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郫都区唐昌林盛小学国学示范校汇报材料
以仁润心 用爱化人
——唐昌林盛小学创成都市国学经典教育示范学校汇报
一、学校发展概况
郫县唐昌林盛小学座落于成都市千年历史文化古镇——唐昌镇,地处唐昌镇火花村,距成都中心城区40余公里,距郫县城区20公里,是郫县西北边陲最偏远的一所纯农村小学,因为偏远,所以宁静,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个非常适合孩子读书的好地方。
学校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98年并入唐昌一小,成为林盛村小。2007年3月,林盛村小成为唐昌九年制学校的一所村小。为了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于2009年4月正式独立建制,成为一所完全小学,2010年3月,由山西省慈善总会捐资和教育局配套资金,对林盛小学进行了全面的原址重建。
学校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在编教师13人,3名教育服务者和3名学校自主招聘教师,中老年教师大多扎根乡土,勤奋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年轻教师进入这个环境后,满怀着教育理想,以校为家。
二、办学理念的提出
2014年9月,初到这所学校,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这所郫县偏远农村小学的办学目标应该如何定位?二是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三是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人?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夫子提出的“仁爱”的教育思想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而唐昌镇作为川西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名镇,从西汉大儒严君平到崇宁文庙,都典藏着天府平原上最美好的人文记忆。学校前任校长提出的“孝爱”文化正是体现了学校的定位。而我应该做的,是将这种校园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因此,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仁爱教育”,办学目标就是“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在此目标下,提出了我校的八字校训,即“孝悌、诚信、仁爱、求真”。围绕办学理念和目标,我们主要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一)精神文化——学校的发展愿景
校训这八个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孝,德之本也。孝,是一切德行教育的根本,百善孝为先,所以“孝悌”放在了教育的首位。
我校对仁爱办学理念的落实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注重打造业务精良、慈爱宽容、持续成长的仁爱教师;二是培养知书达礼、身心健康、善良敦厚的仁爱学生;三是构建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仁爱课堂;四是建设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管理有序的仁爱校园。
(二)物质文化——创设国学环境课程
国学教育在于耳濡目染的浸润与渗透。环境教育上主要做了几个方面工作:
1、在校园环境布置上,在学校的走廊、宣传栏、教室等位置,张挂国学字画、名人格言,图片等,班级文化布置上,以写、画经典作品展示,评选国学小明星,办国学板报等,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
2、晨读午诵:每周三早读时间用于国学经典诵读。周一至五的午间15分钟用于经典诵读。每节课课前3分钟用于古诗背诵。
3、德音雅乐的浸润:“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如果说学诗。可以让一个人的性情变得温柔敦厚,那么雅乐感染,定会让一个人内心变得善良平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因此,学校广播每天在课余时间播放《大学》、《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内容和《跪羊图》、《感恩的心》等经典歌曲,以古典音乐为铃声,让学生在国学经典的环境氛围中纯净心灵,陶冶情操。
(三)行为文化——落实国学进课堂、进课程、进活动、进家庭 学生方面:
1、国学进课堂 全校1-6年级各班均开设了国学课,2-6年级每周每班各一节,1.1班为国学实验班,每周6-8节。加上晨读午诵,全校孩子每周国学教育时间在2小时以上。
2、国学进课程
(1)常规手册学习。“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强调以文化人,利用班会课学习《常规手册》,将《常礼举要》的内容与“学生在校的一日常规生活”相结合,重视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开设书法课。全校开设书法课:每周一节,低中高段分别练习铅笔,钢笔,毛笔字,抄写经典文化,由于我校师资不足,因此毛笔书法聘请了外校的专业老师教学。通过练习书法,逐步实现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目的。
(3)练习八段锦(中国太极拳):每天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集中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外动内静的心理品质,以达到静中生慧的效果。
(4)拓展类课程。学校乡村少年宫开设了中国象棋,书法,国画,古诗吟唱等多十多个兴趣小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学习鉴赏。
(5)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已成为我校学生每日的常态活动,每天早上8点到8点20,是全校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师生从假期购书、建立班级图书角、每日晨读、读书演讲、阅读分享等活动中,逐步感受到读书滋养心灵,读书改变气质,并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方面:
(1)重视教师自我修身。坚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充实校本研修内容,建设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博览,开展阅读分享,评选“校园书韵教师”。
