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农业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05:4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农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农业调查报告》。

第一篇: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农业调查报告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农业调查报告

冯加胜

摘要:南山村位于大王镇的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乡镇府1.5公里,依山但不傍水,地形以丘陵为主,现有耕地面积825亩,大都为水田和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山村农业的和谐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农业生产结构、灌溉措施、防灾工作、动物侵害、农业政策、产品的原料及销售等。南山村是一个发展中的中型村庄,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的农业发展将会迈入一个新台阶!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缺乏农业或是农业发展不健全,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中国的和谐离不开农村。为了配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联合全国部分高校发起的大学生回乡调查活动,丰富我的寒假生活,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特深入南山村,针对该村的发展现状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通过初步调查,对该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民俗各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调查过程中,就调查问卷及自己设计的一些问题同村委会和农户进行了交流,调查工作完成后,我将整理好调查问卷及相关资料及时反馈给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以期推动整个社调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国家研究、制定农村政策、方针提供一定的帮助。

基本概况

南山村位于大王镇的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乡镇府1.5公里,依山但不傍水,地形以丘陵为主,现有耕地面积825亩,大都为水田和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为稻谷、小麦及玉米等。据调查,06年该村有300余户,总人口数为1380人,其中劳动力总数为500人,有200多人外出务工,另有50余人长期在外经营。

南山村建村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种植农作物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整体上处于阳新县中等略偏下的水平。近几年,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在村中得到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提高,村里耕地基本上没有撂荒现象。农业的发展除了“人和”外,还有“天时”和“地利”因素,它们亦很重要。本地气候特点总的来说是温暖湿润,但变化节奏较快,特别是梅雨时期和寒霜时期,常出现异常天气,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此外,由于本地依山,山上的一些野生动物对作物亦造成一定的危害。不傍水,灌溉工作开展难度增大。In brief,南山村农业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需坚持不懈的努力。

问题及分析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山村农业的和谐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农业生产结构、灌溉措施、防灾工作、动物侵害、农业政策、产品的原料及销售等。下面就这些问题作出具体的分析,以便对症下药,恰当处理好本村的农业发展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由于南山村长期以来承袭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民自主生产,农产品亦自行处理(之前部分要公粮上交),农业生产缺乏科学指导,生产较盲目。此外,在作物品种方面,也主要是种一些口粮,满足于自已的需求。

其次,灌溉问题较突出。南山村“依山不傍水”,全村仅有一个小型水库,位于南山湾,而农田大部分位于村庄东面,距水库较远,输水管道长。此外,由于该水库规模有限,受季节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对降水的依赖性较大,雨季储水丰富,旱季贮水有限,而农民需水量较大,常常出现“灌溉难”。一些抢水纠纷、偷水和灌溉浪费现象也随之而来。

第三,灾害性气候影响农作物生产。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该村干湿季分明,旱涝灾害亦分明,而本村地形、地势对排水性要求较高,因此,一些低洼地及山脚地,一遇暴雨或连续性降水,面貌便“焕然一奇”。此外,各种虫患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亦较大,农民苦心经营,亦会得不偿失。

第四,动物侵害及畜牧业发展问题。本村的部分耕地毗邻后山,而近年来,山上某些野生动物(如野猪、野兔等)频繁出没于此,糟蹋庄稼,啃食作物。本村禽畜一般采取家庭饲养模式,由于农民饲养技术有限,禽畜出现瘟疫现象,往往也是“望而兴叹”,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五,农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实行问题。我村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党的方针、政策,并积极地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亦有部分措施及内容实施的效果不太明显,甚至适得其反,拿退耕还林来说吧,我村水田人均1分8厘,旱地3分6厘,土地资源不是很丰富,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似乎与村情相背,所以退耕还林政策实行了一段时间后便叫了停。06—07年度,我村引进优良金银花品种并试点种植,成效有待检验。

第六,农作物品种、种子引进及农产品销售问题。一般而言,我村农作物种子以自留粮为主(即将上季的农产品择优先取部分作为下季的种子),这样一来,农作物种子的更新问题便不言而喻了。此外,长期以来,我村农业生产采用自给自足的模式,加之引入新品种存在一定的风险,农民出于满足自己需要的动机,怠于发展新品种,再者,本村的农产品销售亦缺乏一定的引导,农民一般也很少出卖农产品,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对策与建议

