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
踏着井冈山革命先烈的足迹,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进行体验式教学;观看《井冈丰碑》录像,重温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进行音像教学;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三湾改编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朱毛会师纪念馆,茅坪八角楼,黄洋界哨口等革命旧居旧址,进行现场教学;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井红军烈士墓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业绩,进行激情教学。每到一处,大家无不感到革命的胜利是那样的来之不易。登上黄洋界,隆隆炮声仍犹在耳,革命先烈英勇奋战,抗击顽敌的景象再次浮现眼前,深深地激励着每一位站在纪念碑前的人们。红色的种子已经播下,参天大树业已长成,并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里,这次井冈之行使我终生难忘。“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伟大领袖再次登上井冈山,抒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万丈豪情,井冈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给我的震撼是我来井冈山之前是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江总书记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薄名利,无私奉献”,正是井冈山精神的最好继承与发展,是新时期发扬井冈山精神的指导与体现。当我了解了支撑先烈们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后再回顾今天,这“奉献”,“奋斗”都被赋予了新时代崭新的含义。我们虽然不再用身躯去换回和平,但同样可以为建设挥洒青春和汗水;我们虽然丰衣足食,但扶贫助弱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作用虽然不如先烈们伟大,但我们幸运的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祖国的辉煌前程。我们体会到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应加倍珍惜。并坚信井冈山精神与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相结合,熔铸成新的时代精神,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我们定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这次教育活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刺激,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不仅感觉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井冈山我们吃了红米饭、唱了红军歌、走了红军路、听了传统课,这些经历让我们终身难忘。歌谣唱道:“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而我们的思绪已远远超出了歌唱的意蕴范畴,精神食粮的追求是无往不胜的。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觉得“井冈山精神”不是一句空话,理想和信念很重要。井冈山精神概括地讲,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也希望井冈山精神可以传遍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旅游管理系
刘萍男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篇:红色寻根之旅心得井冈山
红色寻根之旅心得井冈山
红色寻根之旅心得井冈山2007-02-16 10::0
1红色寻根之旅心得井冈山
年月中旬,我随××市委党校第××期中青班的老师和全体同学一起奔赴井冈山,踏上了“红色寻根之旅”。
巍巍井冈山以“革命摇篮”闻名于世,年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了重要一页,留下无价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宣誓的一刻
井冈山集雄、险、秀、幽、奇为一
体,“圣地”与“胜地”相结合。在井冈山的日子里,白天全班同学一起在山间树林追寻着革命英烈战斗的足迹,透过雄险的山峰、磅礴的云海,我们仿佛看到当年红军艰苦征战的身影;通过瞻仰革命文物,我们仿佛听到“红米饭、南瓜汤”的歌声……晚上大家坐在一起促膝谈心,忆往事、谈人生、话理想,井冈山革命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幸福观、苦乐观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人的灵魂都被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深深震撼。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在小学课本里就读过,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我看到了那根记录着传奇故事的扁担。它静静地摆放在玻璃橱窗内,与其他扁担相比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扁担内侧用黑色楷书写着“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这几个字是那么的醒目,从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光辉形象。
我特意在黄洋界毛泽东、朱德同志
当年挑粮走过的羊肠小道上照了张相,让那蜿蜒崎岖的山道见证我们年轻一代对老一代革命家的敬仰之情,让前辈们的高风亮节指明我们的人生方向。
自己最感动的是在革命烈士陵园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的那一刻,当我举起握紧的右手庄严宣誓,激动的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我们,在这里庄严承诺将永远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汉白玉碑体上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光闪闪大字,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无数革命英烈的亡魂期待的目光。那一刻,自己心中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那面鲜红的党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感动的热泪
虽然在井冈山参观学习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那些日子里自己总是处于一种冲动的状态,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洋溢着激情。置身于英雄们战斗过的井冈山,想到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烈士鲜血换来的,自己便
禁不住触景生情,泪水止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转。
在井冈山,我们接触到、听到、看到的最多的词就是———共产党员、党组织、共产主义信仰。自己应该算是一名年轻的老党员,但坦白地讲,共产主义信仰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似乎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只有在井冈山我才感觉到了自己对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认识还存在不足。
记得月初到市委党校上的第一课就是关于加强党性锻炼的。什么是党性?这个问题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以往对共产党员的党性认识往往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的理论和领会重要会议精神上。想要透彻地正确理解共产党员的党性,理论和现实之间似乎隔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距离。很久以来一直把党性和人性当成一回事,于是党性锻炼便和人格修养结合起来,认为只要加强自身素质就够了。在井冈山自己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作为一
名基层党员干部,该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和锻炼了。
回首自己的成长过程,总觉得能够在国际象棋这一个我们国家属于冷门的体育项目中拼杀成为世界冠军,经历过不少事,也吃过不少苦,走南闯北见识也不算差了,但更深层次的问题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中的角色逐渐转换,我开始意识到思想上存在的差距。自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个纯业务专家的位置上,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永不满足,虚心学习,争取做到一专多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我们青年一代的体育工作者何尝不应该这样要求自己呢?
