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防震减灾法》 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
自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的情况,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市人大执法检查组于7 月份到各县区相关单位就《防震减灾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震减灾法贯彻实施情况
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逐步提高。
(一)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加强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在市防震减灾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进一步推动了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全力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强化防震减灾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修改完善了《宏观异常监测制度》,制定了《震情短临跟踪方案》。
(三)努力提高震灾综合防御能力。市、县区抗震设防备案全部纳入到了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办理抗震设防备案50项,备案率达到100%。同时简化了备案程序,使备案办结时间由原来一周简化到3天,基本实现了即来即办,全部实现了电子化备案。市、县区抗震设防备案工作全部按照工民建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管线工程、其它工程7大类进行电子化备案。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重点抓了政府投资项目抗震设防监管,成效显著,民居抗震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市、县发放《农村建房勿忘抗震》读本.(四)扎实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组织好大型宣传活动。市地震局下发了《关于做好5.12期间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好唐山地震纪念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通知》,市、县区防震减灾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利用“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日”、唐山地震纪念日集中开展宣传活动。
(五)地震应急工作稳步推进。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市县区政府落实“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震救灾新机制,加强抗震救灾指挥部制度建设,市、县区政府均成立了地震应急指挥部,加强交通、电力、通信、水利、学校、医院等领域基础设施和重点部位地震风险排查和抗震加固,不断完善了市、县区政府、部门、行业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和备案,100%县区完成了防震减灾主要成员单位、学校等人口密集部门预案修订和备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大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还需提高。县区地震工作多由科技局下属单位承担,管理体制不顺。新上的项目 技术系统复杂,数据日常分析处理量大.(二)地震应急能力总体较弱。各级政府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部分县、区没有组织过应急演练,没有开展过地震应急工作专项检查。
(三)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防震减灾知识缺乏,自救互救能力差。
第二篇:防震减灾法系列宣传
(上接第一版)平凉市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法》系列宣传活动家。一是《平凉日报》4月30日发表了市政府副市长曹复兴的《认真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努力提高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水平》署名文章,从思想认识、工作任务、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对全市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作出了安排部署,提高了《防震减灾法》的社会影响。二是4月30日至5月5日,在平凉城区和六县县城主街道悬挂宣传横幅20多条,营造了学习贯彻《防震减灾法》的社会氛围。三是各县(区)结合实际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庄浪县和静宁县在县城广场开展了集中宣传,展出展板74面,散发宣传资料1万多份。崇信县利用县委党校干部培训班对79名乡镇干部进行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培训;灵台县在什字乡和西屯乡开展了科学发展观法律知识“五进”宣讲活动,向150多名乡村干部宣讲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公众防震减灾法制意识。平凉局
定西市地震局根据省地震局的通知精神,高度重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召开会议对全市防震减灾法宣传活动做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全市地震系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把深入学习贯彻防震减灾法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与宣传、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协作,整合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突出宣传针对性和实用性,采取点面结合,集中宣传与分散宣传结合,资料宣传与媒体宣传结合,法律法规、地震科普常识和民房抗震知识宣传结合,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防震减灾事业的氛围。二是精心筹备认真制作宣传材料。市地震局组织工作人员,整理了定西市地震环境和震情形势、历史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防御、应急救援、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科普知识宣传内容,喷绘制作了26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宣传展板。各县区地震局也按照要求印制了宣传资料,制作了宣传展板,精心筹备了一周的宣传活动。三是从4月30日开始,市地震局联合安定区地震局采取流动和固定宣传的方式,分别在定西市正立广场和定西主要繁华街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展出展板、散发传单、解答群众疑问。临洮、渭源、通渭、陇西、岷县、漳县分别在县城繁华地带进行了集中宣传,共展出宣传板面近百幅,悬挂横幅12条,散发宣传资料近两万份,接待咨询群众朱春生
白银市地震局按照省地震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白银市地震局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4月3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蓉兰,市人大副主任王有琪、市政府副巡视员戚登胜等领导出席市地震局在市政府统办楼前举办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宣传仪式,并参加了宣传活动。县区地震局分别在县区政府所在城区中心地带,采用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散发传单,摆放宣传图板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在宣传活动期间,全市共悬挂宣传横幅18条,摆放展板40多块,散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4月30日和5月1日出版的《白银日报》连续登载了由市地震局邓德纯局长解读1000
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白银局 庆阳市地震局与西峰区防震减灾办4月30日联合进行了《防震减灾法》宣传活动。按照市政府要求,市地震局在4月28日召开的全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期间,安排、部署了新修订《防震减灾法》上街咨询宣传活动,会议要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配合搞好这次宣传活动。当天,庆阳市地震局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与西峰区防震减灾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100余人,在明生百货商城门口,采用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影视播放、展出宣传版面等形式,开展了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防震减灾法宣传活动,活动期间,悬挂横幅20条,展出了宣传展板5块,发放了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宣传彩页10000多份,发放《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图本》各1000多本,地震小常识卡片1200份,地震紧急避险小卡片300份。庆阳局
酒泉市地震局和肃州区地震局4月30日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大明步行街入口处设立宣传点,开展《防震减灾法》宣传活动。为了使这次宣传活动取得实效,酒泉市地震局提前制订了《宣传活动方案》,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保障了经费,确保了宣传活动的有序开展。《酒泉日报》上刊登了市政府副市长柴绍豪的《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大力提升我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署名文章,进一步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责等。大型宣传活动期间,酒泉市地震局和肃州区地震局共悬挂横幅4条,共向公众发放了5000份《防震减灾法》、1000册《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500册《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1000册《地震基本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还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台、报纸和广播,告知相关部门和广大公众我省将于5月8日正式开通“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增强震时自救和互救能力。酒泉局
武威市地震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切实依法推进武威市法定防震减灾工作职能的履行,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09年4月30日向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加强学习,深刻理解《防震减灾法》的重要意义。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认真组织好本部门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广泛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防震减灾法》,切实让全社会了解《防震减灾法》,特别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准确地掌握《防震减灾法》的各项规定。通过开展学习、培训和宣传,为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强化措施,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法》的贯彻实施。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对各级政府、地震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了全面规定。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深刻领会,明确任务,找准定位,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落实法律制度的措施,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相关工作的管理。要加强行政执法,及时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要加强工作沟通与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提高防震减灾能力。三是加强监督,确保《防震减灾法》的全面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防震减灾法》贯彻实施的监督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纠。要加强层级监督,对下级相关部门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的工作,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各级地震部门要积极争取得到人大、政府对《防震减灾法》的执法检查和行政检查,确保《防震减灾法》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防震减灾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配合支持,为《防震减灾法》的贯彻实施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为促进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刘创远