上面就我村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及分析,通过村委会和农户的交流,在认真考察我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希望它们能够缓解或解决我村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我村农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改善农产品生产结构,依靠有利的地理环境,适度发展大农业(除渔业外)。农产品生产结构单一,不利于农业的全面发展,我村虽依山不傍水,但地形以丘陵为主,且耕地分布集聚性较强,可发展多样化农业。如基塘、苔田、渔塘等模式。背山,山地地势虽不高,但可以种植多种经济林木,如彬树、松树等,亦可种植各类果树。此外,依靠丘陵、山地的沃草,可适当地发展畜牧业。做到农、林、牧、副的有机结合,推进农业生产的多样化经营。

第二,改善水利灌溉工作。依据本村气候特点,雨季做好贮水工作,同时畅通渠道,及时排水。旱季,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依据实际情况,坚持“谁需水,补谁水”的原则,避免抢水纠纷和灌溉水浪费的现象,疏通灌溉渠道,充分利用灌溉资源,切实做到“有田则可补”

第三,制定防灾前、过程、后的相应对策。针对旱涝灾害,具体而言,分为三个步骤。灾前,制定科学的预警机制,做到有备而防,同时召开村委会及代表会,集思广益,颁布防御措施。防灾过程中,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灾后,依据农户的受灾情况,制定相应的补救或补偿措施。此外,针对虫患灾害,除引进先进农药外,还可以组织特别研究小组,依据村情,制定防虫灾措施或发展防虫患技术,减轻灾害程度。第四,采取特别措施应对动物侵害。我认为特别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依法组织专门的捕获队,将捕获的野生动物集体饲养或、转移饲养或出售,以促进本村畜牧业的发展。其二,依据这些动物的活动特性,在庄稼地里安装一些驱动性的驱赶器具,如老鼠夹等(同时,应注意对某些动物的保护)。

第五,实事求是,依村情、民意制定农业措施。总结近几年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经验,把党的政策、方针同本村的实际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本村村民的创造力,先试点,再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中央“一村一品”的口号,充分利用本村的地理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本村的剩余劳动力,引进资本、技术发展农业企业。此外,进行市场调查,针对某些市场前景较好的农产品,可由村委会引导,村民合作,发展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

第六,村委会引导,选用品种优良,符合村情的作物种子,可先试点种植,亦可免费发放给农户,然后就其产品提取部分收益(需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财务管理机制),以备更好的发挥引导作用。其他农作物原料,如化肥、农药等,亦可由村委会引导,但须作必要考查和信息交流,确保原料的优良性和可行性。充分发挥村委会的引导作用,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农民提供及时可靠的销售信息。

第七,加强与邻村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互信互赖的合作关系,交流先进经验,共享优势资源。

第二篇:*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

农业大镇创特色农业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广陈镇历来是我市的农业大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业产业比重大。广陈镇拥有从农人员3.95万,耕地5.64万

亩。04年广陈镇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广陈经济总值的73.2%,同比增长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广陈镇近年来发展了以桤木、香樟、兰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业,总面积达2006亩;以番茄、黄瓜、茄子、葡萄、李树为主的蔬菜水果业,常年蔬菜面积3860亩,果树708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太湖白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面积达4000多亩;此外还有蘑菇面积31万平方尺,红菱1000亩。

三是工业发展相对弱。广陈镇的乡镇工业企业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为主,由于起步晚,行业经营分散等原因,除了悦莱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时装有限公司等少数大规模企业外,其他的规模都普遍小,而且总体数量少,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出比例相对比较高。

四是发展种养业优势明显。在广成镇现有各类种养业规模大户400多户,主要经营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特色产业。种养业的收入一向是广陈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收入颇丰。04年广陈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18元,而其中光养殖业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个农业收入中达到了40%以上。

