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蔡家原小学 赵仕杰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听了李有德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课,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逆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 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
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应该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引导学生进行找“找规律速算”练习。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苏武乡中沟教学点 张爱琴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现在,我根据自己教“20以内退位减法”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而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只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记住的不是40%,而是6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逆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 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认知心理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或重新组织。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
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所以我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我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我又出示14-
6、12-7这两道题,学生也顺利地计算出来了。既然十几减9的方法掌握了,以后的减8、7、6等题,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所以我用一节课就解决了计算方法问题。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比较是人在大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区分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我上了“找规律速算”这节课。上课前学生做了一个练习,练习中有八组题。第一组题是11-
9、12-9……18-9;第二组题是11-
8、12-8……17-8;第三组题是11-
7、12-7……16-7……以此类推。上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这八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及不同点,然后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第一组题,学生发现的主要规律有: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减数都是9,差一个比一个多1;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计算时,第二步都做10-9=1,第三步都用1去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为了强化第二条规律,我让学生把这组题中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及差都用红笔描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 1”这一规律。接着我追问:“这个1哪儿来的?”这样就使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律了。
第三篇:如何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
如何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计算减法时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比如:在二、三年级的百以内减法,万以内减法中,我们会告诉学生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一,百位不够减,向千位退一……,以此类推,通过知识的迁移再大数的减法学生也会算,其实每一数位上的计算最终还是要转化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见它的重要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基本上是化退位为不退位。从大的方面分有两种方法,“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字推理法又可以分为“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多减加补法”。
举例: 13-9=?(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破十法可以演化为“投机取巧法”,比如,9和1凑成十,那么十几减9时就拿个位上的数加1即可,8和2凑成十,那么十几减8时就拿个位上的数加上2即可,以此类推,这样的计算速度就会大大提高,但是这种投机取巧法有局限性,仅限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大于20的退位减法就不适用了。(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4)“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一年级中上等的孩子用这种方法的比较多。
