参与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困难的帮助者,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并通过尝试提出问题,尝试解答问题,尝试表达、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几个过程来完成。

尝试提出问题,教师应该给学生问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提出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的价值给予区别对待。对于一般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或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处理;对于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应当引导学生去探究。

在《1亿有多大》这一课中,教师是这样处理的:老师提供了一些研究问题,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感兴趣的1——2个问题进行研究,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确定研究的主题,并确定大致的研究思路。让学生自己提出要尝试的问题并对解决方案做好大致设想。

在学生尝试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问题,教师要鼓励、引导他们如何去思考,引导他们如何在已学的知识中去收集提炼自己需要的材料,如何进行推理,如何用文字来说明自己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注意的是教师至始至终最多就是“指点”方法,而绝不亲自“下水”。在《1亿有多大》这一课中,教师安排了一个各组选题的反馈——你们选择哪个问题,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老师帮助提供些什么?实际上是逼着学生进行尝试解决问题方法的寻找。

尝试表达、说明自己的观点: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尝试后,“尝试性”地讲出自己通过学习的收获、体会或成果;二是学生对教师准备的探究性问题或学生间相互讨论质疑的问题,通过讨论、研究后,讲述自己的观点、意见,这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本节课中,1秒的研究结果没有出来,老师对本课作了如下处理:老师告诉你们答案,你们自己课后去研究,其实想想,这个答案还是不给出为更妙,既然是尝试,那就允许学生尝试不完美,留有遗憾的课堂也同样精彩。

通过上述准备尝试——尝试解决——交流点拨,学生已经解决了(1)一亿张纸有多厚?(2)一亿粒米有多少重?(3)一亿个垃圾袋的面积有多少大?这些问题,也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的方法,课堂教学基础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学生对于10000米有多高?2吨米有多重?500平方米有又多大?等这些大数量的具体感悟还不是非常清晰,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是依样画葫芦的。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再试探一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实现从“扶着走”到“领着走”再到“自己走”的逐步蜕变。但是在由于时间的关系,在今天我们的再次尝试没有进行展示,周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参照,借助数据对比来感受,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也是不错的。

尝试教学进小班课堂的教学实验的目标是:在现代教学条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在尝试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提炼和总结。《1亿有多大》这一课,在所有的尝试活动结束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合作、尝试,研究了我们平时很少接触的1亿,合作和学习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法宝,现在我把它送给大家”。告诉大家,学习的方法很重要,并以此相赠,希望大家学会运用。教导不留痕迹,寓意润物无声。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把尝试任务进行延伸,除了研究课堂中的这些1亿,你还能研究哪些1亿?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师2021年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教师2021年培训心得体会

xxx,毕业于x师范大学,理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x区骨干教师。十一年工作中,八年担任班主任。发表论文专著多篇。教育格言: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把握高考脉搏关注地理素养

一、地理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包括:

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逻辑性。

误区: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来学

过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掌握多少.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体现在地理学习过程以从老师处获得多少知识为主要目的,相对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被轻视了。结果,如果都是好学生,地理素养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老师讲的多少,而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关系较弱。

二、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

1、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3、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5、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大量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许多传统被认为是必学的知识,现在成为学习的材料。

6、降低对知识深、广度的要求,强调可以归纳和分析出来的内容。

7、大量删除一些知识(如大气垂直分层、城市区位因素)。

三、教学中地理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能力和观念培养

2、将教材内容机械化

3、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

4、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

5、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

6、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

7、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8

四、新课程地理素养培养的建议

1、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课标为依据,在课标规定的内容范围内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图,课标之外的内容不必加量,程度也不必加深。可将初中和高中(必修)标准综合,逐尠标准要求达成方法目标和行为目标。将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细化,并与相关标准内容结合,形成每课的教学目标且予以落实。

2、用教材教,用好教材

理解教材的功能,用教材教,跳出教材掌握(如案例类内容),对有争议的内容,按教材讲,但要理解其实质,而非机械记其结论(如人口增长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些表述、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参照教材。可适当补充实际材料或热点问题,关键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材料本身。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强化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3

