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广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施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农业部下达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促进我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建设资金安排原则。自治区根据国家下达资金的额度、各市上一年度生猪出栏量、待改建生猪规模养殖场数量和上年度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验收进度综合安排分市计划,其中生猪出栏量占资金权重的30%,待建生猪规模养殖场数量占资金权重的50%,上年度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验收进度占资金权重的20%。各市发展改革、畜牧部门分解下达本市的建设资金时参照此标准执行,优先安排上年度已通过国家评审验收挂牌而且没有安排过同类资金支持或支持额度不达标准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
第三条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华侨农场、监狱劳教系统、商贸系统等的养殖场按属地管理原则在属地参加所在市县选建。
第四条 项目申报条件和补助标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明确的项目申报条件和补助标准执行,如果国家没有具体规定,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另行商定。
第五条 试行以奖代投,鼓励先行建设。对自愿参加、自主(或部份自主)投入建设、已获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认证的生猪养殖场,优先列入年度投资计划按照补助标准补助相应资金。
第二章 项目选建条件
第五条 符合城乡发展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选择的养猪场(小区)不得建在法律规定的禁养区内(《畜牧法》第四十条对禁养区的规定是: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养猪场(小区)与居民居住区、公共场所相对 分离,与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的距离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7号)中有关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规定要求。
第六条 选建场生猪饲养规模达到国家年度规定的标准。优先支持已获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认证的生猪养殖场、已取得自治区无公害标准养殖基地认证和参加能繁母猪保险的养殖场(小区),鼓励支持与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签有产销协议和已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养殖场(小区)。
第七条 养殖场(小区)管理要求。要有一名以上畜牧兽医专业初级技术职称专职技术员,办理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备案登记手续,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建立有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规范的档案及生产记录等。
第八条 诚信守约。养殖场(小区)自愿与县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签订建设合同,承诺严格遵守项目管理规定。有使用违禁投入品记录的养殖场不能入选项目选建名单。
第九条 养殖业主具备项目建设配套资金能力,并要出具配套资金书面承诺和自有资金银行验资证明。
第十条 租用场地的养殖场其土地租期剩余使用年限要在10年以上。
第十一条 上述选建条件为必备条件,缺一不可。各市、县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增加必备的选建条件,自行确定各市项目配套资金比例,并由各县制定具体的评分办法,向社会公布,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市一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备案。各县要根据选建条件制定全县统一的项目申请表,用于各项目业主填报申请。
第三章 建设内容与标准
第十二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重点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的粪污处理设施,可适当进行猪舍标准化改造、防疫消毒设施建设、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养殖场围墙、环境优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第十三条 建设标准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和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 场验收评分标准》执行,沼气池建设参照附表的规模和标准执行;项目实施后,粪污处理符合GB18596-2001规定,通过县级以上环境监测机构检测。
第四章 申报和评选程序
第十四条 广泛宣传。各县(市、区,以下简称各县)项目管理单位要在当地主要媒体宣传国家、自治区和当地与项目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宣传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申报条件、申请截止日期、受理单位、联系方式等,要确保符合申报条件的规模养殖场业主知晓项目政策。
第十五条 业主申报。由养殖业主在有效时限内按属地原则自主自愿向所在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提交书面申请,填报各县统一印制的项目申请表,递交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备案登记证、营业执照、法人证明、税务登记证、自评分表等相关材料。
第十六条 乡镇受委托初审汇总。由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根据项目选建条件和上一年度生猪出栏产地检疫证明及记录,对业主申报表中的生猪出栏量及其他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初步审核,符合申报条件的,做出受理申请决定并在申报表中加签意见和加盖公章;不符合条件的,要在报名截止日前告知不予受理的原因。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在报名截止后二天内将本乡镇项目申报汇总材料报到县畜牧部门。
第十七条 县级受理汇总。县畜牧部门收到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报送的项目申报材料后,二天内完成全县项目申报材料的汇总并报送本县发展改革局。
第十八条 现场考核打分。在当地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由县发展改革、畜牧部门组织有当地畜牧、国土规划、环保和农村能源方面的专家成立专家考核组(成员不少于5人),根据当地评分办法,对申报养殖场(小区)逐个考核,逐项现场打分;打分时实行专家独立打分、记名打分;计算养殖场得分值时,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以其他中间分为有效分,取平均值确定为养殖场考核得分。最后的考核得分表须经养殖场法人签字认定。