(2)加强教学研究与指导。定期邀请北京季谦教育咨询导师、成都大才学堂创办人严兴祥老师到校指导,尝试进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遵循儿童记忆与理解力的发展规律,主要通过熟读成诵,辅助识字,礼仪教育的方式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3)重视国学培训,强调力行身教。古之师者,在于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之师者,在于立德当表率,树人为根本。为此,学校开设国学讲堂,定期邀请国学教育专家老师到校作宣讲和指导。先后邀请了中国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红星教授、成都工业大学哲学系讲师程征、国学高级讲师陈晓军老师等到校为学生、老师、家长讲《孝悌三百千》、《国学与师道》、《弟子规》等,邀请西部教育研究院素质拓展培训中心到校,开展“成长心连心”全校亲子国学体验教育活动,组织全校老师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等,取得了良好的体验效果。
3、国学进活动—一在生活中体验国学
生活处处皆国学,为了进一步让我校国学教育落地生根,我们将体验式活动融入教学中,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体验活动。如清明节感受祭祀传统活动的意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感受传统习俗,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学校通过班会课、制作感恩卡等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关于孝道以及感恩的意义,并让孩子将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心通过实际的言行来表达,如为父母洗头洗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重阳节,学校发起尊老、敬老、爱老活动,带领同学们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他们表演节目等,为老人带去了欢歌笑语和诚挚的祝福。9月28日开展祭孔活动,表达对先哲先贤的缅怀追忆之情。
同时,学校每期开展国学类主题活动。如每学期组织全校大型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写经典、画经典活动、国学知识竞赛,德音雅乐小百灵歌咏比赛等。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加深对国学学习的理解与运用。
4、国学进家庭
为了改变多数农村家长“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国学教育,学校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等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一是聘请国学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家风,家教》传统文化的专题培训。二是引导家长在家和孩子共读经典,为学生讲家庭生活礼仪等,截至目前,一年级大部分家长和二年级的部分家长伴读效果最为明显。读经家庭的孩子言行举止表现出文雅、高贵的气质。三是成长心连心亲子体验活动,进行亲情体验教育,让家长明确教育的责任,让孩子进一步知恩、感恩,进而懂得报恩。读经教育,就是这样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带领着一群后知后觉的人,从而感染和影响着一群不知不觉的人。
(四)制度文化——逐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1、学生课程评价(1)评定原则:尊重差异,方式灵活,设置学期最低标准,鼓励少数上进学生提升
(2)评定方式:1000字为一段水平,背诵考核标准,背诵为连背,错误率在5%内为过关;每次通关后,发给学生和家长表扬信以资鼓励;默写考核标准,全文默写,错误率在10%内;默写作为鼓励提升;
(3)评定形式:学校小状元会考,鼓励学生积极上进,对超过学期水平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学期末举行盛大的表彰仪式;
2、教师评价考核
为保障国学教育工作的落实,我校国学教育成果纳入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平时的经典诵读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班级经典诵读比赛情况纳入《期末教师绩效考核》中执行。
三、取得的成效
1、经典诵读课程有序开展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各班按照及早、老实、大量读经原则,组织学生以各种诵读方式开展诵读:领读、齐读、自由朗读、分组齐诵、个人背诵等,每天新增诵读量一般达到100字左右。
2、教师经典诵读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学校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同时也重视老师的自身修养,组织教师在岗培训,引导老师自学中华文化经典,提高人文素养,不定期安排老师参加经典文化教育经验交流会以及经典教师的师资培训。
3、学生诵读经典的习惯正在养成
现在全校学生每到诵读经典的时间都能做到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诵读活动中,诵读更流利,背诵的效果更明显。一年级孩子很多能全文背诵《大学》以及《中庸》部分章句。
五、六年级能背诵《论语》前几章内容。
4、以文化人,化民成俗
个人认为,诵读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化民成俗。经典诵读,我们没有外在的花拳绣腿,我们除了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市上的写经典、画经典比赛以及诵读小明星活动以外,作为一所规模很小的偏远农村小学,我们也少有机会去参加校外的各种比赛,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班主任能主动把经典诵读与班风建设、学习习惯养成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把诵读中学到的圣贤教诲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来,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实践两年来,我校学生在文明礼仪、孝亲感恩教育方面的成效尤为突显。
四、未来打算
德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激励和唤醒。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中传承。如: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节日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等,这些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也是中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价值所在。北师大朱旭东老师曾说:“中国的学校必须要有中国的元素。”为此,唐昌林盛小学还刚走在探索之路上。
最后,引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一句话:多办一所好学校,国家就可以少建一所监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林盛一方任职,不求出多少英才,但求从小在他们心灵种下“善”的根,将来不为国家、社会添乱,如此教育,足矣!
