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汇报材料1
陕西省第四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蔡晓慧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2014年3月27日、28日,我去西安参加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首先特别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培训的机会。这次会议规模很大,与会人员共800多人,先后有14位老师临场做课,听后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收获颇丰。
14节课下来,我对这14位老师的授课情况的整体印象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现将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课前交流感情,做到师生心贴心。多数老师注重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以缩短与学生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活跃气氛。比如: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的李连娜老师,当主持人简介了她的情况后,她随即与学生交流:从刚才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介绍完后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老师吗?愿意和老师做朋友吗?还有铜川市的陈云老师在课前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以此来调节气氛。
二、教师怀有激情,时时牵动学生心。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略带手势,尤其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很有激情,我感觉像一个主持人。比如:
1、咸阳市彬县城关小学刘华娟老师在讲《桥》这一课时,出示了那座窄窄的小桥的照片,并且播放了洪水来临时的视屏,充分突出了当时的形势紧急以及这座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让同学们一下子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也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学生立刻就会想这样凶猛的洪水,人们怎样才能从这座窄窄的桥逃生呢?
三、教态和蔼可亲,及时鼓励有信心。
1、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让观众感觉他们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朋友或孩子,谈话或问问题都是面对面,感觉很随便。尤其渭南市临渭区马晓峰老师老师,一上场就是“孩子们好”,问问题也是“孩子,你来说。孩子,你说得真好!”
2、14节课下来没有“你回答得不对,错了”这样的语言,即使回答不上来,也是说“还没有考虑周全,你先坐下,咱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好吗?”碰到回答得好的,老师喜悦地说:“真是太好了,你真聪明!”
四、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吸人心。一堂课下来,感觉如行云流水,环节之间的衔接很自然,很注意环节之间的联系。在导入的时候都特别有激情,把学生乃至全场的观众带到课文角色中。比如:汉中师范附中小学的淡洁老师教授《临死前的严监生》,当深入探究课文,拿重点段落分析时,有这样一个问题:找出描写严监生死前情形的句子,体会他的生命垂危。找出严监生临死前表现的句子。你觉得他是怎么的人?环环相扣把一个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剖析的特别的细致入微。
五、及时根据问题,深挖感受谈谈心。这一点临渭区的马晓峰老师在教授《三个小板凳》时,做得很到位。整节课都是老师问学生答,几乎没有老师的讲。其中一个环节:我会说:课文讲了谁干了一件什么事?默读全文画出有关句子,再让学生总结。接着又提问:这
是怎样的一个小板凳?你从哪里发现的?学生找出句子读,让学生说。最后还设置了一个我想象的环节,爱因斯坦一夜做了两个小板凳都以失败告终,你想象一下他此刻是怎么想的?学生们的答案特别多也特别的好。当然还有其他的老师也在教学时不忘记设计一些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他们时时处处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其在思想、人格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六、教学工具先进,激起学生好奇心。14位老师都使用了课件。有的是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有的是课文插图,有的是电影片段,有的是fash动画。学生看上去很直观,不是小黑板的作用,也就是说课件都是出在关键时候,并不是任何问题都以课件的形式出现。
七、教学方法多样,调动学生趣味心。比如: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佘燕老师的低年级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低年级语文注重字词教学他是这样设计的:
1、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2、课件出示8个生字,让学生读。
3、开火车读课文。
4、猜谜语认识“楚、碧”。
5、出示词语读。
6、出示应该会写的8个字
7、在课本上练写,提醒写字姿势。
八、教学思路清晰,听完讲课很顺心。一节课下来,感觉回味无穷,余香犹存。无论是环节的安排,还是课堂的应对处理,都非常恰到好处,秒不可言。
以上是我的整体感受,下面我再把授课老师各自的特点做一分析:
一、删繁就简抓文眼,版块教学有主线。西安市后宰门小学曹捷的特点。她教授的是《鱼游到了纸上》。在教学中有两个大问题
1、画出描写青年动作,神态的句子
2、说说“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心里”关系。通过分析青年的动作神态体会两者的关系,简单而有顺序。
二、课堂教学创情境,动口动手见行动。陕西石油普教长庆第八中学杜敏的特点。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运用了大量的课件和美观的教具。课件都是flsh动画,为课堂教学营造了生动的气氛。再加上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言,很容易把学生和观众带到课文角色中去,高潮时台下掌声一片,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环节激情导,长篇化短重点教。这是李鹏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特点。他的教学风格前面已作分析,此处就不多讲。
五、以读代讲练语感,细节教学是关键。这是刘雅妮老师的《兔子和狮子》的特点。在教学中,他拿出重点段落让学生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来培养语感,从而体会课文。教学达到高潮,学生和观众情绪激昂,心潮澎湃!
