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宁师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自查报告
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自查报告
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于杰勇
(2007年4月1日)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现在我代表集宁师专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评报告,敬请评议。
一、学校概况
(一)历史沿革
集宁师专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的学校,前身是1931年在集宁创办的原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58年,集宁师范学校建立,同年,集宁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这标志着现在的集宁师专正式建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刘云山同志1964年8月至1968年2月期间在校学习。
1976年6月,乌盟师范学校复校,1977年9月增设大专班。1983年4月成立乌盟教育学院。1985年4月成立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与教育学院合署办学。1995年,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7月,乌盟师范学校和乌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并入集宁师专。
(二)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集宁师专是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两级管理、以乌兰察布市管理为主的一所全日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设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有4个部门;学校行政有15个部门。此外还有教辅机构和群众团体。
学校有中文系等12个教学系和马列教研部、附属中学,有12个研究机构。
(三)办学规模、层次与专业结构
集宁师专主要开展专科层次教育,现有教育学等8个学科,共设置28个专业。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7350人,成人函授生2169人。
(四)师资队伍与科研成果 现有教职工774人,专兼任教师447人,聘任校外教师72人。1995年以来,共发表各类论文2500多篇,出版专著80余部,参编教材70余种,完成科研课题20多项;1980年开始主办、出版《集宁师专学报》(分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
(五)教学基础设施与图书资料
学校占地面积1036亩,固定资产2.5亿元,各类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另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在建项目5.3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2亿元。
学校新建图书楼一座,图书63万多册,年定购各种专业杂志、报纸1000余种,另有电子图书3万多件。各种设备仪器值达到4151.65万元。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查自评工作情况(一)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校党委对全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予以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迎评自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下设七个工作小组和材料组、展览组等机构,下发了《关于成立集宁师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评自查领导小组的通知》(集师党字[2007]4号)。
(二)评估工作的宣传
2005年4月,学校向全校各系(部)、处以及学生组织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组织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活动,使中央精神深入人心;今年3月,学校召开“迎接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系处级领导干部动员、部署大会。根据自治区通知要求,在校园新闻网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阵地均开设了专栏。
(三)自查自评工作 2006年4、5月间,学校利用迎接自治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机会,组织校内4个专家组,对全校各系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了模拟检查与评价,其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剖析;
2006年下半年,在全校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进行了对照检查;
在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中,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途径,了解掌握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自我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差距,及时加以改进,明确了今后工作的任务和方向。
2007年3月,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高校工委关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活动的通知》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迎评自查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并下发了《集宁师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佐证材料承办任务书》。全校各系(部)、各部门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实际进行了自查自评。
(四)自评结果
2007年3月29日,校党委召开自查自评专题会议,对照《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基地建设、服务工程建设、学生党团建设、组织领导等七个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65个测评点进行了全面自查并赋分,自评938分,综合评价为优秀。
三.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做法与经验
(一)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1.把不折不扣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内党发[19号文件])的要求作为工作原则
在学习自治区党委、政府2005年19号文件时,我们认识到,《实施意见》是自治区贯彻中央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的总方案和主要措施,对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指标要求。我校虽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离其中一些指标的要求还有差距。通过学习文件,大家统一了认识,对文件各项指标性规定必须不折不扣、逐条逐项地贯彻执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职数、编制、人员、经费等落到实处。
2.把实施自治区19号文件作为领导班子任期目标
我校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任期目标进行考核。一方面在学校制定的文件中按照自治区19号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校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长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并明确了高科副书记、许卫副校长分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各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的工作体制,校党委、各系党总支、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学生处定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年终考核检查。
3.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课堂作为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中之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联系本校实际,制订并实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和《2005—2007年思政工作队伍教育培训规划》,积极探索并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方式改革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马列部的组织下实行集体备课、听课制度,实现人员专业化,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006年,我校将形势政策教育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在全校各专业、各年级正式开设。
4.把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活动优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对入党积极分子坚持注重培养,严格要求,层层把关,按照发展党员程序,把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重视发挥学生党员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联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积极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德育理念,支持帮助团员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组织活动。
5.把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结合起来
中央16号文件提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我校于2006年6月下旬正式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在评估期间,我们在做好迎评工作的同时,注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并把这项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年终逐项、逐部门进行考核检查。今年开学初,对2006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6.把调查研究和“三贴近”工作作为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
我校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本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新生入学后,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都要对新生开展系统的入学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军事训练,每学年在不同年级进行一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和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总结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差距,提出措施,改进工作,推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
(二)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经验
1.坚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配合,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校努力配齐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专职人员编制,使校团委、学生处专职团干部、学生干部、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师生比逐年提高。
2.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依托党团组织,发挥学生党员、共青团员的表率作用
以党校、团校、第二课堂、宣传栏、校报校刊等为载体,利用知名人士作报告、座谈、社会实践、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成为固本强基的亮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坚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兼顾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2005年以来我校认真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向纵深扩展。我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即“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极大地推动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同时,我校还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要求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遵守教育教学纪律。
