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决定(%B1[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03: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决定(%B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决定(%B1》。

第一篇: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决定(%B1

【发布单位】81602 【发布文号】豫发[2002]6号 【发布日期】2002-03-01 【生效日期】2002-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决定

(豫发[2002]6号二○○二年三月一日)

为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优化我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环境,根据《 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精神,针对我省企业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企业经营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一、一、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近几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一系列规定,尤其是2001年以来开展了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传销、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建筑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以及整治安全生产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召开了第三次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企业经营环境有了一定好转。

(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省企业经营环境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一些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行政不规范,“四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屡禁不止,企业负担沉重;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有法不依,随意执法,吃拿卡要,甚至以权谋私;一些企业周边治安环境较差,欺行霸市和侵占企业利益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制约着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各地区、各部门要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从全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企业经营环境整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四)全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开放、抓发展的指导思想。实行党委、政府负责,纪检监察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和工作格局,努力营造统一稳定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和团结鼓劲的舆论环境。

基本工作思路是:以治理“四乱”为重点,以促进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为核心,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为手段,狠抓治标,形成氛围,着力治本,巩固成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使全省企业经营环境有明显改善。

二、二、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重点

(五)整治企业经营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当前,首先要抓住那些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务求取得实效。这次集中整治的重点是严厉查处“四乱”、整顿执法队伍、整治企业周边环境等。

1.严厉查处“四乱”。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损害企业合法权益、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坚决杜绝违规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严肃查处强制服务、强制收费、重复收费以及少服务甚至不服务也收费的行为,解决一些政府部门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转移给中介机构或二级机构,通过中介机构或二级机构向企业收费,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的问题;严禁任何单位利用权力和行业管理职能随意向企业集资和摊派;坚决制止各种违反规定、随意罚款和超标准罚款的行为。

2.整顿执法队伍。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随意执法、粗暴执法、以言代法、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现象,严厉查处执法犯法、吃拿卡要的腐败行为,保持执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3.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加大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力度,严厉打击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盗窃哄抢、强装强卸、强买强卖以及诈骗、报复、陷害企业经营者或客商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企业周边地区无重大治安案件和滋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案件,努力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经过全省范围内的集中整治,使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四乱”现象得到基本遏制;企业周边环境进一步好转,企业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三、集中整治的方法步骤

(六)从2002年4月到2002年12月,对全省企业经营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大体分为3个阶段:

1.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时间为1个月左右)。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省企业经营环境整治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 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和《河南省企业负担监督管理条例》精神。在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掌握政策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展讨论,统一思想,营造氛围,树立“人人、处处、事事都是发展环境”和“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的认识,为深入开展企业经营环境整治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2.自查自纠,边整边改(时间为6个月左右)。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认真开展一次大检查,通过自查自纠,查摆、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坚持开门整治,主动征求企业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邀请同级人大、政协组织以及辖区内的企业对政府重点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要向有关部门反馈。有关部门要针对自查出来的问题和评议的意见,深入分析原因,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要坚持边整边改的原则,从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查起,从企业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企业最企盼的事情做起,尽快使企业感受到整治工作的成效。

3.总结工作,检查评价(时间为1个月左右)。各省辖市市委、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要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写出书面材料,于2002年12月20日前上报省委、省政府。届时,省委、省政府邀请省人大、省政协组成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整治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评价。对于整治工作不力,企业经营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甚至图形式、走过场的地区和部门,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四、标本兼治的措施

