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质教育课程化、区片教研一体化,个性教育活动化----济南市平阴县安城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探索
素质教育课程化、区片教研一体化,个性教育活动化
----济南市平阴县安城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新课程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推动中已经实施了六年,尤其是去年召开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一处农村小学,如何落实省《办学规范》、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进行校本教研等问题,结合实际,我们认真解读《办学规范》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作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一、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确保课程改革的落实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方向,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时刻引领着学校的发展。
几年来,学校确定了“以德从教、科研兴教、创新施教、质量立教”十六字办学思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围绕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以科研为先,骨干带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习创新、永葆生机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习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践行“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办学宗旨,积极打造“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的校园精神,努力实现“校园优美、校风优良、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精心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升。
二、素质教育课程化、办学行为规范化
学校树立大课程观,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化的落脚点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课程的丰富和落实为抓手,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1、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实施方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实用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具体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活动课程,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特长发展。认真落实省办学规范40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
2、加强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管理,重点实施了教学常规阶段性检查和反馈、课堂教学随堂监测和评价、教师岗位目标考核等。1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听课以推门听课和教研组听课为主,听执教教师介绍设计理念,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教师相互评议,实事求是的给予评价,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改进措施。特别是教研组加强课例研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行“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模式,通过同上一节课,平行班对比上课、跟踪式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目前已有2位教师参加济南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均荣获一等奖。
课题研究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从过去的立项即结题,转向一线教师的直接参与研究,以随笔、感悟等形式记述教育过程中的得与失。课题研究推动课程改革,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去年,学校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单位、县级教学示范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承担的济南市“十五”规划课题《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顺利结题。
三、教研活动一体化、校本培训规范化
目前,安城小学,辐射三处学点。每处学点有3个年级,6--7位教师,平均年龄四十五、六岁。教学点存在着“学校规模小,教师任课重,师资年龄大,教研氛围差”的现象。为了促进学区内均衡发展,提升学校及教学点的教学水平,自07年开始,结合学校及学点实际,我们确立了“以校为本,区片联动,分类提高,均衡提升”的农村小学“区片教研一体化”教研模式,充分发挥中心校的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学区统一安排教学点教师到中心校开展教材通研、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例研究等教研活动。这些活动学科教研组长参与组织实施,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既保障了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又为教师发挥特长、形成教学特色提供了交流空间,形成了教育内部浓厚的校本教学研究氛围。
为了深化区片教研,提高教研实效性。暑假组织学区全体教师进行“暑期教师校本培训”,先后进行了《如何做一个科研型教师》教科研讲座、观看优秀班主任讲座、进行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现代教育技术讲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教学业务工作研讨、教师业务理论考试等活动;开学前,征求教育办同意,安排英语、体育、音乐学科巡回教学点教学。在区片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课程开设的一体化,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学校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效整合学习、反思、开放、交流、研究等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以学区教师素质大赛为载体,以最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搭建教学反思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搭建教师比武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素质大赛、集体备课、城乡互动等活动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在进行区片教研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4届学区教师素质大赛,主要有师德演讲,说课竞赛,课堂教学展示,案例分析,钢笔字竞赛,业务考试等。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学科参与不同类型的比赛,以赛促研,研讨结合,从小处着手,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初步探索出农村小学区片教研一体化、校本培训规范化的的路子,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学校认真学习上级教师评价指导意见,不断改进教师评价办法,对教师的评价采取过程与终结、专项与多元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四、个性教育活动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素质教育应该是有规划的长期坚持,而最有效的学校教育是对孩子在走出校门之后的健康成长仍然产生影响和帮助。一个孩子走进校园都应该享受这样一种教育:在学习知识之外,至少修炼一两种课本之外的实用课程,培养一两个能受用终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个性教育。2008年省素质教育工作会召开之后,学校班子深入研究,广泛论证,推出促进学生发展的社团活动,实施个性教育活动化。
根据菜单式自主选择的原则,师生打破班级界限双向选择,确定社团活动内容。社团活动包括:科技创新类、动手实践类、学科拓展类、艺术教育类四类,10多个活动课程。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写作、诵读、七巧板、科技、制作、棋类等活动,每个社团活动按照校本课程的开设要求,做到定内容、定人员(教师、学生)、定地点、定时间,教师每次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指导,学校做到有检查。活动的开设,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展现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年初,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为了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某种学习能力的不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推出师生读书富脑活动、学生5分钟晨光演讲、书写拉力赛、计算拉力赛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计算能力,通过学期末检查评比,取得较好效果。
对学生采取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各班不断完善星级队员评价办法,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创新、特长等不同方面提出要求,每周组织评比、展示、交流,加强彼此间的探讨与合作,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使全体学生人人有特长学科,人人有特长成果。
过去的几年,学校工作在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和教育办公室的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读落实课程改革纲要、课程实施方案及省办学规范,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素质;坚持不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课程实施、区片教研、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把学校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