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助力2012高考高中物理知识点整合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素材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生活中的体现 由哪些实验事实,判断得出分子之间有引力力?
答:固体、液体内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形状或固定的体积,我们推理出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由哪些实验事实,判断得出分子之间有斥力?
答: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即使气体压缩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压缩也是很困难的;用力压缩固体,物体内会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这些事实都是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表现。
第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重点知识归纳辨析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经过研究发现: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中两条虚线所示。
(2)由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在上面的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距离的变化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r0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r0的数量级为10-10m,相当于r0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分子间距离当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展示幻灯片图2。当r>r0时,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的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它也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在图中表示分子间距离r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分子间引力斥力大小的情况。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运动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体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
知识点
(1)认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
知识环节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
媒体引入
两个铅柱本身没有相粘。接着我们用刀将两个铅柱的断面削平,并将他们对齐压紧,发现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了,我们把结合后的铅柱挂在铁架台上,在下面加挂重物。可以看到一定数目的勾码并没有将他们分开,是什么力使得他们结合的这么紧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实验演示:将两个断面削平磨光的铅柱对齐压紧,发现他们可以连接在一起,并在下面可以挂一定的重物。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个实验很好的说明了物体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正是这种引力将两个铅柱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也正是由于这种力,才使得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固体和液体。那么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先要将铅柱的断面削平磨光呢?这主要因为分子间的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非常小,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让两个铅柱间分子的距离尽可能的减小。我们还知道,固体和液体是很难压缩的,即使是气体,当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很难再继续压缩,这些现象说明分子间除了引力外还存在着斥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斥力发生作用的距离比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还要小。研究表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都和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如图所示,斥力在横轴上方,引力在横轴下方,它们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分子间表现出来的作用力实际上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播放实验视频以及ppt分析
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
下面我们来分析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情况
(1)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时,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我们把这个位置称为平衡位置。的大小与分子的大小差不多,数量级约为 m。
(2)当r<时,随着r的减小,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是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所以合力也就是分子力的图像应在横轴的上方。
在图中如何表示出斥力增大得比较快呢?这可以从图像的斜率上看出来。上面表示斥力的线比较陡,而下面表示引力的线比较平坦。
(3)当r>时,随着r的增大,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并且引力总是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出引力。此时分子力的图像应在横轴的下方。
那么图线到底要怎样画呢?我们刚刚分析过位置时,分子力为零。由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发生作用的距离都很小,所以可以认为在在无限远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为零,中间的这一段引力必定会在某一位置出现分子力的最大值。如图所示。
(4)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小,可以忽略。分子力为零。
故假如一个分子从10的地方开始逐渐靠近另一个分子,他们间的相互作用力应当是先表现出引力,这个力先增大到最大值,之后又减小,在平衡位置时分子力减小为零。之后表现出斥力,并且斥力越来越大。
问题
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先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然后向上拉玻璃板,使它离开水面,会发现这时所用的力会大于玻璃板本身所受的重力,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吧。
第三篇:高二物理教案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1-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的】
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力的引力、斥力和合力随间距变化的规律
3、知道合力为零时的特殊值r0的数量级,知道合力趣于零时的分子间距是10 r0
4、能用分子力的规律解释某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分子力的引力、斥力和合力随间距变化的规律;用分子力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难点】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理解 【教具】
铅块、小刀 【教学过程】
○、引入
学生答问:
1、扩散现象能够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2、大的布朗微粒和小的布朗微粒谁受到的分子撞击力的合力较大?
前面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两个观点,今天继续学习第三个——
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理论论证:间隙→力的约束。
实验证明:演示——两块铅能够被压迫后粘在一起。学生上台体验…
正面介绍其它素材„(粉笔的笔迹能留在黑板上;胶水„)过渡: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实质是什么?
二、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探讨1:是不是由万有引力引起?
相距4×10-10 m的两个氦分子,万有引力是7×10-42 N,但测量表明,其间的分子力是6×10-23 N,他们相差1019倍!
探讨2:是不是弹力?
学生进行…
正面介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力,但从性质(产生的根源)上来讲,并不是一种基本力。它们是由组成一分子的电子及原子核与另一分子的电子及原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虽然每一个分子整体显现电中性,但当它们距离很近时,分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会使每个分子的正电、负电物质的分布发生微妙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正电荷的“重心”和负电荷的“重心”不再重合;而且,距离越近,这种偏离就越严重),致使整体的合力不为零。计算表明,这种分析是合理。所以,分子力的实质是电磁力。
分子力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实质分析较难,还体现在另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分子力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而我们通常感觉到的分子力则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这一事实是怎么被检测和发现的呢?这里我们不便介绍。现在先介绍一下这两种力、以及它们的合力的变化规律——
三、分子力跟分子间距的关系
板图:教材P75图11-6
1、引力图象介绍;
2、斥力图象介绍;
提问:这个图象表明,引力函数和斥力函数各自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提示:对于矢量,这里只能谈大小的增减)?
