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激发我市民间资本活力的对策研究
关于激发我市民间资本活力的对策研究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
民间资本是相对于国资、外资以外的资本,一类是民营企业的钱,一类则是普通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民间投资是指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投资,即去除国有投资和国有独资,集体投资和集体股份投资,外商投资三大块后所有的投资。民间投资是我市民营经济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规模和效率息息相关。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利用民间资本发展地方经济,民间资本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增加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政策、体制影响和市场环境以及民间投资者自身因素的制约,我市民间投资范围还较为狭窄,民间资本的潜能尚未充分释放。如何有效启动和激活我市民间资本,吸引市外资金,提高民间投资规模与效益,已成为我市“十一五”时期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我市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现状
(一)民间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市投资领域也渐渐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除国有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外,集体经济投资和个体经济投资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邓小平92南巡讲话后,联营、股份制、私营等经济形式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市民间投资呈现出如下特点: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比重逐步提高。2005年民间投资157.2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例比重达到48.90%;民间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3%;民营经济税收达到57.87亿元,占全市比重45.91%。2003-2005年,民间资本投资年均增长13%;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年均增长29%。
2.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由原来单一城乡集体投资逐步发展到集体、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制等多元投资并举。
3.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目前,除国家尚未开放的领域,我市民营企业几乎涉及到各个行业,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占据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正积极向现代物流、房地产、信息咨询、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在第二产业中,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我市多个产业积聚区(灯饰、五金、休闲服装等)的主力军团,生机活力无限。
4.资金来源渠道逐步拓宽,仍以自筹为主。90年代初,主要民间投资主体主要依靠自筹转向自筹、银行贷款、利用外资、集资等多种形式并举发展。但由于民间投资主体经济实力仍然有限,银行对其支持力度不足,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限制较多,资金来源90%仍然以自筹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展。
5.民营经济逐步迈入转型发展时期。随着我市经济整体迈入转型发展时期,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经济发展周期自身规律的影响,我市民营经济已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转向注重质的提升,正在向经营规模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管理现代化的“五化”目标迈进。
6.民间投资社会效益显著:成为解决城乡就业、缩小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市民间资本投资主要是第三和第二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2005年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950286人,占全市就业岗位构成的50.32%。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众多的“专业镇”(产业积聚区),“草根经济”大大丰富了当地居民的荷包,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资本现状
据统计,2005年我市企业存款264.35亿元,民间储蓄在725.06亿元,手持现金在7.18亿元。据初步测算,目前我市居民储蓄、中小企业的定期存款、证券市场股民保证金、城乡居民手存现金等各种闲散资金约1000-2000亿元。
我市民间资本的使用范围较为狭窄,主要投向为:一是投向证券二级市场;二是购买保险;三是存储银行或信用社;四是购买国债;五是进行民间借贷;六是投向生产和流通领域,作为民营经济的资本金。
总体来说,我市民间货币资本投资使用率不高,投向股票、债券、保险、存储银行或信用社的多,投向生产性项目的少。另外,近年来我市民间资本外流呈加剧 趋势。
三、我市民间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等各个领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民间资本支撑作用将日益突出。但当前我市民间投资受政策、体制、服务、观念、融资等多方面制约的影响,民间投资增速和效率有所下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政府服务意识和引导能力不强
现阶段,由于各级政府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意识不够到位,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民间资本投资导向指引和相关配套政策,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引导能力较弱。我市虽出台了数个版本的《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但从内容来看,仍缺乏细化而可操作性强的产业发展指引,并缺乏相关鼓励发展行业的具体配套政策,更谈不上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业指引和鼓励政策;其次,不论是政府,还是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民间资本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均未能尽到职责,缺乏民间资本投资的信息窗口和服务平台。
(二)投资“实际门槛”较高,降低了民间资本的可进入性
虽然我国在法律上已经规定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在整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一般来说,投资收益比较高的实业项目,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准入门槛比较高,吸引民资的有效渠道少,在市场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企业的市场信誉、投融资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有较高的期望值,而我市民营企业因自身质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自然抹杀”了市场参与机会。
(三)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