临泽县地震局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在黄金时段播放宣传标语一周,有效地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在街上设臵“宣传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达100多人次;在群众最为密集的香古寺庙会设臵宣传台,发放宣传材料10000多份;在城区街道悬挂宣传横幅2条;大力宣传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通过这次系列宣传活动,使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深入人心。临泽局
皋兰县地震局结合全县实际,4月30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4月30日,皋兰县地震局在县城主街道开展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展板21块,将印制的法律法规、防震减灾知识、地震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等12000多份宣传材料进行了发放;还对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社区、县城各中小学校和重点建设单位等开展了宣传,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宣传教育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还与县教育局联合发文,在全县各中小学内开展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地震知识专题观摩活动,主要从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地震应急避险、地震自救互救等方面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保一方平安的目的。在县城中心广场专门制作了一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专栏,选登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部分章节,并在应急避险标识牌下制作了9块永久性防震减灾宣传牌,对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面临的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等进行了宣传。通过这次专题宣传活动,受到公众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魏代论
肃州区地震局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4月30日在人员密集的大明步行街,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展出展板、悬挂横幅、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结合争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活动,5月4日在南苑小学为该校18个班1000多名学生举办了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为纪念5.12地震一周年,5月4日到东洞、上坝、总寨三乡镇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为乡镇政府、农家书屋、学校及农贸集市散发《防震减灾基本常识》、《农居地震安全基础》、《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地震应急救护知识》、《地震知识》等宣传材料2000余份。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肃震宣
广河县地震局4月29日在县城中心齐家文化广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法》实施宣传活动。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马梅英,副县长张育晖亲临现场指导,县建设局、安监局、质监局、项目办、工商局、电力公司等部分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也参加了宣传活动。为了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广河县地震局在宣传活动前积极准备,在中心街道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活动当天,悬挂宣传展板200多张(幅),发放《地震知识报》1200多份,散发传单5500份,发放《地震知识读本》2400多本;在主会场外,州、县地震局还出动宣传流动车,在人口集中的滨河市场、县城河北开发区、祁家集镇、三甲集镇、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深入宣传;县地震局还会同县城建局利用齐家文化广场大屏幕,黄金时间播放《防震减灾法》宣传片。这次活动时间长、宣传形式新、途径渠道宽、质量层次高、影响面广、收效显著,为5月12日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和国家减灾委员会确定的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拉开了序幕。预计活动结束时受教育群众将达60000多人,受教育学生达3500多人。广河局 城关区地震局为了学习和传达贯彻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准确掌握法律条款规定,深刻领会其内涵,近日组织全局职工学习了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与原法相比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全面,制度更加完善。该法的修订坚持了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指导思想,坚持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发展战略,坚持了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职能、强化了部门职责、强化了科技支撑、强化了法律责任、强化了社会参与、强化了条件保障。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必将为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会议要求全体职工充分认识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认真做好普法宣传,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行使好防震减灾法律赋予的职责。继续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防震减灾三大战略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建立“政府领导、分级管理、部门负责”的工作体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城关区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城关局
山丹县地震局利用4天时间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对照旧法,对新法逐章逐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讨。局长武世雄结合山丹县防震减灾工作特点,深入浅出的对法律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条文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使大家对《防震减灾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同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原来的《防震减灾法》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防震减灾工作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需要通过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予以解决和规范。通过对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学习,提高了大家对《防震减灾法》重要性的认识。大家认为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与原法相比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全面,制度更加完善。下一阶段,山丹县地震局将提前准备,积极筹划,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做好《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同时,使工作人员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落实。黄琳业
全民携手 防灾减灾
各地组织开展首个“防灾减灾日”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酒泉市地震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酒泉市地震局及时召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活动方案,制定保障措施。及时向各县(市、区)地震局转发了省局的相关文件,制定了酒泉市地震局《关于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的意见》、《关于开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地震局要按时完成的规定的活动动作,同时要紧紧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创新活动。5月5日,酒泉市防灾减灾委员会召开成员会议,会议通过了“酒泉市首个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工作进行了着重研究和强调。从4月15日开始,即着手准备宣传资料,并分发各县(市、区)地震局。
4月30日,在《酒泉日报》上刊登了市政府副市长柴绍豪的《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大力提升我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署名文章,进一步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责等。5月12日,酒泉市地震局局长牛元樟接受了酒泉市广播电台的专访。在酒泉地震短信平台、《酒泉日报》、酒泉市广播电台等媒体上连续播发或刊登5月8日开通“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电话。4月30日,酒泉市地震局联合肃州区地震局在肃州区人流较为集中的大明步行街入口处,悬挂4条宣传横幅,宣传现场共散发各种宣传资料5600余份,接受咨询50余人次。开展“六进”宣传。市局和各县(市、区)地震局积极将《防震减灾法》送进相关机关,进入学校开展防震知识讲座,深入农村集市宣传农居抗震设防工程,联合社区设立宣传专栏,到有关建筑企业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介绍,到部队进行应急座谈。在酒泉师范学校展出32副地震知识宣传挂图,组织全校2100名师生参观,还轮流观看《中小学生地震知识专用盘》;为酒泉师范、体校、酒泉中学、育才中学等7所学校送去宣传书籍、挂图以及报刊;应酒泉市监狱的邀请,组织专人到监区通过挂图、讲座和发放资料的形式讲解防御地震和如何开展震时自救及互救。从5月7日至15日期间,市局和各县(市、区)有条件的地震局连续开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监测台站和应急物资库,接受社会公众的参观。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酒泉)连续接待了1500名师生和社会公众参观。至目前,先后接待公众42300余人次,肃州区双塔强震台接待了120余人次参观和考察。
5月11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酒泉市地震局召开了由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地震专家学者、基层单位和相关监测台站负责人参加的“未雨绸缪话汶川,刻不容缓防地震”主题座谈会。
