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如何构建科学高效课堂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农村小学科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新课程改革,使科学课堂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的道路.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的今天,农村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科技馆等场所,校内的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这些都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在农村小学的高效开展.那么,如 何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课的教学呢?
摘 要:小学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要加大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 生的生活。那么,如何打造小学科学教学得高效课堂呢?现结合多年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理论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全 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只要教 师持之以恒,有意识、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就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 要 科学课的教学应该是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以科学实验的过程与方法所展示出来,不是重在简单的讲授,而是以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去获得、去感知、去理解、去 掌握。科学课的本身就是教给孩子们科学的技巧、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因此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从研读教材开始;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 心;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有没有发展。
摘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技能的主要途径.把握好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 摘要:
高效课堂是指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的课堂。在课堂上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 去做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 生着质的飞跃。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在朝着构建高效课堂的理想化方向发展。但是,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由于不少学校地处农村,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 响,高效课堂的建立可谓是问题突出,困难重重,道路坎坷。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便成为教学管理人员 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的新课题。下面我就农村小学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江苏省实施“四配套”工程以来,农村小学的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但和城市里的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别。如何根据现状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农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理论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全 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只要教 师持之以恒,有意识、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就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
科学课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新增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在生活中用科学的课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和激增速度加快,科学课在小学学科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疑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如何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科学课呢? 摘要:
怎样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及小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打造一个有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使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学习科学概念,发展探索能力,增强小学生的 科学修养,已变成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简明的活动主线,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参与;合理选择多种教学评价形式 等方面论述了打造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策略。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通过科学课堂学生既能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与技能,又能培养科学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综合素质的形成。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网络等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为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平台,真正实现了“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校课堂 探究
一、科学课高效课堂教学要从研读教材开始
以往,教材总被视为“圣经”,一堂课都是围绕教科书进行,教科书中编排的顺序就是 教学顺序,教科书中的内容就是课上教师所要教的内容,来不得半点更改。而新教材,打破了以往陈旧的课程观念。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成圣经来念。新课 标也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并不意味着教学可以“任意施为”。它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 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如教学四年级下册11课《种茄子》一课时,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植物的一生。让学生自由结组回家种植。过了几天一问,种茄子的学生少的可怜。于是我就将这个实验进行改动,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大饮料瓶,在教室里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通过这一改动,使 学生有了充足时间观察,同时将科学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增强。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 学生知道科学课学习不仅在课堂上,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二)教师应做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更应具有教研能力,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 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或事件,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 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例如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讲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先提去年日本海啸、讲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可联系我 国的航天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和课堂教学相联系的。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保持学生的探究兴 趣。
二、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一)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
我这堂课讲什么呢?以往我们教师备课时总有这么一种定式。教师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 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让学生达到探究的目标,获得科学概念。因此高效的课堂,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在四年级下册《燃烧的秘密》一课中,在研究燃烧 的秘密时,一些学生可以创设出新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学生所进行的是自主的探究、自助的实验和个性化的 实验总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新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才能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高效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把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 力。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
1、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关注的重点转入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科学探究活 动成为课堂自然的需求上。活动前准备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以学生身边的资料或亲历生活中的事情为主线,通过学生准 备课堂的实践性资料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活动,做好方法与心理准备。这样的设计,为教学注入了更多的学习设计的内涵。课前准备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交 流、形成师生之间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融洽关系,让和谐的氛围成为探究活动生成的“营养液”。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小草和大树》一课时,教师上课前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和田野里采集各种植物,在采集过程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特点、给植物分类等,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有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比较明确的目标。
