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办法(初稿)

时间:2019-05-12 03:5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办法(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办法(初稿)》。

第一篇:关于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办法(初稿)

关于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

管理和扶持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安臵,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脱贫致富。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工作,根据《江西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赣府厅发【2016】24号)结合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和县情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后续服务管理

第一条 户籍服务管理

(一)县城及工业园区移民对象入住后,可凭移民安臵房屋产权证等资料,到安臵区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城镇户口,也可保留原户籍身份不变;办理城镇居住证,纳入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安臵到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移民,可将户口全部迁入至新居住地,身份不变,纳入当地村组或社区管理。

(二)公安部门要为移民对象的户口迁移提供快捷优质服务,免费换发户口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条 计生服务管理。在县城及工业园区安臵的移民对象可自愿纳入园区管委会管理,享受当地计生政策,也可延续原迁出地计划生育管理;安臵到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移民对象继续执行原计生政策,可自愿纳入当地村组或社区管理或延续原迁出地计划生育管理。

第三条 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在县城及工业园区安臵的移民对象可自主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县医疗卫生部门负责提供,其原有医疗保障相应由迁出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农医中心、县医保局接转,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政策待遇;安臵到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移民对象原政策待遇不变。

第四条 养老保险服务管理。在县城及工业园区安臵的移民对象已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转移接续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原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作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条件的,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安臵到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移民对象参保政策、参保待遇不变。

第五条 低保服务管理。在县城及工业园区安臵的移民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农村和城镇低保互转,原在农村享受农村低保的,转变身份办理城镇居住证后,直接办理城镇低保;接转手续办理按属地管理原则,搬迁当年由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办理;安臵到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移民对象原政策待遇不变。

第六条 原居地土地山林权益及管理。移民对象搬迁后,原有的集体资产享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可保持不变,其原居住地山林土地(含复垦的宅基地)原则上实行统一有偿流转,流转收益归移民户所有。

第七条 社区组织管理。县城或工业园区移民集中安臵小区成立社区党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社区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

第三章 政策保障与后续扶持

第一条 注重政策整合。加大统筹整合多种涉农惠农政策,搬迁对象在符合政策条件的前提下,进城进园区安臵的,可享受城镇保障性住房政策;在乡镇和农村中心安臵的,可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整体搬迁移民安臵点道路建设,享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13】10号)所明确的25户以上自然村通村水泥路和村内道路建设补助政策。统筹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灾害防治、农网改造、新农村点建设等涉农惠农资金,用于安臵点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条 促进就业创业。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资金安排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倾斜。优先扶助搬迁移民小额贴息贷款、子女免费就读职高、免费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优先安排搬迁移民在工业园、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或产业基地就业,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家庭有一人实现就业。

第三条 加强产业扶持。一是扶持符合我县实际的种、养、加等特色产业项目。重点支持迁出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二是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流转的土地,在复垦过程中,宜林的复垦为林地,宜园的复垦为园地,宜耕的复垦为耕地。复垦的山林和耕地,符合条件的要优先纳入生态保护和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范围。三是移民搬迁贫困户同时享受光伏扶贫产业直补、担保贷款、贴息补助的扶持政策。通过将光伏产业、贫困户分散种养产业直补优惠政策进行叠加,稳步增加贫困户家庭固定收入。

第四条 规范教育管理。移民对象子女就学可在安臵区所在地就近入学,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规收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严格落实国家济困助学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贫困生政府资助政策,对因学致贫的扶贫对象家庭,利用各类助学项目,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同时,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金,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第五条 完善医疗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进城进园区安臵的,不论是否更改其户籍类型,同样享受健康扶贫系列政策。第一,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农户的、遭遇突发事故、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家庭,通过发送临时救助金、生活必需品等方式,帮助解决生活难题。第二,免交基本医疗保险,全部由财政补助,享受基本保障和大病保险保障。第三,享受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制度,按每人每年90元的筹资标准,由财政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实现了建立以新农合补偿为主,大病保险保险为辅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第二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根据《县 2020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案》,结合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易地扶贫搬迁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关键环节,要深刻认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已由建设、搬迁入住转为后续扶持,但从全乡“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成果看,搬迁群众后续脱贫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扶持好、保障好,不断巩固和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成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