4.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当地输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长期以来,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同。
5.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近几年,学校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合格师资的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在建设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工作中,号召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动员全校资源,为学生生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克服一切困难为学生提供便利。
四、主要成就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设置合理,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1、课程建设进程加快
我校认真贯彻中央、教育部、内蒙古党委、政府、学校党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精神,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认真实施新课程。2006年9月,成立了《集宁师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集宁师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每门课程均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系完整,教学时数符合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全部选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同时也少量试用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并由我校教师主编的优秀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马列部制定了详尽的教学改革计划和课程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三贴近”。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规范教学和有效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
学校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使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多媒体和网络应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自制课件数量可观、质量合格,教学效果好。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科学反映学生实际水平为宗旨,大胆改革考核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3、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术成果日益丰富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大学生修养”等2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目前正着手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2门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
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成立了教学督导处,教学检查、评价形成制度。近二年,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听课率达93%以上,考试合格率为95%以上,教学评估成绩平均90分以上。
教研、科研活动活跃,学术成果日益丰富。学校组织了4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使广大青年教师得到锻炼,一些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科研水平逐年提高,2001-2007年已经结题和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有4项,其中“两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能力提高的研究”已经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支柱建构研究”等3项课题获准自治区高教研究规划课题立项并正在进行;学校于2003年-2006年间分两批资助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8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类著作有12部;获奖层次提高,2006年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我校有9项成果获得政府二、三等奖和优秀成果奖,其中,马列教研部主任刘嵘副教授的论文《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之比较》等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果就有4项。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进一步优化,师德水平明显提高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目前,我校18名正高职称教师中,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2人中,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8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级职称教师占6%。
在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本科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分别占100%和66%。有4位青年教师取得硕士学位,有8人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班,并获得结业证书。每门课至少有一名教师为骨干教师或者学术带头人。
积极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有规划、按计划、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地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2005-2006年,共派出16名教师参加各个层次的培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要求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同时在待遇上也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同且略有倾斜。
2、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成熟,并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配备了数量足、质量高、富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目前,学校党务系统干部54人,行政系统干部109人(副处以上),共青团干部67人。
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管理实行年度考核制,凡考核合格者,发放班主任津贴(从2005-2006年第一学期起班主任补贴增至100元/月)。
3、师德建设效果显著
学校制定了《集宁师专教师师德规范》,相应制定了奖惩制度。重视“三育人”工作,要求教师以优质教学育人,行政后勤人员以周到服务育人,学校以严格的管理秩序育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还提出了以优美的“环境育人”的主张,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三)加强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积极开展了校园文明创建活动
学校长期以来都把文明学校的创建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为创建文明学校、和谐校园,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5年,获得集宁区首届届期制文明单位。
重视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近年来,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开展了星级文明教室评比活动,成立了学生文明教室评比自治委员会;开展了第八、九届宿舍文化月建设活动。
综合治理工作机构完整、机制健全、制度完善,设施齐备。学校继续实行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党委书记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确保警钟长鸣和长治久安。防范措施严密,对隐患事件及时处理。学校保卫处严格履行职责,大力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的治理,收效明显。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了校园文化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制度,配置了相关活动设施,有计划地开展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校团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积极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标志的第17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金鹰杯”大学生辩论赛、“希望杯”模拟讲课大赛为标志的第18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同时开展了向全校师生征集“美丽校园,亲手创造”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的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十分理想。2005-2006年连续两次获得自治区团委颁发的“三杯”竞赛组织奖。
学校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等组织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在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作品有多件入围,其中李海飞同学的篆书作品荣获自治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孟艳霞同学获表演一等奖。
加强宣传舆论媒体建设,利用《集宁师专报》、《集宁师专学报》、“校园广播室”等媒体,开辟阵地,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2005-2006年,宣传部、教务处、团委、学生处、马列部、保卫处等部门以及政史系、中文系、数学系等教学单位共举办专题学术讲座22场、报告会10场、党课讲座36场、团课讲座48场,深受师生欢迎,反响热烈。
3、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学校投资共600多万元用于校园网络设备建设。网络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力量较强,监管到位。
利用校园网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网站内容包括党团组织、组织领导、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学生工作、服务工程等栏目。建站以来,点击率最高的栏目已达千人以上。
(四)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明显见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实施顺利
1、开发和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初见成效
乌兰察布市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文物遗迹资源丰富,我校有计划地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节日,组织团员青年祭扫老虎山烈士陵园、举行入团宣誓仪式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效果很好。
此外,学校还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以及党课、团课等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师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学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6处,校团委与集宁区泉山社区、虎山街道办事处、兴和县壕欠镇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开展扶贫助困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农牧区和乡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政史系组织学生参观集宁战役陈列室、赴凉城考察贺龙革命活动纪念地等,教育了学生,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积极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师资格认定、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等教学活动。2001年成立了“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2005年开展了教师资格证认定工作,有4300多人顺利通过认定;建立了职业资格测试鉴定站,培训学生1081人,其中912人取得资格证书。