酒泉市和肃州区两级政府联动,5月12日在肃州区政府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展出8块展板,散发了宣传资料1.3万多份,接受公众咨询80余人次,各县区地震局也向公众发放宣传资料达4万份。县市区地震局还积极组织地震应急演练,7县市区共有8所学校和1个公众场所进行了应急演练,共有13500余名师生和35名公众参加。酒泉局 兰州市地震局及时向各县区转发了《关于做好首个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并认真组织安排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防灾减灾日当天在东方红广场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兰州市地震局展出展板36块,发放宣传传单1万余份,防震减灾科普读本1000册,并组织宣传车巡回宣传。70所市属学校在科普宣传周组织主题班会、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并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参与学生达10万余人。宣传周期间,各县区地震局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兰宣
金昌市地震局组织印制4幅宣传横幅,悬挂在市区主要街道和十字路口,与金昌市电视台新闻部协调,邀请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防灾减灾日系列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从5月8日开始连续1周采用字母飞播的方式,通过金昌市电视台向社会发布了开通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公告,并在5月11日的《金昌日报》头版上刊登了题为《我省开通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的专题报道。同时,组织了近20名志愿者在4月20日至5月1日期间拨打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电话。在防灾减灾宣传周,金昌市地震局先后派工作人员给市实验小学和金川集团公司七小部分学生进行了地震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5月12日,金昌市地震局又联合金川集团公司六中开展了“了解地震知识,关注生命安全”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金川集团公司六中共组织初二年级300多名学生到地震局参观学习。还以现场提问作答的形式开展知识竞赛,给回答正确的同学当场颁发纪念品。
当天,金昌市地震局还与金川区宝运里社区、金昌市消防支队、金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开展了主题为“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走进社区,防震减灾意识深入人心”的防震减灾宣教活动。发放《地震知识》彩色折页宣传册和宣传彩页共1000余册(份),解答社区居民的各类咨询30多人次。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和防震减灾知识图片展。下午6时开始组织全局职工在金昌市长泰花园小广场开展了地震知识宣传和防震减灾知识图片展,此次活动共展出防震减灾知识图片展板24块,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解答公众的各类咨询100多人(次)。金昌局
武威市地震局与武威地震台联合在文化广场设立宣传点,悬挂横幅,粘贴卡通宣传画,展出展板20块,向公众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副市长徐文善带领市减灾委同志在展台前听取了赵光辉局长对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介绍后,对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5月11日古浪县地震局与市地震局联合在古浪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和防震演练。凉州区地震局与武威第六中学在5月12日“防灾减灾日”组织学生进行了应急避险演练,13日市地震局与凉州区地震局在武威市凉州区第六中学举办了地震知识专题讲座。受凉州区武装部邀请,武威市地震局、凉州区地震局在武威荣华公司预备役训练基地做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受到一致好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有计划的开展城乡社区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市县区电视台对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进行了报道,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武威局
临夏州地震局5月4日与市地震局在临夏市红园文化广场举行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月宣传启动仪式,市上四大班子领导,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市上各乡(镇)等20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活动中,出动宣传车五辆,展出展板36块,横幅6幅,发放宣传资料1.5万多份,并邀请临夏市“枫叶红”、太平鼓队等四支社区群众文艺宣传队手持条幅在市红园路等街道进行了宣传。5月11日,州地震局与县地震局在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进行了地震应急演练。5月12日,临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地震局在市一中举行了全校地震应急演练,市上四大班子领导出席,特邀州地震局、州教育局、州科协领导观摩演练活动,参加人数达3000多人,同时,州、市领导并为荣获省级科普示范学校的临夏回民中学,临夏市一中和荣获临夏市科普示范学校的市二中等10所学校进行了授牌。
向折桥中学、九眼泉小学、罗家湾小学发放《地震科普知识读本》400册,发放《地震知识》500份,还对临夏市折桥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陈马村砖厂职工等进行了宣传教育。
深入集镇开展了宣传活动,利用双休日、抓住农村集市有利时机,在多个集镇进行宣传,并深入到学校、医院、乡镇、村委会、宗教场所等进行宣传,共出动宣传车17次,悬挂横幅22幅、展出展板158块,散发各种资料50000份。开展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拨打宣传工作,及时安排各县(市)地震局,组织工作人员拨打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电话。
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开展了宣传活动。与《民族报社》联系,在中国临夏网上进行投稿宣传,组织动员全州地震系统工作人员进行投稿活动,在中国临夏网上登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5.12”纪念文章,报刊共登载了11篇地震科普知识稿件。
5月16日,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分管领导参加,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等四十多个单位联合在东乡县城参加了科技周活动启动仪式,州、县地震局设立了咨询点,出动宣传车一辆,挂横幅一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
临夏州
甘南州地震局在首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全方位、多渠道的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一是积极协调甘南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滚动播放“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构建和谐安全社会”、“加强防震减灾 关注生命安全”的宣传口号;二是在州委门口悬挂“尊重规律讲科学 防灾减灾重行动”的横幅;三是及时安排各县地震局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四是在合作市香巴拉文化广场举行防震减灾知识集中宣传活动;五是组织全体职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活动;六是联合教育、科协、民政等部门为荣获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院校的合作一中举行授牌仪式和开展应急演练及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州政府副秘书长刘毓临,州教育、科协、民政部门的领导,甘南州地震局全体职工和合作一中全体师生共2千多人参加了授牌仪式。授牌仪式后,发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材料一万多册。还观摩了学生地震应急演练和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整个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本局编写的“地震科普知识读本”、“甘南州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家庭防震减灾常识”等各类读本1万余本,各类宣传单5万多份,接受咨询近2000余人。张云
白银市地震局在首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中,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当日9时30分,由市地震、民政、消防、武警、医疗、疾控等市减灾委成员单位联合举行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正式开始。随着总指挥长的一声令下,警报响起,警灯闪烁,警笛长鸣,十几辆红色“抗震救灾”车紧急驶向模拟地震灾害现场,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警戒组、搜救组、起吊组、起重组、破拆组、救生组、医疗救护组7个救灾小组按各自分工开展救援工作。大约半小时后,“地震现场”被困人员被全部救出,紧急送往安全区域进行救治。随后,卫生防疫人员全副武装进入“灾区”,进行现场消毒,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查“灾区”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全市社会各界约2000余人现场观看了模拟地震灾害综合应急演练。
当天,市地震局根据市减灾委的统一安排,还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防震减灾横幅5幅,在市政府统办楼前设立宣传咨询点,现场展出展板40多块,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现场解答咨询人员500人次,在万盛公园举行了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问答活动,白银电视台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白银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还就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开通采访了白银市地震局邓德纯局长。胡旭珊 天水市地震局和各县区地震局分别在5月11日和12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月11日,市地震局及各县区地震局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广泛进行宣传,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等地震局宣传时还邀请人大、政府、政协等相关领导以及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莅临指导,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5月12日,市地震局协同天水市地震学会、秦州区地震局参加了在市龙城广场举行的由市四大组织领导牵头、市减灾委员会负责,天水市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全民携手,防灾减灾”活动启动仪式和“关注灾区教育,让爱无限延伸——为灾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大型爱心募捐活动。启动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长杨维俊做了重要的讲话,市领导及各部门相关领导参观了市地震局宣传版面并现场咨询和指导。在这次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16000多份,《地震知识》增刊3000余份,悬挂气球条幅2条,宣传展板4块,悬挂防震减灾挂图10张,接受咨询2000多人次。各县区地震局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也分别开展了宣传活动。麦积区地震局、张川县地震局在县区政府的组织下,协同民政、交通、消防、林业、水利、卫生、科协等部门在天水火车站广场、县区中心等公共场所组织了大型宣传活动。
5月16日,天水市地震局还参加了由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在清水县轩辕广场牵头举办的“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大型科技宣传周活动。市地震局、清水县地震局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展出展板、发放材料、接受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天水局
