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线、面策略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19-05-12 23:0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点、线、面策略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点、线、面策略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第一篇:以点、线、面策略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以“点、线、面”策略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市五中

林长枫

【内容摘要】: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师对教学策略研究的不足、师生互动的缺失和学生对作品分析的肤浅等尴尬现状,本文拟从“点”的选择、“线”的建构和“面”的生成三个层面,进行“点、线、面”策略的教学思考和实践探索,以期达到不断优化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 美术鉴赏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一、“点、线、面”策略模式提出的教学背景:

时下,新课程改革正在我省如火如荼的展开,高中美术鉴赏新课程对教学内容做了全面的调整,对课程目标做了新的界定,但改革的关键并非是简单的关于教学内容的变化和课程目标的变化,而是教学理念的变化,由此引发教学策略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不是对传统的教学策略的全盘否定,而是传承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变旧观念,建立新思维,对传统教学策略不断传承、改进与创新,不断探究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策略。

同时,我们农村高中的美术鉴赏教学,正遭遇着一种非常无奈的尴尬的现状。教师对学科教学认识不足,在教学设计中缺少对教学策略的研究,致使美术教学课堂容量庞大,作品挖掘肤浅,课堂结构散乱,教学目标自然难于达成。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反映冷漠,在作品描述中,很多时候大部分学生只能是以“很美”或者“漂亮”等字眼来回答或评价美术作品。以笔者的调查,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里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教师对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的不足、师生互动的缺失和学生对作品分析的肤浅,使得美术的审美教育流于形式。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能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能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交流;能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能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能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而这种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基于此,我们认为如果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一一罗列,教学过程就容易平铺直述,缺乏深度理解和师生互动。因此,我们构思以“点、线、面”策略展开教学活动,探讨如何立足于美术的学科本体,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探索挖掘作品深层内涵的策略,以提升教学层次,真正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点、线、面”策略模式的思考和建构:

“点、线、面”教学策略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对传统教学策略的传承和发展,指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并抓准一个“点”,使它贯穿教学始终,从而建构一条教学主“线”,并由此铺开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主动生成符合学生个体智能优势的知识“面”,有效改变高中美术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

1、“点”和“点”的选择

新课改后的美术鉴赏课程,打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程的美术类别或美术史的编排方式,每一课都按照一个主题来进行概括,同时整合了更多的美术现象,更加贴近了生活,扩大了视野。从作品形式看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建筑、雕塑、工艺、民间美术、电脑美术等。教材内容的这种变化,使美术教学的课堂容量变的更加庞大,我们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都对教材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一一罗列,要求我们有所选择的展开分析。正如德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所描述:在现代知识量无限膨胀的背景下,要提倡“角落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心智特点,选择一种具有共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的一种个案作为范例,使学生从典型范例中发现所属知识的规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演变之中,具有“迁移效应”,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尹少淳教授也认为初中美术是“走马观花”,而高中美术教学则是有选择的“下马赏花”,是一个由博返约的过程,是学生兴趣相对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有所选择并较深入的进入个别典型范例知识的学习,才会对这一类型的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有更深的审美认识和情感体验,才会关注与之相关的作品、风格以及艺术家,因而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科本体的深入和教育功能的拓展。

那么,选择多少?选择什么?我们认为:只要选择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并对此展开深入的挖掘和理解。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就是我们所界定的“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件美术作品,也可以是一位画家,可以是一句美术评论,可以是一种美术现象等等。当然,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的不仅是该“点”本身,更重要的是挖掘该“点”的背后隐藏着的规律与本质。而这个规律与本质恰是我们教学要达成的目标,要突破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所以,我们选择的“点”不仅是切入点,也要是教学的重难点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对这个“点”的挖掘能直指教学目标并是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的关键。

