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频道——甲子荣光,执着奋进20110928

时间:2019-05-12 23:3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网教育频道——甲子荣光,执着奋进2011092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网教育频道——甲子荣光,执着奋进20110928》。

第一篇:人民网教育频道——甲子荣光,执着奋进20110928

人民网教育频道:

甲子荣光,执着奋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7周年院庆纪念活动纪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1年09月28日09:57 手机看新闻

2011年9月25日下午14:00,惠园大学生活动中心灯光璀璨,花团锦簇,八方校友与在校师生500余人欢聚一堂,举行法学院校友联谊会暨法学家论坛。此时此刻,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隆重庆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周年,法学院建院27周年。

论坛开始,校友们在悠美曼妙的钢琴音乐声中观看了展示法学院发展历程和带来海外学子祝福的视频。之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以深情的言语开始了他的致辞。他饱含深情地说:“今天是特别喜庆的日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迎来了60华诞,我们的法学院也走过了27年风雨历程。此时我与大家一样,沉浸在上午校庆庆典的欢庆气氛中,心情很激动。今日的荣光,必将照射进每位贸大学子的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紧接着,林校长话锋一转,抛开浪漫情怀,用平实睿智的话语跟校友及师生分享了他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作生活33年的感悟及思索。他说:“经贸大学的法学院在1984年还只是一个国际经济法系,就那么几个人。今天,我看到有那么多的优秀教师,那么多的优秀毕业生,还有那么多的优秀的在校同学们,我们的法学院由小变大了。我相信,到2014年法学院建院30周年的时候,法学院会发展得比今天更加好。”

林校长总结了学院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原因。他谈到:法学院在多年办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保持并弘扬了经贸大学的求真务实文化传统,坚持了培养三会人才,即“精法律、通英语、懂外贸”的理念。这样,经过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法学院的基础。早在2002年,法学院就拥有了国际经济法国家级重点学科。法学院的国际经济法学科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的国际经济法学科一起排在了中国前三位。这是法学院变强的标志。

林校长最后说到: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中国说,我们不再购买欧洲和美国的债券,可以想象,世界将发生怎样的震动。与此同时,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我希望法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希望法学院越办越强、越办越好!

法学院分党委书记王晓川教授对林桂军校长的热情致辞表示感谢。他代表法学院热烈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并对他们的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他说:“我们的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中有部长、省长、司局长、院长、法官、公司经理、企业法务人士等等。在此,我向各位校友的成绩表示祝贺。我们今天齐聚一堂,我们不分职务大小,不分级别高低、也不分钱多钱少。我们讲的是同学之情。”同时,王晓川书记代表学院感谢各位校友和社会人士的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支持学院建设。

王晓川书记还谈到如何对学院的三十年院庆进行规划。他说:法学院将成立30年院庆筹委会秘书处和校友分会,邀请校友代表加入。最后,他深情地说:“让我们相约30年院庆,相约2014,不见不散!”

法学院院长王军教授向与会校友师生报告了法学院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基本设想。

王军院长首先介绍了法学院的办学规模:27年来,法学院的毕业生总数已经接近4000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生2600多人,博士生167人。目前,在校生人数是1174人,专职教师已经发展到50多人。这些年来,法学院宣传不多,彰显不多,可是,几十个人培养出了几千个人。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一百年校庆中所说的——行胜于言。这正是法学院身体力行的信条。

在报告中,王军院长提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法学院曾经在提交给教育部的研究报告中介绍了培养两种人才的经验,一个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一个是面向市场化的职业人才培养。这说明,在这两个方面,法学院得了到国家教育部的肯定。近年来,法学院的很多毕业生到了像高伟绅律师事务所(英国排名第一的律师所)那样的国际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和重要国家机构工作。每年有许多学生拿到了美迈斯律师事务所颁发的奖学金,甚至还拿到了特等学金。法学院现在还是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法学研究会的依托单位。法学院毕业生的一次性分配率始终都在95%以上。这些都表明,在国际化人才及面向市场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上,法学院在全国占据着领先的位置。

面向未来,王军院长激情满怀而不失沉稳。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拿到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一级学科,下一步应如何发展?