第十九条 初选和公示。各县按照由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初步选定拟入选的养殖场(小区)(可多选1-2个养殖场作候选替补),并在当地主要媒 体中公示3天(主要公示养殖场的考核得分情况),无异议后,县发展改革、畜牧部门联合把拟建的养殖场(小区)上报市发展改革和畜牧主管部门;如有举报和异议,由县监察部门牵头,进行重新现场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最后结论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市、县发展改革和畜牧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 部门分工责任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按照国家年度资金规模,提出全区年度项目总体安排方案,审批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联合上报、下达投资计划,项目监督管理和竣工抽验复核。市发展改革、畜牧部门负责分解下达本市的建设计划、县级实施方案的审定、本市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的编制、监督执行计划、县级项目的验收。县发展改革、畜牧部门是组织实施责任主体。县发展改革、畜牧部门共同组成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县发展改革局,负责制订本县的评选办法、组织考核、评选、公示、建设计划的编制和上报,组织项目实施、检查、监督和单个项目的竣工验收等工作。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计划、投资管理,县级畜牧部门负责各项目点实施方案、设计的审批和具体建设监管。
各级财政、农村能源办、环保、监察、审计等部门要予以积极配合,加强监督管理。
各级各部门要按职能分工,明确责任,相互协调配合。
第二十二条 各县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具体组织符合条件的养殖场申报项目,并提出建设方案上报各市,经各市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审定后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上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审核批复各市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后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
第六章 实施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严格投资计划管理。市县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不得擅自调整下达的投资计划,项目业主不得擅自更改建设内容、标准、规模,要按照批复的可研报告(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建设施工设计或实施方案,其 中粪污处理部分工程,业主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设计单位编制施工设计,施工设计或实施方案由县畜牧部门审批。如确需调整,须按程序上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审批,或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委托市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审批;涉及业主调整,须从候选替补名单选择。
第二十四条 项目建设实行限时开工制。本项目建设期限为6个月(从项目资金下达到县财政算起)。县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接到市级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到项目业主,项目业主接到通知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建设实施方案(施工设计)并报到县级畜牧部门,畜牧部门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实施方案(施工设计)批复,并通知到项目业主。项目业主收到批复后,须在1个月内开工建设项目,超过2个月不开工建设项目,县级主管部门有权收回项目,另行安排。
第二十五条 严格资金管理。各级财政要及时下拨资金,做到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截留。项目业主要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健全财务制度,设立财务账户,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二十六条 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施工设计)批复后,项目业主用自有配套资金进行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部门按施工进度拨付补助资金。项目业主每完成1/5国家计划投资量,可向县级畜牧部门提出报账申请,县级畜牧部门现场复核并提出审核意见,报县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后,提交县财政部门拨付资金。
工程拨付补助资金控制在整个补助资金的80%以内,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办理最后一次报账,拨付完建设资金。
单个工程建设结余资金原则上用于本项目建设,由县统筹安排,并报原投资计划下达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项目建设执行合同管理制。入选项目的养殖场(小区)要与县发展改革、畜牧部门签订项目建设合同书;承建单位与养殖场(小区)业主和县发展改革、畜牧部门签订项目施工合同,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第二十八条 实行项目建设月报告制度。项目实施期间,项目业主每个月向县级畜牧和发展改革部门报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县级畜牧和发展 改革部门要在下月4日前汇总本县实施情况报市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市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要在下月7日前汇总本市实施情况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
第二十九条 工程的建设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规程,沼气池的设计和建设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执行,要有专业队伍施工,施工人员要有上岗证。
第三十条 各级项目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档案,所建档案符合归档要求。
第七章 竣工验收
第三十一条 各县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要制定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报市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备案;市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要制定县级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备案;自治区抽验复核办法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联合制定发布。
第三十二条 项目建成后项目业主要编制项目竣工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向县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递交验收申请报告。
第三十三条 县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收到项目业主验收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要组织单项工程验收。
第三十四条 县级验收的主要依据是自治区、市级下达的投资建设任务、县级畜牧部门批复的施工设计(实施方案)、有关技术标准和县级制定的单个项目竣工验收办法。
第三十五条 验收组由县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组建,成员要由畜牧、环保工程、农村能源、财政财务等方面的5位专业人员组成,验收组组长、副组长由成员推荐产生。
第三十六条 各县年度全部项目竣工后一个月内,由县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完成本县的项目财务竣工决算审计,组织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全县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上报市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
