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家校联系的桥梁
建立家校联系的桥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家庭教育为其打好基础。有人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家庭教育的效果与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只有家校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代新人。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做家校联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1、端正自身态度,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
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是有效地进行家校合作的心理环境,是进行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要与家长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家长、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为了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我认为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热情接纳,欢迎家长为合作伙伴,视家长如亲朋。
1、注重情感投入,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例如,天气冷了,及时给小孩穿上衣服;给生病的学生吃药、滴眼药水,甚至送医院治疗;家长有事不能来接小孩,我就把学生送回家,或者带到自己家进行照顾。对那些学困生,我是经常上门补课;对一些生病的学生也上门探望,补课,慰问。
2、注重交流方法,拉进彼此距离。班主任约请家长来校,应使用商量的口吻,并由家长确定具体时间地点,让家长感到尊重。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多讲孩子的积极表现,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可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孩子。
3、多与家长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班主任教育孩子要经常征求家长意见,并形成一致意见。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班主任要提供具体做法,但也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要得理不饶人。这样才能为成功接待家长来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拓宽交流渠道,密切家庭学校的联系 主要方法有:
(1)用好学生联系手册,全面反映学生学校生活情况,通过教师评语和家长意见、建议相沟通。
(2)致家长信函。每逢学校有重大活动,都以书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介绍活动的目的、内容、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提高家长对学校的信任程度,增强合作热情
(3)新生普遍家访。教师通过各种早期接触,可以提前认识家长,沟通情感,从家长那里了解家庭情况,为以后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做好准备
(4)假期家庭访问,利用假期较大面积的开展家长访问,表现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对家长的诚心,对学生爱心的体现,家长很快可以成为教师的朋友,有利于合作活动的进行
(5)班级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熟悉孩子的教育环境,参加学校与家长的恳谈会,观看学生的演出,参观学生作品或作业,参与家庭亲子活动,听课评课等(6)电话访谈,电话访谈力戒召家长来校告状,训斥家长,而是向家长介绍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向家长了解情况或通报学校或班级的一些活动等。
(7)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这是家长们的富有意义和建设性姿态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也是家校高层次合作的形式,它在推进家校合作创建学习型家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三、指导家长方法,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但由于家庭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因此各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家长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我尝试了一下做法,效果较好:
1、有目的地向家长推荐了一些书目。如,《发现母亲》、《未来生存空间》、《哈佛女孩刘亦婷》、《第五项修练》、《相约星期二》、《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按照天性养育孩子》等。
2、通过谈话,对家长在孩子不同时期的教育方法进行具体指导。例如,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对家长提出养成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要把家长的思想统一起来,家校教育齐心协力,就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三年级的学生活动能力加强了,自以为有本事了,不需要大人的照管了,这样大人就放松对孩子的照看了,结果就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这时候我就教给家长用“放风筝”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看似自由自在,其实总有纪律约束,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再是到了高段年级,学生已经会独立思考问题,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喜欢交朋友,办事学着大人样,自作主张,但又往往把事情办砸了。对待大人的批评指正又听不进去。这时我就对家长说,应该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心平和气的交流思想意见。
3.用家长的优点来教育学生。通过几次家访,对学生的家庭有所了解,同时对家长的能力和特强也了解不少,可以在班上经常夸夸学生家长,树立家长良好的威信。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请家长来学校给学生作讲座,谈谈他们的经验。上届学生中有一位家长是中学教师,我就请他来作关于教育形势的报告。请老船长来讲工作责任性的重要意义;请武警干部讲讲现代军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等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亲人,尊敬他们,崇拜他们。这个活动一开展,对家长的行为也是一个促进,他们对自己也严格要求,事事处处做孩子的榜样。要求学生经常写作文,夸夸我的爸爸,赞赞我的妈妈,让整个家庭充满欢乐和谐的气氛。