第二篇:成都市郫都区唐昌林盛小学安全管理评定规范自查报告
郫都区唐昌林盛小学2017年安全管理评定规范工作
自查报告
为全面加强我校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件)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评定规范》标准和《成都市郫都区教育局2017年安全工作要点》和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原则。
我校安全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分级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强化“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规定的落实,严明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我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水平。
二、落实工作责任情况
(一)我校一直以来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严格控制一般事故;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交通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和拥挤踩踏事故;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溺水事故;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校园伤害事故;没有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确保了各类安全责任事故死亡人数为零。
(二)以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为主阵地,认真落实了安全课课堂教学和安全教育家校互动工作。在岗教职员工及学生安全教育率达到100%,健康体检合格率达99%。
(三)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防范管理体系,强化“一岗双责”的原则要求,层层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达100%。
(四)坚持学校保安、食堂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定期、不定期对他们进行突击检查。
(五)进一步提升了校园“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水平,加强学校保安人员的聘任与管理,实现学校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
三、安全经费投入情况
为搞好学校的安全费用管理工作,保障学校的安全费用切实的为师生员工落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学校在安全运行维护费投入达到27万多元,主要用于保安工资及补助、教职工医疗保险、学生安全责任险、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维护等方面。
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一)应用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针对季节性和节假日特点开展了师生安全教育专题活动,重点是加强防溺水、防火灾、防踩踏、防地震、防交通事故、防煤气中毒、防意外伤害、防暴力袭击、防网络诈骗等安全教育。
(二)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积极开展了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消防安全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禁毒日、防治传染病等安全教育活动。
(三)利用班主任、教师例会学习传达上级部门安全会议精神和学校安全工作部署。
(四)按照《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评定规范》扎实做好学校达标建设和考核验收准备工作,完成了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管人员和全体教职工的学习培训。
五、校园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工作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安全会议、门卫管理、安全防范检查、技术防范系统维护、应急演练等制度。
(二)提升了“四防”建设。人防,学校成立了以男教师为主,分工任组长的7人应急备勤队伍;配备了4名由保安服务公司派驻的保安。物防,学校设置有门卫室,配备了警戒带装置、灭火器等;按照要求给每一名保安配备了一套安防器械(头盔、钢叉、对讲机、强光手电、防刺背心、防割手套、警用胶棍、辣椒喷雾剂、盾牌、手持式金属探测仪等)。技防,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如校门口、教学楼入口、楼道及楼梯口,食堂操作间、微机室等设置了视频监控。建立了联防机制,学校与唐昌镇派出所、战旗村联防队建立了联防联动机制,开展在上放学时间段不定时的巡逻。
(三)定期对学校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功能室设施设备、食堂设施设备、运动场设施设备等进行了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台账和日常管理。
(四)建立了我校微型消防站,按要求购买和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
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每学期开学前和学期结束后都各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全面安全隐患大排查,在学期中由学校值周行政、学校安全管理员、安保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区域及校园周边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巡视,如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隐患整改或有效控制率达到100%。
(二)建立健全学校周边治安问题检查报告和整治工作机制,加强与镇政府、派出所和村级联防联动,发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城管执法巡逻队的作用,切实做到检查、报告、整治、备案常态化。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的问题区域和问题特点,尤其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的流动商贩、无证食品、非法运营车辆等,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我校周边安全隐患整治、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美化工作。
