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05:5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共)》。

第一篇: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共)

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张鲁初中高效课堂督导汇报材料

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快车道,应追溯到公元2009年7月。公元2009年7月23日,聊城市唯一的民族中学张鲁镇中心初级中学,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号召,率先在全县进行了教育资源整合,马西地区较为薄弱张鲁刘庄中学并入同样发展水平一般的张鲁初级中学,组成了新的张鲁中心初级中学,这是我校教育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也开了县实施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公平的先河。

教育资源整合后,我们新一届领导班子、多方调查,走访群众了解到两校学生流失严重,教师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于是我们多次召开校委会,教代会认真总结、倾听,逐渐发现学校的位教师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

几年来,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先后被评为创新课堂教学实践基地、大课间教学实践基地、实验教学先进学校、科学发展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时代召唤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如何让教师体验工作幸福?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学校蓬勃发展的研究课题。因此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高效课堂建设是快乐校园建设的中心,为了突出这个中心,我们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进一步学习了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22条。统一了认识,制定了《高效课堂改革计划》。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借鉴了杜郎口中学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打造幸福欢乐的高效课堂:

首先,统一思想认识。学校先后组织召开了业务干部会,班主任会,全体老师会,讲清了建设快乐校园,特别是构建快乐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

教学改革,不是可改可不改,而是非改不可,非改好不可。为搞好快乐高效课堂建设,我校制定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学校确定了部分学科带头人利业务骨干率先上观摩课,教师全部听课,课后由业务校长、教研组长绸织教师进行评课。

其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课堂常规教学改革,这既是高效课堂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快乐学习的主场所,关系着高效课堂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我们张鲁初中一班人根据学校的狠抓课堂教学,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开始由业务校长教导主任等带领各教研组长全面听课,后来就是分开年级,分开备课组听课,校内教师互相听课。在我们学校任何人可以不招呼推门听课。同时我们每周例会上,对听课情况进行点评,表扬一部分积极课改的老师,并让授课好的优秀教师南爱英、沈英华等执教公开课,例会上当场点评,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缓慢的教师,我们会后帮助他们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另外我们还强化备课,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变老师的教案为导学案,实现高效课堂与高效学习的对接。同时我们还让教师每周写高效课堂教学反思,每周二张贴在办公室,进行展评,以利于高效课堂教学效

果的提高。

第三,大力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带头人。

我们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县教育局高效课堂改革为契机,在县教育局高效课堂帮扶小组王福合督学的领导下组织实施的。在帮扶组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高效课堂教学大评比,确定了每教研组2-3名教学水平高业务硬组织能力强的教师做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与县帮扶组的专家教师结成对子,重点培养,让学科带头人与帮扶组专家教师一起备课、听课、摩课,相互交流、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帮”、“带”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很快就成手了。然后,我们又让学科带头人,带领全体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目前,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已形成,课堂教学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主体在学生,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狠抓学生习惯,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建立了一套学生学习习惯。我们学习魏书生民主教育的关于学习习惯的“七个一”。

第五,我们实行班主任坐班制度,让班主任把办公桌搬到教室,教室成了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的家,教师在教室里备课、学习、与学生交流等。下课10分钟也不离开学生,和学生一起做操,一起游戏,和学生一起商量着如何学习,如何民主管理,师生打成一片。这样以来,教师教学目的很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师生关系也十分和谐,教师教得带劲,学生学的也有滋味。

二、高效课堂召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走出去,请进来,开阔教师的视野。

2009年,学校四次派教师50余人次到杜郎口参观学习;多次邀请县实验初中骨干教师10余人次来我校作现场示范,观摩指导。学校所有一线教师都熟悉杜郎口模式,使教师掌握了杜郎口课堂教学的各环节,更进一步坚定了全校教师的教改决心,为学校推进教学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2、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学校建立了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以及教师帮扶制度。通过选好排头兵,用榜样来带动,在全校营造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风气。2009年12月为响应教育局帮扶组的号召,我校教师郭占军、谢朝珍、刘海军到县实验初中学课,张春芳、安梅英、李俊娥到城关中学学课,这激发了更多的教师继续积极深入投身教改。

3、实行“一六三”的教学管理模式

(1)三级备课制,即:独立备课、课前研讨、再次加工的集体备课制度。要让更多的教师投入教改,我们就必须为他们搭造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我们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习题,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备教学环节、预见性问题、解决策略和办法,做到胸有成竹,方可进入课堂

(2)六个环节教学流程

为了让老师在教学中有纲可循,我们形成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六环节”教学流程:预习、交流、点拨、训练、升级、自结。(这里不作多说,我们人人都有我校教学模式材料)

