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

时间:2019-05-12 23:2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

第一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

《舌尖上的中国》电视节目策划书

 现实环境

一、背景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物质生活更加富足,在吃方面也变得更加讲究。食客、美食家、吃货等的出现,则从另一方面体现国人口味的变化。衣食住行为人之根本,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是满足,今人在此之外加上品万种美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享受生活。而中国幅员辽阔,有八大菜系,淮扬菜、粤菜、鲁菜、湘菜,每种菜系都有其特色美食,而且烹调方法各有不同,可以说,国人够有口福的了。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导演和摄制组带着观众探访祖国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样与美食有关的人和事,总共七集、每集50分钟的容量,节奏紧凑、制作精良,尝遍美食的同时又能遍览祖国风物,纪录片煞是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这样基本的要求。民以食为天,在物质文明丰富至如斯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生活品质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吃,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不只吃味道,还要吃环境、吃服务、吃文化,吃健康。

二、企划动机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前些日子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甚至让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人们为美食流口水,为美食的故事流眼泪,为美食的文化而感动自豪,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有人高调地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看要应对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有新的态度与措施。饮食行业发展到今日,大街小巷、五花八门,各种价位、各种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美食比比皆是。如何从千篇一律的店面经营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商家绞尽脑汁,着力打开销售额与知名度。美食老饕们也寻寻觅觅,力图享受到有特色、有内涵的精彩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资讯节目,是继《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之后的后续美食资讯类节目,更实现其为商家和消费者两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优秀的商家可以尽展己之所长,以此为基础展示自身特色美食功夫。而美食爱好者们则可以通过节目的推介,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接触到平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只能通过口口相传难辨优劣,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各种美食。大可以凭此慕名而来、亦可尽兴而去。 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舌尖上的中国》

二、节目类别——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观众参与度高的一档各地美食资讯节目

三、节目主旨——让爱美食的人走进节目 让看节目的人走近美食

四、节目目标

借助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的热点,重点打造一档精品的美食资讯节目,不仅仅做美食,还囊括了相关的综合资讯。力图达到“美食主动靠过来,观众自然看进去”的效果,打造口碑,铸就精品。

五、节目定位

这是一档集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观众参与度高的一档各地美食资讯节目。将美食推介节目与菜肴烹饪节目于一身,力图更好的开发各地特色美食资源的服务资讯类美食节目,兼顾一定的娱乐性质。采用立体全面的推介方式,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优质精选的美食信息,商家现场展示、与美食爱好者们现场沟通交流。

六、节目形态——服务资讯类电视节目

七、节目风格

节目轻松、知性,提倡健康自然的乐活理念,不仅仅是推介美食、食肆,也将一种新的观念、想法带给观众。节目强调美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事物,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认识态度,乃至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自由的交流。

八、诉求对象(目标观众)

这档《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节目中提供的,一般都是相对偏于中高端,或是比较有历史文化蕴涵的食肆,通常不会包括街边的大排档等类似对象。所以,针对的目标受众也是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品质,受过一定教育,有相当收入的职业人士。他们讲究品味与格调,对细节与品质要求比较高,不仅仅讲求食物的味道,还对饮食的环境、包装、服务都有所要求。

九、叙事方式

不同于谈话节目,虽然《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的单元是一定的,但是叙事方式会比较多样化。由于节目的目标主在于推介,其次是交流,同时力图兼顾娱乐性,因 2 而叙事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上随着每期节目所介绍的食肆各有特色,大相径庭,相应的节目叙事方式也就必须随之变化,不拘泥于形式以求更好的表现每家食肆的特质。

 节目流程

一、单集节目构成

节目不会明确剥离细分出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但是会有较稳定的节目成分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片头、音乐

2.主持人开场白、简单迅速引入当期《舌尖上的中国》推介的美食、食肆 3.展示相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内容短片,包括相关美食的优势、特色、背景知识介绍

4.参映食肆的厨师现场烹饪表演,进行展示

5..现场观众参与互动,协助或模仿厨师;场外观众通过短信或网络平台参与节目

6.特邀嘉宾与观众试吃品尝,现场点评美食,分享心得体验、传播美食感受。7.结束、片尾

二、节目长度

每集90分钟,分为上下集播放(不计入中间插播广告的时间)。

三、播出时段

鉴于《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的特性,偏向休闲、放松,但是又相对知性,因而策划每集节目在周末双休日晚20:30——22:00首播,并于次日早晨7:00——8:30重播。

四、播出次数——2次

五、节目集数——8集左右

 主持人

由于节目自身的特性,《舌尖上的中国》既是一档美食节目,具有服务性、资讯性质,但同时又非常的注重节目中观众的参与度,强调参与度和娱乐性。

这档《舌尖上的中国》力图营造的是轻松愉快、健康自然的乐活氛围,因而并不希望主持人过于严肃破坏了现场氛围、打击嘉宾与观众的情绪;但也不希望主持人过于放松甚至太过“亲切”以至于给节目带来一种市井风气。《舌尖上的中国》需要主持人温和亲切,自然优雅、措辞简练,重在分享,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主持人需要通过简单的话语向观众传达一种交流的态度,从而通过他们的引导加大观众的接受程度。

所以,主持人展示的应该是比较知性、自然的形象,这是由节目的定位决定的。如同在前文中提到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播出时推介的主要会是偏向中高档的食肆,所以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主持人自然是题中之义。

其次,主持人最好是一男一女搭配,均有一定的年纪与阅历,可以更好的引导观众。他们应该与目标受众一样甚至具有更成熟的思想、更健康的饮食理念。能够传达出一种明亮而不耀眼的光辉。譬如凤凰卫视的一档乐活节目,主持人并不是专业节目人,而是两位知名的美食旅游家、自由撰稿人。节目不仅仅向观众推荐食府,也会向观众传达一种比较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态度。因而观众的接受态度不仅仅关乎于节目美食的内容,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和相应的感染力也很重要。而各地美食资讯类节目,如果能偶尔请到当地知名的美食老饕参与节目,就会更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公信度(可以偶尔特约,也可以长期参与)。

