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试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面试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做了这么多面试,HR们总在想面试的高境界是什么样的?其实世间任何事情都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手中有剑到心中无剑。就拿我们上学的那个时候也都是从基本概念开始,理解之后开始学习计算方法,熟练之后拿到题目就开始在脑子里寻找模型,到最后拿到题目的那个瞬间基本知道大概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记得我最初学习面试方法的时候,就是从结构化面试的题目开始。从每类岗位具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哪些能力可以用哪些题目问出来。面试的环节从如何开场、寒暄、行为面试、结尾等。每次面试之前都会针对需要面试的岗位,列出面试提纲,在面试的时候还不断提醒自己千万别漏了什么。
经过这样的阶段之后,发现虽然面试过程完整有序,虽然对面试套路都比较熟悉,但总是差点什么,总觉得不够流畅。后来发现有些资深的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总会运用一些个性化的方法进行面试,行云流水般,像演奏一段音乐又像是做一件艺术品,让人有一种享受,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我们具体聊聊如何把面试从技术朝艺术的方向转变,是如何进行的呢?其实这种转变也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面试的方法从结构化到半结构化直至无结构化。三种方式各有特点。结构化面试基本就是固定的模式、流程、问题,总的来说相对比较固定。结构化面试会包括寒暄、自我介绍、目前状况、离职原因等一个个固定的问题。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和候选人一问一答,对于所有候选人在问题和提问的顺序上基本保持不变,略显机械化的技术操作。
而在半结构化面试中相对来说会有略微的变化。面试过程基本不变,但在流程、问题都会有一定的微调。会更加的个性化。面试官会更加侧重根据候选人简历的特点进行提问,问题的顺序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在半结构化面试中会让双方感到略微的自然。
当进展到无结构化的面试时候,看无结构化这个名字似乎感觉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其实不然,即使是无结构化的面试,也不能是闲聊,不是没有逻辑。无结构化的面试,更要有逻辑性、有内在的结构并且根据候选人的特点进行类似人物专访一样的面谈,流畅自然却又达到目的。无结构化面试对于特别是相对高阶一些的候选人,如果还是死板套用固定的模式,会让面试效果打折,未必能问出您想了解到的内容。对每一个候选人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沟通的模式去深入了解收到真正的效果。还是举出这个经典的例子,曾经一个主持人向总理提问,非常经典和精彩。他面带笑容问:“总理您好。刚刚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您在回答所有媒体同业问题的时候,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了有30几次。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想起了11年前,当时采访时任河南省长的您展现出来的自信和睿智。另外,我要特别说的是,我也是安徽省籍的人,但我是一个出生在台湾、工作在香港、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穿梭在两岸三地的华文媒体人。我身旁的人万分渴望对您本人有进一步的了解,能不能借这一个机会,谈谈您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您个人的情怀,谢谢总理。”这个提问挺有特色的。抓住了细节特点,而且很自然的拉近了与总理的距离。”“你说的很对。首先用“刚刚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您在回答所有媒体同业问题的时候,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了有30几次。” 这句话做引子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让总理很有兴趣的想仔细听接下来的问题。其次用“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想起了11年前,当时采访时任河南省长的您展现出来的自信和睿智。”快速拉近和李总理的距离,为后面的提问做了充分的铺垫。最后借用他人的想法“我身旁的人万分渴望对您本人有进一步的了解,能不能借这一个机会,谈谈您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您个人的情怀” 水到渠成达到提问的终极目标。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提问有如下的特点,条理清晰,层次明确。从细节入手,有理性的内容及感性的描述。其实作为人力资源人员,如何提问、怎样提问更有效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很多人在提问的时候较生硬,只是按照需要考察的能力点一板一眼、按不就班的进行。如此的提问,很容易让对方提不起精神和兴趣。就像一场没有看点的比赛,确实是一局一局正在进行,但比赛的双方没有任何兴奋点,当然也没有任何亮点可言。也有很多人面试的提问很唐突,虽然非常理解开放式、封闭式的提问方式,但问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只会机械性的死板的进行,不知道运用一些过渡性、赞许式的表达方式进行转折和过渡,让对方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我觉得可以在尝试在中高层人员的面试中使用这种提问方式。例如对方的个人价值观、求职的动机、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建设能力等。例如有的人会问,“您之前管理过不少团队,有遇到过不好管理的老员工吧?请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但如果您这样问的话,是否感觉会好一点。“××先生,您好。从您的简历看到您之前团队管理的经验非常丰富,想必您肯定有不少心得体会。以前也和不少类似您的同行交流过团队管理经验,很多管理者在老员工的管理上遇到过不少走不过的坎。您曾经经历过吗?能否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呢?”您觉得这个提问方式是否会感性自然不少呢?其实用一些口语化、流行的、时尚的词语会让你的提问更有趣味,更加让人愿意去回答、想去回答你的问题,自然达到双赢。
对于HR们来说,有特色、个性化的提问也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分。记得曾经的一次面试经历,当时是用人部门内部进行经理级人员的选拔。面试官不少,用人部门的总监也一起参与了面试。关于候选人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面试官们似乎都要拼命展示自己的面试技巧,把STAR的面试方法用的淋漓尽致。在这个时候,有一位HR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我看到你是哲学专业出身,有曾经运用哲学的思维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发现总监的眉头突然展开了,公开表扬了HR提问有特点。以后每次面试的时候都会举出这个例子。所以面试提问的关键是从细节入手,个性化、唯一化。理性的思维加上感性的词语会让面试的过程别有一番味道。面试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一起寻找其中的魅力吧。
第二篇: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 郑柏利
您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陶丽丝·诺蒂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 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关心他人; 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逞强好斗;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再次感谢在座的各位家长能够前来参加本次家长会。