(5)“多减加补”也有可能孩子会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这也是一种很好很有创造力的方法,如果孩子提出这样的算法,应该给予表扬!
在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间。第二、三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但却比第四种算法容易,就是需要两步计算,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想到的。第四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第五种算法,聪明的孩子会选用这样的方法,因为和整十数有关的加减法总是算起来比较简便的。在一年级我们主要引导、鼓励孩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退位减,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上面所讲的是退位减法的一般方法,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关于计算的思维过程。其实计算属于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不能强硬地要求孩子用哪种方法,允许算法多样化,尊重孩子的选择。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相比,他们的思维是不同的,但我们要逐步去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特点正在于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比如说孩子刚开始数苹果,数小棒,就是借助于实物,这就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摆圆片、画圆点等操作来形成表象思维,最后到数字操作甚至心算口算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在一年级有的家长会问,老师为什么不让孩子数指头,孩子数指头可快了,数指头只是停留在形象思维上,而抽象思维没有得到发展。允许孩子有数实物、数指头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最终还是要脱离,抽象思维一旦形成,孩子的计算速度就会大大提高,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第四篇:20以内退位减法
一年级第一学期口算题
20以内退位减法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20-15= 12-7= 15-9= 10-2= 20-8= 12-3= 13-7= 11-3= 20-5= 20-11= 10-5= 10-3= 14-6= 20-5= 11-8= 10-4= 18-9= 20-14= 20-7= 13-9= 14-9= 20-3= 10-1= 12-5= 13-4= 15-6= 10-7= 20-3= 14-8= 13-8= 20-19= 20-12= 14-7= 20-1= 11-5= 12-7= 12-4= 14-9= 15-6= 10-9= 20-11= 10-1= 10-4= 15-8= 10-2= 20-19= 20-3= 20-17= 20-7= 10-4= 10-7= 10-4= 12-9= 15-8= 10-6= 20-9= 20-15= 20-12=
20-2=
14-6=
15-9= 12-8= 20-17=12-4= 11-5= 10-9= 20-5= 20-14=20-15=10-6= 11-5= 20-16=13-5= 20-19=16-7= 10-9= 14-6= 13-4= 14-7= 14-5=
17-9= 16-7= 15-6= 13-6= 20-17= 11-7= 20-19= 11-6= 16-8= 12-4= 15-6= 12-7= 20-7= 11-6= 20-3= 20-5= 11-3= 11-6= 20-5= 20-15= 20-14= 20-9= 20-16= 12-8= 20-2= 20-19= 10-8= 11-2=
13-9= 11-9= 16-8= 10-8= 12-5= 11-3= 10-3= 20-8= 13-8= 12-3= 20-7= 15-7= 17-8= 20-9= 11-8= 20-5= 15-8= 15-9= 13-6= 10-9= 10-4= 14-8= 20-2= 20-19=20-9= 11-7= 11-5= 20-14=20-7= 15-9= 14-9= 11-4= 15-9= 20-19= 20-16= 11-8= 20-16= 10-8= 15-6= 12-3= 10-8= 20-8= 14-5= 13-6= 14-5= 11-6= 20-4= 20-15= 20-1= 20-16= 14-6= 18-9= 16-7= 12-5= 20-7= 12-9=
10-7= 10-9= 16-9= 14-9= 13-5= 20-6= 11-6= 12-6= 13-7= 20-7= 20-15=15-7= 20-3= 15-8= 17-9= 15-9= 10-5= 12-5= 16-7= 20-6= 11-7= 16-8= 11-7= 11-4= 12-6= 20-1= 14-8= 20-15=
12-5= 14-5= 16-9= 20-2= 20-14= 13-5= 17-9= 20-18= 12-8= 20-13= 13-6= 15-9= 17-8= 15-9= 13-7= 20-3= 10-1= 10-3= 12-8= 20-14= 11-2= 11-8= 11-8= 10-2= 11-4= 18-9= 20-11= 20-11=
20-7= 13-7= 15-6= 15-8= 16-8= 10-8= 20-11=14-5= 12-4= 11-9= 20-11=12-9= 10-4= 20-18=14-9= 14-8= 11-4= 16-7= 20-11=10-3= 12-4= 10-9= 20-17=10-1= 12-3= 11-7= 10-1= 20-7=