他提出:我们总的方针是,“突出特色,全面发展”。什么是“全面发展”?单从师资配备上说,我们在每一个学科方向上,都应该有四到五名骨干教师,而在这四到五名教师当中,至少有两到三名是在全国学术上领衔的人物。

接下来,关于未来发展总的目标是什么?他说:就是要实现和稳固我们在全国最优秀法学院行列中的地位。除了在人才培养方面保持和扩大成就,还要在学科建设上做出更多努力,将法学院建设成“研究-教学型”的法学院。为此,法学院要增加科研人员,增加科研的含量。特别是在国际经济贸易法领域,法学院要成为国家的智库,成为政府在外经贸法律政策制定方面的最强智囊团。

作为校友,王军院长与大家分享了他感受。他说:“我们今天的聚会,跟以往学术会议或商业活动的氛围不一样;我们的氛围是纯粹情感上的,没有任何利益的成分。我觉得有三种情感包含在里面:一是对母校和法学院的感恩之情,二是对往事的追忆怀念之情,三是对法学院未来发展的期待之情。这是大家此时此刻共同拥有的心情。这样的情感会聚合成一种凝聚力,它一定能够支撑法学院,使它越来越发展壮大!”

沈四宝教授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他在近半个世纪在法律教育界及实务界的经验和感悟。他为法学院的发展倾注了近半生的热情与智慧。经他指导的博士毕业生遍布四方,硕士生更是难计其数。真的是桃李满天下,俊才遍瀛寰。他们当中既有政府要员又有精英律师,既有高级法官还有知名学者。可谓行业翘楚不胜枚举。沈四宝教授提出的“法律的真谛是实践”的理念为论坛提供了法学教育及实践的独特视角。沈教授还以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人才培养的理解。他说:“什么叫做名校?我认为,所谓名校,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教会他们基本本领的地方。经过名校的培养,不管你来自什么阶层,不管你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对自己发展的前途,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自信心。”

沈四宝教授还提到:“校友是学校永恒的主体。她会永久存在,并不断扩大。今天的在校同学就是明天的校友,学校和学院在校友身上刻下的烙印永远无法褪去。校友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关心学校、帮助学校、发展学校,因为校友与学校荣辱与共,息息相关。”

之后,现任教师代表黄勇教授发言,表达了对校友欢迎之情。此后,校友们纷纷发言,表达了他们的对母校和法学院的厚爱。其中,最高法院审监庭庭长宫明的发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法学院课程中所贯彻的案例教学法极具特色。案例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概括案情、分析争议焦点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从事实际司法工作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宫庭长还深情地回忆了沈四宝老师讲授的美国公司法案例和王军老师讲授的美国合同法案例这两门课程:老师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气氛活跃。宫庭长认为,这两门课程是法学院课程的精华,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进一步丰富起来。

本科校友代表王梦晗(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律师)、法学硕士校友代表张海枫(中化石油有限公司法律部经理)、法律硕士校友代表汤力、博士校友代表刘贵祥(最高院民四庭庭长),分别作了发言。之后发言的还有:于健龙(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燕兵(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书记)、张炳生(宁波大学法学院院长)。校董代表宋学成(道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正德恒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席)也作了精彩发言。

校友们奋战在各个行业,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人生感悟传承、播扬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精神和理念。他们以自身的智慧、胆识、成就诠释和注解了法学院在27年来中国民主法治教育事业上的奋进历程。他们始终关注着世界法律文化发展和演变的进程,并把自身的命运与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发言中提到:应当感恩母校;要认真做人,踏实做事;要以超凡卓越的人生智慧及厚德载物的道德追求向母校交上满意的答卷;要为国家发展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刻苦学习,励精图治。

联谊会暨法学家论坛于17:50分圆满结束,高朋相拥,智者含笑,余音绕梁。

第二篇: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寄语毕业生 用创新实现梦想 2016年06月27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寄语毕业生

用创新实现梦想

2016年06月27日16:0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刚才,当聂耳谱曲、田汉作词的《毕业歌》激昂的旋律在体育馆内唱响时,我看到学士帽、硕士帽和博士帽下面六千多张青春的脸庞上洋溢着无限的留恋与憧憬。我相信,此情此景,将永远定格在同学们的记忆中,成为人生最难忘的瞬间。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是最幸福的江南人!在经历了学海拼搏、生活考验之后,终于收获了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次成功。这份成功在带给你们及你们家人无比幸福的同时,也为倾心培育你们的母校带来了无上荣光!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你们送上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毕业!

