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学减负提质方案
七年级历史教学减负提质
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的基础,一定要重视其在中考的重要重要。
“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都采取“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减负提质”,我将从以下入手。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减负”的重要实施者和领导者,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结构直接影响“减负”的实施效果。教师应该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确立科学的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毫不动摇的抓好日常教学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以学生为本,变教师教好为学生学好,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了解学生,尊重差异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搞一刀切,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和一片苦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做到:
(1)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
(2)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3、提高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保证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达到此目的。
(1)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精选教学内容的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性
中学历史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浪花,古今中外,内容相当丰富,历史教材是整个历史过程的高度浓缩。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教师应该 “ 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 ”,即紧紧抓住教学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层层深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制作历史短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加强教学的生动性
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而且需要具有娴熟的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
(5)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历史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思路揭示出来,并使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历史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
(6)实行探究自主式学习
探究学习一般通过设计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解决一系列问题中,逐渐感悟历史发展的真谛。问题链是对学生体验或再现过程的反思。应
(7)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把书本知识内容问题化,用问题的形式来统帅书本知识。
4、精心设计弹性作业。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一刀切的,其存在三种弊端:一是优生“吃不饱”;二是差生“吃不了”;三是机械性的作业重复。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这样,才能确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地设计好弹性作业题,精心设计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竞争意识。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减负”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建议备课组应认真准备好单元检测,准确把握大纲、考纲、难度(难度系数在0.7左右),及时批改,并将成绩反馈给班主任,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查漏补缺、了解学情的作用。
总之,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变“灌”为“导”,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注重教学与学法、课内与课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它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前提,寓学于乐,乐中求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启迪发展学生思维为关键,开拓学生的思路;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我们变单一的直线型教学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式教学。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可以做到既减负又能提质。
八云八中七年级
李琳玲
第二篇:历史教学减负提质心得
历史教学减负提质心得
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历史组
一、“减负提质”的含义
“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都采取“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1、减负应以提质为目的和前提,并以提质为根本手段。
2、提质应以减负为目的和前提,并以减负为重要手段。
三、如何真正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减负提质”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减负”的重要实施者和领导者,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结构直接影响“减负”的实施效果。教师应该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确立科学的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毫不动摇的抓好日常教学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以学生为本,变教师教好为学生学好,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了解学生,尊重差异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搞一刀切,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和一片苦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做到:
(1)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
(2)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3、提高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保证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达到此目的。
(1)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精选教学内容的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性
中学历史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浪花,古今中外,内容相当丰富,历史教材是整个历史过程的高度浓缩。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教师应该 “ 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 ”,即紧紧抓住教学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层层深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密切地与教师相合作。
(3)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制作历史短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中的许多章节的内容都是一个或几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情节。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大胆借鉴音乐电视的做法,把每一节的内容制成历史短剧。
制作教学用的历史短剧,必须是短小精悍型的。也就是说,在介绍历史人物、讲述故事情节时要借鉴历史剧制作的方法但又要讲究精练,注意必须和史实相吻合。具体说来,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内容不宜过多,以教材所述为主,不宜过多发挥,时间也不宜过长。
(4)加强教学的生动性
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而且需要具有娴熟的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
(5)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这里是就教学艺术给人的感染力而说的。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学艺术性差,效果就苍白无力。
(5)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历史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思路揭示出来,并使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方法。
①
展示历史学家的思维过程,做好典范。
②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好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历史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③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
