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教学法笔记重点-广西科技大学(李启袭)
第一章
1、职业教育:中职、高职。
2、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3、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4、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5、决定教学方法的四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情境,教学内容。
6、职业学校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时间1:1。目前基本为一体化教学。
7、理论教学:必需、适度、够用。
8、专业:学科体系,以学科为中心。
职业:工作体系,以工作为中心。
9、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 职业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微观层次的教学、训练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桥梁。
10、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大教学论、大课程论、一体化论。
11、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是与普通教学论、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学等相交叉或综合的一门学科。
12、专业: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结构。
职业: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
13、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师资“最切身”的“职业科学“。
14、教育始终包含三个过程: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15、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与学生的学都是构成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16、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出现了三个方面的新变化: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就业转向就业与发展并重。第二,由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向能力与人格培养。第三,越来越强调适应性与迁移能力。
17、三个对接:在职业教育中,要突出教学要求与职业要求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对接,情感态度与职业素养对接。只有这三方面进行更好的对接,学生毕业才能较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18、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认识过程,非智力因素也在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9、如何调动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20、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第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第二,强化实践教学。第三,教
学组织形式方法的多样性。第四,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第五,师资的“双师型”。
21、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的多样性:分层教学形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22、所谓“双师型”,即在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达到专业教师的水平,在实践经验和技能方面达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
23、职业学校教学:
理论教学:理论知识(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关于“是什么(概念)”和“为什么(原理)”的问题。实践教学:经验知识(过程性知识,阴性知识)
关于“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24、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三个功能:第一,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功能。第二,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第三,教育功能。
25、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技能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应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26、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27、三农:农村,农业,农民。
28、三产:农业,工业,服务业。
29、我国正在致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提高。30、国家的产业改革: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第二章
1、知识分为理论知识(显性知识)和经验知识(隐性知识)。
2、教学规律:客观存在。
教学原则:主观存在。
3、教学规则:细化。局部。教学原则:主观。整体。
4、失败是成功之母,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中考或者高考的失败者。成功是成功之父。
5、职业教育教学原则的依据:第一,教学实践经验。第二,教学规律。第三,教学目的。第四,现代教学理论基础。
6、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一体化”教学。
7、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向,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8、我国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9、我国职业学校教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方向,以能力为基本。
10、学习理论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导向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11、做好我国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应做到“四个结合”。第一,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第二,教学进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第三,学生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第四,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12、教学原则具有:时效性,发展性,针对性三个特点。
13、职业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教学目的的服务性。第二,教学对象的就业性。第三,教学目的的服务性。
△
14、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推行一体化教学,让学习过程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
15、资讯(任务、项目)→计划(方案)→实施(做)→评估(检查)
16、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形象思维特点。
学科教育为主的对象具有抽象思维技能。
17、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想出的: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者,自然观察。
18、当好教师应有三方面素质:师德,学识,教法。
19、师德:承担育人责任的动力。
学识:履行教学任务的基础。教法:教会学生的艺术。20、个人能力:
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
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社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21、素质(内隐)=能力(外显)
