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十六中学八三五高效课堂模式
四十六中学八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为我们的研究切入点,提出了打造“三案一集”课堂教学模式理念下优质高效的课堂;把如何打造“三案一集”课堂教学模式理念下优质高效的教学策略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经无数次深入课堂听课,反思总结我们把课堂环节细化为可操作性强的“八环导学”流程:
1导课,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示标,即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3、自学,即问案自学,让学生清楚问案的含义,带着问题去看书,并鼓励学生质疑。
4、合学,即组内交流,意在合作学习,以求互学互助,共同提升效果。
5、展示,即小组展示,针对学生自学合学交流得出的成果,由小组代表或小组整体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探究,同时教师适当给予鼓励性评价。
6、延伸,即拓展延伸,教师针对展示内容,及时恰当给予评价鼓励,并设计延伸内容,引导激励学生完成知识延伸,拓宽学生的思维面和知识面。
7、检测,即达标检测,根据学校内容,设计当堂达标检测试题,选题要精当,涵盖学习重难点,落实双基。
8、小结,即目标小结,师生合作梳理学习内容,结合当堂学习和检测情况,回顾总结学习目标完成效果(包含学生感受),教师要给予鼓励和希望。
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兴趣的调动和激励,为了达到成功的高效课堂的目标我们经过实践探索,细化了操作性强的高效课堂的五个考核方面:
1、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空间及资源(考察教师)
2、恰当进行学生分组正面评价激励(考察教师)
3、出示问案调动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考察学生)
4、激励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氛围活跃(考察学生)
5、运用习案进行检测过关效果理想(考察学生)
第二篇: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
串丝中学“三学六环一主导”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三种方法,课堂构建的六个环节,教师课堂组织引领的一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课堂“一主导”的引领组织作用,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辅以教师主导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
1、三学
三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法。强调整个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对互助合作学习、探究评点学习的方式,养成能独自思考、与他人合作学习、并探究困惑的学习习惯,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实现课堂学习目标。
2、六环
六环是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六个组成部分,即目标导学、自学质疑、互助探究、展示评点、达标巩固、归结反思,由以上六个环节组成一堂完整模式结构课。
第一环:目标导学(2分钟)
一节课首先主要做的就是目标明确,只有明确了目标,学生的学习才有了方向和指引,同时也是对一堂课成败的检验,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目标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迅速的进入课堂角色。
第二环:自学质疑(10分钟)
教师充分给予学生预习、感知教材的时间,并结合导学案,解决知识、梳理要点、提出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
第三环:互助探究(10分钟)在学生自学质疑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内结对学习和小组内成员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导学案和学生自学时产生的疑惑交流、讨论,集思广益,集中所有成员的优点,形成最佳答案,初步解决问题。
第四环:展示评点(12分钟)
通过小组内的结对互助学习和小组成员的共同研讨,提出本组的困惑,其他组释疑;针对重点内容,部分小组在全班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展现小组的风采,其他小组的成员认真倾听、思考、分析别组成果的优劣,再在全班共同研讨,最终形成共识。此环节教师可给予适当点拨。
第五环:达标巩固(6分钟)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该环节能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为教师的及时补救作铺垫。
第六环:归结反思(5分钟)
学生小组先总结本课学习心得收获,教师再作补充归纳。这样学生在归结反思环节再次熟悉、归纳本堂课的知识点,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达到牢固掌握知识。
3、一主导
学生在“三学六环”的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做好组织、引领、主导学生开展好“三学”和“六个环节”的学习过程,只有落实好教师课堂一主导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串丝中学“三学六环一主导”课堂模式管理细则
一、小组建设
1、建组原则
⑴、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具有互补性和个性化,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⑵、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 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⑶、小组互助学习的原则
2、学习小组组建程序 ⑴、小组建设
A、创设组名。B、创意组训。C、制作组标。D、确定目标。⑵、学生分组
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一起,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9个小组,每组6至8人,并推选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分为A、B、C三层,各小组公平竞争。
⑶、小组长(学习小组长、纪律小组长、文科代表、理科代表)定位与职责 学习小组长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能力一定要强。
①、指导学科组长组织实施好每节课的课堂展示、讨论和自学。
②、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目标。
③、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④、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⑤、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⑥、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⑦、小组发言:第一步:每小组先指定一位学生做中心发言人。第二步:小组内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中间不能打断别人,并准备补充或质疑。
4、分工和责任
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主抓全面、调动、激发小组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监督员一人(负责学习纪律、劳动卫生、杜绝作弊)、记录员一人(记录星级、汇报结果)。