(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改进工作作风。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部门都要与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和中介机构彻底脱钩,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坚决杜绝在机构改革中将政府职权转移给事业单位,扩大自收自支范围的做法;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市、县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要对口联系一家国有企业、一家民营企业,而且每年到对口联系企业调研不得少于2次。要强化服务意识,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凡涉及企业的政策出台前,都要充分征求和听取企业意见。各地、各部门要在政务公开以及政府承诺、限时制、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八)严禁各种形式的“四乱”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规定的“九个严禁”,严格控制和规范对企业进行的各类检查评比活动。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规定的检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企业进行检查。对符合规定的检查,要规范管理,限定次数。要坚决杜绝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交叉检查,避免企业在同一时间接待多个检查。检查中不得向企业乱收费和吃拿卡要;要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的收费行为,健全向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基金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对涉企收费实行公示制及“两证一票一卡”制度(收费许可证、执收公务证、行政收费发票、企业交费登记卡),监督执收执罚单位履行收费登记制度,坚决实行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规定,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收支挂钩和下达罚没(创收)指标的行为,做到收支彻底脱钩、收缴彻底分离;任何单位都不得利用权力和行业管理职能,以搞创建活动、公益活动、综合治理、经贸活动、征订报刊等为名,随意向企业摊派和集资。要把已取消的收费项目真正落实到企业,同时,继续开展对收费、罚款、集资和各种摊派项目的再清理,能合并的予以合并,该降低标准的要降低标准,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取消、合并、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九)加大查处力度,严肃处理顶风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件。各地区、各部门要对违反规定收取的费用如数限期退回,无法退回的上缴上一级财政。凡发生“四乱”、加重企业负担的,相关企业可凭收费单据到所在市市级财政部门领取同等数额的款项,然后由财政部门从收费单位经费或财政专户中加倍扣除。对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或对已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取的,除进行通报批评外,还要坚决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那些将执法权力商品化,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名,行敛财谋私之实的腐败分子,要坚决予以严惩。对那些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共同作案的害群之马,要坚决绳之以法。对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特别对那些危害一方、作恶多端的地痞、无赖、村霸和流氓恶势力要坚决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对与社会恶势力相互勾结,充当保险伞的机关公务人员,要坚决从严查处,决不姑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周边地区各种收购站、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进行清理整顿,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这次集中整治中,省纪检监察部门要抓住一批顶风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严肃处理,真正做到违者必究,取信于民。对涉企“四乱”案件以及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刑事案件不予重视、有案不查、查而不结或查处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追究该地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十)实行政务公开,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要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今后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政策措施等凡是能够公开的,要一律公开,增加透明度;要实行企业经营环境综合评价制度,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办法;要加强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的行风建设,开展行风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要向社会公布;要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人大、政协的监督,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政府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评议;要建立行政执法投诉监督制度,为人民群众监督行政执法行为开辟渠道;要鼓励举报,建立举报中心,设立公开的举报投诉电话,在企业设立意见箱,认真受理企业举报。

(十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深入开展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各级执法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各项事务,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从严执政,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执法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实施处罚必须出示法律法规依据。要根据职能任务的需要,逐步优化执法队伍结构,使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中来。要确保执法部门必要的工作经费,彻底杜绝因财政供给不足而造成的以费养人现象。

(十二)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维护法规尊严。按照我国入世以后的国情,要抓紧清理和废止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带有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清理和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罚没项目,特别要彻底清理依托职能部门的垄断性和强制服务性的收费项目。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堵塞漏洞,不断巩固、扩大整治企业经营环境成果。省监察部门要对行政执法活动加强监督检查,尽快研究制定严格的、操作性强的企业发展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十三)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维权意识。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协会、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在维护企业权益和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坚决抵制和举报“四乱”行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采取法律、制度和舆论等多种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

五、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十四)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工作难度较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法制并举,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努力使全省企业经营环境尽快明显好转。

(十五)实行党委、政府负责制。地方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负总责。工商、技术监督、税务等垂直管理部门对本系统负责,同时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其他部门对本机关及直属单位负责,同时要加强对本系统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强化县(区、市)、乡(镇)党委、政府和有执法权的部门基层单位的整治责任。

(十六)建立联席办公会议制度。为加强对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的领导,建立全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联席会议,统一组织协调全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作为联席会议的日常办事机构。各省辖市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组织开展本地区企业经营环境整治工作。整治企业经营环境以外的其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工作仍由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十七)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全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由省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减轻企业负担联席办公会议办公室加强配合。查处“四乱”工作由省纠风办会同省减负办、经贸委、计委、财政厅、审计厅、检察院具体负责;整顿执法队伍工作由省监察厅会同省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国税局、地税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厅等执法部门具体负责;整治周边环境工作由省公安厅会同省监察厅、工商局、经贸委、法院负责。各具体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每一项工作的责任单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步骤,抓紧开展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各负责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政法部门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纪检监察部门要抓住有关部门和个人违法违纪典型案件彻查严处。新闻宣传部门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加大宣传力度,既要有声势,又要把握分寸,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十八)加强督查,狠抓落实。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贸委、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等部门派出督查组,适时对各地各部门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进行通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决定

N0000063

中共河南省委文件

豫发[2009]15号

———————————————— ★———————————————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设立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决定

(2009年6月15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革创新,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推进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信阳市设立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事关我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中原崛起大局,意义重大而深远。我省是全国最大农区,是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综合试验区各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农村改革综合性强,要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支持,形成合力。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组织协调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落实。信阳市委、市政府要把试验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按照《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鼓励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农村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群众尽快富起来的改革发展之路。

附: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

(此件发至县级)

第三篇: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2〕6号 【发布日期】2002-01-16 【生效日期】2002-01-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决议的通知

(粤府〔2002〕6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二年一月十六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的决议

(2001年9月28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会议原则同意这个报告。

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议案》,经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办理方案后,自1997年起由省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会议认为,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省八届人大常委会《关于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落实议案办理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已基本完成了议案提出的各项任务。

会议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五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十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目前,我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江河水污染及城乡垃圾处理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酸雨还相当严重,环保资金投入缺口较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为此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认真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这件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要加快我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进度。按照国务院国发〔2000〕36号文规定,“十五”期间,所有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报告中提到的《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目标是到2005年,全省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0%,远远低于国务院的要求。广东外来人口多,城市人口应当按实际居住人口计算,省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调整这一指标。