始终坚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安置方式,立足不同类型安置区资源禀赋,对帮扶项目实行精准配置、对搬迁对象实行精准扶持。要着力在夯实发展基础、发展壮大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和加快社会融入上下功夫,坚持普惠政策和超常措施并举、技能培训提升和兜底保障并重,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力促后续扶持成果最大化,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争取项目资金,统筹资源配置,在政策制订、资金安排、项目布局等方面对搬迁群众后续扶持给予重点支持,探索创新机制,补齐薄弱环节,提升扶持效益。要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营造劳动最光荣、幸福靠奋斗的良好氛围。

三、聚焦重点任务

(一)夯实基础设施。按照乡村振兴要求,对照“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网络)、“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标准,结合村乡实际,进一步查漏补缺,配套规划建设园区公路、通水设施、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实现提质扩容,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需求。依托实施土地增减双挂钩项目聚居点建设,完善公共文体设施,提升改造图书室、广播室、健身步道、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体设施,满足搬迁群众休闲娱乐需求。[责任机构:乡乡村振兴办公室、乡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乡社会事务办公室]

(二)发展致富产业。将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纳入各村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规划,因地制宜加以落实推进,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健全与搬迁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搬迁户分享规模经营增值效益。加强技术培训,实施农业人才振兴工程,把符合条件的搬迁户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免费定向培养计划:把符合条件的搬迁户优先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帮助搬迁户掌握 1-2 项实用技术,提高农业实用技术应用水平。2020 年按照“一户一策”为每户易地搬迁户规划后续扶持种养殖产业,按照每户不超过 3**元给予财政补助。[责任机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三)引导就业务工。依托东西部扶贫对口协作机制,结合扶贫车间工程、东西部协作项目和农民工工程等载体,为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和提供信息,引导搬迁户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自主就业,积极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建立用工信息台账,鼓励、引导、支持搬迁群众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通过与企业互访和合作机制的完善,与企业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实现优先吸纳适岗贫

困劳动力就业。[责任机构: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乡乡村振兴办公室]

(四)推广电商扶贫。推行“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支持有意愿的搬迁户开办网上商店,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与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县城与乡域间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争取邮政、供销合作社、商贸企业等在村乡建立服务网点,建成乡有服务网点、村有服务门店、户有服务门户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责任机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五)开展技能培训。开展搬迁群众就业摸底调配,准确掌握搬迁人员就业失业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通过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农民夜校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并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积极组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切实为有培训意愿的所有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整体技能水平。[责任机构: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六)管好用好公益性岗位。依托现有护林绿化、地质灾害监测、乡村道路维护、水利工程维护、环境卫生等各类公益性岗位,加强岗位建设,注重纪律监管和业务培训,优先安置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实行考核与考评相结合的岗位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要求或不胜任岗位的,择优调整和更换,管好用好公益性岗位,为乡村建设管理发挥作用。[责任机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乡社会治理服务中心]

(七)代缴养老保险。对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政府按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减轻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员参保缴费负担。鼓励搬迁稳定脱贫后,有经济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保障

水平更高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参保群众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间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利益最大化。[责任机构:乡便民服务中心、乡社会事务办公室]

(八)实施医疗救助。精准掌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基础数据,及时更新台账,对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范围。对搬迁群众中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实现大病专项救治工作规范有序。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搬迁贫困人口在安置地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政策,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巩固医保扶持成效。[责任机构:乡便民服务中心、乡社会事务办公室]

(九)落实兜底保障。全面落实低保兜底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临时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对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加强对易地搬迁户中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保障范畴,做到“应保尽保”。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且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易地扶贫搬迁残疾人,按政策规定核发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残疾人的,要结合其需求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生活、出行创造便利条件。[责任机构: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乡便民服务中心]