3、小组要求
⑴、培养树立团队意识 ⑵、培养积极参与习惯 ⑶、培养认真倾听习惯 ⑷、培养质疑对抗习惯
⑸、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学生学习行为准则
(一)、自主学习环节
1.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
2.翻动书本、学案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3.独学过程不许借用东西,不许问题和交头接耳。4.遇到与己无关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
5.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习题,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学案。
6.学案的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
(二)、互助研讨环节
7.小组合作交流,依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
8.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9.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
10.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
11.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嘻戏、玩耍。
12.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三)、展示评点环节 【展示】
13.展示者提前做好准备,面向全体,讲解时要用教棍等必要讲具,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及组间过渡。
14.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不做无效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念答案。
15.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切忌啰嗦,准确把握展讲时间,避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
16.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
17.板示者书写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
【听展】
18.听展者,站位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
19.听展者,坐要端正,不能伏案托腮;站要直立,不能抱膀搭肩,要做到拥而不挤。20.听展者,盯住展示者和板面认真倾听,不许左顾右盼,不许低头,不许玩笔、尺等各种小东西,更不许暗中做小动作。
21.听展者,听展时要闭口,切忌中间插嘴,私下议论,嘲讽取笑。
22.听展者,在展示讲解后根据实情要主动质疑、补充、点评。做到有抢有让,彰显个性,语言规范简明扼要,不做重复补充、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
23.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要目视被评价者,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
24.听展者在移动时,要迅速有序,动腿不动口。
25.听展者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学案填补。
(四)、检测巩固环节
26.达标检测时要严肃认真,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独立完成检测题,真实反馈学情。
27.组内要互帮互助,做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争取全面收获。28.认真更改错题,填补遗漏知识点及新生知识点,全面完善学案。
(五)、归结反思环节
29.用红色笔记录本节课自己的最大收获。
30.倾听同学们发言,教师点拨下,归结本课形成知识树。
三、导学案编写使用
1、每节课必须使用导学案上课,导学案必须在头一天晚自习前发到学生手中,保障学生有充分自主预习,课前自主学习时间。
2、导学案编写结构程序必学与学校“三学六环一主导”模式环节相对应,便于课堂模式的推进。
3、每天晚自习教师不能占用学生时间完成自己教学,只能组织、辅导、监督班级小组完成第二天课堂教学所有导学案预习、自主完成导学案基础部分。
4、导学案使用后由小组装订成册保存。
5、导学案编写由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编写存档。
四、课堂教学评价
1、每节课对学生小组学习中重点对学生展示点评环节作评价。
2、每天、每周、每月累计汇总,每周做一次分析总结,每月做一次评价奖励。
3、对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进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学习小组、上课教师、班级,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
串丝中学 2014年9月24日
第三篇:浅谈高效课堂模式
浅谈高效课堂模式
城关一小 王佩才
通过我们学校前一段时间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赛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已不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的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象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后,再让其他同学评判正确与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模式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愿我校的教育界同仁们不仅要多听、多想和多谈论,而且要以实际行动去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让我校的教育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第四篇:高效课堂模式
安国中学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报告
一、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深入人心, 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近年来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相继提出了从一线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教育工作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强化校本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模型。
近年来,全国就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例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一批先进学校,省内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也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例如天水市清水县第三中学学习的杜郎口模式,华亭县马峡中学学习的洋思教学模式,都是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提高本校课堂效率而稳步推进的。