2、“线”和“线”的建构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相应的,认识既不起源于主体,也不起源于客体,而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是在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中,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一种新建构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关注这种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使得美术鉴赏活动成为是一个有深度的艺术行为。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点”切入,到展开,到深入,再提升,环环紧扣,层层挖掘,步步深入,从而达到对“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对包藏在“点”其中的规律与本质的掌握的知识建构的过程与方法,这就是我们所界定的“线”。既是课堂教学活动铺开的“教学链”,又是达成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的一般思维。从“举一反三”的角度看,“线”的含义就是关注“举”的过程、“反”的方法以及“举”与“反”之间的关系问题。“举”是教师的主导行为,是教师的预设过程,“反”是学生的主体表达,是学生的生成过程,因此,构建“线”的过程是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从“点”到“面”的一个具体行为。由于涉及到教师素质、学生基 3 础以及授课内容的不同,构建“线”的方式也随教学的具体情境产生变化。所以,构建“线”是新课程美术鉴赏教学实施过程最为关键之所在,是一个具体的行为,是最具不确定因素和创造性的过程。

3、“面”和“面”的生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至少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七种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同于其它智能的独特思维模式,它们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统合运作。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上述的七种智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各种智能领域的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在一、二种智能上表现出优越的能力,而且也会以不同的方法来统合其它智能。教育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智能特点,从不同的视觉和层面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充分展示,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向其他智能领域的迁移。

多元智能理论是新课程改革借鉴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美术鉴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的创设一种情境,要使学生能基于自己的智能优势特点,从自身体验出发,有选择的开展对不同美术现象或作品的比较、分析、评论,生成符合自己智能优势的美术知识系统,促进个性发展。所以,“面”的生成应当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实施教学而进行的预设,即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的知识“面”。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和能力,从“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必要的分层预设,选择适应不同学生的处理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于学生的个体智能优势的差异,对知识构建的方式不禁相同,即生成符合个体智能优势的知识“面”。这是我们界定的“面”的另一层含义。所以,“面”不仅是对关注全体性与基础性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是关注符合学生个体智能优势的差异性的知识体系的生成。“面”的生成是最终目的,是达到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点、线、面”策略模式的教学实践探索:

1、课堂教学实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点”的选择:以齐白石的名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作为教学的“点”。“线”的建构:以作品的对比探究:要不要“似”?什么是“似与不似之间”?为什么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个问题,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缘物寄情的特征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理念。

“面”的生成: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并使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观能衍射到对其他作品的认识。

本课于2006年10月9日获温州市美术学科新课程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评比一等奖。

2、公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美术家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 “点”的选择:以校园里树的照片与具象(希施金《松树林》)、意象(倪瓒《六君子图》)、抽象(蒙德里安《开花的苹果树》)组图进行对比。

“线”的建构:以自然的树与艺术作品的树比较描述: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寻求适合“我”的方式来表现“物”的结果,欣赏的关键是追寻包藏在美术作品中的“我”;以不同树的作品比较认识:通过探究画家表现树的不同方式来追寻包藏在美术作品中的“我”。

“面”的生成:不同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使美术家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眼光和不同表达方式。我们也应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用自己的方式欣赏作品。

本课于2006年12月8日在泰顺开展的温州市第三届高中美术学科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获得好评。

3、公开课《地域的永恒魅力——地域风貌与艺术流派的关系》

“点”的选择:与江南水乡的建筑接触的机会多,相对比较熟悉,而且比较有感情,因此选择江南水乡民居建筑为教学的“点”。

“线”的建构:以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环境、建筑色彩等不同侧重点的问题,由学生讨论并思考,教师由地域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这一角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进行集中并引领挖掘。

“面”的生成:对江南水乡民居建筑能有比较深刻的情感体验,认识和理解地域文化、地理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并能从相应的角度,思考地域环境对徽州建筑(地理环境)、天坛建筑等(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及其在作品中的 5 表现,培养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增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保护意识。

本课于2006年12月23日在瑞安市六中开展的瑞安市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获得好评。

4、课例说课《构建 “点、线、面”模式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以《托物寄情》一课为例,简单描述为什么进行“点、线、面”模式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和如何进行“点”的选择、“线”的建构和“面”的生成的策略。本课例于2007年3月7日在温州市美术学科新课程高一(下)课前培训活动中做公开交流,获得好评。

