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项目制度精细化管理 引教师自主发展(整体介绍)

时间:2019-05-12 05:2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落实项目制度精细化管理 引教师自主发展(整体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落实项目制度精细化管理 引教师自主发展(整体介绍)》。

第一篇:落实项目制度精细化管理 引教师自主发展(整体介绍)

落实项目制度精细化管理

引教师自主发展

——项目组整理工作总结

两年来,学校群策群力深度挖掘教师发展的内涵,科学探索教师队伍发展新路径;努力从学校“和而不同 各得其乐”的办学理念出发,建立教师自主发展的组织文化,使教师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唇齿相依。

通过两年来的尝试,学校逐步转变了教师管理的模式,不再是以硬性的量化考核等管制的手段来让教师做事的管理,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成长的管理,给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支持教师进步的管理,最终达到推动学校发展的管理。两年来学校探索实施盐东现代化教师管理——实施项目管理,引领教师自主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紧紧围绕项目管理这个抓手,以“打造学生和乐的校园生活”为目标,从和乐文化构建、和乐学生培养,和乐教师成长三个方面着力,在制度上不断完善,从学校实际出发,教师发展出发,建立健全学校项目管理制度,初步实现了学校的科学人文管理,建立现代化学校的制度的雏形。

学校项目制管理精细化上做文章,立足实施“四自”策略,即

1、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深度激发教师“自主”申报项目的意愿;

2、通过问卷,个人发展分析等调动教师发展意愿,充分尊重教师的“自愿”进入项目组,给予项目牵头人和项目组成员教师“双向选择”的权利。

3、更大尊重项目组的项目自理权利,真正实现项目推进的“自控自治”。

4、尊重项目组对项目自身的多元“自评”,实事求是地用实绩来评价项目工作的实际成效。做深做细项目管理,实现学校项目管理制建设管理的三个目标:即力争将项目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进一步促进教师成长的理念认同;促进教师个体素质不断提高,团队协作落实,引领师资队伍逐步呈现“头雁领航,群雁起飞”的多元化、人本化的“雁阵式”发展;实现学校管理更民主、阳光,评价更注重“人本、开放、激励”,让学校“和而不同、各得其乐”的教师文化进一步显现。

一、项目产生——民主共构 论证定项 落实“自主”

围绕“构建生动发展的校园生活”这条主线,在项目选题上我们紧扣学校年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梳理确立项目。

1、多元组合确立学校项目领导小组

学校从科学民主管理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将行政层级管理的格局打破,首先 在学校内建立了项目领导小组。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行政、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年级组长、党团代表、骨干教师20余人组成,占全校教师总数的30%,共同对项目项目的确立、项目实施过程等进行有效的领导和监督。

2、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项目确立、申报、审批制度。

2010-2013年学校严格按照项目、确立申报流程结合学校的发展先后产生6+3项目,通过广泛自主申报,项目领导小组评审形成了各个项目任务。“6+3”项目组,其中“6”指的是面向学生校园生活的“和乐童言校刊、童眼看天下电视台、和乐校园美化工作室、逛成都体验课程、和乐校园节日、雅行大本营”等,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发展和快乐成长的平台,让校园生活处处彰显浓郁的童趣,让校园处处流淌着精致的文化。“3”指的是面向教师群体发展的“和润课堂大比拼、研修大舞台和幸福加油站”,主要指向于教师团队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旨在成就学生幸福童年的同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成就教师幸福的职业生涯。

通过两年来的有效研究从教师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的项目确立、申报和审批制度受到了学校教师的高度认同,让学校的项目管理逐步规范化和系统化。

二、项目组阁——尊重个体 搭建平台 立足“自愿”

1、通过问卷,个人发展分析等调动教师发展意愿,充分尊重教师的“自愿” 进入项目。

2、给予项目牵头人和项目组成员教师“双向选择”的权利。

三、项目管理——两级管理 赋权增效 推进“自控”

1.通过科学、民主论证产生项目后,学校设立专门机构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调控、协调,进行动态两级管理。