4、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组织有经验的家长作育子经验方面的报告或交流会,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说过:“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 从加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序性方面来说,充分发挥家校教育的互补功能,有利于实现家、校在教育时间上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保证家、校在教育方向上的一致,达到信息互通、交流互助、优势互补的教育功能。
第二篇:家校联系总结
蔡家铺小学家校联系总结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信息交流、思想沟通,保证教师和家长之间在良好共处的环境下探讨教育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采取了电话、家访和开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家长意见与建议、家长认可的以及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如下的总结:
首先,家长希望学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下功夫,帮助学困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加大补差力度,教学作到能日见成效,最好不要频繁更换教师以及孩子的成绩与实际能力悬殊大等问题。为此我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针对双休日学生上网玩游戏或看电视无家长看管这一现象,组织家长对孩子的业余时间的分配和看管问题进行讨论,就学生不能按作息时间睡觉和起床问题以及双休日学习生活没有计划等,走访了个别做法优秀的家庭,重点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必须家长督促否则不能如期完成,看电视的时间比较长学生视力下降等方面。
其次,对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我比较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发挥学生优势,改正不足,并及时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尽快拿出应对措施并付之于实践,做到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学困生,德困生更要多给予特殊的关心、照顾。对德困生完善师生教育承包制和帮扶谈心制,对学困生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和学生
研究制度,及时与家长互通信息,增强合力,确保每位对学生回家后的学习生活步入正轨,尤其对特殊学生增加联系的次数,确保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最后,家校联系后我感受到互动性、人文性家长交流,适应了学生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家长的需要。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老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尤其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看出家长水平在提高,给学校教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在家长的参与和配合下,五
(六)班的学生的家庭和学校养成教育将稳步提高,相信通过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努力,家校联系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主要方面。
第三篇:家校联系制度
家校联系制度
为了促进教育多元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营造同一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员、全面、全程教育,特制定家校联系制度:
一、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年级组设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系的常设机构。
二、家访:每学期每位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两至三次家访,填写家访记录卡,作为德育考核的一项内容。
三、家长开放日:每月选择一天(月初通知学生、家长)作为家长开放日,家长可以到校与学生共同生活一天,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教师的教学状况,学校的管理状况。教师要热情接待家长,接受家长的咨询、建议、检查和听课等,并做好记录。
四、校长接待日:每双周星期五定为校长接待日时间,校长随时接待家长的来访来信,并予以明确答复。
五、教师与家长应经常保持电话或信件联系,随时反映学生动态,共同教育学生成人成才。
家长学校学习制度
一、家长学校成员本着免费自愿原则参加家长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家长委员会成员必须参加家长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
二、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的方式进行。每半年集中学习一次。平时分发学习资料分散自学。学年终召开一次学习交流会,交流学习体会。
三、学习要求
1、遵守学习纪律。凡家长学校成员参加集中学习,均要按时到校登记,遵守作息时间,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保持教室安静。
2、做好学习笔记。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都应做好学习笔记,学习后写出心得体会。
3、保证学习时间。家长委员会成员每学期自学和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5小时。
家长委员会检查监督制度
为积极贯彻江总书记关于全社会都有要关心支持教育的谈话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合力,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消除家校之间的误解,特制定本制度。
1、监督检查的内容和范围
①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家长委员会定期与学校教务处一道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提出整改意见。
②学校的教育管理状况。家长委员会定期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进行抽查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③学生的收费。家长委员会定期对学校收取的课本费、住宿费进行审查。
④师德师风检查。
2、检查监督的时间
①教师教育教学检查监督暂定于家长开放日
②学校教育管理检查暂定于校长接待日
③经费审查定于每学期末。
3、监督检查的方式
听课、查资料、座谈、听汇报、审帐等。
4、监督检查纪律
遵守校规校纪、尊重教职工人格,不干扰学校正常秩序,公正严明,实事求是。
家校公开制度
为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特制定家校公开制度。