11-9= 20-4= 11-7= 10-5= 10-1= 16-9= 20-2= 20-11=14-9= 20-6= 14-9= 11-2= 20-1= 15-7= 16-9= 10-6= 20-16=20-9= 14-6= 16-9= 17-9= 20-9= 20-4= 15-6= 20-19=11-8= 10-5= 12-7=
10-6= 12-3= 20-1= 11-2= 20-3= 20-1= 15-9= 17-8= 12-3= 20-14=12-5= 14-6= 14-7= 20-3= 13-6= 15-6= 20-13=10-3= 10-7= 20-11=14-8= 18-9= 17-8= 10-7= 13-7= 12-3= 16-8= 16-9=
20-12= 13-7= 20-5= 12-6= 20-19= 11-6= 20-7= 14-7= 10-6= 14-6= 10-2= 11-7= 13-7= 13-9= 10-7= 20-7= 20-16= 14-8= 17-8= 20-3= 14-7= 16-7= 11-8= 13-6= 13-5= 16-8= 13-5= 17-8=
14-7= 11-9= 12-9= 11-6= 14-7= 10-4= 10-9= 11-6= 15-8= 20-2= 13-7= 17-8= 12-4= 20-17=20-12=11-7= 10-3= 10-5= 20-4= 10-2= 20-17=10-4= 12-7= 12-4= 12-4= 20-17=11-5= 14-7=
13-4= 16-9= 11-8= 12-9= 20-14= 11-3= 10-8= 11-2= 11-3= 17-9= 11-2= 11-9= 10-3= 20-1= 12-6= 17-9= 10-3= 20-11= 17-9= 14-5= 20-12= 20-12= 10-4= 20-7= 11-9= 18-9= 20-19= 20-12=
16-7= 11-2= 20-16= 15-7= 13-8= 20-13= 11-2= 12-8= 13-6= 20-16= 10-3= 11-2= 20-12= 12-6= 17-9= 20-15= 10-7= 20-7= 15-8= 12-7= 10-8= 15-9= 12-7= 20-15= 13-7= 20-3= 15-9= 20-12=
14-6= 11-2= 20-8= 13-6= 15-6= 12-5= 20-18=12-4= 12-5= 10-9= 12-3= 11-9= 11-7= 14-8= 15-9= 11-4= 20-8= 17-9= 14-8= 15-8= 10-9= 20-16=20-1= 20-9= 14-6= 10-2= 20-15=17-8=
11-4= 11-9= 20-9= 20-7= 20-11= 12-3= 20-13= 15-7= 15-8= 17-9= 14-8= 12-9= 11-9= 11-6= 13-7= 10-5= 20-5= 20-9= 10-4= 16-7= 20-15= 20-2= 18-9= 11-3= 10-1= 20-16= 12-8= 12-3=
20-15= 17-9= 20-16= 15-8= 20-7= 20-6= 11-6= 20-2= 15-9= 15-8= 10-3= 20-16= 16-8= 12-5= 14-9= 14-8= 12-3= 15-6= 13-8= 20-11= 13-4= 14-6= 13-9= 11-6= 10-4= 11-5= 15-7= 10-7=
16-7= 10-1= 14-9= 16-8= 11-9= 20-14= 15-8= 20-3= 13-6= 20-19= 13-7= 10-6= 14-8= 17-8= 20-18= 16-8= 20-15= 20-7= 11-8= 10-9= 13-4= 16-7= 12-9= 17-9= 15-7= 20-6= 20-6= 13-6=
20-13= 20-6= 14-8= 10-3= 12-4= 11-8= 12-7= 20-15= 18-9= 11-4= 11-4= 20-4= 12-3= 20-16= 20-17= 10-9= 20-15= 13-9= 20-8= 18-9= 13-6= 11-3= 15-7= 17-8= 11-8= 17-8= 10-2= 10-6=
11-8= 17-9= 12-9= 13-8= 20-6= 20-15= 10-4= 13-5= 12-3= 12-9= 15-9= 16-8= 13-9= 14-6= 20-17= 10-9= 11-8= 20-9= 11-5= 20-19= 15-9= 18-9= 11-4= 20-8= 20-18= 20-1= 14-9= 12-3=
12-5= 12-3= 20-8= 15-9= 12-6= 10-9= 20-13=20-12=20-11=11-9= 12-3= 20-7= 20-8= 13-4= 15-7= 11-4= 20-3= 16-7= 15-8= 13-6= 12-8= 12-3= 10-9= 12-5= 13-6= 18-9= 10-1= 12-8=
13-5= 11-4= 20-18= 14-9= 13-9= 13-6= 11-7= 20-11= 11-7= 10-5= 20-3= 20-5= 10-8= 20-12= 14-5= 15-9= 16-8= 20-12= 20-4= 10-7= 11-9= 13-8= 10-2= 16-9= 20-8= 17-9= 17-9= 10-7=
13-5= 14-8= 14-8= 17-8= 10-1= 20-16= 20-13= 20-6= 14-5= 20-13= 17-8= 14-8= 16-8= 20-15= 15-8= 10-1= 15-7= 13-8= 13-9= 15-9= 12-9= 14-9= 12-5= 10-3= 20-9= 10-4= 16-9= 12-3=
20-11= 20-15= 13-7= 13-5= 20-6= 13-4= 12-6= 12-9= 10-2= 11-9= 12-4= 20-16= 12-5= 20-2= 13-9= 11-3= 20-19= 20-13= 15-6= 14-5= 13-6= 14-7= 11-8= 13-9= 15-7= 15-9= 10-4= 10-9=
11-3= 17-9= 10-1= 15-8= 10-1= 15-6= 14-7= 20-6= 20-3= 20-18=20-7= 10-5= 13-6= 12-8= 20-1= 13-5= 13-8= 10-4= 10-4= 15-8= 15-7= 15-7= 14-7= 12-3= 11-7= 20-9= 13-4= 15-9=
10-9= 10-1= 20-13= 15-8= 10-9= 20-5= 11-7= 10-3= 12-7= 11-3= 12-9= 11-7= 17-8= 12-5= 14-7= 20-7= 20-7= 20-19= 12-9= 20-18= 10-5= 10-2= 10-1= 12-8= 15-7= 12-3= 14-8= 11-5=
