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政部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
思政部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
12月10日,思政部教师参加了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成都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会议由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蒲开伦主持,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宗伟教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会会长张斌教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会长黄天贵教授、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会副会长刘文华教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研究会秘书长蒋家胜教授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
会上,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宗伟教授致欢迎辞,并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办学趋势向与会成员作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会会长张斌教授作了“形势与政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的主题发言,张会长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确认识反腐败的形势、当前腐败的主要特点、当前腐败的成因和当前反腐败的主要措施”等5各方面作了深入阐述。
下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研究会秘书长蒋家胜教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徐文教授、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副教授分别就“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团队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探讨”和“新时期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与探讨。同时,对参加该年会的58篇学术论文进行了颁奖,我院李光胜老师参加评奖的论文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
此次学习交流后,思政教研部的老师们纷纷感到自己的工作既光荣神圣又任务艰巨,决定要抓住当前这一大好时机,以后应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更大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
第二篇:我院思政部派遣教师参加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岗前培训
我院思政部派遣教师参加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岗前培训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粤教工委〔2009〕35号)的精神,为高质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的贯彻执行,广东省教育厅于9月24日至25日举办了2011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我院思政部派遣了李小银、陈长玲、邱志斌和蔡双仁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教育部思政部主任邓传淮、广东省教育厅袁本新处长作了重要讲话。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永廷教授、深圳大学刘志山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国兴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他们就思政课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授课技巧、教学方式、注意事项及新任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与分析。会议期间,参会教师还观摩了2011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决赛。
通过培训,我们四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对思政课的理论本身认识
(一)领导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
我认识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亲自审定了这套教材的编写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以及有关学科专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教材进行了极为严格的、多次的审读审议,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在我党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充分证明党中央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二)课程本身变化
在培训前,自己对新编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材程认识不到位,也不重视,总觉得教材多次改动也大同小异。通过培训后认识到: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严肃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此外,这本教材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读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
(三)对老师的要求
新教材的综合性、系统性比过去的教材强了,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我认为我们应当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使这门课程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的一门课程。能够运用这门课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判断社会现象,正确认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必要性,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自己积极加入到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去,努力拼搏,勇于开拓和创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多出力多作贡献。二是使这门课程成为对大学生最有吸引力的课程。努力探索教育改革,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下功夫,通过创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这门课成为能解读生活、指导实践、陶冶思想和锻炼心志的良师益友。
(四)对大学生本身的作用
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追求真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恰恰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用科学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思想概论”课通过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点,帮助大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最新成果,使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因此,大学生在人生的这样一个阶段,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如果学得好,收获将是巨大的,影响将是深刻的,受益将是终身的。
大学生需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但能不能把它讲成大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还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和教学心理的运用,因此,我们要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形式。首先要充分运用启发和互动教学模式,合理搭配视频与板书,提高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增强课程的生活性、实际性,达到贴近大学生的效果。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要使大学生愿意听并且相信我们讲的道理,必须钻研讲课艺术,以高超的讲课艺术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假期,我们观看了许多百家讲坛的DVD,使我们百听不厌。为什么她讲得课能有如此吸引力了?我们体会,这主要有
三条:一是要“有的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就是好方法。我们虽然面对的都是大学生,但是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此地区与彼地区、此校与彼校、此专业与彼专业和此班与彼班的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有差异性。所以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深度上都应该区别对待。如果上课都一个模式讲“道理”,不区别对待,不“有的施教”,这就会偏离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层次,使教学目标不能准确的指向恰当的教学对象,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最终使教学的目的无法实现。二是贴近了实际。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应该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只有这样,才有活力。三是要有高超的表达能力。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形成语言和行为的感召力,把“概论”课讲成对大学生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门课程。
二、对科研的认识
一个学校能够与其他的学校相比,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于软实力的竞争,关键在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就论文的写作的选题原则与方法、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写作的技巧和规范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使大家深受启发和引导。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教好书、育好人。而从事科研是知识再生产和知识更新的重要手段。做科研要踏踏实实,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绝不抄袭,并且要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且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并为之奋斗终身。
三、对我省思政课教学的建议
(一)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四门理论课的课件库,让教师随时查看和利用,讨论和答疑平台。
(二)确定计划,制订科研规划,设计科研项目与课题,争取国家和省的相关科研项目与课题;并向年青教师倾斜。
(三)定期组织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优秀教师交流、送优质课到校,并形成名校名师互帮对子和兄弟院校,尽可能缩小差距。
(四)整合各个学校的优势,并进行特色帮扶和发扬。
(五)管理、审批本会的经费的使用和确定年会的主题、时间和地点;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们了解了思想政治课发展形势,学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很多新思维和新方法,使我们的职业认同度和职业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加深了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神圣职责和崇高历史使命的理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的新的认识,教学改革的紧迫使我们感觉责任心更强了,同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相信我们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奋力争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我院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力量。
李小银
9月26日
第三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
作者和学号班级
日期
奴役之途还是自由之路?
奴役之途还是自由之路?