我市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加上现阶段银行对贷款风险约束机制增强,而与约束机制相匹配的利益激励机制却没有相应建立,集体和私人企业投资缺乏相应有效的金融支持。金融系统对企业的支持习惯于传统的经营理念,而忽视开拓收益潜力巨大而有一定风险的新兴市场。对处于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门槛抬高,导致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造成大量小企业济融资困难。
我市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缺乏直接融资能力,以间接融资为主,但对资金力量弱,信用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的广大民营企业家来说,往往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只能依靠个人家庭积蓄或者拆借高利贷,融资数量少、成本高。
(四)民营企业整体素质较差,资本运作能力不强
多脱胎于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的社会民间投资主体自身具有其特定的缺陷性,缺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从我市私营企业的成长过程来看,多数企业实现资本短时间原始积累后,其内部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资本运营方式成为企业继续扩大规模和实现产业经营多元化的障碍。民资追加扩张投资几乎完全靠自身的积累,以至很多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小本经营,其在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风险、市场、产品质量等经营难题就会更加突出,且规模不易得到进一步的扩张,投资积极性受到抑制。另外,我市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思想观念及地域文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间资本投资的信息获取意识和能力,传统资金运用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对融资经营仍然有所保留。
(五)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项目选择难度加大
目前,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已改变短缺状况,出现了结构性相对过剩。在竞争性领域,商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明显,有效需求不足,投资项目选择的难度加大。
我市民营企业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和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积聚区,数量多,规模小,积聚程度高,同构低水平竞争性强。单个经营主体多元化可投资能力弱,风险大,企业不容易找到具有较大吸引力、回报合理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者缺乏投资热情;此外,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投资,从产出效率、结构关联程度和需求拉动效果看,基础产业由于其产业链短、产业关联度小、投资周期长等因素影响,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较小,并未能有效推动社会民间投资发展。
(六)民间投资载体弱小,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民营企业规模小,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相互间过度竞争,专业化协作水平低,资源配臵效率低,品牌产品少,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我市贷款担保机构、企业发展基金、信息服务中心等民间投资的中介机构量少质差(仅有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运作效果较为理想),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民间资本难以找到能够获得合理回报的项目,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投资的积极性。
四、激活民间投资的若干建议
(一)强化民间投资引导,完善投资信息服务体系
1.强化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引导职能。(1)实行开放式的产业准入政策,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其余领域都应允许民间投资进入。要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2)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方向引导,加强对民间投资发展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为民间投资者提供投资导向,避免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社会急需而收益也比较高的项目。(3)在《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适宜民间资本投资的产业(或行业),编制《中山市民间资本投资产业(项目)指引》(简称《指引》)。《指引》要做细做实,产业分类要具体到“中类”(甚至“小类”),建议分为禁止类、限制类(说明限制程度)和鼓励类(配套激励政策)三大类,使整体素质不高的多数民间投资主体一目了然,使《指引》真正起到引导民间投资的“风向标”作用。
2.进一步完善投资信息服务体系。(1)市(镇)政府要建立民间投资专题服务网站。定期发布《指引》及相关信息,反映最新国内外产业投资动态。(2)通过信息网络、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传递有关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市场需求、项目规划等方面信息和预警信号,引导投资者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办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能好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城镇建设和社会服务业。(3)建立完善项目公开征集制度、项目筛选储备办法和项目推介制度,并通过召开项目成果推介会,发布投资促进政策,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大、投资回报好的项目成为民间投资的重点。(4)积极鼓励企业上网,建立企业网站,通过网络交流企业信息,获取投资信息,寻求投资合作伙伴。
3.为民间投资提供优良的社会中介服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行业协会、投资咨询中心、技术支援中心等中介机构,为社会民间投资者提供政策、技术、财会和市场等方面信息的咨询服务,并成为联系企业与政府的纽带。重点培育多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和民营高科技产业园等,致力为民营等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粤发[2003]4号)和《广东省关于放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的实施办法》及其配套文件的有关精神,科学制定《中山市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营投资增长。
1.制定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投资组织政策。积极推广和深化股份制投资方式;积极推广BOT、TOT等项目融资方式。推出一批项目试行BOT(建设—经营—移交)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同时,在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中,积极推广TOT(转让—经营—移交)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回收资金用于新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