学校设立师生发展室对项目的整个实施进行指导、调控、协调,对项目组实行动态的管理,建立了学校师生发展室管理制度。

2.通过对学校教师的考核梳理建立了学校骨干教师库,通过入库教师自主申报、学校行政部门推荐形成项目牵头人,并建立了学校项目牵头人确立制度。

在充分尊重教师意愿的基础上,全校通过教师自主申报和学校微调相结合实现教师自主参与项目。

3.针对项目特点学校行政下到各个项目组指导项目牵头人实施项目。各个项目牵头人在分管项目行政的指导下,集聚项目成员的共同智慧,拟定项目组工作计划,提交项目领导小组审核。项目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年度工作重点以及项目的可行性三方面对各个报批项目进行论证,形成书面批复,充分保障项目确立及实施的科学性、民主性。

4.打破层级式的行政管理格局,下项目行政切实走进项目组参与指导项目牵头人形成项目组内部形成管理实施策略,实现项目组内的科学有效管理,保障项目实施,切实带动了教师在项目组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工作。

方式一:主辅结合的方式。如和乐电视台项目组,学校给予该项目组任务指标是完成每周一次的电视台播出。项目组刚接到任务时感觉无从下手,困难重重。在项目组召开第一次分头会后,老师们讨论出了学校和乐电视台的播出节目板块,至于怎么有效的推进实施,老师们还是没有头绪,当项目初案交下项目行政审阅时,行政针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包干负责的建议,即每期节目打包分配给项目组的3名老师,并确立1名教师作为责任编辑,对本期的节目负责,另外2名教师更多的做一些辅助性、基础性的工作。这种“主辅结合”的运作方式,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各尽其能,最打限度地发挥了不同层次老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岗位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升。

方式二:创新栏目负责人+固定栏目负责人的方式。校报是学校的名片,是学校文化的传播者。是盐东一直想做,但又一直没有做成的工作。在项目推进初期,大家对为什么办报、怎样办报缺乏深刻理解和操作经验。在发展室的建议下,项目组采取“固定版块+创新板块”的组合方式,将“校园采风”、“荣誉之窗”、“习作赏析”、“校园哈哈镜”“创意作坊”等作为固定板块被长期保留,每一个栏目由1名教师负责与部门和学科教师的联系,定期将素材上传给牵头人,目标明晰。“创新板块”则成了每期校报最具挑战的工作,一般由2-3名教师负责,这些教师一般文学功底深厚、知识面广、他们之间通过多次酝酿,形成新的“看点”,增强校报的可读性、互动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在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栏目负责人+固定栏目负责人”的组合方式,为不同的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学校“各得其乐”的价值追求。

方式三:轮流策划与实施的方式。为推进学校读书工程的开展,激励教师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学习和钻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启动了基于教师的“和乐讲坛”项目组,讲坛共分三大模块“专家引领”、“学习分享”、“生活品质”,并在实践中摸索出“牵头人负责、轮流策划与主持”的工作方式,富有特色的教师讲坛,促使教师自我加压、互相学习、提升水平,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喜爱。

在组织项目实施,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已形成项目过程性管理制度。

5、项目牵头人是项目组的核心,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项目实施的成效,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为了有效地保障学校年度项目的完成,学校对项目牵头人采取了“群体+个人;指导+交流;实践+提炼”的三结合的培训方式,有效引导项目牵头人关注项目实施,关注项目组教师团队的培养,关注项目的实效,有效地提升牵头人对项目的策划力和执行力,保障项目的高效运行。

“群体+个体”培训具体指开学初、学期中,学校师生发展室召开项目牵头人的会议,就本学期各个项目的实施要求、人员整合、成效的显现等对项目牵头教师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师生发展室还会在每个学月与各个项目牵头教师进行个别谈心,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项目牵头人调整工作思路。

“指导+交流”培训具体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师生发展室除定期关注项目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外,还会适时召开项目组长的主题交流活动,针对项目组计划的制定、活动的策划、效果的呈现等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促进项目组之间的学习与借鉴。

“实践+提炼”的培训具体指利用《项目连连看》校园通讯搭建各组交流平台,帮助各项目梳理工作思路,提炼项目成果、提升工作品质。

学校对项目牵头人进行多形式的培训,项目牵头人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再培训,通过这样的两级多样培训,确保项目高效运转。

6、为了让项目创造更大的价值,让更多的师生在项目中受益,感受校园生活的精彩。学校形成了“以展促推”的工作思路,即为不同的项目搭建不同展示平台,让项目组更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增强荣誉感,彰显项目的成效。

