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特派员项目项目指南
2014年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申报指南
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重点支持县市区选派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包括个人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和法人科技特派员),向农牧民提供农业和农村先进实用技术、管理、信息和市场营销、流通等方面的服务,并鼓励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一、项目类型与重点支持方向
(一)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1.引导、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紧密结合当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围绕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试验与推广等。
2.引导、支持大学生、转业军人、乡土人才、妇女等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3.支持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团队,以多种形式将农民和妇女组织起来,不断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鼓励以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合办的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项目。
(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项目
1.支持由产业链上具有实力的创新主体,如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孵化和培育科技特派员创业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申报的创业链。优先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联盟”申报、承担创业链。
2.属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培育发展潜力,有一定的产业化经营基础。3.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科技特派员参与,就业带动能力强,特别是能带动较多农户进入产业链,共赢效果突出。
4.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孵化出具有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
(三)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贴息补助
1.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及创办、领办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业贷款;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村妇女创业的,或妇女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优先给予贴息补助。
2.能够带动较多农户进入该产业,在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带动创业和就业,与农户实现共赢。
3.择优补助。聘为科技特派员3年以上,已还清贷款。择优从各地州市推荐的科技特派员贷款补助项目中遴选。
(四)法人科技特派员定点承包技术服务
1.各级农业相关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及涉农企业针对“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覆盖县市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承包服务,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2.拥有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能够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新品种引进、成果推广等,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转化农业科技成果。
(五)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
1.申报主体为自治区级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
2.围绕区域主导和支柱产业,重点开展发展思路、创业技能、实用技术、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二、项目组织要求
(一)推荐条件 1.各县市区选聘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包括个人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和法人科技特派员)。
2.符合自治区农业产业政策,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行业发展规划要求,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科技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项目组织申报程序
1.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由县(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面向科技特派员征集,报地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综合平衡后向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推荐。每个县(市)申报科技特派员项目的数量按照县市科技特派员的总数确定,20人以内的只能申报1项,21人至40人的可申报2项,依次类推,每增加20名科技特派员,可多申报1项。
2.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项目。根据各地州市产业发展现状,由各地州市组织申报,每个地州限报3-5个。创业链项目可申报参与到已认定的国家和自治区级创业链;也可申报目前未认定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创业链。
3.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贴息补助须提交以下材料: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贴息补助申报表;地州市或县市聘用特派员的文件复印件;创办、领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法人证书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等;贷款合同和借据、还款收据复印件等有关材料。
4.自治区法人科技特派员定点承包技术服务项目,须提交服务协议书,技术服务实施方案。
5.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项目须提交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专业领域、培训内容对象人数等。6.项目申请书须按照统一的文本格式填写,各地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需填报《2014年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推荐意见》。以上纸质材料一式一份。
(三)联系方式
1.申报材料寄送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科学一街395号,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王强收,邮编830011。
2.咨询电话。
王强,王艳娜
0991-3692094,3822204
已认定的国家和自治区级创业链
食葵、加工番茄、哈密瓜、棉花、枸杞、甜菜、酝酿葡萄、红枣、马铃薯、羊肉、花生、香梨、稻米、獭兔、设施农业、鲜食葡萄、生猪、驴、设施水果、红花、沙棘、鸵鸟、鸡、食用菌、核桃、地毯加工、杏、鲜食玉米、牛奶、辣椒、树莓、鸽子、桑葚
第二篇:2015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及创业扶贫项目申报指南
2015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及创业扶贫项目申报指南
各区县科委(科技局):
根据工作安排,本次启动2015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及创业扶贫专项计划项目申报,请按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有关管理办法要求做好组织申报工作,填写项目立项申请书。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2015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及创业扶贫专项计划重点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星创天地”建设和科技扶贫技术示范三类项目:
(一)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面向区域重点效益产业,依托各类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示范基地,通过人才、项目、技术、成果等科技资源的集中投入,整体打造,引导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入园创业兴业,带动园区(基地)及其特色产业发展,形成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展示窗口和创新服务的新机制。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重点支持科技特派员(团队)就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开展以技术孵化和产品开发为主的创业活动,提升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
2、创业核心展示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新建1个以上的核心集中展示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加工物流新技术等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引导园区(基地)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农业“星创天地”建设
重点支持建设围绕现代农业、农业新兴产业及农村服务业等,利用平台建设、政策扶持、创业辅导、公共服务、宣传推介等多种手段,能够为中小型农业企业、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村官等提供农业创意、规划设计、农业工程、检测检验、市场营销等低成本,便利化,信息全的一站式服务的农业“星创天地”,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科技扶贫技术示范项目
重点支持优质农作物、中药材、畜禽生产新品种引进与示范,优势特色产业现代新技术(如营养诊断、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滴灌、养殖环境安全、健康养殖新技术等)的集成推广应用以及新肥、新药、新种子、新农机示范推广应用。
二、资助强度