----读《通往奴役之路》有感
摘 要:《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最知名著作。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哈耶克称要将此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而我国是属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那就让我们这些社会主义者来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死敌——哈耶克的这本书,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益处的。
关键词: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专制
一、引言
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而社会在不断进步,每个人也在不断进步,所以关于思想永远不会有一个永恒的正确定理,所谓的真理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正确。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出版时,因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拥护者,甚至是资本主义改良者的抨击,然而此书被翻译成超过20中语言出版,想必这本经济学名著必有其独到之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此书可以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
二、哈耶克的基本观点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哈耶克主张,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统治阶级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但是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支持中央集权,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对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随著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在哈耶克看来,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样的国家早已经在“通往奴役之路”上了,而当时许多民主国家也正在重蹈覆辙。哈耶克写道:“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个人主义伦理学看来是对于所有道德的否定。但那在集体主义的伦理学里却成为了最高的原则。”尽管哈耶克对集体主义社会的态度是否定的,但他在书中也提及了:“对于那样的计划经济的批评,是不能与完全教条式的自由放任态度混为一谈的。”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的确支持政府对于邮政、道路、污染和工厂噪音等的管制。
(一)私有制是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保障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不仅仅是没有效率的,也是不自由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哈耶克把实行私有制的社会称作“富人得势的世界”,而认为实行公有制的社会,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尽管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平等,这也是两者之间唯一的共同点。然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的机会虽然比富人少一些,但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同样可以发财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走向致富之路的机会却是均等的,哈耶克认为这是真正的社会平等。而在公有制社会里,尽管穷人名义上是公有财产的主人,但实际上,哪一部分财产也没他的份。不仅如此,由于事无巨细都被当局牢牢控制.老百姓只得低声下气,任人摆布,靠当权者的“恩施”过日子。哈耶克于是问道,究竟是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好,还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好呢?
(二)计划经济导致效率损失,最终迈向集权政治
在哈耶克看来.一切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都是集体主义。哈耶克认为,迄今为止,对资源配置来说,竞争是最为有效的,计划是与竞争鲜明对抗的,它只有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而用计划取而代之.那么结果必将一塌糊涂。因为计划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损失。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普遍而持久,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社会主义,认“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为理想目标。“铲除私有制度”和“推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为了达到理想境界而必须采取的手段。哈耶克曾亲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他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 “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警告英国和美国的知识分子: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具体含义之外,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是极其昂贵的,首先是效率方面的损失,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浩如烟海,情况复杂多变,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所以中央计划部门是不可能替所有的人作出“生产什么”和“怎样消费”的正确决策的,这样的决策过程会造成很大浪费,即便消费者有权选择买什么和不买什么,消费品的价格也将是严重扭曲的。
“效率损失”并不是哈耶克抨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依据。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许多人相信:资本主义“盲目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不一定比社会主义“计划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小。哈耶克在书中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提出的命题是:彻底的计划经济和彻底的竞争经济,如果可能实现的话,都是有效率的。然而这两者的混合注定是效率低下的,除非“计划”是为了加强和改善而不是为了排斥“竞争”。
最重要的是经济计划必然导致政治集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难以统一,要想计划顺利进行,就得推出一个权威,由他独揽大权,最后一锤定音。这样,“独裁”就不可避免。而且,要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形影不离。
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洋洋自得,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哈耶克深信:“我们选择的自由,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这样的事实,若某人拒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可以转而与另一人谈判。但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垄断了我们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仁慈了。”哈耶克认定,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将丧失一项最宝贵的权利--自由思想的权利。
三、我的感悟
哈耶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旗手,一个自由主义的战士写下了逻辑严密、结局夸张的文字,论证了公有制的社会体系必然走向独裁专制与腐败,使我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小公民深受震撼。但哈耶克的论证对于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极有警示意义的。尤其在当今社会,统计阶级的贪污腐败事件被不断揭露。社会主义的策源地德国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亦是半路夭折,朝鲜等国饱受计划之苦,世界范围内至今还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我们还应沿着这条看不到希望的路走下去吗?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很可能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震惊地发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思想与纳粹上台前夕的德国思想是如此的相似。而在这两者之后,同是令人不堪回首的文化大革命和纳粹的残暴罪行。想来有些后怕,倘若中国没有掉转船头,仍朝着国家社会主义的方向驶去。今天的中国会是怎样?今天的我们又是怎样?恐怕我也会如那些以为自己正在通往自由之路的社会主义者那般欢欣鼓舞地走向奴役之地。
但是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并没有错,它反映了人类对更加美好、更加自由的生活的向往,每一个人只要不是彻底的宿命论者,就是一个计划者,每一个行为都是或应当是有计划的行为。计划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新中国成立前,当时的中国人过得是没有主权的日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何来思想自由,何来人人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才当家作主站起来了。我们能否认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吗?社会主义在中国,那是毋庸置疑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踏上的并不是一条奴役之路,而是自由之路。
社会主义有很多种,哈耶克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斯大林主义等等,而这其中有一种极端的,那就是社会主义会发展成为纳粹制度——法西斯主义或是说极权主义。正如孔子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社会主义发展到极端是错误的,自由主义发展到极端,那就是完全放任,这也是极不合理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因此,我认为哈耶克如此极端的批判社会主义是不合理的。
现在的我们就好像初中学过的那篇文章--《两条路》中的主人公。回忆曾经有两个选择,我们选了其中一条,却永远会在好奇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会是怎样,会是荆棘密布还是春暖花开。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踏踏实实走好我们选择的路。尽管我不同意哈耶克的观点,但我敬佩其学术成就,作为一名读者我觉得长了些见识,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理论研究没能如此的深入?为什么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尽管在不断发展但似乎离社会的现实在不断的远去?为什么我们对于自由主义的借鉴是那么的少,对这些理论的研究是那么的不屑一顾,似乎我们的理论研究者总是那么的胆战心惊的去论证什么而不是去发现什么抑或是极为偏执对自由主义的理论嗤之以鼻?
