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试讲答辩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试讲答辩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能力与方法目标】
学生提高适应家庭生活能力,要学着为父母分忧,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知识目标】
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难点】
感恩父母,怎样做父母的好孩子。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根据学生喜爱音乐动画的特点,课堂一开始播放视频《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同学们,听着这温馨而又深情的歌,看着这亲切而又动人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是啊,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动人的歌声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使我们不禁想到了自己温暖的家,想到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板书课题,绘出家的简笔画)环节二:讲述新课 1.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1)调查、搜集活动。画一张自己家居的图画或拍摄自己家居的照片,并做好介绍自己家居的准备。
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在什么时候最想家。
搜集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图片。问一问、想一想,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什么不同。
观察住家附近,别人的家居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2)课堂学习汇报活动 ①我们每天生活在哪里
老师出示一位学生一天生活中的三张照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后,总结出自己每天在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场所中的生活、学习。明确他们是我们生活的舞台。
(3)有家的感觉真好
出示一张爸爸、妈妈和小孩在家庭中亲昵的照片,请学生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请学生汇报自己在调查中了解到的爸爸和妈妈特别想家的事例,并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老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老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的事例。2.爱要画出来
(1)看一看。展示教科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请学生认真看一看,说说图中一家人在做什么?从中体会到怎样的亲情? 这样,通过看图片,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浓浓的亲情。
(2)说一说。小组交流的亲子画册,小组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说说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我通过谈话式、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和畅谈自己的家庭生活,以达到生生之间的互动。
(3)展一展。再上讲台投影展示画册并解说画册。环节三:巩固提高
让学生策划如何给爸爸、妈妈过生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感恩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为父母分忧。作业: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做手抄报。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试讲答辩【语音示范】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试讲答
辩【语音示范】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能力目标】
通过多渠道搜集相关民族的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提升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以简单列举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能说出我们身边的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难点】
能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运用歌曲的方式导入,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跟着录音一起欢唱。导入实录:同学们,大家都喜不喜欢听歌啊?大家都喜欢啊,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大家边听边想一想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看得出来,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从歌词中听出了什么呢?我听到同学们说他听出了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是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是啊,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那今天就让我们伴着这首欢快的歌曲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起来认识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中华民族大家庭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老师想考一考大家,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民族都有哪些呢? 教师提问学生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鼓励并且通过课件展示少数民族的名称,在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为了保证少数民族的权利,也为了方便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在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请学生从民族分布图上找出来。
学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同时向学生补充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
2.说说自己的民族 过渡:我们刚刚认识了这么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认识自己的民族开始,一起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吧。
教师课前请学生查找有关民族形成的传说、民族人口、信仰、语言文字等相关资料,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课堂上教师请学生用多种形式在班内汇报交流。
(1)汉族同学对本民族的介绍。汉族占中国人口的90%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传说炎帝和黄帝是我们的始祖,所以我们又被称为炎黄子孙。
(2)维吾尔族民族的儿童,向全班同学说明维吾尔族能歌善舞,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现今,他们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自己查资料对我们自己的民族有了这么多的了解,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在文字、先祖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3.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活动一:知识竞答
过渡: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民族,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族的朋友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那现在就让我们对祖国的民族文化进行一次全方面的考察吧,大家一定会感到非常有趣。