前几天,我在学校微信上读到一篇题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的文章,充满着毕业生对江南美丽校园的不舍与眷恋。“江南”二字,自古就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心口之中、字里行间,大家对其注解也各有不同。但我确信,在座同学们的内心深处一定都珍藏着同一个我们共有的“江南”。

同学们心中的江南,应该是“崇尚真知,以学习追求卓越”的江南。前几年,学校每年都出现一间宿舍4名同学一起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故事。今天,在你们当中,药学院涓苑84栋

416、法学院澈苑74栋117、纺服学院榴园12栋323等宿舍的全部同学也都考取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前几年,学校每年都有毕业研究生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今天,在你们当中,2名博士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先后刊登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我们欣慰地发现,热爱学习已成为江南的文化基因。

同学们心中的江南,应该是“谋划人生,用创新实现梦想”的江南。食品学院9名同学自发组成了一支以就业为目标的“活力小分队”,他们信息共享、任务分担、精神互助,不仅每个人都成功签约箭牌、玛氏、京东、联合利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还引领组建了一批低年级、跨学院、研本联合的就业新团队,善于谋划成为他们成功起飞的羽翼。设计学院研究生冯漉大四创业,四年来实现公司营业额近400万元,吸纳14名同学就业,被央视经济频道和新闻频道分别报道;还有来自不同学院的一批同学积极投身创业大潮,成功以“创客”的身份入驻国家级众创空间,勇于创新成为他们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欣喜地看到,创新创业已成为江南的时代风尚。

同学们心中的江南,应该是“胸怀担当,将爱心付诸实践”的江南。在今年无锡国际马拉松大赛中,我校4300名同学报名,2800人入选志愿者。你们当中,一定有很多同学跟学弟、学妹们一道服务于赛段计时、秩序维护、医疗救援、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承担了本次赛事的全部志愿服务工作,构筑了锡马赛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你们当中,还有连年前往苗族、土家族村寨支教的“红粉笔”社会实践团队;有制作微电影《以爱之名》呼唤社会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毕业设计团队。我们无比地自豪,投身公益已成为江南的行为习惯。同学们,正是你们和一代又一代的江南人共同铸就了学校“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共同阐释着学校“轻工特色、江南风格”的办学理念。这正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是《庄子》中“庖丁解牛,技进乎道”的惊叹,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的注释。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工匠精神正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这包含着:

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内心气质; 专注当下、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拒绝诱惑、坚定信仰的精神品格; 超越平庸、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

在我们的江南,有许多同学、校友和老师正用他们的行动共同丰富和践行着这一精神。我们的同学以匠心认真雕琢人生,专注梦想,执着如一。今年我校录取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张宁卓,从小怀有一个工业设计梦。自幼患有极重度耳聋的他从未因厄运降临而失去梦想,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普通孩子一样接受了中小学教育;他也未因已有成绩而改变梦想,在高考因1分之差与理想专业失之交臂后,本科期间仍然坚持自学设计类课程,甚至放弃原专业保研资格,毅然走上了艰辛的考研之路;他更未因眼前挫折而抛弃梦想,在去年首次尝试失败后,今年再次步入考场,终于考上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即将重返母校,继续逐梦人生。