平凉市地震局和县区地震部门以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地震科普常识、应急避险常识和互救自救技能、农村民房抗震知识为宣传重点,制作悬挂防灾减灾标语70条,展出展板400多块,散发宣传材料近10万份,不间断播放《防震减灾法》和地震科普知识音像资料,宣传教育群众10万多人,极大地增强了公众的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宣传周期间,共在平凉铁中等17所中小学校举行地震应急演练10次,举办地震科普知识讲座13场,播放《地震来了怎么办》等科普宣传片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2万份,向24000多名师生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识,提高了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借助“科技三下乡”活动,与科协等部门深入崆峒西阳、华亭山寨等6个乡镇,展出展板139块,播放科普片4场次,举办科普讲座3场,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平凉日报》5月12日发表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景山同志的署名文章《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切实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并对全市一年来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5月7日至12日,分别在平凉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播出《地震在中国》和《地震的防护与自救》两部科普片,并通过手机短信向社会公告了播出时间,方便群众收看。崆峒、静宁、泾川等县(区)也在电视台播放了地震科普片、宣传标语等,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在平凉门户网站设臵专题栏目,登载大量汶川地震资料、图片以及防震减灾知识、视频资料。同时,在报纸和网站刊登了“我省开通12322防震减灾热线”的公告。华亭县根据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县地震办、民政局分管领导带队,县卫生、教育等部门工作人员参加,组成28人的宣传队深入山寨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进乡镇活动。活动期间,共张贴宣传标语96副,悬挂横幅8幅,展出挂图和展板76块,循环播放科普光盘,散发宣传资料35000多份,接待参观咨询群众8400多人。同时,县地震办、民政局、卫生局的专业人员还为山寨乡50多名干部举办了2个小时的科普知识讲座。平凉局
张掖市地震局和各县区地震局精心准备,在张掖市中心广场组织开展了一次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展板展示、分发《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知识材料,设立咨询台,播放防震减灾录音、影碟等形式,为群众现场讲解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和震时自防自救知识。当天参与和咨询群众达2000余人,共发放宣传材料5000多份。张掖局
庆阳市地震局与庆阳市科协上午在东湖公园门前联合进行了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在东湖公园门前搭建起了拱门,悬挂横幅10幅,制作抗震救灾宣传展板50余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5 万余份。下午在庆阳市附属中学举行了地震应急演练。庆阳市副市长刘秉宁、市委副秘书长李永洲、市政府副秘书长豆亚平、市地震局局长王占林及市内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院院长50余人参加了此次演练。演练结束后,刘秉宁副市长与各学校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刘秉宁副市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学校要把地震应急演练纳入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序列之中,要牢记5.12汶川大地震的教训,每年要举行2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地震应急自救、互救避险的常识。他向各学校负责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搞好宣传教育,二是要搞好预案制订,三是要搞好应急演练。庆阳局
嘉峪关市地震局5月12日在五一商城门口参加了由市民政局、地震局、国土资源局等15个单位组成的防灾减灾日大型宣传活动,市委常委、副市长杨伟出席了宣传活动并现场观看了防灾减灾图片展示和宣传材料。本次宣传活动期间,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横幅10幅。展出《防震减灾法》和地震科普知识展板30余块,接受群众咨询百余人次。发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单6000余份,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扑克300余副。嘉峪关市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冯旭发表了题为“勿忘血的教训,重视防震减灾”电视讲话,嘉峪关日报相继刊登了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文章,市电视台在黄金节目时间滚动播放了《防震减灾法》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当天,还出动宣传车,沿新华路、胜利路、建设路主要路段播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利用嘉峪关防震减灾网、嘉峪关日报、雄关周末报、嘉峪关电视台、嘉峪关电台等全方位宣传,增大宣传覆盖面,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显示度。嘉峪关局
清水地震局5月7日组织并协调县科技局、县科协、县教体局等6个单位在县城中山路进行了集中宣传活动。宣传期间,分管科技、地震工作的副县长王卫成分别对6家宣传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宣传活动期间,悬挂了“防灾减灾宣传”横幅1幅,沿街张贴了宣传标语50条、展出展版20块,散发宣传资料2000份,并开展现场咨询500多人(次)。5月12日,清水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中秋带领政府办、地震、公安、民政、交通、水利、教育等20多个部门负责同志到县五中、西关小学、东关小学等观摩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8000多名师生参加演练活动,整个演练活动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午12时,县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检查了各单位在县城主街道和广场开展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本次宣传活动期间,悬挂横幅30多幅,展放图文并茂的宣传版面和挂图200多块,散发各种传单4万多份,播放各种录音录像20余盘(盒)。副县长刘中秋还同地震、科技、司法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清水局
阿克塞县地震局5月12日上午10时,由阿克塞县教育科技局、民政局、广播电影电视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等单位在文化广场开展了“积极防御地震灾害、构建安全和谐社会——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暨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活动期间,通过电视台穿插播出宣传标语,各单位在主街道都悬挂了宣传条幅。活动期间,共发放《地震知识》200份,地震常识读本400本,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1000余份,接待过往群众咨询160余人次,并展出展板50余块。并组织中小学师生1200人前来观看学习。阿克塞县幼儿园还开展了就餐逃生演练和地震应急演练,县中小学各开展了一次地震应急逃生避险演练和消防灭火的实战演练。阿克塞
广河县地震局会同县科协、国土局等防震减灾成员单位于5月12日在齐家文化广场举行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这次宣传活动悬挂横幅标语4条、宣传挂图200幅,展出展板10块,发放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单1000余份、发放《地震知识课本》800本、《地震知识》3000份、张贴标语120条,还出动宣传车进行巡回泛宣传,受到公众的广泛欢迎。广河局 舟曲县地震局5月12日,与县科技局深入街头社区、校园对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在立节乡、憨班乡、峰迭乡、南峪乡、大川镇等乡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宣传活动期间,在憨班中心小学等学校共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3次,授课师生共计1864名,悬挂宣传标语2幅,张贴《突发地震灾害自救知识》挂图105张,科普挂图8套64张,散发宣传资料6千余份。通过这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各自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聂立民
宕昌县地震局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在5所中小学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在电视台播放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县地震局会同县教育局、科协、国土、民政局等十多个单位于5月12日还在城关中学开展了以“加强防震减灾,提高应急能力”为主题的科普知识系列宣传活动。12日14点28分副省长郝远和陇南市副市长何兴林及县委、政府等主要领导参观和观摩了当天的中学生应急演练和悼念活动,并参观震后重建工程;县民政局为困难学生发放了困难救助金;地震、科协、国土资源等部门发放了防灾减灾资料和宣传单15000多份;县地震局业务负责人还专门做了一场生动的地震科普讲座报告。朱五泉 城关区地震局和三十五中学共同主办的城关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在三十五中学揭牌。城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龙富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凯,区人大副主任高新国,区政府副区长付晓利,区教育局局长张军、区地震局局长朱济生及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并进行了地震应急演练。14时15分,地震应急演练正式开始,学生们在应急演练指挥部的指挥下,迅速有效序的撤离到操场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14时28分,三十五中学的操场上,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国旗下,全校1400多名师生肃立默哀,缅怀逝去的同胞。随后城关区地震局向三十五中学赠送1500本《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一组宣传展板,一台智能触摸屏,学生可随时查阅地震信息和地震知识。城关局
甘州区地震局召开了防震减灾专题报告会暨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甘州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全体队员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上,张掖市地震局副局长姚吉禄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高度,紧紧围绕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建设,从分析我国地震灾害的特征及张掖市的地震形势入手,全面、深入地讲解了地震基础知识、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等。报告会结束后,区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28个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展开讨论,座谈会就当前的地震形势形成了共识,关于下一步如何发挥各部门职责达成了一致,取得了很好成效。甘州区
西固区地震局5月12日在兰州21中学进行了地震应急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乱、听从指挥,师生严格按照演习预案快速行动,演练达到预期效果。西固区地震局还以防灾减灾日为载体,5月19日在西固城街道玉门街北社区举办首个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社区文艺活动,通过合唱“防震减灾之歌”,快板“遇到地震怎么办”、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发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材料1万多份,进一步拓宽宣传途径,提高宣传效果。西固局