3、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开设课程,设施设备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规划 学校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之中,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2006年马列部德育教研室结合课程教学组织了全校学生才艺大比拼活动,把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延伸到了校外。
学校把德育设施的改善、设备的改造、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总体建设规划。新图书馆已经竣工,本学期开馆运行;体育馆和塑胶操场修缮一新,已经投入使用。
文化设施建设所需经费在基建经费和设备费中能够得到保证。
(五)学生工作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了保证
1、关心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学校积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专门成立了集宁师专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及助学贷款中心,制定了《特困家庭大学生资助规定》,2005-2006年共捐助379人。学校为特困生补助支出138616.5元,勤工助学补支出267561.9元。校团委于2004年成立了校园基金,通过校内外募集资金,捐助经济困难学生85人次,人均350元。
公寓管理中心为新生开通了“绿色通道”,2006级新生1980人,经济困难学生400人,学校批准3人免交学费、365人缓交学费、22人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为55人免费提供了全套行李用品。此外,公寓管理中心制定了《勤工助学组织管理条例》,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有计划地开展了勤工助学工作。
2、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得到改善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餐饮设施、条件的改善和食品卫生的检查与监督,采取措施确保质量。2006年度我校餐饮服务中心被评为乌兰察布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
完善了学生公寓生活设施,加大学生公寓管理的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效果良好。
学校各项收费完全按照收费许可证规定的标准收费。
3、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明显
教育系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开展了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为新生中的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制定了预案,适时给予帮助。
团委、学联女生部、心友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善用防御机制,活出阳光心态”以及“女性青春期生理卫生相关知识”等讲座,以及新生入学教育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都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校尚无因心理问题而发生的重大事件。
4、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就业指导制度得到完善。学校出台了《集宁师专关于规范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10多个,规范毕业生就业管理。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符合要求。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细致、全面。2005-2006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名列前茅。
5、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2006年,学校投资27万元购置了大客车一辆,为教职工解决了上课、上班交通问题;新建了行政办公楼,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投资装修了教工活动中心;新建了体育馆,配备了室内运动设施和设备;新建运动场,为教职工参与体育活动创设了理想场所;校工会每年组织教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体育竞赛、文艺演唱等大型活动,丰富了广大教职工的精神生活。
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按照《劳动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学校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没有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六)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学生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校党委高度重视在学生中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工作,制定了发展学生党员相关规定,坚持标准,保证质量。2005年发展学生党员568人,2006年发展530人。
重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系级设有党总支,下设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班级有党小组。党支部活动有创新,在学生中有威信。
2、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建设成绩突出 校党委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团委先后举办了多期学生干部培训班和团校培训班,提高了团干部和优秀团员的思想素质;2005年,校团委开展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2006年,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践行活动;团支部将团日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校团委定期检查、评比、表彰,形成了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
团委制定了《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条例》,学生党员质量有了制度保障。
重视并大力支持学生会工作,充分体现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发挥学生组织的活动优势和组织优势,增强了广大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发挥了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班集体和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各系都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与团日活动相结合,内容新颖,起到了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和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在我校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有E点集通社、春草文学社等32个学生社团。各学生社团组织以“社团-素质拓展的舞台”为主题,开展了大量有时代意义、健康向上、教育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活动。例如,“感动校园”征文大赛、“真情杯”校园短剧大赛,“科践杯”课件制作大赛,“墨缘杯”三笔字书法大赛等。2006年,书法协会获得自治区首届大学生社团评比“优秀社团”称号。
(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1、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2004年6月,学校召开了全校党建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我校的党建和思政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05年,学校为了从组织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专门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校党委及时制订了《集宁师专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举办了“全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研讨班”,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亲自主持。有关部门还组织了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讲座等活动。
2、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我校用于教育教学的投入是: 2004年1101万多元,占31.25%,2005年1032万多元,占34.13%。2005年事业支出4370万元,2006年事业支出5700万元。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投入达到了2-4%(其它科目下教学管理费、社团、宣传、集体活动费等项目支出)。
学校合理安排教育教学经费的支出,注重增加和改善教学设备和仪器,尤其是增加现代化教学仪器和设备。现有多媒体教室28个,计算机1160多台,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近年来,学校用于购置图书的经费达到650万元,尤其是2005年以来,先后数次派专人选购各类图书23万册,价值500多万元。
学校从2000年底开始筹划建设新校区,2001年正式开始建设。目前,新校区占地面积共741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通过各种方式及时配齐配足了相关教学设施。现在,有8个系近6000名学生在新校区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师资培训、奖励、学术会议、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大学生文化科技活动经费等费用,学校都足额给予满足。
(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特色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我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即:以提高学生师德水平和从教能力为出发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和日常行为管理,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的中小学师资。
上述特色是我校在面临诸多人才培养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际,积极探索,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积淀而形成的。在2006年的自治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我们认为,这一特色鲜明地反映了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提高学生师德水平和从教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灵魂和主线;强化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科技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师资,既是学校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显著的成果。
这一特色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我校多年办学培养、培训了大量中小学师资和社会实用人才的事实就是有力的证明。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经费相对不足 总体来说,我校的办学经费比较紧张,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经费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都比较合理,但是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仍然相对不足,在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还有些滞后,干部队伍的育人水平以及管理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题研究滞后 我校一贯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并组织了大量有意义的校园文化、科技、实践活动,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总结和提炼。
六、整改思路及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的实践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纳入财务预算,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保证教育效益。
