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减负提质”在于提高课堂效率
“减负提质”在于提高课堂效率
“减负提质”这个词对老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几十年前我们就开始在全国中小学中进行全面的减负,结果收效甚微。如今省教育厅又颁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何为减负?负就是负担,即减少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在学习上所经历的精神负担。何为提质?质即质量也,世界著名质量专家塔古奇将质量定义为:
“质量是客户感受、喜欢的东西”。对我们教师来说,笔者认为;“质量就是能让社会承认、学校生存、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东西。”语文教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复杂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提倡“减负提质”是大势所趋。下面就是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
“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都采取“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见,“减负提质”的核心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内涵是减少课内外那些机械重复、低效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主角,教师应该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确立科学的质量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毫不动摇的抓好日常教学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以学生为本,变教师教好为学生学好,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合理选择教法是“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和课后作业的回收率如何是衡量教师是否做到了减负提质的标志之一。我们学校在平时教学中有的老师只顾自己讲课、不管学生反映;只顾教学进度、不管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作业做不来、上交率底、考试成绩差的结果。故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到减负提质首先应立足课堂教学。
1、精心备课。备课对于新教师来说,是走向课堂的起点,对于老教师来说,是以前工作经验的积累,精心备课,是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
2、精选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即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使学生“满负荷”地学习,轻负担地成长,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如何得法、重在启发。只有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才能善于主动思考、愉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4、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当今教学,已经逐步告别粉笔加黑板的时代,进入了各种视听设备、多媒体技术装置的信息新时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直观性的教具,选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5、关注每一个学生。讲课时老师的双眼要像两盏“探照灯”,关照到每一个角落、且照到哪里哪里有反映。对学生作业的回收、批改要及时、全部,不能只抓少数尖子、而放弃多数学生。
三.设计个性化的作业
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方面作分层安排让优生吃得饱,让中下生能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期望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显然,它照顾了学习优生同时关注了中下生,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明显的作用。语文除了它的复杂性,还包括它的长期性。它不是立竿见影的学科,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见多识广。该要记的内容还是要记;改要写的还是要动笔写。这样繁重的任务,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同时剥夺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令其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作业的设计跟备课,上课同样重要,贵在精,不是多。
1、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减轻沉重的“尾巴”。学生的课前预习充足,就能在课堂上收到可喜的成果。但有些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布置预习也是等于没说。所以预习放在自修课(早自修)上最恰当。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最重要。预习,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再就是如何由浅入深,逐步剖析,把握主题。最后教给答题技巧。教学的关键是“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2、课堂力求完成识记内容
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挥潜能当场识记。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反复强化记忆,尤其对中下生的进步加以肯定,赞扬。
第二篇:课堂减负提质
课堂减负提质
商城镇中陈贵塍
十策提质对教师来说提出了一个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适度性,更能生动地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你的教学中,使“减负”与“高效”一同发展。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思维、训练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在教学气氛上为师生共同探讨的民主和谐的教学伙伴关系。十策提质最根本的在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要坚守这一主阵地。
(一)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1、开学初,备课组确定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确定每篇文章的主备者。
2、主备者掌握新课程标准,吃透大纲,研透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编写出教案初稿,并且要求统一初稿格式,特别要求初稿要留有二次备课的空档,增加教后记等栏目。
3、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每位教师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初稿上进行二次备课,精心准备集体备课的发言内容。集体备课时,组内各位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毫无保留。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高效课堂
1、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要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高效课堂”这一目的,我们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抓住学生的眼睛、抓住学生的心,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你的教学中。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游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我们及时的帮助,因此在巡堂时,如果他们有问题,我们就要给他们及时的辅导。还有当他们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时,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精心设计作业,扎实练习效果。作业是巩固拓展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开学初,集体备课时我们就提出语文作业的布置首先要要重“质”减“量”,?如学完新课时后,对于生字词不统一规定抄写多少遍,不规定抄哪几个词,而让学生自己选出觉得掌握不熟练的词语进行抄写巩固,直至记住为止,如果全会的则可以免去这些作业。当然,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还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及时的反馈。其次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课前预习得充分,学生就能很轻松地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后的作业。我们要求课前预习作业要针对大纲的要求,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要针对本课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来布置。作业设计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及时向学生反馈,肯定成绩,督促订正,增强作业的反馈性和有效性。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四)反思自我、提高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你是否想过、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导语、过渡语、小结语、板书等是否必要或费时太多? 学生的答问、演练、小组讨论等活动是否有实效?