如,学校将2012年4月作为“和乐娃娃科技活动月”,给科技活动月项目组组一个月时间。项目组的老师们群策群力,开创了以“周主题活动”的形式来推进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科技知识小百科”互动问答、“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科普知识宣讲、“科技小制作”比赛、“科学小发明”大展示等主题活动应运而生。在“周主题活动”的展示中,老师们不仅注重活动内容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氛围的营造、学生互动参与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科技活动中。通过这样的展示平台,真正让学生增长了科普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作的兴趣。大量的学生卷入其中,呈现出精彩纷呈、其乐无穷的态势,真正体现了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学校“童声悠扬”合唱项目组,通过年级海选和学校合唱汇演相结合的模式,深入开展学校的合唱活动,学校的合唱特色教育真正做到了实处。项目组组建了学校教师合唱团和家长合唱团,并在学校2012年“

六、一”节汇演中教师合唱团登上学校舞台激情的歌唱让合唱教育的魅力得到了最大的彰显。同时合唱项目组还积极开发出了学校的“午间歌声”读本、“教师合唱读本”以及“家长合唱读本”,合唱项目组组织学生参加区合唱比赛获得了特等奖,参加成都市合唱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些都是学校的合唱特色和项目工作积极联姻收到了可喜的成果。

四、项目评价——围绕目标 多元“自评” 促进提升

1、学校还成立项目考评小组,考评小组出了项目评审小组的成员,还包括了学校家委会代表和学生代表,对学校项目组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更人文、公平的考评。

2、学校师生发展室负责对批准实施项目严格把关,对目标、进度、效果实施动态监督和控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把关:进度计划的督导、经费预算的控制、活动质量的把关和完成情况的评价。

3、学校项目评价小组主要针对各个项目组队各自项目的实施成效进行学校、家长、学生三维一体的“自评”进行多元评价。

两年的实践,项目管理随着学校每年工作的重点不断变化与调整,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教师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更加科学人文的环状服务型项目管理机制。新的机制,让教师们打破了学科、年段、性格、部门的局限,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主动介入学生和乐校园生活的打造中来,为学生“全面+特长”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真正实现了每个老师的个性化发展,为学校教师“雁阵式”发展提供的培养平台,让“和而不同,各得其乐”的学校办学“文化”真正在师生身上落到了实处。

第二篇:创新精细化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创新精细化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时间:2012-1-10 来源:本站 文:于洪区东湖学校 浏览:1176次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一、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于洪区东湖学校的全体教师以深邃的目光,坦荡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奔放的豪情,擘划着专业发展的未来。为此我校细化了常态的管理工作,以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工作千头万绪,但教育改革不可停滞,创新不可保守,追求不可踌躇,这是我们不变的宗旨。通过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东湖学校教师的改革情怀、超越情怀、学者情怀、人文情怀、“贴近地面”的情怀,为实现东湖学校的“强队伍,铸品牌”的目标而努力奋进;教师是新课改的攻坚力量,所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首当其冲、迫在眉睫;明确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与学和谐共鸣。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提醒学校管理者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哲学行走。实现人人参与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责任落实,管理到位。

二、四大举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定规划”、“细管理”、“搭平台”、“重引领”是东湖学校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举措。

教师的专业就是教书育人。毋庸置疑,专业发展当然是以爱(教育)业、敬业、专业、创业、乐业为最高目标。现实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要通过锲而不舍地追求去缩短。东湖学校校长李伟华的一句“做好平常事,就是不平常”的哲学论理,打开了102名教职工的心扉,致使东湖学校人人置身于教育改革之中。教育改革热火朝天,业绩骄人,教师专业得到空前发展。学校多次被市区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获“平安校园”的光荣称号。一支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追求的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教育改革之花香溢校园。

定规划。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学校发展的远景又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外推动力,内驱动力加外推动力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无穷动力。学校领导在教代会上听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于是学校出台了《东湖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规划中确立了“三大主题”(学校制度年、学校文化年、学校课程年),其中规划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走向。继而《东湖学校处室三年发展规划》、《东湖学校教师专业三年发展规划》相继制定完毕。这两个规划又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对教师专业发展做了全方位规划。

细管理。管理也需要规范。以精心的规划,缜密的管理,落实细节,实现学校管理效益的最优化,这就是“精细化管理”。特别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转化”。第一,由教“书”向教“学”转化,即学生要主动的到教师手里拿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第二,由单纯的理性教育向重视情感教育转化。情感因素,无论在智育还是在德育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展个性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三,由“教”“学”分离向“教”“学”合一转化。完成这“三个转化”,教师专业发展才能真正更上一层楼,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托起太阳的人”。

