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华灵 光荣巷小学 读于永正老师案例分析(5篇)

时间:2019-05-12 23:3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潘华灵 光荣巷小学 读于永正老师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潘华灵 光荣巷小学 读于永正老师案例分析》。

第一篇:潘华灵 光荣巷小学 读于永正老师案例分析

正本清源

大道至简

——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赏析

光荣巷小学 潘华灵

细数于老离我们而去已经半年有余。再读于老的书、再品于老的课心中依然泛起阵阵涟漪。于老的课堂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堆砌,没有虚拟的喝彩和掌声,他仅仅凭一份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却把思考的愉悦、读书的魅力、说话的入情、写作的入境全都凝聚了起来,他靠着自己的教学魅力带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尽情弛骋。赏读于老的课堂,享受的是一种思想的播撒,阳光的沐浴。他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教学再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正本清源、大道至简,留给我一串串思考。

一、提笔即是练字

第一课时,上课伊始,只见于老师半蹲着、倾斜着身子,边写边叙“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这个“抱”要注意右边的写法,横折钩要小,因为下面还有竖弯钩,要为它留出位置。“母”字要注意笔顺,点、横、点。“亲”字第二横要长,下面横要短。”看似不起眼的教学行为,恰恰折射出于老扎扎实实的语文教学功底。在小学中,写字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当与要求不严、训练不实有关。要让学生写好字,就要像于老那样课课示范,亲身指导。让学生时刻树立起“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账要勤算、字要勤练。”

二、“跟于老师学读课文” “看书,听于老师读一、二、三句”,“听于老师是怎么读课文的”、“看着于老师的样子,听于老师读课文”……好一个“一字未宜忽”的朗读训练啊!于老师的泛读堪称小语界的典范,听于老读课文就是一种享受。记得,张若田先生曾经说过:“在小学,教师的讲解必不可少,这样学生才能学更多的东西,尤其是朗读,要读得好,读得动人,好让学生模仿。”于永正老师无疑为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我们知道,孩子们从看到文字符号到正确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在反反复复的朗读中完成。因此,强化初读就成了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在《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中,于老引导学生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读好书,他多次强调某个词语读得好,并让学生反复读。读好语气、读出感情、注意停顿。他坚决摒弃学生拿腔捏调地朗读,而是教学生像说话一样自然地读书,让学生真正做到“ 读书就是用书面语言在说话”。他对学生不做任何虚拟的表扬,而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把书读好、读通顺、读出感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是语文教学最简单、最朴素的教学手段,比任何一种“新式武器”都高明的多。于老师的朗读教学值得我们借鉴、玩味!

三、删繁就简

大道至简

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可能在更多方面、更多的时候,认识肤浅一些、模糊一些,不够深刻,这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孩子们年龄尚小,他们对于母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且看于老师的教学多么智慧与高明吧。课堂上,他抓住“翻山越岭”、“重担”、“一次”、“无数次”等词语让同学们感受母亲的辛劳,母爱的伟大。教学的重点、难点不攻自破。正如“提领而顿”,使得“百毛皆顺”,教学瞬间成了高妙的境界!于老师曾经说过:“教学中学生不会的地方是不多的,重点问题解决了,全篇文章就弄懂了。”是啊,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块的多余部分恰到好处地砸掉的人。同样的,最好的老师理当是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捷径,真可谓正本清源、大道至简啊!课堂尾声,于老师和学生同读一篇课文,同写一个题目,同吟一首诗歌——《游子吟》,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一段母爱的真情倾吐,足以让学生感念一生。

于老的课堂,处处彰显教者智慧之花蕾,灵性之闪光。看似顺手拈来,实乃厚积薄发。《第一次抱母亲》带领我们在大爱无痕的课堂中来回走一遭,感人至深、至今回味无穷!