一、公开的内容和范围
1、学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
①学校的学期工作要点,部门工作计划、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重要的决策决定。
②学生的表彰及处分决定。
③向学生收取的各种费用的标准。
④向学生收取的各种费用的清单
2、家庭公开的内容和范围
①家庭基本状况。
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要求。
③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二、公开的形式
1、学校的内容以校务公开或公告布告的形式公开。
2、家庭情况及家长意见或建议,通过家校联系卡公开。
第四篇:家校联系手册
《学校与家庭联系手册》使用制度
1、班主任老师每周五安排值日班长组织学生本人和组长如实填写《学生在校一周学习与生活表现》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如果班主任审核对于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部分有不同意见,可以用红笔标出、修改。
2、“班主任或者值日班长评价”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课任教师意见,在第三栏对该生进行客观评价,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
3、每周五让学生将联系手册带给父母,学生本人与父母一起填写“家长建议、在家表现”,家长可发表意见或交流看法,签字核实。
4、下周一让学生带回学校,班主任老师结合家长意见与学生谈心交流,促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体现家校沟通的意义。
5、《学校与家庭联系手册》中所记分数要和班级量化制度结合好,填写《学生素养报告册》分数要以此过程性材料为依据,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6、学期末收齐交到教导处,学校组织人员检查填写使用情况,检查结果公布于板报栏。
第五篇:家校联系讲稿
校本培训讲稿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培训的内容是班主任工作。当然班主任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很琐碎,我们不可能一一道来。因此,今天我只选了几个内容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第一个内容:家校联系——促家长成为教育的助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特别是我们这里的家长,对于他们来说,家庭教育差不多就是空白。他们常常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来,学得好与不好,就是老师的事。而他们自己可以说是,完全不负责。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像有的老师要求学生的作业要有家长签字,这本来是一个好方法,希望家长监督、检查孩子的作业。可是有大多数家长签过字的作业还是有很多错误,或是根本不签。可能孩子把作业递给他的时候,他正在打麻将,或是电视看到精彩处。看也不看,就签了。他在应付孩子,应付老师,同时也把“应付”这个方法交给了孩子。)因此,这就更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如果家长与学校之间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有很积极作用的。(看大屏幕,这是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好思路决定好出路,眼光有多远,发展之路就有多宽。心有多大,舞台就用多大。每个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从接受教育到工作,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一个人最初的思路是谁给的,就是他们的父母。昨天来讲课的顾教授说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有的老师也听过。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曾经去过西北地区,遇到了一个正值学龄的孩子在放羊。她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孩子回答说:“放羊能挣钱,读书不能挣钱。”敬一丹又问他:“那你长大了有什么打算?”孩子说:“我放羊,挣了钱,就盖房子,盖了房子,就娶媳妇。以后生了孩子,我还叫他放羊,挣钱。”)其实孩子的想法谁给的,就是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二)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比如: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等等。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学校是不够的。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四)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是我们的教育是为社会和家长服务的。那么社会和家长就会对学校提出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如果能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学校再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就能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合作的基础
总的来说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把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动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经
济、生活情况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学校鼓励家长对学校提出要求,把家长所了解的情况、关心的问题和心中的想法告诉学校,学校也不断地通过交流渠道对家庭教育的模式和过程不断地指导,双方在互动中获益,交流中发展。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
三、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
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或是直接发喜报给家长,效果也许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二)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假设孩子和学校之间发生了矛盾,很多家长就会指责学校,怪老师,怪同学。这时,我们不妨请他停下指责,为学校出出主意,怎样化解矛盾。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只看不参与。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比如,学校里有学生的家长是公安局的,我们可以请他有空时来给全班甚至是全校的同学上一次思想教育班会课。同学们看着那神气的警服,听着惊险的亲身经历,那效果肯定比老师喋喋不休的强。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家长和教师二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最主要的因素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朋友,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我们采取的形式是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可以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补课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