22、怎么做(经验)→怎么做更好(策略)→怎么更好地做(态度)
23、职业学校:教师→抽象思维
学生→形象思维
24、遵循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一,民主平等性原则。第二,尊重性原则。第三,个性化原则。
2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三章
1、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原因: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
2、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3、中职学校“双”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4、就业准入制度: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
5、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就业的需要。
6、职业教育承载着个性需求的重任,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也是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
7、完整性原则:不只是涵盖职业实践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专业能力,还包括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的方法能力和参与性,批判性的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
8、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
9、连续性原则:不只是学生能力的初始条件和终端状态,而且更要重视处在起点与终点之间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
10、互动性原则:不只是单边的行动,不只是教师自上而下的“权威性”评价,而应该是双边的行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民主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填空)
11、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方法: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量化评价法,质性评价法。
12、专业能力:我们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方法能力:基本的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素质高低的标志。
1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第四章
1、教学媒体:是指教学活动中交流、传递信息的技术工具和手段,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2、现代教学媒体:通过媒体,综合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把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
3、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到教学中有哪些优势:直观性的优势,趣味性优势,形象性优势,深刻性优势,艺术性优势。
4、板书有哪两方面优势:
1、即时重视力强。
2、方便对象题的推理分析。
5、应用教学媒体应把握的“一个方向”:以学生为中心。
把握好一个度:以教学活动为中心。
6、教学媒体选择应考虑哪四个因素:人的因素,实际条件,合理的代价,有效的传播。
7、应用教学媒体应达到的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反应事实,显示过程,示范演示,验证原理,直观呈现,突破难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8、最不理想的应用情况是:不能一味地用媒体来代替学生的实践、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不能用媒体代替教师的指导、代替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章
1.教学方法:为了完成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2.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中心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教学目标中心的迁移,即从理论知识的存储转向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活动中心的迁移,即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行动。
3.教学方法改革: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企业乐于用(三个乐于)4.行动导向教学法:做中学,活动教学。
5.教学观:单一传授型一行动导向型。学习观:被动接受模仿一主动,实践,手脑并行。
6.双边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7.教师教学观由单一传授型向行动导向型转变。学生学习观由被动接受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重的创新型转变。
8.十八种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参观法,微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填空,选择)
9.教学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情感目标。
10. 微型教学法概念:也叫微格教学法。
11. 微型教学法特点:
一、人数少。
二、时间短。
三、课后分析。
四、录像。
12. 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必须获得三种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信息,学生信息和教师自身行为的信息。
13. 企业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行为,教养
14. 3Q管理:好员工,好公司,好产品 15. 头脑风暴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16.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独立性。17.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产生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它该满足四个步骤:
一、确定项目。
二、制定计划。
三、实施计划。
四、检查评估。(后三个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18. 资讯,方案,实施,评估。
19. 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到学生,学生到学生。20. 做老师要有三个相信: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21. 选用教学方法,应考虑四个因素: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情境。22. 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23.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24. 教师应综合优化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25. 组织学习小组应注意四点:
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二、合理分工,结果整合。
三、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
四、分配角色,分享领导。26.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7. 教师包括三要素:师德,学识,教法。
28. 教学艺术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独创性。29. 行动导向教学其实就是做中学,做中教。
30. 教师在备课中药做到三备,即:心备,口备,手备。
31. 教学艺术中的教学语言有以下要求:音高得当,音强适中;形象生动,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幽默诙谐,妙趣横生。
第二篇:英语教学法教程手稿重点笔记
第三章、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八种)1.语法--翻译法
A.从19世纪开始用于教学现代语言
