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大崎中心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今天发言的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观摩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感动和感悟。上午,我参加了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场展示交流活动,身受感动,很受启发。县实验小学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实效。尤其是在建设健康课堂上,走在全县的前列,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加强校本研训,以构建健康课堂的课题为载体,用实践产生理念、理念指导实践的做法,让我们受益匪浅。这也有力证明我县实施《“三学两为”回归本位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三学两为”是指导课堂改革的一次成功跨越,也是对课堂教学发展的准确定位。将“以课堂为中心”发展到“以学为中心”,由课堂延伸至课外,从注重能力的培养到提升综合素养,使课堂改革有了质的飞跃,前进了一大步:一方面,从静态课堂(问答式或问而不答式的传统课堂)发展到动态课堂(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流行课堂)再发展到翻转课堂(学在全程,重交流展示质疑式的展示课堂)。另一方面,让教学思想回归本位,体现了因材施教;让教学管理回归本位,体现了因学段施教。
二是大崎中心校在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教研室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做法和思考。2012年秋季,大崎镇为贯彻落实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精神,按照县教研室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高效课堂建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今年春季,我们按照《罗田县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分学段、分校情进一步落实,启动对《“三学两为”回归本位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和实践,继续行走在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课改之路上,将进一步在“实、新、恒”这三个字上做文章。
一、实——以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统一思想,提振信心
为统一认识,坚定课堂教学改革信心,中心校将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出台《两学段“三学两为”回归本位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在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小学阶段构建健康课堂,中学阶段构建有效课堂。二是充分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宣传和学习工作。我们要求各学校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在采用等级备课组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加强过程管理。中心校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各校的备课组进行专项调研(如教师的课改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使用情况,备课组开展活动情况等。);及时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明确各备课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要求备课组长提出阶段性措施和建设性意见;以通报的形式评定各校落实情况,以提高备课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中心校每学期依据《课堂教学改革细则》对各校进行考核、总结和表彰;依据《课堂教学改革奖励办法》对优秀备课组、课改积极分子给予相应的奖励。
(二)注重过程,务求实效
中心校根据县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突显“创学”的功能性,建立“三主一目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质疑为主轴、以效果为目的。
(1)以学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学回归“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本位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中心校在听评课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作为衡量标准,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表现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从而变“苦学”为乐学、会学、创学的目的。
(2)以教为主导,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我们主要看教师对课堂的贡献率,如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对教材、课程标准及学情的准度,教学过程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及探究质疑的效度,总体目标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深度,已达到变“辛苦型”为“研究型”教师的目标。
