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云才)主体参与还原生活激情教学鲜活课堂——
主体参与 自主发展 激情教学 鲜活课堂
——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建阳市小湖中心小学
陈云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发展的主体。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就是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主体参与”这一新理念,在教师激情的教学引导下,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还原成文字,这样作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有激情有兴趣,课堂教学也就鲜活起来了。下面就此谈谈本人几点思考:
一、让“兴趣”在写作中荡漾,发挥主体潜能
在中国教育史上,从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教育与生活理论,无不渗透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因为一千多年来的考试制度迫使教师们绕道而行。“学以应考”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作的目的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因为诸多压力,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因“不会”而“怕写”而“厌烦”,因“厌烦”而不会„„周而复始,到现在,演变成提到作文,教师喊难教,学生喊难写。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我想我们应做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自由谈吐,将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还原成文字。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原来写作文这么容易!这样畏难情绪就自然解除了。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对写作文有一种神秘感。“能写作文该多好啊!”这种对新事物的神秘感使他们一方面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一方面又害怕写不好反而影响了成绩。教师这时所要做的,不是严格的作文标准,而是放宽要求,宽容为主。“到底写什么才对呀?”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你怎样想就怎样写,写什么都可以!”只有让学生自由倾吐,学生才会渐渐地熟悉作文的各个环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能够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学生会高兴地喊:“原来写作文是这么容易!”下次再写作文就会比较积极。练习自由谈吐的途径有三:
一、坚持写日记,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大胆地写,不受约束,想写啥就写啥。这样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心里有话就会写下来这样既可以练笔,又可以为作文积累素材。
二、经常写练笔作文。练笔作文不给题目,学生有什么感慨就写下来,难度就降低了,这样的写作过程就是 积累经验的过程。
三、作文要求“因人而异”。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感想、认识深度以及对语言运用能力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不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感受“下笔如有神”的意味,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厚积而薄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新颖、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1、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作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作,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期末由学生选出“最佳推介奖”和“优秀推介奖”。这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制作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又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2、充分运用课本资源,广纳多方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靠的是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他们还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准备。如学生在学完《太阳》一课后,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便通过资料查阅,把感兴趣的问题,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人类不利等知识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人类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制 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可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期末把同学们制作的知识卡分类,串绳成册,加上封面,命名为“小百科知识全书”。全班同学都是作者、编著。“全书”既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评选“精彩之页”和“最佳制卡人”。
“双卡制作”的活动把阅读、收集、摘抄、写作、绘画等到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为作文储备语言和素材,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学性。
三、让学生在观察中写真情实感的文章,插上想象的翅膀
1、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主动性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务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一前提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有顺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注意发展变化、重点部分写具体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教师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内容的限制,放手让他们去观察自己喜欢的东西。其结果是,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棒!请看下面采撷的一个片断。
“第二天一放学,我的第一任务就是去看那五只可爱的小虾。我走到池边,看着里面游着的虾,意外地发现一只虾的头上,有一块红红的斑点,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像一块红宝石,又像一顶小红帽,真是好看极了。其它几只,身上都披着一件青绿色的花衣,尾巴像把小薄扇,忽扇忽扇的;头上的须子比身体还长,透明的小眼睛在水里东瞧西看。忽然,„„
2、引导学生写真话,表达童真。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的内部动力。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竞争欲,他们渴望能发表自己的习作,他们更会珍惜自己每一次发表的机会。为此我通过“口头发表、习作园地、个人专辑”三个方面来满足学生的“发表”欲,维持写作的热情。(1)口头发表。学生自己把作文读出来,读给自己听,读给别人听:教师把学生作文读出来,读得很动情,很夸张,让学生感觉自己的作文原来还值得一读。(2)习作园地。班级的习作园地是学生发表的园地,是展 示学生作文才华的舞台,是交流习作的沙龙。有一个学生作文基础很一般,因为在习作园地里发表了一篇作文,她给妈妈定写信,说自己的文章发表了,把她妈妈也高兴了半天。(3)个人专辑。个人专辑是学生把自己的成功之作向报刊杂志投稿,让学生播种美好的希望,获得意外的惊喜,同时还配合学校创办了“小作家”校园习作刊物,让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在校刊上发表。通过写真话,让学生表达童真,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