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这是第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内容: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间的冲突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产生。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各有自己不同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制度化的不对等关系,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等。因为所处的地位和角色不同,成人社会对于儿童世界的教育引领,教师的期待和要求,未必一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因此,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我这里有一份对中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调查报告。报告表明 学生喜欢具有以下品质的老师:
(1)教学方法好,热爱和尊重学生;
(2)知识广博;
(3)耐心温和,容易接近;
(4)对同学实事求是,严格要求。
而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则是:
(1)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
(2)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
(3)上课拖时间,上完课就不理同学;
(4)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5)偏爱,不公正。
对以上几项的偏重程度,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有差别:低年级学生特别欢迎“教学方法好”的教师(78%),而高年级学生则特别欢迎“知识广博”的教师(90.8%)。很多学生还偏重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面,多数的学生不喜欢“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的老师(92%)以及“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的老师(91%)。另据上海教育学院郭继东调查,目前学生中,16.22%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28.65%的学生与老师感情较为融洽,而感到与老师相处时十分愉快的,竟然低至17.84%。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被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
从以上调查材料,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作为教师,如果不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方面的修养,就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第二,师生之间如果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沟通,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彼此的信任危机,进而导致师生冲突的发生和激化。一些教师对待学生,往往是“居高临下”,命令多于商议,威严多于亲切,指责多于帮助,惩罚多于鼓励,因而使学生对教师存有“戒心”或“敌意”,产生对立情绪,即使对教师的正确教育,也常常以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方式来对待。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朋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诚心,把教师也当成知心朋友。
了解了师生冲突的成因后,作为班主任,我们怎样来化解师生间的冲突呢?当矛盾冲突发生后,班主任首先不能回避矛盾,要承担起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分别要求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问题,以达成相互之间的理解,化解矛盾。
其次,更重要的是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矛盾的发生。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协调者,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性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讲究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与科任教师处理好关系,做好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协助科任老师做好工作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和科任老师沟
通,处理好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注重与科任教师沟通技巧。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班主任,发现矛盾与冲突后,首先要心平气和与科任老师沟通,了解发生冲突的原因,听取科任老师的意见和处理方法,与科任老师达成共识,做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注重与矛盾学生的谈话技巧。
作为班主任,当学生与科任教师发生矛盾后,学生的情绪激动,易发怒,此时班主任要遇事不怒,冷静沉着,千万不要冲动、发火,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时,要谆谆善诱,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来转移话题,让学生的心境得到平和后再来了解冲突的原因,并要求学生要原谅老师,老师毕竟是老师,要尊重老师,等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后,让学生主动向科任老师赔礼道歉。
3.让学生主动热情地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创造师生交流的平台。