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类项目(包含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核心示范基地内容),为重点项目,支持额度为60万元,原则上要求自筹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农业“星创天地”建设类项目为重点项目,支持额度为60万元,采取前期引导与后补助相结合的支持方式。原则上要求自筹经费比例不低于1:1。
科技扶贫技术示范类项目为一般项目,支持额度为30万元。
三、申报数量
本次申报由各区县科委组织申报,每个区县申报项目总数(含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类项目、农业“星创天地”建设类项目与科技扶贫技术示范类项目)不超过3项。
四、申报方式
本次申报统一实行网上申报,未在项目申报系统中注册的项目申报人及参研人员需在“重庆市科技人才库”中进行注册并完善相关信息后,方可进行网上项目申报;已在项目申报系统中注册的项目申报人及参研人员需在“重庆市科技人才库”中完善相关信息后,方可进行网上项目申报。所有项目申报人在完成网上申报后,需同时向市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提交纸质申请书、相关附件材料一份。
五、申报条件
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是重庆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充足匹配经费的能力;
(二)申报的科技项目应符合本指南的要求,并在重庆市内实施;
(三)项目负责人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积累,在本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
(四)项目负责人具有良好的信誉以及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无逾期未结题的市级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主持在研的市级科技项目不超过1项(含1项)、参加在研的市级科技项目不超过2项(含2项)。
申报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及创业扶贫项目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类项目应当包括创业链和核心示范基地建设两项内容,但可以其中一项内容为重点:
1、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要求:
(1)创业链建设应依托具有一定实力的创新主体,如涉农科技型企业、农村新型经营组织,或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成的产业技术联合体。
(2)科技特派员参与程度高、带动农户能力强,已集聚一定数量的科技特派员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开展创业服务,带动较多农户进入产业链,与农户实现共赢。
(3)产业发展基础好,区域特色明显,有一定的产业化经营基础,产业链比较完整,具有培育发展潜力。
(4)针对产业链上存在的关键问题所研发的主营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5)建设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预期成效显著,组织保障有力。
2、核心示范基地建设要求:
每个创业示范基地应当支持新建1个以上的核心示范基地:
(1)有能够孵化和培育科技特派员创业实体的创业园区等。
(2)有满足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加工物流新技术等的集成应用与示范的核心集中展示片。
(3)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机构完善,建立了规范的资金、人才等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行机制,有较高素质的服务和管理队伍,运作高效。
(4)能集成推广10项以上新技术,核心基地的单位面积产值提高50%以上,直接带动1000人以上增收。
(二)农业“星创天地”建设要求
1、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建设农业“星创天地”应具有良好的产业背景和科技着力空间。
2、具有明确的实施主体。要依托农业科技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服务组织,以及相关事业单位等独立法人机构。
3、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能提供良好的科研创新示范平台、创意创业工作空间、信息交流共享体系、社交和政策金融保障体系。
4、具有良好的专家团队聚集能力。要有协同创新良好的10名以上、覆盖全产业链、包含创新创业科技指导与经济发展效应评估的科技特派员团队。
5、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机制和条件。要利用技术参股、利益分红、股权转让等方式,与农业创业者结成“利益共同体”。
(三)科技扶贫技术示范类项目申报面向全市18个贫困区县和万盛经济开发区的南桐镇。属于市重点扶贫片区或市科委对口扶贫区县申报的,优先给予支持。
(四)项目立项依据充足,实施方案合理可行,经费预算合理。
六、申报时限
2015年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及创业扶贫项目应于 6月8日下午15时起开始受理网上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6月19日下午17时。
为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以便我委尽快组织专家评审,请各单位注意申报时限要求,按时申报。我委将于6月19日下午17时关闭网上申报系统,各单位申报项目清单和纸质申报材料请于6月19日下午17时前送市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逾期不报送纸质材料的作为形式审查不合格项目处理,不进入项目管理流程。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不受理网上未申报项目的纸质材料。
七、注意事项
(一)本批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类项目、农业“星创天地”类项目、科技扶贫技术示范类项目,请填写重庆市集成示范计划项目申报书。网上提交前请务必进行预览,一旦提交至市科委,将不予修改、退回。
(二)各申报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应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好申报质量关。严禁各单位将项目申报控制数简单分解,直接指定有关人员申报、限制其它科技人员申报项目。市科委将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重复申报或不符合要求的不进入项目管理流程、不予补报,并予通报。
(三)各申报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网上申报工作,并妥善管理申报帐号。
(四)申请书必须从申报系统在线打印,只有带数字指纹的申请书纸质件有效。
(五)其它计划项目的申报由市科委另行通知。
(六)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过程中的违规违纪或不当行为,请直接向市科委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八、咨询电话
市科技项目中心:周琦凯 雷阳星 67512626 67512869(传真)
市科委农村处: 奚 欢 67611513 李娟 67515681
驻市科委监察室:赵小平67513692
网络技术支持: 文稷培 67511205
第三篇:2012档案局科技项目指南
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 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档案局,省直有关单位和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
2012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开始申报,现将《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2012 年立项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立项指南认真组织申报。申报项目应按照规定填写《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书》(可从河南省档案信息网下载)。计划任务书规格按照A4纸,竖装宋体字4号的要求,一式四份,市、县级单位由市档案局审核,报送省档案局档案保护技术中心,省直单位可直接报省档案局档案保护技术中心。
电子版请用word格式发送到sdajbhjszx@.163.com。申报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
联系电话:0371-65901349 联 系 人:王喜峰
附件: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2012年立项指南
河南省档案局办公室 2012年2月13日
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2012年立项指南
1.档案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档案与中原文化发展研究 3.档案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4.中原经济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5.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研究 6.重大活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应用研究 7.地方特色档案征集、保管、利用研究 8.新农村档案工作研究
9.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10.农村档案工作机制、方法创新研究 11.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2.各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方向研究 13.档案馆(室)功能建设研究 14.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15.档案立法与档案执法研究 16.档案、图书、情报互鉴研究 17.诚信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18.企业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 19.文档一体化建设研究
20.档案安全风险及危害评估研究 21.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策略研究 22.云计算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3.档案信息网站的开发、利用研究研究 24.网络环境下数据库安全管理研究 25.电子文件的接收、归档模式研究 26.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策略研究
27.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建设、运行模式研究 28.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及应用平台研究
第四篇: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2012)
附件二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2012)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一年八月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2012)
农业
一、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工程