这 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率。在教学《常见的力》一课时,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的找生活中各种各样 的力:用手拧湿毛巾的力、吸引曲别针的力、使小船浮在水面上的力、使头发贴近梳子的力、当放开手橡皮会落向地面,橡皮受到的力;当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力等活动中,与学生一起体验力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活动中体现出的和谐氛围,以及学生的激情参与,充分证明了活动前做准备的作 用。在这样一个个渐进活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活动准备的重要性,体验到了科学探究时师生间、同学间融洽的关系,活动准备会自然地融入到科学学习过 程中,为有效、愉悦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亲历灵活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课的乐趣
要想在40分钟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关键是把握好探究重点,设计有发展梯度、符 合逻辑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教学三年级《浮与沉》一课时,设计本课第二课时的主要探究问题“怎样使沉着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浮着的物体 沉下去?”时,分析学生的认知背景,从科学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切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方式“提 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小组合作实验——搜集整理信息——交流结论”,这种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实现。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发展各种能力。使 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增大空间等因素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认识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式 与手段。在小组代表交流本组探究过程中的发现时,运用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初步归纳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交流“总结拓展”环节,首先根据同学们掌握的方法,解释一下几个开始上课时的小 实验;然后,展示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图片,学生将探究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改变物体沉浮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与生 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学生的交流,深刻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适时引导
在教师设计的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会遇 到什么困难?教师怎样指导?哪些是学生思考不到的或者考虑不全面的?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地介入,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 地介入,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是小组中的质疑者,是生疑的非难者,是探究的引导者,是释疑的促成 者。如前段时间在教学的三年级《磁铁的力量》属于游戏里的科学这一单元,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先通过自己实验(玩磁铁)从而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用反问、诘问、假设等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这样才有利于后面的全班交流讨论。
三、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
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这更有利于学生找到“证据”说明自己的假设,并说服别人。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使高效课堂教学得以实施。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16课《我在长大》一课时,课下搜集自己各个年龄段身高、体重的具体数据,然后把搜集的到信息制成曲线图,引导学生观察曲线图的变化,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确在不断长大。
四、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有没有发展
高效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 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 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如:《寻找动物和植物》一课,学生通过室外的探究活动,观察记录了许多的小动物和 植物,并发现了好多有趣的现象。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教师专门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学生有的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蟋蟀的尸体”、有的说发现了“杨 树的叶子背面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正在休息”;有的说发现了“一个马蜂窝”……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并且用心体验着由于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而带 来的知识视野拓展的收获喜悦。多次地体验、收获后,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更加强烈并逐步发展起来。
总之,在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理论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
第二篇: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思考
集贤小学
唐仲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科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科学方法、能力、态度的提升;注重学生科学概念的自主建构和完善;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开设率越来越高,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我们也发现当前的科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场面上热热闹闹,但真正进行科学探究的少,而且探究的比较肤浅;学生在动手,但动脑太少,思维的参与度不够,有的学生是在玩而不是探究。因而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理想,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那么究竟教师如何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 创新思维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
新课标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分析并处理好教材,既要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要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能达到的目标。要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当地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能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一)全面、系统地了解整套科学教材。
科学教师必须对整套科学教材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本质,并且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得心应手。如果教师不清楚教材中知识关联性,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肤浅,不能融会贯通,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有局限性,很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对使用的教材作深入的研究,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二)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要明确每个单元在教材里面的来龙去脉,每课之间的联系,活动之间的结构,活动本身的价值。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时,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植物的一生。让学生自由结组回家种植。过了几天一问,种植物的学生少的可怜。于是我就将这个实验进行改动,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大饮料瓶,在教室里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通过这一改动,使学生有了充足时间观察,同时将科学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增强。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课学习不仅在课堂上,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三)开发、拓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科研意识,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科学,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例如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讲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时先提去年日本海啸、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讲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可联系我国的航天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和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再比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跳高的时候为什么要助跑?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还要行驶一段距离?鸡蛋煮熟后为什么要放在水里浸一下?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乐于探索。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习热胀冷缩前,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是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变化12厘米?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的思索下去。