我们的校友以匠心努力铸造事业,专注行业,务本求真。1965年毕业于我校发酵工程专业、生前曾担任我国生物材料主干企业总经理的已故校友——张启先先生就是其中的典范。启先校友从业50年,始终以孜孜不倦的态度投入工作,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科技,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引领行业。他一生为建设发酵工业强国付诸的努力与从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德,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去年底,他生前工作的公司捐资200万元,在我校专门设立“张启先奖励基金”,以此鼓励师生们不断传承他的精神。

我们的老师以匠心坚持服务社会,专注发展,勇担重任。自2005年以来,我校王洪新、曹栋、杨瑞金、张晓鸣、陶谦5位教授先后从江南腹地奔赴大漠戈壁,到新疆石河子大学连续担任食品学院院长10年。由于杰出的服务和重大的贡献,他们中有人被授予终身“名誉院长”称号,有人被评为“全国十年援疆突出贡献个人”,有人甚至把全家都带到天山脚下工作,谱写了“一人援疆行,一家援疆情”的佳话。与他们并肩工作的一大批江南大学教师,或精心授课,或指导研究,共同肩负起了为国家西部地区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重任,也因此,石河子大学食品学科已在新疆各高校同类学科中位列第一。

同学们,无论是张宁卓同学、张启先校友,还是援疆教师团队,在他们身上,闪耀的正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底色是执着,内涵是敬业,核心是坚守。人生或目标不同,或路径不同,或术业不同,或机遇不同,但只要我们始终专注人生、匠心独运,就一定会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梅子黄时雨,华年谁与度。亲爱的同学们,离别充满着感伤,更承载着希望。从现在起,母校将成为你们厚重的乡愁,你们将成为母校永远的牵挂。请珍藏学位帽上那具有特别意义的流苏,将它与母校的祝福一并装入行囊,奔向远方。

再见了,江南!相信江南将成为你们每个人一生的珍藏!再见了,同学们,一路珍重!

第三篇: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23:14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今天是个隆重而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让我们一起感谢无私养育你们的父母,感谢辛勤培育你们的师长!

四年前,你们背着行囊,怀着梦想,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四年来,你们奋力拼搏,用求知的精神指引青春,用责任之心为前行注入力量。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和进步,我赞赏武烨存同学代表你们所作的毕业演讲“敢为天下先”。与此同时,我深深怀念与你们共同陪伴北理工走过的岁月、经历的点滴。我记得你们在良乡马拉松赛场上的热闹景象,记得你们在FTP联盟上的唇枪舌战,记得你们在中教银杏树下拍照的飒爽英姿。我还记得你们在随笔中写道,“从清晨始,诵读梧桐下,漫步北湖畔,奋笔于窗明几净之室,思辨于舒展心胸之地,昼夜交替,月朗星稀下,点点知识的灯光,在良乡,照亮我的北理工梦”。这四年间,你们和母校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今天话别师长同窗,你们心中肯定会有离愁别绪。但校园中有丰富多彩的毕业活动,更有如火如荼的欧洲杯陪伴你们,让离别不会那么感伤。

同学们,明天你们将再次扬帆起航。临别之际,作为师长,我有几句嘱托要送给你们。

一、以理性之光追求真理

两年前你们刚刚升入大三时,也是在这座体育馆里,我与你们交流了“如何做人与做事”。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这个话题还将继续伴随你们。此时此刻,面对三千多张青春的面庞,回想一代代京工学子的风华交替,我既感到由衷欣慰,也深切怀念陪伴学校走过无数风雨的那位老人——徐更光院士。

去年初,徐老离开了我们。今年初,学校在艺术馆中再现徐老生平点滴。每次观展,我的心情都久久难以平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徐老的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研制引爆核武器的高能炸药是一项技术攻关任务,被命名为“142工程”。1964年末,国家批准我校参与“142工程”,徐老成为研究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他经过无数次试验,创造性地采用玻坲胶解决了高能炸药研制中的粘结难题。但在技术方案评审时,有专家认为苏联相关科学文献记载玻坲胶性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炸药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否定了他的方案。但徐老没有气馁,进行了长达16年的试验,证明用玻坲胶粘结的高能炸药性能非常稳定。又过了15年,徐老才得知,当年专家评审通过的粘结剂使用效果不好,核武器研制单位最终仍采用了他提出的方案。2012年,在徐老诞辰80周年的庆典上,核武器研制单位领导将徐老的这一重要贡献公之于众。此后,一些学者为徐老未能因这项重要贡献而获奖鸣不平,但他的答复是“只要国家的核武器用上这个方案,我就非常欣慰”。