课堂是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而当前我校初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师辛苦、学生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同时,大家都意识到:只有从课堂上进行改革,才能让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也可以这样说: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前提和保证,才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的这种认识,从2008年开始,我校在长期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打造,探索符合本校特点的教学方法,积极借鉴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准备以大力度、严要求在全校进行一场积极的新课程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如何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场新课程改革,能够引起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各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并较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打造高效课堂涉及的主要内容: 探究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
(1)理论思考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研与教改相结合的原则。把理论指导具体化为行动的准则,同时又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
1(2)整体讨论与个体教学相结合。各位老师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操作,教研室、教研组还将根据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需,发挥集体优势,组织成员进行课题论证,集中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从而使整体讨论与个体教学相结合;
(3)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保障,是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协调发展理应遵循的逻辑内涵。
(4)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以各科任教师的专业学科为主,以各班为单位,由各教研组牵头,形成各教研组的课改特点,学校教研室全面协调教研工作,共同推进我校本次课改取得成功。
(5)评价考核跟进,骨干引领与评比激励相结合,各教研组树立本组课改模范,做好本组课改的示范与帮扶工作,做到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班集体”、“学习小组”、“教研组”等团队)。
(6)反思性原则。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及课堂驾驭能力;通过反思和总结,及时地不断地调整教学走向、调整教学思路。
(7)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化原则。在课改的过程中,应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使之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重组,实现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做好教研后勤准备工作。
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为打造高效课堂的主要内容:(1)高效课堂主要特点的探索;(2)高效课堂基本环节的探索;(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构建起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从本质上的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骨干名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探究课堂的主要方法有:
(1)行为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
(2)查阅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3)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等。
(4)借鉴法。以先进教学模式的经验为主,借鉴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到先进教学理念为源泉。(5)教育实验法:观察与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的教改经验,深入分析反思当前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进而逐步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探究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
学习分三个阶段进行:培训启动阶段,检查落实阶段,整改推进阶段。
(一)培训启动阶段:2010年8----9月为全面培训、启动学习阶段。
1、召开学习宣传动员会。学校开学即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启动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培训,倡导新课程理念,宣传动员学习,启动学习。做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全员参与,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行动落实。
2、学习年级:七、八、九年级全面启动学习,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同一平台上整体推进学习,以便于在实施过程中研讨、交流、总结、完善、提高;要学习借鉴“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改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教学研讨。学校以实践教学为先导,围绕学习的中心工作,制定“三三六”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计划,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先进教学理论,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研讨活动贯穿于各个阶段的学习工作中。
(二)检查落实阶段
2010年10---11月,学习领导小组初步检查落实学习运作、实施情况,并组织各教研组进行总结、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推广学习中的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整改推进阶段
经过一学期的培训、探讨、研究、磨合,2010年12月份开始,力争全校学习步入正轨。从学校、教研组,以先进带后进,多层面开展课堂技能传帮带:
1、领导班子上观摩课。
2、学科骨干教师上公开课。
3、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过关课。
4、整改教师上提高课。