我想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还是有很多精辟的治国治党经验的,但是我们的政治理论研究却过于单薄,极少有人提出前瞻性的理论设想。作为今天的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应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各种各样的理论,不仅仅是经济理论,让这些理论为我所用,同时需要对这些理论以系统化。当然这是需要极大的魄力的,就像当年邓小平,能摆脱姓资姓社的纠葛一样。真正的正视社会现实,求真务实,以极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开展党的理论创新,迎接反华、反共人士的理论挑战,树立中华崛起的文化影响力是当前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相信我们走的绝不是通往奴役之路,而是一条通往自由之路,是一条走向社会民主、国家富强的道路!
第四篇:基础学部思政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
基础学部思政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弘扬学院精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加快学院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订本规程。第二条 教师应按照《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职责和义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书育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条 教师应热爱学院,热爱学生,发扬诚信树业、忠诚奉献、勤劳节俭、奋斗不息的学院精神,拖进学院教学事业的发展。第四条 教师应加强学习,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的同事,努力探索既切合学生实际与培养目标又有托普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二章 课堂教学
第五条 教师应提出选用本门课程教材及学生参考用书的建议。在条件成熟时,鼓励自编教材。(具体按教材订购、管理办法执行)第六条 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教师应制订每学期的授课计划。授课计划一式三份,交系、教务处各一份,自留一份。第七条 要认真备课,写好备课笔记,必要时要编写补充讲义。第八条 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应做到教学内容充实,条例清晰,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讲课要用普通话,板书要规范、清晰;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第九条 教师负有对学生听课考勤和维持课堂秩序的责任。教师应对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并把情况及时反映给班主任。对学生的听课考勤情况要如实记录在案备查,任课教师每学期末将“课堂考勤表”统一交基础学部。
第三章 作业与辅导
第九条 任课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特点,向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既达到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练习、复(预)习的目的,又不要使学生负担过重。
第十条 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定期讲评,作业原则上需全批全改,有特殊情况(如因教师任课班多,无法全批全改),则至少每次批改三分之一以上。对不合格的作业,应要求学生重做。第十一条 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答疑,形式、时间、地点可由教师自行确定。
第十二条 作业批改情况应详细记录在案,对缺交、迟交作业的学生应有所记录并扣除平时成绩。
第十三条 教研室、系(部)要对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作不定期的检查。
第四章 教学纪律
第十四条 任课教师必须按时上、下课。
第十五条 任课教师不得擅自调课、停课。如因特殊情况(如教师公出、病事假等)确需请假调课或停课,必须事先(至少提前一天)办理请假与调课、停课手续。一般情况下所停课时须在事后补足。若需较长时间停课的,还须经分管校长批准。任课教师不得私自请人代课。第十六条 教师须具有良好的师德,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说、不做有损于学院教学和教师形象的话和事。
第十七条 教师应按照职务聘任制的要求,主动、积极承担系(部)分配的教学任务。
第十八条 教师不能擅自离开教学现场价,不做与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岗位职责规程适用于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全体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及兼课教师。第二十条 本规程由基础学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随着托普学院的发展,本规程将作适当的修订与补充。修订权归基础学部。
第五篇:思政理论课教师成了“高校明星”
思政理论课教师成了“高校明星”
浙江理工大学 郑显理
“高校明星教师”:15年真情、智慧和执着付出,学生追捧,同行公认,媒体关注。
郑显理,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副教授,国家精品课程执行负责人。省首届教坛新秀、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特约讲师,浙江之声、浙江经济电台特约评论员。教学事迹被《浙江日报》等多次报道,浙江电视台、《钱江晚报》对其进行了人物专访,新华网等60余家知名网站转载,媒体称:“政治课老师成了高校明星”。
潜心教书育人,学生真心喜爱,业内好评如潮。多次被评为校“最受欢迎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选课人数与课堂容量超过4:1,众多学生前来“蹭课”;多次在重要会议上介绍教学经验,吸引20余所高校同行慕名前来听课;在12所高校举行40余场讲座,听众超过2.5万人次。
科研齐头并进,教研硕果累累,成果普及推广。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11项,发表论文17篇;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获教育部“精彩多媒体课件”二等奖,主编制作的课件在全省56所高校使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社会成效突出。应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邀请,已试讲“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主讲了“春节的文化和精神价值”等5个专题系列讲座,在浙江之声、浙江经济电台播出了20余期新闻评述节目,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