徐老一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在他病危之际,我和校领导去医院看望他,医生告诉我们,徐老几度昏迷,但只要苏醒过来,就要思考学术问题,就要谈工作,直到用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听到这些,让我们哽咽难言。同学们,希望你们像徐老一样,始终以科学精神来追求真理、探索世界,坚持实践出真知,永远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希望你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致力于探究自然万物运动之规律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让科学理性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

二、以崇高信仰指引人生

在两年前的那次交流中,我还和同学们谈了“选择与坚守”,谈到“理想指引方向、态度决定一切、坚守铸就成功”。两年过去了,相信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应该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今天,我还想为同学们介绍一位我们身边的老人,希望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

这位老人就是我校“光电创新基地”的创始人、光电学院退休教师张忠廉教授。世纪之交,张老一手创办了“光电创新基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人才培养倾心倾力。如今,他已年过八旬,退休多年,身形清瘦,头发花白,但依然充满热情地工作着。他视教书育人为生命,视学生为子女,致力于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之路。16年来,他培育了近5000名科技创新人才,其中400多名学子荣获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创新奖励。当初一朝做出的选择,他无怨无悔坚守了16年。每天深夜,信息教学楼四层“光电创新基地”通明的灯光,仿佛就是张老身上那崇高的信仰,在指引着同学们奔向理想的彼岸。

同学们,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先生曾说“理想、希望、意志是决定人一生枯荣的最重要因素”。希望你们能够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脚踏实地、累计寸功地去实现。希望你们时刻自励自省,在流俗的大潮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拥有高贵的灵魂,肩负起对人类和社会的责任,执着地坚守信仰。

三、以大爱之心感恩所有

今天,我要向同学们介绍的第三位老者,是我校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的校友、我校创始人之一陈康白院长的夫人——黎扬女士。

黎老是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的第一届学生。她见证过当年的窑洞大学,经历过头顶蓝天学习的岁月,聆听过徐特立院长的教诲和指导。平时,她的生活非常简朴,甚至家中暖水瓶的软木塞丢失了,也舍不得更新,而是用小药瓶替代。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设立徐特立奖学金时,她将自己多年积攒下的两千元钱全部捐出作为奖学金。八十年代的两千元是一笔大款,是一个家庭的几年收入之和。黎老说:“我曾经接受徐老的教育,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希望这些奖学金可以用来培养下一代的优秀的学生”。建校以来,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受益于黎扬校友这样的善举,这些饱含爱意的捐助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乃至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同学们,多年后当你们已经事业有成之时,希望你们能回想,在你们向人生高峰不断攀登时,是什么力量让你们心无旁骛地探索?在你们遭遇人生低谷时,又有谁在温暖陪伴,让你们重拾信心和勇气?我想,那应该是你们的父母、你们的爱人、你们的师长、你们的母校。希望你们用纯真之心体会人性中的善和爱,热爱生命、热爱家庭、热爱母校、热爱祖国,用大爱之心体察自己所拥有的世界,用责任和道德成就家国情怀的担当,永葆对生活的热忱、对美好的向往。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和你们的老师、学长、在场的以及场外的父母亲人,共同见证了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我将北理工三位老学长的故事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铭记在心,用“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自励自省,用理性、信仰和大爱照亮前行之路。同学们,母校将永远站在你们身后,最诚挚地期待着你们,也最无私地支持着你们。盼望你们从此刻出发、从这里出发,用你们未来的辉煌去照耀北京理工大学的星空!