四、“点、线、面”策略模式的反思

1、这种“点、线、面”模式的教学策略,对于理清教师的教学思路,构建课堂结构,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现行美术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锻炼,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解决师生互动的缺失和对作品分析的肤浅等尴尬局面,挖掘作品深层次涵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需要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如课例对朱耷与《荷花水禽图》的探究过程,对荷叶出淤泥而不染联想到画家不与统治阶级的合作态度,从荷叶的倒挂联想到画家的垂头丧气;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模仿两只水鸟的动态来揣摩画家的情绪等都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受学生的启发而带来的灵感,恐怕在任何资料中,都没有描述象学生这样富有情感和创造力的审美表达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如《地域的永恒魅力》一课,学生从地理、历史、哲学、语文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作品分析时,我们怎样进行引领,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

3、只是一种策略和一种尝试,并不适合所有课题和所有教师。如何更大程度的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仍然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主要参考文献:

尹少淳主编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杨建滨 《美术学科教学概论》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4 霍华德〃加德纳(美)沈致隆译《多元智能》 新华出版社,2004.4 胡知凡主编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9

第二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 侯健

以往的美术鉴赏教学,只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基本的介绍,比如作品的风格、流派画家的生平、奇闻轶事等,而新课标提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活动。可见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思维过程,必须要把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教学行为转变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美术鉴赏教学行为,从而使美术鉴赏的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其年龄所具有的思辩能力并不匹配,主要表现为:

一、审美经验欠缺

(一)高中学生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往往以“像不像”、“漂亮不漂亮”来作为标尺,对一些能产生感官舒适的作品有自然的亲近感(如帅哥、美女照),对一些具象作品尚能谈一些审美感受(如《父亲》刻画的精细度、画面传达的沧桑感),但对于意象特别是抽象作品往往束手无策,普遍认为“看不懂”,在鉴赏标准上存在着许多盲区。

(二)鉴赏时只会谈一些浅层感受,如鉴赏《蒙娜丽莎》时会说“很美、很舒服、很亲切”,基本上是比较肤浅的感悟式鉴赏。对于作品的形式美、社会学意义则很少关注,更不懂得联系、比较、考证等较严谨的鉴赏方法,鉴赏缺乏必要的完整性、系统性及深度,大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二、思维有惰性

(一)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时习惯于看一下课本上是怎么写的,如鉴赏《星空》只会说是凡高对宇宙天体运动的认识,而鉴赏《蒙娜丽莎》则会脱口说出“神秘的微笑”。。。对作品的理解缺乏个性的认识与感受,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二)许多学生并不看重审美的重要性及对自身带来的影响与意义,对美术作品缺乏研究的习惯,甚至懒得去想,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更不会去课后拓展。课堂常常处于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无动于衷、昏昏欲睡的尴尬境地,学生的学习意识缺位,学科价值虚无。美术课形似鸡肋,味同嚼蜡。

若对以上现象进行归因,则与长期以来美术课的边缘化与弱势有关,亦与高中生心理的不平衡性、动荡性和封闭性特征密不可分。现实的升学压力抑制了高中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学习价值的内隐性及滞后性与功利、浮躁的学校教育恰似远水与近渴之喻,美术学习似乎可有可无,审美水准及学习能力低下也就不足为奇。要改变美术教育大环境不尽人意的状况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现谈谈我多年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重塑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观是实践新课标的根本

传统教师对美术教育价值的认识仍然停留于对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重、难点”抓得很实,“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却很虚,很少有人真正思考美术教学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形成有何特殊的贡献。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言语背后的教

学价值观,反思其问题所在,研究和创造出自己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新课程的学习,探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合理性,进而重建鉴赏课的教学价值观,并逐步有意识地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既能学会基本美术言语以及美术的发展规律,又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美化环境和生活”。尽可能发掘美术科学独特的“育人价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优化美术鉴赏课教学环节是实践新课程的灵魂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入手、营造氛围提升审美情感。“趣”是美术课的动力;美术鉴赏课离不开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们要寻找一些现实的话题,有针对性的话题来激起学生探究的。如《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定》这一课时,我先出示《伦勃朗的自画像》、凡高的《加歇医生像》、毕加索的《朵拉与小猫》和波洛克的行为艺术油画的图案,让学生猜猜这些油画的拍卖价是多少,当学生知道伦勃朗1130万美元,凡高8250万美元,毕加索9520万美元,而波洛克的一幅抽象油画作品以1.4亿美元的天价被拍卖出,学生很难理解,非常好奇,纷纷提问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图像的独特性、创造性的价值,所以教育学生不能用“像不像”作为判断美术作品价值的标准,学生的兴趣来了,印象也深刻了。

