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社区建设年工作汇报11(baidu)
党建为基 勇闯新路
积极探索服务型社区建设新模式
xx街道党工委
今年,xx街道党工委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坚持“一二三四”社区建设工作思路,扎实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力度,完善为民服务设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走出一条贴近民声、契合民意、服务民生的服务型社区建设新路。
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模式
一是区域党建,开放有序。为积极应对政治新常态,实现辖区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全覆盖,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人群特点、功能定位等因素,我们分区划片成立区域党委,建立完善“1+4”党组织架构,“1”即:一个片区一个区域党委;“4”即:每个区域党委实施“街道党工委——区域党委——社区、两新、驻区单位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四级管理网络。每个区域党委书记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或党工委委员兼任,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区委党委委员,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使辖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逐步达到“优势资源共享、社区事务共商、辖区党员共管”的目标。
二是党员分类,严格管理。以区域党委为依托,建立完善党员分类管理“三站五评”工作方法,促使党员尽职履责。“三站” 1 即:在每个区域党委设立在职党员联系站、流动党员服务站和自管党员互动站,让各类党员都能在社区参与党的生活和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五评”即:街道出台《党员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按照党员“五带头”标准,确定“党性锻炼、发挥作用、服务能力、群众反映、自身形象”等五项定星指标,每年经过“自我认星、党员评星、群众议星、支部定星、党工委审星”等五项评定程序,评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对优秀党员进行广泛宣传和大力表彰,对不合格党员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真正使党员管理严起来、党员素质高起来、党群互动多起来。
三是组织搭台,党员唱戏。我办深入开展“百问百解”党建工程,认真落实党员报到制度,整合党员队伍,将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及时编入网格党小组,发挥各类党员不同特长和优势,全面统筹,唱好党群互动戏。在扎实做好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建立台账基础上,各社区结合151名在职党员、874名自管党员和52名流动党员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编设53个党小组,设立“扶贫帮困”、“助老爱幼”、“绿色生态”等6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做到“设岗定责”,绘制“社区民情图”,社区通过公示牌或宣传栏等形式,将辖区党员服务队和党小组长的姓名、专业特长、联系方式、承诺事项等向社区居民公开,接受监督。居民遇到急事、难事、烦心事,根据自身需要,及时拨打电话与党员服务队队长或党小组组长联系,由服务队队长或党小组组长安排党员上门服务,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隔天,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实现“群众困难不出户、党员服务送上门”。截至目前,2 我办网格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书记为辖区居民解决小区路面硬化、安装小区监控、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等实际问题347个。
二、突出试点带动和基础提升两个抓手,打开为民服务新局面
一是开创新建商住小区“1+3”协商共建模式。蓉湾社区作为一个新建的商品房社区,如何适应现代化高档住宅小区管理的新形势,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摆在蓉湾社区党支部面前的崭新课题。早在2014年11月底,社区召集业主建立了共建和谐家园委员会,这就是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由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携手共同管理、协调小区事务的“1+3”协商共建模式,通过积极搭建“和谐家〃邻里情”三类群众自治平台,开创居民自治、管理规范、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第一类“和谐会客厅”,挨门挨户走访,登记掌握人员信息,发放《居民意见调查表》136份,汇总提炼后形成《居民需求调查报告》,让居民们参与楼道自治活动,感受“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共同参与制定《居民公约》;第二类为“和谐睦邻团”,在社区中形成亲子团、学习团、服务团、文体团等4个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邻里了解,加深邻里感情;第三类为“和谐圆桌会”,以区域党委为领导、居委会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支撑,吸纳辖区内业委会、物业公司、公共单位、两新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商议事,整合资源,确保社区自治活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重点开展老旧社区硬件提档升级工作。2014年10月以来,我们投入社区建设资金350余万元,用于紫南、中储、紫辰、3 蓉湾、博瑞、航海等6个社区办公用房进行了改扩建和功能提升。预计下半年将投入200万元对剩余办公用房面积不达标社区进行全面提升。按照市、区两级标准,对现有社区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打造社区级服务中心和社区托老站。今年,计划建成托老站2个,目前已全部完成。