(三)在实施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过程中,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继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切实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研究;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和社会科学有关文件精神,促进哲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提升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以上汇报,请各位专家予以审核、评议,提出宝贵意见。我校将以本次评估为契机,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整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续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创新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承担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工作任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工作,指导社会科学部教师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尤其是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提高全校教师整体素质,对大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效成为重要任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重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结合社会科学部近两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我们深深感到国家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十分重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更重大。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根据新形势、新目标要求,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和疏漏要找到并及时解决。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
1、课程设置与教学时数
学院一直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定为全体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保证了充分合理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一表1附后)
2、教师培训方面
2005年2月下旬,社会科学部选派6名教师参加了教育厅在长春举办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通过示范摩和听取教研科研经验交流,我们感到自己存在的差距很大,对我们进一步搞好教改和科研工作帮助极大。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继续严格把好课堂授课质量关。
教学工作中,科学选聘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遵守教学秩序,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2)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及科研水平。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进修或自学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大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互相促进,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获取前沿知识信息和其他院校和专家学者们的经验。C3)联系实际、研究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一环。
我校目前学生分为本科、专科、高职多个层次,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初高中教育、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和大学生的认识水平、行为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注重言传身教,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发挥好高校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3、精品课建设
为贯彻学院的教学改革,社科部决定将《法律》课程作为精品课进行试点。教师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据学生反馈信息表明教师授课风格、典型案例教学方式、图文并茂的课
件特色很受学生欢迎。社科部的法律课教师张国林老师在2004年学院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存在的不足之处还很多如:缺少CAI课件;现在制作的课件标准还不够高;创新程度不够。为改进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针对相关法律的修改信息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为满足教改需要,增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4、科研立项方面成果显著
近两年社会科学部教师围绕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项目开展教研、科研活动,2004年有8项课题结题。孙文山教授主持的课题《农业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省三等奖。金福来副教授主持的课题《振兴吉林老工
业基地须以点带面》王凤琴副教授主持的课题《邓小平理论“三进”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获得校级三等奖。2004-2005年已申报8项课题,已有2项批准为省级课题,6项批准为市级课题。社会科学部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了科研
能力,并有助于以科研理论成果指导教学实践。(科研项目一表2附后)社会科学部2004-2005年共发表科研论文8篇。(科研论文一表3附后)
5、学院扶持政策
学院鼓励社会科学部的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大部分教师都是省和市社科联会员,学院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进修、读研给予经济扶助。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晋升职称条件有所放松。为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特拨经费购进报刊、杂志、教学参考书、十六大精神辅导光盘、多媒体课件。学院在南北两个校区为社
科部专门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方便教师办公和进行教研活动。
6、教材订购和使用
我院在2003年和2004年使用
了两年省统编教材,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体系完整,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我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需,也便于指导学生自学。2005年选用了国家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立体化示范教材,引导学生
合理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也能缓解一下授课内容多而课堂学时有限的矛盾。
7、教研室和图书资料室建设情况。
社会科学部下设两个教研室,分别为德育教研室和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每个学期都按照制定的教研室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们在此集中备课、交流经验,齐心协力致力于教改和科研,并通过师生座谈会、各系教师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
和建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是,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的研究还须加大力度。教研室的设施还须完备,如电脑少给教师上网查资料带来不便。由于授课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常有冲突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教研活动的更好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教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科学部设有南北两个图书资料室,主要收藏了社科类的教学参考书籍,曾订阅过《新华文摘》《晾望》《求是》《高校理论战线》《半月谈》《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和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吉林日报等报刊,经费紧张。
现有的书刊远远满足不了教师增大自己信息量的需求,只得从网络上补充一些知识信息或教师个人购买的资料常拿到办公室实现资源共享。
8、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情况
社会科学部共有专职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7助教2人。无论从年龄上和职称上都呈比较合理的梯状结构。学历水平两位是硕士学位,三位硕士在读,其他的是学士学位或无学位,教师们应通过继续学习深造,改善学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和能力。面对近些年来高校扩招的新形势,我院两课教师人数偏少,个别教师工作中不得不双肩挑,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9、新课改方案筹备落实情况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学院教务处和社科部初步研究确定了实施计划,从06届新生开始实施新方案。
四年本科生开设课程有四大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2学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70学时;3.5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36学时,2.5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C40学时,2学分)
另外,开设形式与政策课(60学时,2学分),专升本的班级32学时。大专开设课程:
道德与法律(40学时,2学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0学时,5学分)
社科部教师通过教研活动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特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行过几次研究,并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认真研讨,从今年05届新生开始试点。
面对新的课改形势,我们更需要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现代化的教辅设施和材料来提高教学实效。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初步计划对04届以来的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四年本科,每学年20学时,三学年完成,总课堂理论教学60学时(计2学分),由社会科学部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由学工处安排各系书记负责机动性的搞活动,包括专题报告或讲座3到5 次。
教师配备由社会科学部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0人。使用的教材内容结合教育部}C2005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参考《时事报告》《半月谈》《参考消息》等报刊杂志,同时上网搜集资料,整理出授课内容。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使教学内容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推进这门课走向正轨。
2005年上半年,已执行第一步计划,对04届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10学时,在南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聘请两位校领导做专题报告,另外,社科部6位专职教师做了专题讲座。对学生布置了思考题,学生都上交了学习心得或论文,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
了成绩考核。(形势与政策授课一时间表4附后)
为搜集信息材料,改进授课方式手段,需要给予经费支持。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授课影响效果,希望安排多媒体教室授课。
学院领导比较重视形势和政策教育,协调教务和学工部门,安排授课时间和场所。并有两位校长亲自作了专题报告,深受学生欢迎,激发了学生关心时事的兴趣。