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求精”、“求细”变成一种常态,形成一种制度,养成一种习惯。通过精心设计目标,细化工作职责,精心分工,分步实施,达到指挥畅通、目标落实、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造公平、量化考评的全方位管理。做到班子无闲人,校长抓全面,书记负责抓德育,班主任配合。副校长当好校长助手,负责主抓教学,教学主任配合,年部组长具体落实,校长全面考核中层领导的执行力。管理是每个人的事,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者。你可能管理全面,我可能管理一片;你可能管一条线,我可能管几个点,所以管理只有层面的不同,没有地位高低的区分。精细化管理的加强,实现了“自管”与“他管”相结合,双”管“齐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领导执行计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教师严格自律,妥善利用时间,这样内外结合,锁定目标,达到目的,那是指日可待的。学校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合理内核,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积极的、精细化的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和保障,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搭平台。在青青的沃园里,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预留了空间——课堂;为教师专业发展备足了丰厚而肥沃的土壤;在此基础上,还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三座平台: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二是教师教育哲学平台、三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平台。教师可以依托“三座平台”尽展专业风采。

一是搭建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发达国家就对教师提出了专业性、多功能性、发展性、高素质性的要求。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也出台了教师专业职称评聘的政策、法规,千方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学校“名师培养工程”选拔出校级骨干教师、校级名师,利用表彰会的契机进行教师现场结对子;获得市区骨干教师、名师荣誉称号的教师要主动找好帮扶对象——结对子。102名教职工人人都在“对子”中,骨干教师带2人、3人不限。形成了由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校内名师组成的三级梯队,为教师专业发展搭桥铺路。通过举办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仅以2010-2011学下学期学校就举办了六场讲座,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的活动,校长带头、中层领导紧跟,树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好风气,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校内名师。目前学校有沈阳市劳模1人,省优秀课10人,市优秀课30人,市区优秀班主任10人,辽宁省三好班级班主任1人,沈阳市控辍优秀班主任2人,沈阳市师德标兵一人,95%的教师获得区优秀课以上的荣誉。每年撰写教科研论文过百篇,现已编辑成册,正式出版了《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思考》、《学校生态文化文集》两本专著。

通过赛事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了“塑名师、铸品牌”,在校内举办了“青年教师多媒体大赛”、“学科基本功大赛”、“校级骨干教师示范课大赛”、“班级文化展板大赛”。还选派年轻的教师组成数学代表队参加基本功片赛、区赛等,屡屡夺冠。赛事推动了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任课教师上新课时都习惯并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语数外任课教师为例,每学期人均使用多媒体课件160多次。

通过科学评价,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科学评价极具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对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种考量。评价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三看”(看过程、看变化、看效果)都是比较科学的。评价的目的与动机是“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强化激励、多元参与”。科学的评价方法,明确的评价目的,使我校各项评价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发展过程为主线,以教师自评为基础,以全面评价为内容”做出科学评价结论。生本课中建立了以发展过程评价为主、分阶段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重点看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在过程性评价中建立学生成长小档案,做好写实记录,同时写入教师、家长寄语。在阶段评价中重点写发展、变化的细节,研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塔建教师教育哲学的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所谓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问题从哲学的角度阐明和分析,教育实践唯有在教育哲学的引导下,才能对教育问题探究而不至于迷失方向。教育哲学着眼的是具体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打造教师教育哲学形成的平台,架设教师用教育哲学指导教育实践的舞台是十分紧迫而又必要的。对学校来讲,教师个体在成长中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后,教师的教育活动就会回归于理性,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有了自己的教育哲学,掌握了教育规律,教育思想才会清晰,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否则将会“乱花渐欲迷人眼”,被种种标新立异的教育理论学说左右迷惑,莫衷一是。要像教育家陶行知那样,边教学,边思考,边研究,边归纳,边升华,最终成为教育大家。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个体教育意识的觉醒,而教育哲学正是教师本人的教育灵魂。教师专业发展离开教育哲学的引领、教师的发展往往就会处于低位运行。教师的哲学素养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部分,这是从教书匠向专家型转换所必备的条件。教师本人要不失时机地在这个平台上抢占业务发展的先机,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究,加强哲学修养,自我反思也是提高教师教育哲学的有效途径。教育哲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智者要不失时机的利用这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是搭建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学校教学以精细化管理为引领,踏踏实实上好“三类课”,即新授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为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中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为学生创造最大的空间,引领学生激情飞扬地学习。教师由“教会到会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逐步建立起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平台上,发展专业特长,促成“教学相长”的态势。