三是以“四个结合”全面落实四项基础制度。与学习教育相结合。结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党员干部通过参与集体学习、总结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干部走访入户等方式,将“四项制度”用于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进行民意调查816户、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20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余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1起。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在辖区开展重点工作和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时,充分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目前,通过“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召开民情分析会、党群议事会等20余次,共同协商解决问题30多个。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为更好地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我办积极探索“公办民建、公办民助”等形式的便民服务新模式,将部分公共服务交给专业化社会组织或社会机构承担,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服务社区。目前,我办以“公办民建”的形式,与社会组织“馨家苑”签订协议,将航海社区约600平方的临街三层楼房作为其在我办的服务基地,辐射周边4个社区开展便民服务。后续,还以“公办民助”的形式,即购买社工岗位,陆续在蓉湾社区和紫光社区设立工作站,实现对辖区所有社区专业化服务的全覆盖。与廉政建设相结合。办事处每个班子成员签 4 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进行廉政谈话,保证领导班子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实施党务政务公开,规避工作流程中的廉政风险,实现阳光权力。
三、加强三大服务功能,实行为民服务新举措
一是社区行政服务实现“一口清”。为了解决社区工作繁重、人员数量不够多和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我们在社区推行“一口清”服务,即社区工作人员对上级有关政策和规定、社区的基本概况、所在网格居民的基本情况,本人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做到一清二楚,有问必答,有疑必解。二是社区便民服务实现“一刻钟”。将网格内的政府机关、医院、学校、邮局、家政、水电气暖站点、餐饮店等资源纳入“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绘制“一刻钟生活地图”,以网格为单位进行公示,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在封闭楼院依靠社区物业提供日常维修服务,在无主管楼院成立“便民维修小分队”,公布维修电话。同时,不定期到社区巡回开展义务维修活动。三是社区文化服务实现“一揽子”。文化活动是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完善设施、填补空白、整合资源”三部曲完成社区文化服务“一揽子”工程。在完善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将文化功能室纳入整体布局,设置书画室、心灵茶社(心理咨询)、多媒体排练厅等功能用房,满足群众日常文化需求。在填补文化服务空白方面:在蓉湾社区,我们拿出100平方米办公用房,引进了“锐普书屋”文化书店,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阅读、低价办理借书卡、享受购书超低折扣等一系列低偿和无偿服务。在整合文化资源方面:我们要求每个社区每月至少举办两场文化活动,活 5 动内容提前通过办事处微信公众号发布,邀请居民踊跃参与。今年以来,各社区相继举办了“跳蚤市场”、党员志愿者进社区、“读书日”、爱心义诊、消防演练和六一节等主题活动30多场次。特别是4月底,在法制公园组织开展了“社区文化达人”评选活动,各社区自编自导的60多个节目登台表演,为辖区居民献上了一份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
四、打造四支服务队伍,提升为民服务新水平
经过长期实践,我们通过打造社区、社工、社团和志愿者“四位一体”服务队伍,以社区服务团队为核心,社工、社团、志愿者三方联动的工作模式,在社区大力开展“四心”服务,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促使为民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一)以社区服务团队为核心,提供便捷高效的舒心服务。今年,我们以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同时,通过开展“三提升”活动,强化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树立起了社区工作者新形象,展现了社区工作人员新风采。一是提升社区人员数量。为加强社区服务力量,我办下发《关于选派优秀机关干部下社区工作的通知》,倡导机关干部下社区工作,出台激励措施,明确有社区工作经历者优先提拔任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向社区倾斜,形成“小科室、大社区”工作格局。目前,已有11名机关科室工作人员主动报名到社区工作。二是提升人员素质。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大家讲堂”、社区工作应知应会考试和鼓励报考社会工作师等举措,不断充实社区工作者自身业务知识储备。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为破解“门难 6 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我们创新服务形式,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社区网站和居民QQ群等形式,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大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微笑多一点,说话慢一点,动作快一点,效率高一点),评选出“党员示范岗”、“微笑服务之星”等,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人、教育人、鼓舞人,争当群众的“知心人”。
(二)社工、社团和志愿者服务团队三方联动,满足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一是让社工的贴心服务成为社区多元化服务的补充剂。我们通过培养、招聘和购买等多种形式引入社工参与社区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婴幼儿、育龄妇女、失业下岗人员等群体,提供日间托老、残疾康复、青春家园、四点钟课堂、孕妈妈课堂、亲子活动和就业知识培训等贴心服务。二是让社团的热心服务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平衡器。我们通过成立夕阳红文化艺术团、心连心调解帮帮团、民族舞蹈队、老年模特队、梧桐树绘画兴趣组、社区妈妈团等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满足辖区群众文化娱乐需求。三是让志愿者的暖心服务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感器。各社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团员志愿者服务队、红领巾志愿服务队、便民志愿服务队、民事调解志愿服务队和党务政务监督队等志愿者队伍30多个,志愿者充分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开展志愿服务50多场次,服务辖区居民1500多人次,源源不断地向社区注入正能量。