注重培养地理观念(如整体性和差异性、典型性和过渡性等),地理视角(如时间视角、空间视角、运动变化的视角、比较的视角、联系的视角等),推理、判断、迁移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一:强化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将纬度位置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经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及经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地理事象与普遍规律相对应,若不符合普遍规律,则从非地带性因素考虑。

例二:特殊地理事象的原因分析

不符合普遍规律的为特殊,既然是特殊,则影响因素为非地带性因素,多数情况下都与地形或下垫面有关。地形或下垫面影响气流(风)、气压、气温、降水(湿度)、光照等。分析特殊地理事象,应放在普遍规律背景下分析,以说明其之所以特殊。

例三:把握空间尺度

课标和教材初中和高中的区域案例学习都注意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空间尺度的地理意义。空间尺度认知需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学生将区域内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特征与更大或更小的区域同一主题建立联系,从而能将区域的学习放到统一规律和区域差异的大背景之中(如我国的地形特征和x的地形特征)。

(2)、当提供案例或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区域相关规律或特征时,一定要明确给出区域尺度,用经纬网表示的图上至少要有两条经(纬)线,否则会得不出想要的结论;小区域应有比例尺。

(3)、当遇到小区域时,一要关注其空间背景,二要注意其关注的问题和描述的方法。

(4)、要引导学生关注某自然现象所占有的或某要素影响的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从而能在适度的空间尺度范围研究相应的问题。前者如台风,后者如洋流、地形影响降水的空间尺度。

(5)、当研究的是局地小区域时,在没有资料支撑的前提下,不能以大区域的规律来说明小区域的特征(如x的降水季节分配)。

例四: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人文地理方面,教材所述为一般原理,由于教材编写和使用有一定时间,且发展变化较快,因而,不可机械、绝对化地将教材所述应用到现实案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所述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所给案例的实际条件,按教材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五:关注地理逻辑

地理之理,即有逻辑,地理因素多,各因素相互影响,但是,当分析或表述时,应有层次并展示逻辑关系,教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作参照。学生需自己思考,进行表述,并逐渐培养其分析、表述的地理逻辑,答题模板或分点限制了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例六:模型(式)化处理

第五篇:在解决问题中的一些感悟

在解决问题中的一些感悟

吴雅娟

经验没有,问题倒是不少。在这里讲什么呢?第一反应是去借《班主任之友》试图找点灵感。看到李镇西的《百问百答》觉得不错!很符合我数学老师的习惯。于是我整理了几个开学以来,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对自己的一些做法有些思考,在这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本学期我们初一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们陆续地碰到一系列的第一次。大多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行为习惯不好,认识水平不够,是非观念不强,待人处事方面技巧缺乏,方法不对,接二连三问题不断,事先难以预料。加上我们没有他们以前任何的资料,可以说一点都不了解他们,我们面临的管理教育问题真的太多了。

问题一:家长投诉学校不关心学生生活,开学工作混乱怎么办?

今年开学初一比较特殊,早上拿到分班名单,临时报名,并且在上课前学生要安排好住宿。一切准备工作都比较匆忙,加上住宿条件很差。一个宿舍住26个人,还有一个没床位住到隔壁班。一个家长就来跟我说,怎么学校的开学工作这么乱?寝室床位应该写上名字,不用自己乱占位置,没有秩序,等等激动地说了一通。我意识到她对学校印象不好,不利于今后我们的工作。赶紧跟她解释刚分班报名,时间仓促,寝室有专人管理安排,学校重视学习,要求按时上课,时间很紧。现在报名又离不开,等中午我去看看等等。后来在寝室我碰到这位家长,我主动和她聊一聊,说自己工作不到位,让她担心了,学校的条件差,以后会改变的,新来的校长很关心学生的,是干实事的。希望她给学校一些时间,学生让他们吃点苦也挺好的。不过住宿条件真的是太差了,每个家长看了都会心疼的。像他们这样的家长还是比较关心子女成长的,希望今后多联系。然后她也意识到自己讲话太急了,说班主任也挺辛苦的,看到班主任会每天到寝室参与管理,她终于有点放心了。想他人之想,同理心很重要,不要自己情绪受影响,家长投诉是就事论事,不要把它牵扯到找老师学校的麻烦这个层面,心平气和,用事实说话,用真诚沟通。

问题二:班里问题特别多,怎么能不烦?