三.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教师们爱岗敬业,中青年骨干较多。但也存在不足,如理论教学人员数量少,这与学生数量配备比例不合理,平均学历水平偏低,教研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为弥补不足,应做一下努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研究生、博士人才,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给与倾斜政策。
2.加强师资培训,鼓励进修和攻读学位,给与宽松政策。
3.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团队精神,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到日常管理,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以上是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精神的具体做法和今后所要采取的措施。
第三篇:集宁师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自评
集宁师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自评
分 项 陈 述 报 告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高校工委关于开展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活动的通知》(内党高工发〔2007〕13号)要求,对照《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我校对2005-2006年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自查自评。现将自评结果分项陈述如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160分)
1.1 课程建设(分值60分,自评赋分59 分,评估得分: 分)
我校认真贯彻中央、教育部和学校党委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精神,提出“要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以建设。
学校在系统推进公共课程、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优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分工与协作,发挥教育课程的整体效应。
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2006年9月,成立了《集宁师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集宁师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每门课程均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完整,教学时数符合要求。
教材选用制度完善,教材建设成效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全部选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同时也少量试用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并由我校教师主编的优秀教材。自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哲学方法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分别用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哲学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分值50分,自评赋分 46 分,评估得分: 分)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马列部制定了详尽的教学改革计划和课程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努力达到“三贴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规范教学、有效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
积极推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学校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鼓励和帮助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授课。近年来,我校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多媒体和网络应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自制课件数量可观、质量合格,教学效果好。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科学反映学生实际水平为宗旨,大胆改革考核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1.3、教学质量(分值50分,自评赋分47分,评估得分: 分)
学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大学生修养”等2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目前正积极立项,准备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2门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
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加强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注重深入各系与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成立了教学督导处,加大了教学检查的力度;建立了教学评价的专家队伍和学生评教制度。近二年,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听课率达93%以上,考试合格率为95%以上,教学评估成绩平均90分以上。
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学术活动,马列部教学研究活动活跃、内容丰富、记载详细,效果明显;学校组织了4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使广大青年教师得到锻炼,一些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科研水平逐年提高,2003年由刘嵘、欧军教授主持的课题《“两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能力提高的研究》结题;2006年我校获准立项的自治区高等教育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有11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支柱建构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题就有3项;学校于2003年-2006年间分两批资助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8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类著作有12部;2006年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我校有9项成果获得政府二、三等奖和和优秀成果奖,其中,马列教研部主任刘嵘副教授的论文《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之比较》等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果就有4项。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150分)
2.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分值60分,自评赋分57 分,评估得分: 分)
为了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政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结构,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结构。目前,我校18名正高职称教师中,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人,副高级职称122人中,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8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级职称教师占6%。
在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本科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分别占100%和66%。有4位青年教师取得硕士学位,有8人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班,并获得结业证书。每门课至少有一名教师为骨干教师或者学术带头人。
学校积极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规划,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地开展了教师继续教育。2005-2006年,共派出16名教师参加各个层次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
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要求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同时在待遇上也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同且略有倾斜。
2.2、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分值60分,自评赋分58 分,评估得分: 分)
学校高度重视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配备了数量足、质量高、富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目前,学校党务系统干部54人,行政系统干部109人(副处以上),共青团干部67人。
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各系注重选拔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班主任管理实行考核制,凡考核合格者,发放班主任津贴(从2005-2006年第一学期起班主任补贴增至100元/月)。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高,有规划、有措施。2.3、师德建设(分值30分,自评赋分28分,评估得分: 分)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师德师能建设。学校制定了《集宁师专教师师德规范》,相应制定了奖惩制度。
学校重视“三育人”工作,要求教师以高质量的教学育人,行政后勤人员以优质的服务质量育人,学校以严格的管理秩序育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还提出了以优美的“环境育人”的主张,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120分)
3.1、校园文明创建(分值30分,自评赋分26分,评估得分: 分)学校长期以来都把文明学校的创建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为创建文明学校、和谐校园,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5年,获得集宁区首届届期制文明单位。
在创建文明学校的工作中,重视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近年来,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开展了星级文明教室评比活动,成立了学生文明教室评比自治委员会,2006年授予16个班级“一星级文明教室”称号;开展了第八、九届宿舍文化月建设活动。
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机构完整、机制健全、制度完善,设施齐备。近二年,学校继续实行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党委书记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确保警钟长鸣和长治久安。防范措施严密,对隐患事件及时处理。学校保卫处严格履行职责,大力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的治理,收效明显。
3.2校园文化建设(分值40分,自评赋分38 分,评估得分: 分)学校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了校园文化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制度,配置了相关活动设施。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计划、有方案,有组织,有实效。学校团委以自治区团委提出的“三杯”竞赛为统揽,以“贯彻十六大,创造新业绩”为主题,本着“在实践中提高,在创新中成才”的宗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标志的第17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金鹰杯”大学生辩论赛、“希望杯”模拟讲课大赛为标志的第18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同时开展了向全校师生征集“美丽校园,亲手创造”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的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理想。2005-2006年连续两次获得自治区团委颁发的“三杯”竞赛组织奖。
学校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等组织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在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作品有多件入围,其中李海飞同学篆书书法作品荣获自治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孟艳霞同学获表演一等奖。