近年来,广陈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双低油菜、水产、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有悦莱春、高新、民主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000亩;一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亩;水产养殖面积4035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800亩;规模猪场43个,规模禽场61个;四个无公害稻米、无公害水产、双低油菜、生猪繁殖基地正在申报立项中。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扶持,思路创新,加大投入。广陈镇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突出科技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及时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由以往抓生产、增总量转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务放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社会产业化经营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规划布局,镇政府出台了《广陈镇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扶持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优惠文件,对花卉苗木、大棚、食用菌行业进行补助,对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充分调动了农民、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广陈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划了悦莱春、高新、民主等三个现代化示范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农田38000多亩,农业累计投入资

金达3800万元。

二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例如:平湖兰卉园艺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广陈高新村,占地63亩,是台商方进才、李正辉于2001年5月共同投资创建的独资农业企业,常年以种植世界级名花——大花蕙兰为主,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花蕙兰已在广陈“生根开花”,成了平湖花卉产业的一枝独秀。去年大花蕙兰销售了1.5万盆,每盆平均价格150元,销售收入达225万元。

三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目前镇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亩,常年以种植茄子、黄瓜、丝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为主,主要销往平湖、嘉兴、上海等农贸市场。规模经营农户200多户,他们凭借着交通便利、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户3亩蔬菜田计算,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化进程,广陈镇分别在2002年与2003年组建了“广陈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水产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植模式和组织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经营和组织能力。广陈镇水产专业合作

社长期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年收购订单水产1200多吨。今年上半年,水产合作社又与海宁、嘉善水产公司订立诚信合同,销售南美白对虾18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五是争创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市场入场券。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广陈镇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

业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位于高新村的上海威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达500万元,主要从事肉猪养殖、苗猪培育,是广陈镇最大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按照高科技要求,在猪场内搭建了小床、隔木门,实行环保式养殖。这家养猪场每年可出售商品猪一万头以上,创利100万元。它不光解决了本村不少散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养猪致富。今年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广陈镇围绕优势产业,做足产品包装,打响市场品牌。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4个,蔬菜有“广新”,水产有“广渔”,水果有“妙农缘”,苗木有“福你家”。

六是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近几年随着广陈镇的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农民群众对种养业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镇政府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利用党员电教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实现以培训促成长,育人才促发展。今年上半年由广陈镇农技站组织,举办了水产养殖、家禽管理、无公害蔬菜栽培等七期培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林业、果树、蔬菜、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

七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广陈镇农技站协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分散农户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今年年初严格按照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了省定点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共上传72个批次,瓜果蔬菜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广陈镇的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产业区域比较凌乱分散,给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规模效益不凸现。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缺,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三、现有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档次低,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效益农业。

四、抗天灾能力弱,容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广陈农业今后发展思路: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大农业大提升的意识。

所谓大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融合。要发展大农业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大农业理念,树立大提升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两个趋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会议精神,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希望之路。通过这个过程,既使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又使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得以反农业与农民。

二、在产业发展上要求形成生态化、规模化格局

在巩固特色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两种优势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凸现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向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发展

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另一条是围绕某一主导产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继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前者需要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后者则需要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服务中介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所以不难看出,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摒弃传统的农户、市场两点一线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导“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多渠道流通模式。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是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中,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使之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四、在政策扶持上要向农业和农业大镇倾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将特色化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寻求各个突破,实现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特色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协调、管理、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业大户贷款难问题,保证生产资金畅通到位。五是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科技推广站职能。六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从事效益农业的信心。

第三篇:xx镇农业招商引资调查报告

x市xx镇位于岑溪市郊,辖11个村(街),辖区面积161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8185人,207国道和324国道贯穿全境。我镇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所辖的11个村(街)中,有5个垌面村和6个山区村,既有高寒山区村,又有位于河谷小平原的垌面村,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发展也很不平衡。