4、开展“三五一”工程

教师“五个一”工程:每周主动听一节课、写一篇教育故事、每月上一节示范课、每学期读一本教育著作、写一篇教学经验或论文。

教研组“五个一”工程: 每周组织一次课例研讨、每月组织一次“三同”活动、每月组织一次主题研讨、每月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每月组织一次教案评比。

学校“五个一”工程:每月开展一次五学科赛课活动、开展一次教师论坛、组织一次教学现状分析,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案、论文评选,组织一次教师评价活动。

三、学生习惯培养是保证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

我校在实施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师生互动的方式,多措并举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是定实培养目标。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将课前预习、准备、听讲、笔记、发言、课后作业、复习、自测、自学、阅读等作为10个亟需培养的习惯,并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好习惯,我养成”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清楚好习惯的基本要求,自觉查纠不良习惯。在此基础上,坚持“目标培养与学情实际相结合、日常规范与方法指导相结合、学生自查与教师干预相结合、面上促抓与个体矫正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组织学生分学科制定各自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案。

二是营造工作氛围。各班增设“习惯养成园地”,每月召开习惯养成经验交流会;学校每月评选表彰一批习惯养成标兵,并在宣传栏上开辟“习惯养成展示台”,通过个案剖析、典型引路、置疑问难等形式,树立优秀典型,推介先进经验,普及习惯养成知识,营造“人人养成好习惯”的浓厚氛围。

三是构建成长共同体。按照“座位相临,异质互补”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习惯养成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我为同学进一言”活动,针对本组成员的不良习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日常学习中适时警醒,督促整改。任课教师要加强督查指导,学生的习惯养成及指导情况纳入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以师生互动促习惯养成。

四是搭建自励平台。每日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养成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宣誓活动;每周要求教师利用“学法指导课”,组织学生填写“习惯养成自查记录评价表”,反思评价自己的习惯养成情况,并确定2—3项重点整改的目标在组内进行公示;每月组织学生填写“习惯养成自我激励卡”,明细“我的弱点、我的养成目标、我的行动成果”等,引导学生自省自励,完善自我。

四、我们的困惑

1、应加强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尽量让小组成员多研究、多商量,让他们真正动起来。我们提倡小组间要相对安静,走出“吵吵闹闹、乱哄哄”就是快乐课堂的误区,提出“脑动是最高境界的活动”的理念。

2、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的调控。做到该放的放;该收的收。教师巡堂要有目的性,要参与到学生中间去指导、讨论,融入其中,巡回点拨。尽量避免优秀生独占课堂,多对中、低水平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

3、要加强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导案,导案设计要有预见性,以应对课常上可能出现现的突发性问题。

4、高效课堂的巩固。如何巩固高效课堂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课堂发展的动态。

5、作为农村初中如何更及时的听到并了解高效课堂高端动态。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高效让学生更快乐,高效让教师更幸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之。

第二篇:德育论文《德育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德育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他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一名教师,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他们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一、抓常规训练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自从我接这个班后,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生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如:上课了,还有同学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对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教育学生。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第三篇:不平凡的经历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不平凡的经历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每当我看到餐桌上香喷喷的米饭和美味可口的佳肴时,我便想起了那次不平凡的经历。

记得那是今年暑假,爸爸、妈妈为了让我改掉挑食和浪费的坏毛病,特意让我随外婆一同到乡下舅公家去体验生活,可能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要到农村去,因此我格外兴奋。

我好不容易盼到了出发的那一天。经过我和外婆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乡下舅公家。舅公家里不算富裕,但他们全家人看到我们这两位远道而来的亲戚格外高兴,并热情的款待了我们。

第二天早饭后,舅公对我说:”你不是第一次到乡下来吗?跟我一起去施肥好吗?”“好啊!”当时我想也没想爽快地答应了。但当我看见舅公挑起两桶农家肥时,我后悔极了,早知现在又何必当初呢?早知道要跟着这两桶臭熏熏的农家肥后面走,我就不来了,可已经答应了舅公,又不好反悔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跟在舅公后面走,离它们远远的。这时舅公看我走这么慢,便停下来问我:”你怎么走这么慢呀?”“这太臭了。”我指着两桶农家肥捂着鼻子说:”臭!没它们你能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吗?你能吃到营养丰富的蔬菜吗?俗话说得好‘没有大粪臭,哪来稻谷香’唉!我们种地的也不容易呀!„„!”舅公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使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因此许多独生子女都有挑食和浪费的坏毛病,当然我也不例外,但这次农村之行的经历,眼见为实的感知,使我对农民伯伯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非常轻视农民,因为在我眼里,他们在方方面面都不如我们城里人,但在农村的所见所闻和从舅公的话中,我彻底的改变了对农民伯伯们的看法,我觉得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在平凡的农业耕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因此我觉得他们格外的不平凡,我格外的敬佩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这次不平凡的乡下之行的经历,使我对农民伯伯、对自己的一些习惯和做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对农民伯伯格外敬重,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格外珍视,感到米饭格外的香,菜肴格外的美,胃口格外的好。