另外,这档《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重点着眼于推介各地优质的美食资源,同时也强调互动性和娱乐性。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节目就不会仅仅止于主持人的解说与配合,影片的展示与播放。节目播出现场除了主持人,还会涉及到以下三类角色:

1.受邀厨师

节目现场会邀请当期的食肆厨师师傅来进行现场的烹饪演绎,这个过程会更帮助观众加深对于推荐的食肆、美食的了解,也有助于食府更直观、深入的向场内场外的观众推销自己的美食。观众还可以参与其中,乐趣无穷(譬如为师傅打下手,或是接受师傅的指导,现场DIY等等)。因而,美食师傅的表现非常重要,选择一位合适的厨师,不止要厨艺精良,还要能够表现出相关食肆的特色。在烹饪的同时要能够对美食进行一定的介绍讲解,因此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措辞技巧。节目组也应在节目前予以相关的沟通和帮助。

2.美食嘉宾

所谓“美食嘉宾”,是指一些对于美食非常有心得、体会,尤其相关资历比较突出的嘉宾。譬如国家一级厨师、美食协会会长、米其林特约美食评论家之类人士。因此,《舌尖上的中国》每期会邀请三至四名美食嘉宾。他们的评论相对于普通人会更加的客观、专业、深刻、全面,甚至会有独辟蹊径的新锐见解。并且,嘉宾们不会单纯着眼于美食的味蕾感受,也会看重食物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营养价值、烹饪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来源,栽种的过程等等。相应的,其意见会更有说服力,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和追随。作为这一领域的意见领袖,美食嘉宾的态度、表现很有影响力,可以为节目增色不少。

3.特邀观众

特邀观众会采用场外征集的形式确定,譬如说:在网站上针对节目内容留言,在节目中短信参与互动,事后给相关节目组来信,甚至是针对相关美食机构消费反馈的节目观众等等。可以自愿报名,也可以由节目组在以上人士中抽取。

对于特邀观众,并非完全的随机抽取,节目组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筛选。如同厨师与美食嘉宾一样,现场特邀观众的存在也是在为节目的主旨服务的。尤其《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强调节目现场的互动性,特邀观众就非常的关键。

特邀观众应该符合节目目标受众的一系列特征要求,才能有效地推动节目进程。《舌尖上的中国》的诉求对象即如前文所示,因而现场观众最好就邀请诸如:热爱美食减压的年轻职业女性、喜欢周末街头约会的新婚夫妇、多年对美食孜孜不倦的美食老饕等等。

观众的现场参与,可以大力烘托节目氛围,达成既定效果。他们在节目中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他们来自观众,本身就是观众,有观众的思路,感受观众的感受。对于食肆来说,她们的意见和看法更加直接,也更具有指导性。

(2)他们是观众的代表,他们的切身感受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加直观、亲切,也更具有说服的效果,更易为电视观众所接受。他们的一句判断,有时甚至胜过主持人和食肆的千言万语。

(3)现场特邀观众合乎节目诉求对象的要求,自然也就成为节目整体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能够更好的帮助《舌尖上的中国》与观众交流、产生共鸣。可以更好的营造节目氛围。帮助《舌尖上的中国》打造品牌价值,完善节目定位。

当然,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要兼具一定的娱乐性,所以参考CTV-2《美食美客·全国电视烹饪擂台赛》、《美食美客·三人餐桌》,东风卫视《料理美食王》、《满 汉全席》、《天天饮食》等美食栏目,邀请美女嘉宾或是知名网络写手等类似的策略也可以运用到节目中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或者庾澄庆(哈林)和邓健泓的《味分高下》大腕云集,每期都有知名艺人恶搞或者被恶搞。无线的游戏节目从来奉行对艺人整蛊不留情的原则,所以参与明星反而前呼后拥上来“献丑”。甚至以此为噱头,加大《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效力与知名度,扩大传播效益,吸引更多观众。

 节目的策划亮点

借助最近热门的《舌尖上的中国》,一切围绕对具体美食、食肆的推介展开,抓住这个时间,把节目的名气打出去。并且《舌尖上的中国》一般都是相对偏于中高端,或是比较有历史文化蕴涵的食肆,通常不会包括街边的大排档等类似对象。所以,针对的目标受众也是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品质,受过一定教育,有相当收入的职业人士。他们讲究品味与格调,对细节与品质要求比较高,不仅仅讲求食物的味道,还对饮食的环境、包装、服务都有所要求。

我的《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向观众推荐优质美食的服务资讯节目,其相关介绍细腻丰富,另外还邀请了相关食肆的厨师进行现场烹饪展示。现场观众均可以参与其中,互动、品尝。场外观众也可以通过短信和网络参与节目,发表意见与建议或者发表看完纪录片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而《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特点还具有以下三点:

1.指导性——节目组搜索并筛选了本地大量的美食信息,将其中最优质的挑选出来呈现给观众。这些食肆的信息丰富翔实,极其具有指导意义。

2.互动性——节目设置中不仅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并且还有介绍商家和美食的VCR短片,也邀请了厨师现场烹饪,更有观众互动参与,品尝与鉴赏。

3.娱乐性——有精心制作的短片,大厨现场的烹饪表演,观众的互动游戏,场外参与,节目更富参与互动性。

另外,虽然现在美食类电视节目比较泛滥,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因为针对的是本地中高端美食资源,市场细分到位,垂直性强,这保证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特色和优势。另外,《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单纯的美食资讯节目,强调互动,兼顾娱乐。节目复合性强,也是《就是爱美食》的独特资源优势。 节目的形象包装

栏目的包装:

栏目包装是指栏目的识别系统、视觉包装、音频包装等栏目文化识别系统。视觉识别是栏目的名称标准、标识、话筒标志、主持人背景、记者采访服、采访车装潢及其它识别元素。视觉包装是指栏目的片头、片尾、片花、子栏目片头、栏目宣传片、栏目定位宣传片等。音频包装是指栏目主题歌、主题曲、片 头曲、片尾曲、标识音符等。栏目的形象提升,被社会和观众认同的速度和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栏目的整体包装。