一、我镇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几个垌面村地处城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在思孟和木榔两村发展了1000亩蔬菜基地。思孟村还是岑溪市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全村荔枝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思英和上奇两街座落在市十里长街边,是我镇的主要工业园区,也是3000亩速生丰产林(马占相思)基地。六田、六凡两村位于义昌江畔,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土纸加工业比较发达。黄沙、大锦、寮田、垌尾、山心这五个山区村则具有山区优势,是松脂、玉桂、八角、药材的主要产区,其中黄沙村的八角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我镇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在今年的镇十二届人大会上就提出了我镇“优势在区位,难点在农业,出路在招商”。为此我镇注意充分利用各村(街)的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如上奇街和思英街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就采取了个人、集体、外商一起上的办法,营造了速生丰产林3000亩。目前,这些速生丰产林长势旺盛,已初具规模,预计到2006年可有1200亩投产,产值达万元。

二、我镇农业招商引资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招商引资投资规模较小,引来的一些外商基本上都是一些个体老板,资金少,投入不足,主要是投资承包、开发山庄等方面,真正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没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如政府一心想促进农民增收,可是却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农民种这样种那样。虽然种植的时候市场的价格不错,可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不但农民得不到利益,也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的信誉也受到了挫伤。二是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我镇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乡镇的财力有限,目前的财政仅仅是勉强维持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根本没有余力去投入招商引资的宣传。至今我镇的电脑还没有上网,也没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对外宣传自己和信息来源的渠道都比较狭窄。三是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影响了外商投资农业的信心。

三、我镇农业招商引资下一步的计划

为切实扭转我镇农业招商引资的不利局面,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和今年的机构改革的时机,多渠道分流财政供养人员,把政府职能从“要农民做”变为“为农民、外商做好服务”,把政府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情放到市场中去,紧紧根据市场规律办事。

2、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宣传力度。今年我们要从拮据的财政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多走出去、请进来,多学习兄弟乡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宣传我镇的优势,以诚招商,以情招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3、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第四篇:下洼镇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下洼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情况的

调查报告

近年来,下洼镇依托丰富的冬枣资源优势,抓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休闲观光游日渐升温的有利时机,以镇域生态环境为形,以冬枣特色文化为魂,整合开发生态资源,发掘整理人文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知名度,合力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品牌,观光旅游业走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下洼镇是沾化冬枣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地处沾化县城西部22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河流众多,遍地的枣园更是下洼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秦口河、付家河、胡营河纵贯南北,省道永馆路直穿东西,滨东路、冯黄路南北贯穿,荣乌、津汕高速贯穿其中。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最具成长力景区等荣誉称号。随着冬枣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结合发展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整合冬枣研究所、东平马武标准化示范园、秦口河流域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先后建成了下洼镇生态旅游园、北陈浩华农业产业园、秦口韵主题公园、东平马武采摘园等以生态休闲为主的观光旅游区。

下洼生态旅游园 以冬枣生态林及水域为主体的环境背景突出枣林生态、水域生态,并注重与文化的结合,营造既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景观,又具浓郁人文风情的旅游区。生态环境是该旅游区开发建设的主旋律。特色是景区的魅力所在,特别是在鲁北拥有众多枣林的大环境下,突出冬枣林的特色是该区建设的重点。旅游区要通过独特的区位、冬枣的神奇、仙寿文化等营造神奇的环境氛围,建设独特的湿地枣林景观,以观光游览、游憩娱乐、采摘休闲度假等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打造冬枣之乡休闲农业品牌,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性提高。到下洼,可以穿梭于浓密的林间小路,呼吸新鲜的空气、陶醉于浓浓的枣花香中,亲手采摘正宗的沾化冬枣,也可以在秦口河畔进行垂钓,放松一下心情。

浩华农业产业园 山东浩华农业产业园有限公司位于沾化冬枣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下洼镇北陈村,地处沾化区西部22公里处,由沾化浩华果汁有限公司与北陈冬枣植保专业合作社合作兴建,占地200亩,总投资1200万元,是一处沾化冬枣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开发完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宽阔的秦口河位于园区西邻,园区四周是成片的冬枣园,凸显了园区的天然与静谧,园区以 生产沾化冬枣为主,由于管理完善,注重生态安全,冬枣品质极佳,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曾被“滨州市绿色农产品示范工程基地”和“第十一届全运会滨州赛区农产品专供基地”,2015年又被评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到园区可亲手采摘正宗的沾化冬枣、大棚草莓,品尝野菜、有机蔬菜。