三、省人民政府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思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环境污染要由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提倡低消耗、低污染,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继续抓好各级政府领导任期的环保目标责任制,促进我省水环境的改善;制订适应市场机制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建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发展环保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之一;认真贯彻环保法律法规,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增加投入,全面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努力实现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1996年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议案》(第21、22、53、82、83、87、88、118、120、132、134、135号),省政府于1997年开始实施。4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人大的支持监督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江河水质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城市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工业污染发展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破坏趋势有所减缓。2000年10月,各地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对议案实施情况组织了自查;省政府派出检查组分赴有关地区进行检查验收。省政府认为,已基本完成议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建议如期结案。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议案办理方案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1997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认真落实议案办理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使全省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省委、省政府把环保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1997年10月,省委七届七次会议号召全省“积极推广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深圳和珠海的经验,创建一批全国和省内环保模范市、县。”199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在全省“两会”期间召开环保工作座谈会,两次召开全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环保工作。在1999年省“两会”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李长春书记、卢瑞华省长明确提出建立环境保护“一把手”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1999年4月,李长春书记在省人大代表的建议函上批示:“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近期要把水的问题列为重中之重。”2000年6月和12月,卢瑞华省长两赴粤东考察江河水质,亲自部署兴建韩江水利枢纽等粤东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要求全省上下齐心,统一行动,为水而战。

省政府1997年作出《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市、县政府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1998年下达《广东省1998年至2000年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并连续3年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广东省环境保护目标任期责任书》,每年组织检查考核并公开考核结果;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一批环保规划和计划。1998年省政府开始编制《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业经省府常务会议通过,已下发实施。

各级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省财政自1997年起建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997年至1999年每年安排了2000万元,2000年增加到5000万元,共计1.1亿元;安排环保科技、挖潜资金4745万元;1997年至2000年共安排东江水系水质保护经费1.66亿元。各级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增强了对全省污染治理的调控能力。1997年至2000年,全省各级财政从排污费中按规定拨付污染治理资金6.81亿元,安排污染治理项目4233个。全省环保投入由1996年占GDP的1.28%,提高到2000年的1.95%。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省共为12个环保设施项目争取国债资金6.89亿元,调动地方环保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二)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4年来,我省先后制定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修订了《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实施办法》、《东深供水工程水源水质保护规定》、《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为我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省政府连续4年开展关停“十五小”和“新六小”、“一控双达标”等执法行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近两年来全省共查处违法行为4221宗;敦促2382家外资企业补办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手续。仅“双达标”期间,各级环保部门就先后出动20多万人次对污染源进行现场检查。其中深圳市环保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1469人次,查处违法行为237宗。

(三)水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1997年6月省政府颁布并实施了《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截至2000年12月止,在列入该计划的115个项目中,有52项已经完成建设,53项正在开展工作。在52项城市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中,有11项建成投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1万吨/日(见附表1)。15项主要江河湖库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部开展工作。珠江三角洲各级政府认真执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实行水质控制目标管理。各地级以上市完成了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与报批工作。省政府批准了《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东江流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及《九洲江水质保护规划》;成立了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护领导小组,省、市财政近年来投入7.1亿元治理资金,用于改善东江水系和东深供水工程水质;1999年11月颁发了《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决定对各地水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和跨市河流边界水质达标情况进行考核;为确保新丰江水库水质,拨款9000多万元,帮助河源市关闭了新丰江库区内一批有污染的旅游项目。省政府还组织实施了小东江、淡水河和石马河综合整治方案,小东江水质已有所改善。各地普遍加大了对江河污染的整治力度。其中,深圳河治理二期工程已经完成;佛山汾江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中山岐江河整治初见成效;江门天沙河整治工程全面展开;东莞投资2.7亿元整治运河莞城段,预计2001年底完工;惠州投入1800万元对西湖进行截污引清,水质明显好转。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西江、北江、东江、韩江、漠阳江等江河干流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水平;新丰江、枫树坝、白盘珠等水库水质良好,保持在Ⅰ~Ⅱ类水平。

(四)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我省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一控双达标”工作,全力治理和削减工业污染排放量;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关闭“十五小”、“新六小”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4年来,全省关闭停产了2761家污染大、治理无望以及违反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对309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治理,对45家企业实施限产减污达标;淘汰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工艺和设备,取缔关停“十五小”企业760多家,小炼油厂12家、小火电机组38台、小水泥厂160家、小平板玻璃工艺企业6家、小钢铁厂21家,煤炭行业关井1316处,压产407.7万吨。近3年来全省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4497个,投入治理资金22.99亿元。沙角电厂正在开展30万千瓦机组脱硫工作。

