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

时间:2019-05-12 03:4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

第一篇:【发】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

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一些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农村这个待开发的市场,各类虚假医疗广告、节假促销广告、农具农药化肥广告等纷至沓来,贴满大街小巷的墙面线杆。这些广告或是使用绝对化用语,或是利用专家、明星进行虚假宣传,或是未经审批或超出审批范围擅自发布。随着这些违法广告大量充斥农村市场,致使农村消费者投诉渐增,社会危害性逐渐凸显,也极大的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对此,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大对农村各类广告贴涂的监管力度。

一、当前农村各类广告贴涂乱象

(一)户外广告牌随处可见。在公路沿线、场镇周边、人员集聚的乡(镇)等地的房屋墙面、道路建筑、电线杆、门店外随处可见各种活动促销、医疗保健、农药化肥之类的悬挂广告,这些广告几乎都没有到工商部门进行备案,广告内容因未经审核而显粗俗。

(二)印刷品广告四处留影。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印刷品广告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雇用社会闲散人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天女散花似地四处散发、张贴,随意投放家庭门缝、单位信箱,贴满墙面、遮盖公示栏,引来群众怨声载道。

(三)产品类宣传趁虚而入。一些没有正式资质的经销商利用送货上门、优惠下乡等形式到村进行产品促销,大搞宣传活动,现场特卖送礼品,抓准农村多是老人、妇女、儿童,文化水平较低、不能明确辨析产品真伪、存在从众心理的特点,常常出现一哄而上抢购的现象,售后促销方音信全无,产品即便出了问题也无从追责,致使农村群众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

二、整治农村各类广告贴涂乱象的建议

(一)倡导诚信经营,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广告、印刷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告制作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知法、守法,强化自律意识,不断提升行业的职业操守,诚信经营,做到无审核、无批文、不真实的广告、印刷品的业务不接,规范各类广告制作、发布行为,形成行业自觉抵制、拒绝虚假违法广告的氛围。

(二)加强宣传引导,扫除消费误区。目前,不少农村群众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对各类广告产品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些农村消费者轻易相信广告宣传。对此,应通过发放资料、制作展板、现场咨询、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广泛开展针对农村群众有关产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对虚假宣传的辨别能力。

(三)强化日常监管,建立联动机制。按照《广告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农村各类贴涂广告的审查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协查机制,充分利用监管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争取做到广告监管部门监测到农村违法广告及时移送,工商部门及时查处、及时反馈,从而对违法广告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整治工作重点,对重点品种、重点媒体、重点时段严厉查处,以点带面,规范市场。

(四)引导全民参与,畅通监督渠道。以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为契机,联合城管、村两委发动村民定期开展“牛皮癣”、油漆广告等各类违法广告的清理行动,扫除低俗广告落脚点;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站点、村民组织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监督治理的积极性,发现虚假广告张贴、发布行为能尽快制止、便捷举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基层反映:关于农村公益性岗位的两点建议

基层反映:关于农村公益性岗位的两点建议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从事着是最基层最前沿的终端工作。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正,韶山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基础才会越发扎实。但是农村公益性岗位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待遇偏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农村公益性岗位的设立是一个创新。它一方面实现了农村基层保洁人员的配置;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公益性岗位的村保洁员工资只有680余元,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要求却越发严格,工作越发繁重。这就使得那些年龄合适,工作能力强的群众不愿意应聘这一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愿意从事这一岗位的人员或是家庭有困难但是年龄较大无法从事其他工作获得收入.或是抱着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赚一笔外快的想法。这最终造成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年龄偏大、工作能力偏弱,极大地削弱了韶山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基础。适当提高农村公益性岗位待遇,则有助于改善这一局面,可以吸引更多年富力强的人员加入到这一工作,也有助于基层文明创建机构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岗位设置过于单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各乡镇农村公益性岗位数量是以面积和人口为参照标准设置的,其实际工作就是各个乡镇的农村保洁员。而像垃圾清运、处理、回收等工作则没有纳入农村公益性岗位设置,需要村(社区)自行解决。而这些工作本质上也是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将它们纳入农村公益性岗位有利于基层文明创建机构对其进行统一、无缝隙管理,提升文明创建整体水平。