20-3= 14-7= 11-2= 10-7= 11-8= 10-1= 12-9= 17-9= 14-9= 20-13=10-4= 10-8= 20-4= 20-3= 20-17=20-8= 16-7= 20-11=16-8= 20-17=14-7= 10-3= 20-17=15-9= 18-9= 20-1= 20-3= 20-4=
12-4= 20-17= 20-19= 20-13= 12-7= 10-5= 10-1= 15-9= 20-15= 14-7= 16-9= 20-12= 10-7= 12-6= 10-6= 20-18= 10-9= 15-8= 13-4= 13-6= 10-9= 16-8= 10-5= 20-7= 20-1= 20-16= 13-9= 20-11=
20-11= 20-13= 10-6= 20-12= 17-9= 20-18= 11-4= 20-12= 17-8= 13-7= 11-7= 10-8= 10-7= 12-7= 15-8= 13-7= 20-6= 10-7= 13-8= 11-4= 17-8= 20-17= 12-6= 10-7= 18-9= 11-5= 11-2= 10-2=
17-8= 12-3= 20-4= 10-6= 14-6= 20-3= 10-8= 11-7= 20-6= 11-5= 14-6= 20-5= 11-2= 11-4= 14-8= 20-15=14-9= 13-7= 12-4= 15-8= 10-7= 20-15=12-5= 20-7= 13-4= 20-8= 16-7= 20-6=
20-3= 10-9= 18-9= 10-4= 10-8= 14-6= 20-7= 11-7= 20-18=16-9= 12-7= 14-8= 14-8= 20-13=11-6= 20-5= 20-17=20-5= 15-9= 13-7= 10-8= 20-7= 16-8= 12-8= 14-6= 11-5= 11-4= 12-4=
20-15= 12-4= 17-8= 12-6= 16-8= 20-4= 20-9= 20-12= 11-8= 20-14= 11-7= 20-19= 14-5= 20-4= 16-7= 20-7= 20-5= 10-6= 10-7= 15-7= 15-6= 20-9= 20-16= 11-6= 10-8= 20-5= 20-11= 14-7=
20-6= 10-4= 20-11= 11-2= 14-5= 20-6= 12-8= 11-6= 14-9= 11-6= 20-15= 11-7= 20-2= 15-8= 12-4= 10-1= 13-6= 16-8= 20-4= 13-7= 20-18= 13-6= 11-7= 11-3= 11-5= 11-2= 11-8= 15-7=
11-4= 10-5= 15-7= 12-4= 11-3= 11-8= 15-8= 10-4= 10-5= 13-5= 20-5= 14-7= 20-9= 15-8= 10-1= 11-9= 17-8= 11-4= 11-5= 13-7= 12-6= 11-8= 10-3= 12-3= 20-11=17-8= 12-5= 20-1=
16-9= 11-7= 20-5= 10-2= 20-14= 15-9= 10-8= 12-3= 20-12= 20-2= 20-9= 12-3= 20-3= 13-7= 13-9= 17-8= 10-4= 12-4= 10-9= 13-7= 20-17= 20-4= 20-3= 10-9= 12-4= 11-6= 16-7= 10-9=
15-8= 20-15= 20-3= 20-1= 14-7= 20-6= 18-9= 20-19= 16-8= 10-6= 13-6= 12-6= 14-6= 20-15= 18-9= 20-11= 13-7= 13-7= 20-5= 20-17= 20-4= 12-7= 11-2= 16-9= 20-13= 14-5= 20-3= 20-5=
20-6= 20-3= 13-4= 16-7= 11-5= 12-6= 14-6= 15-8= 11-7= 11-9= 12-9= 10-6= 20-15=20-15=10-6= 20-17=20-2= 15-9= 16-7= 17-9= 10-8= 11-6= 12-7= 20-13=11-7= 17-9= 14-8= 15-9=
17-8= 12-5= 10-7= 20-15= 20-11= 10-7= 10-1= 20-16= 10-5= 11-2= 20-14= 11-3= 20-5= 10-8= 12-7= 10-6= 12-7= 20-15= 12-4= 12-5= 11-7= 13-7= 11-3= 11-9= 20-2= 12-7= 10-1= 12-7=
10-3= 15-8= 20-12= 16-7= 15-8= 10-3= 13-4= 11-5= 10-6= 10-7= 12-8= 17-9= 13-6= 20-7= 13-5= 13-4= 20-7= 11-7= 20-3= 20-3= 20-9= 13-8= 17-9= 12-4= 13-8= 20-11= 12-7= 10-4=
10-9= 12-4= 15-9= 11-8= 11-3= 10-3= 20-5= 15-7= 15-6= 11-6= 20-11=11-9= 11-7= 12-8= 11-7= 12-3= 10-5= 20-13=14-6= 11-6= 11-6= 13-7= 10-9= 17-9= 20-7= 11-2= 11-5= 12-6=
10-4= 13-7= 10-3= 20-9= 13-5= 16-9= 13-5= 16-8= 15-7= 13-5= 20-2= 14-5= 20-9= 12-6= 10-2= 20-1= 12-7= 11-3= 14-8= 10-4= 10-7= 10-2= 20-12=11-9= 20-18=20-18=10-2= 14-5=
20-8= 10-8= 11-9= 12-8= 20-4= 20-18= 10-2= 10-5= 20-7= 12-9= 12-7= 20-9= 14-9= 12-5= 11-4= 14-7= 20-12= 14-8= 15-6= 11-7= 15-7= 15-9= 20-17= 15-6= 20-12= 11-7= 14-8= 13-9=
20-8= 20-9= 11-9= 17-8= 13-6= 20-8= 11-4= 20-16=20-8= 16-8= 10-6= 13-7= 12-3= 10-3= 11-8= 17-9= 17-8= 10-1= 10-2= 20-5= 17-9= 20-5= 13-9= 14-7= 11-5= 20-16=12-3= 13-8=
20-9= 20-1= 11-4= 11-4= 14-8= 10-7= 15-6= 20-18=20-4= 11-9= 14-9= 20-19=10-5= 10-3= 12-8= 20-6= 13-5= 15-6= 20-13=13-9= 20-8= 18-9= 15-7= 11-5= 13-9= 16-9= 20-16=20-9=