到2000年底,全省12项国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见附表2);被国家确定到2000年实现环境功能区达标的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市等5个城市市区按期实现大气、水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全面推进,截止2000年12月底,全省应考核的18111家工业污染企业中,达标企业为18108家,达标率为99.9%。1996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57.7%。到2000年12月,全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7.2%、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99.6%。自1998年开展“双达标”工作以来,削减COD排放量33.24万吨,削减率为51.8%;削减烟尘排放量35.29万吨,削减率为61.4%;削减粉尘58.1万吨,削减率为60.7%;削减二氧化硫11.8万吨,削减率为17.2%。

各地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2000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98.9%,“三同时”制度执行率为99.6%,比1996年分别提高了3.9%和6.3%。深圳、珠海、河源、中山、肇庆、清远等市还确立了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污染企业的发展。

(五)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全省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活动,推进了城市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1997年以来,各地级以上市及部分县级市城区实行了机动车禁鸣喇叭,全省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26个,面积1049平方公里;建成烟尘控制区94个,面积2526平方公里。全省全面禁用含铅汽油,推动机动车尾气净化。2000年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港两地政府联合开展了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研究。全省已建成23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86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由1997年的10.9%提高到2000年的26.84%。

深圳、珠海、中山、汕头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深圳、珠海、中山还分别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等国际性荣誉。全省城市空气可比综合污染指数,已从1997年的2.98降至2000年的2.46;流经城市的主要河段中,深圳河、珠江广州河段等有机污染严重的河流有了一定的改善;21个地级以上市声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改善,2000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分贝,比1995年降低2分贝,接近国家规定的城市一类区环境噪声标准。

(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稳步推进。

1998年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与效益补偿办法》,核定生态公益林340.13万公顷。省财政1999年安排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经费1.28亿元,2000年安排2.04亿元。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稳步推进;沿海基干林带和红树林逐步得到恢复。

1999年省政府批准下发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0年开始实施省人大《关于加快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议案》,各级政府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从2000年至2009年,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643万元,市、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698万元。全省已划定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53个,总面积299.5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86.22万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4.8%,与1995年末相比,全省新增自然保护区113个,增加面积244.12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增加41.7万公顷,增加了93.7%。全省有6个市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珠海市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各地普遍开展了创建生态示范村(镇、场)活动,已建成省级生态示范村(镇、场)31个。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55.9%,提高到2000年的56.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96年的8.2M2,提高到2000年的9.86M2。全省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七)环境宣传和环境科技得到重视和加强。

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三五”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方案》。199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举办了可持续发展市长研究班,增强了地方主要领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全省每年都组织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月活动,环保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省政府有关部门配合省人大组织开展的“环保千里行”活动,以弘扬正气、揭露违法现象为手段,强化舆论监督,促进了一批老大难环保问题的解决。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基地”活动。

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环保科技发展。1997年以来,全省组织重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清洁生产”、“生物三相流化法废水治理技术”、“组合物理法污水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海洋环境保护”、“医疗危险固体废弃物治理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取得环保科技成果102项,筛选出广东省重点实用技术40多项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列入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计划的项目20多项,已有127个产品获得环保产品认定证书,环保科技产品产值由1997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近10亿元。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全省批准建立了广州市天河区等6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顺德市容桂镇和东莞市清溪镇被批准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仍较突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

2000年全省生活污水排放量达33.3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74.5%。2000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6.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75%的城市未建生活污水处理厂,使流经城镇的河段水质恶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频率居高不下,全省有17个地级以上市被国家划为酸雨控制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部分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垃圾随意堆放,白色污染突出,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虽然2000年底全省基本完成了“一控双达标”任务,但只是部分指标的达标,还不是全面达标,全省排污总量的绝对值仍然很高。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引起环境污染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建设仍将保持较高增幅,工业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重正在不断增加。全省环境负荷沉重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城市绿地被吞食、规划绿地被挤占的情况比较普遍,林地、耕地面积也在逐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人为土壤侵蚀在一些地区不断增加。全省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措施乏力。

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没有把近期的政绩目标服从于长远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未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甚至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有些地方只注重本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全局观念,引发了一些地区间的环境纠纷。环保法律、法规得不到全面、准确的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与环保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环保执法力量薄弱,尤其是县、镇一级更为突出。环保能力建设严重滞后,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现场执法和监督管理。

(三)环保投入仍然不足,市场化的环保投资运营机制尚未建立。

虽然近年来我省环保投入有较大增长,但仍不能适应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而且,环保投入主要用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绿化等城市景观、美化工程,直接用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工程的比例不高,个别经济发达地区至今未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染防治的投入比例较低,不到环保总投入的40%。全省小火电、柴油发电机组关停力度不够。环境经济政策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环保投入机制。一方面排污收费标准偏低,而污染治理投资和运行成本高,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治理污染,致使很多企业的污染治理老帐未清,又添新帐;另一方面市场化的环保投资运营机制没有建立,环境基础设施仍靠政府财政拨款建设和运营,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偏低,导致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和运营举步维艰。