(二)尝试各种鉴赏方法,剖析作品内涵、让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品的能力。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有很多,其中探究讨论法、体验学习法、参观考察法在具体教学中是通用的鉴赏方法;直观法、感悟法、形式鉴赏法是常用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鉴赏法等是必备的方法,不同的

美术作品,选择的鉴赏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以比较鉴赏教学法为例,通过“横”的比较,把同一时期的中国作品与西方作品相比,拓展视野。通过“纵”的比较,把不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加深认识学生了解,更好地走进美术鉴赏领域。再如导学西方美术部分的《大宫女》作品时,通过以下两个问题提示学生整体观察作品: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就能选用前期积累的“观察分析法”整体观察作品——什么色调?构图的安排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进而具体观察作品局部-作品的色彩、构图、材质、肌理、线条等,学生通过适合的方法,实现作品内容和美术语言的有效分析。有再如《自由引导人民》在反馈环节中教师提示学生用“评价法”描述:什么环境?什么动作?作者表达什么?他用的什么手段、方法,形式来表现的?反映了什么?我的质疑是什么?通过由深入浅,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涵的有效评述,让学生真正走进鉴赏的角色。

鉴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其方法是有区别的,如绘画的语言不同雕塑语言,鉴赏时的语言理解就不一样,相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其鉴赏方法也不一样,如同样是绘画,由于材质不同,制作手法不同,画面效果不同,欣赏是也要区别对待。虽然教材,资料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法因“材”而异,但在规律上是可以求同的,学习西方美术部分内容,作品形式各具特色,艺术家强调个性化的表达,作品的视觉形式不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画家的个人特质,找一找个性化的表达,想一想风格与演变”来欣赏这些作品。美术作品鉴赏强调“外师进化,中得心说”其间方法的可得,贵在领悟。

这样,不仅促进学习方法的积累,还会增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附加值,为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此过程教师不必强求学生所感相同,应让学生忠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美术鉴赏重在思考、思辨。是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甄别评价,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实践新课标的重要手段

(一)转换教师与学生的定位、凹显生本意识。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能力兴趣爱好,3-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研究不同的课题,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自主探究、交流、沟通、合作发展。

课堂上,由课题组的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给其他同学上课,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每节课变换不同的课题和授课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表达能力,张扬个性。

在课题组的学生扮演老师授课的基础上,营造讨论沟通质疑的氛围,让坐在下面的其他同学大胆的挑战授课者,坦率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欣赏”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

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讲人变成课前的指导者,课中的组教者和课后的评价者。此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首先深入了解课程开发的特点,随时优化课堂结构,熟悉与掌控课程自组过程中的可能情况,突出情况。其次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再其次

要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最后教学后要写教学反思。

(二)引导“追问”,消除惰性。

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及效度的最好方法是“追问”,怎样“追问”呢?教师在课堂上的追问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向,过难或过深,可能产生探讨阻碍,所以要低起点提问,如“在这个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这是谁的作品”、“这件作品属于哪个流派”、“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大家还有不同的观点吗”等等,谈论美术就像谈论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而通过追问,可以使得话题不断的延伸拓展,虽然表面看每个追问的问题都比较简单,学生的鉴赏变得全面、整体、深入、系统,老师的教学也变得更有效。二是要追问个体的同时要顾及全体,如“这是谁的作品?”,“这件作品属于哪个流派”等一些封闭式的问题,尽量让大家一起回答,即使对某个学生进行追问,教师也要用他的观点同大家探讨,“还有不同观点吗?”“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此追问就可以以点带面甚至面面俱到的理想状态。三是要努力引导学生追问。追问是通过教师的“引”(启发鉴赏思维)和“赶”对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与探讨,从而获得全面、整体、深入、系统的鉴赏感受,那么追问这种方法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才有生命力,因此在追问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相互的追问、评价与辩论,适时的把追问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提升美术学习的态度,挖掘美术学习的深度,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