天祝县地震局5月12日在县城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红色的充气彩门上悬挂着“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横幅,围绕“积极防御地震灾害,构建安全和谐社会”活动主题进行宣传。当天,县地震局展出宣传展板10块,彩色挂图30余幅,向公众赠送宣传资料3000多份,前来咨询人数达200多人。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普及推广了科学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技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张彪 刘长才
第三篇:人大代表法执法检查报告
根椐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我镇切实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的贯彻执行力度。现就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组织机构健全、制度逐步完善
我镇现有县级人大代表64名;镇人大代表70名。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全镇县级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代表按村
编为18个代表小组。
镇人大为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密切同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代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主要是以村为单位进行联系。二是建立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在镇人大的指导下,各代表小组普遍建立了代表小组学习制度、活动制度、联系选民制度和接受监督制度,规范了代表小组的活动。三是建立代表工作激励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给予表彰奖励;强化对依法履行职务、带头勤劳致富的人大代表的宣传报道,以激励人大代表学先进赶先进、争当人民满意的好代表。
二、代表法的学习宣传逐步深入
代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镇人大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人大代表以及政府干部,认真开展了对这一重要法律的学习、宣传和培训,使代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结合普法依法教育进行学习宣传,主要利用张贴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开办专栏等形式宣传《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并聘请我镇法律副校长对代表进行培训。二是结合换届选举进行学习宣传。人大代表换届前,我镇认真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代表法,引导选民按照代表法规定的代表条件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使换届选举成为群众学法用法、严把代表入口关、提高代表素质的过程。三是结合镇人代会召开期间进行学习宣传,使代表进一步明确法律赋予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四是组织政府干部学习代表法,提高其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和依法行政的意识。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代表法正在被人们所认知。
二、会议期间的代表履职行为逐步规范
一是镇人大认真按照代表法的要求,组织开好我镇第一届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镇人大为确保代表参加本级人代会和在会议期间履行好职务,行使好权利,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会前将会期和议程提前通知代表,并要求代表广泛走访选民,认真调查,为参会做好相关准备。由于各项工作到位,人代会的代表参会率达到了100%。二是积极行使代表职权。人大代表在本级人代会期间,都能较好地依法行使各项职权,认真听取和审议了政府、人大工作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报告,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献计献策。本届以来,在人代会上,代表共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29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镇人大按照代表法的要求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和建议的督办,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镇人大按代表法的要求积极组织代表开展代表评议工作,加大了监督力度。通过评议,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部分代表提出部分村社道路损坏严重等问题,镇政府立即对存在问题的道路进行了改造,为群众出行带来了方便。三是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监督激励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本届以来,全镇人大代表已全部回原选区向选民进行了述职,报告了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接受了选民的评议,听取了选民的意见。通过述职和评议,使人大代表接受了选民的监督,密切了与选民的联系。
五、代表履职的能力逐步增强
镇人大都注重了把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以学习《代表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人大工作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采取办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的办法对镇人大代表进行了全员培训。二是为代表提供学习材料。积极为代表订阅《中国人大》等学习材料,使广大代表的代表意识逐步增强,履职能力逐步提高。
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部分人大代表代表意识较差,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些代表将人大代表视为一种荣誉称号,不是一种职务,不调查研究,不了解政情政务和社情民意;有的代表把人大审议当成是一般的开会学习,只作表态式的发言,说些好话、套话,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不出实质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二)加强对代表的培训。对代表进行培训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有效措施,要加强对人大代表的民主法制宣传和教育,使其认清自己的特殊身份,提高民主法制和履行职务意识。要丰富代表学习培训的内容,让代表多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和人大工作基本知识等。同时,注重代表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并进行必要的考核,使培训收到实效。
第四篇:2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防震减灾法》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震减灾法》办法
(2012年11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防御地震灾害,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工作方针‟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实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第五条 „组织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
灾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无偿提供编制防震减灾规划需要的相关资料。
防震减灾规划由批准机关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符合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
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原则、内容和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防震减灾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征求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防震减灾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十二条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在规划实施中期阶段,应当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修改防震减灾规划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三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十七条 „预报发布‟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应当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地震谣言。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合理划定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不得干扰和妨碍地震监测台网的正常工作。
第四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地震应急避难的需要,依据城乡规划合理确定或者建设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地震应急避难所必需的交通、供水、通信、供电、排污、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有的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和学校操场等场所可以辟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应当设置明显标志。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应当对场所和设施等进行维护和管理,保持应急避难通道畅通。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村居民住宅建设质量监管机制,提高农村居民住宅的抗震能力。
第二十四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一)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两侧各4千米区域的;
(二)在地震研究程度及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前款规定地区的范围,由州、市(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出并经自治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认后执行。
第二十五条
下列地区应当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一)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城市和位于地震动参数0.15g以上的城市;
(二)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的大型厂矿企业、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新建经济开发区。
第二十六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报告质量负责。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承接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当向自治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十条 下列单位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一)供水、供电、排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单位;
(二)交通、铁路、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单位;
(三)学校、医院、文体活动场馆、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管理单位;
(四)水库、电站、矿山、石油化工企业管理单位;
(五)三级以上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单位;
(六)金融、广播电视等单位;
(七)档案馆、博物馆、自治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因地震灾害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或者影响的其他单位。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报送备案的地震应急预案内容进行审查和评估。