(6)实行探究自主式学习探究学习一般通过设计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解决一系列问题中,逐渐感悟历史发展的真谛。问题链是对学生体验或再现过程的反思。应
(8)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把书本知识内容问题化,用问题的形式来统帅书本知识。
4、精心设计弹性作业。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一刀切的,其存在三种弊端:一是优生“吃不饱”;二是差生“吃不了”;三是机械性的作业重复。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这样,才能确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地设计好弹性作业题,精心设计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竞争意识。
5、严格自习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减负”后,学生的自我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若不加强指导、监督,这些宝贵的时间会在学生的手指间不经意的溜走,造成时间浪费。为防患于未然,教师可让每位学生在当天自习前自己定出目标(或任务),有专人负责检查,过一段时间,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6、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减负”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建议备课组应认真准备好单元检测,准确把握大纲、考纲、难度(难度系数在0.7左右),及时批改,并将成绩反馈给班主任,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查漏补缺、了解学情的作用。
总之,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变“灌”为“导”,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注重教学与学法、课内与课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它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前提,寓学于乐,乐中求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启迪发展学生思维为关键,开拓学生的思路;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我们变单一的直线型教学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式教学。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可以做到既减负又能提质。
历史教学减负提质心得
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历史教研组
第三篇:减负提质方案
小河初级中学“减负提质”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重庆市教委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和“减负提质”为准绳,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减负”的各项意见和建议,理念先行,“家校联动”,达成“减负提质”共识,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减负”的各项工作,为营造和创建尊重、和美、砺行、求真的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
二、具体实施
“减负”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教学、常规和活动等方面制定如下内容:
(一)、常规入手、抓出实效。
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月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情况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本人。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②抓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③抓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要求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上级要求,确保“减负”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规定如下:
1、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学校和教师不得早于8点组织学生上课。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鼓励学生参加健康有意的活动。
2、禁止教师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上课和补课。
3、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好体育(由于场地狭窄无法按要求排课)、音乐、美术、品德等课程和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严禁利用这些课补习其他文化课。
4、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学生的好差、不公布、排列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教师。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科目。每学期只在期末举行一次考试,并通过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察,正确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6、改革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作业量。课堂内要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做作业。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锻炼。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进一步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利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把“讲堂”变“学堂”,“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到: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倡简务本、求实有度。钻研文本、精心预设。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深刻变化。
(三)、丰富活动、给孩子读书的时间
1、打造环境,充溢书香。为了让儿童能更好地走进“阅读”中去,我们提出:“将书籍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将图书室建在班级中,变封闭的阅览室为开放的阅览室,让每一个孩子在课间都能走进书中。”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具体有班主任布置教室环境,负责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进行读书指导活动。
2、课程渗透,形成系列。我们除了在“环境课程”上,体现出“阅读的影响与力量”,更要将“阅读”纳入“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体改革与建设之中。推荐学生阅读一定量的书目,引导大部分学生阅读,吸引少部分学生阅读,让那少数学生在集体力量的召唤下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3、建立制度,开展活动。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通过读书手抄报比赛,读书征文赛等一系列活动强烈刺激学生读书的欲望,使校园读书不断掀起高潮,努力使阅读节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道美丽的风景。
(四)、监督机制
1、成立“减负提质”监督小组。组长:陈帮界
副组长:钟辉
成员:校委会全体成员
2、公布监督电话。
监督电话:023——51636176
小河初级中学
第四篇:“提质减负”方案
白云区第九小学
白云区第九小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三年级三班语文学科“提质减负”方案
通过对上学期的学情分析,本学期将从以下方面贯彻提质减负精神。
首先,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提质的基础,因此在备课环节就要下功夫,要有扎实的能力素养,多看、多读、多写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将开展大练兵活动,我也可以根据要求,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另外本学期可以有效使用班班通,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很多词、句、意境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但是课件制作也要精心准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炼高效。
其次,对于课标教材的准确把握,是高效准确进行课堂教学的绝对准则。所以要深刻学习领悟课标的精神,不要人为给学生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负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再次,课堂内外作业的设计也是很关键的,作业的设计要科学优化,能紧扣学习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选取阶梯型的作业设计,自主性和实践性,适时适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不降质,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对于作业的批改也要讲究科学,并且要及时进行二次、三次批改,对于个别学困生要多鼓励,耐心讲解,用更多的关爱去温暖学生厌学的心理。
最后,及时的考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的考察也要分阶梯进行,让孩子把掌握的知识牢固掌握,而且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减负工作形成合力。
提质减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从现在开始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罗璇
2014年2月26日
第五篇:减负提质
“减负提质”之我见
大会小会喊着要给学生减负,期期写着减负措施。就没听说要给教师减负。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自己先给自己减负呢?好,想到了就开实施。下面就是我“减负提质”的历程,若同行觉得可借鉴,那就行动起来吧!