(三)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

尝试多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美术欣赏”着重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即侧重于“悦目赏心”的审美过程。而美术鉴赏是“从哲学、美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艺、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即更侧重于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鉴别和判断。

我鉴赏《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一课的教学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古希腊人体雕塑作品,尤其运动中的男人体。有学生又觉得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表现运动姿态的古希腊人体都是不穿衣服的?难道古希腊人在运动的时候就是不穿衣服的吗?这难道不是有伤风化吗?老师引领学生带着这俗人的疑问去加快学过的历史知识、翻阅历史课本,寻找古希腊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以及地理环境。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三个原因:一是古希腊人为了对外掠夺和防御战争,维持他们赖以谋生的海上贸易,迫切需要体格强健的斗士,所以很早就重视体育运动,世界上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在奥林匹亚村举行的;二是古希腊男子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都是不穿衣服的,他们认为,健美有力的身体是最值得炫耀和展示的,这也为人体雕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三是古希腊人笃信神灵,古希腊神话又崇尚“神人同形同性”,所以古希腊人体雕塑塑造的是神祗的形象,却有着准确的人体比例,显得有血有肉、真实而完美……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后,学生再欣赏雕塑像《掷铁饼者》、大理石群雕

《拉奥孔》等古希腊雕塑艺术作品时,就能够有意识地关注雕刻者对人体比例、肌肉组织走势等方面的把握和处理;也明白了为什么被誉为“完美的化身”的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在现在的人们看来略嫌健硕的缘由,而她那充分展示完美比例身材的图片又让学生为之惊叹,为之倾倒……此时同学们早已忘记了刚开始欣赏全裸人体时的害羞而全情投入了!

(四)举办辩论赛。

在美术鉴赏课中,采用辩论赛的方法,学生运用美术鉴赏的专业用语,阐述观点,教师不时点拨,活跃了课堂氛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实践新课程的关键

新课程认为教学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构建过程,让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践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指在“抛砖引玉”,以期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更充分的展示,更有效的培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浅议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义和小学 董爱军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突出强调了培养一代新人优良的思想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部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对教学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中充分体现出这些新思想,并把这些思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认为以下问题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的重新思考的问题:

1、数学课堂应关注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所提倡的课程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标准》的理念来说,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弹性原则,不必对每一位学生强求一致,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允许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程度的理解,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解决。“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灵感、兴致和思考来参与数学活动的。他们是一支支有待点燃的火把,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善于思考的精神,明天他们才会善于创造、善于超越。所以教学模式应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教”应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他们自己认可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2、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标准》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开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标准》提倡在关注获得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特别提出了“经历、体验(感受)、探索”等过程性评价目标。这就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提供了相应的评价目标和评价空间。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1)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如: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作业情况、独创性等。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考试、课堂活动、知识小结、小组活动、自我评价、提问以及日常观察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3)评价的核心:学生“做数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维过程。(4)评价结果: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

3、如何研究和制定教学方案?

研究和制定教学方案时,首先应认真研究《标准》、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学生。由于教材只可能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按适合一般学生的情况来编写,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每一部分内容都能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即使提供了一定的情境素材,也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所在班的学生。所以,对教材的处理,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深入钻研《标准》、把握教材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科学的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重组等。其次应认真研究课堂活动:这节课有哪些数学活动可以安排?怎样组织数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与学生互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价和调控?哪些活动要借助其他媒体和工具进行?另外,在学生 “做数学”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可能的发现有哪些?如何引导和评价?这些问题也应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认真研究和思考的。“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我们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减少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4、创设“以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

“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建构、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这种教学环境里,才能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性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能带着开放的心理,在充分开放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在群体的相互作用中,促进个体能力素质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发展。

5、采用“开放、多样与互动”的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教学形式,必然使教学过程显得丰富多彩、富有灵气。因此,我们必须遵循《课标》理念,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探究性、讨论式、小组合作与实践探索等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使课堂深入社会、融入生活,让课堂在开放的情景中升华、让学生在多样的组织策略中自主建构、让师生在互动的交流中共同成长,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6、建立“以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轴”的教学过程