以上是我自己的感受,以及分析,我感觉外出学习学习很有收益,并且也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今后应该认真学习,深钻文本,争取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突破。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汇报材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2007年12月17日、18日,我去德州参加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会议规模很大,与会人员共600多人,先后有6位老师临场做课,听后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收获颇丰。
6节课下来,我对这6位老师的授课情况的整体印象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现将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课前交流感情,做到师生心贴心。多数老师注重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以缩短与学生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活跃气氛。比如:德州市建设街小学的于洪涛老师,当主持人简介了他的情况后,他随即与学生交流:从刚才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介绍完后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与老师吗?愿意和与老师做朋友吗?还有泰安市的党照虎老师在课前讲了个脑筋急转弯:德国伟大的音乐学家贝多芬弹琴时从不用这个手指(当伸出食指),为什么?有的说他的手指又残疾,有的说受过伤,最后在老师提示下终于说出因为那是别人的手指,以此来调节气氛。
二、教师怀有激情,时时牵动学生心。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略带手势,尤其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很有激情,我感觉像一个主持人。比如:
1、党照虎讲〈军神〉这一课时,出示刘伯承青年时的照片,教师简介刘
受伤的经过,此时教师声情并茂:同学们请看这是当年的刘伯承,他是何等的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可是.......2、后来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者,学生分别读刘和沃克医生,之后党老师有个过渡语: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即将失去右眼,手术室里会发生什么?请看大屏幕(放手术室中的影片)
三、教态和蔼可亲,及时鼓励有信心。
1、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让观众感觉他们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朋友或孩子,谈话或问问题都是面对面,感觉很随便。尤其济宁的时秋静老师,一上场就是“孩子们好”,问问题也是“孩子,你来说。孩子,你说得真好!”
2、六节课下来没有“你回答得不对,错了”这样的语言,即使回答不上来,也是说“还没有考虑周全,你先坐下,咱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好吗?”碰到回答得好的,老师喜悦地说:“真是太好了,你真聪明!”
四、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吸人心。一堂课下来,感觉如行云流水,环节之间的衔接很自然,不硬,很注意环节之间的导。在导的时候有激情,把学生乃至全场的观众带到课文角色中。比如:德州市的李延敏老师教授〈老人与海鸥〉,当深入探究课文,拿重点段落分析时,有这样一个问题:海鸥与老人有太多太多说不完的话,都有什么话想说?(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老人与海鸥)老人只有一次这样做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3个“退了色”让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家庭条件不好;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为了海鸥可以节衣缩食;为了海鸥可以几十年如一日;老人的衣服褪了色,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情永远不会褪色!)配乐导词:海鸥等待着老人的到来已经成了习惯,他们等待着,第一天没来,第二天没来,第三天来了,但竟然是老人与海鸥的诀别。当教师深情地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眼睛湿润了,紧接着出示课件:海鸥集体送别老人的图片。教师问:假如你是海鸥中的一员,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此时的教学到了高潮,学生和观众同时感到了“悲哀和留恋”!
五、及时根据问题,深挖感受谈谈心。这一点济宁的时秋静老师在教授《触摸春天》时,做得很到位。整节课都是老师问学生答,几乎没有老师的讲。其中一个环节:双目失明的安静为什么会抓住蝴蝶?默读3—5段画出有关句子,再让学生总结(1、花香
2、走路流畅
3、整天留连于花间)安静是如何对待这一奇迹的?学生找出句子读,读到这里谁脑海中出现了问题?让学生说,然后请默读最后一段。假如你手中也有蝴蝶,你会怎么样?说些什么?(生答)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时时处处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其在思想、人格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她双母失明为什么还张望?同位商量为什么用张望?(生答:安静用心灵张望)看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成功)最后教师总结出安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虽然她双目失明,但她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心灵和外表同样灿烂!