1.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2.主要农作物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 3.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4.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及物流配送技术研究; 5.新型农业机械新产品研制与开发; 6.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
1.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及优良新品种引进、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研究;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3.主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及养殖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4.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中兽药产品开发; 5.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6.优质牧草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
三、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1.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生物芯片对畜禽疫病诊断的研究、新型工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2.利用基因工程、细胞融合等技术培育改良农用酶优良产生菌、食用菌、农用益生菌、生防菌、保健益生菌、工程菌等; 3.数字化及智能化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 4.新型种质资源及基因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农林生态安全与林果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1.用材林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稳定与定向栽培技术研究; 2.优质特色果树新品种引进、培育及综合配套栽技术研究; 3.特色林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4.特色花卉、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及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5.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6.重大农林生物灾害的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五、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 1.生物质能源关键技术研究;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等综合技术研究; 4.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5.环保型新型肥料及农药创制关键技术及施肥、施药技术研究。
六、农村民生科技研究与开发
1.低成本乡村住宅节能减污设计及系列建材开发、筛选; 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3.农村防灾减灾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申报要求:
1.济源市2项,漯河市、三门峡市、鹤壁市3项,其他省辖市5项,省直管县(市)1项; 2.省农科院20项、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和省科学院5项,其他2项; 3.河南农业大学20项,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5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及其他涉农院校2项,非涉农院校不受理;
4.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申报指标单列;
5.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国家高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超过3项,申报指标单列。
工业
一、装备制造工业及制造业信息化领域
(一)装备制造工业
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基于PC的控制系统,车间级设备信息集成系统、专用控制装置、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新型控制技术的前端研究;
2.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装备、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
3.新型机械产品。机械基础件及模具、通用机械产品、新型机械产品的前端研究;
4.医疗仪器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软件产品、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
5.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
(二)制造业信息化
6.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 7.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 8.企业管理信息化; 9.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 10.应用集成技术;
11.RFID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应用。
二、交通领域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2.乘用车、客车、专用车、载货汽车的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及平台建设; 3.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器、汽车电子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 4.鼓励排气净化、安全性、振动、噪声、平顺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5.机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6.轨道交通装备、信号及监控系统;
7.电动汽车数据采集,测试评价、技术标准等研究。
三、有色冶金工业领域
1.铝合金冶炼及重大节能技术; 2.铝、铜、镁、钛精深加工技术; 3.铅、锌、钼、钨冶炼及精深加工技术;
4.非高炉炼铁、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及纯净钢生产技术; 5.高档钢材及特殊大型锻材生产关键技术;
6.焦化产品回收、余热利用、铁合金和炭素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
四、电子信息领域 1.集成电路设计; 2.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3.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4.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光传输技术及新型接入技术; 6.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7.计算机软件和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8.新型显示技术; 9.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
10.智能交通、信息安全和智能仪器仪表关键技术; 11.网络融合与数字媒体技术集成。
五、化工及非金属材料领域 1.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
2.离子膜烧碱新工艺、先进磷化工、缓控释肥料技术; 3.石化产品深加工新技术;
4.新型化学原料和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关键技术; 5.高性能工程塑料、专用树脂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技术;
6.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7.高性能超硬材料、特种耐火材料、功能陶瓷、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焊接材料、高性能耐磨材料及制品关键技术;
8.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信息与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六、新能源产业领域
1.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 2.多晶硅节能环保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太阳光伏电池关键技术; 3.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关键技术;
4.生物质气化、液化关键技术、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 5.地热能直接利用技术及设备; 6.其它工业领域节能新技术与新装备。
七、轻工、生物、食品、纺织工业领域
(一)轻工
1.新型造纸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2.家用制冷技术及设备研发; 3.新型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研发; 4.数字化家电控制技术;
5.新型塑料、皮革制备及清洁生产技术。
(二)生物、食品 6.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 7.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8.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9.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 10.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11.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食品工业原料品质进行改造;
12.绿色有机食品添加剂、食品专用天然保鲜剂、食品物流等关键技术; 13.绿色食品和功能食品研发及营养功能成分快速精确检测方法研究; 14.食品质量控制及安全体系建设; 15.食品行业综合利用及清洁、环保生产技术。
(三)纺织
16.高新技术纤维; 17.新型纺织机械;
18.节水印染、清洁生产及纺织节水减排新技术; 19.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及新型高档服装面料; 20.服装设计、裁剪和加工智能化关键技术。申报要求:
1.郑州市、洛阳市和国家高新区各10项,其他省辖市(含省级高新区)各8项;各省直管县(市)各2项。
2.省科学院15项,其他省直部门(单位)各3项; 3.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各8项;
4.郑州大学20项、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各10项,其他本科院校各5项;
5.高新领域的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及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各1项,申报指标单列。