第四篇: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致2016本科毕业生 关注世界 成就自我 2016年06月27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范文模版]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致2016本科毕业生

关注世界 成就自我

2016年06月27日09:09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亲爱的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让人难忘,让人激动的日子,对于所有的毕业生来说,今年还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你们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三个甲子的首届毕业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特殊的日子,注定让我们难以忘怀。刚才毕业生代表、校友代表的发言,都让人们由衷地感受到交大学子对国家、对母校那份浓浓的爱意。尤其是留学生代表所阐述的那份情怀不由得让人非常感动。她可能也受到了陕西文化的熏陶,演讲中用了很多排比句,讲得非常有诗意,我听得非常入迷。刚才我和校友于向国交谈时也是感慨万千,一是西安交大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影响越来越大,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到交大来学习,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当前,国家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得到了那么多国家的响应,是因为它倡导不分彼此,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它是为了世界共同美好的未来,号召大家携手共同努力。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向深得大家的青睐,所以大家才愿意加入其中,并和中国携手共谋发展。大学也是如此,大学是育人的地方,大学是传承文明的地方,大学是不断创新的地方。所以它应该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这份责任就寄托在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身上,不管学子来自于祖国各地,还是世界各地,你都承载着这样的责任,期待你们新的一代能够把世界建得更美好。

今天,我由衷地感慨,感慨我们的学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没有辜负社会的重托,辛勤汗水的付出换来了自己学术的成果。尽管你们的人生刚刚起步,但是毕竟你们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并且微笑着面向未来。我特别赞同校友代表于向国所说的,他用了一个“闯荡”,闯荡这个词很接地气。实际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闯荡过程当中渡过的,我多次跟大家讲不要惧怕失败,人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失败度过的,甚至到终老的时候都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美好世界的时候,总是带有很多的遗憾,感觉这件事情没做好,那件事没做成,人都是如此。正是因为这种憧憬,这种向往,这种永不满足的追求推动世界向前发展,所以人不要惧怕失败,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只要有追求就会有困难、有挫折,但是不要惧怕它,因为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份财富。只有经历了磨难、经历了困惑、经历了挫折,甚至经历了失败的人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多的成果。于老师用他若干年闯荡的经历告诉大家,他的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口中的“闯荡”,我理解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人生美好未来的追求,对事业未来的追求,那种不惧失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神支撑他走到现在,走向成功。中国有句古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如同读万卷书,实践出真知。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真谛,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并投身于这个世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期待大家能够“关注世界、成就自我”。我们都是世界的一员,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和世界密切相关,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我们相关,我们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因此我们要勇敢地面对世界。我想告诉大家,21世纪注定是一个多变的世纪,注定是国与国之间密切相关的世纪,注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注定是一个机会多多,但也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世纪。临行之前,给同学们嘱咐几句:

一是没有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没有志气。当你们走向社会的时候,面对的将是复杂的社会,诱人的前景,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事业的失败,任何一点气馁都可能使你举步不前。做人最重要的不能没有志气,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支撑你一生走向成功的密钥。于向国校友说有三个法宝,其中一个真谛就是做人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人最可怕的是自己气馁,所以,我总说人没有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没有志气,没有志气你将一事无成,于老师刚提到他每天在德国公司按时上班,想一想那是需要毅力的。他跟我讲每天4点钟起床,骑着自行车到地铁站,坐地铁准时到公司上班。因为他深知在德国的公司迟到是非常令人不齿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交大毕业生,不能在这样小小的事情上有失自己的身份,有失中国人的身份。他坚持了这一点,赢得了尊重,同时也为后来的学弟学妹赢得更多的机会。所以,我说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你如果连自己都不尊重,那就不要期待别人尊重你。一个人如此,一个学校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做人要有骨气,做人要有志气,做人要有追求,做人要有梦想。如果人没有梦想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可能这个梦想是你的幻想,但是正是一个一个幻想推动你向前进步,最终你找到了适合自己且能够实现的目标,成就了你的事业。

