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论文,王汉东)

时间:2019-05-12 23:3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论文,王汉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论文,王汉东)》。

第一篇: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论文,王汉东)

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

——山东省金乡县中心小学博雅教育实践个案的分析

王汉东

曾庆伟

唐汉卫

摘要:近年来,创办特色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逐渐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共识。山东省金乡县中心小学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以“博雅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培养儒雅学子、历练儒雅之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总体目标的教育发展之路。其中,在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尤为突出。

关键词:博雅教育;校本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课堂教学 伴随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创办学校特色成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2009年,山东省金乡县中心小学开始实践博雅教育,四年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小学。

一、实施博雅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博雅教育并非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有过论述,而且有多所学校在践行这种教育理想和信念。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倡自由教育也即博雅教育,其课程实现形式就是古希腊盛极一时的七艺课程,该课程体系的特点就是重视知识的广博性和践行文理兼通的教育思想。古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儒家教育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倡的六艺教育,其实也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叫法和课程实现形式。其教育目的和特点与亚里士多德提倡的七艺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重视对学生人文和科技相融合的教育.只不过文理兼有的分量不同而已。由此可见,我们当下的教育必须是一种通识教育加专长教育,使学生接受各 种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最终旨归就是培养有责任心,善于与人相处,批判思考力强的现代社会公民。在这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博雅教育又一次受到学校青睐。

二、金乡县中心小学博雅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建构

(一)科学界定博雅教育的目标

博雅教育在知识能力层面,注重学生广泛兴趣的培养、知识的学习以及能力的提高,也即博学;在道德层面,注重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和高雅的道德品味.即“雅致”。因此,中心小学确立了秉承“传承经典 雅润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建清雅之所,塑儒雅之师,育博雅学子”为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大力弘扬经典文化,通过知识积淀、经典教育、艺术熏陶、身体锻炼、心灵愉悦及技能教育,树立“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的师生形象,营造优雅精美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博识之人,文雅之士”。总体目标:

1.学生:培养博雅学子。通过实施博雅教育,使学生成为知识广博,兴趣广泛、举止文明、气质优雅、人格完善的“博识之人,文雅之士”。

2.教师:历练儒雅之师。通过实施博雅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树立“品行高雅,举止优雅,谈吐文雅”的教师形象。

3.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创办学校特色。通过实施博雅教育,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打造一流名校。

(二)博雅教育的内容体系

博雅教育是以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经典教育、体育与健康及技能教育为载体,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综合 素质、儒雅的人文气质的一种教育。

总体来说,在科学教育方面,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教学生科学小常识、小知识为主,使学生能理解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科学现象,有初步的科学意识,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激发出一定的兴趣。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主要还是以《科学》这一课程为依托开展。当然也可以辅之以相应的校本课程。在艺术教育上,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找寻自己的爱好,乃至形成一技之长。在经典教育上,主要是集中在两块,一是文学经典的阅读与学习,二是科普小著作的阅读与学习(这个可以归类到科学教育上,两者是交叉的)。在体育与健康上。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与特长为主,养成学生热爱运动、热爱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技能的培养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主,这里面的技能既可以是如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技能,也可以是如数学竞赛、作文比赛等方面的学习技能,还可以是演讲、辩论等方面的实用技能等。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年级在选取相应的教育内容与素材时又会有不同的侧重与表现。

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树立博雅意识,因此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多以简单、有趣的寓言故事为主,课本应多些图画,力争每一个故事都能通过图画体现出来,使小学生自己都能读懂并加以领悟。此外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是礼仪教育。这是学习礼仪教育,也是习惯养成的的关键时期。在科学教育方面,主要是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会他们一些生活小常识,同时注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体育技能方面,则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各种器械或机会让他们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不要过多的干涉。中年级则更强调进行有效引领,培养博雅情操,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适当的选些有启示意义的小故事、小文章,并且适当的拓展开来,加大人文教育的内容。在科学、体育、艺术教育上主要还是以简单的常识性内容为主。这一阶段的学生重在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审美,识别真假丑恶,注意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体育方面,除了继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与兴趣外.还适当的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例如:如何投掷铅球、如何起跑等。在技能培养上,则可以主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制作海报等简单而实用的基础技能。