《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促进主体发展必须建立“以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轴”的教学过程,让“再创造”作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把数学当作“未完成的数学”、加工成“熟悉的数学”、改造成“生活化的数学”、还原为“动态、开放的数学”。关注学生的感情,重视学生的体验,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凭借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创造”数学;要通过探索情景的创设、探索程序的设计,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生动和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以实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一核心目标。

基于以上的学习和认知,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以下以“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做简要阐释。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分数的认识”引入新课时,我先请一位同学把一条漂亮的头绳分给两个女同学,并让学生边分边说。接着问这两位学生:“他这样分,你们满意吗?”从而引出本课的关键“平均分”。

这样利用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且使学生感到新颖、亲切,对数学有了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转变学习方式,获得新知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在教“分数的认识”前,我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启发。接着提出:“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想象和问题自学课本,并把获得的知识在小组、班级中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归纳、表述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小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使是学困生他的自卑感和紧张的压力也会消失;合作学习中组与组有竞争,如:汇报学习成果时,哪个小组先讨论出来,就先汇报,小组成员可以积极发表见解,若回答不完整,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其他组的汇报如有不同见解,可以自由提问、辩论,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发展个性,创新学习

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富于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发展个性,创新学习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在初步认识分数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若干份”、“一份”和“几份”的理解,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舞台,出示填分母、分子的分数,让学生自由填空并自己说或指名其他学生说所填分数表示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飞翔。在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以看到学生们创造性思维在闪光。

四、游戏学习,体验新知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做本节课的练习时,我设计了游戏“拿乒乓球”。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人参加,根据老师或学生写的分数拿乒乓球,看谁拿的又准又快。这样,把枯燥乏味的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争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这样设计符合新课标的思想,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入,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教学体系,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上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改革,进行设计,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四篇:虎门镇美术课堂教学展示课例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虎门镇美术课堂教学“每月一课”研讨活动课例

课题:《点 与 线 的 魅 力》 执教:虎门智升学校·陈盛权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年级:初二下册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点、线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基础,是最基础、最直接的平面构成种类之一。教材通过“欣赏与探索”栏目展示大师的图片来说明点、线构成的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点和线这两种基本的构成要素结合身边的事物给学生以清楚的解析,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领悟“美无处不在”,使学生充分理解点和线的概念,学会在自然事物中去总结、概括点、线的性格、特征及构成规律。

点的构成可分为同大小的点有秩序的构成、同大小的点无秩序的构成、大小不同的点的构成等。点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在规则的几何点和无规则的任意点等。点的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不同构成要形成不同的美感,点在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

线比点更能表现出自然界的特征,如斑马身上的条纹和叶子上的叶脉,而且在设计装饰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如课本图例中的设计、服饰的设计等。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和曲线、横和竖、斜和正、粗和细、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等,不同形的线能给人有所不同的感觉,线是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线的各种不同构成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形成的美感是千变万化的。

学生分析:学生对点和线都比较熟悉,容易理解,点、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容易找到,但如果要他们用点、线进行平面设计或去表达情感,会有一定的难度。有一部分的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培养热爱生活,创造艺术的人文情感

教学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兴趣的: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身边的点.线构成元素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点.线构成示范作品 3.点.线构成优秀图例 4.色彩笔.素描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以点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图片作品和以线为主要构成元素的作品各一组,请学生找出共同的造型元素。

二、讲授新课:

提问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认真观察,这几幅图片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什么感受?(点与线构成。富有节奏美感、韵律美感。)

点与线的构成是一切工艺美术设计的基础,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寻找,会发现许多事物是直接由点、线构成的,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奇妙形象,有着出无穷无尽的美感与魅力。

提问2: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漂亮的点与线?(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特征的例子。)

1、生活中的点与线:

(播放课件,生活中的点与线部分。)

2.介绍点与线:

点: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和方向,密集的点可以形成线,疏密的点阵会产生空间感

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数量。不同排列

线:垂直(刚直、有升降感)水平(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曲线(柔软、优雅)曲折线(不安定)

3.实验探索,寻找形式美法则:

运用给出的材料,探索出你的法则。

(1.)无顺序的法则(自由法则):疏密聚散的节奏美。

(2.)发射法则:扩张与收缩的张力美。(3.)渐变法则:空间与层次的立体美。(4)重复法则:秩序与变化的韵律美。

4.欣赏大师的作品:(播放课件,欣赏和讨论。)