许多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教育更像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每个孩子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孩子的价值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孩子身上如果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责任在你,而不在孩子。孩子是无辜的,甚至是可悲的。好孩子是我们用心雕刻出来的。
家长有三类,那么您属于其中哪一类?
A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10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眼睛; B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5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嘴巴;
C类:不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任何一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手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对孩子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少一点批评和指责;多一点宽容和期待,少一点粗暴和苛求;多一点唤醒和点拨,少一点埋怨和空谈,也许你将会得到一个优秀的孩子。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还应该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是否感到愉快,是否能和睦的与同学相处,更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思维观念,正确对待你所谓的问题。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和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的朋友。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以商量的口吻和她谈心,倾听她的心声。做的好的地方表扬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提示她、鼓励她。让孩子成为我们的知心朋友,跟我们无话不谈。
2.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现在,很多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孩子一心读书,可孩子偏偏读不好,这是为什么?其实,作为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实践能力,避免读死书和高分低能,另一方面,孩子在劳动中会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小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会激发孩子认真读书的热情。
3.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
夫妻之间难免不发生一些矛盾,但父母之间尽量要相互理解,特别要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还有,孩子在做作业,父母却打麻将,对孩子的影响也相当大。如果家庭鸡犬不宁,孩子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
4.学会宽容,学会等待。
有这样一个故事:......
5.学会尊重,尊重是教育的良方。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无论你现在生活中的角色成功与否,亦或是你上学的时候如何如何。注意,孩子不是你的影子,更不是你的私有财产。孩子是一块玉,是一件货真价实的艺术品,能否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取决于你。
6.学会鼓励,鼓励是教育的催化剂。
学会恰当地鼓励自己的孩子,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劈波斩浪的浆,鼓励是人生中相互支撑的拐杖。他总会在汹涌波涛中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在低谷中总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人的不断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的第一时间内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我们要学会善于抓住契机,充分肯定和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使之从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转化为无穷的前进的动力。
7.学会与孩子沟通,沟通是教育的最好的纽带。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善于和孩子沟通,更要学会培养孩子善于和我们沟通。通过沟通,能够让孩子学会释放,学会宽容,学会理解;通过沟通,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净化。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语言、手势、文字,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孩子始终都会健康的成长。
8.言必行,行必果,永远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哄骗甚至是欺骗孩子。
9.学会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教育不是亡羊补牢,父母不只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工具。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要力争做到先知先觉,不但是孩子休息时的港湾,更是孩子前行的灯塔。同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坚决不能把孩子只是推给学校,推给老师。不负责任的说,我的孩子只听老师您的,根本不听我们的,老师,您随便
打,随便骂,越严厉越好。教育似乎只有严厉这一种方式。那你为什么自己不打、不骂?我希望我的家长从今天开始和我一道共同教育好这个班,在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能关注一下其他孩子,水涨船才会更高吗。学习如果帮不上忙,生活上的忙还是没有问题的吗。尤其是市内的家长更有条件,比如帮外县的孩子洗洗衣服这类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0.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道德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永不会沉落的航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一味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丢了西瓜捡芝麻,而应该把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永远放在首位,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我以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一句话作为本次家长会的结束语:“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谢谢!