第四篇:小学语文论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使阅读教学更高效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使阅读教学更高效

目前一些阅读教学课堂充满了“动感活力”:课堂上书声琅琅,讨论声此起彼伏,小品、课本剧、表演唱轮番上场……细观这生动的课堂会感觉到学生的“动”只注重形式:一方面参与活动的对象只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只充当陪客听众而已;另一方面学生思考的不深刻,往往问题一提出就举手发言,但说的都是对文本浅尝辄止的理解……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课堂上“动”有余而“静”不足,课堂应该是“动”与“静”的和谐统一,把多一些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眼下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些,注重“不动笔墨不读书”,但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感悟更是有限的,让所有学生有机会感悟更是困难的。怎样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动笔读书呢?怎样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叶澜教授曾说过:“我们的语文,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因而,我们的阅读课堂,应该赋予学生感知文本的契机,给予学生触摸文本的空间,鼓励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才能使学生在不断与文本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智慧共享、心灵互动中迸射创新的火花,绽放生命的灵性。“批注式阅读”是实现学生个性解读文本,自能思考,自主表达,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将传统的批注阅读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用上一些简明的符号和简洁的语言在原文的字里行间和四周的空白处作上批注,或提出问题,或写下自己的感想,以引起阅读的专注,促进阅读的深入。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中思,在思中悟,悟中再读,做到鲁迅所说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批注式阅读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符合汉语言文字重感悟的特点,它强调阅读者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等理念。

如何有效开展“批注式阅读”,笔者在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找准“生长点”,点石成金

在批注式阅读的初学阶段,要教给学生方法,寻找批注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准与文本对话的“生长点”,学生的笔就会“力透纸背、点石成金”。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一个“支点”,他将撑起一个“地球”。

批注式阅读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以课文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对文本的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脱离了一定的问题中心,学生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确立批注式阅读的中心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中心问题的确立上,要结合课文的中心和重难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

(一)文本理解的疑惑点

从学生疑难处寻找进行批注阅读的专题。如《蒙蒙细雨》一课,学生提出:乍看这个题目以为是写雨的,读了文章发现其实是写人的,为什么赞扬妈妈的课文,却要以“蒙蒙细雨”为题目呢?把来自学生的问题作为研读的中心,阅读教学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意识。

(二)文本内容的矛盾点

从课文中的矛盾点确立探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教学《鸟的天堂》,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发现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发现“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第二次却发出这样的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文意蕴含的丰富点

课文中有许多语意双关或者涵义深刻的词语、句子,这也是很好的切入点。《万年牢》一课“万年牢”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每一次所表达的寓意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读、批注,能串联统领全文,对课文的理解也事半功倍。

(四)人物情感的抒发点

从作者情感波澜处寻找专题。例如《养花》,作者的字里行间都透着对花草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一条情感线索。于是我引导孩子抓住这句话开展批注式阅读。

(五)文本留有的空白点

文本中有许多空白点留给读者想象拓展。如《《田忌赛马》一文,发现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则是一个空白,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批注人物内心世界。

另外,还可以从课文的题目、重点词句、插图等入手确立专题。总之,教者可以根据文本的类型不同,抓住一两个能引领全文的中心问题,开展批注式阅读,就能有的放矢,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真谛,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创新批注形式,百花争艳

批注从内容上来讲,可以是预习时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不懂内容的标注,可以是学习中对精彩句段的感悟和评价,可以是由课文内容引发的联想或文本的延伸,可以是对文章中人物的评价,写作方法的总结,甚至可以对文中某个标点、某个字眼的思考,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异彩纷呈,可谓百花争艳。

(一)由课堂向两极延伸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动笔,批注还应该向两极延伸: 1.课前预习性批注

课前预习,是学生与文本进行的第一重对话。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批注就是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是阅读原生态的展示,可以让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简言之,预习性批注要做到“注音”、“注义”、“注疑”、“注思”、“注得”。

2.课中启发探究式批注

在课堂上让学生边读书、边交流,同时边动笔画画、记记、写写。课堂中适时地动笔有利于调节课堂节奏,使课堂张弛有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还能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3.课后总结提升式批注

阅读是一种由浅入深的理解,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说:“读了一遍文章,就有一种理解;读两遍文章,就有两种答案。课上阅读有课上的理解,课后 3