七、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学校食堂卫生设施与条件,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取得有食药监管理部门核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关和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关,严格执行大宗食品采购制度,落实索证索票、台账登记、食品留样、餐饮具消毒等管理措施,加强厨房饮用水管理,严防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八、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应急演练常态化。利用学生集队集会与应急疏散演练相结合,让应急演练常态化,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学校性的应急疏散演练。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相关应急演练,达到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使每个学生和教职工熟练掌握逃生技能,熟悉疏散避险地域和逃生路线。加强演练过程数据采集和事故防范,在教育平台上做好演练相关数据报送工作,确保演练的安全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我校应 4 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大型活动严格审批和备案程序,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及相关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并将应急预案、活动方案报教育局安全科。
目前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
1、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学校消防栓不能正常启用,学校使用的是自备水,水塔压力不能达到消防栓正常启动压力。学校已经向相关部门申请多次报告安装自来水,但还没有结果。
2、存在技防隐患。学校监控系统未能达到全覆盖,并且不是高清,数据保存不能达到三个月以上。
3、学校4名保安中有三名50岁以上。
4、学校校门口还未设置防冲撞装置,目前已联系公司,签订了合同,跟及将做安装处理。
5、教学楼走廊、楼梯等处的安全标识牌灯有损坏,不亮,正在更换中。
第三篇:南林小学创建南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学特色示范校”汇报材料
南林小学创建南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校根据《南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5“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示范校”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学校组建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制定了《南林小学创建南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校”实施方案》。并对照《南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示范校”评估细则(试行)》的相关要求,认真进行了自查与自评。现将我校创建南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东湖区南林小学位于涛涛赣江之畔,茵茵绿洲之上。始建于1947年,原名南洲国立小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占地面积9436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其中生均占地面积32.9 m²/生,生均校舍面积7.6m²/生,生均校园绿化面积16.8 m²/生;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287人;学校教师年龄、学历、学科、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共计19人,教师平均年龄数39.4岁,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9人,大专9人,中师1人;教师都具有教师资格、职称。其中小学高级职称9人,小学一级职称10人,师生比分为1:16.88;校级领导2人,均经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几年来,我校学区范围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入学率100%,升学率100%,在校生辍学率为零,巩固率100%。
在这三年里,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取得了不错成绩。学校被评为青山湖区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胡华兵、付琴玲、龚文丽等5名教师被评为青山湖区“优秀教师”;陶勇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管理员”;学校陶勇、郭淑华教师论文获全国一、三等奖;付琴玲、龚文丽等论文获省级奖8人次;江小花、周晴晴等论文获市级奖12人次;付琴玲等论文获区级奖10余次;周晴晴教师在南昌市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姚婕、熊军等教师在各级竞赛中获奖。
二、硬件建设
近三年来,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及地方加大了对学校的投资力度。2014年暑假期间花巨资重新将学校篮球场、羽毛球场升级改造,铺设了塑胶跑道,规划了田径场地,同时拓宽了操场并全部硬化。学生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到8.6 m²/生,学校有60米直道的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学校现有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音体美器材室、会议室、多媒体室、语音室、学生心理咨询室等。学校新增了30台新电脑(学生机),学校生机比为4.62:1。各班均装有电子白板设备共计6套,幼儿园配有电视电脑一体机2台,为方便教学给每位教师均配备了手提电脑,共计19台总价75620元。图书室藏书总计7754册,生均藏书27册/生。另外还投入8.2万元装备新的图书阅览室和实验室,极大地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三、学校具体工作
1、狠抓风气,展南林师生新貌
首先,明确 “求知、求真、求实、求新”的校风。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课、班级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其次,以“博学、善导、慎行、立德”为教风。积极开展“爱岗敬业、悉心育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采用集中与分散方式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西省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南昌市严禁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七个严禁”》等政策法规。开展学生评老师、老师评中层干部、社会评学校的“三评”活动,并与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引领全体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竭尽全力为教师分忧解难,学校通过谈心交流、征求意见等途经,及时了解教师存在的实际困难。