加强宣传舆论媒体建设,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集宁师专报》经常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专栏,《集宁师专学报》优先发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撰写的论文和经验总结性文章,“校园广播室”及时播发相关动态,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2005-2006年,宣传部、教务处、团委、学生处、马列部、保卫处等部门以及政史系、中文系、数学系等教学单位,共举办专题学术讲座22场,报告会10场,党课讲座36场,团课讲座48场,深受师生欢迎,反响热烈。
3.3、学校网络建设(分值50分,自评赋分42分,评估得分: 分)学校投资共600多万元用于校园网络设备建设。网络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力量较强,监管到位。利用校园网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网站内容包括党团组织领导、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学生工作、服务工程等栏目。建站以来,点击率均达千人次以上。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120分)4.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分值30分,自评赋分27 分,评估得分: 分)乌兰察布市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文物遗迹资源丰富,我校有计划地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节日,组织团员青年祭扫老虎山烈士陵园、举行入团宣誓仪式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效果很好。
此外,学校还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以及党课、团课等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师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2、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分值40分,自评赋分36分,评估得分: 分)学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6处,校团委与集宁区泉山社区、虎山街道办事处、兴和县壕欠镇等单位签订协议,开展扶贫助困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农牧区和乡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政史系组织学生参观集宁战役陈列室、赴凉城考察贺龙革命活动纪念馆等,教育了学生,巩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积极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师资格认定等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2001年,我校成立了“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和鉴定工作;2005年,开展了教师资格证认定工作,目前已经有4300多人顺利通过认定;建立了职业资格测试鉴定站,开展了文秘、心理咨询师、计算机操作员、电工、化学检验工、营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鉴定工作,全校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的学生有1081人,其中912人取得资格证书。
4.3 文化素质教育(分值50分,自评赋分48分,评估得分: 分)
学校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之中,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2006年马列部组织了全校学生“才艺大比拼”活动,把素质教育延伸到了课外。
学校把德育设施的改善、设备的改造、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总体建设规划。新图书馆已经竣工,本学期开馆运行;体育馆和塑胶操场修缮一新,已经投入使用。
文化设施建设所需经费在基建经费和设备费中能够得到保证。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工程建设(150分)
5.1 关心和资助贫困生(分值30分,自评赋分28分,评估得分: 分)学校积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专门成立了集宁师专贫困生资助及助学贷款中心,制定了《特困家庭大学生资助规定》,2005-2006年共捐助379人。学校为特困生补助支出138616.5元,勤工助学补助支出267561.9元。
校团委于2004年成立了校园基金,通过校内外募集资金,捐助经济困难学生85人次,人均350元。
公寓管理中心为新生开通了“绿色通道”,2006级新生1980人,贫困生400人,学校批准3人免交学费、365人缓交学费、22人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为55人免费提供了全套行李用品。英语系06级学生杨瑞芬是个孤儿,属于经济特困生,学校给予特别关注,全部免除了学费、住宿费、行李用品费等费用,同时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制》栏目作了采访与专题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此外,公寓管理中心还制定了《勤工助学组织管理条例》,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有计划地开展了勤工助学工作。
5.2 注重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分值30分,自评赋分29 分,评估得分: 分)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餐饮设施、条件的改善和食品卫生的检查与监督,采取措施确保质量。2006我校餐饮服务中心被评为乌兰察布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
完善了学生公寓生活设施,加大学生公寓管理的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并调动其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效果良好。学校公寓中心多年编印《公寓周报》。
5.3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分值30分,自评赋分27 分,评估得分: 分)
教育系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开展了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为新生中的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制定预案,适时给予帮助。
团委、学联女生部、心友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善用防御机制,活出阳光心态”以及女性青春期生理卫生相关知识“等讲座,以及每年对新生开展的入学教育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都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校尚无因心理问题而发生的重大事件。
5.4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分值30分,自评赋分28分,评估得分: 分)就业指导制度建设得到完善。学校出台了《集宁师专关于规范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10多个,规范毕业生就业管理。加强就业工作理论研究,深入学习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三专、三化”的就业工作机制和模式,学校的就业工作显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符合要求。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重要议事日程。1999年,学校成立了学生工作委员会,下设就业办公室。2006年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了岗位责任。
增加就业指导经费投入。20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处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总支出约17.6万元。学校专门为就业工作设置办公及专用场地,使用面积达500多平米。为了方便用人单位举行小型就业洽谈会特设就业洽谈室两处。
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一年级从入学教育开始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进入二年级以后指导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如参加外语、计算机等校内外各类等级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现又推出多种职业技能认证培训;到了三年级着手择业意识的强化,就业技巧的丰富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全程就业指导,我校学生在求职竞争能力上明显增强。学校组织长期从事就业工作且经验丰富的学校领导、教师开办系列讲座,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毕业生就业工作处编印了《就业信息导报》发到学生手中。
注重联系和确定用人单位。就业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与区内各市、各旗县部分学校和其他用人单位与地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及实习关系,走出了一条校校、校企联合,高效、便捷、可靠、双赢的人才开发利用之路。我校已就业毕业生中有80%是通过学校推荐与校内招聘会实现就业。注重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了解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及广大毕业生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学校注意修订和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并及时印制成学生手册,使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完善班级例会制度。严格实行学生请销假、考勤制度。完善系领导、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的制度。在制定上述制度的同时,加强对执行制度的检查和督促力度。
2005年,自治区教育厅发文对我校的学生工作予以表彰,我校获“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5.5 为教职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分值30分,自评赋分25分,评估得分: 分)
2006年,学校投资27万元购置了大客车一辆,为教职工解决了两校区间的上课、上班交通问题;新建行政办公楼,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投资装修了教工活动中心;新建了体育馆,配备了室内运动设施和设备;新建运动场,为教职工参与体育活动创设了理想场所;校工会每年组织教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体育竞赛、文艺演唱等大型活动,丰富了广大教职工的精神生活。
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方面,按照《劳动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学校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没有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学校为确保教职工合法权益,制定了《教职工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利益分配公开、公平、公正、广大教职员工满意度高。
(六)学生党、团组织学生组织建设(150分)
6.1 学生党组织建设(分值60分,自评赋分59分,评估得分: 分)校党委高度重视在学生中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工作,制定了发展学生党员相关规定,坚持标准,保证质量。2005年发展学生党员568人,2006年发展530人。加强管理,重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起了党员保先的长效机制。
重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我校在系级设有党总支,下设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班级有党小组。党支部活动有创新,在学生中有威信。
6.2 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建设(分值60分,自评赋分58 分,评估得分: 分)校党委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学校设团委,各系设团总支,班级设团支部。团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2人;各系团总支设书记1人,干事若干人。
团委着重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先后举办了多期学生干部培训班和团校培训班,举办了“党团知识、国情、区情、校情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团干部和优秀团员的思想素质;2005年,根据团中央和自治区团委的要求,校团委开展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制定了实施方案;2006年,在全校团员青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了道德实践活动;团组织日常活动以团日活动为主,校团委制定了《共青团集宁师专委员会团日活动评分细则》,定期活动、检查、评比、表彰,形成了团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