3、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想象,这样会使意境更加广阔,认识和感受更加丰富。为了使学生认识想象对深化观察、丰富作文内容的作用,笔者一方面注意选择一些观察与想象紧密结合的文章介绍给学生,另一方面特别注意发掘出学生中的闪光点。如:“校园水泥路两旁花圃的满天星,一朵朵紫色水晶小花嵌在翠绿的枝叶上,它们好像在冲我们招手,欢迎我们来上学;一棵棵铁树不示弱似的,撑开宝剑般的叶子一副威严的样子,立在那儿守卫着我们的校园„„
还有“二十年后的农村”、“二十年后的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让将来的景象浮现于我们的眼前。启发想象可以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作文内容更丰富,更富有儿童情趣。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和参与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第二篇:浅谈主体参与课堂模式下的文言文教学
自主建构和精神熏陶的圆融
——浅谈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文言文教学
泰州实验中学
俞婷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和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生成建构,批判性地发扬和继承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将会大大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主体参与 文言文教学 自主建构 精神蕴含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的用法依然保留着文言的痕迹,所以不论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语言延续的角度,文言文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钱梦龙先生就曾感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时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
【1】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教学对于广大老师来说也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也是“劳心伤神”的文体,随着近年来中考试卷上课外文言文难度的增加,如何学好文言文就成为了困扰广大学生的难题。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仍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的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为终极目标,虽然学生或多或少会学有所得,但是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只能是被动地依附于教师,没有创造力和自主性,长此以往会慢慢抹煞掉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最终文言文的学习变成了枯燥而无味的知识点积累和记忆,如此长期往复,反而会事倍功半。
那么怎样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集中高效地展开文言文教学呢?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课前注重学生的自主预习,课堂上也有课前自主检测和当堂检测环节,课堂上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起着引导而非控制的作用。因此,如果将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和文言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将会大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以下即是笔者对于主体参与模式下文言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视自主预习,培养信心和兴趣。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课前的自主预习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不断的文言学习中养成良好而科学的预习习惯。
初中课本上的文言文篇幅较短,难度也不是很大,并不像很多学生想象的那样难不可破。相反,只有勇敢地前进了,才能领略到文言之美。因此,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和兴趣非常重要。
首先,自主预习需要学生根据书上的注释和工具书,力争把一篇新的文章读通读顺了。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三峡》为例,书中所给予学生的注释占了版面的一大部分,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书下的注释全部提供了翻译。所以,学生完全有条件可以自己先很好地梳理文章。
其次,对于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完全可以很好的完成,包括条件允许下的网络搜索等手段对文本进行初步的梳理。七年级语文的综合实践有一个专栏就是学生在网上如何进行对自己有益的网络搜索和读写交流,语文课本上通常注释第一个就是对作者及其生平的简介,但通常比较简短,不能面面俱到,而且语文学习强调“知人论世”,对于作者写作背景的了解对学习一篇文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学生完全可以自主的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查找。如果这几点学生能够做到,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慢慢累积,甚至有少部分的同学在预习中就可以完全消化文章的知识,将被动吸收变为主动学习。
二、巧用课前检测,巩固预习知识。
在一节课开始之前,必须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只是对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课前检测的题目设置是基本知识和托展训练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自主预习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巩固,为接下来一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另一方面通过少量的拓展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些题目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综合预估,哪些是容易掌握的,哪些学生还可能存在问题。就将学生可能还存有疑问的拿来考察学生,这样接下来的一堂课里学生会以这些不清楚的问题为中心,在课堂上找到他所需要的知识点。
三、加强诵读交流,感受文言之美。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泰州市在2010年也提出“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的三进活动,而“诵读”并不仅仅只是适用于一些诗歌和优美的散文,文言文更需要诵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徐志伟,则从完形心理学出发,提出中学文言文的诵读教学,【3】应该做到“浑融地诵读,有趣地诵读,科学地诵读,审美地诵读。”他认为,在调动学生古诗文(尤其是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方面,诵读法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是非常有用的,应当推广和弘扬诵读这一古色古香的读书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兴趣,在诵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于漪老师也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出于这样的目的,可从以下四步着手:
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八年级的文言文《口技》,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开感染学生,似乎教师本身就成为了口技表演者,让学生如临其境。