四、强化组织实施

各村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将搬迁群众后续扶持纳入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结合本村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建立后续扶持工作台账。各村结合实际,拟定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于 2020 年*月*日前报乡脱贫攻坚办备案。各重点任务责任机构根据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指导各村做好相关工作,并于 2020 年*月*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报乡脱贫攻坚办。

第三篇:XX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参考

XX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

“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户是我街道建卡贫困户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后续扶持工作事关我街道脱贫攻坚成效大局。根据中央、市、县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关要求,推动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向后续扶持转移,扎实做好这一特殊群体后续扶持工作,在易地扶贫搬迁户充分享受全县建卡贫困户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城口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2020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街道“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户67人,在易地扶贫搬迁户享受建卡贫困户的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这一特殊群体,进一步加强后续扶持措施,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精准发力,解决易地扶贫分散安置建卡贫困户的产业、就业等问题,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全面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完善,有效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二、重点任务

(一)精准完善基础信息台账,制定一户一策后续扶持措施

1.按照“强台账扶精准”的要求,各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迁出地资源、迁入地资源等相关摸底情况,与帮扶责任人一道,在充分尊重搬迁建卡贫困户意愿前提下,依据“缺什么、补什么,适宜什么、发展什么”的原则,采取农业产业覆盖、就业创业扶持、旅游发展支持、民政兜底保障等措施,因户施策制定一户一策后续扶持台账,建立完善好一户一档台账。

(二)积极强化搬迁后续产业支撑

2.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发展产业9户,包括大巴山森林人家4户17人,根据实际置办设施设备给予6000-9000元补助;发展其他产业5户18人,根据实际发展产业种类及规模给予2000-5000元补助。我街道还积极为搬迁户8户33人做动员工作,将空置房出租,赚取租金,年均增收1000-2000元。4户11人已实施社会兜底保障。

3.我街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产业到户扶持力度,对在家有意愿有能力的搬迁贫困户鼓励发展家庭产业或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在享受贫困户普惠产业到户补助基础上,再给予最高不超过500元/户的一次性补助。

4.切实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充分利用迁入地的撂荒地、未承包集体土地、未利用地等资源,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菜园地”,按照不高于1000元/亩·年标准,支持5年的土地流转及整治费用,保障部分搬迁群众有1分“菜园地”。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搬迁户集中畜禽圈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1000元/户的标准给予补助。

5.巩固完善超面积整改工作。明确整改工作中的市场带动主体及中心带动户,给予室内发展生产经营的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不低于50%投入的补助,每户最高不超过5000元。

(三)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6.加大就业政策扶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在享受建卡贫困户劳务收入绩效奖补的政策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给予当年劳务收入最高不超过500元的绩效奖补。

7.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原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公益性岗位对无法离乡、无产业发展、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每户可安排2个扶贫开发综合岗位,原则上同一个人只能从事一个公益性岗位。

8.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培育扶持劳务经纪人,对转移城口籍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0人以上到县外务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劳务经纪人,在享受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奖补的基础上,再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奖补。鼓励县内企业和在建项目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对吸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劳动力50人以上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企业在享受产业扶持政策、援企稳岗等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一次性带动就业示范奖补5万元。

(四)稳步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

9.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及“建新必须拆旧”规定,综合利用好农房收储和宅基地复垦地票交易政策,稳妥有序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工作,消除旧房安全隐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已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但不愿意收储复垦的建卡贫困户挂牌明确为“生产性用房”,并与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签订旧房拆除责任书。对已纳入收储的农房落实好收储农房的安全管护责任。对已实施收储暂不纳入拆除的夹心房、连体房挂牌明确为收储资产;对已实施收储暂未实施复垦的农房,在保障房屋安全的提前下,考虑搬迁贫困人口在过渡期的生产需求,尊重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意愿,可适当预留一定的旧房拆除过渡期,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过渡期原则上为搬迁农户搬迁入住新建房屋1年以内,同时通过合同约束等方式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五)切实保障搬迁群众权益。