学生:均为减函数。(补充介绍:它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幂函数。)提问:除了方向外,这两条图线还有什么区别? 学生:减小的幅度不同。(补充介绍:幂次方不同。)
3、合力图象介绍。描点;特殊点的位置描述(标示在图上:r0的数量级为10-10)„
提问:我们又该怎样描述合力函数的增减性? 学生:先减后增再减。(补充描述、板书:当r→10r0时,合力趣于零。)提问:方向变化若何? 学生:排斥变为吸引。
这个合力的变化情况显然比较复杂,但我们如果和一些相关的事实联系起来理解,就会发现这个规律的正确性——
事实1:固体或液体在常态下,既不会自发膨胀,也不会自发收缩… 事实2:当我们压缩固体或液体时,会感到非常吃力… 事实3:当我们拉伸物体时,会感到吃力… 事实4:被拉断的物体一般很难接上…
思考启示:从某种程度来讲,分子力合力的这种变化规律,有点象什么力的变化
学生:弹簧弹力。(说明:定量规律当然复杂得多。)
四、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分子力、分子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分子力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力,象这样性质相同又会同时施加两种作用的情形我们过去还没有遇到过。而且,人们宏观上的感受,必然只能感到分子力合力的效果。这就使得我们要记住分子力的特征很不容易。
五、作业布置
阅读教材;
教材P76第(1)(2)(3)(4)上作业本;
《优化设计》P61“夯实基础”部分,做在书上。【板书设计】
注意“教学过程”的灰色部分,即是板书计划。【教后感】
好,真的很好,一堂如此“边缘”的物理课能够上出这样的感觉,非常不易。充分的准备是关键。对“变化规律”的挖掘程度很合适,事实的调用方面,分量也很恰当。学生能积极地反映,和谐地完成教与学的合作,整个课堂活跃、融洽。
板书很少,但是少得有理、少得有力。
演示实验很费力,第二堂差一点没做成,上台的学生也基本上都是失望而归。这是一个遗憾,有不有改进的空间?
第四篇:2018吉安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说课稿[范文模版]
2018吉安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
力》说课稿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我抽到的题目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我将围绕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理解变成自己教学的素材加以利用,首先我就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分子间作用力》这一节是人教版选修3-3第七章第3节的内容,前两节分别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和《分子的热运动》,这三节共同构成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因此教材在本节课设置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分子间作用力,另一个就是分子动理论。本节在本章中既是前三节的一个小结,也为后面的第五节《内能》中关于“分子势能”的学习做了准备。
二、说学情
(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材内容,因此接下来再分析一下我所面对的学生)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微观思想,也知道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以及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但是还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本节课的内容要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对于前面的内容来说难度要大一些,因此需要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一些宏观的例子进行引导,在理解宏观现象的基础上去分析微观状态。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经过以上对于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能够根据图像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经过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分析过程,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初步树立微观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不同,产生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随之确定了)【重点】
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分子动理论的内容。【难点】
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句: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因为本节课需要的内容有一部分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因此会用到讲授法,但是在讲解的时候不能一味的灌输,还要进行启发引导;(2)演示法:在引出分子间有间隙的这个内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现象去进行推理,所以演示法是最合适的办法。
(3)读书指导法:在分子动理论部分我打算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方式进行。此外还会用到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过渡句:接下来是我说课的核心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这一部分共分为四个环节: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环节一:新课导入
(过渡句: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我会用多媒体播放酒精和水混合的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现象能够发现混合之后的体积变小了,引发猜想,当然学生可能会想到是酒精挥发了,但是我会让他们思考密封的玻璃管在十几秒钟很难挥发,同时举出一杯装满大豆的杯子还能再加进去一小杯小米的例子,这样学生基本上就能发现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从而导出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因为能够让学生在宏观层面上发现分子间存在空隙,有助于他们的理解】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句:导入新课之后就顺势进入到了新课讲授环节)这一环节有两个大的知识点,一是分子间的作用力,二是分子动理论。首先进行第一个知识点。顺着刚才的导入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空隙,而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又会形成固体或液体,并有固定的体积呢?学生思考后能够想到是因为有某种力使它们聚集在一起,而我会告诉学生这种力是分子间的引力;然后再抛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分子间存在空隙,但是用力压缩物体,物体内又会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呢?这对于高中生来说就不难了,他们很容易就能想到是分子间存在斥力,也就得到了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结论,然后我会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再举几个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例子加深理解。
在知道了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和斥力的条件下,就可以进行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问题的探讨了,但是这个问题无法通过例子来呈现,只能通过理论推导,我会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图像,让学生先观察两个力的变化趋势,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得到斥力和引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的快,而引力减小的慢,此时我再抛出分子间作用力合力的问题: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是如何变化的?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描点法画出分子作用力合力的图像,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打算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找几名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描述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的变化趋势,如果遇到困难我会提示引导,比如让他们抓住引力和斥力刚好相等的时候的距离,以这个点为中心进行分析,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其中一个分子所受的引力等于斥力,那么这个分子所受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0,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设计意图:这个知识点学习的整体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先根据宏观现象推出微观实质,进而再去分析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层层递进,由宏观到微观,利于学生的理解】
然后进行第二个知识点:分子动理论。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在前面几节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到分子动理论的全部内容。我会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的内容,然后小组汇报,我再进行总结得到: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然后就是统计规律的学习,依然采取学生先自学我再解释说明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这个知识点其实有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不大了,因此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但是为了保证学生自学的效果,我在此过程中依然会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启发以及总结】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分析当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靠近另一个分子的过程中,引力、斥力和合力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分析过程能够了解学生对于分子间作用力的掌握情况,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最后就是小结作业环节了)小结我会以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作业就是让学生课后思考练习题中的第2题。
七、说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系统化的板书,归纳出本节课的专业知识,简单明了,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