第三篇:基层反映: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基层反映: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天,xiexiebang.com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期,按照“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法治平安建设”专题调研的工作安排,肥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深入部分乡镇、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随着工业

强县和城市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因征地拆迁、城镇建设、房产物业、交通营运、城市管理、劳资纠纷、医患纠纷、“涉老”群体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将随之增多,有的矛盾化解难度大,给维护稳定工作带来严重挑战。

是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刑事案件特别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侵财性案件仍较为突出,打击与防范的任务仍十分繁重。

社会治安联动机制尚不完善。群防群治基础工作薄弱,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仍然存在着社会治安应由公安一家抓的认识误区,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城市社区、农村村委会、村民小组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作用没有真正发挥,综治工作的群众基础相对薄弱。

特殊人群服务与管理难度加大。以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杂人员等为重点的人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随着城市扩容建设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经济持续发

展,流动人口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成分复杂的趋势,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虚拟社会管理还存在困难。网络事件初显端倪,“一人发贴、众人关注”,互联网移动上网及网吧管理难度较大。网络事件对现实维稳影响较大,值得认真研究。

基层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少数乡镇对综治维稳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被动应付。部分村矛盾排查机制,联动联调机制没有真正形成。一些部门对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使一些矛盾纠纷久拖不决,引发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几点建议

尽快修订调整基层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按照现行的综治目标考评设计,市级直接考核乡镇是可行的,也非常必要,但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不能简单地以一个可防性案件指标来实施奖惩,这对大多数乡镇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基层社会治安的成效如

何,绝不是一个指标就能反映出来的,建议结合市级平安乡镇指标体系的制定,科学合理地制定基层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由各县负责组织实施考评,统一上报结果,市级抽查复核确认,从而体现综治考核的公平公正。

统一建设专业警务辅助队伍。目前比较薄弱的是专业人防力量建设严重滞后,建议省市以文件形式规定县政府按购买服务的方式,统筹招聘治安警务辅助人员,解决基层专业力量不足问题。根据现阶段基层公安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明确县政府为责任主体,按人口规模的比例,由县级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公安统一招聘,组建县级专业治安警务辅助队伍,落实公安统一管理培训,统一调配使用、统筹待遇保障,从而在根本上弥补和解决基层治安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以专业人防挤压农村各类侵财性案件高发的空间,为农村的和谐稳定提供根本保障。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

体系建设。提高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整体水平。健全基层地方组织机构和制度措施,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触角伸向社会各个角落,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调处质量,坚决杜绝因调处手段简单而造成新的矛盾和不满情绪。充分发挥信访的主渠道作用,及时了解并处理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方式,消除不稳定因素。积极探索建立公安、人社、民政、计生、教育、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联动机制,稳步推行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和完善以居住证管理为中心的流动人口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的解决。完善房屋出租管理制度,引导出租房业主成为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协助力量。加强城中村、村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集中的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小旅馆、冼浴中心

等流动犯罪多发部位实行重点监控,有效遏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

强化特殊人群管控,建立社会化服务管控机制。继续加强完善乡村、社区基础工作,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完善特殊人群调查、登记、管理和帮教工作机制,加强对存高危人员的管控力度,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和网吧专项整治,坚决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给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突出虚拟社会管理重点,净化虚拟社会环境。继续加强对网吧、非经营性上网场所、重点部位以及学校、小区等联网单位的备案管理工作,全力推行网络安全监督技术。加强与电信、网通、联通、移动等网络运营商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支持虚拟社会管理的良好局面。对网站等各娄信息发布单位实施有效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备案和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加大针对网络色情、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治理,努力构建生动活泼、安全和谐的虚拟社会环境。