第二篇:读于永正老师的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

暑期,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几节作文课。于老师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虽然60多岁了,依然童心未泯,语言幽默风趣平实自然,逗孩子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为什么于老师的课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呢? 于是再读于老师的《教海漫记》。于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低年级造句的艺术:

要求用“痛快”造句。我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从现在开始,你们在阅读中、在听别人谈话中,只要碰到带有“痛快”这个词的句子,就立即把它记下来。每人至少记一个。一个星期以后,咱们比一比,谁记得多。

学生们领令而行。他们像猎人似的,在阅读和听别人说话中不放过一个带有“痛快”的句子。一个星期后,开“汇报会”。记五六个句子的不在少数,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凡是“痛快”能够充当的句子成分、能够使用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最有意思的是朱涛记的两个句子。这两句话都是他“听”来的。

其一:爸爸举起酒杯对陈叔叔说:“你痛快点好不好?干什么老是打酒官司?喝!” 其二:孙伯伯站在门口,对一位年轻人说:“有屎就拉,有屁就放,我最讨厌说话不痛快的人。” 在这样的基础上,于老师才要求学生造句的。学生们造出的句子会丰富多彩到什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课堂上,于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造句,而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熟悉它。学生在生活中仔细“搜索”,对这个词耳熟能详之后再去运用。这个耳熟能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个词语感的形成过程。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潜心”去读去写去背,语文能力实在大量的长期的读与写的实践中形成的。

数学亦是如此。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课堂需要开放的,生活的,自然的,现代的。每门学科何尝不是这样呢? 生活是个大课堂。

第三篇: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

人生的积淀 智慧的结晶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有感

记得还是很多年前,同事外出带回了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教海漫记》,我借来看看。一翻开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并在几天内就把读完全书。后来参加名师在农大千课万人观摩现场,在会场门口购得这本书,并请于老师亲笔签名。

“它是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它将领你走上讲台,教你辅导孩子,助你成为名师!”封面上的几句话,映衬着满天的朝霞,扬帆的船只,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希望。整本书按 “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它篇” 分为四个版块,共70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不是很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的中心,也就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文章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在讲故事。”于老师以这种“人性化”的方式讲述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育的感悟,让高深的理论变成了亲切的文字,处处折射出理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本书是于永正老师数十年教育实践的经验集萃,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其中蕴含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值得认真研读。

启示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贯穿本书的70篇文章中的,也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老师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要学会宽容” “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忍耐•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于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当然也是五彩缤纷的,做老师要学会宽容。

他说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年刚接新班,前任班主任告诉于老师,这个班部队子女多,不好教。第一节课一跨进教室,班长刚喊“起立”,站在第一排的一位黑脸男孩便“嘭”的一声站起来,右手朝前上方一举的同时,吼了一声“哈依”!全班震惊,看来是给新老师来下马威。于老师送给全班同学一个笑,示意其他学生坐下,微笑着走到这位黑黝黝、个子不高的学生跟前:“你是从哪儿来的?”这下,那学生不安起来,感到手足无措。“说你是德国留学生吧,可嘴里说的 1 是日语;说你是日本留学生吧,你举右手的动作又像德国法西斯的军礼。你到底是从哪国来的?”班里发出一阵笑声,学生更不安了。于老师郑重地说:“我很喜欢你,真的。你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样做,证明你是相当有勇气的。”然后拍拍他宽宽的肩,请他坐下。从此,他再也没有在班里搞恶作剧。

因为他有军人的气质,于老师“封”他为“班长助理”——做操、放学时负责整队。他很卖力,工作很项真。有一回,隔壁班的班主任陈老师说这位“班长助理”几个淘气鬼中午到校后,把笤帚放到半掩的门上。一位女学生推门进教室,扫帚正好砸在她的头上。”后来,这位“班长助理”主动找于老师来了,眼皮也不敢抬。于老师什么也没有说,重重地拍了拍他宽宽的肩。后来,这位名叫崔世成学生随军转学到东北去了。他参加工作后曾给于老师来过一封信。信中说:“我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宽容。您没有把我看死,盯死。您的宽容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人。要知道,在您以前,没有一个老师喜欢我,我一动,他们就瞪眼,发火,斥责,我自然也不喜欢他们,甚至怀有敌意。”

于老师的宽容,使一个孩子懂得如何做人。他懂得了老师的那一份真诚,那一份爱。爱孩子,还要求我们:

2.“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觉得不幼稚,不可笑;许多错的一面,往往有其合理的一面。”《蹲下来看学生》一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他们教研室王晓虹老师的孩子读二年级,一天到晚鼻涕邋遢。每次到教研室,他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快去擦鼻涕!脏死了!”有一回,于老师就对他妈妈说:“小王,不要老师老是这么说,他是个孩子!”孩子一听,高兴地跑到于老师跟前,说:“于爷爷,你知道鼻涕是什么味道吗?”他妈妈一听,急啦:“啊,你吃过鼻涕?!”孩子好象没听见似的,悄声对于老师说:“鼻涕是咸咸的!那天,鼻涕流到我嘴里去了,我用舌头舔过!”妈妈哭笑不得。