B.把目标语(外语)看成是一个规则系统,能在文本域句子中了解到,并与母语规则和意义有联系。
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对整篇课文大意的译述,吧课文逐句从外语译成母语的活动,对课文中语法规则作演绎式的讲解,以及直接阅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等活动。E.重视词汇与语法的学习,强调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准确性的培养。F.选材:外语的文学原著或简写本或改写本
G.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重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H.母语是教学语言,外语的意思是靠译成母语来理解。
2.直接法
A.在19世纪末创立
B.只使用目标语进行教学;意义通过语言、动作、物体等手段结合情景来表达;先教说,再教读与写;用归纳法讲授语法。
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全外语教学--模仿、朗读和问答式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作答均以完整的句子说出问句或答句。
E.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初级阶段重点在口语能力的培养 F.选材:日常用语,以情景或某一话题为基础
G.教师与学生是搭档关系,学生间可以进行对话并讨论问题 H.全外语式教学,不在外语课堂上使用母语
3.情景法(口语情景法)
A.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创立(帕尔默&霍恩比)B.语言观是英国的结构主义,口语是语言的基础,结构式讲话能力的核心,应用情景中通过口头练习来学习语言结构。(帕尔默&霍恩比)
接受语言输入--重复操练记住--在实际练习中使之变成个人技能。(帕尔默)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新概念英语》提出情景--学习语言--听说领会--反复操练--书面练习--巩固结构
E.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口语是第一性的,是笔头语的基础,重视语音语法的准确性。F.教师是语言楷模,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指挥官,学生是模仿者 G.英语是教学语言
4.听说法
A.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语言学家建立
B.在语言学理论方面是以结构主义作为其理论的基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为依据 语言技能的获得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口语教学,教授对话--听说领先--跟读模仿---句句复述--强化操练--掌握句型--巩固口头--读写跟上
E.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重视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F.教师是语言楷模,课堂活动指挥官,学生是模仿者 G.外语是教学语言
5.认知法
A.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法和心理语言学可视为认知法的语言和语言学习理论
B.在语言学理论方面是以结构主义作为其理论的基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为依据 语言技能的获得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语言理解--语言能力--语言运用
E.培养学生实际、全面地运用外语的能力,过分强调规则的指导作用和成人学习外语的特殊性
F.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导师
G.第一阶段:母语,第二阶段:外语
6.交际法(功能法)
A.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国家,标志着在外语教学中人们开始从只注意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教学转向注意语言功能的教学。B.三大原则:交际性原则,任务性原则,意义原则 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利特尔伍德《交际法》(1981年)交际前活动:语言结构性的活动 &准交际性的活动;交际活动:功能性交际活动&社会交际性活动;
E.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交际能力”),语言的功能比结构更受重视,学生需要懂得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 F.教师是组织者、顾问、交际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提供方便者 G外语是交际活动中唯一的语言
7.全身反应法
A.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谢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创立 B.创始人阿尔谢认为:目标语的大部分语言结构以及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有技巧地使用祈使句来教授(全身反应法)
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发命令&对命令作出反应
E.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语言方面则强调对语法结构和词汇的掌握 F.教师是命令的发出者,学生是对命令作出反应的人。
G.用母语来介绍全身反应法,但在教学中教师会全部使用外语。
8.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A.是指在语言教学中使用“任务”作为教学核心单位的语言教学途径。它视为交际法在教学方面的发展
B.以多种语言模式作为其语言理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语言使用活动中正确和有效地句型交际能力。
C.主要课堂教学活动:威利斯--强任务派的模式(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聚焦语言阶段)。努南--弱任务派的模式(图式的建立--控制性练习--真实性听力练习--聚焦语言成分--更灵活的练习--引入教学任务)
E.强调通过使用目标语互动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F教师是任务的选择者和决定者,学生是小组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监控者、探险者和发明者。
G外语应是教学中唯一的语言,母语在教学中没有特别作用 第四章、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语言本质理论 美国结构主义
A.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研究的工作室从研究没有文字的美洲印第安人的口头语言开始的。B.运用他们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描写”方法去研究英语和塔器印欧系谣言。
C.语言可看做一个吧意义编成语码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几个相关的成分组成:音位、词素、单词、结构和句型。一个谣言系统包括它的音位系统、词素系统和句法系统。D.语言是口语,不是书面语 Language is speech,not writing.E.为了预测学习某一外语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使用对比分析去比较母语与外语在结构层面上的异同。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所写的《跨文化语言学》就是探讨对比分析的代表作。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20世纪50年代)
A.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作为他理论诞生的标志。
B.语言是一种行为,他想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收益规则的支配。规则性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个重要的特征。
C.他把句子结构分成表层结构(指句子的形式)和深层结构(指句子陈述的意义)。在他看来,语言生成的过程就是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过程,转换是按照转换规则(包括移位、删略、添加)来完成。
D.他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具有天赋的基础。他称这种人类机体的天生属性为“普遍语法”。由原则和参数的抽象系统组成的,体现了语言的一致性,二普遍语法参数的赋值则决定了语言系统结构的差异性。
E.提出普遍语法家数额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儿童如何写的母语的,但对二语习得也有启示作用。
韩礼德对语言功能的论述