重引领。第一,引领教师学习。学习,也只有学习,才能最终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说,一位热爱学习的教师,必定是热爱教育的教师。通过学习,立人品,立学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当然,也就能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改革中的功力了。

1.向书本学习——为转型而学习。校长有约,一定要带出一支善于读书、善于学习的教师队伍。学校送给每位教师一个精美的读书笔记本,意在勉励教师立人品、立学品。学校要大兴读书之风,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选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其它名著也可),要写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初都要搞一次“读书笔记”和“三本一贴”(学习笔记、工作笔记、听课笔记、论文剪贴)的展览活动。

2.向身边同志学习——为提升而学习。意在树立正风正气,培养谦虚好学,克服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培养“和美”的人际关系,掀起学先进,赶先进,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比活动打基础。你可从你身边的领导、同志中选出你心仪所向的榜样来学习,写下他们的事迹,写出你的感言,这样既能鼓舞他人,又能提升自己的认知品位;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又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团队精神。

3.向学生学习——为育人而学习。向学生学习,并非屈身低就,而是亲近学生,教育学生的极好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窍,才能使教师聪明有办法。况且学生的纯朴、善良、活泼……哪一样不值得教师学习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像辽宁省“十佳少年”祁文博同学那样闪光的动人事迹,为同学,为教师,为世人提供了精神榜样。

4.向榜样学习——为创新而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榜样提升自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之一。魏书生的“爱业、敬业、专业、创业、乐业”精神,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我们应该沉下心来好好研究,我们应该潜心学习古今中外那些名家的教育理念,创新经验,骄人业绩,成全自己事业的发展。

第二,引领教师备课。以“精、细、活”为准则。精,提炼精华;细,细致入微;活,教法灵活,便于学生学习。备课包括备文本、备学生、备教法。备课时,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备到让自己的课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关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关注学生,才能进入专业的境界,明确专业发展的归宿。我校集体备课有两种形式,按范围划分的集体备课有三种,按时段划分的集体备课也有三种,无论什么地点、什么时段的备课,都要以“备文本、备学生、备教法”为准则。其中“备学生”尤为重要,这是启动“生本教学”的前提。此外,将 “五严、两查”教学常规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五严”:即严格执行课程进度计划;严格控制作业量及在校时间;严格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检查、指导、反馈、整理等管理细则;严格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测、分析与考核。“两查”:即查教案与查批改;查周考。学校要求任课教师撰写整体课改计划,还要指导所教的班级制定“课改科计划”,形成了教研组纵向抓文本,班级横向抓落实,课改形成“网络化”。班主任配合科任教师,将学生分成较为固定的学习小组,以便于科任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形成“兵教兵”的学习模式。

第三,引领教师“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教学科研化”有助于教师从“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者,而且还应该成为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科研型的教学能手。“教学科研化”是说科研并不神秘,普及科研,才能更好地开展科研。“科研教学化”能促进提高师生科研意识。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教师要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去研究探讨,无疑对教改和个人的能力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近三年,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小学生古诗词积累与初步赏析能力的培养》,省级科研课题《小学随班就读生古诗积累与诵读能力的培养》,并于2009年成功结题。省级课题《美育引领,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已步入攻坚阶段。

同时,引领教师开发校本课,促进专业发展。学校明确地提出“以校本课开发促进观念的转变,以校本课的研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发校本课,一要考虑教什么,二要想好怎么教。基于这两点,我校开发的校本课有:《小学生古诗诵读赏析》、《国学经典诵读》、《素描》、《家用电器维修与保养方法》、《砂色意趣》、《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各种成长的机会,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第四,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反思应当是自我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学前的反思,在于反思备课;课中反思便于找到教学过程中调整点;教学后反思便于总结经验,找出改进的地方。可从以下几点切入反思:反思教学观念正确否;教学行为标准否;教学内容充实否;教学效果满意否。

独处反思也好,相互切磋琢磨反思也罢,目的旨在提高发展专业能力,完善自我,切忌反思流于形式。每月最后一周教师要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反思随笔”交到教导处,装订成册,汇集成《东湖学校教学反思录》,这是东湖学校全体教师的宝贵财富。