第三十一条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地震应急演练,其他单位和组织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要求组织地震应急演练。
地震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并按照原程序报送备案。
施外,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公告震情、灾情以及抗震救灾动态信息;
(二)组织、调配志愿者和有能力的公民参加抗震救灾活动;
(三)依法征用抗震救灾设施装备、场地和其他物资;
(四)其他应急措施。
第三十七条 地震灾区、波及区人民政府应当收集、汇总地震灾情,及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地震灾情。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供地震应急基础数据,为地震现场观测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第六章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三十九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为地震应急救援、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的具体工作由自治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财政、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卫生、国土资源、测绘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承担,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调查评估结果。
(一)地震监测设施建设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二)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三)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与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
(四)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情况;
(五)地震动参数复核情况。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物价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抗震救灾需要的食品、药品、建筑材料等物资的质量、价格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资金、物资以及社会捐赠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履行监督检查、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由其主管部门、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编造、散布地震谣言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篇:新防震减灾法读后感
具体来说,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有以下新内容、新特点:
一是新增防震减灾规划一章,明确了规划的内容、编制和审批程序以及规划的效力和修改程序。特别是要求防震减灾规划应当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监测台网、震情跟踪、预防措施、应急准备等做出具体安排。
二是强化地震监测预报。新法规范了地震预测意见的报告和地震预报意见的统一发布,规定地震工作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对海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监测预报工作,并增加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以及震后地震监测和余震判定的规定。
三是加强地震灾害预防。明确了对已建相关工程的抗震性坚定和加固,提高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建立了鼓励城市编制地震小区规划图的法律制度,加强了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管理。
四是完善地震应急救援。新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进行了衔接。明确了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主体、程序和内容,强化了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国际救援的组织协调,明确了地震灾害的分级和地震应急预案的启动,完善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职责,规范了震情灾情信息的上报与发布制度。
五是规范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新法总结汶川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明确了政府在恢复重建中的责任,对过渡性安置方式、安置点的选址和用地以及生产恢复等做了规定,明确了恢复重建中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并对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灾害现场清理保护等做了明确规定。
六是新增监督管理一章,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挪用救灾资金和物资,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对有关资金、物资以及捐赠款物的监管。
一、基本情况
《防震减灾法》修订,是在总结法律实施10年来的经验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完善。
法律修订案在保留原法总体结构的基础上,新增加了2章:一是,防震减灾规划,二是监督管理。原法共48条,修订后为93条,新增加条文45条。对原法律40余条进行了修改、完善,仅个别条款未做修改。
法律修订案的主要特点:强化了政府职能,强化了部门职责,强化了社会参与,强化了条件保障,强化了科技支撑,强化了法律责任
防震减灾法确立的主要法律制度有32项,其中:新建的法律制度11项,完善的法律制度16项,未修改的法律制度5项.《防震减灾法》对防震减灾管理职能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涉及各级政府的职能有28项
——涉及地震部门的职能有26项
——涉及相关部门的职能有22项
二、法律制度
(一)新建的法律制度
1.建立了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标准的制度.;新规定了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第十条);新规定了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应当遵守国家标准(第二十条);新规定了有关建设工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防要求相衔接(第三十六条)。
2.建立了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提升地震监测能力的制度
新规定了国家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的要求(第十七条); 新规定了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制定相应地震监测台网规划的职责(第十八条);新规定了水库、油田、核电站等重大建设工程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或者强震动监测设施的要求(第十九条);新规定了海域地震监测和火山监测的要求(第二十二条);新规定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应当增加地震监测台网密度的要求(第三十条);新规定了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第三十一条)。
3.建立了地震监测台网运行、信息共享和社会服务制度.规范了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的要求(第二十一条); 建立了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和信息汇交制度(第二十五条);
4.建立了震情会商制度
对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组织召开震情会商会、形成震情会商意见或者地震预报意见以及对地震预测意见的评审、为政府提出对策建议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第二十八条)
建立了余震监测和地震监测资料和信息管理的制度(第三十二条)。
5.建立了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从事地震监测活动制度
对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从事地震监测活动应当遵循的审批程序、采取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三条)
6.建立了地震小区划制度
对国家鼓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地震小区划图,以及地震部门负责审定地震小区划图,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七条)
7.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
对政府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管理,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措施,国家予以必要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第四十条)
8.建立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度
对城乡规划应当确定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第四十一条)
9.建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立与管理制度
对国家、省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县政府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进行了规定,对救援队伍的装备配备进行了规定(第五十四条);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的条件保障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五条);
10.建立了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制度
对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的方式、选址、用地、次生灾害防范、治安以及生产恢复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第五十九条至六十三条)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进行了规定。(第五十六条)
11.建立了政府、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行政检查职责进行了规定;对审计机关和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进行了规定;对防震减灾的社会监督进行了规定。(第七十五条至八十一条)
(二)完善的法律制度
1.完善了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法律对防震减灾管理体制的规定进行了修改(第五条),突显了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地位。
法律明确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职能,并且明确了地震部门承担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日常工作的职能。(第六条)
2.完善了防震减灾的社会参与制度
在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基础上,新规定了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新规定了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第八条);
新规定了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地震预测意见的处理措施(第二十六条); 新规定了有关单位和个人观测到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处理措施(第二十七条);
新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组织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第四十六条);
