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项税转出为负数缓征税款须严监管(督察案例)
附件2:
进项税转出为负数缓征税款存风险
一、基本情况概述
根据《A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20105年7月至2016年6月疑点数据的通知》(A国税函[2016]X号)文件要求,下发的税收执法疑点数据,Y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2015年8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转出为-7372.58元,即缓征税款,即进项税转出为负数,属企业申报错误,Y公司少申报增值税14745.16元,并加收滞纳金2462.16元。B区国税局组织人员进行执法督查落实。
二、督察过程及方法
(一)疑点分析
Y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主要经营螺纹钢的销售。通过金税三期系统申报数据比对发现,2015年累计申报销售额为27741779.56元,销项税额4716102.53元,进项税额为3883059.43元,上期留抵税额1083756.97元,期末留抵税额251398.93,税负率为0,期末留抵金额较大,同时资产负债表显示,X公司存货余额金额较大,一直零申报。
(二)督察方法 1.案头资料审核法。对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财务会计报表进行案头审核分析,尤其是申报数据和财务报表逻辑关系比对,查找异常和疑点数据。督察人员发现,Y公司2015年度8月申报表进项税填写未负数,即-7372.58元。
2.调取资料打好基础。针对X公司的疑点,督察组理清思路,调阅相关资料了解情况:一是要求Y公司提供申报资料,完善证据链,以全面掌握该户企业销售数据的基本情况,便于后续核查、取证。
3.调查取证确认事实。X公司税负一直零申报情况,该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人员解释为:该企业2015年主要从事商贸业务,货物销售量较大,销售额较高,毛利率较低,又因企业2015年期初留抵税额较大,故2015年一直零申报。对期末留抵税额和库存商品偏大情况,企业解释为2015年12月,该公司为某化工有限公司购进货物,这部分货物虽已销售给宁夏某化工有限公司,但因某化工有限公司至今一直停业,未支付货款,故未开发票,也未申报销售额,造成了期末留抵税额和库存较大。对已销售但未开票的库存商品1479877.78元,X公司表示将立即补充申报。
三、发现问题及政策依据
(一)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
根据核实的情况,对照增值税有关规定,督察组作出如下结论:C分局未及时履行企业申报事项事后监管职责,对同行业企业未进行通过申报系统提取数据进行分析,造成企业错误申报,本应进项税转出,不但未转出反而进行抵扣,造成税款流失。
事实确认后,经B区国税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作出如下税收执法督察决定:一是责令督促Y公司按照规定重新补充申报,涉及少缴税款的依法予以追缴并加收滞纳金。二是加强企业增值税涉税风险管理。
(二)督察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和第十九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的规定。
(三)申辩确认
作出税收执法督察决定前,督察组将发现的问题向C分局书面反馈意见。C分局提交了陈述申辩书面材料,认为基层人少事多,涉税风险分析难度较大,再加之税收管理人员财务知识欠缺,不属于税务机关管理问题。督察组认为,C分局在X公司增值税申报后应进行事后监管并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根据核实的情况、所附的证据以及相关税收政策和制度规定,C分局认可了督察组的发现问题和认定意见。
四、案例分析
(一)执法点评
1.管理业务不精通。通过申报数据和财务报表比对分析,能够察觉企业具有涉税风险或偷漏税,则须一定的财务知识和精通税收业务,一些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对涉税风险管理的掌握技巧不够、业务不熟、敏锐性不强,导致管理上不到位。2.审核把关不严格。C分局对同行业企业申报数据出现的明显错误,没有进行涉税分析和监管,导致未能发现错误申报,也就不能采取后续管理措施,本案主要的管理缺失在此环节。
(二)督察建议
1.加强基层执法人员增值税业务培训,针对各税种知识对比以及难以理解的内容,尤其是税收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
2.定期审核,加强涉税事项事后监管。每季度和半年度基层分局所要对企业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分析,对发现的疑点数据及时详细核实,防止和纠正出现的涉税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