10.一是依法办理安置房不动产权。保障搬迁群众对搬迁安置住房的合法权益,组织搬迁群众依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对具备办理产权证的对象要应办尽办、愿办尽办。二是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做好搬迁群众生活方式调整适应性教育引导,推进移风易俗。动员乡村干部与搬迁群众“结对子”,开展生活融入、心理疏导、邻里互助、健康养老等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科室与各村沟通协调与调度检查,对后续扶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每两周向分管领导报告进展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研判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转变工作重心。

全面调整工作目标导向,将后续扶持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重点任务推进,把主要精力放到产业培育、就业保障、管理与融入等后续工作上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实化工作措施,逐点逐户落实后续扶持措施和责任人,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第四篇:XX镇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

XX镇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工作,根据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按照上级部门安排和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让搬迁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脱贫标准,让搬迁户收入持续稳定。

二、成立组织机构

组长:XX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常务副组长:XX

镇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XX

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XX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员:XX

镇财政所长

XX

镇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

XX

镇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办,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XX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政府为抓手,群众为主体。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调动搬迁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因户制定,合理规划。

结合搬迁群众收入水平、安置地经济实力、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后续帮扶计划,通过发展产业、外出就业、低保兜底等政策和工作落实,切实增加收入。

(三)多方筹集资金,整合使用。

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各类资金资源,紧紧围绕搬迁群众脱贫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加大对搬迁对象在创业就业、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拓宽稳定增收渠道。

四、后续扶持帮扶

(一)进行产业扶持。

对我镇异地搬迁进行产业扶持,XX村XX计划养殖小家禽20只。XX村XX计划养殖小家禽40只;XX计划养殖小家禽30只;XX计划养殖小家禽30只;XX计划养殖小家禽30只;XX计划养羊1只。

(二)稳步开展就业扶持。

为易地搬迁户培训和就业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推荐XX村XX到XX务工,人均工资1000以上家庭增收20000元以上;XX到XX务工,人均工资1000元/月以上,家庭增收10000元以上。推荐XX村易地搬迁对象XX到XX务工,人均工资1000元/月以上,家庭增收1万元以上。推荐XX村XX到XX务工,人均工资2000元/月以上,家庭增收2万元以上。推荐XX村XX到XX务工,人均工资2000元/月以上,家庭增收2万元以上。

(三)精准落实教育扶持政策。

严格落实教育扶贫相关资助政策,持续做好“雨露计划”“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等各类教育补助政策;XX村XX、XX村XX在学校读书,通过与学校对接,实行贫困户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四)精准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

对标国家扶贫标准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符合低保相关政策的家庭,按程序实施低保政策兜底。对XX村XX两人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300多元。对XX村XX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270元;XX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290元。对XX纳入低保兜底,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300元。对XX村XX两人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300元;对XX两人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300元;XX两人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310元。对XX村XX三人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270元;XX两人纳入低保兜底,3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910元。对XX村XX纳入低保兜底,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290元。对XX村XX三人纳入低保兜底,每人每月领取国家低保金275元。

(五)精准落实医疗卫生扶持政策。

在脱贫攻坚期内,将全镇所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由镇财政全额代缴第四档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参保费用;在镇、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或市域内按规定转诊的搬迁贫困户,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组织医疗机构每年开展两次以上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免费健康体检。

五、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责任。

各村支部书记要亲自安排、亲自部署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存在问题要亲自督查。各村主任要具体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确保事事有人抓。

(二)严格资金管理。

产业扶持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假借易地搬迁户名义和后续产业发展名义挪作它用。

(三)注重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入户走访等媒体,宣传易地搬迁户后续扶持政策,推广工作亮点和成功经验,调动易地搬迁户广泛参与创业培训、企业招聘、产业发展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

(四)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XX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扶持监督考核机制,对搬迁对象后续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