第三篇:坚持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17)

坚持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双击自动

发布时间:2008-12-19

滚屏

78次 阅读:1

2坚持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良乡第四中学

上学年,学校坚持以“三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为基础,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形成为重点,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学生自主管理为特色,以“培养现代文明人”为目标,努力构建“以德治校、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三位(学校、社会、家庭)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一些实实在在,可见可感的小事情,做好这些距离我们很近的小事,就抓好了德育工作。基于此,我们以狠抓师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德育的切入点,全面实施了我校的德育工作。

一、转变观念,把握德育内涵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育人意识。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好。我们举行了为期一个月、贯穿一学年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学习大讨论主题教育,(照片一)我们让老师们明白,学校对师德的要求就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细心做事”,就是把自己手上的那份工作做好,把自己周围的那群学生引导好,坚守自己的职责,多出成绩,少出差错,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在学校中体会到幸福感。我们坚持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学生德育,教师为先。

我们根据学段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德育工作重点。三个年级德育核心主题:

初一年级的主题是:“迈好规范(文明)第一步,做个自尊自理的中学生”。侧重于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二年级的主题是:“迈好青春第一步,做个自重自律的中学生”,侧重于中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

初三年级的主题是:“迈好理想第一步,做个自强自立的毕业生”,侧重于学生的毕业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学生课外活动,做到主题活动系列化、社会实践经常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学生课外活动有培训类的活动,如音乐、美术、竞赛培训等;(照片二)有竞赛类的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诗歌朗诵赛、“十佳”歌手赛、运动会等;(照片三)有展示类的活动;如文艺晚会、才艺展示、美术作品展、校园“文化周”等;(照片四)有服务类的活动,如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为贫困学生送温暖、为患病学生捐款、社会志愿者服务等;(照片五)有创新类的活动,如“三小作品”的制作、小论文的撰写等;(照片六)有社团类活动,如:文学社、爱心社、阳光少年广播站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了学校主流文化,让学生的行为在活动中得到规范,让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高,让学生的意识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闪耀光芒。

二、降低德育重心,细化德育要求

我们是初中学校,对学生的若干德育要求旨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初步的价值观,我们的德育并不能从根本上形成学生的远大理想,人生抱负,只能是逐步引导他们走向追求理想之路。因此,降低德育重心,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较好的个人修养才是当务之急。把距离学生最近的事做好,是我们工作的策略。

新生入校军训期间,学校统一组织新生学习讨论《中学生手册》,让每一个学生尽快地熟悉学校管理制度,自觉适应学校管理要求。

我们细化了学生的具体要求,并利用刚开学时的班会时间进行讨论学习,交流发言,让学生对于学校的要求熟记于心,从一言一行的小事中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学生明确在学校应该干什

么,怎样干才最好。让学生们从“上好一节课,做好一节操,扫好一次地”做起,逐渐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认识到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怎样做才是有修养的表现。校长在班子会上反复强调“学校无小事,事事关育人”。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就是了不起。学校每一个活动都是教育活动,都是育人载体。例如课间操,不仅仅把课间操当作学生放松心情、调整情绪、锻炼身体的手段来看待,我们认为它更是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文明规范和集体意识的绝佳机会,从集合整队到跑步带入带出都严格要求,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队伍里保持安静,不能说笑;带入带出以班为单位队伍整齐,前后保持好距离,口号宏亮,不符合要求的班不但要点名批评,而且要坚决重来,这看似简单的事,不经训练、不下功夫、不严格要求、不坚持下去也是不容易达到的。(照片七)

在中学校园里,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普遍使用,给中学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尴尬。上课时学生的手机响起来,令老师非常恼火。更有甚者,利用手机聊天、谈恋爱、考试舞弊。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但屡禁不止,令人头疼。我们先是召开部分老师座谈会,共同探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性;然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接着分班讨论“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学生中形成基本共识。学校还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进行正面引导,班主任找一些有手机的同学逐个谈心,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正确认识给子女配备手机的利和弊,把工作做细、做深入。同时,学校也采取一些比较刚性的规定,如第一次发现手机,通知家长领回,第二次发现手机至学生毕业时由家长领回等。现在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现象已基本杜绝。