14-7= 20-3= 14-8= 16-7= 20-11= 20-4= 13-9= 16-7= 12-9= 17-9= 10-6= 14-6= 20-1= 15-7= 12-9= 14-9= 10-2= 14-5= 13-7= 14-6= 14-9= 10-5= 13-7= 11-5= 20-18= 10-8= 13-6= 12-8=
12-9= 11-7= 20-2= 10-9= 10-1= 20-1= 15-8= 15-8= 18-9= 12-9= 20-5= 10-4= 11-9= 15-8= 14-5= 12-9= 20-18=15-9= 13-9= 10-8= 13-4= 20-19=11-2= 11-3= 20-3= 13-5= 10-6= 12-9=
20-6= 12-4= 20-13= 20-15= 20-8= 16-8= 20-13= 20-5= 13-6= 15-6= 12-6= 10-7= 10-2= 17-9= 20-17= 20-17= 13-5= 15-6= 10-4= 20-14= 12-3= 10-2= 10-5= 20-16= 20-19= 10-5= 11-2= 10-8=
11-3= 11-2= 20-4= 10-5= 16-8= 14-6= 10-6= 12-3= 16-9= 16-7= 20-7= 14-9= 11-6= 20-18=13-8= 10-4= 16-9= 12-7= 20-8= 14-6= 20-12=13-4= 14-7= 17-8= 11-9= 12-9= 10-2= 13-7=
15-7= 14-6= 20-7= 14-9= 15-7= 20-11= 14-8= 20-5= 18-9= 20-1= 20-8= 11-6= 13-7= 13-7= 16-7= 13-9= 20-9= 20-12= 14-7= 13-5= 14-9= 20-17= 20-4= 10-4= 20-12= 14-8= 20-18= 10-4=
14-7= 20-8= 20-4= 15-9= 20-1= 17-9= 13-6= 14-6= 11-3= 15-8= 12-6= 11-6= 13-5= 20-7= 20-1= 14-9= 12-9= 15-9= 14-7= 15-8= 12-8= 13-4= 10-6= 20-16=20-17=20-12=11-3= 10-1=
11-6= 15-7= 14-6= 13-8= 20-3= 13-9= 20-19=15-6= 20-5= 10-6= 13-7= 20-13=14-6= 20-5= 18-9= 20-2= 20-3= 10-4= 16-9= 11-2= 11-3= 11-2= 15-8= 11-3= 20-17=10-9= 15-9= 14-9=
20-3= 13-9= 11-6= 11-2= 10-9= 16-8= 12-4= 10-4= 10-8= 11-6= 20-5= 13-4= 20-3= 10-4= 20-3= 12-8= 10-4= 16-7= 13-8= 13-7= 16-7= 20-15=10-6= 14-7= 15-9= 13-7= 20-4= 20-2=
20-12= 11-9= 18-9= 10-9= 20-8= 10-9= 15-7= 11-4= 11-3= 20-9= 11-3= 13-9= 17-8= 11-9= 15-9= 11-4= 14-9= 16-7= 16-7= 17-9= 14-6= 10-4= 10-7= 11-9= 13-5= 10-2= 20-11= 15-8=
10-5= 20-16= 10-3= 11-2= 20-9= 17-8= 16-8= 13-4= 20-8= 12-4= 18-9= 11-9= 12-7= 20-16= 13-4= 20-13= 16-8= 11-3= 11-9= 13-8= 11-4= 10-1= 13-7= 12-3= 11-6= 14-7= 20-2= 11-9=
10-9= 16-9= 14-9= 13-5= 20-5= 11-3= 20-18=20-9= 11-2= 20-2= 20-9= 20-5= 12-7= 10-9= 12-8= 11-6= 10-4= 11-9= 20-14=12-7=
20-7= 11-6= 20-19= 20-3= 10-1= 20-18= 20-19= 13-6= 20-8= 20-17= 14-7= 20-13= 20-6= 15-6= 10-2= 10-1= 13-7= 14-9= 15-6= 10-3=
10-7= 20-9= 12-4= 14-7= 12-4= 20-18= 16-8= 14-9= 12-9= 13-8= 20-6= 20-6= 16-8= 20-17= 14-5= 13-4= 16-7= 11-8= 14-9= 16-7=
11-4= 12-3= 11-5= 20-18= 15-6= 20-1= 15-7= 14-6= 17-8= 13-6= 11-7= 12-4= 20-17= 17-9= 10-2= 20-13= 20-9= 20-4= 10-6= 20-1=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练习时我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2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个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教学难点。
教学例5时,我先是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信息?学生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在找多余条件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对题目中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让学生被动的的知道“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个多余条件,对我们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应该剔除。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太快,没有设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图,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为啥是多余条件?在出现了多余的条件,我只是自己分析,从我的角度提出这是个多余条件,使学生被动的知道这是个多余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再次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交流不够,学生参与面较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的沉闷。