三、作业布置和要求:

以小组合作完成一张点与线的构成。

要求:1.注意点形与线形的位置、方向、大小、长短、疏密、粗细的变化,要有区别又要统一和谐。注意画面的和谐与均衡。2.合理利用学到的法则。

四、作业评价:

1、学生自评:

选出学生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作者自己评说比较满意的地方和遗憾,再让其他同学分组讨论后请代表发言评价优点与不足。

2、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点与线的魅力

无顺序的法则(自由法则).发射法则.渐变法则.重复法则

第五篇:2013园丁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让有效评价点亮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内容摘要】

有效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美术教学中评价的导向功能,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有效评价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不断进步。因此,在传承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评价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笔者根据美术新课标要求,从挖掘闪光点、拥有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入手,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并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操作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

1、抓住强项,及时评价,树立信心。

2、注重情感,鼓励评价、改变观念。

3、看闪光点,赞赏评价,赏识特长。

4、搭建平台,自我评价,品尝成功。

【关键词】

美术课堂

有效评价

运用 【正文】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新课标在美术教学上注重的是多元智能的发展,也就是说,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画家,或者都有高超的美术创作技法,所以评价的内容除了关注学业的成就以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评价方法的多样、灵活、有效,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传统评价方法对学生发展的限制,而这一限制只有通过探讨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突破,从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探索评价机制,并结合新课程关于评价的理念,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者需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术是一门动脑兼动手的课程,其中要学习的类别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学习结果中,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些绘制精细或颇有新意的作品。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第三条说:“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其意思是:“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认真分析我校当前学生的行为特点,就会发现有四种情况:(1)一部分同学刻苦认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他们接受能力较强,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扎实的基础。这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形成比、学、赶、超的强烈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

(2)一部分学生也有一定的文化课基础和较好的接受能力,但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勤奋精神不足。这是数量不小的部分,他们对美术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整个班级美术学习氛围的浓烈程度。

(3)一部分是基础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老实可靠,也愿意学习一些实用的美术知识。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因材施教,从训练他们的美术学习习惯入手,培养他们适应学习的能力为主,适当地降低对美术学习内容的要求。(4)一部分是文化课基础很差、也不愿意学习美术的个别学生。他们大多活泼好动,思想活跃,新潮前卫,接受好坏事物都比较快,但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很差。对这一部分学生不应歧视他们,要以转化教育、安抚为主,降低学习要求,能使他们养成较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以上学生的美术学习发展现状,决定了学生需要有效评价方式,科学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探索。

比如在我校动漫兴趣班培训中,有位同学在作业纸的正反两面画了两幅体现学习压力方面的漫画(六年级学生),第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蜗牛的身子上标注的文字为“学生”,蜗牛壳上标注的文字为“作业”。作者取题名为“无题”;第二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以一本厚厚的书为身体,高举着手的人,书上标注有各个科目名称,作者取题名为“重心”。图画的技法很粗糙,以六年级学生基本造型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如果以传统的评价观念,像这样一幅主题并不积极,技巧极不成熟的作品一般得到的评价都很低,有些老师甚至会认为他态度不积极,而打出不及格的分数。但是改革后的成绩评价以重视学生的潜能发展为主,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有效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这位学生的创作,可以看到学生有自己切身体验与感受,并懂得用画传意的绘画理念,这是极难能可贵的。所以在作业评价中,就用这样的评语来鼓励他:“你真不错!对身边的事物能有比较深入的观察,并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作出如此有新意的作品,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如有时间和兴趣,建议你画出这一类型的系列漫画。”后来,这位平时沉默不爱说话的同学,竟然为这个系列给我看了不少画稿与我探讨交流,并在以后的美术课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主动性,在美术技法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类学生在我的教学中受到关注,不抹杀他们的一点点希望,而是正确引导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利用传统评价方法速度快指导面广的特点,在评价理念、评价语言、评价态度上进行人文化的革新,尊重学生个人的创作特色,理解学生具有不同的起点的和不同的美术能力,力求按个人的发展趋向和兴趣习惯来评价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有效性评价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强项,及时评价,树立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