十一、节目包装

风格:色彩亮丽、节奏欢快、活泼简约,体现少儿栏目的特点。

包装内容:演播室设计、片头、片花、片尾、栏目热线、电话指示标、各板块图标等。

1、片头设计15秒。片头设计要体现亮丽、时尚。

构想:白色底,三条飞舞的红色绸带,节目名称用金黄色的字,娃娃体,背景中加上一些不同颜色的小泡泡。白色代表未成年的世界纯真、纯洁,寓意着孩子的世界是一片净土;飘动着的红色绸带代表健康成长;字体的金黄色象征着快乐;不同颜色的小泡泡代表孩子们的各色梦想。

2、演播室:实景设计。总基调:温馨、时尚、富有动感。

 节目的前期筹备

《就是爱美食》的创作思路比较简单,一切围绕对具体美食、食肆的推介展开。每一集事前,节目组都会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合适的商家,在进行协商洽谈。随后就开始相应美食介绍短片的拍摄制作。完成以后,就展开节目现场的录制工作。

一、工作人员设置

节目制片人一名,对栏目的生产进度、拍摄质量、制作环节和经费收支负总责。敦促栏目确保创收和质量的双提高。

执行制片人两名,负责协助制片人开展工作。

主持人男女各一名,负责节目串词的编写,把握节目节奏,调动节目氛围,促进厨师与美食嘉宾、现场观众的交流。

编导两名,负责每期节目的策划、撰稿、导演,把握整个节目播放及相关事宜。摄像三名,统筹负责外景拍摄(美食、食肆背景)、节目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三名,负责剪辑、合成、节目包装等系列工作。

长期嘉宾6-8名,长期聘用,参与节目制作,提供美食体验。

二、节目宣传

1.《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主要的宣传手段是电视广告,尤其是本频道的电视广告。两者的受众会比较接近,甚至有大部分可以重合。观众养成了一定的观看习惯,对本频道节目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并且《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火头可以带动这项节目。

2.其次,依托于网络交流平台。《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本身就设置有互动性非常强的网络平台,因而可以在网站上定时发布节目信息、节目预告、播放节目内容,引导观众积极参与。

3.市区户外广告,这是由《舌尖上的中国》本地美食资讯节目的特性决定的。投放在市区的灯箱、站台、布景板、公交车身的广告宣传,都可以高效率被本地观众关注到。

4.各地电台广播,因为,各地广播的收听对象基本可以确定是各地本地人,这是比较有利的。并且,现今广播系统细分比较明确,譬如交通广播电台或是音乐广播电台的受众群就相对符合节目设定,都是比较适合投放广告的目标。

三、对节目市场分析进行筹备

首先,在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止吃饱,还要吃好。除了味道正宗,美食的营养、环境、服务、烹饪方式、健康理念等等都日益受到重视。有需要就意味着有市场,美食行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也造成了不小的烦恼。自然,美食资讯类节目就应运而生了。

其次,《舌尖上的中国》的市场细分相对比较到位,瞄准的是当今饮食行业发展的主流,以中高端食肆为卖点。诉求对象也比较具体,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防止造成资源的浪费。

最后,《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设置比较合理,较之普通美食资讯类节目,信息更为全面细致,节目复合型强,综合运用了各种手段。节目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 节目的经费预算安排

节目的大部分经费来源于广告

广告市场分析

1.栏目冠名/特约播映、整体栏目冠名

(1)每一集《舌尖上的中国》的片头:《舌尖上的中国》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或是直接采用《XX赞助商 就是爱美食》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舌尖上的中国》片尾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手法。

(2)每一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开始,主持人都会以“欢迎收看《舌尖上的中国》,本节目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来提醒观众注意;节目尾声亦然。

(3)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标识上活动展示,突出广告商的标志(通常持续显示在电视屏幕右下角)。

(4)节目中播出的美食相关短片,首尾都展示广告商标识。

(5)每一个节目段落间,中途插播展示广告商的短广告。

(6)现场设备,如话筒,大屏幕,布告板,烹饪设施,嘉宾观众的桌椅等等,都可以加以广告商标志。2.上下半集间插播广告

《舌尖上的中国》分为上下两集播放,中间插播广告。尽量以节目赞助商的广告为主。

五、投入产出

《体育新闻》栏目策划文案中就投入产出比的表述是这样的:按照辽宁电视台自办节目经费标准150元/分钟计算,《体育新闻》卫视版全年经费预计为20*150*365=1095000(元),如果加上各种版权费和重大赛事的特别报道经费1000000(元),总计2095000(元)。

广告创收预计:午间版和晚间版两档播出时间段的广告报价分别为4800元/15秒和7200元/15秒,按每档新闻一分钟的广告时间段,全年最高收入为(4800+7200)*4*365=***元,假设按2折优惠和60%满档率,则全年广告收入应为17520000*20%*60%=2102400元。收支相比,还会有部 分盈余。因此,可以说栏目的投入产出基本平衡,略有盈余。

以上为本论证项目负责人对《体育新闻》卫视版栏目策划方案中整体内容的归纳与摘录。下面根据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按照辽宁电视台编委会就栏目方案论证所制定的五项基本要求,本项目负责人对该栏目的策划文案,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可行性论证。由于信息的来源与数据的采集很有可能不够准确,挂一露万之处在所难免,如有论证不够准确和错误的地方本人愿意承担所有责任。

第二篇: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舌尖上的中国

一、活动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为《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七集。其中将包括,“狮子头”、枫镇大肉面、木渎乌米饭、苏州吴江区七都镇的腌桂花等特色菜品。摄制组历时半年时间,走访拍摄近100个地点,遍访各地“美食”,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部分海外城市,积累了大量素材。

(信机系)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吃货福利”,时隔两年,央视纪录频道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度登场。新一季能否像当年一样风靡全国?《舌尖2》将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历时一年时间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美食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搜狐视频纪录片带您一起开启舌尖上的味蕾之旅!