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奏。文言文的断句考察也是考点中的重要部分,学生一边随录音或泛读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奏,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首先应借助注释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
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意。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男女生分读,也可配乐朗读,或开展朗读竞赛,使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
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理全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并深刻地进入到文言之美的情境中,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
随着诵读的深化,此时很多学生已经在慢慢地发现不仅仅是字音上的问题,学生就会自主地开展初步的小组讨论,学生就有多角度地思考的空间,能够充分地发展思维的个性,能以自己的理解来分析问题。
四、引导合作质疑,解决学习之惑。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合作方式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发表、交流、相互启发。这正是体现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旨,即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生成和解决问题。
如《三峡》这一篇课文中,学生在诵读之后,会逐渐地对一些书下没有的注释或词句产生疑问,如“或王命急宣”中的“或”是什么意思,一些同学就会自主地开展小范围的交流,而学习能力较强的一些同学即可在交流中把问题解决。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在诵读中所发现的疑问拿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解决。遇到一些较难突破的重难点,教师要进行适当点拨。此时,教师扮演着引导全局的角色,对于一些学习不是很主动的同学,要推动他们也能展开讨论。
当然,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足而完善的备课,对于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设,因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作为教师就应当在课堂教育教学环境中有意地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使学生在自主、和谐、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发展,进而
【2】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中的虽为什么解释成“即使”,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解释的可能。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提倡小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但有自主学习的体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同学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与小组同学的学习交流中,提高了交往能力。总之,学生在多维互动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主体学习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体验情感,极大地拓展延伸学习时间和空间。经过这一环节,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和检测以及在诵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已经大部分有所解决,然而这样的效果只限于主动性强,善于思考的一部分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也要考虑到一些较为内向,不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是一些不去主动思考,人云亦云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群体,教师则有必要回到“传统”的教学上,即知识点的强化和总结。
五、完善当堂检测,总结重难点。
然而,即使是知识点的总结,也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师说一点,学生记一点,教师读一句,学生写一句的被动学习局面。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主张在课前乃至课堂的每一环节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所获得的知识点,其余的学生进行补充,最后有遗漏的教师再进行点拨。以《三峡》为例,可让一些学习主动性稍弱的学生 4 来总结,可以以小节或文章逻辑划分处为单位,如让一生总结开头总写三峡的句子中一些重要知识点,有“略 阙 自非 曦月”等,若有遗漏,学生再互帮互助,一起查漏补缺,共同提高。
课堂的最后会有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当堂检测环节,当堂检测的题目是对这一堂课的所学进行检测和巩固,课堂开始之初在课前预习检测中遇到的问题,小组交流中的疑难困惑有没有得到解答。当然一节课的结束也是学生获得和思考的开始,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巩固,“温故而知新”,课后的巩固与拓展也十分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量不够,往往是学了就忘,等于没学。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相应的阅读分析能力也就越强。所以不管课外拓展的文言文内容考试是否有用,都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
六、感悟精神蕴含,培养古典情怀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由此,在今天中学生过于追求书本知识和学习的功利性与实用性的情况下,要使中学生具有古典情怀的品质,获得全面和谐、有个性的发展,其中中学语文文言文课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而中学语文教师无疑应当在教学中发挥文言文所蕴含的对学生古典情怀培养的重要作用。
批判性地发扬和继承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咀嚼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通过文言文教学,使学生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的古典情怀,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如通过学习《赵普》这篇文章,要让学生汲取到主人公赵普身上刻苦读书,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通过学习《爱莲说》,要让学生了解莲以及其他花中所被赋予的文化内核,让自己也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这样的古典情怀的养成虽非一朝一夕,但是如果通过活泼生动的文言文主体教学,让学生慢慢地形成这种意识,让他们知道文言文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字词的背诵,翻译的默写等枯燥的流程,而是一种品格的修炼和文化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宗 5 旨即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参与中主动生成和建构问题,发展思维,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通过将“主体参与课堂模式”和文言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文言文将会成为学生提高自身丰富道德情操和提升古典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文言文的教与学都会成为美的精神熏陶和享受。
[参考文献]
【1】:谢文亮.《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2】:杨昌富.《中国教研交流》,2008年第5期. 【3】:张群.《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