(3)以质疑为主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当前的好课堂给人的是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感觉,堪称“完美”课堂,但我觉得这样的课堂缺乏灵性,是不健康、低效的课堂。因此,我想用“创学”中的探究质疑作为课堂改革的着力点。
二、新——以创新的精神,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动力。
(一)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夯实操作基础。
我镇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前沿学校的优秀成果,因域情、校情、学情、文化存在差异,我们只“借鉴”不“借用”。以杜郎口中学为例:(1)课型。我们采取“合三为一”,将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融合到一堂课中进行,否则,就无法完成现行教学任务。(2)呈现。我们充分利用“班班通”,将导学案以课件的形式呈现,既节约了纸张,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3)展示。我们根据学生自学、讨论的情况和课堂生成的问题作明确规定:自己能学会的,小组不讨论;小组能解决的,不搞全班大展示,这样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从而,为创建健康、有效课堂夯实操作基础。
(二)创新教学研讨活动,铺设运行轨道。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我们将在有效教学研讨上进行探索,创新教学研讨活动形式,确定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开展青年教师“课堂+特长”素养大赛活动为突破口,让教师展示才华、彰显个性的同时,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实惠”。如李婆墩中学的雷颖老师在参加黄冈市英语优质课和湖北省英语说课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大崎选派的三位青年教师在本学期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素养大赛的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等。我镇开展的青年教师“课堂+特长”素养大赛活动受到县教研室的高度重视,《罗田教育科研》2013年第5期集中推介了活动方案和发表了教师10余篇心得体会文章。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全新推出青年教师“特长+课堂”素养大赛的活动,将特长融入课堂,实现“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因特长而精湛”的课堂目标,为创建健康、有效课堂铺设运行轨道。
(三)创新教师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突出骨干教师的中坚力量,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榜样作用,中心校将在坚持开展镇级名师、骨干教师、业务标兵、学科首席教师评选表彰基础上,强化对“骨干”的管理,要求他们做到“五个一”,即读好一本教育专著,做好一个课题研究,上好一节示范课,写好一篇教学论文,带好一名青年教师。各学校也相应建立校级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制度和考核奖励办法,有计划地推进青年教师从骨干到名师的培养工作。
为提升教师素养,我们创新“师徒结对”机制,推出 “对对红”青蓝工程,每对师徒签订为期三年的培养合同,建立“师徒”成长档案,定期评选“明星师徒”。让“徒弟”学习“师傅”丰富的育人经验和教学技法,让“师傅”学习“徒弟”与时俱进的理念和使用“班班通”的技能,师徒在活动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最终达到“师傅”成为镇级以上的名师,“徒弟”也必须成为校级以上的“骨干”的目的,为创建健康、有效课堂提供智力支持。
三、恒——以恒久的毅力,倾力打造精品课堂。
(一)明确工作中心,理清工作思路。具体来讲:坚持“一个中心”,即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两项工作”,即教学常规管理(集体备课、常态课、议课、培训、考核)和校本教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好“三种课”:特长课、示范课、精品课,力促创建健康、有效课堂。
(二)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制度建设。
(1)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切实做好新课堂创建工作,中心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确定课改工作分“三步走”:第一阶段是中学和中心小学;第二阶段是二所完小(五广祠小学、泗泊河小学);第三阶段是二所初小(花河边小学、毛田小学)。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行为。
为使创建工作中尽量少走弯路,用制度规范学校行为。为此,中心校将依据《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制订《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考核办法》、《课堂改革考核办法》等,用于规范、指导学校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改革,并将结果纳入到对学校的考评之中,作为评选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
(三)着力典型引路,全力打造新课堂。
(1)宣传发动,全员参与。
结合学段学科特点,确定各校参与新课堂创建人员的范围,建立各学科科研团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积极投身到新课堂的建设之中。
(2)开展实验,以点带面。
充分发挥中学和中心小学试点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试点学科在课改骨干教师带领下,开展研讨活动,以提升教师创建新课堂模式的能力。
(3)强化培训,锤炼师能。