惯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在进行某一教学活动时,是否有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干或者随意开小差?所教的内容和练习的设计是否都是有针对性的?安排的教学活动有否挤占了学生的思考、计算等实践活动的情况?打算如何在“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方面去探索和改进?
作为教育者,要多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去着眼,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要做到“为育人而教”而不是“为分数而教”,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突出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劳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中小学教师是深入推进减负工作的主要力量,我市十策提质的号召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充电,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发达国家的学生每天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做作业,但他们往往是围绕某个主题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做一些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这个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主动学习的。“教师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第三篇:浅谈“减负提质”要从提高课堂效率做起陈晓玲
浅谈“减负提质”要从提高课堂效率做起
隆阳区金鸡小学 陈晓玲
[摘要]“减负提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教师应该从高效率的教学做起,活化学习过程,优化课堂设计,注重课本习题的应用、解题方法的研究,注重变式练习。让学生在高效,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关键词] 减负提质 课堂效率 优化 活化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做到“减负提质”的关键所在。因而,数学教学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最佳方法、以高效的操作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觉得提高课堂效率,应从活化学习过程、优化课堂设计、注重变式练习、激励学生参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调动情感因素,活化学习过程
现代心理学表明,尽管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它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是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学,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学,至于学得好不好,则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1)重视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探索、学会自我评价。
(2)教师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正视个体间差异,建立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氛围中产生要学、乐学的心理,以深情投入唤起学生的真情的回报。
(3)充分认识到促使学生动机、兴趣、意识、习惯的养成,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良好的设计,先进的媒体方法使用,丰富多彩的新颖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调动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数学是枯燥的,但如果我们能有效营造情感氛围,数学学习也能充满趣味,充满激情。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研究,优化课堂设计
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呢?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1)导入问题的设计
作为导入的问题,应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学习。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先出示一块长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让学生猜一猜哪一块土地的面积大?怎样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问题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又具有启发性。在课堂中,我刚刚提出,学生就议论纷纷,进入了兴奋状态。
(2)提问问题的设计
作为提问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教育性,不能问得太白或只用“是”、“不是”来作答。教师要把握提问的方法技巧,要力求提问具有问题性,要全力使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回答问题。
如讲“乘法的运算定律”时,学生并没有感到这一研究的特别意义。当我引导他们观察因数的变化和积之间的关系,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这时,学生一下就精神起来,他们觉得很有意思。这样,既出现了操作—观察—讨论—甚至争论的学习氛围,“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收到了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良好效果。
(3)例题问题的设计
作为课堂教学例题的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全面性、示范性,特别是课本例题以外的教学例题,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针对性、启迪性、探索性。这类问题的讲析,也不能只停留在就题论题上,而要充分发挥挖掘问题潜在的价值,发挥其特有作用。这样,不仅能教会学生模仿,更重要的
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品质。
如,在教学57ⅹ99的简便计算时,先让学生充分讨论解题方法,再汇报,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讲解,并将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比较,建立解题模型,达到教学目的。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尝试层次,是课堂教学优化的有力保证 课堂教学的层次设计,即使课堂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且梯度合理,难度恰当,重点突出,做到讲练结合、启发思考、手脑口并用,以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在设计课堂教学的尝试层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要有精细的序列关系:引入——展开——归纳等各步都要精心设计,使序列明了。
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可设计整数除法的计算题,这样,我们逐渐加以诱导、提示,层层加深,进而完全理解掌握,最后,归纳出分组分解法,可收到极好的效果。
(2)设计要适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我们引导学生用符号、字母表示数字,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再到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这种教学层次的设计,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易取得良好效果。
