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道德课堂心得
学习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学习田保华局长构建“合乎道,至于德”的道德课堂,使我更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田局长指出教育即道德。就是合乎学生认知规律、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最终达到国家的培养目标,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道德课堂即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与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的全面发展。
田局长犀利的指出传统课堂存在一些“缺德”的现象。有些老师借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做着极不道德的事情。比如霸占整节课讲授,霸占课间和课下时间等等。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让学生付出太大的代价。那么“一切为了学生”便成了美丽的借口。回想我们的课堂,确实也有过讲授时间过长,夺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课堂现象。快下课了,想把最后一个内容讲完有时会拖堂,占用学生课间时间的行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为了孩子。可是考虑不周,思考不深,才出现了这些错误的现象和行为。那么纠正这些错误才是关键,是当务之急。
我反思自己的英语课堂中所出现的不道德现象:
1、在课堂中有时没有及时对学生作出激励性评价
2、有时学生回答完问题没有及时让学生坐下
3、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拖堂现象
4、有时布置作业过多出现重复抄写
5、没有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出有层次的问题;没有为学生留下开放的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作业;
做为一个英语老师,怎么打造道德的英语课堂呢?我以后将为自己的道德课堂为以下几点:
一、课堂上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多利用一些视频、音频的课程资源,让课本活起来;
二、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必须在教师主导下进行,没有教师正确方向的引领,缺少这个支点,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就变得漫无目的,流于形式。
三、教师必须精心备课,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长同时获得学习的快乐体验。
四、营造和谐的乐于探究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五、坚决不出现霸占学生的课间和课下时间
道德课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把权力教给学生,留给他们学习、思考、交流的时间,还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和探究。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个积极性,让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的充实与展开的过程。道德课堂更是我们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一起来构建道德课堂。
第二篇:道德课堂读书心得
《师德修养》读书心得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中心小学 吕君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从中可见师德是教育之本源。通过暑期读书学习《师德修养》这本书,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道德课堂,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活力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是我们现在师德应作为榜样的。
道德课堂提出了“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以认知规律为指导,也要关注其学习的过程。下面是我对道德课堂的理解:
一、备课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备学生”。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现状,了解每一节课学生必须具有的预备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教学应该采取的应变策略等等。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或自然获得的知识技能,循序渐进。
二、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充分展现基础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创造性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长期争论中,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优越性,但迄今为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仍在顽固地坚持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否完成预定知识的讲授,仍然是衡量与评价优劣课的唯一标准。当前教学过程的“师勤生懒”现象,严重丧失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教师应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角色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加者和引导者,最大可能地实践学生的“主体性”、“开放性”的教学原则。
作为一线的教师,想想自己的课堂,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的听,有时生怕学生学不会,不时的重复的知识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学生命活力缺失;少的是积极、愉快、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做到学业和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表里如一是对我们最高的要求和行为准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我们如果是那只风筝,那师德就是在我们脚下牵引着我们前进的那根线。如果线断了,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不会飞的久,更不会飞得高。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也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教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第三篇:道德课堂心得
学习道德课堂感悟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近10年,“在语文课堂上,我究竟拿什么献给学生呢?”这是我在平时教学当中一直困惑的地方。田局长的“合乎道,至于德”的道德课堂像一缕清风吹走了我心中的疑惑。田局长从道德课堂的提出、道德课堂的观念、道德课堂的构建三个方面给我们讲述了构建“道德课堂”文化,学习后我收获多多,感触多多,意义深远,田局长的报告是我们课堂教学工作的航标。
我最初对“道德”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里的道德,即做人要讲道德。但田局长在道德课堂里的“道德”则是两层意思,即“道”是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否则,我们的教学注定是要失败的。德是我们的最高境界的目标,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构建道德课堂(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活力。只要我们本着对学生、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用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放手,少讲多引、多领,并给学生创设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变灌输为引导,变被学为要学,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得到真正的提高,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使学校真正成为“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地方。
当然,通过学习道德课堂,交流讨论、回顾自己的教学,发现了许多不足,也进一行了一些反思。
一、存在问题:
1、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教学设计的完整实施作为目标。如果以完整实施教学设计为目标,课堂教学中就不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教师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繁琐。在整个课堂中问题的理解与发现都是以教师的提问与发现为中心,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太少,学生的思维围绕着老师转,没有了自己和思维空间。在课堂中,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来,不应一切问题均由老师设计。实际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是习惯于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思考。“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多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回答趋向于自己设计的所谓的正确的答案。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智慧有时比我们教师要强得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课堂上学生没有质疑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是可怕的。不是学生没有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
4、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进措施
1、课堂教学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是学生既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掌握,不是通过自己思维过程获得的,那只能是一种机械学习。重视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我们就要树立起训练意识,使“重讲轻练”转变为----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精讲巧练。
2、问题的设置要追求高效。问题的设置往往反映出教师备课的深度、广度,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杜绝随意性的简单即问即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
3、师应做到精讲。精讲要讲清,不啰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讲准讲到位;该放则放,学生能自学的可略讲或不讲,不能包办代替。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中要害。
4、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恰当分配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为了避免使部分学生产生思维的依赖性。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交流应该是在学生有一定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问题一提出就放手让学生交流,这样会流于形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情况是我们不可预料的,尤其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这要靠我们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究。让我们每位教师行动起来,提高三种基本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把握三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实现五个转变(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为构建高效的“道德课堂”而不懈努力吧!