六、教学工具先进,激起学生好奇心。6位老师都使用了课件。有的是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有的是课文插图,有的是电影片段,有的是fash动画。学生看上去很直观,不是小黑板的作用,也就是说课件都是出在关键时候,并不是任何问题都以课件的形式出现。
七、教学方法多样,调动学生趣味心。比如:于洪涛的低年级教学《纸船和风筝》。低年级语文注重字词教学他是这样设计的:
1、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2、课件出示8个生字,让学生读。
3、开火车读课文。
4、玩魔方,分开组朝上扔,正面朝上时读上面的生字。
5、猜谜语认识“莓、吵”。
6、出示词语读。
7、出示应该会写的8个字。
8、在课本上练写,提醒写字姿势。
八、教学思路清晰,听完讲课很顺心。一节课下来,感觉回味无穷,余香犹存。无论是环节的安排,还是课堂的应对处理,都非常恰到好处,秒不可言。
以上是我的整体感受,下面我再把授课老师各自的特点做一分析:
一、删繁就简抓文眼,版块教学有主线。德州市黎明街小学刘学杰的特点。她教授的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教学中有两个大问题
1、在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人是谁?(台湾青年)
2、除了台湾青年能打动你,还有谁能打动你?(李博士)一条线是让你感动的人,两个版块:台湾青年怎么样?李博士怎么样?最后归结到“善良的心、博大的爱”就是生命桥(文眼)
二、课堂教学创情境,动口动手见行动。建设街小学的于洪涛的特点。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运用了大量的课件和美观的教具。课件都是flsh动画,风筝在蓝天中飞翔,小船在小溪中漂动。教具是大风筝、小纸船、小松鼠和小熊。为课堂教学营造了生动的气氛。再加上老师抑扬
顿挫的语言,很容易把学生和观众带到课文角色中去,高潮时台下掌声一片,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异版对比品语言,咬文嚼字独一面。这是跃华学校李怀源老师的特点。他教授的是《唯一的听众》。通过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课文对比,句子和句子差别到哪个字词上?哪个句子好?用课件打出两个句子:分别是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比如:
1、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2、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让学生品读句子中的不同词语,来品味句子的魅力,中华文学语言的美。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习作中对字词把握的准确度,培养学生认真推敲的习惯,以及篇章结构的安排上是否恰当。不足处是课堂气氛不如其他课活跃,也许是课型的缘故。
四、注重环节激情导,长篇化短重点教。这是李延敏的《老人与海鸥》的特点。她的教学风格前面已作分析,此处就不多讲。
五、以读代讲练语感,细节教学是关键。这是党照虎老师的《军神》的特点。在教学中,他拿出重点段落让学生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来培养语感,从而体会课文。至于细节教学,是手术室中的环节。放影片,之后读课文段落,当读到一刀、两刀,72刀,可他一声不吭,此时你想说什么?(生答: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他堪称军神)教学达到高潮,学生和观众情绪激昂,心潮澎湃!
六、以学定教顺学导,步步为营教学妙。这是济宁的时秋静老师《触摸春天》的教学风格。整节课不是老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答,而是因为
顺着学生的回答来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观众感觉整节课很轻松,很随便,老师似乎一点也不吃力,没有累的感觉。真正做到了顺学指导。
以上是我自己的感受,以及分析,我感觉外出学习学习很有收益,并且也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今后应该认真学习,深钻文本,用李延敏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汇报:只有创设好文本,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有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长沙之行感悟
2016年9月20日在我校主管教学副校长和语文组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省会长沙,进行了三天的学习。
授课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精湛的教学艺术,朴实无华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马东阳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从课堂伊始,到整节课结束,不时传来学生们和场下听课老师们轻松愉快的笑声。学生们能在这样轻松、自如的课堂中学习,何乐而不为呢?朱老师课前与学生交流:老师的名字就是一个动物世界,让学生想象都有那些动物,引得大家平添了对这位老师的亲近感。
然后是刘小娜老师朴实无华的教学风格。这节课,没有生动形象的课件,没有华丽无比的语言,有的只是简单的课堂架构和老师朴实动情的点拨和引导孩子反反复复地读。就是这一最原生态的教学方式,便深深激起了全体上课孩子与听课教师们的心灵共振。让我们品到了浓厚的“语文的味道”。
首先是学生“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课上,我们看到学生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自由读、大声读、默读等,还听到了老师尊重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刘老师在反复的对学生强调“读”对于学习文本的重要性。一节课上,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每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每读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正是有了这样扎扎实实读,纸上的铅字符号变活了,正是有了这样反反复复的读,文本在学生嘴里活起来,更在学生心里活了起来。刘老师在学生一遍一遍的朗读中,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让学生进行理解和体会,又通过反复的读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表达出来。刘老师将课程最后的小练笔的讲解,贯穿在整节课中,从授课开始的回答问题就让学生练习按照一定得顺序说话,进而到每一部分的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让学生在写小练笔时有话可写,有法可循。整堂课都体现了一节质朴扎实的语文课,语文的学习味道十足。
在最后的讲座中,窦桂梅老师强调了语文教师要本本分分、老老实实教语文,切记“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完成字、词、句、篇的学习”,在掌握好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性的基础上,教会品味语文的文学性。
记得这样一句话: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的效果是最差的。这次学习中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在学习,而非老师在讲课。老师参与其中,就像和一位敬爱的长者之间的聊天,不知不觉中老师引领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的百花园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痕迹隐藏在自然流淌的对语言文字的咀嚼之中,隐藏在学生和课文、和作者感同身受的情感“场”里面,想必这样的教育效果应该是最好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追寻向往的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吧!