教师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将画有不同民族服饰、民居的卡片发放给小组成员,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之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鄂伦春族儿童的服饰、蒙古包、傣家竹楼等图片,请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服饰和民居判断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或哪个民族的民居建筑。请各小组同学抢答,教师提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有些服饰和民居的特色与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活动二:唱一唱,跳一跳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知识竞答活动认识了不同民族的服饰和民居,这些都是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除了这些服饰和民居,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蹈也是民族文化和各民族人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具有民族风情的歌舞艺术吧。
教师播放傣族孔雀舞、藏族锅庄舞等民族歌舞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在这些歌舞当中体现出藏族人民那些性格特点,你能想象傣族人民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吗?接下来请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台来给大家唱一首民族歌曲或者跳一段民族舞蹈,请同学们说一说谁唱的最好,跳的最好。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看来我们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所以我们要团结其他民族,热爱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教师再次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录音,师生共唱。环节四:小结作业
今天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除了我们学习的各具风情的民族服饰、民居和歌舞,不同民族的节日也各具特色。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有特色的民族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开斋节等。这些节日可以是汉族的,也可以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画一幅宣传画,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民族节日的来历,民族节日与这个民族的环境、生活习惯和信仰有什么关系?下节课的时候在班级里举办一个民族节日专题展览会。
【答辩题目及解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答辩
问题:说一说怎样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好的教学,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第三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激发对家的幸福感,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行为与习惯:在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能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家庭。
知识与技能:热爱、关心家人。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引导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轻松、和谐、温馨的关于亲子交流的音乐视频,如《让爱住我家》、《可爱的家庭》等,以作课堂活动的背景音乐。学生准备: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教学环节:
一、导入部分,视频《可爱的家庭》
二、活动一:说说我的家
三、活动二:分享我的幸福时光
四、活动三:今天,我想对您说
五、活动四:为我的家人画一幅画像
六、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温馨的视频《可爱的家庭》,请大家共同欣赏。(播放视频,2分钟,板书“我爱我家”)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生活在父母亲为我们营造的温馨的家庭里,快乐、幸福地成长。我们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人,都喜欢自己的家。今天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吧。(点击下一张PPT,板书“说说我的家”)
生:大家好!我叫xx,我家有x口人,他们是„„我爱我的家 师:嗯,幸福的x口之家。生:„„
师:说得太好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懂得感恩的好孩子。生:„„
师:同样把掌声送给这个和睦的家庭。从刚才同学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像XX等同学是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是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它叫作小家庭,像他一样的请举手示意一下;也有像XX同学一样除爸爸妈妈这处,还有爷爷妈妈或姥爷、姥姥等人的大家庭。但不管是怎样的家庭,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你们家庭浓浓的亲情。
现在,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小华的家庭故事,让我们一起走入其中吧。(点击PPT)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说说这几幅图片表达的是什么。
生:是小华和家人一起打扫房间,一起吃饭,一起做游戏,一起看电视。
师:嗯,这是小华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情景,我们从图片上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快乐、幸福的。我们再来看看下两幅场景(点击PPT),谁来为我们说一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生:左边那张图片是小华和爸爸闹别扭了。师:嗯,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
师:XX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请坐。XX,你来说说右边的图片。生:妈妈生病了,全家都很着急。师:小华是怎么办的呢?
生:小华给妈妈倒水,和爸爸一起照顾妈妈。
师:请坐,家人生病了,累了,我们一起照顾她,和家人闹别扭了,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点击PPT)在家人的关爱和悉心照顾下,你们慢慢长大,回想一下,爸妈牵着你的手,伴你一起走。爸妈教你洗脸,穿衣,梳头发,教你做人的道理。爸妈很辛苦,为你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相信你们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很幸福。
那么同学们,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令人难忘的事情。你能说一说发生在自己和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吗?(点击PPT,板书“分享我的幸福时光”)
生1:有一次,我们全家到北京游玩,我们浏览了许多地方,我们玩得真开心!师:玩的很高兴吧,那想想看,假如就你自己一个人人,你还会感觉高兴吗? 生1:一个人就没有意思了,有时还会感到很枯燥。
师:老师很欣赏你的感受,有家人的陪伴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生2:我过生日的时候,他们会请客,还给我买蛋糕、生日礼物。
师:对,相信那天的蛋糕你也会觉得格外香甜。有了家人的祝福,蛋糕也特别有滋味。
生3;有一次,我生病了,夜里发高烧快40度了。爸爸穿着拖鞋就背我向医院跑。
师:爸爸平常这样吗?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生:爸爸平时不这样,那次是因为我生病了,爸爸心里着急。
师:你印象中家人生病了,你平常是怎么做的?妈妈怎么评价你的?