第四篇:道德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道德课堂,给我指明了方向
——道德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每次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一脸木然的表情,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里发脾气,不想上学的时候,甚至我才二年级的学生会对家长说:如果不学习,该有多快乐啊!每每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心里更多的是酸楚和难受,好像是孩子对我教学工作的否定。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了田保华局长“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的讲话,认识到:长期以来,“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教”无“学”,或有“教”无“育”,与社会远离、与生活远离、与实践远离,与学习者的生命远离,已是不争的事实。课堂的“灌”,作业的“滥”,考试的“多”,管理的“死”,本应着眼“人”的发展和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与情趣的学习过程和校园生活,被简约化为见分不见人的特殊认识活动。
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的乐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生命力缺失,少的是积极、愉悦、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
其实,作为老师,我很理解孩子,可是有时候真的也很无奈。“只要不教语数外,孩子咋看咋可爱。”这话一点也不假,在我们反思自 己扼杀了孩子生命力的同时,可曾想到老师的左右为难呢?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高考是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高考要的是成绩,是分数。小学老师还好一些,无非是平均分不高了老师也许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初中和高中老师呢?升学率和每次考试的排名估计决定了老师很多吧,甚至有的私立学校还会实行平均分末位淘汰制,可怜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家长向老师要成绩,大部分家长都很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考得好的班级里,领导向老师要成绩,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力……
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不承认,学习都是一件痛苦的事。作为老师,我最想做的也只能做的就是帮学生减轻学习的痛苦。形势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要的要求:搞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更要有爱的行动,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
教育如何构建有生命的“道德课堂”?田局长说:“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在每一节课之前,我都要问问自己:“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了?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我如何确信已近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好好提升自己,深入备课,争取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得更为合理,生动,让学生学得有趣;提高自己组织课堂的能力,在课堂上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和对话,因为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教师与学生 2 心与心的交流;提高自己评价学生的能力,在评价中,让学生得到发展,让我的评价成为学生继续前行的动力。
就像田局长说的,构建道德课堂,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同时,道德课堂,也是我们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
道德课堂,我在努力,我会更加努力。
田保华局长关于“道德课堂建设”讲话的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田宝华局长为我们做的《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专题报告,使我们知道了道德课堂的背景和怎样去构建道德课堂。道德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保证学生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道德课堂,要懂得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和“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就像他人所说:“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想五百年。”
通过学习道德课堂,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民主、平等。课堂上教师善教的,学生乐学,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通过学习道德课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把权力教给学生,留给他们学习、思考、交流的时间,还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和探究。教师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个积极性,让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总之,通过学习道德课堂的内容,我们体会到教育工作者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是构建道德课堂,因为,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一起来构建道德课堂,去充实的这一生命的过程吧!
学习田保华局长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了郑州教育局田保华副局长《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的讲话,感悟到:田保华副局长强调了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必须回答好:“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三个问题,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构建道德课堂,打造郑州经典品牌教育课堂。
他倡导教师追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道德课堂。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构建道德课堂的理念、目标和要求。“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是在养我们教师的心,也在养孩子们的心!
今后,我一定将田保华副局长的讲话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打造“道德课堂”贡献一份力量。
第五篇:道德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
(初一六班)
通过近一段时间对道德课堂的了解和学习,我对道德课堂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我的一些学习体会进行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与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的课改目标,并进一步强调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过程的理念。众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也开始关注课堂中的“道德缺失”问题,并将关注的重点逐步从“德育课程”、“德育渗透”转向“过程德育”,即注重课堂教学过程本身的德育性。在课堂上要“把人当人看”,“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关注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肥沃的心理土壤„„”。
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德课堂?“道德课堂”就是要用道德的方式去从事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并让师生从课堂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惟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最终实现“教师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道德课堂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让不灵灵起来的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让已动者、已活灵活现者朝着适宜的方向展现自我的课堂。
如果说“道”是形而上的,那么“德”则是形而下的,其目的是学道以行德。以道而成德。围绕“道”“德”二字,我们要重新建构四个全新的概念:即学道、学德;师道、师德。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
教师尽职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道德课堂,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育德问题,也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问题;而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目的、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它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八大教学素养
一、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那里去?(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二、具备三种基本功。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
三、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我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四、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五、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学室教材编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六、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的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七、解读课程目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八、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让我们每位教师行动起来,提高三种基本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把握三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实现五个转变(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为构建高效的“道德课堂”而不懈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