社会发展
一、医疗卫生与健康
1.出生缺陷筛查新技术及产品研发; 2.全民科学健身专家指导系统; 3.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研究; 4.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 5.河南省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 6.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的制备(重大); 7.心血管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 8.脑血管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
9.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早期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10.肝移植技术集成及临床应用研究; 11.中医药临床效应评价研究; 12.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的生物学评价; 13.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14.胃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15.中医儿科治疗新技术新方法; 16.中医骨伤病诊疗新技术、新方法。
二、生物医药与中药现代化 1.先进实用医疗器械研发;
2.新一代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产业化; 3.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评价及示范应用;
4.创新药物研制(化学、生物药、中药各支持1个); 5.中药材(裕丹参、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
6.药物大品种二次开发(单品种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化学、中药各支持1个)(重大); 7.地黄品种整理及新品种选育; 8.女贞子化学成分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 9.地黄病害防治技术。
三、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1.瓦斯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装备; 3.辐照农产品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网络安全预警技术及产品; 5.社会治安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技术; 6.极端天气事件预测技术及系统;
7.水利基础设施除险加固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 8.地震预测预报技术。
四、资源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 1.工业节水技术;
2.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3.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4.赤泥综合利用技术; 5.地热资源利用技术;
6.复杂难处理金属矿高效分离提取技术; 7.秸秆清洁水解生产柴油代用燃料(重大)。
五、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1.污泥安全处理及资源化; 2.饮用水净化技术;
3.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4.重污染(发酵)行业清洁生产及自动控制(重大); 5.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开发; 6.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 7.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六、城镇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物流电子定货系统及数据仓库技术; 2.村镇低成本自助建造技术;
3.夏热冬冷区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及示范(重大); 4.重点文物保护关键技术;
5.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6.低碳技术的综合集成与示范(实验区); 7.重点景区数字化管理技术。申报要求:
1.每个领域下设若干方向,每个方向(除标明外)支持一个项目。此次申报按项目申报,并需要申请书封面注明所属领域和方向;
2.每个申报主体对一个研究方向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不能超限额申报;
3.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对技术创新联盟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重大项目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申报。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指南(2012)
农业
一、生物种业及先进种植养殖
1.高产、优质、高抗粮棉油作物新品种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品种及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设施化生产技术;优质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牧草等新品种培育及管理技术;
2.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种子综合加工、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及产品;
3.优质抗病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快速扩繁、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
4.动物胚胎高效生产及移植配套技术,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与产品,功能、环保型饲料生产技术与产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评价、检测、安全预警技术及产品。
二、食品、农产品及林产加工
1.特色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森林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
2.食品及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成套技术与装备;
3.主要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4.鲜活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物流配送技术与设备; 5.绿色物流集成技术与配套装备。
三、新型农药和肥料
1.生物型杀菌、杀虫、除草、灭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产品; 2.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3.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4.生物、有机、缓释控释等新型环保肥料的生产技术与产品。
四、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
1.农作物、牧草、林果收获、清选、加工设备;
2.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与高效、精量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 3.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
五、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生物能源
1.秸秆、稻壳等农林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及设备;
2.农林生物质收储运、预处理、固体成型燃料高效燃烧、高效热解气化及干馏等技术及设备; 3.大中型沼气综合开发配套技术及设备,农村节能技术与产品。
六、农业生态及乡村环保
1.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修复、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与荒漠化治理、山区综合开发以及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2.水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灌区节水以及雨洪资源利用技术与产品;农田水利、农作物高效节水、保水、输配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农村饮用水安全新技术及设备;
3.农田保育、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改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新型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剂、水土环境修复制剂等的生产技术及产品;
4.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技术与设备,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
七、动植物保护及防灾减灾
1.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异性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高效安全新型兽药、兽医器械生产及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与产品;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及配套产品;
2.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与产品;农药高效安全施用技术与设备; 3.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技术与产品。
八、林木资源培育及林产加工
1.林、草高效、定向培育及管理技术; 2.林木资源利用技术及产品;
3.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及产品; 4.人工林木材改性处理技术与产品; 5.林化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申报要求:
一、支持对象
1.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在河南省内依法登记注册,内资或内资控股。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申请支持的项目必须在其法人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之内。二是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农业科技开发业绩,并有持续创新的意识。三是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