二、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一)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
以往的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让学生达到探究的目标,获得科学概念。高效的课堂,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一些学生可以创设出新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在教学五年级《设计制作小赛车》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可以用什么做动力呢?怎么让小车跑得更快更远?其实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找出用橡皮筋、气球等做动力驱动小车。但怎样让小车跑得快,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宁人惊叹。学生所进行的是自主的探究、自主的实验和个性化的实验总结。只有这样的活动才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新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才能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高效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把课堂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
1、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关注的重点转入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课堂自然的需求上。活动前准备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以学生身边的资料或亲历生活中的事情为主线,通过学生准备课堂的实践性资料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活动,做好方法与心理准备。这样的设计,为教学注入了更多的学习设计的内涵.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小草和大树》一课时,教师上课前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和实验室后的小树林里采集各种植物,在采集过程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特点、给植物分类等,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有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比较明确的目标。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率。
2、亲历灵活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课的乐趣 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关键是把握好探究重点。活动的设计要有效,并且吸引、适合学生,活动要有内涵,有纵深的层次,活动之间结构清晰,有1+1大于2的效应。在教学三年级《浮与沉》一课时,设计本课第二课时的主要探究问题“怎样使沉着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时,分析学生的认知背景,从科学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切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方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小组合作实验——搜集整理信息——交流结论”,这种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实现。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发展各种能力。使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增大空间等因素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认识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式与手段。
在交流环节,首先根据同学们掌握的方法,解释一下几个开始上课时的小实验;然后,展示一些图片:船的发展史。让学生将探究到的科学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改变物体沉浮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学生的交流,深刻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的指导交流
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学生会少走很多弯路;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归纳和小结,学生的思路就会清晰。
教师应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怎样指导?哪些是学生思考不到的或者考虑不全面的?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地介入,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地介入,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是小组中的质疑者,是生疑的非难者,是探究的引导者,是释疑的促成者。如前段时间在教学的三年级《磁铁的力量》属于游戏里的科学这一单元,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先通过自己实验(玩磁铁)从而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用反问、假设等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这样才有利于后面的全班交流讨论。
三、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时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是有预设的,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是永恒的。不注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反应,忽视生成性问题,没有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有效性就会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学中教师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提问或点拨,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高效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如:《寻找动物和植物》一课,学生通过室外的探究活动,观察记录了许多的小动物和植物,并发现了好多有趣的现象。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教师专门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学生有的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食物”、有的说发现了“紫薇花的花心里有小小的,白色的虫子”;有的说发现了“一个马蜂窝”;还有的发现教学楼的走廊那儿有小燕子的家……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一片收获的喜悦。多次地体验,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更加强烈并逐步发展起来。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许纪霖教授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提高全体小学生科学素养。
第三篇:如何构建小学高效课堂
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条件 激趣 自主 媒体
综述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真正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
学所得)高的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内容的展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学生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以打造出有效的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师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由原来的教师的单一灌输,逐步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教学过程的转变。课堂逐渐成为了学生展示的舞台。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人认为:可以分以下几步走。
一、搞好学习发动,使学生想学、知学
1.激发学习动机,唤醒求知欲。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意识的觉醒,只有激发了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进行高效积极的学习。否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能是一句空话。
激发学习动机有多种方法,要相机选择。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时,先让学生随机写出一些数字系数的简易方程,教师逐个快速地写明了根的情况,学生解答对比后惊疑地“发现”:教师的判断真准确!真神速!„„进而使学生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方程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以高涨的热情自觉地进入到根的判别和探求的学习过程,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艺术性地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上,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要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平等对待,真心实意,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以此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俗话说:“亲其师才信其道。”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老师问:“小朋友你文具盒共花了9元6角,你该怎样付钱给营业员阿姨呢?”这下同学们就和伙伴们一起用学具拿了起来,当学生回答出不同的拿法后,老师把方法展示出来,问:“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说明都动了脑,下面考考你们哪种方法最简单?”学生很快回答出来了。可见这节课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在平和轻松的氛围下使他们轻松学到知识。
2.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学生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大多时候对某些事物或问题自己尚不能恰当地确定理解深度和层次,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地给出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知道哪些只需暂时了解,哪些却要细心领会,哪些务必记牢分清,哪些应该灵活掌握„„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对顶角”、“邻补角”、“三线八角”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记忆这些定义,而且还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定义语言的精确性和形象性,以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清晰的概念。而在“直线公理”、“平行公理”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中,却只需让学生感受到公理陈述的数学事实而坚信不移,理解定理的内容及