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提升,学做博雅之人。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加大人文教育的内容外,更要注意体育、科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的教育,并适当加以深化。在人文教育这一块上注意引导学生去诵读经典著作,既可以是人文性的,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也可以是科普性的,如《时间简史》等。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不习惯于通常简单的故事说教。因此学校重在引导学生走入社区、走入生活。通过实践来使学生自发领悟各种道理。

三、金乡县中心小学博雅教育的实施路径

博雅教育的实施是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学校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有效变革的结果。具体的实施路径如下:

(一)构建与博雅教育相适应的、学科课程综合化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博雅教育目标的落实需要有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否则,就会陷入“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因此,基于学校发展、适应和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学校经过研究和论证建立了个性化的旨在实现博雅教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其主要架构为: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在不降低国家制定的小学课程标准质量要求的情 况下,学校聘请专家、组织老师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初次的校本化,即对现有的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增减,增加有利于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和博雅教育的目标落实的文本内容,删除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文本材料。同时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加工,学校独立开发的校本课程与现有的课程内容哪些地方相冲突,进行相应改造,以便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落实。

2.重视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整合。作为独立形态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学校特色和博雅教育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具有地域性的地方课程内容成为校本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但是,如何基于博雅教育的需要来整合现有的地方课程内容,将其纳入校本课程的视野是实施博雅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时刻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3.重视校本课程的多样化。以“博雅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结合学校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开设了礼仪课、普通话课、剪纸课和口语课,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校园语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开发了一系列校本选修课程,如书法、绘画、剪纸、围棋、象棋、声乐、舞蹈、科技等;引导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如英语角、美术俱乐部、音乐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合唱团、读书社等。

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是一种自发性组织,学生自我管理,老师不参与其中的管理,以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以开展主题活动周的方式进行,学校通过开展艺术周、科技周、体育健康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从而巩固博雅教育的成果。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4.课程综合化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亮点,任重道远。鉴于实施博雅教育的需要,该校对课程综合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国家课程的综合化、学科课程的综合化、校本课程的综合化。具体而言:语文与艺术教育的综合化,数学、科学的综合化,品生、品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编制模式主要采用主题式、问题式、专题式、案例式等。

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改革:从学校本位到教师本位

博雅教育的内在本质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而且需要教师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博学中应有所专长。同时,还需要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是,该校的师资情况面临着多方面的不利情况:师资力量薄弱、名师极度困乏等,无法按照原有的学校发展规划,高质量的推进博雅教育。于是,该校采用了重点学科突破、由面到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自主发展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具体表现在:

1.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性。为了建立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拥有敬业精神、教学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在大面积外出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一批在学科里面追求上进,业务能力强,爱学习、爱钻研的教师。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开展了“读书”、“青蓝”、“名师”、“科研”四大工程。同时,创建了“一三五七”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提出“一年合格,三年成材,五年成骨干,七年成名师”的成长目标,旨在给青年教师一个良好成长的发展机制。为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发展的持续性,学校设立了多种科研、专业成长奖项,以奖励那些爱钻研、爱学习的教师。

2.构建通识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的博学是博雅教育的有力保证,为了弥补现有教师的知识储备的不足,满足教师自身专业 成长的需要,学校采用通识教育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专业学习方式。

(1)重视专家学者引导。学校多次聘请大学教授、学者给我校教师做通识讲座,开展包括文学素养、哲学宗教、美学原理、生命教育、书法艺术、健身技能等课程在内的现代教育通识培训,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情趣品位。聘请名师来校讲学或者讲示范课,通过名师报告会、名师讲学、名师风采展示等活动使教师不断感受到名师的风采,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儒雅风范。

(2)建立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发展模式。由于每个教师的特点特长不一样,因此每一个老师成为儒雅之师的路也就不一样。通过以多种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为每一个教师找到适合其自身实际需要的个人发展路径。这里面的教师个人发展不仅是指教师个人专业上的精进,更有教师整个的综合素质、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提升,使教师真正成为一个儒雅之人。