2.申报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需是列入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攻关等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二是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是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和工业化生产前景的成熟配套技术。四是涉及到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3.成果时限。申请转化的成果(品种)须是2009年1月1日后鉴定(审定)的。
二、不支持的对象
1.不支持的单位及人员。注册资金少于50万元的企业;国家或河南省成果转化计划(农业领域)项目未结题验收的项目承担人。
2.不支持的项目。一是不符合国家及我省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二是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三已列入省及国家科技计划并得到省或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项目。四不属于《20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支持范围的项目。
三、指标数量
1.省辖市2项,省直管县(市)1项;
2.省农科院5项,其他涉农省直部门(单位)2项; 3.河南农业大学5项,其他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项;
4.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申报指标单列;
5.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国家高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超过3项,申报指标单列。
工业
一、电子信息领域
1.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
2.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技术等;
3.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及终端技术、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网络技术、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和软件及系统等;
4.通信技术。光传输技术、小型接入设备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软交换和VoIP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宽带移动通信配套技术等;
5.广播电视技术。演播室设备技术、交互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地面电视技术、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电台和电视台自动化技术、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IPTV技术、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等;
6.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发光技术、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等;
7.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测评类、安全管理类、安全应用类、安全基础类、网络安全类、专用安全类产品技术等;
8.智能交通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技术等。
二、生物技术领域
1.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等;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有机酸和多元醇等新兴生物发酵制品的生产工艺改进和新技术开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新工艺等、重大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洗涤剂酶制剂、纺织、造纸和皮革用酶、环保处理用酶、生物新材料用酶、生物新能源用酶、食品生产用酶、有毒物质降解用酶等;
4.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新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等;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表达系统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大型分离系统及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品专用分离设备;生物过程参数传感器和自控系统等;
6.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新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升级及其装备开发等。
三、新材料领域
1.金属材料。高档钢铁材料及制品、铝、铅、锌、镁等有色金属冶炼节能技术、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技术、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超硬材料、优质高效特种耐火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纳米材料等;
3.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纤维材料等;
4.化工材料。现代煤化工、新型石油化工、新型盐化工、精细化学品等。
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基于PC的控制系统;专用控制装置、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自动化仪表、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微系统产品、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等;
3.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纺织行业专用设备、轻工行业专用设备等;
4.新型机械产品。机械基础件、通用机械、专用机械等;
5.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等;
6.制造业信息化。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集成技术等。
五、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1.纯电驱动汽车。车用驱动电机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车用动力电池技术、整车控制技术、强电安全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热量管理技术等;
2.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耦合技术(发动机-电动机)、动力系统控制技术(发动机-电机联合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等;
3.公共平台技术。充/换电系统关键设备研发;
4.节能净化。汽车轻量化及回收再利用、国IV、Ⅴ标准节能发动机及配套零部件、高效内燃机技术、排气净化、汽车通用节能技术、高性能低噪声低阻力轮胎等。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
1.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
太阳能。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新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与输配电网并网的光伏发电设备技术与产品、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光伏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等;
风能。适应我国气候、环境条件和制造水平、满足电网友好型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与产品、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风功率预测技术、低电压穿越技术、大功率变流技术、风电功率波动规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风电友好接入电力系统及调度匹配软件等配套技术与装置、提高风能发电质量、风电能的高效储存与转换的新技术与装备等。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便携式电器用高性价比绿色二次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锂/亚硫酰氯电池等新型绿色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先进绿色电池材料制造工艺与生产设备等;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镍氢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等;
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小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直接醇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微型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等;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相关产品、关键材料及制造技术、新型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等。
3.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工业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支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能耗工业的余热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的相关工艺及设备等;
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优化设计、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管理等节能新技术的示范项目等。
七、创新资源服务
支持对产业技术提升和集群创新有较强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技术研发、检测检验、咨询培训、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社会发展 1.创新药物(人用)、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以上需要行业准许入证明);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 3.水污染治理技术; 4.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5.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6.新能源(地热、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7.食品安全技术; 8.生产安全技术; 9.先进节能技术; 10.防灾减灾技术。申报要求:
1.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2.中药材种植技术必须有依托种植基地;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12)