争取科任教师参与班级活动,让科任教师成为班级的一员。如主题班会、家长会和各项课外活动,以密切师生联系,增强师生感情。要积极与任课教师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教学要求,争取任课教师为班级工作。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要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科任课的重要性,像我们这里的学生及家长就有这样认识上的误区,觉得学好语文和数学就行了,其他科不重要。而我们班主任有义务让家长改变这样的看法。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可以要求家长帮助学生准备好学习各科的学习用品,那么学生会觉得家长是重视每一科的学习的。班主任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各科有助于他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就知道他需要科任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与科
任教师的交流就会更近一步。班主任再创造机会让学生和科任教师多接触,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科任教师。
4.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放大科任教师的优点,多谈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
如在班级里介绍每位任课教师的特长、教学经验和成果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喜欢和尊重任课教师,而且也为学生树立了身边的榜样。这样做,对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班主任要充分认识任课教师对班级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班主任要经常主动地向任课教师介绍班级和学生的情况,如学生的变动,班干部的任免,学生的奖惩等。要经常向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要及时反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5.通过家长,把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传递给学生。
在和家长的聊天中,要有意识让家长体会到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些话从学生家长嘴里说出来效果是很明显的。请一些子女教育比较成功的老师在家长会上介绍成功经验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让家长信任教师,让学生信任教师。
总之,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是需要很多老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协调者的身份,协调好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关系,使班级教育更加全面、系统。
下面我们进行今天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差乱班管理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无论你作为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差乱班是我们不可避免接触到的。因此“差乱班管理”这个话题我们很有必要来讨论讨论。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用在差乱班形成的原因上也很适用。造成一个班级差而乱的原因很多,但不论成因如何,一个既成事实的差乱班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1、班风不正,歪风邪气甚至恶势力占据主导地位,左右着班级运行的走向,正义的声音几乎听不见;(即使有正义的呼声,也会因为势单力薄而随波逐流。)
2、纪律涣散,人心不齐,一盘散沙,不仅学习成绩差,甚至集体活动都不能组织好;
3、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荣誉感,对班级深感失望,认为在这样的班级里毫无前途;而且后进生数量较多且抱成一团,形成时而紧密时而松散的群体,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4、各项常规都很差,尤其表现在课堂纪律和卫生上。几乎不能获得任何评比的优胜,永远是学校批评的对象,在老师或其他班级学生中的印象很坏,常有“谈虎色变”的感觉;偶发事件并不偶发,而是时有发生,师生冲突是家常便饭;
5、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普遍没有发展目标,学生对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的正面教育反感;(学生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且无从排遣,由此引发的事件也较多,如早恋、抑郁、情绪失
控、伤害他人、破坏公物等等)
6、单亲家庭和家庭教育有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很多学生家长对子女已经失望,常常放任自流或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导致家庭冲突升级,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与“不管”或“乱管”相对比,“管不住”孩子的家长也相当多,甚至帮着孩子对老师撒谎、圆谎,对老师的教育明显不能起到配合作用,甚至有抵触学校管理和教育的情况,等等。
如果你面对这样一个差乱班的班主任,那么你该如何调整心态,拿出对策,引领你的学生逐步摆脱落后的局面,健康成长呢?以下提供几条建议,供参考。
一、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班主任的心态对差乱班的改造尤其重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做好接受差乱班带来的一切考验的思想准备。牢骚抱怨会影响到行动的主动性,无所作为只会让事情更糟,为自己带来更大的烦恼。带一个好班固然比较省心,但带差乱班是对自己更好的锻炼,是使自己快速成长的捷径。机遇和挑战并存。
由于差乱班的学生普遍缺乏关爱和情感沟通,一旦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有所进步,他们对老师的情感回报也是异常丰厚的,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阅历和教育情感的积淀,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大有益处。把一个差乱班带出来,教师由此产生的成就感也更加强烈,对自身教育能力的认可和自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带一个差乱班需要的大智慧就是:以良好的状态面对现实,以积极的行动改变现实,还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现实。
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困难想得更多一点,但行动却要不急不躁,一步一
个脚印,稳扎稳打。对学生的反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被反复扰乱了心态。
总的指导原则:持续不断地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可以接受的,把忍耐力加大到最大限度。
目标:不让差乱班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以此为起点,逐步改善。
教育过程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信付出总有回报。
二、高举情感教育的大旗