绽放理想之花
重新翻开书本,仔细阅读。有了井冈山经历和思想要求进步的渴望之后,书中那些以往被认为有些“空洞”的词句仿佛一下子鲜活起来,革命领袖用最朴实的语言回答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党性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事,而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列宁认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与其说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不如说取决于党员质量,取决于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
通过在井冈山的实地学习考察,使自己有机会对中国革命发展史增添了感性的认识,而不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在历史教科书上。曾几何时,我们对自己思想上的要求放松了,对人生信仰淡漠了。而今,思想上的迷雾逐渐散去,精神更加振奋,理想信念的火花又重新燃起。
曾经读过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重温这首气魄宏大的诗词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
变新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井冈山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而且在社会主义时期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井冈山的艰苦奋斗不正是我们体育场上的顽强拼搏精神吗?
井冈山之行给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井冈山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它令我从内心深处激发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感情,从而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正是:昔日井冈,今为课堂。继往开来,当仁不让!
第三篇:井冈山红色之旅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此次到革命老区井冈山参观考察学习,虽然直到此时才奔向井冈,但心不知道已经“魂飞梦绕”五百里井冈多少次了!在汽车上连续颠簸了一整天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井冈山。此时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描述全都变得不再重要,让我惊诧的是这个“燎原星火”、这个“红色圣地”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满眼的绿,千百种绿深浅交错被云雾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层峦迭嶂。但你走近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土壤又是红色的。不知这是否早就预示了这是一片红色政权蓬勃发展的土地。
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赶往慕名已久的黄洋界,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赞叹的是这气象万千,林海云海一处;惊呼的是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岖。难怪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战旗飘动,听不见呐喊声震天,但我身旁的炮台和身后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历史佳话。黄洋界上最受欢迎的恐怕就是那门具有传奇色彩的迫击炮了。据介绍,当年它用仅有的一枚炮弹击中了敌军指挥部,让敌人误以为遇到红军主力而仓皇撤退。于是,每个人都想在这里留影纪念,但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演变为一批批的合影,并且每次摆好镜头以后都有人不断挤进去,这是不是有点红军战士当年争先恐后打击进犯敌人的劲头!
沿着山路目送黄洋界渐渐远去,我们下山来到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房屋是简陋的,但当年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有点人民银行前身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可以穿红军军服留影,于是成就了一幅幅“珍贵”画面:好多“革命”旅游同志身着戎装,腰挎手枪,指点江山,目视远方,革命胜利之喜悦溢于言表。此外还有诸如首长阅兵、红军三女杰等多幅“珍贵”照片相继问世。
随着暮色渐渐来临,我们回到了驻地。也不知是同志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了。晚上躺在床上,呼吸着井冈山清新、湿润的空气,感受着井冈山的恬静,我相信同行的每个人在享受这份恬静时都会同时想到她的来之不易。
休息一晚后,我们上午去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我知道,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
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现在我终于有了不虚此行之感,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井冈山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第四篇:井冈山红色之旅
井冈山创业培训拓展网报导: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在它的青山绿水间,有这样一些人,带着女性特有的韧性和坚毅,把她们的笑颜永久留在了这片热土上;把她们的生命,永远融入了中国革命的风雨征程中。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我透过那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仿佛又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革命烈士们真令我肃然起敬。井冈山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斗争的初期,在物资极其匮乏、生活极端艰苦、革命力量如此单薄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的围剿,坚定信念,殊死斗争,使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熊熊燃烧。没有井岗山革命者和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有我们日益发展强大的祖国。
到达井冈山后我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赶往慕名已久的黄洋界,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赞叹的是这气象万千,林海云海一处;惊呼的是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岖。难怪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战旗飘动,听不见呐喊声震天,但我身旁的炮台和身后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历史佳话。黄洋界上最受欢迎的恐怕就是那门具有传奇色彩的迫击炮了。据介绍,当年它用仅有的一枚炮弹击中了敌军指挥部,让敌人误以为遇到红军主力而仓皇撤退。于是,众人都争先恐后的拍照留影。都希望体验一下红军战士当年争先恐后打击进犯敌人的劲头!