2.制定并出台扶持民间投资的激励政策。结合《指引》,针对政府鼓励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的产业(行业),尽快制定并出台采取相应配套的激励政策,包括减免各种费用、财政奖励、技改贴息、科技三项经费等手段。积极发展培育民间投资大户,从产业引导、政策扶持、科技先导等方面培育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大户和骨干企业,引导从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
3.制定政策规范,切实降低民资准入门槛。(1)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有收费机制、回报比较稳定的电力、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对以社会效益为主,投资回报率低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可以通过财政贴息和建立合理的价格、税费机制等办法,即按补偿投资成本加合理盈利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让民间投资有利可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及垃圾处理,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建设。(2)放开一批领域的经营权。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市政设施,采取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办法,打破部门垄断,采取政企分开、取消特殊优惠等措施推向市场,民营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获得经营权。(3)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和经营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引导农村个体户和私营企业通过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资源开发领域,投资于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业,参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良种繁育和推广。(4)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重要农产品进出口配额审核、审批、上报进口国外设备办理免税确认等方面,与外资和国有企业享受同等优惠待遇;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按照规定申请使用外国政府贷款 和外国金融机构贷款。
4.积极开拓民间投资的新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是民间资本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结合我市“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积极投资网络、生物制药、环保、计算机、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三高农业等新经济领域。二是要加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特别是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缺口,也可以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对于解决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配套服务水平、建设和谐城乡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融资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1.鼓励企业与国有银行建立“新型银企关系”。首先政府要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制定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其次政府可间接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评估。对于《指引》中民间投资鼓励行业,银行应采取特殊的“信用评估制度”,政府、银行和企业共同承担一定的风险;对效益好、资信等级高的民间投资企业,在确保不扩大风险的前提下试行包括授信贷款、开立信用证等管理制度;另外,银行可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经营管理、行业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银企关系。
2.建立、完善民企融资担保体系。逐步建立起为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多种多样担保机构,形成以财政出资为主、多种担保机构共存的担保体系,包括财政拨款设立担保基金。政府和银行共同扶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能够帮助减少银行的交易成本以及风险,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难题。而从长远来看,政府在融资担保中扮演的角色应逐渐从主导者转向监管者的角色,应鼓励民企或者行业商会自主组织成立融资担保机构。
3.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和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收益凭证,将投资者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主要对未上市公司进行组合投资,投资者按资金分成,投资风险由投资者共同承担。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对于吸收民间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我市的支柱产业中开始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4.稳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重点发展以民资、外资为主和政府参与的风险投资机构,如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基金等,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并通过与国外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中,使我市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管理人员逐步成熟,成为高素质复合人才。5.完善市内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促进产权的有效流动。我市应改变政府主导的模式,采用“政府监管、市场化操作、企业化经营”的体制,探索发展、规范产权交易市场以拓展民间投资企业的融资空间,满足各种不同规模、不同效益、不同成长阶段企业融资的需求。
6.建立重大项目的优先制度,将民间投资重大项目纳入优选范围。在确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时,按统一标准,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给予包括融资方面的重点扶持,争取银行的优先贷款。
(四)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民间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解决民营经济用地难的问题,把扩大民间投资与城镇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引导民间资本的积聚,推动民营经济“园区化”积聚集约发展(如我市民营科技园)。
修改:翁计传
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黄小祥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