最后是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多看名师讲课视频,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她们学习。
2、多学习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多鼓励、表扬学生。
3、课堂上多让学生思考,让孩子多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的大多时间留给他们。
解决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改进我的不足,将每节课设计的生动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渐渐爱上数学课,爱上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通过两个周的学习,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的内容已经结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也有很多的收获。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减法关系、10减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3种,平十法和破十法为一个课时,想加做减为一个课时。在两节课的教学后,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并不是太好。“想加做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发现,在平时的计算中也用得比较多,因为加法是正向的运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可是,在过了一个寒假之后,孩子都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把口算练习都抛在脑后,上学期学习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对这样一部分孩子来说,学习使用“想加做减”的方法特别难。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学习这三种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其实,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开展数学交流,鼓励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另外,我注意让学生在平时每天坚持练习口算,以10内的加减法为基础,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再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熟练后尝试用想加做减的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习中,有的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5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6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用好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是拿小圆片,考虑到拿小圆片学生不容易理解破十法,所以我在教学时选择小棒进行教学(十几根小棒中10根一捆)。
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退位减法的知识。利用小棒学习14-8时,学生中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先从14根中拿出4根,再把一捆打开拿出4根,即:
14-8=6
第一步:14-4=10
第二步:10-4=6
方法二:先把1捆打开拿出8根,再把剩下的2根和原来的4根合起来,即:
14-8=6
第一步:10-8=2
第二步:2+4=6
方法三:要拿掉8根,先拿掉10根,再还回来2根,即:
14-8=6
第一步:14-10=4
第二步:4+2=6
方法四:做减法,想加法,即:
14-8=6
想:8+(6)=14
方法五:有的学生竟然能编出口诀:看到8想到2,4+2=6.
学生中出现这么几种方法着实令我意外,新课程强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在这节课有了充分的体现。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存在差异,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法想加法”。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因为教师的一个总结,使大部分学生的方法被归为另类,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一颗幼小的心灵是经不起这等风霜的,这样的总结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针对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我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认为最简便且最喜欢的方法,实现了算法的优化。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7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知识。为了让他们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教学例一时,我设计用两种颜色(10根红小棒、5黄小棒),让学生思考:从15中去掉9,该怎么去?学生能很快从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黄小棒合起来就是15-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计算方法也是参差不齐,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想加”来计算。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达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做减想加”和“破十法”的计算算理,目的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普通的长久发挥的数学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8