三、活动时间

6月6号~6月24号

四、活动地点

易班线上

五、活动内容

1、舌尖上的中国 介绍

2、每一集的介绍

3、大家的评价

六、活动展开

根据活动内容发帖

1)舌尖上的中国 介绍

2)每一集的介绍

3)大家的评价

八、活动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员

xxxx(策划,拍照,素材收集)

xxxx(总结)

第三篇: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一、《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背景.............................2

(一)历史文化的影响........................................2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3

(三)电视节目竞争下的产物..................................3

二、《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3

(一)节目定位——高雅与市井百味的结合......................4

(二)节目内容——传统与日常生活的回归......................5

(三)节目形式——“西式外袍”下的中国韵味..................7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1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广陵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9级 090033137 薛源

指导老师 武新宏

【摘要】2012年5月14日,一部以美食文化为载体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记录》栏目播出后,以惊人的速度和趋势引发了收视热潮。在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行业竞争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纪录片的发展推向了高潮,本文将从节目定位、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几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节目形态

【Abstract】On May 14th, 2012, A Bite of China, a documentary based on food culture, was aired in the Program Charm•Records on CCTV-1.After broadcast, the documentary establishes a wave of high ratings with an astonishingly high speed and a good trend.I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culture and society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on, A Bite of China pushes the documentary to a new high.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ses the program form of A Bite of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ocalization, content and style of program.【Key words】A Bite of China, Documentary, program form

引言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影片便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由L.卢米埃尔录制的实验性影片在法国巴黎卡普辛大道首次公映,这是人类对纪录片的最初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纪录片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最终发展成以真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作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示,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虽然比西方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却是跨越式的,如今也已经能自主摄制符合国际化水平的大型纪录片。

2012年5月14日,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的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播出之后,即刻便在中华大地甚至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舌尖热潮”,攀上了纪录片收视率史上的又一高峰。这是一套讲述中国美食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文化、普通百姓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的滚动播放和网络层出不穷的评论下,成为了央视纪录频道文化内涵、制作水平、视听品质的代表之作。贴近观众的拍摄方式,国际化的制作标准,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片中处处包涵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映照,使它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给其他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带去了客观的可借鉴意义。

一、《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诞生不仅得益于我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也得益于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逐渐发展完善的电视行业本身。

(一)历史文化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郦食其列传》中记载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食”,“民以食为天”是千年来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十分讲究饮食“色、香、味”俱全,要求选料精良、刀工纯熟、火候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以及情调雅致。对于饮食的研究也是自古就有,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撰的《吕氏春秋》第l4卷《本味篇》,记载了当时推崇的食品、味料以及我国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食单》是我国最早的烹饪专著,系统地阐释了饮食的烹饪技术和南北菜式。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来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这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而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最贴近现实的影片,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人、事、物的真实反应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纪录片与美食相结合而产生的美食纪录片,传播美食信息,展现美食文化,让观众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稳步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追求和标准,“饮食”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进入21世纪,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2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4565元,物质生活上的丰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人们有能力、有需求去探索文明、健康、多样化的饮食方式,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时尚成了人们自觉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才有了产生发展的空间。

(三)电视节目竞争下的产物

在如今的后“限娱令”时代,整个业界一直在思考的焦点问题就是我国各大卫视乃至整个中国电视的出路在哪里。我国电视文化的整体发展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从过去单一的宣传、教化功能,扩展到如今这样传达信息、社会教育、娱乐消遣、服务大众等多重社会功能并举。电视文化发展开始从“宣传本位”向“人本本位”转变,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大众诉求来构建节目。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需要以大量的原创纪录片来支撑,努力做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这为《舌尖上的中国》的产生提供了平台。同时,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为《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专业技术的支撑。

二、《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节目的核心定位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如何将人与美食的故事说的感人、说的吸引,不那么枯燥乏味,这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与节目独特的制作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节目定位——高雅与市井百味的结合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这句话为整部纪录片定下了基调。那么什么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在片子里中我们看到,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深入到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采访拍摄因为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原生态的生长、生产和生活场景给我们的视觉味觉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镜头拍摄到的藏在大山和湖泊之下、高原之上、大海深处的美食生产场景,都是在该片参与人员真正走进最基层,采访处于最前端直接接触美食食材的劳动者、创造者后,记录他们劳动的过程和快乐,从而展现给我们的荧屏最生动最原生态的画面,进而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部纪录片的摄制者只是将目光停留在大都市大厨房里,只是邀请一些大厨们做一些所谓的名品佳肴,那么这样的节目会有如此轰动的效果吗?

2011年以来,中宣部大力倡导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所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只有到了第一线,我们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听到百姓的心里话,也只有真正弯下腰,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真正了解百姓,了解中国,真实的展现最原始真诚的中国百姓。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是从播出时间、还是从本身定位来看,都不具备成为热播剧的潜质。但是,在该片成功播出后的一周时间里,一场“吃货总动员”的奇迹证明了这部饱含质朴与温情的美食纪录片“完胜”了同时期热播的所有电视剧。对于它的意外走红,很多观众对它的评价是“眼泪与口水齐流”,对纪录片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深受感动。在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够迅速窜红,甚至让观众看得“眼泪与口水齐飞”,确实十分罕见。

该纪录片通过对各地不同美食的制作方式和各种美好“团圆”场景的渲染,不仅牢牢抓住了观众舌尖的味蕾,并且还潜移默化地唤起了每一位观众心中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当那些你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被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时,《舌尖上的中国》击中的不止是浓浓的乡愁,还有那舌尖上的“永无乡”。

纪录片最常用的手法应该就是引发共鸣,而《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则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引起了整个民族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也是那些鸿篇巨制的纪录片所无法比拟的。在多数人眼中,纪录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通常被认为是“精英们的消遣”。然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而,《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不时的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完美地把纪录片的格调高雅与电视剧的市井百味结合在了一起。正如该片导演陈晓卿所说,“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来做这个纪录片”,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始终恪守的定位。

