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修改版) -
2017年秋季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6)班
胡冬英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少数学生聪明好动,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善于动口动脑;多数学生由于养成上课不用心听讲,学习非常吃力,我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他们,并根据他们的情况补旧固新,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运用起来非常困难,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树立学习自信心,每天让他们练习十个计算题,加强记忆、提高运算速度以及计算的准确性、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全班整体水平。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但是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灵活性差。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其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其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主要内容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其主要内容有:倍数、因数、2、3、5的倍数
特征、合数、质数。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其主要内容有: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其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其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主要内容为:“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2、3、5的倍数特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判断一个较大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2、掌握小数乘除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乘除法中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
5、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6、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以2步为主,不超过3步),并能在计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知道什么是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特征。
8、知道什么是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9、知道什么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0、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1、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12、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14、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1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16、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会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判断。
17、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8、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所以,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使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四、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
(一)小数乘法 11课时
(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8课时
(三)小数除法 14课时
(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课时
(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5课时
(六)可能性 3课时
(七)倍数与因数 5课时
(八)总复习6课时
2017.8.29
第二篇: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花古小学成会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合班和随着年级的升高,本班的61名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作为小学高段起始年级,学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能力上,学生能够综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起来,空间感知能力也扩大了。计算上,学习了整数的乘、除法,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统计方面,有了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在几何方面也奠定了基本的知识。但学生个性的突出和身体迅速的成长容易形成浮躁、不踏实的个体特征,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从学生期末考试来看,多数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计算技巧性不强,准确性有待提高。
(二)学习方法科学化、高效化;解题方法多样化方面要在平时加强。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共分为4个部分: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其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其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主要内容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其主要内容有: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其主要内容有: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其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其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 1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主要内容为:“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2、3、5的倍数特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判断一个较大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地求出两个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2、掌握小数乘除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乘除法中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
5、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6、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以2步为主,不超过3步),并能在计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知道什么是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特征。
8、知道什么是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9、知道什么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0、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1、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12、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14、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16、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会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判断。
17、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8、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措施
(一)还学生思考的空间,留够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对知识进行消化。
(二)家庭作业做到面批面改,每天早晨坚持七点半以前到校,来一个学生检查一个学生的作业。杜绝偷懒现象,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三)对家庭作业进行改革,作业本设正负页,正页做题,负页列竖式或者打草稿,从源头杜绝错误。
(四)正确对待教辅资料,不一味求多,抓好已有的。
(五)对数学书上的习题进行改革,不在再在书上做题,保持数学书的整洁,期末好复习书,期末考试都是书上题的变换。
(六)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八)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九)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十)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十一)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四、课时安排:
(一)小数乘法„„„„„„„„„„„„„„„„„„11课时
(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8课时
(三)小数除法„„„„„„„„„„„„„„„„„„„„14课时
(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5课时
(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5课时
(六)可能性„„„„„„„„„„„„„„„„„„„„„„3课时
(七)倍数与因数„„„„„„„„„„„„„„„„„„„„5课时
(八)总复习„„„„„„„„„„„„„„„„„„„„„„6课时
第三篇: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倍数、因数。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确定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等。
(三)、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四)、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三个单元安排内容,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多边形的面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难点:联系实际,发展空间观念,同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笔算和简算。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3能确定不同方位物体的位置。
4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7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注意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3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5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6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8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给后进生更多的关
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9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六、课时安排
第1——3周:小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第4——6周: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单元整理与测试; 第5周:国庆放假
第7——9周:小数的除法,理解它的意义与计算法则。第9——10周:小数混合运算
第11周:半期整理和复习,期中考试。
第12——15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单元整理与测试; 第16周:可能性;; 第17-20周:期末复习。
第四篇: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火炬小学:聂林森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1班,少数学生聪明好动,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善于动口动脑;多数学生由于养成上课不用心听讲,学习非常吃力,我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他们,并根据他们的情况补旧固新,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运用起来非常困难,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树立学习自信心,每天让他们背诵,加强记忆、提高运算速度以及计算的准确性、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全班整体水平。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但是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灵活性差。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共分为4个部分: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其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其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主要内容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其主要内容有: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其主要内容有: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其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其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主要内容为:“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2、3、5的倍数特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判断一个较大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地求出两个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2、掌握小数乘除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乘除法中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
5、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6、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以2步为主,不超过3步),并能在计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知道什么是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特征。
8、知道什么是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9、知道什么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0、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1、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12、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14、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16、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会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判断。
17、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8、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四、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
(一)小数乘法 11课时
(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8课时
(三)小数除法 14课时
(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课时
(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5课时
(六)可能性 3课时
(七)倍数与因数 5课时
(八)总复习6课时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西师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共分为4个部分: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其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其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主要内容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其主要内容有: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其主要内容有: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其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其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主要内容为:“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2、3、5的倍数特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判断一个较大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地求出两个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能在解决问题的1
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2、掌握小数乘除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乘除法中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
5、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6、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以2步为主,不超过3步),并能在计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知道什么是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特征。
8、知道什么是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9、知道什么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0、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1、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12、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14、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16、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会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判断。
17、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8、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来和孩子们的共同学习,本班的44名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作为小学高段起始年级,学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能力上,学生能够综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起来,空间感知能力也扩大了。计算上,学习了整数的乘、除法,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统计方面,有了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在几何方面也奠定了基本的知识。但学生个性的突出和身体迅速的成长容易形成浮躁、不踏实的个体特征,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从学生期末考试来看,多数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计算技巧性不强,准确性有待提高。
(二)学习方法科学化、高效化;解题方法多样化方面要在平时加强。
三、教学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
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四、课时安排:
(一)小数乘法„„„„„„„„„„„„„„„„„„11课时
(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8课时
(三)小数除法„„„„„„„„„„„„„„„„„„„„14课时
(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5课时
(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5课时
(六)可能性„„„„„„„„„„„„„„„„„„„„„„3课时
(七)倍数与因数„„„„„„„„„„„„„„„„„„„„5课时
(八)总复习„„„„„„„„„„„„„„„„„„„„„„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