第四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野芦沟学校
闫巧连
2015年4月18日、19日,我有幸到榆林观摩了王红梅、张玉东、吉春亚三位名师的授课过程,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名师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都是过他们的精心挑选和安排设计的,因而,每一堂公开课,每一次报告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整个教学观摩活动下来,我感受颇深。我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认真研讨,从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我将本次学习研讨的心得体会作如下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基于“全脑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一)基于问题的思考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实践表现? 2.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3.公开课、展示课成为老师粉饰登场的舞台,她让我们赏心悦目,却让更多的学生„„
(二)基于思考的调查
课堂上喜欢教师站在哪里?站在教室后面,让学生自己学习,适当时间点拨。
(三)基于调查的实践 1.听适当的音乐
2.做有序的健脑操 3.多感官学习4.冥想 5.画思维导图 路径一:依据学情调查,科学组建团队。
路径二:运用自学导航,有效自主学习。
路径三:合作交流展示,高效解决问题。
路径四:梳理巩固提升,自我建构新知。
二、聚集语言方式,回归语言运用。
(一)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悟
当学生一旦变得想学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吉老师的做法是尽量让学生自悟。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抓住契机,要求学生归纳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如《鸟的天堂》的教学,教师在学生理解完全文之后,要求学生回去试着学“导游”组织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鸟的天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课堂上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导游词拿出来展示。老师从中选择或有特色或很优秀的导游语像全班同学宣读。精彩的习作获得阵阵掌声后,请大家说说为什么把掌声送给她们。有的同学欣赏用排比的手法写句段,语言优美;有的欣赏开头和结尾要打动人心;有的欣赏结合查阅的资料补充美丽的传说······这样,每个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从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完全由完全由教师归纳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更会无时无刻地去汲取知识,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课文练习——让学生自主
在吉老师的语文课中学生常常享受练习自选,练习自拟的学习快乐。
如学《盘古开天辟地》的结束时,吉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今天,作业设计的主人是你们自己。你们学了这篇美丽的神话故事,想给自己设计什么作业呢?学生的回答是“我给自己设计的作业是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下一次书香时刻我讲故事给大家听”;“我想把第四自然段的盘古的变化抄在纸上,配上图画”;“我想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由于课堂教学扎实、故学生学习效率高。生字新词的读写、句子的运用、段落的背默、课后题的思考,包括习作等内容均在课内和校内完成。家庭作业除了布置按照认知、遗忘规律进行适当的复习内容外,一般情况都由孩子自主选择读书留痕迹或观察留记录、看电视写评点等自己喜欢的内容。
(三)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
语文课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这次讲课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识字教学,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且落实了写字教学。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分层。比如高年级要达到:
1.挖掘、提炼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学会取舍,一课一得。
2.加强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注重读写结合。3.不断增强篇章意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4.语文学习要“言”“意”兼得。
5.在开放的语文活动中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阅读、习作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帮助老师进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要与学生一起,成为忠实的,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身边,与他们同甘共苦,成为他们学习的好朋友、好伙伴,这样,我们就能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总之,无论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我们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刷新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直到终老,并且,我们要把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不断地奋斗终身。
2015年5月4日
第五篇:小学数学观摩课汇报材料
小学数学观摩课汇报材料
梯门中心小学柴丽华 3月22日—3月23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全国第四届‘相约名师、聚集课堂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几位名师的小学数学课。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因此,我怀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想法,带着理性的思考,欣赏了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观摩活动和精彩的讲座,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我就谈谈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注重课前的谈话功能这些名师和专家走进课堂,他们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没 有自己非常熟悉的学生,与他们一道上课的是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他们不知道学生的基础、语言表达、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等。他们只能从短暂的课前谈话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他们的话题和语言魅力及幽默的风格总能主学生感兴趣。