第三十七条 市级发展改革和畜牧部门收到县级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20天内,组织项目竣工验收;验收结束后10天内,将竣工验收结果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备案。
第三十八条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产畜牧兽医局收到市级验收报告后,适时组织进行抽验复核。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九条 养殖场(小区)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虚报出栏规模和建设内容,一经查实,将取消本次项目申报资格,并不予安排今后的国家投资项目。
第四十条 项目业主未严格按照经批复同意的项目实施方案(施工设计)进行施工建设,或不按合同约定实施项目,不予报账。
第四十一条 项目管理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在选建养殖场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本办法规定的程序以及有营私舞弊行为的,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自治区农垦系统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各市可参照本办法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四十三条 其他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可参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自治区水产畜牧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湖北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属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联合下达投资计划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均按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现代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扩建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具体的建设内容,按照当年中央投资计划规定执行。
第五条项目建设标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的相关要求执行。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六条建立项目储备制度。省、市(州)和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本级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养殖场(小区)规模分级建立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市(州)、县(市、区)畜牧部门每年组织对生猪养殖场(小区)进行现场核实,符合项目建设条件的列入项目储备库。其中,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列入县(市、区)项目储备库,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小区)列入市(州)项目储备库,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列入省级项目储备库。拟争取下一中央补助投资的入库项目,必须提前完善有关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或初步设计的编制与审查)。
第七条项目投资计划申报。各项目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根据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项目储备库中筛选拟申报项目并进行公示。公示合格后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同时抄报所在市(州)相关部门。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下发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及投资计划申报要求综合平衡后,提出全省项目投资建议计划,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投资计划下达后,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分解下达项目投资计划。
第八条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批。各项目县(市、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由可研报告与初步设计合并形成,达到初步设计深度,且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项目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按投资规模分别上报省、市(州)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省、市(州)发展改革委会同本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第九条项目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实行“四制”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项目业主要与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规定项目的投资额度、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完成的数量、质量和工期等。
第十条项目建设实行中期检查制。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适时组织开展中期检查,督促指导项目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第十一条项目实施变更。自觉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不得擅自调整、变更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已审批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等,应按项目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项目档案管理。有关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招标投标资料、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财务报表及项目专帐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和施工前后的相关图片照片及录像资料等要整理成册,分类归档保存,专人负责。
第十三条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要求及时组织竣工验收。中央投资补助在60万元(含6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各市(州)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省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省级适时组织抽验;中央投资补助80万元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验收。项目竣工验收组应由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形成竣工验收报告,填写竣工验收报告表,并对竣工验收结果负责。验收合格后按要求报上一级有关部门备案。
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计划是否按批复的方案完成,是否有随意变更项目建设地点、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二)主要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规定标准。