第三篇: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 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1.说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都太过于片面了,我觉得教学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生的重视,或许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有必要的技术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可以让自己的课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认可,但,但凡教育家都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一种对于自身事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若自有技术,那只是照本宣科的死板理论,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若只有艺术,那也只是一种作秀罢了,或许会有人比较喜欢,但当他们好好想想后就会觉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而态度,是两者的根本,有态度才会正视,有态度才会努力发展,就是如此而已。
2.教学第一是需要技术,没有技术拿什么去教导别人,其次教学的艺术是看教的人和学生之间的看法了,如果学生觉得教师没有艺术感,再怎么有艺术的教师也白搭,只是学生觉有艺术感就算怎么没艺术的教师他也有艺术
观点:我以为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没有技术如何去教学,如果说教学中连教师都不懂的话,那就很难教予学生了.另外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想是不是要到高级特级的部分教师才具有教学的艺术呢?我现在还不太理解教学的艺术.
第四篇: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说教学是一门技术或是一门艺术,都太过于片面了。我认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首先,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需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功底,因此,教学自然是一门技术。教学技术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术。教学技术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术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
从表面上看,教学技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其次,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智慧,整节课就是一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演出,所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的高层次概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故教学的主体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进行艺术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学生对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审美观,而教师对科学的表达要有艺术性,也就是要幽默、诙谐、生动、有趣。教师和学生在作为完整的人在进行“教”和“学”时,参与其中的不仅有真的因素、善的因素,使教学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还有美的因素,使教学具有艺术性。
第二、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作为人类最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天赋。而一切审美和艺术都表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如教学语言、板书、问答、课外辅导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追求艺术的创造效果,学生渴望从听课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表现。按照美的规律教学已成为教学主体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有审美和艺术的创造。这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又一根源。
第三、从教学内容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包含审美因素,具有艺术性。比如我所讲的音乐课,它就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因素。因为音乐能给人以美感、音乐能唤起人心灵上的共鸣,而且一首优美的歌曲和乐曲,能使人在欣赏乐曲中陶醉而不知其他。所以,教学内容包含审美的因素,具有艺术性。
所以说,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也可使学生在学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第五篇: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门艺术。
通过七天的厦门培训,我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会。
艺术是博采众长的,领导更是集百家之所长。2500年前,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一位天赋异禀的智者,通晓世事人情,深谙领导之道。他就是老子。这次培训,我们在最先进技术与市场环境前提下探索领导之道的同时,也从古人的管理智慧中去寻求领导之道,从老子的智慧研究领导艺术。“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之道的核心,也是一种需要用心体验的管理境界。所谓无为并不是空待功成的无所作为。作为一名农信社管理者,上要面对亿万群众,下要对几百职工负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这就需要借鉴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最重要的是用制度的真为来代替个体的无为,而个体的无为其实是在制度的管理下的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自由运行和自由发挥。一个好的农信社领导,不仅仅是要实现农信社健康快速发展,还要善于让所有员工返璞归真,回归本性,自由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艺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领导更在与时俱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金融形势更是日新月异,为了顺应时代
发展潮流,与世界接轨,作为一名金融管理者,应该勤学多看,掌握先进信息,适时调整领导策略。此次培训中各位教授所讲的《金融战略与大国崛起》、《提升领导力》等课程,也从不同角度给我灵感,让我对如何领导一个组织有了更多想法。一个领导者,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阔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训结束后我将学以致用,把这次培训所学揉合到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