第五篇:易地扶贫搬迁扶持工作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扶持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准确把握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牢记“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求,以搬迁群众为扶持对象,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突出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强化服务保障和社区融入,做好拆旧复垦复绿,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问题,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将搬迁群众后续扶持融入脱贫攻坚大扶贫格局,加强与脱贫攻坚其他专项规划、政策措施紧密衔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等进行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各级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加强协调和沟通,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推动解决后续扶持相关问题。(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发展现状,逐村分析、逐户研判,因人因地施策,对帮扶项目实行精细化配置,对劳动力就业实行精细化服务,全面提高后续扶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配套设施+特色产业+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具有特色的后续扶持模式。(三)以人为本、群众主体。紧紧围绕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感恩奋进”教育,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村民自建、“一事一议”等建设方式,吸引搬迁对象主动参与,激发内生动力,不等不靠,依靠自身努力“光荣脱贫”,过上美好生活。

三、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省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指标 5***户 14***人,其中:2016 年实施搬迁计划***户 2***人、2017 年实施搬迁计划 3***户 3***人、2018年实施搬迁计划 2***户 6***人、2019 年实施搬迁计划***户 2***人。新建集中安置点***个,安置易地搬迁户 1***户 3***人。分散安置农户 3***户 11***人。

四、重点工作

(一)夯实发展基础,保障基本权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今后一个时期人口流量流向,同步规划建设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解决与设施配套的人员编制问题,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搬迁群众享受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公共教育服务。完善安置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学位、床位等基本办学条件、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应读尽读。做好转学衔接工作,确保搬迁户子女按有关规定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安置区师资力量统筹协调,保障安置地师资力量。[责任单位:县教育体育局、县委编办、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各镇党委、政府,排在第一位为牵头单位,下同]二是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搬迁安置点服务半径、服务人口、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套建设安置点医疗机构,按标准配置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满足搬迁群众就近就医服务需求。就近医疗服务机构能够充分满足安置社区搬迁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升级改造后整合使用。加强安置点巡回医疗服务,为搬迁群众提供及时便利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委编办、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各镇党委、政府]三是稳妥办理不动产权。保障搬迁群众对搬迁安置住房的合法权益,除特殊安置方式外,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有序开展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核发不动产权证书。待省级、市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登记和交易管理办法出台后,及时研究制定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登记和交易管理具体办法,指导各镇根据安置房土地性质和取得方式、安置方式,分类解决安置房不动产权登记和交易管理问题。对于已办理不动产权登记的安置房,要区别安置房土地性质、交易对象,严格控制和规范安置房交易,交易限制期限原则上应不低于 20 年。[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住建城管局;各镇党委、政府]四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对照“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网络)、“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标准,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实现提质扩容,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需求。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和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指导支持地方新建和提升改造图书室、广播室、公共体育场、社区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体设施,满足搬迁群众休闲娱乐需求。[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文广旅游局、县教育体育局;各镇党委、政府](二)发展壮大产业,带动脱贫发展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相对集中安置区纳入全县“一区一带、一路两翼、一河百点”的全域乡村振兴战略空间格局。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安置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

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业、工业、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动员组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开展消费扶贫精准对接活动,打造安置区特色产品供应链条,着力构建镇、村、搬迁群众增收产业体系,促进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做大做强种养殖业。将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纳入我县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规划加以落实推进,结合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小、组、微、生”安置点(区)布局,全面巩固提升茶、蚕、竹、畜、粮五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果蔬、花卉、柠檬、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统筹谋划推进户办产业小庭园、村级特色示范园、大型集中安置点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三园联动”。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园区景区化建设,着力打造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农业主题公园,拓宽搬迁户增收渠道。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鼓励搬迁户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搬迁户既增产又增收。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健全与搬迁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搬迁户分享规模经营增值效益。加强技术培训,把符合条件的搬迁户优先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帮助搬迁户掌握 1-2 项实用技术,提高农业实用技术应用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县经合外事局;各镇党委、政府]二是积极推进工业产业扶贫。根据我县“一区三园多点”工业发展布局,探索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创新扶贫车间建设形式,统筹扶贫资源,为安置区和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搭建平台,拓展产业优势,增强发展潜力。积极扶持县内民营企业发展,出台金融支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对吸纳搬迁户就业的企业给予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针对工业企业岗位需求,指导加强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责任单位:县经信科技局;各镇党委、政府]三是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旅游资源富集的天然优势,充