沿着山路目送黄洋界渐渐远去,我们下山来到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房屋是简陋的,但当年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有点人民银行前身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可以穿红军军服留影,于是成就了一幅幅“珍贵”画面:好多“革命”旅游同志身着戎装,腰挎手枪,指点江山,目视远方,革命胜利之喜悦溢于言表。此外还有诸如首长阅兵、红军三女杰等多幅“珍贵”照片相继问世。
之后我们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献了花圈。冈山烈士陵园坐落在高高的山峰上,由纪念碑、雕塑园、纪念堂、碑林四大部分组成。沿着长长的石阶,我们一步步向先烈的忠魂靠近。在纪念堂前,一行人神情肃穆地为红军英烈们敬献了花圈。仰望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近距离解读十九座栩栩如生的井冈山斗争英烈雕像,不由心生出无限的敬意和感叹——井冈山不愧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她孕育了多少革命的种子,才有新中国的诞生和今天的繁荣富强。
别以为井冈山只有革命纪念地而已喔,井冈山还有许多让你流连忘返的美景呢。第二天大清早我们就起床出发去欣赏井冈山各大美景。五指峰、水口、双马石、坪水山等,其中让我映像最深的就是位于茨坪西北7公里的龙潭风景区。这里以飞瀑碧潭、奇花异树著称,是井冈山最重 要的风景区。在这个长约2公里的山谷中,有好几处雄伟的瀑布。其中最壮丽的是碧玉潭,凌空飞泻,高达67米。与翡翠谷相连的景区名金狮面。这里多奇峰怪石。有回音壁、一线天、琴台、金龟击鼓等景点。双峰夹峙的一线天,仅有一线天空透阳光,高约百
余米,石阶梯道,宽度 只能容一人行走。这里的瀑布也颇具特色,如白龙瀑,是一种间歇瀑,瀑布落差达82米,水量不大,但隔几秒钟,就会“哗”的一声涌起几米 高的白浪,随即又趋平静。茨坪桐木岭哨口附近,还有一非常有特色的岩洞,因洞中常年栖息石燕(蝙蝠),因而名之为石燕洞。洞长达1000米,由七个大洞及一些小洞组成,最大的洞,高约60米,宽50米,洞中布满晶莹剔透,琳琅满目的钟乳石。井冈山上林木繁茂,有各类植物数不甚数,其中香果树、银杏、水杉、鹅掌楸、井冈杜鹃等,均属名贵珍稀植物。一般杜鹃花都是丛生灌,这里却能长成直径达2尺有余的大树,而且品种很多,可以说美轮美奂胜似仙境般。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学习井冈翠竹的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务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敢为人先,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企业,我们日常面对的,更多的是企业运营,是产品,销售,客户。但激烈的竞争拉锯、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类似于当年红军面临的状况。一个现代国有企业员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呢?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也正是我们企业需要的精神瑰宝。通过这次革命教育更要把井冈山精神发扬到底,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
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铸就企业新的辉煌!
第五篇:井冈山红色之旅后感
井冈山红色之旅后感
曾有文人赋诗,“不朝圣来不拜仙,我来朝拜井冈山。人说你五千八百尺,我说你天下第一山。” 1962年3月,朱德视察南昌时,称其为“天下第一山”。这说的就是纵横五百里的巍巍井冈山。
井冈山,一个非常干净的山城,道路两旁绿树挺拔,时时可见茵绿的草坪,葳蕤的草木,行人非常稀少,许多建筑物上都带着浓浓的红军气息。它是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选择,它告诉我们只要代表人民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杜鹃山、笔架山、黄洋界、龙潭、朱毛旧居、烈士陵园,今天我们走在的这条旅游线路是那么的平坦,可是在井冈山短短两年的艰苦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大约有八万。八万,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八万人战斗的场面会是怎样英勇的场面?八万人洒下的鲜血足以染红井冈山的每次寸土地。站在烈士陵园,向着墙上那无数英烈的姓名,我在想,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那些英雄的灵魂?他们也曾与我们一样年轻,他们也曾拥有爱情与亲情,却能为后人的幸福而甘愿舍弃,过早地承担起了革命的重担。此刻,和他们的相比,我们的信仰是如此的苍白,意志是如此的薄弱。今天,造就灵魂,锤炼信念,对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我也终于明白公司组织这次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良苦用心。来到井冈山,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份量。井冈山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是光明胜利之路。正是在这条路的指导下,鲜艳的红旗才相继插上了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天安门。今日井冈山的天更加湛蓝,山更加翠绿,水更清丽,井冈山的人民更加勤劳富庶。但是,建设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还需要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沿着当年的路,不断地创新、努力。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如果每个党团、团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井冈山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褚秀云
2012年7月游井冈山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