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做法

1、抓领导、健全保障机制

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休闲观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严格实行“1+1”包村责任制,每个村都落实一名镇党政班子成员和一名包村干部进行包村,村班子中确保有两名成员专门盯靠。同时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成立技术小组,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2、重规划,高起点定位

为保障整体建设水平,下洼镇本着“城镇美、乡村靓,处处是风景”的原则,聘请权威部门和专家对全镇各项生态建设工作进行高标准规划。一是聘请天津南开大学、滨州市规划设计院对全镇进行总体规划、高标准设计,科学化布局,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二是结合我镇是冬枣主产区的实际情况,以休闲采摘为主题,聘请省旅游规划设计院、滨州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对旅游景区、秦口河韵主题公园规划设计,聘请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我镇旅游产业制定了发展总体规划。三是认真做好全镇林业总体发展规划,出台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保证了每年的林业生产、造林绿化工作顺利进行,造林效果更加明显,绿化档次明显提升。

3、抓绿化,促生态环境改善

近年来,下洼镇始终把造林绿化当做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魅力的基础性、民本性工程,摆上突出位置、长抓不懈。通过不断加强大田植树、通道绿化、城镇绿化、庄园绿化,完善农田林网,形成了以城区绿化美化和乡村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点、片、网、带相结合的绿化生态系统,现有林木总株数1100余万株,林木覆盖率44.1%,农田林网控制率98.8%,沟、河、路、渠绿化率达95%,村庄林木覆盖率53.2%,镇区绿化覆盖率45.6%。2011年林业年总产值达8.6亿元,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洼镇先后荣获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绿化示范乡镇。

4、抓重点工作,推动 “休闲观光农业”建设

一是在农田林网建设上:以路、沟、河、渠为骨架,实行应栽尽栽,发动组织群众在所有能植树区域进行义务植树造林,并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对片林拍权到户,对林网村村成立专门的护林队伍,严格林木执法,确保林木资源不受破坏。

二是在农田综合治理上:积极申请项目扶持加快农田综合治理,完善农田综合配套功能建设,促进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实现资源利用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目前1.3万亩的土地治理项目2.5万亩的节水灌溉工程已经完成。

三是在生态旅游建设上:依托丰富的冬枣、林地、生态湿地等资源优势,整合开发生态资源,发掘整理人文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林业,先后建成了沾化冬枣研究所、秦口韵生态主题公园、下洼生态旅游园、沿河景观大道等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了“吃、住、玩、游、购、娱”旅游链。目前生态园维修工作基本完成,景区扩建工作正积极推进

三、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洼镇政府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优美、镇村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建设旅游休闲观光型农业村镇,但在建设中还存在较多突出问题。

一是我镇以冬枣产业为主,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单一,受季节限制太强,需在政策引导下开展多元化休闲观光农业。

二是农村生态经济基础尚未形成强势,乡镇财政相对薄弱,投入休闲观光型农业的资金不足。

三是农业投入的传统性较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面较窄;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较为落后,一家一户的经营管理模式难以使农业的休闲化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一些运作过程缺乏过硬的制度保障,缺乏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

四、进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镇将乘借各级旅游业大发展的东风,立足实际,借势而为,以新的模式、新的品牌、新的亮点努力打造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特色品牌。

一是全力提升景区档次。2017年9月底前完成“三馆一所”建设,新建党史馆、民俗馆、冬枣馆,整合冬枣研究所及景区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实施花样年华游乐园二期扩建、沾化冬枣科普教育基地、沾化冬枣科研体验区等建设,打造更加完备、更具内涵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是优化开发旅游线路。按照“依河而建、拥河发展”建设理念,升级秦口河沿河景观带,突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将冬枣文化、秦王文化和亲水近海文化等特色文化环环相扣,修复重建下洼水旱码头,把东平、西平、东下洼、刘下洼、北陈等冬枣专业村贯穿联接,打造秦口韵水轴生态线。结合于

一、于

三、马武等村美丽乡村建设,把秦口河湿地、冬枣采摘园、冬枣研究所、味庄庄稼宴、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田园氧吧乡村线。以北陈浩华农业产业园和尚泊头鹤福缘基地为中心,为游客提供做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手工编织等多种农家生活体验,打造枣家乐体验线。