(三)国家投资是否按要求足额到位。
(四)是否建立了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滞留、挤占、挪用资金等违纪问题。
(五)是否经过审计部门审计并出具了竣工审计报告、竣工财务决算等。
(六)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七)项目建设有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
第十四条省级验收合格的项目,将由省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联合授牌。第十五条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由省、市(州)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按权限下达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根据国家现行规定,项目补助标准分4个档次,即: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每个补助20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每个补助4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每个补助60万元,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每个补助80万元。
第十七条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制度的规定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严禁滞留、挤占、挪用。强化投资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第十八条项目资金可按项目建设进度拨付,也可采取先建后补拨付方式。采取按进度拨付方式的,由县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现场核实项目建设进度并提出审核意见后,提交县财政部门预拨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拨付的,由业主先用自有资金开展项目建设,由县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现场确认开工建设后,先拨付30%的资金,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剩余项目资金。
第四章 组织管理
第十九条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涉及面广、责任大、社会关注度高。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指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条省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及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和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各级发展改革、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加大支持力度,共同做好项目组织管理。
第二十一条各县(市、区)要加强项目建设的信息统计和总结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统计和报送制度,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实行信息季报制,根据管理权限项目业主、项目管理部门须每季度末分级书面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十三条在项目监督检查中,发现项目申报存在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以旧顶新、虚报冒领等违纪、违规问题,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责令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暂停拨付中央预算内资金;
(四)冻结项目资金;
(五)暂停项目建设;
(六)撤销项目、收回项目资金;
(七)减少或暂停安排所在地下投资计划。
对国家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建议有关地方和部门依纪依法实行责任追究。
对于责令限期整改和通报的项目,按管理权限,由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联合发出整改通知或通报,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期限及相关要求。项目整改单位要按照整改要求完成整改工作,并在规定限期内反馈整改结果。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在收到整改情况报告后,组织项目整改复查。对复查合格的项目予以书面确认,对于整改不力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予以处理。
对管理制度健全、执行程序规范、投资收益显著的地方,给予通报表扬,并在投资及项目安排时给予倾斜。
第二十四条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收取费用,一经发现,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寿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补贴养殖场(企业)名单:
(一)扶优扶强补贴:胡文刚养猪场、津东生猪养殖厂、成颖养殖场、胡国树综合养殖场、天和养殖场、中福猪场、宏运养殖场、兴旺养殖场、余氏养殖场、李光成养猪场、康乐养殖公司、张大宝养猪场、金恒生态养殖场、百川养殖公司、赵成清养猪场、良兵养殖场、兴平养殖场、王宝胜养殖场、千头养猪场、盛唐养猪场、兴业养殖场、赵传兵养殖场、吴成周养猪场、炯飞畜禽养殖场、梦宏养殖公司、朱海养殖场、奇建养殖公司、王延云养猪场、孟建养殖场、金田野养殖场、仓房养猪场、顺鑫养猪场、多国猪场、骏好综合养殖场、真武养猪场、南苑猪场、鑫圆养殖场。
(二)养殖示范场补贴:县种猪供精站、元昇牧业养殖公司、云锦农牧公司、天宇牧业养殖场、康达养殖公司、胜达畜牧养殖农民合作社。
(三)标准化圈舍改造补贴:桃园养殖场、湖星养猪场、郑诗铸养猪场、顺达养猪场、沈国成养猪场、昊天畜牧养殖合作社、寿霍黑猪养殖合作社、江源猪场、顾楼养猪场、联创养殖场、瑞果养殖公司、强隆猪场、团结猪场、龙厚综合养殖场、宇扬养殖公司、临淮养殖公司、超能养猪场、天蓬养猪场。
(四)猪舍排污处理补贴:朱庆平猪场、项昌然猪场、张克国猪场、邸之昌猪场、秦民猪场、薛湖猪场、宋正耀养猪场、王永山猪场、余家军猪场、才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桥南养猪场、吕庆状猪场、韩志月猪场、任建军猪场、葛宗昌猪场、吴传玉猪场、朱多军猪场、赵瑞安猪场、郑兆军猪场、吴可成猪场、汪仁信猪场、季元岭猪场、金辉猪场、王葛帮猪场、权循如猪场、兴旺养猪场、王晶晶猪场、生源养猪场、管福全猪场、孟凡胜养猪场、陶如玖猪场、张有兵猪场、姚家华猪场、孔德宏猪场、李成泽猪场、成功养殖公司、方良好猪场、开富综合养殖场、陈维多猪场、二杂母猪繁殖场、老龄委养猪场、利发生猪合作社、孙乃荣猪场、富康家禽家畜养殖公司、正保养猪场、许志明猪场、和欣综合养殖场、洪涛畜牧养殖公司、玉峰养猪场、刘登昌养猪场、团结养猪场、金传开猪场、旭日综合养殖场、方良兵猪场、徐静猪场、润农养殖合作社。
第四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XXXXXX镇XXXX猪场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广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2008项目年投资计划的通知,针对我场目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关于下达广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008投资计划的通知》要求,针对我场目前的实际情况。把我场部分不符合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猪舍进行改造,建消毒池(房)及改造原有的消毒池(房)。随着我场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及污水的排放及处理按国家标准GB18596-2001进行,通过增建三级化粪池、沼气池和大型鱼塘解决问题。