二是丢掉什么都可以,但不能丢掉事业。人要有追求,要有事业。没有事业只能靠社会施舍,靠别人施舍,那不是我们交大人。我们交大人是什么?是立于天地之间的顶梁柱,是社会的脊梁。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工作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当我们说我是交大人时,就代表着我们是这个社会的脊梁,是这个单位的脊梁,是这份事业的脊梁。我们交大人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志气,这样的向往,这样的自我约束。人没有这样的自我约束,将来注定一事无成,所有成大事者无不有这份担当和责任,每一个交大人应该有这样的素质和追求。

三是失去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失去心中的爱。今天的现场来了很多毕业生的父母,不管来自于其它国家,还是来自于国内各地的,都饱含着期待儿女能够成才这样一个美好愿望。希望所有的学子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为了你们可以舍弃一切,在你们幼小的时候他们尽全力培育你们,引导你们,使你们走进西安交通大学,今天他们又来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仁爱之心莫过于父母恩情,做儿女的一定不能忘记父母。无论你们将来有多大成就,要记得父母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忘记父母的人注定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没有良心的人注定是被社会唾弃的人。爱是支撑人生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我们应该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事业。爱自己,尊重自己;爱别人,互相尊重;爱家庭,对家庭有责任;爱父母,报答养育之恩;爱国家,挑起民族脊梁;爱世界,为了世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永远不要忘却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丢掉什么都可以,不能丢掉这份爱。

走向社会,你们注定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但是希望你们牢记一点:“我是交大人,我应该有这份追求,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我追求,我一定会成功,因为我是交大人。”

最后,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大家,谢谢大家。

第五篇:电子科大校长李言荣在2016届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2016年06月29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写写帮推荐)

电子科大校长李言荣在2016届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很抱歉我校女生的比例实在太低

2016年06月29日10:05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即将迎来成电60岁生日的时候,共同祝贺2016届的4990名本科生、3860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你们就好比是学校即将寄往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加盖着成电的邮戳,书写着优秀的评语,张贴着青春的邮票,绘画着未来的憧憬。正是你们这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把成电的声誉播撒到海内外!在这里,我们为包括你们在内的成电历届毕业生感到骄傲和自豪!

接下来的几天,你们每个人都将拿到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张证书,它不仅仅是你们学历的证明,更是一张青春的证明、奋斗的证明,它记忆着你们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在课外实践中,以及在运动场上、在食堂里和在寝室中的一点一滴汇聚起来的进步,很多年后当你们回头再看,虽然你们一生中还将获得这样那样的证书,但它们都是在现在这张的基础上一层一层的往上叠加起来的,只要今天这张证书足够的厚重,后面的证书也才更有意义。

同学们,大学就是人生在少年向青年转变过程中需要群居生活在一起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在这个阶段同学们需要相互鼓励加油、需要相互碰撞思想火花、需要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些你们都做到了,其实在这个时间段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非常需要的,我一直认为爱情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很抱歉我校女生的比例也实在是太低了点。同学们,今天在你们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开启人生新的里程之际,我谈三点希望:

一是敢闯、会闯才能赢。人生能不能赢,就看敢不敢闯、会不会闯,敢闯不是乱闯、不是硬闯,在汉语里,闯字就是一匹马被关在了大门里,如果这匹千里马破门而出走出来了、闯过去了往往就是风光无限、一马平川,不敢闯、不会闯,被一道门关住了,总是迈不开第一步,那就只能原地不动、坐井观天。同学们,你们有一位学长,他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1997年,他辞职和别人出资30万元创业,他们在一栋电子大厦租了个摊位卖电脑,矢志要做重庆第一的IT公司,他用信念支撑梦想,几年后,公司资产增长至2亿,但随后一笔几大千万的投资失败使他倍受打击。他认真反思后进军天使投资行业,投资耕耘多年的IT领域屡获成功,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天使投资人”之一。近年来,他又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开疆拓土。如今,他的企业市值300个亿,他就是知名企业家熊新翔校友,他在IT领域闯出了大名堂。同学们,还有一位更年轻的校友,她8年前毕业于外国语学院。1984年出生的她,毕业后选择独自去海外打拼,通过自己的努力短时间跃升为美国一个知名企业的高管。24岁的她没有满足,而是瞅准一个跨界创新的机会、毅然辞职带领一帮年轻人去闯天下。她不忘初心、坚持梦想,为了开拓市场她曾经12天奔跑了13个城市。如今,她勇敢地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成为一个新兴领域的领跑者,她的业务遍及15个以上主流国家。今年5月,她回到母校告诉我们,她的公司即将年内上市,她就是北京万国置地集团创始人——史锐雪,一位生动诠释了“敢闯才能赢”的80后成电人。