5、各教研组“优质课”定位为学习成果汇报课。以学习为核心,开展“三优活动”,优秀学案,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都以学习为主题。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广阔的探索空间。目前较流行较先进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已倡导多年的基本的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服务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各位教师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实际,经过甄别、分析、归纳,移植实施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或整合、兼容各种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在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鼓励教师自主探索、自主发挥、自主完善、自主发展,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激活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状态,推动学校领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主要以学习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为主
1、学案及作业要求:
(1)、写导学案的六个基本要求
(1)写清楚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表达要具体清楚,目标的设定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实际,不要贪多图全、华而不实、照搬照抄,要突出实效性。
(2)写清楚重点和难点。导学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在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定,表述要准确具体。
(3)写清楚“知识储备”。即写清楚导学本课题需用到和涉及到的有关知识、资料、案例等。将这些知识提纲性的写入导学案或列为附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水平。
(4)写清楚导学过程。导学过程思路要清楚,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时间怎样分配,各个环节怎样安排,如何过度等都要写得清楚明白。
(5)写清楚每一个环节的组织形式和实施程序。如预习课怎样组织,怎样安排导学程序,怎样检测;展示课如何组织,怎样点评;反馈课采用什么形式,如何组织等等都要一一写清楚。
(6)写清楚导学反思。反思成功之处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作业设计基本要求
不允许出现无实际意义的题型,体现检测题的层次性,要求以拔高题为主、以突破重点、难点为主,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为主。
2、课堂教学类型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1)、预习课的要求 预习课的备课要求
预习课是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必须抓实、抓细,必须做到“六个有”:
一要有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预习目标是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是检查学生预习成效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学生预习必须完成的任务。预习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检查,在起始阶段,预习目标一般由教师在备课时设定,上课时发到学习小组。
二要有预习提纲(预习题)。预习提纲(预习题)是指导学生高效预习,完成预习任务的具体措施,一定要含盖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一定要指向预习目标的实现,一般由教师在备课时设定,上课时发到学习小组。为体现因材施教,预习提纲可按难易程度设置ABC等三个或更多类题型,由学习小组长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分配。
三要有预习方法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预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实现预习目标。
四要有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计划。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将预习课划分为四个时段:第一时段用于学生个体独立自学思考,努力完成50%的预习任务。第二时段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努力完成第一时段完不成的预习任务。第三时段用于预习检测。第四时段用于各小组筛选和设计展示题和展示方法。这些时间安排在备课时就要预设好。
五要有督促、检查的具体措施,如学习小组之间怎样竞赛,怎样评比,学习小组内部如何激励等,都要在备课上预设好。
六要有培优、补弱的具体措施。(2)、展示课的要求
展示课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提升、拓展预习成果,全面完成学习任务,全面实现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备课时,要注重预设以下问题:
一是展示目标的预设问题。展示目标既是预习目标的提升,又是教学目标的拓展。预设的展示目标要求既要有内容方面的要求,又要有形式方面的要求,难易要适度,表述要具体简明。
二是展示内容的调控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展示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预习成果都拿来展示;要引导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三是展示任务的分配问题。各学习小组提出展示内容后,教师要进行取舍,筛选出适量的展示题并合理地分配到各小组。
四是要预设好展示的组织形式。各小组按什么顺序进行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怎样过度,衔接,时间如何控制等问题都要事先预设。
五是展示指导问题。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组展示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补充、点评,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等,都应在备课时有所预设。
(3)、反馈课的要求 反馈课的备课要求
反馈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学习内容,落实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让优生拔高,差生达标。备课时,要求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回顾、归纳、整理问题。· 二是怎样进行达标检测问题。三是对未达标学生怎样帮扶问题。四是对优等生怎样提升问题。
3、备课要求
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主动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和调控者。因此,推广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学会备课,实现备课的优先转轨。备课要体现实用性、预设性、深刻性、推广性的原则。
1、备课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即由单一的备教材、备教法转变为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导法、备知识储备、备组织形式、备教学机智、备活动方式、备预习题纲、备达标检测等。
二是由固定形式向灵活方式转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增减学习内容,灵活设定导学环节,灵活确定重点难点,灵活设计导学方法,倡导用“活页”形式备课。