继续邀请教研室专家定期到我镇指导课改工作,同时组织校长和试点学科教师外出学习,与名校、名师零距离接触,感受名校的教学氛围,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
(4)抓实特长课,打造精品课。
一是要求各校认真落实“三种课”,让“特长”更突出,“示范”更有效,“精品”更高效。二是确定新课堂建设活动月,中心校将在每年的四月、十月举行全镇范围内的课堂展示活动。三是总结和提炼。结合我镇实际,紧扣“三学两为”回归教育总体模式,力争到2015年7月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模式。
(5)全面考核,推向深入。
为确保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我镇采取“四级”考核办法:即中心校驻校人员、各校校长、分管责任人、教师,并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作为评优评模、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总之,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我们深知道路依然艰辛,但有领导关心,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充满信心,努力前行。(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行走在路上
与梦同行
我们已各自就位,在自己的天涯种植幸福;曾经失去的被找回,残破的获得补偿。时间,会一寸寸地把凡人的身躯烘成枯草色,但我们望向远方的眼睛内,那抹因梦想的力量而持续荡漾的烟波蓝将永远存在。就这么望著吧,直到把浮世望成眼睫上的尘埃。
——简嫃 《烟波蓝》
今天到未来的列车,不过是明天,就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不过是行动。
曾经我以为能够出国学习永远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学校的“百人计划”,那时的心,纠结而又急躁,仿佛在那犹豫的瞬间,机会就溜走了。
尤记得高考前夕,最想要去的学校在美国,一所以市场营销为重点专业的学校,一所承载着梦想的学校。可是后来的后来,他终究还只是一个“想”,死在了胆怯与迷茫的怀里。当梦想再次苏醒,已是一年之后。或许来得很匆然,但很庆幸,成长的路上一直有一个出国的梦想。
出国的路上,我们笑过哭过,吵过闹过,但我们的团队和我们的梦想,不曾离开过。当回忆开始倒带,曾经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记得在上海那天,我们15个同学默默地等在机场大厅,等待着金老师的消息,用心祈祷她能和我们同行;也记得Moody教授满腹经纶,一节课带我们踏过春夏秋冬阅尽鸟兽虫鱼而Tom,我们亲爱的经济学老师,总在不停地寻找着能让我们理解的例子,特意将速度慢下来;还记得梦菁生日那天,我们聚在食堂一起为她唱生日快乐歌,一起攀岩在终点对梦菁说生日快乐;更记得在去往自由女神像船,踩着高跟鞋奔跑的朋友们。。。
我们本是很渺小的个体,在梦想的呐喊下,我们聚集在这里。每个人都有着非常美丽而伟大的理想。千我们没有因为一时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而轻易地放弃,也没有人能预知我们的未来,明天是靠我们自己去创造的。牢牢抓住我们的梦想,与他并肩战斗,总有一天幸运会降临到我们的身边
请记得“Make sound stereo.Make Dreams stay real”。请让你的梦想成真,而不要让它永远只是梦想。无论梦想有遥远,我始终坚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在穿过夏天的木栅栏和冬天的风雪后,我们终会抵达。
与梦同行,做一个永不言弃的经管追梦人。
第三篇: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
——我校开展儿童阶梯阅读的思考、实践、再思考
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阚晓茵朱玮娟215621
【摘要】
我们学校在“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一步步进行着儿童阶梯阅读的探索,创设和谐、自然的阅读氛围;编印美观、适宜的阅读校本;开展丰富、活泼的阅读活动;设立多样、有效的阅读评价。儿童阶梯阅读,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润泽了师生家长的心灵,凸显了学校文化特色。
【关键词】儿童阶梯阅读思考与实践
题记: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
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
——摘自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主题歌《在路上》
4月23日,是全世界都关注阅读的日子,可是,据第四次全国阅读调查显示,中国人的读书率已经降到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值,平均每人每年只读4.5本书。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无法领略阅读之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忧虑的数字呀!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沉思的事情呀!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许多学校在推动孩子读书的道路上默默前进着,更幸运的是,我们学校能在“新教育”的理念下,一步步进行着儿童阶梯阅读的探索,为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之门不断努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上路前的思考
从2006年开始,我校加入了新教育实验的行列,参与“新农村、新教育、新希望”的课题研究,从而接触到了“儿童阶梯阅读” ;
开始的我们一片惘然:儿童阶梯阅读与传统阅读区别在哪里?儿童阶梯阅读的书从哪儿来?教师怎么指导学生读好这些书?„„根本的两个问题:我们朝什么方向行走?用什么样的方式行走?
无锡天一实验小学、昆山玉峰实验小学、海门市东洲小学、新教育实验小学„„乐余镇领导带着学校一行人到这些行走在前列的学校参观、学习,让我们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路。