是呀,蹲下来,才会理解孩子。于老师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情感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的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教师难,当小学教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上。因为孩子们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容易受熏陶感染,因此要尽可能地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2 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3.“爱是一门艺术!”“爱要讲究方法,爱是一门艺术。”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或是写上几句赞扬与鼓励的话语……

《纸条的魅力》有这么一个故事,家庭学习小组组长向于老师报告,小炳在小组里捣乱。他把一只小狗带到小组里来了,吓得女同学直叫唤。这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他把一只死麻雀偷偷放在小霞的书包里,差一点把小霞的魂吓掉。于是,于老师给小炳写了一张纸条:“请你明天早晨到校后,来办公室一趟。”并请班长递给他。第二天一早,他就来了,低着头,老老实实地站在我跟前。于老师请他坐下,用十分平静的语气问:“知道我请你来干什么吗?”“知道。”他说,“昨天中午,我爬上了停在马路边上的一辆汽车上,三摆弄两摆弄,汽车就开动起来了……”“后来呢?”于老师的心骤然一抖,差一点叫出来。“司机看到车动了,跳上车,一下子刹住了。”“好险!”于老师提到嗓子眼的心慢慢地回到了原位。于老师继续问:“还有呢?”“还有,前天我在家庭小组里捣乱。”没等于老师插话,他接着说:“于老师,我错了,我一定改……于老师本想写个纸条,让他认识认识在家庭小组犯的错儿,没想到带出了“开汽车”的惊险事!否则,他怎么会说,怎么会如此诚恳地表示痛改前非,引以为戒呢?

一张小小的纸条,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内中的原因人人都可以揣摩出来。写纸条并不是于老师的创造,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就有这么一条。

在《翘起大拇指》一文,于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这么小小翘起的大拇指。向学生伸伸大拇指,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可不要低估了它。文中于老师回忆了自己上中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语文老师在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两句:“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他把这篇作文投寄了出去。虽然直到今天也没发表,可是,这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

于老师也像他中学的语文老师一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他用爱把孩子们的童年编织成了一只花环,上面的每一朵花都散发着幽香;他用爱把孩子们的童年创编成了一首有情趣的小诗,里面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火花。

启示之二: “要努力使我们的每一节课艺术化”

以前,我听过于永正老师不少课,有现场课也有录像课,我还邮购了一套《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不同的是时间、地点,相同的是惊喜和震撼。很多熟悉的课文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会变得非常精彩,很多学生到了他的课堂上总会变得更加可爱。每每听完课,我都是感慨良多——那课,已不是课,哪里还有课的痕迹。为什么于老师的语文课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了呢?在本书中,于老师直接论述教学的文章达29篇,其余的文章也都和教育有关。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了更多的感受。

他说:“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是相通的。”(《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于是,他学京剧中的“默”功,“默”起了语文教学。他常常可以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到的主意。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老师注意到鲁迅先生送给侄女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但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如果是鲁迅的话,那么他关心的就不仅仅是侄女周晔一个人了。他特意托人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去查,一查,这两本书果然是鲁迅翻译的!上课时,他把这一点告诉了学生时,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对课文中关于给鲁迅“送挽联送花圈的何以有学生”一句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他说:“处处留心皆文章。”(《“什么都能和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于是,他把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的瓜叶菊端回了学校;他把妻子准备送给朋友的礼物——电动玩具狗请进了课堂;他把报纸上的漫画当成学生写作的素材;甚至是学校垃圾箱里一块只咬了一口的面包,也成了他作文课的话题。

他说:“ 教师走进课堂,要目中有人。”(《目中有人》)于是,教学中要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时而高兴,时而焦虑,时而困惑,时而顿悟。他则伺机诱导,巧妙点拨,在学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或微笑,或注目,或抚摩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

他说:“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教学相长》)于是,他跟昆明的一位小朋友学,在《草》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启发画风”的环节;他跟学生彭晓明学,知道了汉文帝时的缇萦;他跟一位不知名的小学生学,纠正了“烧”字的写法。

他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努力使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于是,他钻研导入的艺术、造句的艺术、解词的艺术、揭示寓意的艺术、阅读中写的艺术、命题的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李伯棠教授这样评价他的课堂:“于老师把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的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使孩子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课,用八个字作了概括性评价:“炉火纯青,潇洒自如。”杨再隋教授用这16个字评价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淳朴恬淡,本色天香,外表平易,秀色内涵。”

启示之三: “老师,也是一本教科书!”