三是由写“教案”向写“导学案”转变。“教案”突出的是教师“怎样教”,“导学案”突出的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怎样学”。
2、重视集体备课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单一性、封闭型变革为多项性、开放型,备课难度大,导学要求高。要移植“三三六”教学模式,必须重视集体 备课。要通过开展“主备课”活动,让智慧互补,资源共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提高备课水平和备课质量,以适应学习的要求。
主备课活动的组织形式:
主备课活动是教研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主要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安排,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可参考以下两种组织形式:
一是横向主备课: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有三人以上的教研组成立学科备课组,以备课组开展主备课活动。
二是纵向主备课: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只有两人以下的教研组可由不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备课组开展主备课活动。
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展示课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遇到困难较大的,一题多解的,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是他们展示的重点内容。主要以中档题及拔高题为主。
展示课的操作程序:
(1)预习交流。学生围绕教师指定的问题分组讨论交流,相当于我们的复习提问,时间大约2分钟左右。
(2)明确目标。各小组派一同学口述目标,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教师修正,形成目标。(3)分组合作。教师给各小组分配展示任务,各组派一名同学画图,一名同学板演解题过程。及注意事项,所用到的知识点,及方法总结等。其余同学围绕本组任务进行分析归纳,为展示做好准备。时间大约是5分钟。
(4)展示提升。是展示课的主要环节。各组依次展示。学生根据小组内组长分配的任务,有秩序地就题目的分析思路,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解题规律,辅助线的添加目的,一题多解,证法对比,进行讲解或点评。时间20——30分钟左右。
(5)穿插巩固。小组间交换任务,组长抽取成绩较弱的同学口述思路,检查听课效果。(6)达标测评。最后几分钟,各组抽几名成绩较弱的同学进行板演,下课反馈信息。
5、评课要求:
(1)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要求
1、课堂气氛
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
2、活动形式
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
4、教师基本功
A、板书有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B、讲普通话;C、随机应变,有课堂调控能力。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撞击、智慧火花迸溅、学生灵感的生发,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憧憬、盼望、最美好的、最有诗情画意的东西。
(2)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要求
主动性、生动性、有效性、进步性、成果性是学生课堂表现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最主要标准。要体现“主动、生动、快乐、有效”八个字上。
1、预习要求
(1)预习时间,可根据学科课时及学科内容灵活安排,半个课时或一个课时。可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但不能所有学科都集中在自习时间预习。
(2)主动预习,自觉拟定学习目标。(3)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
(4)梳理知识、方法与技巧,认真做好预习笔记。
(5)积极参与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耐心帮助他人,别人发言时要专心听讲,做好纠错工作。
2、展示时的要求
(1)神态自如,脱稿展示。
(2)讲题时要侧着身子,要大方地面向全体同学。(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吐字清晰。
(4)讲话无口语。刚起步时,如果忘了词语说不下去了,就立即停住,当时脑子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哪怕与分析题目无关也可以。
(5)行动迅速。一人发言完毕,其他人立即跟上,可点评、可纠错、可质疑、可联想、可感悟、可拓展、可找规律等等。
(6)点评的内容。可以是解题的关键点、切入点、易错点、规律总结、技巧生成、学习方法。可根据学科特点提出要求,如在数学课上,可以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知识点、解题关键、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的错误、辅助线添加规律或添加目的、自己与众不同的解法、通过这个题我学会了什么、我想到了那些相关的知识或题型的解题技巧等。
学生的点评加上老师的追问、拓展、提升,课堂上的教学相长,师生互补,共同提高,将课堂“活而有效”的要求落到实处。·
3、反馈时的要求
(1)组长合理分配任务,组员主动争取。(2)细心解答,规范书写或板演。
(3)专心听老师和同学的点评,认真补充笔记,自觉做好纠错工作。
五、讨论与思考
在探究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老师、学生两个层面的问卷调查显示,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的确是符合我校实际的、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探究的过程,同时促使了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一步实现了专业成长,成为骨干名师,促进了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正在逐步产生质的变化,课堂教学正在朝向“高效课堂”迈进。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亟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1)学校硬件设施需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资金,我们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同时,先进学校的硬件建设令人羡慕,后勤保障要力求做到完善。
(2)教学理念转变为够彻底。各教研组成员、不少教师的理念还需深层次彻底的转变,这是根本;要花大力气去落实和推广课题成果,这是关键。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之以恒。我们深知,再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能够真正贯彻执行下去。所以,一方面我们必须保证这些措施执行下去,另一方面又要保证这种执行能够坚持下去,落实到底。
当前,从市、区、校的客观形势来看,高效课堂建设应是重点和焦点所在,要进一步深化素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下一步我们将要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任务,把高效课堂做实在、做细致、做出成效来。
附:安国中学学习杜郎口“三三六”模式活动安排表
崆峒区安国中学教研室
2010年12月30日
第五篇:高效课堂模式
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说明:
2009年潍坊暑期教师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精品课堂”,创建“品牌学科”,建设“名师团队”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研究为核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完善“三步四环节五课型”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345优质高效课堂”内涵概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抓手。潍坊市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所谓“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五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基本课型。高中语文学科为文本新授课、复习训练课、检测讲评课、作文修改课、话题探究课。
二、“345优质高效课堂”提出的背景
(一)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课改的步伐。
随着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查找,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老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和写的过程,多是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非常简单,要么是事实性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达不到应有的效度。
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追求上关注形式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而忽视活动的效益和及时反馈矫正,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底。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由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得不够深入全面,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
6、课型研究少,课堂效率低。不少教师由于受规范办学行为之前的惯性影响,不少教师缺乏课型意识和优化教学流程意识,寄希望于“广种薄收”,把新知探索、巩固复习、检测讲评、阅读欣赏等课型上成一个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课堂授课时间的减少,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7、题海战术多,有效延伸少。学生自主修习时间已大大增多,自主修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题海战术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关注学生自主时间,关注自主修习的方法和效率,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
8、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教法,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而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二)已有的教学经验助推了课堂教学改革
自2001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2006年3月以来,结合新课程需要和我市具体实际,潍坊教科院提出了在小学、初中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为我市小学、初中的新课程实施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几年来,全市各小学、初中学校积极实践“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得两个学段的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为新课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小学、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潍坊教科院结合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在部分县市的高中学校积极实践“自主课堂”“合作课堂”“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构建普通高中“自主合作、优质高效” 课堂教学流程,并于2008年4月在潍坊一中召开了各个学科的展示与推介会,在全市推开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高潮,各普通高中学校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诸城繁华中学“211”教学模式,高密一中“三段教学法”等。
三、推行“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要求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主,轻负担重实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课堂。
(二)重要性
规范办学行为催生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我省规范办学行为后,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传统的一讲到底,教师包办一切的课堂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那种“领导靠上,学生拼上,教师豁上”的高耗低效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减少讲与听、增加说和做,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剔除课堂假问题等明确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讲三不讲、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等基本原则,市教科院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抢占了新形势下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高点。近几年的高考成绩足以说明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巨大成效。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
明确“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其显著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学案导学”不仅是教法改革,更重要的是学法改革。
1、“学案导学”遵循的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学案导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案导学”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优化课堂模式。
2、“教案”改“学案”,促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导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导“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