儿童阶梯阅读的顺利开展,“了解”是前提,“亲近”是关键,重要的是“行动”。因此,要让阅读能“深入人心”,激发孩子的兴致,实现灵魂上的“亲近”是首要的任务。只有让孩子们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也只有经常性的读书活动才能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形成“阅读情感场”,产生谐振,让学生期待。有这样的期待,学生的阅读才会旷日持久。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学校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摸索与实践。
二、一路上的摸索与实践
1.创设和谐、自然的阅读氛围
2006年学校异地新迁,为我们创设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让校园氤氲书香,有了很好的平台。
铭志楼上印上了醒目的阅读墙;楼宇之间的连廊上设置了阅读休闲区;办公室班级建有图书角,教室里有“诗文角”;学生阅览室墙面也充分利用了起来,好书推荐,阅读感言,每月一诗,阅读明星等闪耀登场;连我们的家长接待室,也摆上了家教报刊杂志。而温馨又活泼的开放式学生阅览室更是成了学生争相前来的场所。
这一切的一切为儿童阶梯阅读营造了和谐、自然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走进校园就感觉走进了浪漫的阅读世界。
2.编印美观、适宜的阅读校本
文章是语言、是形象、是情感、是文化、是人类心灵的歌声,只有在自主、自由的读书中,学生才能积累语言、积淀下智慧。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古诗文诵读》为晨读蓝本,随着对儿童阶梯阅读的逐渐了解,我们越来越觉得低年级小朋友应该有自己的童诗、童谣、童话,中高年级应该有名诗名篇名谣,还要有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需要有一本适合自己学校的阅读课本。于是我们开始了《诗诵晨韵》的编印。
《诗诵晨韵》的编印,以新课程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课外读物推荐,“毛
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书目为导向,栏目设置为古代诗歌(文),现代诗歌(文)以及成语集锦、名言荟萃、名篇欣赏和好书推荐等。
各年级精心梳理了必背的唐诗宋词,还汲取各种版本之精华,既有名作家叶圣陶、袁鹰、金波等儿童诗歌,也有周梦蝶、金子美玲等现代儿童诗。低年级还有谜语,低年级加入了《三字经》,中年级加入了《对韵歌》,高年级加入了诸子百家的短小散文,中高年级都有分类的成语和名言警句。
《诗诵晨韵》的编印让全体师生有了阅读的方向,给家长提供了阅读参考,为儿童阶梯阅读的行进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3.开展丰富、活泼的阅读活动
(1)阅读节活动
我校举办的第二届阅读节活动中,进行了读书知识竞赛、“故事大王”比赛、红领巾跳蚤市场的好书交换活动和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了经典诵读比赛。每个班级开展“捐一读五十”活动,号召学生捐献曾经“最感动我的一本书”,作为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来源,实现资源共享;班级的“好书推介”、“班级诵读会”等活动,让学生分享了读书的快乐。
(2)阅读专题研讨课
老师们充分利用《诗诵晨韵》,早读晨诵,午间自由读,并利用地方课程设置每周一节阅读课,开展阅读研讨课。
低年级的绘本课,范红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新颖的形式,浓浓的爱意,飘溢的书香,让参与听课的学生、老师都沉浸其中。
更多的语文老师注重课内外延伸阅读,学了《三打白骨精》就组织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就发动学生买来《史记》《上下五千年》开展阅读活动。
(3)师生、亲子阅读活动
平时阅读活动扎实开展,低中年级借助家长的力量开展亲子阅读,三(1)六(4)班开展的“我和父母一起读”,“我们同读一本书”。在阅读手册上我们留下了“老师的话”“孩子的话”“父母的话”,这些话语见证了阅读中共同成长的大人小孩,因为阅读而感动的心灵独白。
(4)与作家对话
2007年5月著名女作家黄蓓佳走进我校,推荐校园系列书籍,并与学生进行对话,怎样学做好孩子,怎样关爱他人,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感悟。黄老师的签名售书活动,更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激情。
4.设立多样、有效的阅读评价
(1)争章夺星
我们为低中高年级分设了星级阅读评价目标,与少先队争章活动联系,设立了绿色、红色、金色阅读章,并把争章作为评比文明学生的必备条件,以此期待学生在争章夺星活动不断阅读进取。
(2)星级评比
年级开展阅读之星,书香之班评比,在此基础上推选出学校“十佳阅读之星”,校级书香之班,“阅读之星” “书香班级”的评比已成了促进阅读的经常化工作。
(3)书香家庭评比
借助“新父母学校”,我们要求每个家庭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家庭藏书屋”和“家庭书架”,开展欢乐亲子家庭阅读和读书交流会。首届“十佳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也在2007年11月初落下帷幕。
三、践行中的收获
虽然走在儿童阶梯阅读这条新教育的路上才刚刚开始,但是我们已经闻到了渐渐弥漫开的书香:2位学生荣获市级“阅读之星”,2个班级荣获市级“书香之班”,2007年11月学校荣获“苏州市创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2007年11月市级新教育现场会也在我校召开。现场会上,无论是老师们表演的诵读还是学生们表演的诵读都赢得了一阵阵掌声,得到了教育局领导黄大龙的肯定与赞许。2008年4月24-26日我们学校还代表张家港市在省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联盟论坛上做了交流发言。
一位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课余时分,迎着习习秋风,捧一本书,让那些湿润的文字一点一滴地侵入我们的心底,慢慢地融入我们的语言、举止和气质。这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一件事。