一、减去课堂作业课后批改的环节
课堂作业课后批改,会增加老师的负担。我们老师课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批改作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就只能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尝试着:当堂课的知识当堂课巩固,向40分钟要质量。我充分用好这40分钟:前5分钟完成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整合而来的1个综合性的问题,我提前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如教学了六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后,我就出示了:5米是4米的百分之几?4米是5米的百分之几?5米比4米多百分之几?4米比5米少百分之几?)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独立完成。完成一个我当面批改一个,正确的,学生就把名字写在光荣榜上,由科代表加“星”(我班实行加“星”奖励机制。)有错的学生马上改正。在5分钟内全对的都可以上光荣榜,享受加“星”待遇。第二个5分钟,就由小老师分析、讲解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师生共同研讨本节课的新知。让90%的学生在这30分钟里发一次言;让“学困生”在这30分钟里上台展练1次;让几名“小老师”在这30分钟里进行1次总结性发言。通过这一次次的发言、展练,教材上的练习,学生课堂上就完成了。
课后学生尽情地在操场上玩耍,我也只批改家庭作业。我校老师都说:我班学生耍得好,老师也耍得好。哈哈,我成功了。我已经2年课后没批改课堂作业了。
二、减去批改家庭作业这一环节
从2013年9月起,我又尝试着减去批改家庭作业这一环节。具体操作:把全班45人分成11个小组(每4人一组,其中1组5人。)每组选出一名“小老师”,再把11位“小老师”分成3组(每3人一组,其中1组4人。)每天的家庭作业,先由每组的“小老师”互相批改,有疑问的共同分析、讨论,讨论不出结果的,再与其他组的小老师进行分析、讨论,仍有分歧的,暂不给组员批改。把问题交给我,我在答疑课上给全班解答(每周2节答疑课)。小老师互改后,再认真批改组员的家庭作业,并对组员的错题及时给组员讲解,要求组员改正,组员有较大问题,要向老师汇报(如没做家庭作业、错得太多、书写太差)。老师每周抽查2次家庭作业,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答疑课上集体订正。(我们班的家庭作业很少,练习册每天一页,周末2页。所以“小老师批改起来也比较轻松;还有“小老师”每周还要加5颗“星”,所以他们很乐意。)一期下来,效果又不错,2013年秋期期末检测(11册)全“优”。
三、减去课堂上老师唠唠叨叨的环节
老师整节课唠唠叨叨,把相同的问题重复几遍,学生会烦的,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当我们把讲台“让”给学生后,老师多半就在下 面静观其变,没有“意外”,我们整节课都可以不说话,多轻松,何乐而不为呢!但我把课堂让给学生,是有要求的:学生充当得是教师的角色,要把一个问题有序、完整、清晰地进行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可由多名“小老师”进行讲解。每节课至少要有练,节节课坚持展练。
案例回放: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泸州到成都的图上距离是207厘米。泸州到成都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牟欣雨:同学们,请大家看着黑板,现在由我来给大家讲解这道题。请大家给我一起读一遍题(她边读边勾画题里的信息和问题)。通过读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比例尺的问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要求实际距离就是求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也就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所以算式为:2.7÷1=270000000(厘米)=270(千米)。答:泸州到成都的实际100000001的同学上台展10距离是270千米。请问同学们对我的讲解有什么看法?
罗国琴:你为什么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比例尺1:1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千米,那么图上2.7厘米,当然实际就应该是2.7×100=270千米。
罗国琴话音刚落,全班响起热烈地掌声。牟欣雨深深地鞠一躬说:“谢谢你的好方法。”
肖晓燕:牟欣雨,我觉得还可以用比例来解答。因为同一幅地图上,比例尺是一定的,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我们解设泸州到成都的实际距离为X千米,列出比例:2.7:X=1:100 X=2.7×100 X=270 牟欣雨:肖晓燕,你的前项、后项的单位不一致,行吗? 这时,好多同学都把头朝后转,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师:你们讨论讨论,看行吗?
邓凯文:行,因为等号左右两边前项单位一致,后项单位也一致。只要对应的数量单位一致就可以。
师:邓凯文说得很好。牟欣雨明白了吗?你们呢? 牟欣雨:微笑着说:明白了,但我更喜欢罗国琴的方法。师:对,我也喜欢罗国琴的方法。那老师就建议你们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就用罗国琴这种解起来又快又对的方法吧。
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主渠道,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们老师应该把这块“主阵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阵地”里有话可说、有话就说,真正成为课堂中的学习主人。我们班人人当过“小老师”,个个当过“刁难人”。哈哈,居然又成功了,2014年春期毕业检测(12册)全班合格,97%的“优”。
各位同行,你看我减掉这3个环节后,够轻松了吧?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作为“导演”的不能很好地协调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可能就又是一番景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