一、农业科学
重要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及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评价和创新,重要农业生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调控机制,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机理及预警、防治技术基础研究,作物抗逆机理与环境调控,动物重大疫病致病机理、预防与控制及营养学基础研究,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机理和控制理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技术基础,道地及大宗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基础研究等。
二、材料科学
耐火材料、超硬材料、镁、铝、钢等基础材料改性优化的理化基础、相变和组织控制机制、复合强韧化原理,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人工结构化和小尺度化、多功能集成化等物理新机制、新效应和新材料设计,复合材料微结构设计和集成制造,材料制备原理、新工艺以及结构、性能表征新原理,净成形工艺、先进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成型理论,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原理等。
三、信息科学
虚拟计算环境的机理,海量信息处理及知识挖掘的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理论,电磁波探测理论、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宽带信息网理论与工程,网络信息系统隐私保护关键技术,信息系统灾备与可生存性技术,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建设,纳米尺度的集成电路技术等。
四、资源、能源科学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新途径,高性能热转换及高效节能储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光电转换及储能技术科学问题,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生物资源化或生物炼制的基础理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等领域应用的相关技术标准、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等。
五、医药科学
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干预的分子与细胞基础,神经、免疫、内分泌在健康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和致病机理,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调节水平上的作用机理,重大传染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控制,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移植和生物相容性,环境对生物过程的干扰等。
六、其他
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研究基础好,创新性强的其他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项目。
申报要求:
1.现主持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以往主持承担过国家、省基础研究类项目未结题的,不受理申报。
2.郑州大学申报项目不超过30项,河南大学不超过15项,省卫生厅不超过10项,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华北水院、中原工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省科学院不超过5项(以上均不含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
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申报项目数量不超过3项。其他确有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能力的单位不超过2项。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12)
一、自主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应对当前形势的对策措施、推动科技创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二、产业发展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三、企业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加快技术创新国际化、培育企业创新团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四、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加大惠民富民科技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五、创新人才与政策环境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向企业集聚、健全科技创新财税和金融政策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六、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科技创新组织管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科技平台建设运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工作体系建设、软科学研究创新方法及政府公共管理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七、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突发公众事件处理、应急机制构建、社会舆情监测与调控、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建设等开展研究。
八、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路径、载体、措施、环境、机制等开展研究。申报要求:
1.2012年软科学指南列出的只是研究方向,申请人请参照指南细化具体研究课题,不得以上述指南方向直接作为研究题目;
2.同一个单位只能通过一个归口组织单位进行申报,项目组织单位为项目承担单位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3.项目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含硕士),申报的课题与从事的工作相关;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有足够精力投入研究和管理,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要具有知识的互补性和研究专长的协调性。已经承担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未结项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
4.软科学研究项目提倡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联合,强调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和决策部门的联合;
5.省辖市不超过2项,省直管县(市)1项,省直部门(单位)不超过2项,省属科研院所不超过3项,省属本科院校不超过5项、专科学校不超过3项,其他单位1项;
6.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国家高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超过2项,申报指标单列。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指南(2012)
重点合作领域:
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民生科技创新。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依法在我省境内设立,具有较强国际科技合作能力、科研条件和研发实力,并具备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内资或者内资控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具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条件;且必须有配套资金投入,或其它渠道经费支持;
2.项目合作外方应为我国境外设立/注册的国外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包含港、澳、台(但可作为中方联合申报单位);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或较高的科研水平,并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特殊情况下,外方合作伙伴可以技术投入(包括专有技术和资料、先进仪器设备、国际顶尖人才等资源投入)的方式参与合作;
3.具有项目合作协议。前期基础条件较好,项目申报单位与外方合作伙伴有良好合作基础,应事先确定各自对合作项目的投入、分工及成果分享方式等并签署书面项目合作协议或意向书;
4.项目申请人每年只能申请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有在研(还未验收)国际合作项目的,不得提出新的国际合作项目申请;曾承担的国际合作项目验收未通过,或有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项目,不得申报;
指标数量
1.省辖市2项,省直管县(市)1项,省直部门(单位)1项,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2项,国家高新区2项,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项;
2.省属科研院所2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5项,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3项,其他高等院校2项,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项。
第五篇:2011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
2011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湖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结合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四化两型”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民生科技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制定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本指南是组织编制与实施2011省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者组织申报本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