另一位老师也写道:走在学校的“图书漂流区”,那一本本精挑细选的书籍是同学们阅读的见证;学生阅览室前的“好书推荐”、“阅读感言”是同学们捡拾的慧言;班队课上,琅琅的演讲稿讲述着同学们读书的喜悦。而回家和父母一起读书,这又是一幅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这些读书活动似乎挖掘出了同学们文雅、聪慧、大气的一面。
也正如一位家长在《十佳书香家庭》评选后的感言:在每个静谧的夜晚,抛开世俗的应酬和烦扰,陪着自己的孩子在书的海洋钟遨游,那种感觉和亲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在读书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让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平和,女儿渐渐养成的睡前阅读的习惯一定会让她,让我们全家受益终生。
儿童阶梯阅读,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润泽了师生家长的心灵,凸显了学校文化特色。
四、前行中的思考
2007年12月读了干国祥老师——致毛虫与蝴蝶项目实验教师的一个短简《让我们走得更好》。干老师信中所谈到的问题也正是我校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不断思考:
如何为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那本书?在网络快餐的冲击下,如何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持久”热情?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如何从教师扶持阅读到自觉阅读?学生的阅读如何从“浅阅读”到“深阅读”?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还是在教师身上。为此,我校将不断组织教师学习儿童阶梯阅读理念,并且选派优秀教师前往新教育小学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我们今后的儿童阶梯阅读工作。为学校教师寻找“先行者”,先亦步亦趋跟着走,直到教师能够超越他,自己走得更快,更远,更深。
结束语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希望能成为悬崖边的一个守望者,看护在悬崖边的麦田玩耍的孩子,防止他们掉下悬崖。
麦田里的守望者,其实守望的不是孩子,孩子终将长大,他们有追求,守望的是这片有着高高危崖却也因此能够看见希望的麦田。
守望——希望——信仰,我们追求的动力,执著的理由。我们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坚信:既然开始在路上,就执著地前行。
参考文献:
1.干国祥——致毛虫与蝴蝶项目实验教师的一个短简《让我们走得更好》
2.关于《儿童阶梯阅读丛书》使用意见
第四篇: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
我喜欢适度的孤单,心灵上最释放的一刻,总舍不得跟别人分享,事实上也很难与别人分享这绝对的个人财宝。——三毛
你割舍不下的,已经不是你喜欢的那个人,而是那个默默付出的自己。当你惊奇于自己的付出的时候,你爱上的人,其实只是现在的你自己。到最后,这场独角戏里,感动的人只有你自己。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要一起同行的人,一起走过年华,但终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竹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望,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第五篇: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
这次视导,数学没有机会被检测,失去一次难能可贵的被引领、被指导的机会,有一点的遗憾,但更多是庆幸,数学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也远远达不到优课标准,小课题研究也是初步摸索阶段。如果这次抽到数学课,结果也不敢想象。
自从我担任数学教研组长以来,总有一种负疚感,教研方面确实疏于研究,没有理论高度,没有实践深度,工作更是力不从心。每次教研活动都会诚惶诚恐,既提不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也解决不了老师们的课堂困惑,还没有开始,就草草结束。致使两年来数学教研
毫无起色,为此,我深深自责。(还有一句话,不敢说。)
这次视导活动暴露出来的其他学科问题,也是我们数学的问题。对今后的数学教研、教学都是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我下一步的打算是教研活动中理论、实践和课题同时展开。
首先认真细致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高理论水平,认清教学方向。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每次教研的前十分钟为学习理论时间,每次截取对我们最有价值最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拿出来一块学习。
课堂实践主要是研讨课堂实录,用时30分钟,截取我们自己的实录或优质课实录,反复研究同一节课。研究细节,从组织教学,到效果反馈,从小组合作的问题提出,到合作的具体要求。找准研究点,以点带面,细致内化,争取教研的高效有序。
小课题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理解上,课题来源于实践,问题就是课题,我们研究的是《小组合作遇到的困惑》,既有教师引 领技巧的困惑,也有学生倦怠消极的困惑;既有合作协调的困惑,又有反馈评价的困惑等等。我们研究时,问题不可以太笼统,就找准一个具体问题,大家讨论出针对性的解决意见,虽然捉襟见肘,但总比夸夸其谈没有实效的好。
关于今后的教研方向,我也处于迷茫中,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依然停留在落后的应试水平上,教学教研亟待创新,但却缺少方向,缺乏指导,闭门造车只能如同盲人摸象,一叶障目。数学教研要想创新,就必须注入新鲜血液,以此唤醒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总之,任重而道远,虽举步维艰,却依然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