以突出教师才艺特长的才艺培训模式,如三字一画、多媒体教学设计,把教师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特长、文艺特长的儒雅之师。

以突出教师自我反思与总结能力为基础的教师自我培训模式,强调教师的课后小结、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把教师培养成为具有钻研反思精神的学者气质的儒雅之师。

以突出教师间合作的校本培训模式,通过沙龙讨论、座谈会等形式鼓励与组织跨学科、跨年级乃至跨学部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良好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儒雅之师。

以突出课堂教学能力为主的专业培训模式,通过教学研讨会、名师示范等形式培养一批教学有特色(如幽默、教学语言精炼、板书赏心悦目等)的教学能手型儒雅之师。

(3)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师读书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不但能够解 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读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节省教师的工作时间,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以便老师能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读书,提高读书的效果。学校一贯倡导教师读书,鼓励教师看书看报,引导教师们阅读名人名著或者传记,尤其是教育界的名人传记。并成立相应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师的兴趣自行组织与选择小组),开展相应的读书交流会,如读书沙龙。

3.以课题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造就科研型儒雅之师。为了有效提升博雅教育的实施绩效,其核心课程——经典诵读课程的设置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在中国浩瀚的经典著作中选择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学生对经典内容学习的质量?如何把经典诵读与现有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品生与品社、社会等学科有机的整合,以解决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课程内容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面对新的课题和问题,教师内部力量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该校积极参与省教研室组织的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的相关研究,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如何选择经典为学生所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经典,如何根据博雅教育的内在要求,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在实践中,学生慢慢的养成了喜欢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近三年,学校以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先后派出大量老师外出学习,每年该项的支出达20万元,占学校整体收入40%。通过学习,教师们不但了解了经典诵读应该如何教授,也知道了本人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刻研究经典著作。

4.重视教师的礼仪规范,强化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打造儒雅之师就是要把整个教师队伍打造成为一支学识精湛、气度温文尔雅的团队。学识精湛既要求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高超的学识,还要求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与高雅的情趣和品位。而气度温文尔雅除了要求每一个教 师有良好的师德师范外,更要求每一教师的言谈举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为此,打造一支儒雅的教师团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整合与深化以培养教师“品行高雅、举止优雅、谈吐文雅”为目标的三雅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教师的礼仪规范。如观看有关教师礼仪的视频,开展相关的讲座。

(3)结合校园的实际,编写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金乡县中心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手册》,下发给每一个教师学习。这一手册主要包含了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文明用语、教师在校的日常礼仪规范、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的几个禁忌等内容。

(4)开展“教师规范礼仪、文明用语大评比”竞赛活动,塑造“校园十佳文明之师”。

(三)打造“博雅”文化校园,构建学校“清雅之所”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使校园中处处渗透着“博雅”的气息,营造博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改变学校薄弱现状,为实施“博雅教育”提供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将学校建设成为“清雅之所”。

根据学校占地面积小、空间上局限性特点,学校环境建设坚持精细、雅致的特点,增种大树、小竹林,增设路灯、读书休闲长廊,设置生物角等.从每一个细节凸显环境美化特色。一进学校大门。迎面设置了一方迎宾墙“博雅”二字赫然在目,时刻提醒着全校师生以“博雅”激励自己,塑造自己。校园墙壁设置了“雅”教育园地,墙字标语及墙画,为校园博雅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楼内设计了经纬交织、主题分明的文化长廊。学校设置 了师生书画展示墙,结合校本课程的“诗文配画”,展示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在教学楼走廊创建了班级展示区和墙壁绘画区,学生可以在上面自由绘画和写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校园内各种雕塑、温馨提示牌为学生成长营造崇雅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编写了展示学校特色、展示学校与学生风貌的校报。