三是全面精准推介,积极拓展市场。坚持高水平策划创意,全方位搞好旅推介。制作完成新版旅游宣传片、宣传册、手提袋、手绘地图等下洼旅游宣传品。积极参加重点客源城市举办的旅游新闻发布会、旅游说明会、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行业性交流活动。有针对性的与省内外旅行团体展开一对一推介营销,加大与主流媒体广告宣传对接力度,通过电视台、网站、报刊、杂志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同时,通过进一步开发完善“印象下洼”微信公众号,在两条高速路显眼位置设立旅游广告牌和道路指示标志等,提高下洼旅游知名度。

四是提升枣园档次,打造自驾游聚集地。结合今年赛园赛枣情况,从众多优秀采摘园中,重新精心选拔一批带动力强精品采摘园,纳入游客到“下洼不得不去的百家枣园”名录,打造“名片”式旅游采摘园。同时,加强枣园停车场、进园路、防护网、标示牌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自驾游、自助游采摘信息。

五是丰富产业内涵,优化旅游环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快商贸、餐饮、住宿、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东平村东平一路为重点,依托味庄庄稼宴、枣乡民宿等优势,加大农家乐扶持力度,打造枣乡特色小吃一条街。鼓励浩华圣元集团等深加工企业对自身冬枣系列饮品进行提档升级,研发更加适合旅游商品的果汁、罐头、饮料等产品。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开发富有枣乡特色的挂件、木雕、毛绒玩具等纪念品。进一步规范冬枣节期间中心市场及周边市场交易行为,为游客出游提供优质服务。

总之,为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工作做实做好,我镇将加强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加大生态农业投入、严格农业生产标准、提高农业发展档次,提高农产品质量,落实好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冬枣采摘为主题,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休闲的农业旅游名镇。

第五篇:关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新沟镇横台村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新沟镇横台村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

日期:2013年2月1日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党组关于坚持干部深入基层和加强实践锻炼的意见》,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与村干部和农民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了该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等基本情况,并建立了联系点工作机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横台村基本情况

横台村位于监利县新沟镇南端,面积598万平方米,现有8个村民小组,510户共2248人,其中劳动力1150人,占总人口的51.2%;目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约600人,约占劳动力的52.2%。调研过程中,村民普遍反映,自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种田不交税,每年还得补贴;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普遍建立。村民们纷纷表示对现在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十分满意,认为现在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

(一)农业生产态势良好,农民种田积极性高

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带动下,横台村的村民们普遍感觉种田收益比以前好,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很高。目前横台村实际耕地面积6813亩,人均3.03亩,今年共种植早稻1300亩,双季晚稻1500亩,中稻4990亩。除水稻外,横台村还种植夏收小麦面积1673亩,夏收油菜650亩,棉花323亩和冬季种植绿肥500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145.45吨。年过六旬的李忠诚告诉我们,目前自己种着10亩地,与福娃集团签订了生产订单,企业供种供肥,还高价收购水稻。今年福娃集团的稻谷收购价达到了1.4元/斤,高出市场价0.1元左右,每亩地能多收入两百元左右。村支书张立友给我们介绍,几年前很多村里的农户只种一季水稻,收割后就到外面打工。这几年农户们种植双季稻,或者水稻与小麦、油菜轮作的现象越来越多,现在横台村基本没有土地撂荒的现象。

(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横台村村民的农业生产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务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也日渐增多,总体收入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提升。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横台村全村农户实际总收入2980.6万元,其中种植业837.6万元,养殖业287万元,务工经商收入1800万元,惠农补贴56万元。人均收入13259元,是2002年的6.7倍。村民李忠诚反映,除了自己在家务农的收入外,儿子和儿媳妇外出打工,每年还给家里带回3万元。36岁的村民杨洪学说,自己有10亩承包地,去年又流转了10亩土地,今年光是种粮补贴就比去年多500多元。他自己还养了2000只鸭子,平均每年每只鸭产蛋可以获利40-50元。收入提高后,农民们积极扩建房屋,改善居住条件。调研中,我们走访的几个农户家中都建起了三层楼房,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目前村里的农民建有楼房460栋,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40平方米。