毫无疑问,准确的定位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不得不让我们在纪录片的整个制作过程中进行反思,是否应该将纪录片的准入标准降低,让它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让每位观众都能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找到情感的寄托以及精神的共鸣,相信这才会是纪录片真正吸引人、震撼人的地方。《舌尖上的中国》所引发的轰动效果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宫廷剧”“穿越剧”就是明证,其实,不管是纪录片的创作,还是各种文化的提升与传播,并不一定要是鸿篇巨制、波涛汹涌,相反贴近生活的涓涓细流,没准更能滋润心田。

(二)节目内容——传统与日常生活的回归

《舌尖上的中国》全篇分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7个部分,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该纪录片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处处展现出的人文关怀。这部纪录片没有空洞地宣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

用舌尖来描绘中国,意在见微而知著。作为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是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并没有拍摄远离百姓生活的高端美食,采用的如酸菜鱼、油焖冬笋、粽子、豆腐脑等食物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这对于观众来说便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在展现各种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过程中,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通过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这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高度赞扬,也是面对现代文明冲击吟唱出的一曲无奈挽歌。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信奉“食道即天道”的价值观,“从五谷中获得温饱”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基础。对中国人而言,“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幸福,当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分享着美味佳肴的同时,也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在围桌而餐的热闹中,找寻到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对海外华人来说,中餐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食物,更多的则是凝聚着文化认同以及维系着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民族情感的重要媒介。

在内容层面上,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两种与观众不同距离的食物:一种是曾经或正在滋养着自己的食物,观众乐于评论片中的叙述是否完备、准确,被搬上荧幕的家乡菜肴勾起了大家的浓浓乡情;另一种则是遥远的食物,它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本质上是对另一种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好奇。

《舌尖上的中国》从每天都会被端上饭桌的普通食物说起,它描绘食物在自然界生长的样子,讲述采集加工食物的过程以及劳动者的真实故事。这部纪录片没有“创造”美食,只是单纯的呈现出千百年来存在且变化着的食物及其背后的人类智慧。片中的人物故事灵动简洁,去掉了不必要的枝叶,人物和故事、故事和美食之间穿插着讲述,与其说是这是一部美食片,不如说是生活片更为恰当。

这种生活片,在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眼中,是不同的。对于青年观众特别是大学生来说,美食内容的影像呈现,不只是跟着片子大快朵颐或画饼充饥,更体现了日常生活的一种回归。正如一位女生这样温情地感慨:“《舌尖上的中国》充满了一股轻柔的力量,它让年轻人愿意走进厨房。我觉得,到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物,在家里感受着锅里煮出米饭的弹香,切豆腐时脑海里浮现出制作豆腐的过程,想象几百公里外的四川盆地,豆腐是被怎样的煮食。”[1]这种回归是难能可贵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毕竟,我们这一辈的国人会做菜特别是会做一桌好菜的人是少之又少。有位男生说得很直接,“从饮食男女的角度去看,《舌尖上的中国》说不定能让现在的女生觉得做菜是一件美好而又有意思的事情,就像‘大长今’嘛。而我们这些男生呢,在找女朋友的时候,或许除了普遍加入‘外貌协会’之外,说不定也会加入‘美食协会’。”[2]

然而,在内容的呈现上,有时也会让人觉出有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效果。比如,一位比较会做菜的女士挑剔地说道,“这部片子里的食物感觉被拍得太过好看了,这样

[3]反而就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好吃了。”当然,也有对社会现象存在极大不满的人们会联想到“舌尖上的另一个中国”,比如地沟油、皮鞋酸奶等,“这个片子似乎很纯洁,它在极力提炼一个和谐美好没有杂质的世界,只追求视觉的享受和诗意的讲述,甚至连腌制、烟熏食物有害健康的那些信息,一点都没有提到。难怪它叫‘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胃’里的中国——舌尖只斟酌味道,胃才担负健康和营养。”网上甚至还有这样一些鬼灵精怪的总结:“中国人挖地三尺寻找食物,之后,腌酵熏酿,使它变质。”

[1][2]

[4] 采访自贾志杰.安徽理工大学英语系学生,2013-4-20.

采访自陈佳宏.江苏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生,2013-4-20. [3] 采访自朱佳.实验幼儿园教师,2013-4-20. [4] 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41-42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确实,想从一个民族的舌尖抵达她的灵魂并不容易,这是一段崎岖且充满挑战的道路。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呈现上,我们可以看出摄制者努力用风、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意象,彰显“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片中所展示的种种味道也沿袭着中国的传统,“甜是对未来美好的祝愿”,“苦尽甘来是中国人在味觉上对‘苦’的辩证”,“每一种味道都有意义”以及“五味的调和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追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等的解读,或许有些过度拔高,但拍摄者试图通过美食回归传统的尝试,对于崇洋严重的青年国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剂“食补良方”。

(三)节目形式——“西式外袍”下的中国韵味

说起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少有人会在意它的形式。它之所以火爆,或许更多的是因为这其中与家乡和美食相关的影像内容——对于离家求学、食堂饭菜果腹的大学生来说,这两块内容,恰好击中了他们的心和胃。但是,片子最终呈现出的样子,真的就无足轻重了吗?转念一想,美食类的节目,在中国并不少见,如果《舌尖上的中国》做成《大家学做菜》之类的节目形式,那么,它还能引出老饕们的垂涎、还能勾出异乡人的乡情吗?