分挖掘乡村资源价值,支持基础条件好、资源优的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一批休闲农庄、星级农家乐等休闲业态。积极为搬迁群众家庭自主创业搭建平台,大力扶持农家乐、乡村民宿、手工作坊、农村电商、餐饮服务等家庭创业项目,在项目资金、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等饭方面给予扶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因地制宜开发文创旅游商品,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加大宣传推介,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依托现有旅游景区,在搬迁户中开展乡村旅游人才技能培养,提高旅游服务能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责任单位:县文广旅游局、县发展改革局、县住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经信科技局;各镇党委、政府]四是全面推广电商扶贫。推行“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支持有意愿的搬迁户开办网上商店,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与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社、商贸企业等在有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服务网点,逐步建成县有服务中心、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强搬迁户电商人才培训,支持“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搬迁户”的闭环精准扶贫模式。[责任单位:县经信科技局;各镇党委、政府](三)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扶持工作,着力促进搬迁群众后续稳定发展,到 2020 年底实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搬迁贫困家庭至少有 1 人就业。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对全县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进行全面调查,依托“心连网”系统建立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共享易地搬迁户劳动力信息资源。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扶贫专班”等培训活动,积极组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培训,切实为有培训意愿的所有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整体技能水平。[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扶贫开发局;各镇党委、政府]二是加大就业促进力度。大力

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组织开展送岗位信息“进镇入村”和用工企业入村等小微招聘活动,不断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企业,特别是财政资金给予支持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先吸纳搬迁户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以工代赈、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岗位,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岗位优先吸纳搬迁贫困劳动力。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有条件的安置区建设就业扶贫车间,鼓励探索合作、股份、定向投资等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管理模式,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车间建设。鼓励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自主就业,积极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扶贫开发局;各镇党委、政府]三是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聚力开发护林绿化、保护地管理、地质灾害监测、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孤寡老人和儿童看护、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等各类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在贫困村开发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给予不低于**元补贴;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开发地质灾害监测公益性岗位;县水利局负责开发村内公益性水利工程巡管员公益性岗位;县林业竹业局负责开发巡山护林、湿地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进一步加大对养路工人等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各村集体公司开发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搬迁贫困群众。[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扶贫开发局、县林业竹业局;各镇党委、政府](四)强化社会保障,织牢安全底网对于因残、因病、缺劳动力等特殊困难搬迁群众,确保搬迁户与迁入地贫困人口享有同等养老保险、医疗救助扶持、低保兜底等政策。通过整合各类社会保障资源,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解除后顾之忧。一是分类推行养老保险。对搬迁人口中的相对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

本养老保险的,政府按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减轻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员参保缴费负担。将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中年满 60 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相对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按月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鼓励搬迁稳定脱贫后,有经济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保障水平更高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参保群众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间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利益最大化。[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各镇党委、政府]二是大力实施医疗救助扶持。精准掌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基础数据,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范围。对搬迁群众中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实现大病专项救治工作规范有序。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政策,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巩固“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成效。[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县医保局;各镇党委、政府]三是完善兜底保障服务。落实好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临时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对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继续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加强对易地搬迁户中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保障范畴,做到“应保尽保”。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且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易地扶贫搬迁残疾人,按政策规定核发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残疾人的,要结合其需求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生活、出行创造便利条件。[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残联、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