(四)构建民主、协商式的校本化管理制度

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健康发展,特别是博雅教育顺利实施的保障。为了保障制度的合理性、正当性,彰显制度的权威性。学校的一切制度均是在教代会的监督下,广泛争取学校全体教师,甚至学生和部分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制定的。本校所有管理制度制定的最大特点是来源于部分教师、学生协商讨论的结果。

一是学生管理制度彰显民主性、参与性和协商性。比如每个班级小学生守则在不违背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的基础上,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班级个性化的小学生守则。因为学生守则的制定来自学生,最契合本班的实际,学生最容易遵守,也最容易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学生发展的协商性博雅教育的内涵要求民主、个别化教育,因此,每个学生的发展层次不一样,存在差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在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协商性的发展性目标,确保了学生发展的目的指向性。同时,学校完善了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校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并以积极评价为主的方式对学生取得的各方面成绩加以肯定。如学校设立了十佳校园道德先锋、十佳文明学生、十佳才艺之星、十佳学生干部、十佳学习积极分子、十佳进步较快学生等奖项。每学年或者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次。采用多种方式多鼓励每个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二是建立科学、民主的教师激励制度。教师作为学校团体中的一分子,他们都希望被人重视和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因此,学校中的重大决策和各项制度应是在老师们的参与下制定才有效和易于执行。因此.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我校在重大决策和制度制定上充分尊重教师们甚至学生的意见。先后建立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全方位目标考核制度》、《教师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考勤制度》、《校务公开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系列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制定上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人的同时塑造人、引导人,引领师生的发展。在制度的落实上,一是实行“校级干部带班”的值班制度,全面督查,具体落实各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二是实行制度落实的“曰查、周总、月结制度”。三是实行校务公开制,及时公示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提高制度落实的透明度。特别是在教师考核、评优选模等重大问题上,坚决按制度办事,决不掺加任何个人情感成分。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激发了教师自觉自愿遵守学校制度的意识,创设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科研部门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 教育资源的多寡直接决定博雅教育的实施程度。在有限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学校积极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与教科研部门、大学合作成为学校有效发展,特别是积极实施博雅教育最有效方式。为此,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建立家长特长资源档案。争取在不影响家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为学校乃至学生的发展做义工。重视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互动,让家长走进学校,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博雅文化建设,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园的学习情况与成长 变化。通过这些形式,学校与家长取得沟通与联系,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为将学生打造成为博雅之子奠定基础,同时更好的指导家长开展好家庭教育。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学校与周边社区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学生学习的活动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组织学生开展:

(1)志愿者社区义工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开展义工活动,免费为周边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既美化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也能获得周边居民的赞誉与支持,学生在奉献自己爱心的同时也能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了解社会。

(2)开展教师社区宣讲会活动:派遣教师或学生(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深入周边社区进行宣讲学校博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相关举措,寻求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3)社区文体活动: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下,师生深入社区(或者引导社区居民来校)与社区居民共同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如乒乓球、踢毽子、合唱等。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引导社区居民作为参与者加入进来。可以采取学生与社区居民一对一搭档合作的形式来开展,以便更好的推广“博雅教育”的实施,获得周边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3.充分利用教科研部门专业人员的专业特性指导学校发展,与大学、省教科所、教研室建立了学校发展伙伴关系。聘请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知名学者长期做学校的兼职指导专家,定期到学校给予教师们各种理论讲座和业务指导指导;聘请名师来校讲学或者讲示范课,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儒雅风流,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

(六)积极探索个适性质量观下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博雅教育的落实,最根本的还是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渗透于常规课程,要使学生学识渊博,基本的还是向课堂要效益。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并且通过优雅的仪表、精美凝练的语言、风趣的谈吐等适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高雅品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积极探索“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教师智慧共享的“三备一反思”备课制度。备课改革是课堂改革的前提,备课的实效是课堂高效的保障。我校积极推进“三备一反思”有效备课改革。“三备”即学科组集体备课,理清课程标准要求;年级组学科备课把握本学科教学特点;教师个人备课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策略;一反思即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得与失,指导改进课堂教学。