三、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十五”时期是我省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强化环保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广泛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特别是各级决策层的环境意识,纠正“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行为。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做好环保执法检查中的宣传报道工作。新闻媒体要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预报,并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

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继续抓好环境保护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适应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无废少废“清洁生产”模式,对污染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加大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扶持力度时,要特别注重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防止污染企业向其转移。

在机构改革中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加大环保能力建设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坚持“统一法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信息发布”,严格执法,在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监督、指导和服务作用。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努力建立财政、信贷、企业资金、外资、社会资金多渠道环保投资机制,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力争“十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达2.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3%以上。首先,根据财政部的统一规定,在政府预算中增设环境保护类科目,逐年增加财政安排的环保专项资金。第二,各级财政要建立流域水质保护资金,加大对江河污染整治的资金投入。第三,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的水平,并全面开征垃圾处理费,以满足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要求。第四,逐步建立有利于社会资金投资治污工程的机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及外资投向城市生活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

(四)全面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十五”环保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下大力气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十五”环保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方针,认真实施《关于加快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的议案》,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抓好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生态公益林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优化调整电力行业电源结构,加快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坚决关停小火电、柴油发电机组,减少二氧化硫污染;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力度,抓好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到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五)完善环保法规,强化监督管理。

加快全省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步伐。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达标管理条例》、《广东省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等法规或规章,进一步完善我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决关闭工艺和设备落后,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

(2007年3月30日)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区县、各系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在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创建学习型区县、学习型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把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基础

(一)深刻认识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适应经济全球化,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提高广大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深刻认识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纳入重要议程。

(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相结合,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首都市民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大力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树立首都意识、文明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做到党、政、工、团各类组织齐抓共管,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动员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工作。

(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北京初步建成学习之都,成为以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广大市民的良好素质为支撑,教育事业最发达、学习资源最丰厚、学习氛围最浓厚、学习条件最优越、优势人才最集中、能够通过学习带动各项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充满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的知识化、国际化大都市,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是:

1.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和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首都市民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0~6岁学前教育的不同需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左右;全市从业人员职前培训率达到90%以上,每年有50%以上的从业人员接受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继续教育,有30%以上的居民接受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各类人才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2.学习和创新成为首都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市民的普遍行为。基本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社会氛围,多数市民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市民学习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终身学习的要求得到基本满足。各类组织重视履行学习和教育职能,并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成为多数组织和市民发展的内在需求,公众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全市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首都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基地。

3.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覆盖全市,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率达80%以上,全市30%的社区(街道、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初步成为学习型组织。

4.把和谐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和保证首都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引导和组织广大干部和市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在全体市民中形成思想共识。

5.把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与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市民文明教育活动。围绕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专项学习活动,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

二、加快建立首都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五)建立终身教育制度,促进终身学习。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水平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贯穿到从幼儿教育到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努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各类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加快形成开放灵活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各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相互渗透和相互参与,促进各类普通教育学校面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和学习服务。积极推进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市民个人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扩大市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六)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社区内中小学校、市民学校、村成人学校和家庭教育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外教育,为学龄前儿童、流动人口、残障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老年人的学习提供服务,全面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结合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好街道、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开发一批适应居民需求的课程教材。组织普通教育教师下社区,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作用,大力发展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七)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就业市场、依托企业、社会化、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企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对企业在职职工以及转岗、失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要加快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培养一批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大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培训,加快发展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培训项目。发展教育培训市场,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各类职业培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以及非营利社会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教育,促进社会化职业培训发展。

(八)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完善考核评价体制,深度开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的作用,加强对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新理论、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加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建设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等四支人才队伍。

(九)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和完善市、区县、乡镇和村四级农村教育办学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培养和造就首都郊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行动计划,加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改善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结构和专业技术结构,加快农村中、高层次实用型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实行普、职、成教“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带头人,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服务的功能,各类中小学校、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要带头在构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首都教育、科技、文化资源优势,形成覆盖城乡、面向市民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鼓励和组织专家学者及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北京高校的智力资源,建立市民大讲堂,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整合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开设适应市民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逐步扩大市、区两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范围,扩展各类科技和文化设施的学习服务功能。开展学习需求调研,沟通学习信息。开展科技周、学习周、文化节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十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发挥广播、影视、数字传媒等技术优势,创办市和区县综合性学习网站,开发网络学习资源,积极发展各类数字化远程教育,建立市民终身学习网络平台,加快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为全民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发挥网络学习在全民学习中的独特作用,加强网络管理,形成科学、健康的网络学习文化。