二是站在潮头、出彩人生。人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彩的,人一生总是要经历大风大浪洗礼的,你只要能够抓住一两次机会赶在大浪的潮头出现,你就有可能成功,这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讲:要认准方向,就像大海的浪头一个接一个的打过来,当一个浪头达到最高峰时,下一步必定要回落,然后新的浪头又会出来„„,如果你看见别的浪头高,就一味跟着去追,你会永远在别人后边,永远不可能领先,你要做到顶尖,就必须看准新的浪头从哪里开始,在它还没有达到最高峰时,最好是在它刚刚冒头时就紧紧跟进去。

当前,在全球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移动通信、虚拟现实„„,一个接一个的大浪扑面而来,使得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应该说迄今还没有一个学科像信息领域这样活跃、这样层出不穷、这样变化万千,所以我们要顺大势而为之,这样才能放大自己的人生、让人生尽快出彩。

同学们,我还想给你们介绍一位1982年毕业于通信专业的学姐。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的旋风席卷全中国,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掀起又一轮改革开放新热潮,于是毅然辞去公职加入华为,并在七年内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升任到董事长,被誉为“华为女皇”。这个人叫孙亚芳,是我校恢复高考后首届毕业生。学通信出身的她,对信息行业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极强的敏感度,从而为华为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使得华为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通讯设备商。这些年来,一直站立在潮头的孙亚芳,引领华为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强企业,也引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完整的人生就是走过、路过和闯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是一种经历——走过不同的风景、路过不同的人群、闯过不同的领域!也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因为你的存在而让周围的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我想,不管你今后是搞研究、还是做管理、还是做实业,都是因为你的努力工作而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反之,即便你挣再多的钱、当再大的官、出再大的名,又有多少意义呢。大家知道,以前我本人做学术研究多些,现在我做行政管理多些,偶尔都有人问我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其实于我而言,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能有所贡献,使周围的人们生活得更好、更加有尊严、更加有成就感!治学如此,治校也如此——通过我们大家一起的努力,真正把电子科大办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看着一批一批优秀的学子来到成电,三五年后又一批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走出校门直接贡献于国家、造福于社会。这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就都很有意义了吗!

同学们,有人说生命是一条永不回头的河,不管发源地是何等的雄伟,流域是多么的宽阔和肥沃,终有一天这河必将因汇入大江大海而终结。我想只要你的人生过得有价值、生命有意义就不会因汇入大海而遗憾。同学们,进取是这个时代最明亮的基调,闯劲是年轻人最蓬勃的力量,人类最可贵的就是有不断进取的愿望和智慧,只要你在不断超越自己、跨越别人,你就走在了追求卓越的路上!

同学们,上面我所讲的这三点:敢闯会闯才能赢、站在潮头出彩人生,以及走过、路过和闯过构建完整人生,其实就是我今天要和同学们分享的主题——愿同学们闯出真人生。

同学们,这几天我在清水河畔BBS上看大家的毕业感言,有人说——成电完整了我的青春,也有人说——这是我最美的四年,还有人说——越努力越幸运„„;周四晚上的青春万岁毕业晚会上,同学们个个青春逼人、才华横溢,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最近,我们也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全球校友为成电六十周年校庆的接力点赞,不论是成电学子还是成电校友,大家都充满了对母校未来发展的关心,这再次确认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成电人”。同学们,不管大家今后身处何地,无论是你遇到困惑还是取得成就,成电永远是你们的家。

最后,祝愿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再见!

下载人民网教育频道——甲子荣光,执着奋进20110928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网教育频道——甲子荣光,执着奋进2011092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