今年来,我办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四项基础制度”,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7 的思路,立足实际,创新方法,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整合资源,依靠群众,营造环境,做到了“工作区域全覆盖、服务群体全覆盖、环境提升全覆盖、专业服务全覆盖”,社区建设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局面,使居民群众真切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参与度,有效推动了辖区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二篇: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团结社区就社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以汇报。一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我们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紧紧围绕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开展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思路:通过抓好社区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社区工作网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和党员、居民代表、社区单位一道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加强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居委会依法开展活动,社区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加强领导,切实加强班子的自身建设
随着城区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社区所承担的职能和任务越来越繁重,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作为我们团结社区,从城郊村变成了城市社区,还面临着思维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就必须首先把社区班子自身建设好,我们不断加强学习,除了党的政策、理论、社区基本知识学习外,有的同志参加了党校研究生班、大专班学习,有的同志参加了夜间电脑班培训,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社区规章制度、并时刻作到了制度的落实,对社区阵地进一步进行了改善,现在社区一些日常工作基本实现了电算化。
二、加强党的建设,积极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多种形式开展党课教育
总支改变过去党课教育读一下文件、念一段新闻的做法,而是通过党员自己讲、宣传部领导深入社区讲、党校老师讲、参观城市建设现场讲等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党员参加党课教育的积极性;很多老党员年龄大,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依然按时坚持学习。
(2)我们积极探讨社区党建和私营党建工作,与民政局党组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虹桥公司建立了党支部并对支部班子进行了“双推直选”
(3)在党员中开展党员带头、党员志愿者活动。建立了党员义务夜间巡逻队、党员社区义务监督员队等志愿者服务队伍,一年来,党员义务夜间巡逻队共出动三十余次,配合相关部门搞整体联动2次,社区社会治安良好;积极支持党员带头创业,党员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建立了党员开办的家政服务中心、副食批发部等
三、健全社区工作网络,有效开展社区管理和服务
1、我们一贯将做好社区管理、服务社区群众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做到了每天进行一次街道维护巡逻,每月出一期宣传专栏,每月对社区卫生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季度对育龄妇女进行一次计生三查服务,每个居民组都都由居民组长兼任民事调解员进行日常民事调解,每位班子成员都与一户特困户形成帮困扶贫对子进行脱贫帮扶,每位居民代表、党员及时反馈小区、居民年情况,为居民服好务;社区班子、居民组、居民代表、党员和居民正在形成一张互动的社区网络。由于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我们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消除了社区各类隐患和不安因素,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
2、因势利导,鼓励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创业、再就业。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企业转机改制,社区内剩余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城市下岗职工成为社区的社会人,班子注重发挥这批人员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解决他们的安置和帮助引导他们早日上岗再就业的问题,作为我们首要任务来抓,一、积极争取政策。2004年3月,争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在三居民组开展,解决了群众老有所养的问题,并圆满完成接待中央、省市的检查任务;现在全社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二、引导他们自强创业、实现再就业。帮助他们明确了符合实际的目标,制定了周密细致的再就业计划;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参加了专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每人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就业技术;联系下岗的自强创业者讲课传授经验;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的联系,将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下岗职工。这些做法,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了下岗职工和党员的再就业。
四、完善社区功能,尽量为居民带来方便。
目前,社区已经开办了医疗、幼教、中介、法律援助、家政服务、电器维修、摩托维修、老年活动中心等便民项目。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的各种服务需求,尽量使居民的日常事务在社区就能得到解决今后我们社区将进一步把这些便民服务搞好,做得更实,同时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让社区居民真正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把社区建成美好的家园。