三、大力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十二)创建学习型机关。围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结合机关工作岗位要求,强化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创设学习载体,健全学习制度,提高学习能力。领导干部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要率先垂范,促进机关学习氛围的形成。各级党组织都要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充分利用党建资源,组织党员学习科学理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强化机关的组织学习,推进机关的观念更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鼓励、支持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各类提高履职水平的学习培训,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机关工作人员。推进机关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十三)创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根据企事业单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效能提高等要求,引导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积极开展员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学习活动,不断开发人力资源,鼓励人人成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更新观念,树立崇尚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观。促进团队学习,使团队成员积极进行知识共享,思想沟通,形成默契合作的团队精神。推进整个单位的组织变革,改进领导方式,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形成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人际和谐的组织文化,不断提升整个单位的创造活力和竞争力。

(十四)创建学习型学校。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引领和骨干作用,大力推动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动开放学校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服务于全民学习。引导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积极培育勇于探索、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十五)创建学习型社团。各类社团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工作内容、任务,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独特功能,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团活动。创建中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在增强功能、拓展领域、提高水平方面,不断加强组织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促进作用。

(十六)创建学习型街道、乡镇、社区等区域性学习型组织。统筹辖区内的教育、文化、科技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保证经费投入,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内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为居民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学习的重点,引导市民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积极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

(十七)创建学习型区县。把学习型区县建设纳入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把学习型区县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民主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环境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型区县建设,促进区域全面发展。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学习和创建工作理念,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整合区域内教育和学习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学习网络和创建模式,逐步培育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激发区域创造力,增强区域凝聚力,全面提高区域的持续竞争力。

四、建设学习型城市,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供坚实保障

(十八)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充分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编辑出版有关普及奥林匹克知识的图书、影视等宣传作品和资料。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街道、社区居委会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学习活动,增强全体市民的“奥运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特别重视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将奥林匹克知识列入今后两年学校的教育内容,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奥林匹克知识,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世界一切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十九)大力开展市民文明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素质。把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结合举办奥运会,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积极开展市民的文明礼仪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修养,塑造北京人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来京务工人员遵纪守法、维护环境和首都意识教育。继续开展市民学外语、讲外语活动,有步骤地推进文明区县、文明街道、文明村镇和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营造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爱岗敬业、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二十)围绕奥运会开展专项学习活动,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承担奥运会服务、面向中外游客的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要以“我为奥运作贡献,行业服务创一流”为主题,开展“文明服务”、“文明市场”、“文明商户”、“文明旅游景区”等系列学习活动,提高诚信服务和规范服务水平,保证奥运会期间首都窗口服务行业都能为中外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建立一支高素质、懂外语的奥运志愿者队伍,强化奥运志愿者对比赛项目和赛场礼仪的系统学习。加强对观众队伍的赛场文明礼仪教育,使观众自觉养成热情礼貌、文明观赛的良好习惯。

五、加强领导,完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保障机制

(二十一)建立科学的领导管理体系,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各区县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指导协调工作机构,负责推进本地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各部门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格局。

(二十二)建立健全各级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职责,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应加强对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建立“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实行目标管理,把建设工作绩效作为“一把手”及主管领导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活动结合起来,定期组织考核评比,确保工作落实。

(二十三)加大对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宣传力度。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意义,提高市民终身学习意识,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氛围。各新闻单位要把宣传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要开辟专栏,组织有分量的理论文章,有针对性地介绍有关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的知识;制作专题节目,宣传和表彰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介绍推广个人和组织积极学习的经验;倡导“知识铸就未来,学习改变命运”的理念,在广大市民中形成终身学习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追求,营造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市民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中的自觉性。

(二十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鼓励干部、职工通过学习不断创新,解决生产、科研、教学和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业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二十五)完善学习激励机制。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建立健全有利于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与选拔的用人制度,突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提职、晋级、评优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技术职称、技能等级体系,探索社会化的评审办法。要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学习培训制度,鼓励支持职工参加各种在岗培训和学历升级。要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劳动监察,督促落实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规定,保障员工接受学习培训的权利。试行个人学习账户制度。政府部门将积极研究鼓励措施,加大向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弱势群体提供职业培训服务的政策倾斜力度,激发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和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制定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措施、工作重点以及实施途径、步骤。研究提出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评估标准。

(二十六)建立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创建工作先进典型的考核评估和表彰奖励机制。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今后每年将对在创建学习型区县、学习型组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评选“首都学习之星”,宣传和表扬先进典型。各行业、各区县也应建立相应的表彰奖励制度。

(二十七)推进终身学习的法规建设。加快制订有关本市促进终身教育的地方性法规,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及相关责任,把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十八)完善投入机制。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承担的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支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且每年应有相应增长,并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确保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的稳定投入。一般企业要严格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技术要求高、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2.5%的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企业培训经费的三分之二要直接用于一线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家庭个人增加教育和培训投入。

(二十九)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交流。成立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专门研究机构,组织专门人员,不断研究国内外建设学习型城市及组织的最新动向与相关理论,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编写出版指导丛书和培训教材。定期总结交流建设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经验。