A.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语言的社会功能发明的研究。他认为“语言学是关于言语行为或话语的描述,只有通过对语言使用的研究,语言的全部功能和构成意义的所有组成部分才能集中在一起。”
B.《语言功能的探索》论述语言功能的双重地位:微观和宏观功能。
C.微观功能是儿童在学习母语的初级阶段呈现的,共有六种:工具功能、规章功能、相互关系功能、个人功能、启发功能和想象功能。到了后期,还有一种:学习功能。D.宏观功能包括三大类:思维功能(指语言可以用来组织语言使用者对真实世界或幻想世界的经验)、人际功能(指语言可以用来表明、建立和维持社会中人的关系)和篇章功能(指语言可用来创造连贯的话语或文章,这些话语和文章对语境来说是切题和恰当的)。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
A.他认为具有交际能力意味着人们不仅可以获得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获得语言社交中数以的规则。
B.四方面:能识辨、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即懂得形式上的可能性/ 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行性/ 能在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语言/ 知道某些话语是否可以实际上说出来。
卡南尔和斯温纳对交际能力的分析
A.四个方面:语法能力(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知识)、社会语言能力(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不同语体和不同的言语来达到不同目的的能力)、篇章能力(指能在一定的上下文或篇章里,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意义的能力)和策略能力(指在交际中懂得怎么样开始谈话,进行谈话,承接、转换话题和结束谈话的能力)。
B.由于交际能力是由上述的四种能力组成的,语言教学应当着重培养这四种基本能力。
2.语言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
A.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华生是早期的代表人物。
B.华生研究动物和人的心理,他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即刺激和反应。他提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公式:刺激--反应(S-R)
C.结构主义大师布龙菲尔德的代表作《语言论》就是以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为其理论依据的。
D.另一位美国学者斯金纳在1957年出版的《言语行为》提出了行为主义关于言语行为系统的看法。认为人们的言语、言语的每一部分都是由于某种刺激的存在而产生的,这里说的“某种刺激”可能是言语的刺激,也可能是外部的刺激或是内部的刺激。
E.斯金纳认为人言语行为像大多数其他行为一样,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通过各种强化手段而获得。因此,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所有学习不论是言语或非言语的学习都要经历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
F.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刺激--有机体--行为反应--强化/不强化。
克拉申的监察模式
A.克拉申博士是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的教授。他提出了旨在解释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学习理论,被称为监察模式。
B.五个假设:习得和学得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察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C.习得&学得的区别:习得--一种自然的方式,他是一种觉察不到的过程,想小孩习得母语一样,学习者在有一样的交际中,通过对语言的了解和语言的使用,自然获得使用语言的能力。学得--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最后能弄懂语言知识,并能吧语言规则予以表述。
D.习得:不知不觉的过程、内化隐含的语言规则、正式学习无助于习得
E.学得:意识到的过程、获得明示的语言知识、正式学习有助于语言知识获得 F.自然顺序假设:说明习得语言规则是有一定的次序的。H.语言输入假设:说明语言是这样习得的。
I.监察假设:说明学得的作用。学得的监察作用要具备三种条件:充裕的时间、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的正确性方面、懂得规则。
J.情感过滤假设:说明心理或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或情感因素包括一个人的动机、信心和忧虑程度。
斯温纳的语言输出假设
A.认为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显著的作用。
B.提出假设的依据是她进行的“浸泡式”教学实验。浸泡式教学主要原则是将第二语言作为其他学科的工具,而语言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及内容的“伴随产品”。
C.认为语言输出有三个功能:促进学习者对语言形式注意的功能、学习者进行检验自己提出假设的功能、提供学习者有意识反思的功能。
D.语言输出活动是学习者为进行交际使用新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尝试,是他们使用中续语来交际的过程,他们通过语言输出察看他们提出的结构和形式是否行的通。E.语言输出有促进学习者有意识地反思的功能。
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的基本原理
A.错误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B.语言学家科德、理查兹等是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错误进行研究和分析影响较大的学者。
C.科德吧错误总结为三类:形成系统前的语言错误(是随性的错误,犯错后,学习者还不能说明他为何要选取某一形式)、系统的语言错误(出现在处于内化过程中的学习者)、形成系统后的语言错误
D.理查兹认为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出自三个原因:第一、母语的干扰;第二、学习过程中,对有些晚规则的过度概括、忽略规则的限制和应用规则不完全;第三、教学不当或教材使用不当。
E.中介语: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使用一种过渡性语言进行交际,这种过渡性语言虽有母语的一些特征和目的语的特征,但它既不是母语的翻译,又不是要掌握的目的语。它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
3.一些二语(外语)学习模式
相互作用模式--较为理想的阅读模式
A.在阅读过程中,人们运用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保证读者呢个发现新的信息、发现自己架设不同的信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帮助读者消除歧义并在可能的意义中作出选择。因此,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大脑已有的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B.相互作用模式的建立对外语阅读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图式
A.文章本身布包含固定的意义,文章只向读者提供怎样利用他们大脑已有的知识来重构文章的意义的方向,这种知识的不同可能造成对文章理解失误不同,人们大脑中已村子啊的知识称为背景知识,这种知识的结构有称为图式。
B.按照图式理论模式,读者的阅读能力有三种图式来决定,它们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C.语言图式:读者对阅读材料的掌握程度;
D.内容图式:读者对文章涉及的主题熟悉的程度; E.形式图式:读者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F.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形式图式的掌握有利于我们按不同文章的体裁和结构,去理解文章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4.教育相关学科理论 五个目标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话题、功能、语法、词汇、语意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资源策略、交际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
第三篇:李小琴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心得(最终版)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总结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