2.构建以小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教师有效引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放在突出地位,一是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突出“五个让”,落实“三讲三不讲”。二是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创设一种任务型问题活动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交流方式。三是强调有效的课堂训练,注重课堂落实,以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训练方式代替单纯的试题练习、题海战术,让训练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成,达到训练的最大效果。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实施博雅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JZ052)。

王汉东/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心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改革

曾庆伟/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农村教育

唐汉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道德教育、学校改革

(责任编辑:张斌)14

第二篇: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校 网络道德教育 虚拟 现实

论文摘要: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具有两层含义: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从幕后走向前台。其基本路径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引发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虽然网络道德教育已备受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效果却不尽理想。

综观近年来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从研究的理论基础看,虽然近年来关于网络道德的伦理学研究和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却很少被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所采纳,这不利于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其二,从研究重点来看,大多数研究者把研究重点集中在了实践或操作层面,如改变某类学生某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等,因而就事论事的研究较多,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理论或成型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特别是对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基础问题研究不够充分,限制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三,从研究者来看,研究者大多数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虽然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体会颇深,但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研究水平不高。其四,从研究的实际效果看,虽然众多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但由于上述原因,多数研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据此,笔者认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是找到合理的切入点,这一切入点应当既可以解决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又能充分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合力。所以,研究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应当在分析与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界定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它们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影响到整个研究的具体走向。而后,根据整个网络道德教育实效不理想的状况,澄清网络道德教育是“虚拟”社会中的道德教育还是“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教育,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要从“虚拟”走向“现实”。最后,对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的路径进行分析。

一、对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界定

目前的网络道德教育存在基本概念厘定不清的问题:研究时或是对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不加界定,直接进入研究主题,或是从不同的教育层面和教育类型出发,提出不同的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缺少共同的研究语言和统一的研究范畴,很难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系统研究。笔者以为,要明确界定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就要阐明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与网络道德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网络道德隶属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道德的本质属性与一般特征。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道”的语义学含义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规范”“规矩”;“德”,古人称“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引申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自我觉悟。“道”是“德”的前提,没有“人所共有”的规范、规则,就不可能有对规范、规则的内心感悟;而“德”是“道”的归宿,规范、规则只有通过“有得于心”才能被接受,并发挥规范人生行为的作用,那些不能被接受的“道”是没有意义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网络道德是调整在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环境中,以及由网络而引发的一系列现实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网络道”与“网络德”也具有一般意义上“道”与“德”的关系。道德不能与人类社会相脱离,网络道德作为道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不能与人类社会相脱离。网络道德不仅应当是调整网络社会中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且应当是调整由网络所引发的现实社会环境中人们行为的规范。

教育与道德自古以来就密不可分。事实上,教育就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教育是指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是一种规范化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最终能够适应其所生活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隶属道德教育的范畴。如果说道德教育针对的是一般的社会领域,那么网络道德教育针对的就是网络及其与之相关的社会领域。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在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环境中,以及由网络而引发的一系列现实社会环境中,养成人们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同样需要通过促进学生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的发展使之最终能够适应网络及其与之相关的社会领域。具体地说,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以传授“网络道”为主要内容,以把“网络道”内化为网络个体的“网络德”为主要目标的。

二、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原因分析

本文中,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有两层含义:其一,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从“虚拟”走向“现实”;其二,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虚拟”走向“现实”。

(一)“虚拟”只能是“现实”中的“虚拟”

有人认为,网络道德是由网络引发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是网络道德产生的载体。同时,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是虚拟空间、概念空间、符号空间而不是物质空间,因此,网络道德是“虚拟”的道德,它与“现实”的道德相对立。那么,何为“现实”呢?一般来讲,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评价事物是否现实:一是事物是否客观存在;二是事物是否合乎客观情况。不同的字典对“虚拟”有不同的解释。拉郎德的《哲学词典》关于“虚拟”的定义是:“……虚拟即是在一个对象中预先确定的东西,它自身内部具备了一切可以使之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虽然从外部看不到这些条件……”;《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对“虚拟的”一词的解释是:“实质上的,但尚未在名义上或正式获得承认;在计算机技术中虚拟存储器、虚拟服务器和企业管理中的虚拟组织等词汇中,“虚拟的”意味着虽然是无形或非正式的,但在功能上相当于……。从这几种关于“虚拟”的解释中可以得出:“虚拟”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或名义上承认它的存在;’’虚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功能已得到人们的认可;’’虚拟”因其“内部具备了一切可以使之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仔细研究“虚拟”与“现实”的词意,不难发现“虚拟”是“现实”的一部分,是统一于“现实”的,也即“虚拟”只能是“现实”中的“虚拟”。