五、弘扬先进文化,开创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XX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2万人。近年来,该镇按照差异化发展的要求,围绕“4+5”中心城区发展战略,以融入城区、融入经济开发区为目的,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城镇为定位,以全域城镇化为动力,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抓社区规划。2008年,委托山东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XX镇总体规划(2007-2020)》,将全镇34个行政村整体规划为5大农村社区,利用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置换土地指标,节约的土地指标用于二三产业发展,全镇可节约土地指标9800亩;2010年,委托中国美院完成了农村社区的修建性详规。二是抓社区建设。目前,已启动了中心社区的龙庄、西赵沟、安庄、前XX等4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6.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88.3万平方米,可安置5200户。目前,已完成投资4.2亿元,建成面积28万平方米,龙庄、西赵沟、前XX3个项目已回迁上房。三是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了天然气、自来水、雨水排放、污水排放、垃圾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了学校、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龙庄社区建设了5万平方米的龙庄公园。四是抓农民权益保障。对农户搬迁后的旧房进行统一评估折价,龙庄社区新房按照770.1元的成本价上房,确保农民上的起房;西赵沟社区每户可换得两套新房,同时成立旅游开发公司,鼓励农民以第二套房产作价入股,保证农民房产资本稳定增值。五是抓产业发展。对于节约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重点用于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龙庄社区一方面膨胀发展塑料瓶壳加工产业,做大江北最大的塑料制品加工基地;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总投资3.6亿元的龙园旅游综合体项目,预计年可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利税5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800多个;西赵沟社区规划建设集商贸、酒店、居住于一体的“XX理想城”高端综合社区。
第四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XX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2万人。近年来,该镇按照差异化发展的要求,围绕“4+5”中心城区发展战略,以融入城区、融入经济开发区为目的,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城镇为定位,以全域城镇化为动力,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抓社区规划。2008年,委托山东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XX镇总体规划(2007-2020)》,将全镇34个行政村整体规划为5大农村社区,利用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置换土地指标,节约的土地指标用于二三产业发展,全镇可节约土地指标9800亩;2010年,委托中国美院完成了农村社区的修建性详规。二是抓社区建设。目前,已启动了中心社区的龙庄、西赵沟、安庄、前XX等4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6.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88.3万平方米,可安置5200户。目前,已完成投资4.2亿元,建成面积28万平方米,龙庄、西赵沟、前XX3个项目已回迁上房。三是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了天然气、自来水、雨水排放、污水排放、垃圾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了学校、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龙庄社区建设了5万平方米的龙庄公园。四是抓农民权益保障。对农户搬迁后的旧房进行统一评估折价,龙庄社区新房按照
770.1元的成本价上房,确保农民上的起房;西赵沟社区每户可换得两套新房,同时成立旅游开发公司,鼓励农民以第二套房产作价入股,保证农民房产资本稳定增值。五是抓产业发展。对于节约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重点用于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龙庄社区一方面膨胀发展塑料瓶壳加工产业,做大江北最大的塑料制品加工基地;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总投资3.6亿元的龙园旅游综合体项目,预计年可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利税5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800多个;西赵沟社区规划建设集商贸、酒店、居住于一体的“XX理想城”高端综合社区。
第五篇: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创先争优、固本强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
——双滦区创先争优活动以社区建设为载体取得突破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双滦区委、区政府把“四有一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牢固树立“城市发展社区是基础,和谐社会社区是关键”的工作理念,以 “3456”思路助推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力打造全省、全国一流社区,成效显著。国家民政部、河北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有关领导到双滦区考察调研社区建设情况后,对我区社区建设都给予高度评价。
三个明确、强化领导,建立社区建设联调共管机制,提供社区创先争优组织保障。
明确目标。双滦区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社区建设工作,切合实际的提出了“三步并为一步走,三年任务一年完”的总目标,并赴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吉林等地考察学习国内最先进的社区经验。明确组织领导。形成了区委书记亲自挂帅、组织部牵头抓总、政府各部门协动联调机制。成立了以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区政府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民政、规划、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及街道、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和谐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各街道工委、办事处是社区建设的第一责任方,党政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区民政局对街道和社区负有监管、协调和服务的职责。驻社区的企事业单位是联建联创责任方。区委组织部、区督考办负责督导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并将区直有关部门支持社区建设情况,统一列入考核目标进行考核。