没错,《舌尖上的中国》其实也是形式感很强的一部纪录片,只是大家在观看的同时更多的是被画面的美感以及舌尖的味蕾所吸引。从各种细节元素上看:片中的画面精致优雅,解说不蔓不枝。短短的片头,水墨晕染中是中华美食的集锦,配上清新恬淡的民乐,最后定格在筷挟腊肉、舟走河川的优美画面中——每一处都荡漾着中国韵味。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国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是摄制组历时一年,转战全国各地,搜索各地美食,以“美味的食物,真实的故事”作为载体,利用碎片似的剪辑将中国不同地域的食物进行有序梳理而最终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该片的构图也是极好的,片中不时营造出中国传统书画的写意美感和情境,比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的在湖北珍湖上撑竿行船的挖藕人,小舟、芦苇、船夫都是最典型的中国式意象;再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马文斌拉面的场景,纯黑底上的白衣、白桌、白面,简洁的画面、飘逸的动作,营造出的是宛如中国功夫一般的潇洒自如。

不过,细节元素中浓郁的“中国韵味”的存在,并没有抹杀掉《舌尖上的中国》的整体特质——披着一件华美的“西式外袍”,它的篇幅结构、叙事模式与BBC的《美丽中国》、Dis-covery的《列国图志》等节目相当接近——如果套用综艺节目生产领域的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模式化观念,这便是在纪录片领域的一种模式引进。就像《中国达人秀》、《年代秀》以及《非诚勿扰》等节目,我们都知道,它们是因为内容上的“中国化”、“接地气”而走红。但在形式层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们是很“西方化”、“世界大同”的(这是指不同国家同一模式的节目,都有统一的节目样态和生产机制)。

一位对古典音乐有着持久热爱的同学谈到《舌尖上的中国》的配乐时感叹道:“这里只有‘中国乐器奏出的西洋调调’。片中的配乐并不出彩,笛子、古筝等民族乐器的登场,却奏出不古典的意味。在整体印象上,《舌尖上的中国》配乐的西方感比曾经的《望长城》、《最后的山神》更为明显。”[1]他的话,点出了“中国式纪录片”的问题:在形式层面,所谓“中国式”决不只是水墨转场、写意构图,更重要的还是整体架构。

除了配乐,《舌尖上的中国》在七集的篇幅中,也没有使用中国传统讲故事的方法:它很少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甚至连贯穿全篇的情节和主人公都少有。全篇的叙事主体是编导,观众要做的,仅仅是在动人舒缓的解说词中,由编导带领着走南闯北、遭遇美食——这是典型的西方商业纪录片的生产思维。东方美学的神秘感和对自然的追求,在这里被人为地肢解,没有寻觅的过程、没有发现的惊喜,“中国式”的形式特质相对比较寡淡。

不过,“西方式的形式”是不会侵染“中国式的内容”的。一位年轻却资深的“吃货”坦率地说:“《舌尖上的中国》看起来与西方纪录片没有什么差别,但中国的韵味却是十足浓厚的。这部片子在讲述美食,但不仅仅是美食。它在美食背后叙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一种美食或与之相关的器物,总是要寻找有关的人物,比如‘老把头’和黑龙江的鱼,扎西之于黑陶,他们密不可分。而传统的除夕团圆、猎杀不绝等话语虽轻描淡写,但厚重的文化观感也在点滴之间扑面而来。”——这句话看似矛盾,但仔细琢磨,也并不难理解:“西方式的形式”的确没有影响“中国式的内容”,反而以一种更为现代、更有效率的方法将中国韵味深植入了纪录片当中。

一位“文艺小清新”这样描述道:“《舌尖上的中国》就像穿着西式华服的中国老妈妈,满脸的皱纹难掩温情的微笑,她在邀请你入席,热腾腾的一桌菜升腾起的是‘中国味道’,是‘家的气息’。”[2]

在形式方面,可以这样归纳:《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整体架构很洋气、细微元素很中国”的纪录片。

[1][2] 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

41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41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每一个文化从业者都在接受着创新的挑战、转型的压力。《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商业纪录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我们知道,即使是“爱国主义”这样宏大的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百态;即使是纯粹的商业类美食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一直是贯穿该片始终的。真诚和真实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J].新闻大学,2001,(2):15-16. 2.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2012-05-21,(15):12.3.张婉婷.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J].现代视听,2012,(8):64-66. 4.章福敏.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启示[J].视听纵横,2012,(4):86-87.

5.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8):136-137.

6.轩召强,舒晓程.舌尖上的中国让“眼泪与口水齐流”[N].新闻晚报,2012-05-21(02/03).

7.鸣一凡.舌尖上的中国,既有感动也有启示 [EB/OL].http://bjyouth.ynet.com/3.1/1205/27/7131029.html,2012-5-27.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转眼间,大学生活一晃而过,论文的完成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首先要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武新宏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指导、审查我的论文。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不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还有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生活中的榜样;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了我无尽的启迪。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第四篇:“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策划专题

现在很多人最喜欢看的是美食节目吧?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即将开播了,让我们来回顾下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而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饮食文化的跨地域传播成为必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不仅仅再是为了解渴充饥,而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和品味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行为。青岛广电中视出品的《丝绸之路上的美食》(20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的《美食世家》(2011)以及《世界流行的美食》(英国)、《寿司之神》(日本)、《面条之路》(韩国)、《安东尼奥•卡路西奥的意大利美食》(意大利)、《吉米的食品工厂》(英国)、《香料之路》(英国)等陆续播出或通过网络传播,备受人们关注,美食纪录片市场已经养成。作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美食类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顺理成章地乘上了这一东风。

考察当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大幅度挺进,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但也不忘过去的情感记忆,怀旧成为他们对过去和传统的一种怀想,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怀旧情怀一旦受某些事物的触发,便表现得尤为强烈。《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的是中国最乡土、最原始的食材,最普通的食物,流传了上百上千年的食文化,甚至大部分食物都远离了现代的食品工艺,是对受众怀旧情怀的一种释放。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网络购物的盛行,使跨地域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习惯,《舌尖上的中国》挑拨观众味蕾之时,观众通过网络购物或亲自动手制作或往目标城市消费,定制感兴趣的食物,将情怀化为实在的体验,既得到心理满足,又得到味觉享受。淘宝网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后的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近800万件。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两倍。第一集介绍云南诺邓火腿,某淘宝店立即接到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的当晚。