2013-3-8 6:04:01来源:2013年03月07日 21:01:43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孙铁翔、华春雨)黄小祥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时建议,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黄小祥委员说,“新36条”实施细则出台,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去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1.4%,为国民经济健康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实施细则在有些领域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机制障碍未能得到有效破除。
黄小祥委员建议:
一、切实打破行业垄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破行业准入、行业经营垄断。
二、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改革。要激励引导商业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倾斜,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三、努力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要做到民间投资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一视同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第三篇:陕北民间资本研究分析
陕北经济形势分析
据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榆林完成生产总值1756.67亿元,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5.46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增长33.3%。能源产业强势崛起,无疑是榆林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突破400亿大关,全市生产总值439.4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五。增长速度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比上年增长17.9%。2010年,榆林原煤产量达到2.57亿吨,原油983万吨,天然气110亿立方米。能源折合油气单量,占全国比例达到6.68%。2011年,榆林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210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5%,达到500亿元。其财政收入紧追鄂尔多斯。
陕北房地产投资形势分析
2010年,尽管国务院出台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是神木及府谷两地房价土地价格却出现快速攀升。如府谷土地最高价已至1600万/亩,楼面价格已近万元。神木土地价格也接近800万元/亩。府谷沿黄河居民住宅价格已超过1万元/平米,普通新建商品房价格也均在5000元/平以上,2010年神木许多新建商品房价格则上涨了2倍。
陕北民间资本金融系统
在神木县城最主要的街道密布着50多家银行及上千家挂牌和未挂牌的投资公司。正是这些机构构成了陕北独特的民间金融系统。陕北民间金融系统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尽管繁荣但并未出现整合。由于当地房地产开发欠发达,民间借贷的循环往来亦较为简约,资金主要来自煤矿行业。而借贷方向亦集中在新兴煤矿及煤矿产业升级。
陕北民间资本投资趋势
陕北投资者具有投资额大、投资一线地产经验相对欠缺、已形成跟风型投资的特点。投资主要区域市场为西安、北京和海南。部分投资者投资于鄂尔多斯。由于陕北地区房地产市场的规模有限,造成房地产投资者将西安、北京等外埠投资市场作为主要首选目标。资产过亿的投资客户的投资组合,一般选择城市核心区域的高档公寓、别墅项目、写字楼及底商。与鄂尔多斯相似的是,陕北民间资本仍处在较为粗放的投资理念阶段。罕见于极不熟悉的产业及虚拟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行业。
第四篇: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我市
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我市“晒”部门工作实绩
张岚报道:近日,乌苏市委、市政府以文件通报、电视通告、宣传版面等多种形式,对市绩效考评优秀(先进)单位及获得自治区级以上荣誉、塔城地区同系统先进的单位进行了公示,向社会公众亮晒各部门2012工作实绩,使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干部普遍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促进了干部作风向“为民、务实、清廉”转变,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目前,全市各单位主要领导比干事、比业绩、比认可,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已成为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
第五篇: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摘要:很多企业中的团队成员存在工作怠慢,缺乏积极性和活力等现象,导致整个团队丧生活力,无疑会成为团队的死穴。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固化思维,激发团队活力,塑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关键词:团队 活力 激发 措施
1激发团队活力的意义
一个团队要有活力与智慧才能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团队活力决定团队的强弱。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团队应该同时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所在。而团队成员应该明了其他成员的特性,知道如何取长补短,还应该知道互相沟通。聪明的团队应该努力达到这层认识,并将其努力保持下去。但很多企业里,经常会出现员工没有激情,团队处于“亚健康”状态等。如果管理者忽略了对员工的管理与激励,团队成员就很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悠哉地过着日子,得过且过,感觉不到外在的威胁。在舒适的不变的环境里,很多员工会慢慢失去斗志,慢慢失去工作的驱动力,团队也会慢慢地失去战斗力。多数团队在活力方面表现欠佳,部分员工存在惰性,目标不统一,工作活动不积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状况,这些都成为了团队协作的绊脚石,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整个团队的活力下降,工作力不从心,效率和质量一并下降。
任何一个团队,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须要避免员工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因此,激发团队活力显得尤为必要。作为管理者来说必须适时引入相应的措施进来,增强竞争和鼓励机制,注入新鲜血液,加强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树立统一目标,提高共同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激发团队活力,进而保持团队持久活力。
2影响团队活力的主要问题
团队缺乏活力多数都是由于团队的自身缺陷。团队成员没有工作积极性、不求上进,关系不融洽、相互不尊重,缺乏沟通、不愿倾听其他成员的见解等。同时,团队活力欠佳也是因为本身设置存在问题。如团队所属的组织没有能够提供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指令或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团队内部的气氛紧张,成员连简单的谈话交流都无法进行,就更谈不上交换和共享信息。团队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经理层疏于管理,而是由于团队里出现了问题。团队工作方式、目标、程序和决策以及内部和谐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的元凶。2.1环境安逸,缺乏竞争