其证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即可,应避免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到不适合其年龄特点、不符合学段要求的寻觅和探求上。这样既可防止学生产生怕学、厌学现象,给学生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统一性留出了一定的时空,又可体现出教学和育人的科学性。
二、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让学生积极参与。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维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扎根于探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4.积极评价。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造火花要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如当某个小朋友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又如,在低年级课堂上我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对对对,这个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再努力。”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如“我觉得他说得„„”“我对他说得话有补充。”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的过程中又满足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成功者,应采用激励的语言和动作,让课堂充盈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借助多媒体,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简单的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这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当数学教学与新型的教学媒体密切整合时,它们能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建提供出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深厚的探究新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快乐而愉悦的气氛中获得数学知识。
鼠标,在学生的眼中就像魔术棒:一点,几何图形就会动起来,再一点,平面变成了空间,更好的是,一点,例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
就全打在屏幕上,老师很轻松,不用费事地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写一遍,鼠标确实有粉笔没法代替的魔力,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像是看了场电影,下课了,大屏幕关了,一切都像童话般消失了,实效性不强。可见,数学课堂中粉笔也有鼠标没法代替的作用和魔力,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将粉笔和鼠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凭风巧借力。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关键的概念和重要的步骤一定要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通过老师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技术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能活化课堂,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热情,使整个过程充满激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然,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替代,如果过分的依赖,数学课堂就变成了放电影,学生看完热闹脑子里什么都没留下,反而降低了课堂实效,所以我们在应用时要努力挖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力结合,以扬长避短。
四、加强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探索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并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把相关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讲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动手、动脑、动笔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结束语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任重而道远。如何提高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长远而常新的课题,等待我们去不断寻觅、求索。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就可以让“乐”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让课堂教学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构建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构建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小学
王升珍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小学科学学科的开设,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作为农村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以探究为核心地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科学教学真正做到高效,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
关键词:
构建
农村
科学
高效 教学
模式 正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上,我们也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还存在无效和低效的现象。那么,如何让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如何让科学教学更科学?以下将着重从“结合实际、活用教材;就地取材,丰富科学教学器具;课前准备充分、关注活动过程;作好合理适时的评价;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等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农村的孩子天天与虫鱼鸟兽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结合实际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自己及其他同学带来的石头,并按一定的标准给石头分类。由于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积极性极高,轻而易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学得容易,教师教得轻松。再如《磁铁》一课教学中,学生知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后,设计一个装有水和一元硬币的塑料杯,让学生想办法在不打湿手的情况下,把一元硬币取出来。既巩固所学内容,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设计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才能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时令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序,把《各种各样的花》安排在百花争艳的三月份,让孩子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这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花的共同特征,了解花的构造,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区别。教学活动还要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困惑为出发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兴趣点、生长点。再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提出“同一个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的,但放入不知名的液体中却是浮的,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就地取材,丰富科学教学器具
我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比如在教学《测量风向风速》、《测量降雨量》、《机械摆钟》时,我让学生自制风向标、风旗、雨量器、机械摆钟等,教学效果更好。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称道的趣事。这些带“土”气的教学用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学器具相结合,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效率,打造了高效课堂。
三、课前准备充分、关注过程。
课前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课件,积极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比如在教学《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一课前,我把硫酸铜溶液早配制好并将其和其他实验材料放在学生实验桌上。课堂上小组实验效率很高。又如在教学《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时,我提前引导学生在大人的带领下到当地水域进行实地考察并填好考察报告。课上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效果很好。
科学课的评价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现在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科学课主要是以探究为核心进行教学的,而学生探究活动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但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格上的不同和探究能力上的高低等原因,真正参与科学探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承担全部探究任务,成了小组探究活动的主角,其它学生成了观众的现象不在少数。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整体地研究,袪除那些繁杂偏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作好合理适时的评价
评价对科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想使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以课堂教学评价为规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学课的评价要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现在的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形式上,也要从单一的评价主体发展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将更趋全面、合理;评价方法将更加灵活、多样。