逢时———媒体环境分析

机遇对《舌尖上的中国》来说,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纪录片是国际通行的影视语言,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却被中国电视业和观众边缘化,发展比较缓慢。进入新世纪后,一系列来自各国的纪录片的引进,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的纪录片传播平台的建立,均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1.独立的纪录片传播平台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于2011年1月1日开播,同时开通了中文版和英文国际版,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全天24小时播出,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开办不到一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持续发力,稳步增长,日平均收视率超过0.7%,其具有高端的媒体属性,高质的频道受众,央视最年轻的运作团队,是中国最大的纪录片制作、播出和营销平台,并正向全媒体产业链发展。2012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周一至周五22:30开办纪录片展播栏目《魅力纪录》,央视高端原创纪录片都将在该栏目首播。开播一个多月后,收视率超过原有电视剧时段30%,同时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回归电视荧屏。在综合频道次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对培育中国纪录片市场和受众意义重大。《舌尖上的中国》(七集)被列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2年大型高清纪录片重点项目。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魅力纪录》首播,这是《魅力纪录》第一部首播的中国原创优秀纪录片,之后,在纪录频道重播。《舌尖上的中国》借助优质平台播出,实现了品牌叠加效应,网罗了大批观众。

2.以网络影响力提升社会影响力

若仅以收视率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唯一评价体系,纪录片显然不能与电视剧或娱乐节目相媲美,也难有竞争力,《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如此。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网民总量的不断攀升,网络影响力成为了一个新的电视评价指标。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共计5.38亿,他们用鼠标和显示屏决定着影响力。《舌尖上的中国》真正走红其实是在网络,不受时间限制,可以自由选择观看进度的点播,给影像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网络影响力提升着社会影响力,网上网下并形成了互动。

选材———作品内容分析

“资源稀缺性、优质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构成电视纪录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集中体现在内容资源的创新能力上。”[3]无论是借势,还是逢时,都仅仅为其成功提供了可能,作品内容才是重点。尽管《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观众褒贬不一,有人举大旗拥护,也有人挥大棒诟病,但瑕不掩瑜,该片在内容上仍有诸多独到之处,这恰恰是其吸引人的地方。

1.讲故事,以美食和人为主角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主角其实不仅仅是美食,还有与美食相关的人。如果仅仅讲美食,比他更专业、更精美的纪录片很多,但那些刺激到的只是味蕾,要想深入人心还需要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由人生产、由人品尝的,该片选取了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人的故事,在展现美食的同时,反映了当下部分老百姓最真实的生存境况,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云南的卓玛和妈妈在松针下捡拾松茸,湖北嘉鱼的职业挖藕人圣武、茂荣兄弟每年只身出门7个月采挖莲藕等。用独立的故事,分布在每一集,该片具有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将绝对个人经验转变为可供流传、分享共赏的集体意识,使观众有所触动。

2.接地气,大众化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关注八大菜系或名家名菜,而是选择了中国不同地域最普通的家常菜,老百姓厨房里最简单的食材,平民化的视角,使草根生活得以呈现,接地气,实现大众化表达。本片拍摄之前,摄制组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了三个前期调研员,做了四个月的田野调查。于是,找到了黑陶匠人扎西及他的儿子李小龙、云南建水制豆腐为生的王翠华和姚贵文、陕西卖黄馍馍的老黄、吉林查干湖渔把头石宝柱等人及附载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镜头中出现了安徽休宁的毛豆腐、广东顺德的村宴、浙江宁波的年糕等。片中共有拍摄地点70个,为避免沿用固有模式,摄制组让一些在校学生和喜欢旅游的人帮忙找拍摄点。片中每个故事的开篇从主要人物做的事情入手,即所谓的“小切口”,用猎奇式的表述,选择极端化的故事和最鲜活的素材,遵循8分钟原则,将地貌地域、人文历史等内容穿插入故事之中,片子可看性较强,对观众有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观看习惯,多用短镜头,快节奏,如第一集50分钟的片子有1400个镜头。

3.画面自然丰富且有质感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画面的吸引力很重要,必须将美食拍摄得美观诱人,以达到最佳的视觉呈现效果。《舌尖上的中国》使用了大量的食物特写镜头,用首席摄影闫大众的话来说:“特写是最能展示事物质感的景别。食物的质感是吸引食客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我们在开始拍摄之前就决定了特写是拍摄食物的主要景别。”[4]同时,该片还使用了许多主观镜头,即模拟人物视角,将摄像机放入水桶里、井里、菜筐里,于是有了菜被投入其中的动感画面。因片子不仅在拍摄食物,还在拍摄人,而且几乎全是没有任何镜前经验的普通百姓,为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必须使他们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这些效果的实现都要归功于该片的主要拍摄机器Sony-f3。Sony-f3机型小,能让被拍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机器的存在,同时也便于移动机器,方便跟拍。此外,片子中还使用了许多快镜头,如人流穿梭、风云变幻以及食材发酵成熟、食物烹饪等过程,这一方面加快了片子的节奏,同时也使片子画面更丰富,观赏性更强。《舌尖上的中国》仍存在诸多让人诟病之处,如文稿稍显粗糙、创意有模仿痕迹、部分内容略有重复、脉络欠清晰等,但以上缺点并未阻挡其收视率上扬,反而因争议的存在,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央视对该片实施品牌化经营,该片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同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以国际化的选题、表达和品质,进入国际主流媒体平台。同时,注重其延伸产品的开发,央视授权光明日报出版社编撰《舌尖上的中国》图书,已于2012年6月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已经着手中文繁体字版、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法文版的编译出版工作。第二季现已进入调研阶段,即将开拍,预计年底播出。以上操作均进一步强化了该片的传播效果,扩大了辐射范围,增加了影响力。

第五篇:主持人节目策划格式一

二、节目理念:

i.关注新闻中的人性。所有新闻当中“人”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任何新闻归根到底都和人有关,“新闻会客厅”将以关注新闻中的人物内心、经历和感受为内在追求。

ii.多角度。通过对新闻中的知识性、故事性的展示,让观众得到更多的、更进一步的信息,不提供结论。

iii.平民气质。“新闻会客厅”将通过谈话场营造一种家庭气氛,拉近硬新闻与普通人的距离,增强可视性和传播的有效性。它的风格是亲切、平和、随和的。

三、“新闻会客厅”的特色:

“新闻会客厅”的竞争对手是中央台的其它演播室谈话节目,如《时空连线》,《面对面》,《中国报道》等,但“新闻会客厅”有自身的特色。

1、新闻的关注点不同。

<新闻解读><时空连线>等节目是“带着问号前行”,关注新闻的背景、前景与解决之道,常探讨制度与机制问题。而“新闻会客厅”是“带着兴趣出发”,关注新闻中的人,包括人的感受、人的命运,具有知识性与故事性。

2,嘉宾功能不同。

所有新闻谈话节目中出现的嘉宾不外乎是专家、官员或当事人。“新闻会客厅”不追求专家路线,不是说它排斥专家,而是说它不强调专家式的权威解释,着眼点在于新闻性与人性的结合,其提问注重“大众感受、朴素情感”。

3,叙事逻辑不一样。

其它新闻谈话类节目是线性叙事逻辑,讲究叙事的起承转和,注重清晰的结论,相对比较完整。而“新闻会客厅”是发散式的叙事逻辑,它可以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多个

主题,它不要求有周详的论证,其逻辑随着主持人谈话的兴趣和气氛游走,谈论的点和结论是开放式的,不唯一的,追求与观众的共鸣,是“形散而神不散”。

4,呈现的形态不一样。

其它新闻谈话节目是你问我答的“采访式”,较为严肃,而“新闻会客厅”则是有感而发的“谈话式”,较为轻松活泼,具备家庭氛围。同样是谈论一个新闻,“时空连线”等节目是在评论,而“新闻会客厅”是在“议论”,如果说其它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要穿西装的话,进入“新闻会客厅”的人则不用穿西装。

四、开办“新闻会客厅”节目的必要性:

一,创立“新闻会客厅”,是新闻频道追求传播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纵观中央电视台历来的新闻节目,主要是以告知事实和评论为主,而现代传播学认为,公众对新闻还有交流、议论的愿望,还想知道别人(除专家)对此事的感想与看法,新闻会客厅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因此它的出现填补了新闻品种的空白。

二,从国外新闻频道成熟的经验来看,“新闻会客厅”类型的节目,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对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等国新闻频道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它们都有类似的谈话节目,都有很强的生命力。

三,开创“新闻会客厅”有利于中央电视台整合频道资源。

1,从“新闻会客厅”横向比较看,在晚间20点到21点时段,观看电视剧的观众,占60%。“新闻会客厅”的家庭氛围对这部分人有较强吸引力。

2,新闻频道纵向比较看,19点到21点的前后,都是公众关注度高的主流新闻节目,整体感觉“偏硬”,“新闻会客厅”则有非刚性的特点,因此它的的出现增加了新闻频道节目种类的多样性。

五、“新闻会客厅”节目的优越性:

1.可操作性强;“新闻会客厅”的嘉宾组合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有关联人也可以有当事人,不受实际情况限制,极具可操作性。

2.时效快;“新闻会客厅”的节目内容,是对当日发生或者当日报道的新闻进行议论和交流,因此,它具有非常快捷的时效。

3.性能价格比高;“新闻会客厅”每天半小时播出, 资金投入相对而言比较便宜,节目的产出却相当高。

六、“新闻会客厅”节目前景分析:

首先、“新闻会客厅”会很快形成品牌效应。

“新闻会客厅”的主持人是面对整个中央电视台充分开放的,象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敬一丹、方宏进、张泉玲、张羽、王志、董倩等,这些知名主持人已经各自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这样的主持人组成,将会使“新闻会客厅”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公众知晓度,并尽快形成自己的品牌。

其次,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做,“新闻会客厅”有可能诞生中央电视台第一批时事评论员。

时事评论员是国际新闻大台的一个显著标志,CNN、BBC、ABC等著名的电视台,都拥有一批出色的时事评论员,中央电视台目前还没有时事评论员,“新闻会客厅”栏目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最后,“新闻会客厅”是中央电视台最有潜力成为直播形态的新闻专题节目。在节目的开办初期,“新闻会客厅”准备采取准直播形态,一旦条件成熟,将逐步向直播形态过渡。由于“新闻会客厅”节目的内容定位,使得其节目在安全运做方面极具有可控性,正因为如此,它在新闻专题节目中,最具有率先实现直播的可能。

总之,“新闻会客厅”节目独有的形式和定位,将使新闻频道在实现新闻价值方面更加丰富,节目类型更加均衡,整个频道也将体现出更为人性的时代特点。

七、主持人介绍:

包军昊(Bao jun)

包军昊,男,1969年5月生,新疆石河子人。

1987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后被下放至沈阳金杯汽车公司锻炼一年。

从业12年,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栏目做一线记者和策划。曾担任“中国入世直播”节目的策划和多哈直播现场总导演。作为主创人员创办过三个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等。

个人留言:从业十几年一直在中国新闻的主战场作战,并且伴随所效力的栏目成为全国名牌。今天来到《新闻会客厅》这片新阵地,我无法容忍它不是名牌。

沈冰(Shen Bing)

1995年7月至1995年11月保送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国际经融专业,后选送新加坡学习。

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业与财务系

1999年6月至2000年9月新加坡《联合早报》任财经记者

2001年3月获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大赛银奖(亚军)

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主持人

2002年6月任《你好,世界杯》节目主持人

2002年7月任《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

现任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节目主持人

下载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1 对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洗澡水包皮,如果再听一场评话,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范文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事物也随之进步,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支撑物食粮。 上世纪,怎样获得一家老小的粮食是令人绞尽脑汁的,而现代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数计院 郑海龙2011031508 第一集“脚步”,没有再如上季那般,那样精致庄重地介绍每一种......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2014-04-28 广告也疯狂 广告也疯狂ID:guanggaocrazy 我们是来看广告的,请不要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

    舌尖上的中国文案

    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 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