很多公司里环境较好,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工作顺手,但没有创新和提高,像在一潭死水里的青蛙,工作上没有同事会让他们感到危机感,没有威胁,也没有驱动力,也缺乏工作积极性。另外有些公司里存在多劳不多得的情况,有的员工或班组干活多,得的少,没有激励,导致积极性下降,团队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的活力。2.2缺乏沟通,内部不和谐
公司里有些部门或班组存在团队成员之间缺少沟通,管理者和员工缺少沟通等情况。缺少沟通会导致凝聚力不够,也会使得执行力大大降低,使团队生产力低,工作难开展等。这些问题对任何公司或团队都是棘手的问题。在很多公司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团队中的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由于意见不同意,沟通少,导致无法继续交流,工作开展困难,另外还存在团队成员对管理者不满,消极应付工作,以至于团队凝聚力丧失,更谈不及团队活力。2.3目标错乱
人们由于过分注意主要目标的远期前景,在目标设定时经常失败。正确的目标设定应从整个团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开始,然后在团队成员的参与下,将这一最终目标分割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易于操作的短期目标。成功的团队总是着眼并着手于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易于实施,便于施展才能。可以长远打算,但必须着手于眼前。团队设立的目标越多,其运作的结果就越糟。尽管可以多方准备,事物总有自己演变的规律。2.4决策模式不良
团队进行决策的方式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应该先了解情况,然后在大刀阔斧地行动;具体行动的实施因讨论结果不同而异,自然,正确的决策就产生出来了。决策模式有很多种。例如:全体通过式决策模式。所有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终达到一致的结果;参与式决策模式,就具体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2.5授权模糊,角色不定
组织未来达到某种目的而创立了团队。组织可能会向其下属团队“授权”,通常是很模糊的,即团队为达到既定目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但也可能组织没有这样授权。对此团队要么感觉手中无权,无法开展工作;要么就搞不清自己职权到底是什么。不管怎样,这样的团队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团队内不止一人对某项任务时,通常是有吸引力的任务负责的话,问题就出来来。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高层管理团队其实并非团队,因为个别成员的意愿和野心已经取代了该团队的任务,其结果就是内讧。同时,对于多人承担的工作人,存在只有一个干活的显现。
3激活团队活力的措施 3.1优化组织文化,塑造团队精神
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将会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员工将自己的行为与团队的整体目标协调起来。同时,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增强员工之间信任与理解;加强人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给员工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员工都有归属感。正是这种融洽的、正向激励的工作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出员工的工作激情。
具有团队精神是团队有有活力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加强团队建设,让员工拥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也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团队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任何团队都需要一种凝聚力。塑造团队凝聚力是通过对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打造团队精神决非一日之功,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靠多年的教育训练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团队的管理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幸福观等,对于打造团队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们带领的团队就会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共同价值观。应时刻提醒成员,优秀的团队是互补的,就像在战争中一样,成员之间是互为依靠的。交叉培养的人员担负着主要和次要的不同角色,如果一个士兵倒下,后面的就会取代他的位置。因此,我们要把握公司发展的路线,提炼公司文化精神,以此来塑造具有与公司共荣辱的团队文化。提炼团队积极工作在安全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结合团队的特点,预测发展趋势,从点滴做起,精心塑具有魅力的团队文化,从而激发自己团队的活力。
3.2 以人为本,加强沟通
沟通作为一种相互交换信息、交流情感手段,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沟通则是管理的灵魂,无论是安排工作、化解冲突,还是进行计划控制,无不需要良好的沟通。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必将其70%的时间用在与他人的沟通上。因此,无论管理组织还是团队,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打造出高效率的团队,从而显示出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强大生命力。随着团队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团队管理最佳的方式是进行民主的管理,组织各类活动将更多的依赖说服教育,而非强制命令。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决定优秀的团队、有凝聚力的团队,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尤为重要,同时是医治团队成员偷懒的有效防犯方法。因而,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就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于决定一个团队或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3.2.1 了解员工,聆听心声
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你的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首先,要对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兴趣、专长等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其次,当员工遇到困难,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忠诚心。再次,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最后,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出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另外要给团队内部成员创造有利的沟通条件,增强团队内部沟通,促进团队的融洽与和谐,塑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和环境。3.2.2以情为重,塑造人格魅力