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不能以作品千篇一律、画得像为结果,抹杀学生的创作个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创作优势,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是我们美术新课程所提倡的。在美术活动表现中看到他们在创作构思上常有独到之处,我们要不失时机对他们的这一特点寓鼓励于评价之中。如三年级王涛同学平时作业并不出色,但是在学习《我做的鸟和家禽》这一课时发现他的作品构思独特,做工精致。于是我随手拿起他的作品在同学中巡回展示,并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评价。同学们都给了他高度的评价,我在肯定的同时也给了少许建议,并鼓励他继续努力。这时我发现他的眼里出现了平时少有的光芒。在后来的课堂上我发现他变了,喜欢主动与我交流,交谈绘画的心得,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自信。

2、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评价,改变观念

传统美术教学把知识和技能凝固成一件无生命的物体,采用传递的方式,让学生强行接受,导致学生学而无味。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曾在一次漫画作业巡视指导中,注意到一位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中很少表现出兴趣的学生,正很安静的想着什么,通过关心的询问,发现他有个很好的构思苦于不会表达,画不出来。我抓住这个契机,首先对该学生新奇的构思予以充分肯定,然后鼓励其根据国画用笔用墨,大胆地拿起笔来。经指导,该生的这次作业效果非常的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对该生作业的有益评价,使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大增,其绘画的基本技能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可见,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并用适当的方法使其潜力发挥出来,就会使学生感到无限的乐趣,进而树立和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改变他们只求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观念。

3、看学生的闪光点,赞赏评价,赏识特长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智力活动的能量和动力,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美术课堂应当是自由和活泼的,只有在没有强制的氛围中才有利于学生大胆创作。批评指责太多和课堂氛围紧张不利于打开创作之门。新课程理念中也提到:课堂教学要以肯定和赏识教育为主。如:我在《形形色色的人》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创作当中不规定画什么内容,只是让他们尽情的表现。此时学生就会很有兴趣的画自己想要表现的画面,有的画树、有的画房屋、有的画水果,等等。在整个课堂上学生们忙的不亦乐乎。我发现李哲宇同学画得特别出色,我就及时引导他该如何构图,如何刮画效果更佳。第二次作业时,这位同学的刮画作品进步很大。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鼓励性语言,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更好的发展。

4、搭建平台,自我评价,品尝成功

教学要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让他们自己作主,给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老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创造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活动,尽情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营造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经过专业训练给予一定肯定与鼓励。如我校新蕾书画院的特长生专业技法掌握非常好,常常组织参加各种比赛的机会,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对于没受过专业训练又确有一定专业爱好和天赋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如在我任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位比较特别的学生,每次上美术课(别的课也许偶尔也这样),他都低着头画自己的,对老师的授课内容充耳不闻,也很少做作业。经观察了解,发现该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表现情有独钟。针对此情况,我及时寻找给他表现的机会并积极予以引导。在上《海洋生物》这一课,我有意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鱼类的片段,然后让这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海豚玩耍打闹的场面。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学不负众望,大胆而又成功地把大海豚生动地表现出来了。由于缺乏专业训练,该生的作业在造型和构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作业辅导中,我在给予这位学生充分的肯定评价后,对他的作业从技能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指导,使其认识到“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高尔基),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使其绘画的表现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

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效评价是一种思维意识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地刺激和训练。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有效运作、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光凭一两堂课就能培养而成的,我们需要把有效评价的意识依附着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及学生的作品中。因此,在每一节课的整个教学全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有效评价的意识,站在一心一意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角度积极培养自己的有效评价意识,实现教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就需要教师有惊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要让教师意识到有效评价的重要性,而这重要性一定要靠我们教师时刻铭记的,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养成有效评价的习惯。而这需要占用我们很多的教学时间(较正常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有效评价一但有成效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变得更有效。这也是教学中的迂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保证有效评价的正常构建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是我在美术教学中,对教学评价的一些思考与实践。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用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教学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人的高尚品德的形成。新的教育理念的育人观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教学评价观,树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

【参考文献】

《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 李如密 孙元涛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艺术教育论》 郭声健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创新思维修炼:思维的力量》 何名申 民主建设出版社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第30-31页

下载以点、线、面策略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点、线、面策略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