2011省科技计划按照现有计划体系,以及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三个层次进行布局。科技重大专项由厅重大项目办组织进行主题凝练和顶层设计。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遵照本指南进行申报。
一、基本原则
1、突出规划的落实,体现发展导向。围绕“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启动落实,突出“四化两型”建设的技术需求,强化计划的宏观统筹,着力推进科技前沿抢占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程、科技惠民支撑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等七大工程的实施,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2、加强宏观统筹,突出有限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民生科技发展两大重点,准确把握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的重点技术领域、关键技术和重点 产品,确定支持重点。加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的相互配套衔接,加强项目、基地和人才的有机结合,加强省级计划与国家计划的配套、与市州计划的衔接,突出对县市基层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构架基础研究、支撑计划、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相互结合相互衔接的计划体系。
3、突出产学研结合,强化计划实施绩效。加强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创新、模式的探索,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创新,加快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支持重点
科技支撑。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发,突出农业、资源环境、节能减排、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民生科技重点领域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催生新的市场和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惠民,提升科技服务于民生的能力。
成果转化。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加大量大面广公益性、共性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惠及民众。
创新能力建设。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合作创新和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强化基层科技工作,增强科技自身创新与服务能力。
基础研究。以突破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人才,储备技术为主要目标,立足现有优势和特色,瞄准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工程,2 有针对性的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有针对性的加强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重点解决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化两型”发展中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次申报项目包括8个专题。专题1 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及产品 重点支持:
1、新材料领域:先进能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硬质合金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材料。
2、先进制造领域:高端工程机械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档数控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大型冶金、矿山装备。
3、能源交通领域: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装备,大型风力发电装备,核技术应用及核电辅助装备,地热能利用及其他绿色能源新技术及装备,智能电网技术及关键装备,节能关键技术及装备;数字化交通管理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区域交通一体化运输技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4、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领域:新一代网络及“三网融合”技术及产品,物联网及传感网技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集成电路及嵌入式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及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工业设计、软件外包等创意产业支撑软件,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
申报条件和要求:重点项目必须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申请单位应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条件,有良好的资信基础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优先支持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
主管处室: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专题2 农业关键技术及示范 重点支持: 1、生物育种
采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加强选育一批优质、专用动植物新品种,研究综合配套生产技术。
(1)地方生猪名优品种保种、提纯复壮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
(2)专用型旱粮作物新品种选育;(3)水稻、棉花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4)蔬菜新品种选育。
申报条件和要求: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有一定的资源配套能力;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研究条件;有示范基地。
2、农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开展主要农产品、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1)竹木资源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棉花籽、油茶等油料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示范。申报条件和要求:牵头企业要求有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具备产业化生产设备、技术手段,并已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产学研紧 4 密结合,有较好的科研团队、技术基础和研究条件。
3、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提供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科技支撑。
(1)水稻等主要作物重金属降解关键技术研究;(2)水稻优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3)蔬菜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申报条件和要求:有相关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研发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攻关队伍;有实验条件、试验场所、研究基地。
4、生物质能源技术
开展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与工艺研究,形成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体系与中试线。
(1)木质纤维转化生物质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液体生物质燃料生产新工艺研究与集成示范。申报条件和要求:有大中企业参与,企业有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具有中试场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产学研紧密结合,有较好的科研团队、技术基础和研究条件;有示范基地。
5、支农工业与装备技术
以为我省农业生产提供低成本、多功能、适用于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农业机械为目标,研究各种应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中的各种产前、产中和产后作业机械与设备、设施。
(1)南方智能化农机具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2)林业产品采伐机械研发。
申报条件和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有一定的资源配套能力;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开发条件。
6、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酶与发酵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开展我省特色动植物资源功能基因研究,为生物农资、医药卫生、农业安全等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省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生物农药与生物兽药创制与示范;(2)绿色(或无抗)饲料添加剂和饲料研发。
申报条件和要求:具备较好的科研团队、硬件设备和技术基础条件;产学研结合紧密。
主管处室:农村科技处。
专题3 社会发展关键技术及产品
1、关键技术及产品 重点支持:
(1)资源与环境领域:金属矿产接替资源开发,清洁选矿技术,城市矿产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有色、钢铁冶炼低碳技术集成,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重污染场地及土壤修复技术,化工、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环保产业技术及装备。
(2)生物与医药领域:中药大品种改造技术及产业化升级,名医名方和名优中成药新制剂产业化技术,大宗道地药材规范种植与深度开发技术,濒危珍稀药材培育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新型医疗器械研制技术及装备,重大疾病、常见病、传染病防治新技术,生物制品应用技术研发及临床应用,新药研发。
6(3)公共安全及其他领域:重大自然灾害精细预报技术,食品安全事故防范与治理技术,矿山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与技术,突发事件应急关键共性技术及产品。
申报条件和要求:重点项目必须具有明确的推广应用或产业化前景,申请单位应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条件,有良好的资信基础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