(3)设计要有过渡自然的衔接语言,以使教学一环扣一环,自然流畅,富有美感
(4)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操作、看书、阅读、讨论、板演、口答等,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使学生手脑口并用,以提高参与意识与能力。教学中,概念可由学生从实例中指出,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书本,讲清思路,分析问题,自行归纳。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活动能力就会增强。
研读中,我们充分做好指导工作,同时,允许学生查阅资料,允许实验,允许出错,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掌握知识。
三、注重课本习题的应用、解题方法的研究,注重变式练习习题是数学的心脏,课本习题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课本中提供了不少有深刻“背景”的习题,有些习题本身就是重要的定理,它们虽未能跻身于课本的公式、定理之列,在解题中却能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还有一些具有工具性效应的习题,虽无须像公式那样要求学生牢记,但却需要他们熟悉,在脑海中扎根,以便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及时激活,形成条件反射。
数学教学中搞题海战术是造成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主要根源之一。我们觉得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开阔思路、提高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在变化条件、发散结论、改变形式、转换背景、适时引申等方法中使题目具有开放性、辐射性,通过解一题带一片,引导学生概括出问题的本质规律,从而实现一道题向一类题、多类题的迁移。
四、注重数学应用的探索,激励学生参与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则展现出数学的蓬勃生机,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契机,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学应用”教学的多层次素质教育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向学生提出一些应用性实际问题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发数学学习的内动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享受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要求老师研究教材教法,掌握学生的心理,通晓学生的难处,活化学习过程,优化课堂设计,注重课本习题的应用、解题方法的研究,注重数学应用的探索。要在“解惑”上下功夫,既教知识,又要教给学生去敲开知识症节的要领,使学生轻松而又敏捷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著《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奠宙等著《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3年9月
第四篇:优化课堂 减负提质
优化课堂 减负提质
“减负提质”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在为之努力与尝试。在探索素质教育道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重庆市教委颁布“减负提质”二十条规定,科学的、系统的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可操作性很强,具体的告之了如何减、怎么提的问题,给广大教师会就了蓝图。我认为减负提质要从优化课堂做起。
优化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选定一种高效教学过程的模式,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教师和学生时间、精力的投入,并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当前减负提质的现状
(一)、分数加重心理负担。
因各类考试对学科分数的要求仍然占着主导地位,学科分数仍然是家长、教师丢之不去的“法宝”,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排名,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心理负担过重,严重危害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科练习作业偏多。
中小学生大多都配两本或多本练习册,完成过多的练习题是造成 学生课外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家长希望子女能有个好成绩,也很支持多买练习题来做。学生为了完成这些课外作业,不得不挤占课余体育锻炼和休息娱乐时间。
(三)、挤占艺体时间的现象仍然存在。
尽管各校艺体教育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没有全部落实的问题。专业教师不足,往往由其他主科教师代理,繁重的作业挤占艺体时间。很多学生没有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
(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负担过重。
很多课堂教法单一,目标不明确、不准确,随意性很大,对资源利用不足,信息量少、知识含量低。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难以在课堂上得到呈现。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完成不了,挤占课间时间,这样,学生的体力和身心都感到很疲劳,负担很重。
(五)、师生沟通时间不够。
小学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与教师有沟通,但了解不多。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也与教师的态度、情感有关。不少学生不是因为智力差而厌烦某一学科的学习,往往是与这科教师产生心理距离由不喜欢这一学科的任课教师到不喜欢这一学科的学习。这说明很多教师没能做到以人为本,没能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每位学生合适的教育提供加强师德教育,要求教师平等、及时、有度地与学生沟通是相当重要。
二、减负提质、优化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直接原因。如果教师死抱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变,那么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此,组织教师进行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就是一项重要任务,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坚持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减负提质的实质性步骤。“减负”规定和“提质”规定中都指出:“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解决好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实施有效课堂,培育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要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和学法等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重点是精心设计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 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并且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
(三)、坚持专业培训,提高教师能力。