对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中的社会参与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3.完善了防震减灾的经费保障机制
法律在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新规定了将防震减灾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四条); 新规定了国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第十一条);
新规定了国家对乡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给予必要支持(第四十条),等等。
4.完善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制度
将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民防震减灾意识,作为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一条原则,写入法律总则(第七条);
明确规定了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措施;
明确了各级地震工作部门对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指导、协助、督促职能(第四十四条)。
5.完善了依靠科技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制度
对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依靠科技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进行了规定(第十条);将防震减灾技术纳入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第十四条);对依靠科技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进行了规定(第十七条);
对国家鼓励、支持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了规定(第四十三条);
对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救援新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三条); 对通过开展震后建设工程破坏机理调查、完善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抗震设防措施进行了规定(第六十五条);
对编制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应当依据新的基础资料和经地震部门复核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了规定。(第六十六条)
6.完善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制度
法律修订案将原法对防震减灾规划规定的一条扩展为一章,对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权限、程序、坚持的原则、包含的内容、规划的发布、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第十二条至第十六条)
7.完善了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划定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制度,建立了地震监测设施受到破坏后地震部门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修复的职责(第二十三条);
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纳入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程序,强化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从源头把关、保护地震观测环境的职责。(第二十四
8.完善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
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时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强化内容进行了规定(第十四条);
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震情跟踪、工作意见、强化工作措施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第三十条);
对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设工程抗震加固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九条);
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贮备进行了规定(第四十二条);
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市、县人民政府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进行了规定。(第五十四条)。9.完善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
在原法规定的基础上,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新增了以下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和省两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审定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地震部门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第三十四条);
明确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第三十五条第二款);
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提高抗震设防要求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三款);
明确规定了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第三十六条);
明确了各相关主体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各环节工作中的责任(第三十八条);
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地震部门对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检查职责。(第七十六条)
10.完善了地震灾害保险制度
对国家发展有财政支持的地震灾害保障事业进行了政策性规定(第四十五条)。
11.完善了地震分级响应机制
建立了四级地震响应机制,与国家相关法律及预案相对接;对各级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应当预案的启动进行了规定(第四十九条);
对救援力量的统一部署以及外国救援力量的调配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七第);
对震情、灾情、抗震救灾信息的管理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二条)
12.完善了震情、灾情上报和发布制度
规定了地震震情、灾情信息上报的要求,完善了信息发布的要求。(第五十二条)
13.完善了震后紧急措施制度
对地震灾害发生后,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进行了规范,包括人员抢救、伤员救治、基础设施抢修、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第五十条)
14.完善了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制度
强化了政府组织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的职责,同时明确了地震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承担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具体工作的职责。(第五十八条)
15.完善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制度
强化了政府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职能(第六十四条);建立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制度(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
规范了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第六十九条);
明确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的要求、遵循的原则、善后处置、强化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第七十条至七十四条)
16.完善了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一方面,对管理部门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行政不作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对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增加了处罚措施、加大了处罚力度。(第八十二条至第九十一条)
(三)未作实质修改的法律制度
1.军队参与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制度
规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法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职责。(第九条)
2.地震监测台网的统一规划与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规定了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第十八条)3.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
规定了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仅对该法律制度的文字表述进行了完善,实质内容未作修改。(第二十九条)
4.建设工程抗震加固制度
规定了抗震加固的要求、工程范围,除对加固范围进行完善外,制度未作改变。(第三十九条)
5.地震应急预案制度
规定了编制预案的主体、要求和内容,以及预案的备案,对制度未作实质性修改。(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
三、贯彻实施
(一)完善配套法规规章
立法工作是动态的、发展的、长期的,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
修订或者制定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据《防震减灾法》的新规定和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推进《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修订工作;
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要根据《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和实际需要,推进防震减灾地方法规的修订工作;
三是,对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工作,比如地震紧急救援、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活动断层探测等,各地要加强研究,条件成熟的可以先行推进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
四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实施时间较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规章,逐步上升为地方法规;
五是,继续加强地震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规范防震减灾管理和技术活动,为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地方立法:要有地方特色;要有可操作性;要将法律赋予政府的职能尽可能落实到部门;要强化落实法律制度的措施。
(二)推进法制宣传教育
要坚持防震减灾方针政策宣传与法制宣传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与科普宣传相结合;坚持社会公众宣传与重点对象宣传相结合;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
1.强化干部职工的法制培训。要将法律法规知识纳入职工教育和培训计划,通过在业务培训班中开办法制课程、举办专门的法制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
2.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积极推进防震减灾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台站等主题活动。针对不同宣传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活动。开展主题活动,要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相结合。