2、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力建设
重点支持:两型城市建设与示范;区域循环经济示范;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工业城市环境修复。
申报条件和要求:主要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实验区,2010年起批准建立的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主管处室:社会发展科技处。
专题4 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 重点支持:
1、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合作项目;
3、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中医药、现代农业技术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4、推动我省技术及产品“走出去”的项目;
5、“泛珠”三角科技合作项目,优先支持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澳门科技委的科技合作项目;
6、对台科技合作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1、具有一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能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7 实现再创新,利用国际技术优势,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能够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我省优势实用技术、产品“走出去”,提高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2、重点计划项目须提供近2年来与国外境外合作单位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外文)。
3、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须按照《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提供相关材料。
其中,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必须具有明确的国外合作单位及国际合作基础,重点项目须提供近2年来与国外合作单位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外文),优先支持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国际合作基地项目。
主管处室:国际科技合作处。
专题5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与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广
1、成果转化推广 重点支持:
(1)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清洁生产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项目;
(2)通过技术转移落户湖南的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和国家计划资助的重大科技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
(3)技术先进成熟、适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惠及民生的量大面广项目,特色农业资源精深加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8(4)对行业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明显,技术覆盖面广、辐射力强,能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跨行业、跨地区推广应用的项目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
申报条件和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科技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并办理了科技成果登记;
(2)申报科技成果推广重点项目,一般以企业为主体。项目申报单位应承担过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并有产学研结合的基础;
(3)申报科技成果推广一般项目,重点是量大面广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4)填报《湖南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申请书》
2、科技兴贸 重点支持:
(1)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示范项目;
(2)具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高,有较好的出口前景,在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示范作用明显的项目。
申报条件和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拥有自营出口权的内资企业;
(2)申报的项目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已出口且有一定的出口规模,申报一般项目的出口规模不超过100万美元,申报重点项目的出口规模不超过300万美元,在项目完成时可形成显著的出口创汇能力。
9(3)填报《湖南省科技兴贸计划项目申请书》。
3、技术交易与市场专项 重点支持:
(1)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2)促进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各类计划形成的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项目,促进与院校联合开展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项目;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技术转移能力研究项目;(4)技术市场管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技术交易人员培训项目。
(5)填报《湖南省技术交易与市场专项计划项目申请书》。申报条件和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属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技术交流交易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市场管理机构。
主管处室: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
专题6 软科学研究
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工作重点,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开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四化两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服务民生、科技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研究,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的决策参考作用。
重点支持:
1、湖南省科技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
2、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3、科技支撑“四化两型”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4、科技支撑湖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5、加快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相关问题研究;
6、科技惠民相关问题研究;
7、科技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研究;
8、科技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申报要求:
填报《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主管处室: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专题7 博士后人才培养 重点支持:
立足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的学科与技术领域优势,抢占科技制高点,自由选题,开展具有前瞻性、关键性的科技创新研究。
申报条件和要求:
1、申请人必须是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企业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内的、2009年6月30日至2011年1月30日正式进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外省博士后流动站和本省工作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须在省博管办进行备案,并提供相关证明。
2、进站日至申报起始日满三个月以上的申请者,应提供在该站的科研开题情况(非本次申报课题)及相关证明;进站日至申报项目起始日满一年以上的申请者,除提供该申请者开题情况(非本次申报课题)及相关证明外,还需提供中期考评情况。在站时间按 11 两年计算,申请者需延期出站的须提供省博管办批准延期出站等相关文件资料。
3、每个博士后流动站或企业工作站申报项目不超过2个。
4、填报《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专项计划项目申请书》。主管处室:人事教育处。
专题8 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
1、新型材料制造与应用、基础材料改性的科学基础研究;
2、基础医学、药学与遗传学的基础研究;
3、优势农作物育种与栽培的基础研究;
4、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5、重点制造行业与重大建设工程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
6、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研究;
7、新能源探索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申报条件和要求:
1、项目负责人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申请项目研究的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副高级以上技术职务,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
2、申报单位原则上应按1:1比例配套经费。
3、重点项目的项目组研究人员3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不得低于30%,优先支持能形成知识创新团队的项目。
4、优先支持省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若项目负责人系省级重点实验室人员,须在项目申请书封面计划类别栏中注明所在省重点实验室名称。
主管处室:发展计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