3、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开展“学案导学”,有助于转变学习习惯,改革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老师灌输,等待老师作结论、给答案,缺乏主动钻研、自主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自求答疑,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等待心理、信赖习惯得到克服,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惯逐步养成。“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4、要理清学案组成的要素及导学的大致模式。
①组成学案的基本要素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
②导学的大致模式:
A.学法点拨——筛选信息示例——问题探究——迁移拓展
B.学法建议——释疑解难——典型题例——知识训练
C.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D.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练习
E.技能式:示范——实践——评优——作业
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可视不同的课型结构有所变化。
5、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一是要分学科组织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要组织教师结合实际总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教学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三是要组织教师从自己的“学案”中选出优秀“学案”,从成功案例中选出优秀案例,参与全区评比,帮助教师学会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初中生物“345”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反思
一.“345优质高效课堂”的总体构架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1.三步:
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提升:作业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2.四环节:
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五课型:
生物学科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①新知探索课;②综合复习课;③试题讲评课;④习题训练课;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二.五种课型的具体流程
(一)新知探索课
1.课前预习
①.明确预习目标;
②.设计预习问题(可以以出题的形式设计问题);
③.巩固预习效果;
④.发现预习疑惑。
2.课内探究
①.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②.自主修习,查找问题;
③.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④.精讲点拨,跟踪训练;
⑤.反思总结,应用达标。
3.课后提升
①.延伸拓展;
②.反馈评价。
(二)综合复习课
1.课前预习
①.目标解读;
②.自主梳理;
③.自我检测;
④.预习总结
2.课内探究
①.预习检查,问题定向;
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③.精讲点拨,总结升华;
④.拓展,迁移,举一反三。
3.课后提升
①.达标检测;
②.反馈点评。
(三)试题讲评课
1.课前预习
①.分析体验;
②.纠错寻因
③.查漏解惑;
④.总结启示
2.课内探究
①.考情分析,立目标;
②.合作交流;
③.展示思路,暴露目标;
④.释难答疑,精讲点拨;
⑤.变式训练,归纳提升。
3.课后提升
(四)习题训练课(专题)
1.课前预习(包括:目标,回顾相关的知识,练习查排)
2.课内探究
3.课后提升(举一反三,专题训练)
(五)实验探究课
1.课前预习(包括器材、实验步骤及需要的准备等)
2.课内探究
①.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要求;
②.科学探究,实事求是;
③.清洁整理,还原环境。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高效课堂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观念正在逐步的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存在着种种现象,这些现象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被真正激活,存在着如何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问题。因此,如何构建体现新理念,建设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下面我从本学科角度以及本人的教学经历谈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课标要求,精心编制学案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石,是师生角色转换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通过学案,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能有备而学,给学生以知情权和参与权。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课标的要求,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学案。在编制初中生物学案时,我一般设置了四个基本内容: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合作探究、课内练习反馈和知识链接或拓展延伸等部分。
1、课前预习导学
在学案的课前预习导学部分的编制中,我一般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框架预习题。如在执教八年级的《社会行为》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的预习提案:
概念:群体不同成员之间
,共同维持
的生活的行为。
社
内部形成一定的会
特征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行
有的群体还形成为
代表动物:、、狒狒的群体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通讯):动作、、等
这种预习提案,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又有启发性,难度适中,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可以围绕着设计好的预习题案来展开预习。
我认为预习学案最好是学生通过书本就能得出结果的,不能太难,否则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果。
2、课堂合作探究
学案的合作探究部分我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来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的教学,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例如在学习《社会行为》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对教材已经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观察课本38页图V-18,思考白蚁群体成员有哪些?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2、在狒狒的群体中哪一个是首领,为什么?
3、推测:为什么牧羊人放牧时管好头羊就可以?