(二)网络道粗是“现实”中发展起来的道德形式

首先,网络社会和网络道德诞生于人类对科技的不断追求。网络社会和网络道德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其创造者的特征—来自于“现实”。可以说,现实生活状况是网络个体网络行为的基础。因此,网络道德问题不是单纯的“虚拟”道德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道德问题,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环境紧密相关。据此,网络道德教育要从“现实”入手。

(三)网络道德失范是现实道德教育问题的网络体现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网络社会的快速变化,这一变化速度远远超过网络伦理的发展速度,由此引发了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空位状态。衡量网络道德失范的尺度是现实社会的规范,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个体的网络行为偏离或违背了现实社会规范,这也体现了网络道德的现实性色彩。网络本身没有罪过,网络道德失范的罪魁祸首不是网络。网络道德失范的实质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网络是一个没有国界、缺少规范的公共场所,在这样的公共场所人们易产生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在精神空虚和压抑的情况下,某些人将网络视作逃遁现实世界的惟一“精神家园”,在网络空间中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因此,既然网络道德失范源于现实问题,那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也应该从源头—“现实”入手。

(四)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首先,学校道德教育不仅具有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社会成员的作用,而且具有规约社会道德的功能。家庭和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分散的状态,很难改变目前网络道德混乱的现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活动,不断规约学生网络道德的发展。其次,大部分青少年是在13~16岁时首次接触网络,这也是青少年学生上网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虽然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但无疑学校应对学生网络道德做出更多的指导。

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的路径

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必须基于两条路径:一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二是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一)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

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在网络道德教育研究中处于基础地位。网络道德教育规律隶属道德教育规律的范畴,与教育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其一是教育的外部规律—从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其二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从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因素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由此,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可以总结为: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受到学校和学生生存环境的制约,更直接受到网络社会的制约,同时受到学生网络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

1.网络社会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制约分析。社会的发展决定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学校道德教育又通过将一定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品德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每一个时代的道德教育都具有该时代特定的主题。网络社会的特质直接影响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题,并渗透到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

从网络社会发生的角度看,这个根植于现实的新兴社会形态就是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使网络个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整个世界。在这样一个空间中,网络个体接触新事物、新观念的频率要远远高于现实社会。因此,培养学生快速鉴别并选取恰当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网络空间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开放、平等的世界,权威不复存在,在网络上个体很难寻找到解答问题的诉求对象,因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网络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网络技术一日千里,网络社会随之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数字化生存”需要网络个体具有不断的自我道德调试能力,即当新的道德问题与原有道德知识发生冲突时,个体能够利用原有的道德知识解决问题并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知识。此外,由于网络的管制措施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是一个缺少管制的社会,网络社会中的秩序更多地依靠网络个体按“良心”行事,因而加强网络个体的自律教育非常重要。

2.网络道德发展阶段分析。人的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网络道德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但是其阶段性特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人的道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网络道德与一般意义上人的道德发展起点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发展是伴随着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0”开始。而就网络道德个体而言,他们大部分是已具有相当道德水准的成熟个体或较成熟个体。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人的道德发展是向上的,不会由于处于一个新环境而发展道德逆转。因此,网络道德发展阶段就是个体进入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环境中,在面对一种新的社会环境时不断调整自身道德规范的过程。可以说,网络道德发展阶段是一般意义上道德发展阶段在网络空间中的展示与变异。网络道德发展的主要阶段是:协入阶段、迷惘阶段、震荡阶段、稳定阶段和融合阶段。当现实空间中的个体进入网络空间时,其本身已经具有的道德随之进入网络空间,并规范网络个体初期的网络行为。该阶段可称为协入阶段,即个体协同已具有的“德”进入网络空间,此甘‘德”等于“网络德”