阅读有课后的感受,长大后再读会有更深刻的体验。”课后的批注,是学生再次与文本倾情对话,这时的对话,由于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有了质的飞跃,是理性的,深层的,有见地的。

(二)因文而异、创新形式 1.抒情式批注

一篇好的文章,总让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如《搭石》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中:“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回去。”有学生就圈点出“直”字,并在空白处批注道:“这样的执着多么善良啊!” 2.体验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我们首先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然后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围绕确定的研究专题在动情处写下自己的感想。即学生在阅读中遇见有所启示、有所收获、感同身受的语言文字时可做批注。如《和时间赛跑》课文中有两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学生深有感触地作批注:“时间匆匆流逝,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有的学生还引用名人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还有学生写上“生命短暂,珍惜生命”8个大字。通过批注,学生明白了珍惜时间的真谛,更明白了珍惜生命的意义。3.评价式批注

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中人物形象、语言文字、遣词造句、写作特点文章结构等进行评价。如学生在感悟邱少云这一人物形象,当读到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也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时,有同学满怀着对英雄的崇敬在插图旁写下了这样的批注:烈火疯狂地烧着,浓烟不断冒出,而邱少云犹如一尊雕像一般,不但没动,而且一声不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浮现在人们心中的是一个伟大的军魂,是咱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了不起的炎黄子孙,朝鲜人民感谢他,全国人民敬佩他,全世界为他感动。4.联想式批注

一篇文章往往有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点,这样的点通常能唤起读者原有的一些生活经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收集、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如《母鸡》这篇课文中有一句“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许多学生由母鸡想到了《麻雀》、《妈妈的账单》中的母亲,想到自己的母亲,甚至父亲父爱……把触动心灵的那一份感受流淌于纸上。5.反思式批注

每一篇好的文章,它的结尾都是富有深意,引人深思的。学生在精读完文章之后,他们的情感体验与初读时相比会有新的提高。此时作批注,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既能检验阅读的效果,又能提高阅读能力。如读完《给予是快乐的》学生所做的批注:给予是快乐的,生活中的我们,也许只是懂得索取吧。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给予,要知道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根据文本的特点,专题批注与自由批注相结合,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批注的内容。对于词语比较敏感的,着重批注重点或准确生动的字词;善于理性思考的,着重批注疑难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善于感性思考的,着重批注感人之处,将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教学氛围活跃而不失序,开放而不松散。

三、优化操作策略,精彩纷呈

(一)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对学生批注的指导,应由低到高阶梯式逐步提高要求,从学生方法的掌握、兴趣自信的培养到习惯养成乃至能力的形成,要层层梯进,不可一蹴而就。初级阶段要求是梳理学生的信心,激发对批注的兴趣,由符号式过渡到文字式,逐步在思维的深度、广度、语言品质上达到更高要求,从而熟练地掌握批注这一阅读方式,最终养成“要读书必动笔墨”的习惯。

(二)尊重鼓励、互动合作

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师生、生生对话的情境,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给足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辨、交流时间。尊重保护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地创新、个性解读。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欣赏别人的创意及成果,获得别人的赞同 5

与理解,学会欣赏别人批注中的自己没有关注或没有深入理解的东西。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在说中得。同时教师也要“下水”批注,最后生生、师生间多元交流探讨,创设“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氛围。

(三)榜样示范、体验成功

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而,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地肯定,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批注中的闪光点,如抓住学生批注中有价值的质疑,有见解的点评,有深度的感悟,有创新的迁移等,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课后要及时收集、汇编成册,在班级中设立“我是小小点评家”的展示台,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肯定、展示成果、榜样示范的舞台。这样不但能让被表扬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其他同学从中受到启迪,最后,这种情绪体验内化为主动学习、积极向上的品质。

有人说好的批注能“借彼舌根,通人慧性,假人手腕,开人心胸”。虽然,我们的学生不是文艺评论家,所写的批注不必也不可能“通人慧性,开人心胸”,但却很可能“通己慧性,开己心胸”。的确,批注是一种最真实状态下的阅读,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拥有了自主思考、表达的能力,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是学生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是生命的轻舞飞扬。批注让阅读教学走向了自主、高效的新天地!批注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浓郁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2]沈大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2-68.[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6 [4]田泉,李晓明.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1 [5]沈萍.批注式阅读法的益处及其指导步骤[J].甘肃教育,2007.(3):28 [6]钟真祥.语文课堂教学上对话的层进性[J].现代教育科学,2008.(2):19 [7]郑志长.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4):36 [8]赵秀莲.浅论批注教学与阅读创新[J].学语文,2007.(2):18

下载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激情使创造无时不有,高效使成功无处不在(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