二、导课方式多样,过渡自然几位教师的课前准备都十分充分,导入很自然。如,钱守旺老师在教“成正比例的量”这一内容时,他就用《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诗歌入,进而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辩。这样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还有也还有和孩子们交流直接导入课堂教学的,他们通过谈话为必要的课堂做一些准备,或直接过渡到课堂教学当中。如张老师在才教《平均数》时,他就是直接和学生进行谈话而引入到初步建立平
均数的意义。首先,张老师问:“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学生回答喜欢。接着又问:“如果张老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并且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是篮球,你们相信吗?”有个学生回答:“不相信,篮球运动员通常都很强壮,就像姚明和乔丹那样,张老师你也太瘦了点吧。”张老师就说:“真是哪了壶不开提哪壶啊,不过还别说,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的小力、小林、小刚对我的投篮技术也深表怀疑,就在上个星期,他们三人还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学生齐答:“想。”就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继续着„„
三、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通过学习全过程的经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知识得以内化,方法得以迁移,能力得以形成。如牛献礼老师的《认识面积》这一课中,让学生经历了认真观察——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数学思维训练过程。特别是在验证这一过程,让学生自己举例,自己验证结论,并且推翻一些猜想。这些都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的,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这一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指出了方向,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主动的。他们在自己深入思考、探究的同时更渴望和同学交流、碰撞。
四、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密切关注学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仲广群老师授课的《解决问题》先复习一道题:“猴哥采了7个桃子,猴弟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这是一步加法应用题,很多学生都会列
算式了,似乎不需要老师怎么讲解了,但吴老师注重的不是学生的结果,而是注重过程,她传递学生的一种思想、方法、情感和交流,她用画草图给学生分析该题,为以下的新知识做好准备,继而学生尝试画草图来解决两步应用题:猴弟采了4个苹果,猴哥比猴弟多采了3个,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多少个?一节课,吴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方法,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四步走:一要弄清问题,二要拟定计划,三要实施计划,四要加头看。还有一个细节,印象也特别深。许淑一老师在说到:减法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吗?在这个验证中学生激烈争辩,有同学说不成立,有同学说成立(例如1-1=0),此时,许老师并不说谁对谁错,只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问学生圈里的是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是绿色的,然后又用粉笔在圈里画了一个点,问圈里的黑板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答不是绿色的,还有一个白色的点。许老师就自然而然地引出,在验证中只要有一个反例就能推翻前面的猜想,所以减法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是不成立的。一个简单的小动作,一句简单的话,就把争辩化解。这也说明了在课堂上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细心消化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极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让孩子们在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蔡宏盛老师在教《比的意义》这一课都是紧紧联系生活的,从他所出的例题,还是练习,无一离不开现实生活,处处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他的课堂中出现了自己和他班上学生的相片,出现了姚明和他球
队的照片,出现了世界卫生报中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这堂课中的一些人物都不同程度地穿插在课的始终,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改强调的教师要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要求。
六、教师要用鼓励性语言这些语言随时随处可见,贯穿了整节课,在这些老师中,他们所说的每一句鼓励性语言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如“聪明的人是越拨越快的”“聪明的同学就是不要样”“那边的同学发言真积极”“咱们班的同学真活跃”“你知道的可真多”“说的多好啊”等等,这些听来随意的语言,可老师的评价却是适宜和到位的。但这些看似平凡的语言,这种评价艺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这些语言在学生的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本人文笔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总的来说,这次听课收获很大,一直记忆犹新是各教师的教学艺术、幽默、亲切的语言魅力将过程性目标教学落实得很到位。我更深深感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更感觉到要不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会敢于大胆放手,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