第四篇:(基层反映)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2013年全省“农村(社区)文化小广场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我市范围内农村(社区)文化小广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小广场已成为村(居)民们享受文化大餐、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欢声笑语,更以其开放性、群众性等独特优势聚集了人气,不但群众拍手称赞,也产生了很好的综合社会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对文化娱乐健身需求不断增加,跟文化广场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一定矛盾,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走访xx镇部分村(居)文化广场了解到,当前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与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建设较为滞后。目前,农村文化广场在数量、质量上跟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都不相适应。数量上,拿xx镇52个村(居)来讲,全镇仅有文化广场23处,有相当部分村(居)尚无专门的文化广场。建设质量也存有参差不齐现象,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村(居)其文化广场较标准,设施齐全,而一些经济落后村(居)却没有固定场所,相关文化活动设施四零八散的分布。总体来讲,文化基础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二是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经济条件好,设施建设齐全的文化广场活动开展较活跃,广场文化主题比较丰富;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形式十分单一,主要以放送电影为主,有的广场甚至成了单纯的一块空地,农忙时晒晒粮食,搁置一些农器具。

三是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人员力量不足,基层文化工作者身兼多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乡村文化广场活动具有多样性、专业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乡镇文化站及村居普遍缺少文化专职干部,能力、时间上都无法应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工作的需要,在管理上形成了一片空白,乃至有相当部分乡村文化广场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这都影响着文化广场效能的发挥。

如何充分利用农村当地资源,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与改进管理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一、因村制宜规划。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规划设计,把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村民幸福指数的大事来抓,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本着“实际、实用、适度”的原则,根据村庄布局和经济基础,尊重群众意愿和需求,因村制宜,利用村内空地、池塘、废弃荒地等,建设改造文化小广场。多方征询群众意见,根据本村(居)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综合考虑村(居)发展走势,选择配套设施,营造和谐适宜的广场环境。

二、多方筹措,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财政支持一点、村里自筹一点、共建单位帮助一点、群众投劳一点、社会捐献一点”融资方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文化广场建设与管理中的资金难题。丰富与企业合作方式,鼓励本地有能力的企业投资建设文化小广场,适当将广场部分宣传、广告栏、场地外租给企业,尽可能借助企业的力量为广场建设、管理提供资金保障。有条件的村居应充分利用与上级单位结对共建的契机,健全硬件设施,配备文体器材,力争为文化广场配齐球场(篮球场或乒乓球场)、宣传栏、健身路径、小舞台,充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三、充分利用,提升内涵。社区、村居应充分宣传好、利用好、发挥好文化小广场的作用,尤其注重利用农闲时节、节假日、喜庆日,发挥各村居文艺骨干和文化带头人的作用,组织开展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的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把它变成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基层文化工作者应深入农村、社区,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一些符合农民群众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如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编发文娱小册子、放送电影、组织指导广场舞队伍等,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此外,文化部门还应积极引导在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上融入文化内涵,结合本地地域特色,将历史名人、民间故事、文化传承等乡土元素融合到文化广场建设中,使农村文化广场在满足群众集会、休闲游憩、大众娱乐等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

四、带动群众,培养专业素质人才。文化部门要注重发挥文艺团体的辐射作用,积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培养文艺骨干,积极培育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和“热心人”,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又指导他们组织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以社区或村(居)为单位,把热心于群众文化事业又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吸纳到一起,形成一支集宣传、教育、娱乐、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队伍,提高基层文化的服务水平,有效缓解文化干部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基础文化工作。吸引农民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唱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戏,自主参与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五、加强管理,确保文化广场健康运行。完善各村的教育培训、文化活动、环境卫生、村规民约、集体财产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文化小广场的日常管理、硬件建设、活动计划、维护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由专人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广场空置、利用文化广场开展不文明活动等现象。同时,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等办法,解决管护资金问题,并适当将广场建设管理纳入镇村两级综合考核指标,提高镇村两级对文化广场进行管护的积极性,确保把文化广场建成设施完备、制度完善、活动环境优美的规范化村民活动中心。农村文化广场极大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的需求,陶冶群众的性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美好前景,相信它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们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不断增加色彩和活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载【发】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