团委制定了《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条例》,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高质量。
重视并支持学生会工作,发挥学校学生联合会在校党委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了系级学生工作机构,各系都设有学生工作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本系具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按时、顺利、准确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通过学工办、学联、系学生会等机构,学校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地传递到学生中间。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团员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6.3 班集体和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分值30分,自评赋分28 分,评估得分: 分)
各系都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与团日活动相结合,内容新颖,起到了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和凝聚人心的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在我校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有E点集通社、心友会、春草文学社、书法学会、摄影协会、红舞鞋等32个学生社团。校团委和学联加强领导、正确引导,以“社团-素质拓展的舞台”为主题,组织各社团开展了大量有时代意义、健康向上、教育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活动。例如,春草文学社的第十三届“感动校园”征文大赛、“真情杯”校园短剧大赛,科技协会的“科践杯”课件制作大赛,书法协会的第七届“墨缘杯”三笔字书法大赛等。2006年,书法协会获得自治区首届大学生社团评比“优秀社团”称号。
(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150分)
7.1 领导体制与机制(分值80分,自评赋分78分,评估得分: 分)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办学指导思想。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根本,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继续稳定并提高师范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放在重要地位。
2004年6月,学校召开了全校党建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我校的党建和思政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005年,学校为了从组织建设上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专门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宏观领导和把握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根据学校实际,校党委及时制订了《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学校举办了“全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研讨班”,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亲自主持。有关部门还组织了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讲座等活动,各系、各部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
7.2 经费投入(分值70分,自评赋分66分,评估得分: 分)我校用于教育教学的投入是: 2004年是1101万多元,占31.25%,2005年1032万多元,占34.13%。2005年事业支出4370万元,2006年事业支出5700万元。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投入达到了2-4%(其它科目下教学管理费、社团、宣传、集体活动费等项目支出)。
学校能够合理安排教育教学经费的支出,注重增加和改善教学设备和仪器,尤其是增加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现有多媒体教室28个,能够满足教师教学使用的需要。进一步加快了计算机室建设,目前教学用计算机达1160多台。
2001年以来,学校用于购置图书的经费达到650万元,尤其是2005年,学校先后数次派专人购进各类图书23万册,价值500多万元。
学校从2000年底开始筹划建设新校区,2001年正式开始建设。目前,新校区占地面积共合741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通过各种方式及时配齐配足了相关教学设施。现在,有8个系近6000名学生在新校区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师资培训、奖励、学术会议、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大学生文化科技活动经费等费用基本可以满足需要。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交流材料
一、工作特色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学院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书记、院长亲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明确了专人抓落实。全院上下基本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学院制定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内容、领导机构、实施步骤、具体措施与支持保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了部门,并作为每年对各单位进行量化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
院党总支每月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分析情况,明确任务,研究问题,促进了全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2、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配齐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由学生工作主任助理(后为院长助理)协助总支书记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加强以学生党员中的班团、社团干部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队伍建设。
二是结合学生和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班团、社团活动广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加强形势教育;结合重大节日,加强“五爱”教育;结合专业教学,学马列、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三观”教育;结合法律教育,加强遵纪守法教育;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各类演讲赛、辩论赛、技能赛,结合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参观、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入党评先,学党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女生特点,加强“四自教育”。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学生受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4、注重文明习惯养成,营造良好校风学风
一是强化学生宿舍管理,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制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开展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进宿舍和“文明寝室”评比活动。
二是持之以恒地开展学生文明行为教育。制定了《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文明礼貌用语手册》、《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文明公约》等制度。
三是科学管理,奖罚分明:一方面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对后进学生进行教育帮助。近4年来,共评选表彰了44名校级三好学生和20名优秀学生干部,4个优秀班集体、4个优秀团支部、3名省级三好学生、3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8名省级优秀毕业生,有4名学生获国家级奖学金,928名学生获校级专业奖学金。同时,对后进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一是对迷恋网络的同学,采取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领导、家长谈话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逐步警醒;二是对不爱上课的学生,通过班主任下寝室谈心,了解原因,与学生考勤、上课教师考勤、班主任每周检查考勤相结合,确保学生到堂上课;三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教师辅导,与学生自主努力、同学帮助、小组班级帮助以及参加培训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四届毕业学生398人,只有一人未毕业。四是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秉承“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倡导“力学力思、敦品励学”的学风。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6.26禁毒文艺活动、慰问聋哑儿童活动、“在党旗下成长”大学生征文比赛活动、“学雷峰进社区”活动、清明扫墓活动、献爱心捐款活动等,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现我院学生昂扬向上、学英烈、扶危济困的思想品格。二是响应学校号召,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积极开展“五个好”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四届毕业学生论文及答辩全部合格,并有一名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连续三年受到学校表彰;普通话全部达到要求的二级乙等以上;全部学生教育实习成绩优良。树立了我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务实新风。
二、工作亮点
1.组织发展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党总支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结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发展党员新途径,四年来,我院学生积极要求进步,近9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共发展学生党员301人(其中2012届学生党员人数达82人,占毕业班学生人数的59.9%),学生党支部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学院积极响应省、学校有关部门的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人数达到 99% 以上,90%以上的学生提交了质量较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学校、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校“先进集体”称号,2名指导教师获得“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87名学生获得“优秀个人”称号。其中,6名学生获团省委、省学联表彰。尤其是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院赴仁怀“三下乡”义务教育活动受到仁怀市电视台和遵义晚报的宣传报道,赴国家级贫困县赫章义务教育活动小组还在栋青分院募捐了大量衣物,自费运输到赫章农村,发放给当地的困难群众,支教活动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3.助学贷款工作成绩突出
通过核实,建立了我院贫困学生档案。先后共帮助79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手续,同时积极寻求学校有关部门为34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找到了勤工俭学岗位。四年来,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积极催缴学生各种费用,按学校要求做到零拖欠,受到学校的表彰。
4.考研工作名列学校前茅
一是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明确考研的方向。早启动、早动员,对一、二、三年级考研动员不间断。二是切实抓好考研工作的五个关键环节:报考环节,填报志愿环节,复习环节,复试环节,调剂。
二是做好导向,营造考研氛围。鼓励专业教师与学生结成“考研对子”;及时召开考研经验交流会,让考上研究生的同学现身说法与准备考研的低年级同学进行交流。
三是效果显著。近四届毕业生共有67名学生考上研究生,平均考研率16.8%。其中:09届毕业考研率达到11.5%;10届考研率达到16.4%;11届考研率达到24.8%;12届考研率达到13.13%。学院连续四年受到学校的表彰。5.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级成绩好