各镇党委、政府](五)加强机制创新,促进持续发展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股份合作、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到户等“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资产变股权、搬迁对象变股民”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一是盘活土地资源。稳步推进搬迁群众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宅基地具备复垦条件的,可优先安排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范围。对不具备复垦条件的,经相关部门认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复绿,对迁出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拆旧复垦后的土地确权颁证,切实维护搬迁群众合法土地权益。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对整体搬迁的自然村,鼓励和支持县内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农业合作社统一流转和开发;对零星搬迁户的承包地,鼓励群众自行流转,或由村集中公司和合作社统筹流转开发;在搬迁群众自愿的基础上,25 度以上的坡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优先实施。对确权颁证的搬迁户林地,按照相关政策享受的公益林补助、抵押担保、林业增值收益等要继续保障;鼓励县内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流转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搬迁群众收入。[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开发局、县林业竹业局;各镇委、政府]二是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实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搬迁户。资产可由村集体公司、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承包地入股等方式,带动搬迁户增收。积极探索以“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拓宽搬迁户收入渠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结余资金投入安置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量化置换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股权,由安置区

搬迁对象获取股权收益。[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开发局;各镇党委、政府](六)建强基层组织,规范社区管理加强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党组织议事规则,及时讨论决定涉及本安置地社会建设、社区治理等重大事项、重要问题。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以居民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机制,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增强搬迁群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形成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因地制宜设立派出所、警务室、执勤点等,强化安置区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做好搬迁户户籍迁移、居住登记等服务工作。[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委统战部、县公安局;各镇党委、政府](七)加强宣传引导,加快社会融入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感恩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好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交流交往交融活动,推动搬迁群众较好较快实现社区融入。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事迹和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做好扶志工作,引导搬迁群众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思想,自力更生创造幸福生活。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引导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针对城乡生活方式变化,开展城镇基本生活技能培训,加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培养,强化文化素质和道德规范教育,促进安置区的群众交流交往。组织动员基层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结对子,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发动更多力量开展精准帮扶,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妇联、团县委、县委统战部、县公安局、县文广旅游局;各镇党委、政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党委、政府、县级相关部门务必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各乡镇党委、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扶持措施和办法,建立后续扶持工作台账。县级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对照重点工作分工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落实,加强对镇帮扶和指导工作。(二)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县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加强政策、项目、资金对上争取工作,加大对各镇业务指导力度。各镇党委、政府要整台各项资源要素,切实加大安置区项目资金、人员、土地等保障力度,重点支持扶贫车间、产业园区等安置区配套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脱贫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脱贫发展。各镇党委、政府可结合实际,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脱贫发展出台相关奖补及优惠支持政策文件。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搬迁安置区资源禀赋和周边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支持力度。(三)强化指导督促,压实工作责任相关县级部门将定期对各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进行调硏指导,对做得好的予以表扬和奖励,对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政策不落实、工作进展慢的给予通报并限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同时,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脱贫工作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脱贫攻坚红黄旗考核。(四)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让各项政策措施在搬迁群众中做到家喻户晓。

在实施过程中,各镇要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注重选树典型,在搬迁贫困群众中大力营造积极向上、自力更生、艰苦努力、勤劳致富的良好舆论氛围。

下载关于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办法(初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易地搬迁扶贫对象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办法(初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易地扶贫搬迁[范文模版]

    易地扶贫搬迁 学习目标: 学会读写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字词,了解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建设标准、补助标准。 学习内容: 读与写 搬迁 自然 水土 地方 村庄 整体 同步 安置 旧房......

    易地扶贫搬迁责任追究办法

    易地扶贫搬迁责任追究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顺利实施,根据《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责任追究办法

    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顺利实施,根据《贵州省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市长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经验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市长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经验交流会议上的发言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情况作简要发言。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易......

    XX镇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续发展实施方案(写写帮整理)

    XX镇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续发展实施方案 为确保2017年XX镇易地扶贫搬迁镇区幸福家园安置点374户1448人、XX村村安置点32户118人共406户1566人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附件 福建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为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XX镇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重要决策部署和要求,牢牢把握“搬得......

    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前 言 四川省自2001年被纳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首批试点省区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搬迁群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