再次,提出“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学风管理。针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学习习惯等问题,学校领导班子牵头带领科任教师进行家访,对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了解分析,并指导他们在家学习,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风”建设成绩显著。学校在义务教育年龄段学生的入学率达100%,学籍管理制度健全,表册齐全,填写规范,无学生流失现象,辍学率为0。在校学生能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形成了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相互竞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我校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达标。有定期的板报宣传栏目。各教室均悬挂国旗、班训,教室张贴了《小学生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班还各有特色的布置了教室,有凸显班级文化特点的班级墙,有反映少先队组织特色的少先队角,使室内充满了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楼道内、楼道外贴有文明礼貌警示语和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画。每年校园粉刷一次,操场四周种植了花草树木。我校重视利用重大节日搞好各种类型的活动,努力使各项活动渗透着高品位文化气息,成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每年清明、中秋、端午、六
一、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学校都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激发,爱国教育得以深化,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校重视学习园地,文化宣传长廊,对优秀的学生作品给予悬挂、展示,学校的做法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更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建立校园卫生区责任制,要求每一年级主管一块卫生区,明确卫生区的责任人,层层负责,长抓不懈,教育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校定于每周五下午为全校性卫生清洁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净化校园环境。
4、狠抓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特长
南林小学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校虽小,但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组织机构,以及一批积极进取、教学历年先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展机遇,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努力。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艺体教育实验,依托社团组织创建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了让学生素质得到全方面提高,我校根据本校师资结构,挖掘教师的特长,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摸底,今年从原有的体艺类6支兴趣班增至到囊括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学科类9支社团队伍,具体是舞蹈社团、合唱社团、文学与表演社团、乒羽社团、手工编织社团、摄影社团、书画社团、科普社团、篮球社团。(1)、以“舞蹈社团、合唱社团”为核心的音乐欣赏特色。
在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我们还在音乐教学的基础上,成立了舞蹈社团、合唱社团,完善加大力度进行训练,由我们校的陶冬根副校长主抓此项工作,音乐专业毕业的孙亮娟老师总负责。并组织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区六一儿童节、艺术节表演。
(2)、以“乒羽社团、篮球社团”为形式的体育健康特色。
学校以健康、乐学、宽容、博爱为培养目标,把培养具有健美体魄、健全人格的小学生作为首要目标。每天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将各种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有机地整合。由体育专业出生的教师熊欢负责组织训练,成立乒羽社团、篮球社团、田径队,选拔学生参加区小学生运动会及体育各项赛事。2015年首次组队参加东湖区小学组羽毛球比赛就进入了前八名;我校陶兰燕同学在女子1500米跑步中打破青山湖区小学女子组记录,并保持至今。
(3)、以“书画社团、摄影社团”为载体的美学教育特色。
学校成立书画社团小组,分为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项目。每周由熊军、周晴晴、姚婕老师为学生授课。平时抓全面,发现典型,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其中熊雨轩获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二等奖,刘楚云、熊怡等五位同学获得全国优秀奖;陶金旺同学电脑绘画获江西省三等奖;甘露瑶、熊怡等同学绘画作品获南昌市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陈文、徐闵等同学获青山湖区书法绘画一、二、三等奖17人次。特别是2015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江西省第十四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中,何浩洁、支祺欣、谭奕、胡慧芳同学获得电脑动画、电子报刊三等奖,熊军老师获省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在南昌市第十五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中,胡安琦同学获得电脑动画二等奖,何浩洁获得“健康专项”动画一等奖,甘露瑶同学获得电脑绘画三等奖;支祺欣、谭奕、胡慧芳同学获得电子板报一等奖,熊军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一、二、三等奖。
(4)、以“手工编织社团”为媒介传承民间艺术的教学特色。学校注重民族艺术的传承,特别是在十字绣编织上学校进行了重点的突破。学校汇集了几名有此专长的女教师,在1-6年级挑选心灵手巧,有兴趣的学生参加。逐步培养学生学生动手编织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5)、以校园“科普社团、校园小农场”为基地的科学教育特色。我校充分结合本校自身特点创立“科普社团”,以此来促进学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推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地全面开展,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校派熊军、姚婕老师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培训,其中姚婕赴上海参观学习了头脑奥林匹克全国大赛。在同一年指导学生参加东湖区小学生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三等奖,姚婕、何祥花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15年4月南昌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环保自行车”在朝阳小学参赛,并获得三等奖,其中2副科学幻想画被评为东湖区三等奖。另外我校地处农村,我校结合自身条件,在校门口开辟了一块“小农场”,让学生从小认识农业,体会到这也是爱家乡的表现。校园“小农场”成为了我校学生学习和劳动的一个重要基地。