生1:那次我妈妈肚子疼,我就扶着她躺在床上,用暖水袋给捂在肚子上,还找了药片给妈妈吃。妈妈说我懂事了。
师:是啊,真是妈妈的好孩子。那你听了妈妈的评价,你感觉如何? 生1:我的心里很高兴,我能帮他们做事情了。
【设计意图: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示、交流的平台,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从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家人的重要,感受家人的无微不至。】
师:听了大家的真情告白,老师被你们充满关爱的家庭所感动,相信每个家庭都是爱故事,那你对家的爱又是什么呢?你是怎样表达的呢?(点击PPT)生:„„
师:嗯,XX说的很好,请坐。爱是一句贴心的话,爱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对自己的家人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勇敢的表达出来吧!(点击PPT,板书“今天,我想对您说”)
生1:妈妈,以前是我做的不对,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生2:爸爸妈妈我不会再惹你生气了。生3:我爱你们!„„
师:同学们说的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老师听了心里非常感动,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拿出白纸,动手为你的家人画一幅画像,并新手送给他们,让这份浓浓的亲情沟通你我,让这份真爱天天住在我你的家。(点击PPT,播放音乐,板书“为我的家人画一幅画像”)
【设计意图: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快乐成长,通过交流真心的去懂得感恩,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板书
一、说说我的家
二、分享我的幸福时光
三、今天,我想对您说
四、为我的家人画一幅画
第四篇:小学教师《品德与社会》答辩试题18.10
六一路小学第21届校级优质课大赛 《品德与社会》答辩试题 2018.10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认识、体验、感悟 3.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 力与方法)(知识)。
4.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 升。)
5.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6.《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包括哪三个维度?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7.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整合。
8.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综合课程
9.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中一条主线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11.《标准》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什么放在首位?
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12.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
13.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想。14.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的实践活动。15.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社课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直接参与为主。
16.(内容标准)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17.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徤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 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
18.《标准》提出了指向什么和什么的诸多要求?
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19.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20.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 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21.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 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 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实践性)的基本特征。
22.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23.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属于情感与态度目标。
24.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 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 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5.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 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6.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
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27.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哪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
28.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9.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3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是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1.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有: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和能力 学习结果 32.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小学生哪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33.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 34.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 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
35.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答(1)学习态度。(2)学习能力和方法。(3)学习结果。36.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评价要真实、可信、公正、客观。(2)评价要注重知行统一。(3)评价语言既要简要、精炼,又要注意差异性、针对性。(4)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
37.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答: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38.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
39.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充实教学内容
(五)拓展教学空间
40.在“专业能力”部分,《标准》从哪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4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 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 公民奠定基础。
42.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 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43.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44.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45.在人际沟通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做到哪几点? 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46.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 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47.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 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48.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的。49.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 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50.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 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5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 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5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依据什么和什么制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 5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54.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55.“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三条轴线是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56.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 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57.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8.《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
59.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6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地域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第五篇:品德1、《我爱我家》教学反思
《我爱我家》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有:
一、人人参与,在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首先,我利用“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采取全班介绍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然后大家齐动手将一个个照片贴在“小房子”里,再把“小房子”贴在黑板上的大房子里,看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二、从儿童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照片来介绍家人,亲切、直接,让学生感受家的温馨。
三、请家长参加,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课堂效果好。在我为妈妈过生日这一环节中把家长请上台,孩子献上亲手准备的礼物,全班唱起了《生日歌》时,家长激动的哭了。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自己的一点孝心给父母带来了莫大的欣慰,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孝敬的种子;当父母生日时,我也要表表心意!
四、照顾个别,在介绍我的家时,我发现有四张是两个人的是父母离异,为了不伤害孩子的心,我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几枚奖章,并表扬他们体谅父母,学习认真。
不足之处有;
一、照片贴好后,学生很兴奋,我却没有意识到应该组织大家欣赏与评价,也没有进一步进行挖掘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就是爱家的表现。
二、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评价语言单调、过于重复,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由于教学常规好,学生守纪律,一切进行的很顺利,最后多了三分钟,提前下课了,缺乏课堂机智,如果唱首歌或游戏时间再多一些就完美了。关键在于自己要调整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的思考:这节课表面看来很顺利,其实设想与实际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有几处地方学生可以答的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很单一,寻找原因,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再有,教研员一再告诉我们在课堂上别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可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总怕孩子说不到位。所以我想,一节好课,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机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自己在课改的征途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