四个落实,强化基础,稳步推进社区“四有一创”工作,奠
1定社区创先争优活动基础。
落实办公用房。针对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小,无功能分区的弱点,2010年区政府积极筹措资金,整合资源,资金总投入1585万元,通过新建、改造、置换、划拨、房地产商提供等措施,使双滦社区办公用房面积最小的达到了500平方米,最大的达到了1400平方米。落实人员。按照“居民自治选一批、后备干部派一批、专业人才聘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为每个社区配备专职干部5—7人,现13个城市社区共有工作人员112人,其中专职工作者105人,社区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8岁下降到38岁,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落实经费。双滦区在财政支付范围内,不断加大对社区办公经费的投入力度,由每个社区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0元。提高社区干部工资待遇,月工资由680元提高到1000元,社区书记、主任工资1200元,激发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落实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社区工作职责,完善了5大类103项制度,制定统一的《社区服务手册》,使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有章可循。
五个健全、完善机制,构建社区建设新模式,扩展社区创先争优外延。
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扎实推进“紫塞先锋”工程,社区党组织按需设岗,根据居民需求和党员特长,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小组、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志愿服务队等105个,建立党员岗位公示牌,把党员形象亮出来。明确岗位职责,竖起了党员一面旗帜,发挥了服务示范带动作用。健全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民主自治作用。推行以社区居委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为主要内容的“三会
制度”,由居民自己讨论关系到地区性、公益性、社会性和群众性的事项。健全社区居民参评体系。建立“三项机制”:建立社情民意诉求机制,实现居务公开上墙,疏通民主渠道,进一步落实信息透明,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建立群众需求表达机制,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建立督促指导制度,通过组织群众参与需求专题调查等方式,方便群众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让群众享有参与权、决定权;建立社区居民评议机制,根据群众提出的要求,对社区居委会工作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使群众能够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同时进一步探索社区居民对街道、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工作进行评议。健全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在社区办公用房功能分区上,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居民最大化”的原则,以“一窗多能、一岗多责、定岗定责”的方法统筹安排,推行社区一站式办公,搭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调室、康复室、爱心救助站、日间照料室等20多个服务平台,服务居民覆盖面达90%。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社区党支部提出“离岗不移志、奉献在社区”的口号,开展“五个争做”(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争做廉政模、争做学习标兵、争做居民爱心使者、争做企业贴心干部)活动,建立志愿者之家13个,成立各种志愿者服务队189支,近千人活跃在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的志愿服务舞台上。
六项服务、特色突出,形成一区一品典型模式,展示创先争优成果。
区委、区政府把社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发力平台,把完善社区服务职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作为衡量社区活动开展的依据,鼓励、引导社区依据自己的特点,分别创建了“党建型”、“就业型”、“体育型”等13个典型社区,形成一区一品。积极探索社
区服务功能多样化、最大化,开展六项服务。管理服务网络化。建立党建OA管理平台,将党员教育管理、社区服务、内部办公等内容纳入OA系统,居民可利用电脑享受互联网服务,社区党员在网上就可以参加党组织生活,进行远程教育,街道可随时上网检查社区党建管理情况,同时借助无线网络平台,将社区服务站涵盖的14项服务功能放入管理系统,社区居民只要在家中轻点鼠标,就业救助、家政服务、计生服务、送水送餐等就会服务上门。志愿服务常态化。建立“志愿者之家”,制定志愿者登记、注册、培训、使用和奖励制度,在社区围绕就业援助、敬老扶幼、民间调节、慈善公益、社区教育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缴费服务一站式。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增设缴费窗口,安装缴费终端机,建立缴费平台,协调供水、供热、燃气、银行、通信等部门加入支付平台,居民不出社区即可就近缴费。照料服务“一键通”。投入230万元,推行助老服务“一键通”(其中75岁以上老人的入网费、服务费由政府买单),已为2000户独居、空巢老人安装一键通呼叫器,为老人解决医疗、饮食、购物、调解等20余项服务需求,“一键通”开通以来,平台已接到老人服务需求3000余人次,处理紧急事件110余次。在正式开通当日,就成功救助一位91岁急症老人脱险。养老亲情送(配)餐。建立养老(助残)配餐中心;采取政府适度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由各级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主管部门,选择有资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家庭送餐服务。生活服务“十分钟”。在社区建立社区呼叫中心、卫生服务站,与大企业经警实行警民联动,社区居民在10分钟之内就可办理低保、户籍等多项日常业务,得到医疗等紧急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