二、建设内容
1、猪舍标准化改造300平方米;
2、建消毒池(房)30平方米;
3、购买仪器2台;
4、建粪便污水处理池230立方米。
三、进度安排
1、落实任务(2008年10月1日—10日31日)
2、组织施工队(2008年1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3、全面建设(2009年1月1日-2009年5月31日)项目建设组织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及时反馈实施情况,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1、实施项目领导责任制
成立以范诗林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项目建设。按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规划设计图对现有的部分猪舍进行改造,对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实施,要求所有的猪舍改造及排污系统符合标准化生猪场的要求。
2、建立调试和月报制度
做好项目的总结及上报工,按规定填报有关报表,做好项目验收和各项材料准备工作。
项目建设总负责人定期对项目进行情况调度,指导项目建设工作。督促项目建设的直接监管人员对项目建设做到认真、细致。并根据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组织协调处理,以便使项目建设更好、更快的完成。
3、严格标准施工、确保建设质量
对于标准化养猪舍的改革,首先对多个施工队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选择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施工细致的施工队伍,以确保项目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而对沼气等排污系统的建设选择专业的建设队伍,对于猪舍的标准化改造及建设应按我场图纸进行。
4、加强建后管护,确保使用安全
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改造完成后,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沼气池方面,要普及沼气池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提高沼气项目投资使用效率。
5、强化项目账务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制定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设专人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把物资采购关,在物资采购方面,实行专人管理。项目建成后我场内部行进行初验,然后报请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验收。
XXXXX镇XXXX猪场
20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单位名称: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申海养猪场
二、负责人:申作业
三、项目建设地址: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一村
四、联系电话及通讯方式:0633-8811145 手机***
五、项目建设单位现状、生产经营和资产情况:
本项目单位坐落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一村,现有养殖区域八千平方米,猪舍八十四间(面积5000平方米),目前存栏育肥猪500头,母猪10头,饲养品种有大约克夏猪、长白猪,用作母本的为当地土种猪及多年引进的长白二代、大约克夏猪二代等。工作人员5人,总资产资产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0万元,六、养猪市场分析预测:
目前牲猪货源紧缺,是导致牲猪价格升高的主要因素。由于2006年下半年受行情低迷影响,养猪户们纷纷屠宰母猪,直接造成可繁育母猪数量大幅减少,导致目前猪的出栏量减少,同时仔猪补栏过少也造成牲猪存栏量少,导致现在可供出栏牲猪不足,并且前期猪价有所上涨,部分养殖户已经处理了大批体重偏大的牲猪,目前存栏的牲猪以中大猪为主,可供出栏的不多,所以牲猪价格上涨。2007年初,南方部分省份 1
高热病重新抬头,四川、河南等牲猪养殖大省高热病疫情严重,也导致牲猪存栏不足。现在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规模化、节约化、科学化,养猪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防治能力加强、猪肉品质的改善,由于以上因素可导致在今后3年内,猪肉价格还会呈上涨趋势是完全有可能的.七、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估算:
主要建设内容:防疫消毒室60立方米面,沼气池100立方米, 蓄粪池120立方米,污水沉淀50立方米,修缮污水排水沟300米,地面维修800平方,购置保温箱20个,防蚊蝇纱窗170块、保温塑料纸框架窗170个等。
项目建设总投资38.1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8.12万元。
八、织与管理:
组织人事:本养猪场设厂长1名,兽医人员1名,饲养人员3名.饲养管理:
1、正确划分猪群类别,实行分栏分群饲养。种猪用单圈饲养,按照公、母的饲养标准,喂给适合各自需要的配合饲料,将仔猪断奶后出售或另圈饲养。生长育肥猪将体重基本相同的数头合养一圈。
2、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饲喂要定时定量,先喂精料,后喂青料,改熟喂为生喂,每次需供给充足的饮水。
3、猪舍的清扫及管理。每天清扫一次猪舍,夏季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还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冬季应注意堵风防寒。
4、做好预防接种。每年春季进行一次各种传染病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仔猪伤寒等),并做好接种头数,接种反应等情况的登记工作。
5、预防寄生虫病和驱虫。严格实行圈养,不让猪吃人、畜粪便,以防止寄生虫病的传染,同时有计划的进行驱虫。
6、做好病死猪的处理。对病猪、死猪要进行深埋或火化。
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A)、育肥猪按月出栏50头生猪预算,每头重200斤;按市场最低价8元/斤计算,月收入8万元。年销售收入96万元,扣除购买仔猪及饲养成本每头1200元,每头的净利润为400元,年净利润为24万元.销售收入:月出栏50头X12月X每头重200斤X每斤8元=96万元
饲养费用:成本每头1200元X50头X12月=72万元 净利润:销售额96万元-成本72万元=24万元
(B)、30头猪种年产猪仔540只,每头重70斤,按市场价格9元/斤计算,又可创收34.02万元。产床及饲养费用每头200元, 每头的净利润为430元,年净利润为23.22万元.销售收入:年出栏540头X每头重70 X每市斤8元=34.02万
元
饲养费用:成本每头200元X540头=10.8万元
净利润:销售额34.02万元-成本10.8万元=23.22万元
(C)净利润合计:
肥猪利润24万元+仔猪利润23.22万元=47.22万元
以上可见该厂养猪业年收入可达130.02万元,年净利润为47.22万元。
2、社会效益分析:
1、本养殖厂投产盈利后,可带动大批周边群众进入养猪事业,并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当村民受到养殖的实惠后,就会扩大饲料养面,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人民一起走发展养猪致富之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基础。
2、可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彻底解决我县城乡人民吃肉贵的问题,猪肉投放市场后,可以起到平抑市场物价,制止不法商贩牟取暴利,将促进我区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在该区域兴办发展养猪业,是完全可行而又十分必要的,不但扶贫效果明显,而且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必将有力地推动该乡扶贫开发的进程。
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申海养猪场
200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