三、学生自治,努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新机制。

每个学校德育管理的措施和制度都很多,关键是如何管理与落实,那就是学生自治管理。由各班选派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组建成学生会。由政教处和团委会统一培训,(照片八)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形成各个部门。由各部长统一指挥。例如体育部负责每天两操的组织考核,清洁部负责每天扫除的检查评分等,完全交由学生管理。学生会工作情况如何,也由学生来考核,学校又另组建督察岗,每天派人督察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天考核,每天公布,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学生的网络。“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德育的主题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激发学生自主精神,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方面,我校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升华,实现自我超越。二是在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满足自我发展的精神需求,塑造良好的自我人格形象;三是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学校各项管理,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我们的广播站等组织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他们从采访写稿、主播、录制后期制作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我们的校园文娱体育竞赛、学生活动等,从策划、组织、裁判、评委、秩序维持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照片九)5.12地震发生后,学生以致校长一封信的形式要求学校要经常举行紧急疏散演习,校长当即承诺由每学年一次改为每学期至少搞一次。

四、持之以恒,收到德育实效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齐抓共管、持之以恒的德育工作格局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把一些细小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把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做法长期坚持下去。俗话说,学贵有恒,德亦如此。德育并不是翻新花样,而是实实在在地坚持去做。让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工作中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每周五上午的德育工作例会,大家畅所欲言,重点研究解决一周来发现的问题。在德育管理中我们坚持把到校、值日、出操、吃饭、集合等处处都当作课堂,有课堂的地方就有问题,有问题就需要去探讨和解决。(照片十)我们坚持做好了“三个一”,即每月一个德育主题,每周一个明显转变,每天一个具体要求。每学月末,我们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总结本学月德育工作的情况,明确德育工作的得失,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下学月德育主题,再根据德育主题,制定好每周班会的主题及每周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然后召开班主任会议,明确德育内容及主抓方向,保证落实。

为确保收到德育实效,学校实行四条线管理,同时启动。第一条线由各班主任利用每天20分钟晨检,具体分解落实德育要求;第二条线由团委会、学生会检查落实情况,确保每天有具体要求,有专人负责检查,有细致的考核评比。团委会坚持每周一召开举行集体朝会,每周三召开广播会,通报当天情况,表扬或批评到班到人,提出整改意见。第三条线由值周组每天总结,公布情况,及时表扬批评;第四条线由值日领导把握全局,总揽情况,及时与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沟通,保证实施。

五、树立榜样,找到学习的方向

我们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始终坚持通过身边的例子来教育学生,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照片十一)我们不断发现表现优异、行为习惯良好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在升旗仪式和广播会上发言,把他们树立为同学们的榜样,号召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努力,应该向谁学习,应该怎样学习。让先进的力量来促进全校的共同进步。

全校师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举手投足事关文明,一言一行体现修养。

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是我们管理的主线,它要求我们“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举措都要精致,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的主体,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在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开展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31中坚持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坚持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上学年,学校坚持以“三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为基础,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形成为重点,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学生自主管理为特色,以“培养现代文明人”为主题教育目标,努力构建“以德治校、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三位(学校、社会、家庭)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一些实实在在,可见可感的小事情,做好这些距离我们很近的小事,就抓好了德育工作。基于此,我们以狠抓师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德育的切入点,全面实施了我校的德育工作。

一、转变观念,把握德育内涵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育人意识。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好。学校对师德的要求就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细心做事”,就是把自己手上的那份工作做好,把自己周围的那群学生引导好,坚守自己的职责,多出成绩,少出差错,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在学校中体会到幸福感。我们坚持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学生德育,教师为先。

我们根据学段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德育工作重点。三个年级德育核心主题:

初一年级的主题是:“迈好规范(文明)第一步,做个自尊自理的中学生”。侧重于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二年级的主题是:“迈好青春第一步,做个自重自律的中学生”,侧重于中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

初三年级的主题是:“迈好理想第一步,做个自强自立的毕业生”,侧重于学生的毕业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学生课外活动,做到主题活动系列化、社会实践经常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学生课外活动有培训类的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队等;有竞赛类的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诗歌朗诵赛、“班歌”大赛、运动会等;有展示类的活动,如文艺晚会、才艺展示、美术作品展等;有服务类的活动,如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为贫困学生送温暖、为患病学生捐款、社会志愿者服务等;有创新类的活动,如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撰写等;有社团类活动,如文学社、广播站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了学校主流文化,让学生的行为在活动中得到规范,让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高,让学生的意识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闪耀光芒。