本节课是十几减几内容,主要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的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开课,就是一组口算,大部分就是十几减9的口算,为十几减几做好铺垫,着重让学生复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小猫吃鱼的图来让吸引学生的兴趣,来引出今天的内容十几减几,然后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教师总结方法,得出和十几减9的方法完全一样,学生学起来也是比较轻松掌握了十几减几的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例三的内容,目标是进一步复习巩固掌握所学的十几减几的内容,难点是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首先是给出了问题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第二个部分是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由的提问,加减都是可以的,但本节课主要是要注意减法的练习多一些,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大胆的说,让学生在说中体会有原来的看图列式向看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就这一节课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后面的练习中,还将有大量的训练,来巩固着题部分内容。
十几减9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以在课前让学生预习了10-11的主题图,12页的题目,这样让他们对十几减9的做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时,先复习9加几的口算,对后面的十几减9的想加算减做个铺垫,新课开始时,让学生在情景图中找出生活中数学问题,气球图能够得出15-9=,然后让学生自己数得出多少,后汇报15-9的方法,老师介绍破十法,有学生说出想加算减的方法也进行了小结,本节课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十几减9的两种方法,但对于困难学生还是不能有正确思考方法,在后面的练习课中,我将有针对性的加强辅导,争取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十几减9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十几减9的练习课反思
本节课是对十几减9的内容的一节练习课,也是学生先完成了13页的题目,好在上课的时候有时间讲解,主要是对于破十法的再次巩固练习和掌握,对于想加算减的方法也是要进行必要的练习,达到孰能生巧的地步,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基本上掌握的比较熟练。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这个单元进行一个系统的巩固,首先我就对本节最主要的20以内的推诿减法表进行了复习,形成表格,在表格中来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一遍学生更好的来记忆表格,为以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还对提问的图和信息结合的题目进行了练习,重点是能够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解决自己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9
本节是节复习练习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原因知识基础上,经历知识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习,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_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习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习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习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习,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习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同学们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胜利的无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无一漏网,无一不时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教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