在《老师,也是一本教科书》一文中,于老师是这样书写这本教科书的: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写上新的内容;一方面,要不断地修改过去已经写的那一部分。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断地学习。他家中长年订阅两报一刊,即《报刊文摘》、《参考消息》、《读者》。他每天报纸必读,订的刊物必读,好书必读。而且恪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读到精彩处必记。于老师每天晚上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必看,每天早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节目毕听。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断地琢磨。于老师读书看报爱琢磨,备课爱琢磨,上完了课爱琢磨,听别人讲话爱琢磨,听别人上课也爱琢磨,有时真是思得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但是,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于老师这样说:“不善于思索的人,读书再多,实践经验再丰富,他的知识、经验也只能是一堆零散的砖头、瓦块。”今天的教师应该做个研究者,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应该不断加以总结、反思与改进,以建构自己的教育理想,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坚持爬格子。从中学到现在,从“有老舍风格”开始写小说、诗歌,投稿。参加工作就坚持每天写教后记、日记,从未间断。文革时丢失了不少。他接到编辑部的退稿已积满了一大箱子,但他从不气馁,有种“屡败屡战”的韧劲,从1980年,39岁的于老师在《江苏教育》上发表第一篇论文《选 5 材与命题》起,至今一直没有停过手中的笔。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与老师的第一本专著《于永正课堂教例与经验》,以后又先后出版了《教海漫记》、《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于永正文集》等。他这样告戒青年教师:“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

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的:“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一个肯思考,肯记,肯写的小学教师。”“我不同于别人,恐怕就是因为我喜欢思,喜欢记,喜欢写。”这不是给我们最好的启示吗?

我想,读这样一本书,就是安顿自己的心灵,静心思索该怎样关爱孩子,怎样追求教学的更高境界;读这样一本书,就是与名师对话,听他述说对教育,对教学,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我们也许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名人,但我们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严谨治学,如何不断丰厚教师这本教科书!

第四篇:读于永正老师《如何面对乱哄哄的课堂》的体会 .doc

《如何面对乱哄哄的课堂》读书体会

武守祥

最近我读了于永正老师《如何面对乱哄哄的课堂》受益匪浅。结合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的困惑,才深深的感受到这些建议中所凝结的教育智慧,真是字字语重心长,句句耐人寻味,条条都是锦囊妙计。

文章大体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公平公正,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所以孩子的天性都是纯真善良的。但在实际教育中却并非如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想象中的善良可爱。有些孩子真得很让老师头疼,虽说不是一无是处可是却也是很难找到可以当作优点来表扬的。当了多年老师的我已经能够体会出为什么大多数老师或多或少都会偏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了。然而于老师在第十五条建议中于老师明确提出偏爱是老师的一大禁忌。于老师的理解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魔方,关键是要找到孩子最好的一面,为此,于老师提出了很多建议避免老师陷入偏爱的误区。赏识教育是于老师特别提倡的,好孩子是表扬出来了,在中国的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下,应对孩子采取积极地表扬和鼓励,而非一味的打击和压制。回想上学时的自己不也是最喜欢公平公正的老师吗?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做到对说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二)关注孩子,以学生为主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灌输对象,一味地讲解。现代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于老师在第二条建议中明确地表明老师要将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只将10%的注意力放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然而,事实上,我却是恰恰相反。课堂上,我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学过程上。由于经验的缺乏,总是特别的担心自己的课上的完整与否、该讲的知识点有没有漏掉的、我讲的内容学生能不能听懂等等。从而,一节课大多就在关注自己的过程中渡过。即便这样,得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所以,在于老师的指导下,我想自己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关注孩子,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而我也才能真正的成长。

于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还表现在课余时间。如第五条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更有第八条课间和学生一起玩,走进学生中间等。这些建议真的为我们了解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三)做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

1、坚持阅读

有位学者曾说:若一个人每天阅读一个小时,三年之后,你可以变成一位某领域的专家,五年之后,你可以变成一位该领域的国家级专家,七年之后你可以变成该领域的世界级专家。由此可见坚持每天阅读的力量。