二、降低德育重心,细化德育要求

我们是初中学校,对学生的若干德育要求旨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初步的价值观,我们的德育并不能从根本上形成学生的远大理想,人生抱负,只能是逐步引导他们走向追求理想之路。因此,降低德育重心,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较好的个人修养才是当务之急。把距离学生最近的事做好,是我们工作的策略。

新生入校体训期间,学校统一组织新生进行思想培训,让每一个学生尽快地熟悉学校管理制度,自觉适应学校管理要求。我们细化了学生的具体要求,并利用刚开学时的班会时间进行讨论学习,交流发言,让学生对于学校的要求熟记于心,从一言一行的小事中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学生明确在学校应该干什么,怎样干才最好。让学生们从“上好一节课,做好一节操,扫好一次地”做起,逐渐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认识到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怎样做才是有修养的表现。校长在班子会上反复强调“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就是了不起。学校每一个活动都是教育活动,都是育人载体。例如课间操,不仅仅把课间操当作学生放松心情、调整情绪、锻炼身体的手段来看待,我们认为它更是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文明规范和集体意识的绝佳机会,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队伍里保持安静,不能说笑,这看似简单的事,不经训练、不下功夫、不严格要求、不坚持下去也是不容易达到的。

在中学校园里,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普遍使用,给中学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尴尬。上课时学生的手机响起来,令老师非常恼火。更有甚者,利用手机聊天、谈恋爱、考试舞弊。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但屡禁不止,令人头疼。我们先是召开部分老师座谈会,共同探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性;然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接着分班讨论“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学生中形成基本共识。学校还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进行正面引导,班主任找一些有手机的同学逐个谈心,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正确认识给子女配备手机的利和弊,把工作做细、做深入。同时,学校也采取一些比较刚性的规定,如第一次发现手机,通知家长领回,第二次发现手机至学生毕业时由家长领回等。现在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现象已基本杜绝。

三、学生自治,努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新机制。

每个学校德育管理的措施和制度都很多,关键是如何管理与落实,那就是学生自治管理。由各班选派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组建成学生会。由政教处统一培训,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形成各个部门。由各部长统一指挥。例如体育部负责每天两操的组织考核,卫生部负责每天扫除的检查评分等,完全交由学生管理。学生会工作情况如何,也由学生来考核,学校又另组建督察岗,每天派人督察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天考核,每天公布,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学生的网络。“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德育的主题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激发学生自主精神,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方面,我校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升华,实现自我超越。二是在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满足自我发展的精神需求,塑造良好的自我人格形象;三是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学校各项管理,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

四、持之以恒,收到德育实效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齐抓共管、持之以恒的德育工作格局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把一些细小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把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做法长期坚持下去。俗话说,学贵有恒,德亦如此。德育并不是翻新花样,而是实实在在地坚持去做。让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工作中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每周五课间操后的德育工作例会,大家畅所欲言,重点研究解决一周来发现的问题。在德育管理中我们坚持把到校、值日、出操、吃饭、集合等处处都当作课堂,有课堂的地方就有问题,有问题就需要去探讨和解决。每月末,政教处进行德育工作研讨,总结本月德育工作的情况,明确德育工作的得失,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下月德育主题,再根据德育主题,制定好每周班会的主题及每周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然后召开班主任会议,明确德育内容及主抓方向,保证落实。

为确保收到德育实效,学校实行四条线管理,同时启动。第一条线由各班主任利用每天20分钟晨检,具体分解落实德育要求;第二条线由团委、学生会检查落实情况,确保每天有具体要求,有专人负责检查,有细致的考核评比,团委坚持每周一召开学生干部会,通报检查情况,表扬或批评到班到人,提出整改意见。第三条线由值班教师每天巡查、总结,公布情况,及时表扬批评;第四条线由值班领导把握全局,总揽情况,及时与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沟通,保证实施。

五、树立榜样,找到学习的方向

我们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始终坚持通过身边的例子来教育学生,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我们不断发现表现优异、行为习惯良好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在升旗仪式和广播会上发言,把他们树立为同学们的榜样,号召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努力,应该向谁学习,应该怎样学习。让先进的力量来促进全校的共同进步。

全校师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举手投足事关文明,一言一行体现修养。

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是我们管理的主线,它要求我们“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举措都要精致,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的主体,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在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开展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下载落实项目制度精细化管理 引教师自主发展(整体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落实项目制度精细化管理 引教师自主发展(整体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