许多调研成果表明,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却因为培训不够、信息闭塞、职业倦怠等原因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也就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提质十条”中指出:“要着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先进教育思想与专业能力同步提升,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全科教师。建立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课例或教学案例研究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校际教研、网络教研、互助教研、上示范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和教学基本能力竞赛活动。”
规定明确的指出了提高教师素质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笔者还认为培养教师教研要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要摆正教研的位置,不搞“官教研”,不搞“门面教研”,要围绕学校、教师的需要实实在在地搞教研活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贪大,要求实。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创造良好的减负提质环境。教育评价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一种导向或指导作用。它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支配着或引导着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各个环节。减负提质必须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引领作用。
规定指出:“要坚持素质教育评价导向,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 导向的学校质量标准、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能力标准、以‘学习、实践、创新和主动适应社会’为导向的学生能力标准,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教育部门监管、家长和社会参与的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制度,设立学生成长档案,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尊重学生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工作,不应仍按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的标准。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就应像“老黄牛”一样,成天辛勤地工作,总是扎在课堂和作业堆里。这种对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是可取的,但如果工作效率低下,只是靠时间和精力去“堆”,那么即使他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学校领导也应转变观念,用新型的评价体制来评价学生和教师,大力宣传新型教师的形象,按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等多方面来全面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
总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关键。只有优化课堂教学,以“省时、启智、轻负、高效”为追求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接班人。
第五篇:聚焦课堂,提质减负
聚焦课堂,提质减负
“提质减负” 一直以来是每一位老师的终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当减负被提到民族未来的高度时,它便成了刻不容缓的教育行为。但“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它是一个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的教育行为。而课堂教学是落实“提质减负”的主要渠道。因此,老师如何充分利用课上40分钟时间,选择最有效地教学方式方法,怎样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我们毕业班级的现阶段尤为重要。
怎样较好的实现提质减负?
1、明确课堂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探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减负不减质。减负不等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减少,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逐渐而深刻的革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发展的观念,它不是对传统教法的彻底否定,而是由重“教”转向重“学”,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习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几何或其他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思想。不论是何种模式,都要非常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并积极探索有效、高效的教学方式。
2、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减负的关键。因此教师为了给学生减负,给自己增负,即在课前要做到“胸中有纲,腹中有本”,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在练习、作业布置中遵循规律,尊重差异,体现分层。在备课时,既要备大纲,备教材,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领会大纲要准确,钻研教材要深刻,储备知识要精确,了解学生要确切,选用教法要贴切。讲课时要透彻,要深入浅出,既要讲现象,讲本质,讲规律,更要讲典型,讲思路,讲方法。练习、作业的设计要体现普遍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将分层练习落实到具体,比如:基础类由困难生做,优生重点做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题,中等生完成前两者之间稍有变化的题等方式,为班级化高效教学探索思路。
3、学生上岸,教师下海。
高效课堂,选题是关键,也是难点。学生跳出题海,教师跳入知识之海,在海里淘金,把最精美的知识结晶提供给学生。两位教师就是在自己的题库里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对学生帮助最大的题作为激活学生思维能力的钥匙。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重视教学环境或情境与教学方法的整合,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有效的形成浓郁的集体学习氛围,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给学生充分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挖掘自我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发展学生的个体能力。
学会——会学。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必须告诉学生应该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检查习惯,确保做题的准确率。让学生在数学知
识形成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也才能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提质减负”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我相信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探究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定能真正做到打造理想课堂,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