正视问题,不用怕学生犯错,班内没有问题才是真的问题。

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吵闹的青蛙》,一位农夫来到城里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并说他那里有一百万只青蛙。老板听了吓了一跳,问农夫从那里弄来那么多的青蛙。农夫回答说:“是这么回事,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上百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叫,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于是农夫和餐馆签订了一份协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向餐馆供应青蛙,每次500只。很快,第一次交货的时间到了,农夫来到餐馆,可他手里只提着两只瘦骨嶙峋的青蛙,老板很奇怪,问到:“这是怎么回事?其他的青蛙在那里呢?”农夫回答说:“是我搞错了,池塘里只有这两只青蛙,那么多的噪声就是它们发出来的。”黑夜里,我们总是感觉问题比实际大,但是第二天早晨,在黑暗过去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问题不过如此!首先,摆正心态。不着急,观察出哪些同学可以做帮手(正能量人群)哪些同学问题特多?问题往往出在少数人身上,依靠集体的力量,没有大部分同学的支持,不易开展工作,孤掌难鸣。

问题三:有这么多要解决的问题,从何入手?开学第一天说什么?

将重点放在同学如何相处?定下解决问题的基调。初一学生对做人,做好人没有足够的认识,怎么办?从具体的同学如何相处入手。这点,我是大部分采取机会教育。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中引申出去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逐步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开学第一天,多媒体设计好“新起点新目标” “欢迎来到初一(3)班大家庭!”放映。“欢迎来到古山中学”“祝贺你成为一名初中生”,学生心理防备心理少了,人放松了。报名完毕,让同学们自由地聊聊天。结果发现无心插柳柳成荫,后面同学们的周记中发现,他们对这一段自由交流印象深刻,找到了朋友,拉近了距离,消除了陌生感。觉得他们的班级是一个友好的快乐的班级,同学和老师是可亲可爱的。有个同学写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们对自己的班级有了归属感,自然就希望班级优秀了,自然愿意为班级出力了,因为班级是他们的大家庭!在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自然流露出的东西最真实。问题亦随之而来。(1)一个女生很愤怒地用书包砸向一个男同学。当场教育,严肃告知这种做法不对,然后问清楚缘由,男同学骂她,她很生气。男同学骂人 不对,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有问题好好说。人家不对,你用错误的方式解决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评理!明确错在哪,对在哪?男同学骂人不对,但没还手是对的。女同学打人不对,可以怎么做?可以跟同学指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让我不开心了,希望他改过来。如果改了,就原谅他,显得自己多么大度,有修养啊!这样能让做错的同学心生羞愧,不好意思,真诚道歉,皆大欢喜。“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养成的习气不是一下子能改的,尽量避免他们重犯的机会,后续的工作不可少。进一步了解坏习气养成的原因显得格外重要,那样才能对症下药。在后面的军训中,有一次在休息时间有机会了解到她心里真实的想法:“为了保护自己,你越凶,人家越怕你!”哦,原因在此,因为她们有了自己的经验了。难怪,人家说了她一句,她就那么凶。我就趁机说到初中了要学会有智慧地处理冲突,单靠武力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老师是不允许这类事情发生的。一方面给她一颗定心丸,老师会管的,同时也是表明如果她犯错我也要管的。她激动地点点头,我从她的眼里看到了喜悦。说明同学们都希望在一个有序的安心的无恐惧的环境里生活。他们希望班主任就是那个给她安全感的人。就这样,在前几周,每天几乎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要处理,处理过程中我遵循一个原则: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积累罪状。并且我要求班长和我统一思想。

问题四:班长工作“太热情”怎么办?