3.开展好重要纪念日的宣传活动。各单位要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防震减灾法》施行纪念日、国际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宣传周等时机,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社会的法制宣传。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和阵地建设。通过举办宣传骨干培训班,增强防震减灾普法工作者的能力。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台站、互联网平台、流动展版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便捷的方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地震行政许可审批,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关,为首府提供公共安全保障。虽然现在已有先进的地震监测手段,但目前世界上能够成功预报地震的先例还很少,所以工程抗震设防就是防震减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大防震减灾法的宣传力度,提升市民防震减灾意识。与此同时,引导业主做好地震行政许可审批,严格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要求,做好工程安全性评价。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组织防震减灾行政执法检查,引导新立项的工程业主自觉做好安评工作。对于桥梁、水库、50米以上高层建筑等重大工程,地震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督促其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一,要做到依法执法。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坚持实体合法、程序合法.要健全地震行政执法的规章制度。执法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执法资格。不执法犯法,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执行得当,杜绝不依法执法、执法过当的行为。
第二,要做到敢于执法。行政执法权,是《防震减灾法》赋予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神圣权力。建立执法责任制,将执法工作的责任层层落实,落实到具体的管理部门,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发现违法行为,必须及时查处,不能不闻不问,或听之任之。
第三,要做到善于执法。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不能以罚代管。要探索与其他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的途径,提高执法工作效率。要针对执法工作中的难点,开展专项检查和执法活动,抓好典型案例,提高执法工作的社会显示度。
(四)加强法制监督检查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和指导,积极向人大汇报工作,吸取人大的意见。
要健全防震减灾法制监督机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要对同级有关部门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的情况进行监督。
要积极争取人大、政府开展《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和行政检查活动,推进法律制度的落实。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
要依法开展地震行政复议工作,既要保障正确执法行为的实施,又要对乱执法、执法过当等错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五)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防震减灾法》赋予了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能,各单位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各自的管理职能进行全面的清理。
要根据清理结果,制定推进法定职能履行的工作方案,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落实到人。
凡是《防震减灾法》赋予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能,在地方立法中,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将政府的职能明确规定到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
不能明确规定到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为政府履行管理职能制定方案,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推进。
(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防震减灾要面向社会,必须强化社会管理。
开展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工作,就是依法动员和规范全社会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在管理防震减灾工作过程中:必须真正树立以震情为中心的观念;必须始终坚持全面防御的道路;必须切实致力于“防震”、落脚于“减灾”。
要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要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创新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
要研究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实施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工作内容不同、性质不同,工作方式、方法也不同; 要做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切实改变忙于事务、疏于管理,缺位、越位、错位并存的现象;
(七)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地震部门的工作宗旨是保障全社会的地震安全。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只有将工作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服务于社会,与社会形成互动,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要不断探索防震减灾服务于社会的途径;要不断促进工作成果向公共服务产品的转化; 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
(八)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要对法定职能履行中涉及的政务信息进行清理,建立政务信息公开目录。
要拓展公开渠道,改善公开方式,方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和查询防震减灾政务信息。
特别要规范震情、灾情信息的发布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是提高城乡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措施。为此,修订草案做了以下规定:
一是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制度。修订草案规定,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规定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十七条)
二是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修订草案规定,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对于已经建成的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建设工程,应当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第三十八条)
三是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修订草案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抗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建设示范工程,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第三十九条)
四是规定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学校应当把地震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第四十三条)
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完善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制度,提高了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加强了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的管理要求。
与1997年颁布的原《防震减灾法》相比,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中的相关规定更加细致、明确。比如,新法中增加了“防震减灾规划”和“监督管理”两个章节,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的防震减灾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新法中增加了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规定。在“地震灾害预防”一章中,新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并将需要采取必要抗震加固措施的工程范围扩大到“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提高了对上述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新法还增加了有关农村抗震设防的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从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建设示范工程,逐步提高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水平”。
此外,为了有效地遏制违法行为,新法还对现行防震减灾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作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对有关人民政府、地震工作部门或者机构以及单位、个人的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保证新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是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的重要工作职责。《防震减灾法》提出,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近年来的震害经验表明,按照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建造的房屋建筑能够基本达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为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的相关要求,要进一步总结汶川大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情况,积极组织全面修订相关工程建设标准,提出建筑工程特别是学校、医院等建筑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这类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各地要严格执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监督管理,把学校、医院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建成最安全、最放心的工程。
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工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建筑、中小学校、统建住宅和其他限额以上工程,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按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杜绝无证设计、无设计施工和无抗震措施工程。同时,积极开展基层工匠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