于老师在第十二条建议中指出老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专业书籍。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所读的死书用活。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好的化妆品也抵不过时间这把杀猪刀,唯有用阅读来丰富我们的心灵。每天要求学生睡前读半个小时书的我,也要以身作则坚持读书,做一名有内涵、有修养的老师。

2、以名师为榜样,也多向身边优秀的老师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老师在第十九条建议中也明确地指出要像其他老师多多学习,从中找出本质规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风格,从他们身上寻找教育的一些本质规律。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时候我们要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感受课堂的不同氛围。目前,我的课上得很不好,但是我正在努力的路上。

3、灵活多变、丰富教育管理机智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老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方式多样。于老师在第四条建议中说出变化的意义: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谈不上教学艺术了。正是因为教学有丰富的变化,在优秀老师上课时才会觉得如沐春风,知识在不经意间就记在心里,课堂上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更是让人愉悦和享受,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说状况。这时就要看教师的教育机智了,如果能够很好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对于提升老师的威信也是大有帮助的。

(四)用眼睛说话

在于老师给的建议中次提到眼睛这一器官。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一条:如何面对乱哄哄的教室。于老师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师,用眼睛就能将乱哄哄的教室变安静。我每次看到乱的场景,就呆呆地说:“不要讲话了。”结果嗓子喊哑了也不见教室安静。而于老师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既科学又有效,因此,我以后不仅要多练嘴,也要多连眼睛啊,让我的眼睛也变得会说话啊!

以上,只是我内心感触的一角,于老师的建议对我的影响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第五篇: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谈有感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谈》有感

吴玲瑜

去年四月在南京里听了于老师的课后,我特地买了这本书。看了后,让我知道如此美妙的文章确实少有,如此引人入胜,字字珠玑,句句包含爱,事事充满智慧。

这本书彰显于老师的教育,是充满宽容的爱,是艺术。于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参差不齐的,在琐碎的每一天的教学中,学生们随时有可能把你推向愤怒的边缘,然而如何回来则是要靠自己。学会宽容便是一剂良药。

如教学《翠鸟》这篇课文,正值概括大意时,一个学生却与另一个学生交头接耳。于老师屡次向他暗示,此生依然“无动于衷”,挑战老师的忍耐极限。此时,如果是我,必然给学生当头“一棒”,责令他“改邪归正”。而此时的于老师轻轻地叫了这位同学,说:“你去捉一只翠鸟来。”这位同学一愣,说:“山这么陡峭,翠鸟这么机灵,怎么捉呀!”“是呀,这位同学很是了解翠鸟的特点,竟一下子就讲出了第四段的意思,不简单。”原本战争的苗头平息了,挑衅的孩子自知了。教育,唤醒的是孩子“良知”。这也足见于老师的雅量,教育的艺术。

于老师的每一篇课文,给我以精神上的享受,那返朴归真的艺术魅力,那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让人感到艺术的自然和流畅。这一切,好像一股清泉,滋润我的思想,如同一阵春风荡涤我的心灵。在赞叹不已的同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样“化险为夷”的实例,这样化言语为动力的幸福经历,我们难道没有吗?不见然。那么,是什么使我们“囊中羞涩”呢?我想借于老师的话来解释“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一个肯读书、肯思考、肯记、肯写的小学教师。”

原来,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听、说、读、写、思,恰是我们羞涩的根源。

下载潘华灵 光荣巷小学 读于永正老师案例分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潘华灵 光荣巷小学 读于永正老师案例分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 项目类型:教师文苑 单位:崂山区午山小学 姓名:王靖芸 联系电话:88961964 文章字数:1528 人人都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最神圣的职业,但又有多少人......

    读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精选5篇)

    读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商水一高 吕俊亮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开卷有益,打开书时,就被吸引了,我边读边思考自己的教学,读到感动之处就......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自己教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语文”。但是,这“五重......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二)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二) (四)重迁移——“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1、为什么要迁移? 如果说“重积累”,是于永正“重熏陶、重积淀、增强后劲、内蓄力量”语文教......

    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20条建议》有感(精选五篇)

    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20条建议》有感 距离立冬还有4天的时间,昨日温度骤降。看到外面阳光毫不吝惜的铺洒着大地,竟也有着几分冬日的肃萧。好在阳台里温暖如春,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