(三十)加强学习型城市创建队伍建设。发挥首都理论研究人才聚集的优势,建立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善于创新的理论研究专家队伍,对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进行理念引导、观念更新及工作指导,不断提高学习型城市创建的质量和水平。培育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创建实施和管理工作者队伍,使学习型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发挥社区志愿者在联系群众、宣传普及、教育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市民关心并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

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地方法规)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30日实施日期:2007年03月30日

第五篇: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清农业农村形势,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冬春连旱及秋季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三农”工作面临最严峻的形势。面对异常困难的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保粮增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通过实施保夏粮和秋粮丰收行动计划,在大灾之年再夺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078亿斤,连续4年超千亿,连续6年创新高,在特殊年份为国家作出了特殊贡献;农民增收形势好于预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水利工程投资实现新突破,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林业、水利、供销和农村金融等改革取得新进展,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稳步推进;水电路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全面发展,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工作的好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同时各种挑战和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极端天气影响明显增多,持续提高粮食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就业压力大,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越来越多;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农业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大的现状依然未改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全省上下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2010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全力以赴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强化惠农政策落实,努力扩大农村需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努力完成“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

2010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具体目标是: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力争稳中有增;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0万人以上,城镇化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各级财政支持“三农”投入的增量稳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坚持夏秋并重、稳夏增秋,着力防灾抗灾减灾夺丰收,切实抓好2010年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适当扩大玉米、水稻等高产秋粮作物种植面积,努力提高玉米、水稻单产和总产。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完成60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加强以科学灌溉、防病治虫和配方施肥为主要内容的田间管理,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全面组织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绩效考评,确保任务落实。

(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完善良种补贴办法,健全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落实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

加强对农业补贴对象、种类、资金结算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严禁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缴费。建立健全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等资金,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粮食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产粮大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沁河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淮干出山店水库前期工程、蛟停湖滞洪区安全建设和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工程。加快推进前坪水库、包河、惠济河、金堤河干流二期治理的前期工作。完成国家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杨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完成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重点做好全省38处大型灌区及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等田间工程建设,完成27个县的小型农田水利示范区建设任务。加强黄河水资源利用工作,做好规划,逐步实施,扩大引黄灌溉面积。加快赵口引黄二期工程、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区和大功灌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启动机电井改造项目,提升平原井灌水平。扩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新增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支持山丘区建设雨水积蓄等小微型水利工程。健全先建后补的民办公助机制,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工程,实现黄河北发展、黄河南连线的建设目标,完成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并择机开工。

(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5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规划,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以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的95个县和亚行项目县为重点,改造中低产田13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倾斜,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实施粮食增产田间工程,支持农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完成186万亩标准粮田建设和206万亩土地整理与复垦开发,建成濮阳、新乡两个大型商品粮基地。

(五)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抓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组织实施小麦、玉米、棉花选育与示范等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水稻和花生新品种选育、名优花卉产业化、畜禽新型疫苗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选育出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认真实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推动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组建小麦、花卉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快推进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基地项目。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整合农业行政、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力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业科技宣传普及力度,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六)推进农业机械化。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以提高玉米收获、水稻插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继续实施秋粮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力争玉米机收率达到40%,水稻机械插秧面积明显增加。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补贴资金适当向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倾斜。筹建省级农机科技推广中心基地,扶持发展10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大油料作物、花卉园艺、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支持焦作等市创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市。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一)优化种植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改善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全省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到1亿亩以上。围绕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茶叶、中药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继续实施好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实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搞好郑州花

卉生产交易基地、鄢陵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建设,拉长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的产业链条,支持濮阳、南阳、商丘等鲜切花、盆花生产基地建设,促进高档花卉发展,增强花卉园艺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作用。

(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启动实施全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生猪调出大县、肉牛发展大县和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等政策,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年活动,强力组织实施“152”行动计划,重点支持1000个养殖场区标准化改造、50家集约化养殖企业加快规模扩张、20家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实施5000万头优质生猪、800万吨优质奶业、400万头优质肉牛、10亿只优质家禽、1000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化工程。开展第二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完善基层动物防疫网络。加快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保障能力,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核心产区,加快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积极推进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

(三)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加快推动林业生态省建设,突出抓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环城防护林和城郊森林建设工程,全年完成造林400万亩,增强农业生产抵御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经济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0万亩,新发展经济林15万亩;加快绿化苗木发展,新发展15万亩,建设一批花木产业高效生产科技示范园区,精心办好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大力发展木浆造纸、木材和果品加工、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四)强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实施百户农产品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食品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设立食品工业升级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和农业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食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大型和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品牌优势,建设全产业链企业集团,实行标准化原料生产、规模化精深加工、现代化冷链物流一体化经营。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引导中小食品企业集聚发展,培育特色食品产业集群;鼓励食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租赁、控股和承包进行规模扩张,提高食品工业产业集中度。继续做好银企对接工作,缓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对优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重点培育,享受上市后备企业支持政策。强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增强食品产业集聚功能,努力提升附加值,着力打造河南食品工业品牌,提高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努力实现由产粮大省向食品强省的跨越。