5、加强民主管理,创造和谐工作环境
学校在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方面,经过不断探索,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一整套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一是建立教代会制度。教代会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审议和通过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及修改,对学校发展计划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让教职工享有参政议政和知情权,使教师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教师关注学校的发展,用学校的发展凝聚广大教师。二是倡导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平等对话制度。我校两位校长经常和教师在一起,可以直接听到教师对学校重大决策、廉政建设、教学改革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我校干群关系融洽,每个月都及时公布了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学校重大事务、工程项目、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均由领导班子和校务会集体决定。大件物品的购置必须集体采购。任何票据都要有三人以上签字方可报销。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够自觉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树立了教职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依法治校,发挥了重要作用。
6、狠抓常规,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
我校乘新课改的东风,咬定质量不放松。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度,强化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倡导“有效教学——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其次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督察力度。学校领导定期对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再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掌握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发现不足,适时做好交流、解惑工作。
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做到了时间、人员、课题三落实。学校成立了语、数教改小组,定期开展“教研之课”活动(即“说课、作课、评课”),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好措施,建立了雷打不动的“教研课”活动制度,要求人人参与,做到四定,定方向、定学科、定时间、定效果,力求达到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为全体教师树榜样,使全体教师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教师通过科研,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教育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新方法。教师们互相听课、评课、反思,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每位教师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正在逐年迅速上升,教学成果显著。近三年六年级毕业测试合格率为92%,学生毕业率为100%,语、数、英三科的优秀率35%以上。体育课、课间活动稳步推进,师生参与率100%,学生体育达标率为100%。在2014-2015学上学期东湖区质量调研中陶勇老师所带的四年级语文成绩排在全区第七名,下学期东湖区六年级质量调研中语文成绩第五,数学成绩第三,英语成绩也在前十。学校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得到周边群众的赞扬及领导的认可。
7、加强校本教研培训,不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我校教师特点,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如开展全校性的公开课活动,以及教师们进行互听互评的听课活动,通过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视,我校通过校本培训以及教师自觉充电等形式,使广大教职工拓宽了知识面,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100%的教师上课使用普通话,并具有灵活的教学应变能力和掌握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机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教学,我校教师均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8、紧扣学校特色项目,开发校本教材和课程,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1)地方与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地方与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我校近几年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古诗词诵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2)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在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的过程,参与课题研究是学习、施实最好的途径。我校根据当前形势及学校自身特色,全员参与了以《农村感恩教育的整体推进研究》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强化科教研意识,认真抓好校本教研,努力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努力使他们迅速成为青年骨干。继续坚持我校特色教育,让学生有知识,有特长。
我们将大力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取得家长、社会的支持,加大教育投资,同时以此次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校” 为契机,群策群力为高标准、高水平的实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南昌市东湖区南林小学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