带好一个差乱班的前提是将美好的情感注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你这个班主任。
没有情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差乱班的学生无论是学业还是表现都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状态,情感教育尤其缺失,由此造成学生的叛逆、冷漠,听不进任何正面的教育,其实质乃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戒备,导致的后果是在成绩落后的同时,情商也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对情感的需求往往以其他方式宣泄出来,比如拉帮结派。拉帮结派其实也是学生获得情感上认同的一种方式。
对于差乱班的班主任而言,面对这些在家长眼里、其他老师眼里并不可爱的学生,首先是要从情感上接纳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悦纳他们,善待他们,相信真情可以唤醒他们,打动他们,与学生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一味地改造他们;其次,是对自己班级的学生问题进行诊断,找到一个突破口,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有这么一个大白纸和小黑点的故事,面对差生,老师关注的往往是大白纸上面的那个黑点,而不是这张大白纸。如果看问题的角度变
了,班主任一定可以从自己班级学生身上发现许多的优点。(比如:差生的抗批评能力和挫折的承受力就比优秀生和中等生强得多。为什么呀?这个老师批评他,那个老师也不喜欢他,今天挨批,明天挨批,天天挨批,他还照常来上课,还一点不恨你,还天天抬着小脸看着老师,希望某天命运女神会眷顾自己,老师对自己笑一笑。你们说,这要是换成我们,今天这个领导批,明天那个领导批,当面不敢有怨言,背后什么话恶毒说什么。回到家好不好的孩子还会遭殃。)
所以说,对于差乱班的班主任而言,情感因素是第一位的,态度很重要,方法策略是第二位的。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善良的种子,只要用心呵护,就一定可以战胜、克服那些缺点和不足。
以情动人,建立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首先是理解,理解造成学生行为偏差的原因。理解之后是什么?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和选择,包括不正确的想法。注意:理解和尊重不代表赞成,正确的引导才是班主任要做的,但不理解不尊重学生,就不可能进行引导和纠正,因为你没有获得学生情感上的认同。
情感教育并不是动辄将“爱”挂在嘴上,关键是行为上要体现出对学生真诚的关心。当然,在适当时机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必要的。
情感教育的成功标志之一是学生和教师努力方向一致而不是处于对立面。有了良好的情感纽带,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随后的教育就会顺利得多。
三、设定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完成它
研究差乱班的各种问题,将其整理出来,选择首先需要解决的,让后进班级后进学生进步的方法是不断设置一些小的、阶段性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使他们初步体会久违的成功,逐步恢复信心。其每一点进步都是缓慢的并随时会有反复,多次的反复。对于这点,班主任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目标一定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把常规搞好”之类的话,而是具体到比如:“你试着独立完成一次地理作业,看看自己行不行”、“坚持一个星期不迟到”,等等。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应当及时予以认可和表扬,也可以有具体的奖励。
同样的,对集体也应该有很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现实的、可以实现的。要让学生和班级养成不断完成任务的习惯,随着一个个简单任务的完成,集体就会处于一种不断进步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只要在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比原地踏步强,比倒退更好。只要是持续的,积累下来的进步就是惊人的。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学生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很远。
即使没有进步也要予以表扬,因为情况并没有继续恶化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四、尽量避免设定底线或降低要求
对差乱班学生不轻易为他们设定底线。降低要求本身意味着偏见和歧视,使学生习惯于落后。学生已经落后但并不甘愿落后,应该让他们明白,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的,而是自己都没有想过可以做到。我们常形容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其实“眼高”不是坏事,只有“眼高”了,才可能会“手高”,现在“手低”没关系,只要朝着眼睛看到的高处努力,终会有“手高”的时候。请看我对该命题的以下描述:
我们常常对所谓差生降低要求,为他们设定一个底线,比如:你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可以,等等。这种看似人性化的要求实则把这些“差生”置于一个看客的位置,忽视了他们也有自身发展的要求,把他们本来就已经深藏的积极性和潜力彻底毁灭,让他们甘愿永远做一个“差生”。魏书生老师在对差生管理上,有这么一句话“我不难为你,可我也不放纵你。”降低要求其实就意味着放纵。假设你的学生听了你这句话“你不影响其他人就行了”,学生就会想,不影响其他人,那我睡觉、或是画画不就行了?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根本无法达到你为他们设定的底线——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道德上的,而且越来越差。
正确的做法还是魏老师的那句话:“我不难为你,也不放纵你。”要让学生知道你是重视他的,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让目标脱离所谓的“做人底线”,让他们能重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原来老师对我的希望这么高啊!在这个前提下,再辅之以切实可行的改造计划,让他们初步体会成功,就一定能让他们摆脱绝望的心理。一旦人走出阴影,他再也不会去做那些伤害别人、践踏自己尊严的无聊的事,因为你让他有了更高的追求。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认为他不行,一味地降低要求,他就会连你的最低要求都达不到;你认为他行,他就会不断努力给你看,证明他确实是行的。
五、因人而异的教育策略
只有每个学生都发展了,班级整体才能获得发展。而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犯了同样错误的学生可能动机和背景完全不同,对他们今后行为的影响也可能完全不同。这就要求班主任仔细分析学生的情况,制定适合这个学生的帮教策略。这个看似繁琐的工作,其实才是真正有效的工作,并可以为将来班级整体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今天的培训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参与,希望能给大家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