(三)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农村社会管理明显改善

近年来,在各级财政和建设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横台村不断加大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横台村建成了100吨自来水厂,2003年完成电网整改,配100千伏安变压器4台,农民生活用水用电问题得到解决,生产用电也得到保障。据横台村郑立友反映,2008年以来,国家对修建公路每公里补贴10万元,村里相继建成通村通组水泥公路6.7公里,硬化生产公路4.2公里。同时,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横台村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农田水利等设施进行了修整,极大地改善了横台村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大力发

展机械化生产。目前全村拥有大型耕整机15台,小型耕整机380台,收割机12台,农用运输车8辆。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横台村目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82人,占总人口的97.1%;297个60岁以上的村民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享受低保金补贴26人,五保供养金2人。

(四)鼓励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要求,横台村积极引导农户土地流转,大力培育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目前,横台村共流转土地82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据了解,横台村土地流转多数是自行流转,外出务工的农户基本都将土地流转出来,由在家务农的农民或专业大户耕种和养殖。新沟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肖开文介绍,横台村现有种植业专业大户16户,户均种植面积约80亩;畜禽养殖大户7户,年出栏生猪350头,出笼肉鸡1万只,鸭15万只。座谈时,村民邓道汉反映,自己今年5月中旬带领5户社员创办了横台村水产专业合作社,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每户出资50万元,开展四大家鱼、龙虾、泥鳅等水产品养殖,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1千亩,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目前合作社刚刚起步,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很大。

三、进一步推进横台村发展的重点

横台村是湖北粮食主产区中比较典型的农业村。横台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解决好横台村存在的问题,将对促进包括湖北省在内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应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探索推进横台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待条件成熟后加强面上的指导。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整合有关农业生产资金,积极争取财政扶持资金,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疏挖沟渠,购置增容排灌等设备,修建水泥生产路,配套田间机车桥梁等措施,提高机械化耕种收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二是因地制宜,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合理整合和规划耕地、水面资源,引进和应用新品种,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建设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适合机械化的生产技术,简化油菜生产种植技术,在优势产区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发展,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改造低湖田亩,实行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改造老渔池,提高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

三是大力培育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结合本村农业产业实际,积极培育适合村级经济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农资供应、市场信息等服务,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组建农机服务和植保机防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农户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撑。四是统筹规划,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制定横台村建设规划,推进村民集中居住,进一步整合宅基地和耕地,继续加强通村公路和生产公路等道路建设,配套污水处理站、垃圾池、排污沟等设施,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彻底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五是摸清底数,多措并举,逐步化解村级债务。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角度看,村两委是政权根基。化解村级债务既不能完全由村里背起来,也不能不了了之。可考虑分步化解,对村公共性债务(比如普九债务),可花3-5年时间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化解;对村公益性债务,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试点来推动,探索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化解。

四、落实工作措施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领导联系点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取得实效,经与地方同志沟通,共同拟订了新沟镇横台村建设远景规划表,同时我们建议:

一是建立部领导联系点工作联络员制度。明确专人,做好情况沟通协调工作。拟由经管司副司长、经管总站站长陶怀颖担任部级联络员,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余胜伟、省农业厅经管处

处长张清林任省级联络员,荆州市农业局局长陈斌任市级联络员,监利县县级联络员待定。二是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部领导联系点健康快速发展。按照中央提出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的要求,加强与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部省市县四级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具体工作由新沟镇横台村负责实施。

三是明确工作责任,分工负责。建议初步分工为,改善生产条件、村庄环境整治两项工作,以县为主来负责落实,部省市协助县有关部门按照一定程序和条件,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来补贴。产业结构调整、培植合作组织两项工作,以部为主来负责落实,省市县按照相关项目指南,按一定程序,申报我部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业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机补贴等项目。改善民生服务工作,以县为主,横台村两委具体实施。四是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进度。按照初步分工方案,建议由各牵头单位分头拟订具体实施方案。属于项目实施的,要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和进度安排;属于原则性意见的,要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加强和推进有关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下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农业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农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