虽然现实环境中的“德”可以支撑网络个体初期的网络行为,但由于网络社会具有去中心的特点,再加之网络社会秩序不明确、法律不健全,未形成网民认可的网络习俗,因而网络个体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很快就会感到手足无措,进入网络道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迷惘阶段。

网络空间是一个快速发展、不断升级的非稳定空间,网络个体在这样的空间中境遇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网络个体会根据各自的网络境遇和已有的道德背景不断尝试新行为,同时调整各自的道德准则。这时网络个体进入了道德激烈斗争的时期,即是否通过尝试网络行为进行道德调整或进行什么程度的调整。这是网络道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震荡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网络个体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网络德”。“网络德”虽然也会随着网络个体的网络境遇与整体道德背景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但其总体特性已基本稳定。这是网络道德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即稳定阶段。

网络道德和网络社会不能脱离道德和整个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其连接通道就是网络个体。网络空间中的人虽然具有“符号人”与“现实人”的双重身份,但是不可否认,两者都是同一个体。人是具有自组织能力的,能够将自身的各种习得进行融合和重组并表现出来。通过这一机制,个体的“网络德”可以融入原有的道德,影响个体原有道德作用的发挥。这时,网络道德发展进入第五个阶段—融合阶段,即个体已形成的“网络德”与现实“德”相互融合,并一起规范个体行为,而“网络德”在现实空间的侧重点是调整由网络而引发的一系列现实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学校要成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要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范畴,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网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网络化”调整意味着要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适当加入“网络”的内容,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充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

1.在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中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数字化生存有着与现实生存截然不同的特点。现实生存有着明确的时空界限,而“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实生存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数字世界从本质上说可以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形下,数字化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差距在加速度地不断扩大。维系人们现实生活秩序的“道”越来越不能帮助维系数字化生存的正常秩序,而数字化生存的快速变化特点又使人们不能在数字化实践中及时、有效、准确地构建“网络道”,进而造成数字化生存中“网络道”的空位。同时,“网络德”由于在网络道德发展的震荡阶段走向了各自不同的方向,从而出现“网络德”的混乱,“网络道”的空位也加剧了这一混乱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笔者认为,核心价值观是“网络道”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人类确实存在某些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如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尊重、责任感、正义感等,这些都是很多不同文化的人们共同认可的。可见,核心价值观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准则的基础。虽然“网络道”的缺位为网络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但也应注意到:无论数字化生存如何变化,网络社会中处理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仍受人类核心价值观的支配。“网络道”应该建立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教育者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间接的“网络道”传授。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传授的核心价值观,往往以道德规则的他律形式出现。这些道德规则只有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自律原则,才能起到规范学生网络行为的作用。

2.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开发网络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教育方法是影响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以一般意义上道德教育方法为基础的,是一般意义上道德教育方法在网络环境中的扩展。根据道德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将道德教育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建构式方法,即从道德发生的角度,能够有效促进道德认知一道德情感一道德意识一道德行为这一完整链条发生的方法;二是修正式方法,即从道德发展的角度,当道德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产生扭曲现象时,对其进行矫正的方法。

要将建构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运用于网络环境。虚拟情境中的道德教育可以部分解决道德认识问题,也可以激发道德情感,但不能引发真实的道德冲突,并产生真实的道德行为。只有在真实道德教育情境中开展道德教育才能有效促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这一完整链条的发生。网络环境对于网络道德教育来说是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在该情境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能使学生产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

修正式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的运用,要建立在对网络道德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前文关于网络道德发展阶段的阐述,表明网络个体在网络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需求,满足网络个体的这些道德需求可以有效防止网络道德行为的扭曲。同时,网络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也说明了网络道德行为扭曲发生的原因,这为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提供了依据。总之,只有综合利用这两类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才能促使网络道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下载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论文,王汉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论文,王汉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