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究》 课题计划
“九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个人研修计划
(2015----2016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个人研修工作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华阳九年制学校“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落实课改精神,调查分析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我班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提高教研教学工作能力。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自身发展要求,特制订本学期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二、研修主题:
本学期我个人研修主题为《九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初中数学》的探究是市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
三、研修目标:
1、调查分析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学习内容: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了《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教育学》、《心理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潜能生的人格转化》、《初中生科学学习方法》、《中学生家庭教育》、《素质教育大全》、等理论书籍。还利用网络学习了潜能生转化经验文章。
五、教研方面: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华阳学校“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市级课题研究,市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我作为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上学期完成了准备阶段,本学期主要完成实施阶段,7月份结题。积极参与理科教研组每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自己命题,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3.通过教研组听课,评课,集中学习,帮助自己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4.通过“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5.通过集体备课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6.通过师德培训使我明白作为我们教师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一名诚信教师。
7.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课改推进,数学“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使潜能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潜能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质量,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六、研修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8---2015.10)
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2、制定课题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11--2016.5)
1、调查阶段
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走访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加以分类和总结。
2、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研究阶段
对各层次学生群类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写出“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低效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具体策略。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阶段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6--2016.7)
整理研究资料,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后期测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在转变教师育人观念的基础上,把行动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边学习相关经验,边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形成了一套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方案。通过对课题成果总结,提炼出我校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以论文报告,教育案例等形式,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七、预期研修成果:
1.个人研修的研究报告,论文。
2.个案分析;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3.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典型课例。
4.个人研修结题报告。
5.“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探究。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究》 结题总结
“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结题报告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学生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折旧率快速提高,社会分工日趋细密,一个不会认知、不会做事、不会合作的人是难以生存的。合作成了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便会使认知活动封闭孤立、效率低下,做起事来事倍功半、力不从心。惟有合作,方能形成合力,挖掘的潜能,创造奇迹。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今天,“交流与合作能力”被视为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已成为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赢得了各级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了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着力点。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了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不仅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还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合作或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切切实实落到实处,获得良好的效果呢?本人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 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目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帮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研究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确保数学成绩整体提升,促进学校整体教育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分析整理教学设计,查看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采用调查研究、谈话、实验等方法了解我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想 法和需要。
3、问题探讨法: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其他老师进行探讨、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加以整理,逐步完善,进而总结出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课题于2016年2月被批准立项,至今研究时间为八个月,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2015.8---2015.10)
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及教育理论;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请相关老师指导,做好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
第二阶段:(2015.11--2016.5)
在理论研究与实验总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构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不断的总结经验,累积资料,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第三步:(2016.6--2016.7)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成果,做好后测工作,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并撰写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和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原因
1、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2、有的“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问题刚一提出来,就让学生讨论,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合作学习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3、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问题却让学生合作来完成,讨论的问题不具备挑战性,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合作学习成了“摆样子”、“走过场”;
4、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又过于深奥,又缺乏适当的引导,学生对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自主讨论变为自由讨论,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降低了合作的效果;
5、有些小组在合作时,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度,未给学生合作、探讨的充裕的时间,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造成合作时“虎头蛇尾”的现象,加之学生的虚荣心理,从表面看合作成功,其实质根本没有给学生合作的体验与过程等等。
(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做好必要的前提准备(1)备好课
备课是要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根据学生水平,恰到好处地设计。既要考虑问题的合作目的,又要考虑问题的合作价值;既要考虑合作的时机,又要考虑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既要精讲多练,又要因材施教等等。
(2)分好组
分组的目的要使各小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而组内成员之间又 能够相互支持、配合,相互帮助、学习,相互交流、评价,共同发 展、进步。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 及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情况,按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搭配。
(3)分好工 在分组的基础上给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既要有效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又要使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4)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倾听、讨论、争辩、表达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团结、学会组织、学会评价、学会承担责任等等。
2、精心组织教学过程(1)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如果没有让学生思考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讨论”,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这样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的情况,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等出现思考障碍或答案不一时,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也要充裕,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2)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更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有些问题根本不必要搞合作学习,有些问题又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对合作学习有价值、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完成合作探究任务
(3)善查学生合作需要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再耐心地向学生说明;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小组讨论受阻时,教师应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等等。
3、建立切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方案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主要指“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 学的态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 体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技能和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获取信息,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倾听他人的看法并对他人的看法进行评价。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开展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我校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七年级,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全县乡镇中学第一的好成绩,受到了县领导的表扬。
(二)实践成果
1、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交流、论证,在有关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2、经过研究;论文《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发表校本教材《开卷有益》一书中;中考复习《一次函数》教学设计,获得陕西省农村教育2015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中考复习《圆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获得2015年府谷县教育教学成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的新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全面推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特成立本课题小组。结合我校目前开展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新精神,我们确立了《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为研究课题。这里将课题研究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学生的能动性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课题的实践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价值:
1)扭转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现代教育的发展则趋向以学生,学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并重视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课堂合作学习适应了现代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
2)学习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合作学习,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相互合作、交流,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观点
1、课题的涵义界定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
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在教育理论界,人们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和交往的本质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活动中的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发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和协调,因此,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合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合作”。
3)、“群体动力”理论: 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
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正是在充分借鉴集体动力理论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思想。2、课题研究目标
(1)、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
①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
②课堂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
③课堂合作学习的时机的研究
④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
(2)、课堂合作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主要是拟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拟从几下几方面对合作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进行研究:
①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培养学会倾听、学会讨论的能力的培养
②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习惯
③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④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课堂合作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措施对课堂合作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进行研究①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课堂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拟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尽量让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②通过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4)、课堂合作 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①课堂合作学习评价的角度的研究
②课堂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的研究
3、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 具体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针对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 索,不断修改、总结。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来建构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 及具有校本、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4、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2011年3月—2011年4月理论学习与开题论证阶段
主要内容是:
(1)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填写申报表;
(2)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教育理论,对合作学习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3)制订实验计划和方案。
(二)2011年5月—2011年7月第一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1)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教师成功和失败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对学生进行关于合作学习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看法,调查学生喜欢和能够接受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和研究;
(3)制订第二阶段实验方案,为下阶段实验做准备。
(三)2011年9月—2012年7月第二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1)按计划在继续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
(2)学生撰写课堂合作学习的体会;
(3)总结第二阶段的实验成果。
(四)2012年9月—2012年12月总结阶段
主要内容是:
(1)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
(2)制定总结阶段计划;
(3)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
(4)全面总结实验工作;
(5)结题论证;
(6)成果展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5、预设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3--2011.4)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5--2011.7)
1、调查案例,分析原因
2、制定第二阶段计划论文
3、改进措施,巩固成绩(2011.9--2012.7)
4、总结经验,整理数据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9--2012.12)
整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6、课题事务分工
领导:龙通胜(校长)
指导组长:龙光儒(教务主任)
组长:吴明德(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成员:余秀远(论文收集,修改,编制)
姚海军(案例收集,修改,编制)
刘正远邰秀华邰昌文
总之,在每个阶段的研究过程中,要定期召开研究人员交流会、研讨会、学习理论,提高认识水平,交流经验,及时反思,用校本研训的理念,指导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精诚合作,同心协力投入到这项课题研究工作当中,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的研发与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做一点贡献,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使我们自身的执教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四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营盘中学 高 武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的课堂教学要遵循六环节,1.明确目标。2.自主学习。3.小组交流。4.点拨释疑。5.训练反馈。6.拓展升华。其中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主旨是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4、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对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2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第五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其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的被教师引进课堂, 这种形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的确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1、分析目前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对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4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07年5月~2007年8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08年2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