李小琴
2012年12月1日,由市教育局主办、重庆市电子工程技术学院承办的“2012年重庆市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师资培训”,全市180名教师参加了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培训的几天时间里,通过各位德国专家教授的教学方法讲解和亲身体验专家教授的教学过程,感到受益匪浅,体会深刻,解决了心中多年的教学疑问。
一、培训心得 1.培训形式新颖
这次的培训与以往大不相同,各位德国教授不是单纯的进行教学法的语言传授,而是通过完成一个个的具体任务带领学员亲自体验,让学员在课堂上行动起来,在培训的几天里,我们就是“学生”,每次课都要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的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这种做法,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性。2.培训了六种教学方法
这次培训的中心内容就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并像学生一样亲身体验了很多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模拟公司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工程试验教学法六种教学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使学生在行动中训练能力,从中每位专家都详细生动的传授了先进的教学方法。3.教学理念得到彻底的改变
自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以来,为了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为了使自己上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不断地进行教学上的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改革后课堂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总是不能杜绝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这种现象,通过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和反思,认识到根源在于老师没有把课堂让给学生,教师仍然在扮演着导演加演员的角色,老师
总是以讲为主,学生也主要是被动的听,缺乏任务的驱动。这次培训,通过德国专家对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的运用,使得我们对项目教学法,模拟公司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工程试验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核心的方法。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学生能力培养是为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自主进行学习,正确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通过反复不断的训练形成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让学生获得能力的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获得更多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改变传统的观念,不要有学生什么也不会,什么都要讲给学生的思想,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一定要克服自己“想说”的做法。
二、对我以后教学的改变
六天的教学法的学习过后,接下来我们在具体的课程开发中应该怎么做
1.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有利于老师集中精力提取经典案例和典型工作任务新的教学法的培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它不是针对于某一个具体专业或具体课程来设计的,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才能实现。这要求我们任课老师要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法的结合工作。为了让老师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工作任务的设计,本学期我们开始尝试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几个老师联起手来专攻某一个模块,有利于老师集中精力提取经典案例和典型工作任务。这项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之中,虽然期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法律模块的教学缺乏专业课教师,但是为了使模块化教学顺利进行,我们有几位教师做出了牺牲,表示多请教多交流多学习,主动担任了法律模块的教学任务。下一步,在排课上我们必定会遇到新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的改革对学生有利,困难总会被克服的。
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及时交流反馈和总结
为了督促老师在实践中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法,组织教研室制定好听课交流计划。听课的目的不是找问题、挑毛病,而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要求老师把自己的课堂变成一个开放的课堂,精心组织每一次课,随时做好听课与被听课的准备。3.转变角色,提高课堂设计能力
新的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教学组织者,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使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上。表面看来,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少,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准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体系的制定等等。只有教师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才能保证课堂中“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的教学形式。新的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精心策划好每一堂课。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们了解到,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宏观的教学方法,具有以矛盾问题为出发点、需要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和以达成任务为目标等四个特征,在实施中还可以与考察、实验、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并用。考察法具有考察内容是直接获取、考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考察依赖于周密的计划等三特征。角色扮演法具有学生成为演员、以接近现实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为情景、在扮演中需承担责任、无风险地试验行动回旋余地、需要在冲突情境下扮演、将经验学习和团队合作结合在一起等特征。引导文教学法的目标是锻炼学生独立计划、实施、检查工作任务的能力,它包括了工作活动流程、引导问题、来源和资料、知识、检查表、准备引导文等12个基本要素,它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案例教学法有强调叙述事实和强调分析两种模式,由于是对于极特殊一路事件的阐述,因而具有归纳式的学习认知过程、汇集了多种结构形式等特征。在强调叙述事实模式下,要突出现实来源和开放结构的叙述价值;在强调分析模式下,学生的工作任务结构相对清晰,学生不仅获得对教学过程实质性的理解,还获有充分的自主空间。而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等微观教学法更是突现出它们
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次中德职业教育师支培训意义深远,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主动的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