(五)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联系,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镇建设。

(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大力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培育和创建名优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监测范围和品种。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农药专营和兽药、添加剂规范使用制度,探索建立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货畅其流。加大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加快推进县乡农贸

市场的升级改造。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做大做强现有期货品种,加快新品种上市步伐。全面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继续实行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落实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健全国家收储农产品的拍卖机制,做好棉花、猪肉等调控预案。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扩大引资规模,优化引资结构,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河南涉农企业。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继续大力促进产销衔接,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办好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改善农村民生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对各地土地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各项资金征收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补助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

(二)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配置。各部门、各行业要主动服务“三农”,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设立专项的农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有关部门要抓紧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通过完善精神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定向免费培养等措施,引导更多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三)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制定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加强输出输入地的就业岗位信息对接,推进全员订单培训。加大农民外出就业指导服务力度,健全农民工就业信息网络。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认真实施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扩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申请贷款抵押担保财产的范围,简化小额担保贷款手续,积极向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新建改扩建城镇中小学校200所。关心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基本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所确定的中心村(社区)规划编制。认真总结推广新乡经验,坚持科学规划、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支持35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300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继续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乡乡连、县县畅”工程,改建县乡公路5000公里、通村公路3000公里,改造大中危桥2万延米,重点安排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市)、乡镇建设,继续在适宜地区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00座,新增户用沼气20万户,推进农村废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危房6

万户,国有林场危旧房5967户。加快农村邮政网络建设,新建1万个行政村邮站。继续加强农村环保,建立完善农村环保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机制,创建407个省级生态村和82个省级生态乡(镇),完成5000个村(镇)绿化工程,继续实施“绿色家园”、“清洁家园”行动。开展农村排水、河道疏浚等试点,搞好垃圾、污水处理,完成1015个乡生活垃圾中转运输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实施“千村整治示范工程”。全力抓好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努力实现第一批6.49万移民平安和谐搬迁,启动第二批8.61万移民搬迁工作。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五)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等工程。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乡镇文化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惠民工程。全力筹备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造30所县级医院(中医院)、10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完成1万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绩效工资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搞好农村地区传染病、职业病等疾病防治工作,继续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免费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免费轮训一批注册乡村医生。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21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试点县(市、区)符合规定条件的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补贴。扩大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将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大病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同步结算机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巩固集中供养率。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优先覆盖残疾人。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七)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家电下乡补贴品种,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继续执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对购买本省生产的补贴类汽车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由省财政给予3%的补贴。改善售后服务,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贸、粮食、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建设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等经营网点,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提供消费信贷,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力度。

(八)进一步抓好扶贫开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提高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完成16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和2.2万人搬迁扶贫,再解决1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逐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的试点。继续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切实做好信贷扶贫和以工代赈工作,大力加强产业化扶贫,提升扶贫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培育中介服务组织,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

(二)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上级审计、监察、组织等部门参与考核。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3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三)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实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计划,力争今年新增3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对于符合条件的给予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扩大到全省。积极开展林权、牲畜及养殖品活体抵押贷款和信用联合体担保贷款等。探索建立县域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完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基金、保险、期货等金融手段筹集资金。完善农村担保体系,鼓励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将政策性棉花、水稻保险扩展至全省,将小麦和油料作物等主要农作物逐步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巩固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清理化解任务,推进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推进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补试点工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继续开展农民负担重点治理,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五)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着力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就业、住房、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落实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补充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在县域内按照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使用,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下放管理权限,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

(六)协调推进其他改革。加快水利投融资改革,充分发挥河南水利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省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投融资功能。健全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基本完成集体林明晰产权、确权发证任务。规范集体林权流转,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政策性林业保险试点。加快落实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层社建设,强化县级供销社服务功能。坚持依法治农,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大对信阳、新乡两个试验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农村改革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六、加强党的领导,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省、市、县(市、区)党委专职副书记要分管农村工作。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服务作用。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等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作为评价领导班子

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形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切实加大农村政策落实力度,及时组织专项督查。

(二)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建立有利于农村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新型组织的覆盖面。加强乡镇党政班子建设,特别要重视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认真排查整顿农村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努力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落实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干部、长期担任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的政策,推进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稳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有条件的农村基层党支部实行有领导的“两推一选”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创建活动,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有条件的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设立代办点,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畅通信访渠道,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黑恶势力和破坏农村环境资源及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排查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加强农村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和农村警务建设,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公正执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重视农村安全生产和农村消防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防范、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问题。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方加快发展。完善落实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基层网络建设。

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下载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决定(%B1[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企业经营环境的决定(%B1[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