4、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你知道动物的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5、群体中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6、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社会行为有什么相似和区别等问题,既有学生在自学中的问题整合,又有新问题的探讨交流,能使学生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保证了学生学习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
3、课堂练习反馈
我根据课堂学习目标和《生物课程标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同步训练,供学生在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帮助学生达到知识或技能目标,实现学习的有效性。练习的题型多样化,我根据近年来初中生物会考的标准,设计有连线、选择、识图作答等题型。题量适中,一般能在一堂课内完成,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习题的内容可以是近年与本课知识有关的会考题或根据会考题而编制的题,也可以是巩固练习,但绝不是课本练习或《学习指导》的简单重复。
4、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的目的在于将课内的知识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实现全程性的有效学习。例如,在学习了七年级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这一知识时,将赤潮的形成与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
二、加强学生预习,提高学习效果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激发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因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不可能自学掌握所有的知识重点,所以在预习时,应该对预习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如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多分析、做好笔记,在书上作好记号、标明学习的重、难点与疑点等。在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合理的预习提案。在讲课前,先让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我会对预设的预习题案进行检查和评估,方式可以分为组内互查、小组抽查、教师抽查等方式。通过预习的设计,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通过自学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的教学,为“课堂的研讨探究”打下基础,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案去预习,对老师的明确要求置之不理,造成预习效果不明显。还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课前不能完成预习任务,而课堂预习的时间又有限,预习往往占了大部分时间,造成后面学习的安排上有很大的难度,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进度。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关注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课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课时目标是和每天教学活动相联系的目标,它是教师依据总体目标、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等设立的师生在课内将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控制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所以具体课时目标的设立,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具体施教的班级,还要兼顾到个别学生的经验和特点。既做到难易适度,有可行性,又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时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从而容易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目标不明确,老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这节课到底要干什么,该干什么,哪些内容需要简单了解,哪些内容需要理解,本节课培养哪些能力。因此,课时目标的明确划分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一节课,学生不明白目标,不知道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以学习效果不好。现在,每一节课我都会先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并把课时目标板在黑板的右上角,使学生学起来有的放矢,这样一来学习效果更好。另外,我认为课时目标必须简单化。否则,板出来的课时目标过于繁琐,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样难于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且学习目标简单,学生易于掌握上课所学知识,获得成就感,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为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课时目标意识,必须强化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意识。才可能避开意识流式的教学形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当然,教学实效不是指教师用最短时间教最多内容,而是对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与发展的综合考虑。
四、重视课堂展示,适时引导点拨
我们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展示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展示的内容往往是他们板演内容的解析,因此展示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展示,能体现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使教师更能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教学环节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补充教学内容。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内容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懂就问。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即便是错误的也要首先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而应调动全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当然如果一味让学生质疑,学生由于受知识的局限,往往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会偏离主题。这时教师就要在一旁作引导或点拨。
教师的引导一定要有目的性、适时性和有效性。教师引导适时、得当,能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引导可以在学生目标游离时进行,也可以在学生难点问题上进行点拨,或者在学习内容关键处进行引导等等。例如我在上《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一课时,学生对于“我的食欲很好”到底是属于心理还是身体的健康范畴这一问题时出现了争论,如果教师不适时进行引导,课堂将会出现争论不休、混乱的场面。因此我就适时加于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健康三方面的关系,学生既把握了知识又打开了思维。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体现得更为重要。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经常害怕引导过多,有牵着学生走之嫌。于是过分追求教学的开放性,材料一摆,任由学生“探究”,或笼统指导几句就放手。这种教学行为,教师成了旁观者,让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丧失了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和思维点拨,其结果是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性不明确,操作混乱,这也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原因。如在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让学生“尝试利用遗传图解来说明: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表现的全部是高豌豆,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这部分的内容较复杂、抽象,如果一味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容易使时间都耗在这上面,造成学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所以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加强。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抓住教学中的争议点,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引领学生探究,同时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才是教师高超的引导艺术。
五、课内当堂检测,落实学习目标
课内当堂检测是教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为全体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问题、创造个体表现机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好形式。碰到疑难问题、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能进行充分的引导和点拨。因此,当堂进行达标检测,能及时得到学习的反馈,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
课堂检测习题的内容应该有所选择。凡是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典型问题,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问题,必需通过笔头训练才能掌握的问题,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问题等都可以设计成习题。这样的习题才能具有针对性,才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习题的设计也要有梯度,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过于疑难的问题,不属于课标要求的内容则不必出现。例如教材七年级上册60页第2题练习,要求学生计算球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关系,我认为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难度过大,课标中也不要求,因此此类习题在课堂检测中就不能出现。
总之,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夯实双基,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且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辩证关系。避免只重结论,忽视过程或者只重过程,忽视结论。另外,着眼于中后等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当堂吸收,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力争每一位学生能当堂消化,当堂理解。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不需要课后再通过各种练习题来掌握,能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使他们学得轻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也使教师减轻负担,不需要课后花大量的个人时间在学生身上,而可以把一部分时间花在钻研业务和自我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