科学探究并非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科学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并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一下几点:
1、口头、体态语言评价应及时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情景性、发展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2、可进行有形的物质奖励。通过评选“创意之星”、“小能手”、“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等活动使接受者感到光荣,更加积极主动,未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从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也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量化表评价。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评价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在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的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都应有得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容量。比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最后学生明白了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再如《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本来抽象难懂的问题形象直观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总之,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科学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让我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就地取材,关注科学活动过程,作好合理适时的评价,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高效,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法》,作者:卢新祁,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作者:(美)兰本达,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温,刘默耕,陈德彰,张泰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科学教师用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如何构建农村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农村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天津 宁河 林瑞来
(QQ:2330652543 邮箱:***@163.com)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完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头痛的事,尤其是农村教师,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学生知识面窄、见识少,课外知识几乎没有。教师教学时需要教的东西实在太多,再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弄得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消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消弱了语文的魅力。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的保障。那么,如何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在总结经验、学习别人优点的基础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明确目标,适当引导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先吃透教材,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弄清课文的重点,把握教材的主旨,然后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材料、领悟材料。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课堂,适当加以引导。教师要起到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这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而是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了。新型课堂要求教师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交流、讨论、思辨。比如学习一篇课文应给让学生明白从哪些角度去欣赏,选材有什么特点,构思是否精巧,语言有什么风格,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等等。让学生反复品味自己从课文中去感知,而不是把教师的观点强加个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积极性就高,课堂效率自然会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而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里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三、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围。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平时留心观察,注意字词积累
针对错别字普遍存在的现象,让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字词积累。每周安排一节活动课进行交流。如:我发现汽车修理店门前写着“按挡风玻璃”,就在本周的活动课上布置作业:“按挡风玻璃何需用手”并将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同时向学生说明这里面有错别字,是哪个字错了?为什么错?等到下周活动课时进行交流。到了下周活动课同学交流:“按挡风玻璃” 本意是安装挡风玻璃。而“按”没有安装的意思。因此,应将“按”改为“安”。这时学生又说出自己的发现:试卷上的“密封线”不对,应为“弥封线”。为什么试卷上的“密封线”不对,应为“弥封线”呢?将这个问题布置给学生课下讨论。等到下周活动课时交流。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字汇量会大增,也将会为消灭错别字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减少了课堂上讲解字词要用去的大量时间,使得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探讨更有价值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教师要精心储备各种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当上述活动出现学生找不到合适素材,陷入困境时,教师要及时拿出准备好的材料供学生讨论、积累。有一次,上述活动出现学生没有素材了,我说:“前几天,我看电视剧的字幕表中打出‘师付由某某饰’的字样,你们看如此‘师付’能出高徒吗?”并在黑板上写出“师付” 两个字。我刚写完,学生们就忙活起来,翻字典、查字义,同组交流,忙得不亦乐乎。过了几分钟,学生汇报:《现代汉语字典》只有“师傅” 和“师父 ” 两个词。“师父”有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同“师傅”。“师傅”解释为:⑴ 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⑵ 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如:老师傅、木匠师傅。再翻到《现代汉语词典》342页,“傅”有“负责教导或传授技艺的人”之意。能组成“师傅”一词。再查“付”有四个义项:⑴交给⑵给(钱)⑶姓氏⑷ 同“副”。把“师”和“付” 组在一起,用上述四个义项,都不能表达“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之意。因此“师傅”的“傅”不能写成“付”。这样的“师付”不能出高徒。经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不管是街头标语、广告,还是报纸书刊,甚至电视中的字幕,学生都留心观察。前几天,两会召开,新闻中写出:共商国是,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国是”的“是”用错了。我问他:“为什么呢?明天我听你的理由。”到了第二天这个同学说:“回到家,我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的确有‘国是’一词,是国家大计意义,但我拿不准是不是用错了。”我急忙解释:“代表委员开会研究的是国家大计,因此,应该用‘共商国是’这个词语。”学生恍然大悟。
经过如此训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不但积累了大量词汇,而且对字词所适用场合有了更好的了解,对学生习作也会大有好处,也使得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探讨更有价值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针对农村校的特点,该精则精,该简则简。比如:课本谈到的农村所特有的事物,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体验,写好观察日记就可以了,不必去精讲;而涉及到农村以外学生不熟悉且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去完成。
七、建立小组合组学习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已被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可以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再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拿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模式,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八、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程度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所选问题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和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以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艺术和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回答问题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要善于变通,可以与学生展开讨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4.设计的问题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又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辨析。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九、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着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农村语文教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