管理者应放下架子多与员工聊天增进感情,聊工作聊生活,与员工融洽相处,让员工感受到团队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同时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信赖,这样才会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敬业工作快乐工作,从而团队的活力也被激发起来。此外,管理者要淡化权利,强化权威,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资源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员工,特别是管理比自己更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3.2.3动员参与决策,引导发展方向
一方面,团队员工参与决策,有利于增强组织的民主氛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所以要动员团队每个成员参与决策,了解工作目标,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促进目标的统一性。另一方面要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每年给员工与管理层个人面谈的时间,在上级的帮助下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以跟上团队的发展,甚至超过团队的发展步伐,以此调动整个团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3.2.4鼓励越级报告
当员工受到顶头上级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高层应认真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提供协调和解决办法,化解矛盾,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互相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
3.3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同时展现了人性中最好的和最坏的一面。人们总是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去限制竞争。但是,没有竞争,团队会停止改善世界的努力,这将导致更大的悲剧。但是,没有竞争,结局就是停滞。
团队必须导入竞争机制,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团队活力,旨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走出固化思维,让大家互相赶超,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体现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真理,形成良性竞争。当松懈怠慢的员工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危机感,为了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必然会转消极为积极,转平庸为努力上进,从而使整个团队的活力得到大幅度上升,达到激活团队活力,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要让团队成员走出固化思维,消除惰性,激发活力,就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体现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多劳多得等。
需要注意的是,团队内部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水平控制的,而不是简单的将内部员工形成对立冲突面,导致企业内的大团队意识受到影响。良性的竞争必须基于工作解决方案的脑力大激荡和对工作质量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意识,而不是出于情绪对立的恶意干扰。因此团队内部既提倡合理有效的冲突机制,避免一潭死水,又要控制冲突的水平,避免恶性的竞争矛盾影响企业内部的工作配合和团队效果。
3.4巧妙激励,激发潜能
团队要想有活力,还必须要巧妙激励。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有经验的管理者,总是通过多用正激励,少用负激励的方式,来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树立正反榜样,来激发大家赶先进,避教训,让团队成员都能不断地提高。每个人的潜能是不同的,对不同特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3.4.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方式多种多样,必须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物质激励没有绝对高低之分,更多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在设计物质激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公平原则,以公司发展战略、计划为导向,以每位员工创造的绩效大小为依据,制定基于绩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充分体现多创造价值多得回报的理念。
3.4.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另一种方式。精神激励的方式同样有很多,企业要善于创新精神激励的方式,充分激励每位员工的积极性。3.4.3结合激励
企业为了达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要善于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如果只采用其中一种激励方式,永远无法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目的。片面强调物质激励,容易使员工产生拜金主义,增加企业的激励成本。过度的依靠精神激励也不管用,精神激励只能在短期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激励作为保障,难以产生长期效果,改革开放前众多国有企业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3.5团队员工培育
3.5.1提升队员的责任感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本身就是一种最大能力,生而有责,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责任建设,以制为本。讲责任,也要讲责任制;有履责要求,也要有责任追究。落实责任制,一在履责,二在问责。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确立良性的责任导向,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第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第二,强化责任履行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第三,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第四,完善责任监督机制,继续提升监管能力。
3.5.2强化危机意识
不断提醒团队成员,消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安逸状态,危机意识是每个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应该保持的基本状态,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因为需要切实工作,不断研究工作项目,努力赶超他人,从而获得领先一步的地位。3.5.3培养队员自信和强烈的愿望
拥有高度的自信,如果队员对自己非常自信,以致激情被彻底唤起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特殊的功能态。这时思维和精神力量的速度和数量都会大大增加,在这种状态下,你的精神力量顺利地运转,队员达到到灵感四溢、随心所欲的心理状态。此时团队的活力无疑是非常活跃的。
培养强烈的愿望,一个人在其梦想、雄心、目标、表现、行为和工作中显现的精力、能量、意志、决心、毅力和持久的努力的程度主要是由“想”和“想要”某件事的程度来决定。世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当团队或队员强烈渴望某个事物,尤其当这种渴望的强烈程度已深入影响到潜意识时,便会求助于潜意识中的意志和智慧的潜在力量,这些力量在愿望的推动和刺激下,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超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