针对多数学生英语成绩不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通过举办“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主题班会、考研经验交流表彰会、学生大会等方式,给学生灌输学好英语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营造出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二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强化激励措施。加强与大外部任课教师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利用“一帮一”结对子,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凡是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在综合测评的总成绩上加分,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的重要参考条件。
三是根据《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共产党员若干行为规范(试行)》,要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英语学习、考研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承担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工作任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工作,指导社会科学部教师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尤其是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提高全校教师整体素质,对大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效成为重要任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重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结合社会科学部近两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我们深深感到国家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十分重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更重大。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根据新形势、新目标要求,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和疏漏要找到并及时解决。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
1、课程设置与教学时数
学院一直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定为全体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保证了充分合理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一表1附后)
2、教师培训方面
2005年2月下旬,社会科学部选派6名教师参加了教育厅在长春举办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通过示范摩和听取教研科研经验交流,我们感到自己存在的差距很大,对我们进一步搞好教改和科研工作帮助极大。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继续严格把好课堂授课质量关。
教学工作中,科学选聘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遵守教学秩序,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及科研水平。
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进修或自学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大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互相促进,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获取前沿知识信息和其他院校和专家学者们的经验。
c3)联系实际、研究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一环。
我校目前学生分为本科、专科、高职多个层次,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初高中教育、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和大学生的认识水平、行为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注重言传身教,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发挥好高校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3、精品课建设
为贯彻学院的教学改革,社科部决定将《法律》课程作为精品课进行试点。教师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据学生反馈信息表明教师授课风格、典型案例教学方式、图文并茂的课
件特色很受学生欢迎。社科部的法律课教师张国林老师在2004年学院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存在的不足之处还很多如:缺少cai课件;现在制作的课件标准还不够高;创新程度不够。
为改进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针对相关法律的修改信息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为满足教改需要,增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4、科研立项方面成果显著
近两年社会科学部教师围绕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项目开展教研、科研活动,2004年有8项课题结题。孙文山教授主持的课题《农业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省三等奖。金福来副教授主持的课题《振兴吉林老工
业基地须以点带面》王凤琴副教授主持的课题《邓小平理论“三进”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获得校级三等奖。2004-2005年已申报8项课题,已有2项批准为省级课题,6项批准为市级课题。社会科学部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了科研
能力,并有助于以科研理论成果指导教学实践。(科研项目一表2附后)社会科学部2004-2005年共发表科研论文8篇。(科研论文一表3附后)
5、学院扶持政策
学院鼓励社会科学部的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大部分教师都是
省和市社科联会员,学院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进修、读研给予经济扶助。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晋升职称条件有所放松。为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特拨经费购进报刊、杂志、教学参考书、十六大精神辅导光盘、多媒体课件。学院在南北两个校区为社
科部专门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方便教师办公和进行教研活动。
6、教材订购和使用
我院在2003年和2004年使用了两年省统编教材,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体系完整,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我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需,也便于指导学生自学。2005年选用了国家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立体化示范教材,引导学生
合理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也能缓解一下授课内容多而课堂学时有限的矛盾。
7、教研室和图书资料室建设情况。
社会科学部下设两个教研室,分别为德育教研室和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每个学期都按照制定的教研室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们在此集中备课、交流经验,齐心协力致力于教改和科研,并通过师生座谈会、各系教师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
和建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是,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的研究还须加大力度。教研室的设施还须完备,如电脑少给教师上网查资料带来不便。由于授课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常有冲突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教研活动的更好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教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科学部设有南北两个图书资料室,主要收藏了社科类的教学参考书籍,曾订阅过《新华文摘》《晾望》《求是》《高校理论战线》《半月谈》《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和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吉林日报等报刊,经费紧张。
现有的书刊远远满足不了教师增大自己信息量的需求,只得从网络上补充一些知识信息或教师个人购买的资料常拿到办公室实现资源共享。
8、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情况
和能力。面对近些年来高校扩招的新形势,我院两课教师人数偏少,个别教师工作中不得不双肩挑,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9、新课改方案筹备落实情况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学院教务处和社科部初步研究确定了实施计划,从06届新生开始实施新方案。
四年本科生开设课程有四大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2学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70学时;3.5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36学时,2.5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c40学时,2学分)
另外,开设形式与政策课(60学时,2学分),专升本的班级32学时。
大专开设课程:
道德与法律(40学时,2学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0学时,5学分)
社科部教师通过教研活动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特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行过几次研究,并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认真研讨,从今年05届新生开始试点。
面对新的课改形势,我们更需要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现代化的教辅设施和材料来提高教学实效。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初步计划对04届以来的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四年本科,每学年20学时,三学年完成,总课堂理论教学60学时(计2学分),由社会科学部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由学工处安排各系书记负责机动性的搞活动,包括专题报告或讲座3到
5次。
2005年上半年,已执行第一步计划,对04届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10学时,在南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聘请两位校领导做专题报告,另外,社科部6位专职教师做了专题讲座。对学生布置了思考题,学生都上交了学习心得或论文,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
了成绩考核。(形势与政策授课一时间表4附后)
为搜集信息材料,改进授课方式手段,需要给予经费支持。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授课影响效果,希望安排多媒体教室授课。
学院领导比较重视形势和政策教育,协调教务和学工部门,安排授课时间和场所。并有两位校长亲自作了专题报告,深受学生欢迎,激发了学生关心时事的兴趣。
三.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教师们爱岗敬业,中青年骨干较多。但也存在不足,如理论教学人员数量少,这与学生数量配备比例不合理,平均学历水平偏低,教研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为弥补不足,应做一下努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研究生、博士人才,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给与倾斜政策。
2.加强师资培训,鼓励进修和攻读学位,给与宽松政策。
3.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团队精神,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到日常管理,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以上是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精神的具体做法和今后所要采取的措施。
200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