班长工作热情很高,叫她帮忙提醒某男生,结果每天像警察抓小偷一样地管理班里这个重要人物,有一点不符合规范就被她管到。有一天,我刚进教室,她就大声的向我举报某某又干什么了。结果男生愤怒的说“整天就知道管着我,扔点垃圾,离开位置都不行!?”事情不妙。感到自己想得不够周到。如果解决不好,班长今后工作不好做。马上肯定该男生能说出他的感受,有意见不憋着,希望他能多和我及班长沟通。然后,我将班长叫到办公室,首先表扬她的工作热情,有责任心。不过现在遇到麻烦了,对今后工作不利,我们管理他,不是为了找茬,是为了他的进步,不是为了树敌,而是为了交友。怎样才能服众?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女生吆喝太没面子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的,因此要注意方法。班长也意识到自己有点过分,主动提出去道歉。我没同意,我希望她用实际行动来打开他的心扉。而且她管他并没有实质性的错!我和她一起分析了他的情况。希望她试着去了解他,大家都愿意做好,只是有些同学习惯不好,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其实他们是需要我们关心,鼓励,肯定的。给他一点喘息的机会,在其他方面入手,找找他的优点。同时,为了避免冲突,把他的位置调到他喜欢的地方,离班长远一点的位置。然后,我又交给他带队的任务,班长看在眼里,他懂得班主任并不讨厌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是要真心帮他们的。过了一段时间,班长很开心地来和我交流了,说“某某挺讲义气的,也很好相处。我用你教的方法,平时与他聊天,真心帮他,比如:他作业不会,我诚心教他,关系有所缓和,今天我做事他还来帮我。然后,我提醒他,他也会听了!”那位男生我经常找他聊天,谈谈他的工作,提一些中肯的建议,他说“老师对他好他知道,会好好做的。有几天我要去金华继续教育培训,拜托他带好队,他说“您就放心吧,我会带好的”。后来我了解到他真的说到做到。

是不是应该感谢这些问题呢?学生有了问题班主任才有了教育的契机。它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成长,让我更加了解他们,让我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工作。

问题五: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布置?

班级文化布置的主题要契合我的基本教育思路,先将学做人,然后谈学习。将弟子规中的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规范写成书法作品张贴(让学生参与布置)注意到我班同学好动的特点,前面贴个“静”字,并写上《大学》中的解释。班里墙面比较破烂,买来一些电视背景墙的装饰画,增添一些生气。另外根据学校的要求设了几个栏目。把同学们自己定下的“团结就是力量”张贴在后墙。我真的没想到他们会喜欢这句话!也许是军训让他们真切体会我们班一个都不能少,齐心协力的力量了。在前墙挂上中学生守则,和关于知识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标语。最后来点绿色,买来绿色盆景放在讲台两侧。以后就经常拿强墙上的标语来教导学生。男生寝室里张贴“和为贵”和开阔的风景画,让小小的寝室显得不那么拥挤。女生寝室布置“静定”二字,张贴漂亮温馨的墙贴。看得出同学们很喜欢这样的布置。

问题不胜枚举,最后我借用李镇西答的一个问题作为问题六:学生的烦恼我负责,我的烦恼谁负责?他答“您自己”。我的感悟: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自己在示范如何为人。

下载高中地理教师在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教师在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 摘 要: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学会用地理知识与技能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而要......

    《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读后感

    《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读后感(作者:刘春伟)每一天,我们都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事情能够解决,有的事情解决不了或是解决不好,就会形成问题,困扰好久。读了《工作就是要......

    2013年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心得

    2013年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心得 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师培训于2013年11月3——7日在江苏师范大学如期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成员主要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以及淮安市各个......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 随着城市的扩大,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马路四通八达,而住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却无法感受泥土与青草的甜香,无法聆听到虫吟鸟叫蛙鸣,他们......

    高中地理培训体会

    高中地理教师培训体会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綦江区组织的为期80学时的返校研修20131109期高中地理教师培训,作为教师的我参加到教学培训中,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一个档次。通过......

    高中地理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培训心得体会 渭源县第二中学 董伟军 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在面向21世纪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

    高中地理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培训心得体会 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 汪淑娟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进行,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在面向21世纪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

    怎么学室内设计,室内设计要学哪些?(中鹏培训)(范文)

    怎么学室内设计,室内设计要学哪些? 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自学考试中本专业的重要课程设置。作为现代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由室内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