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汇新王牌-上海徐汇寒假高中培训班新王牌学好高二语文的诀窍
上海徐汇寒假高中培训班新王牌学好高二语文的诀窍
对于有弱科的考生,寒假是个很好的机会。大部分差生的学习困难原因是基础不够扎实,都会想通过课外培训班来补掉这个弱项。新王牌教育机构表示,90的学生都会参加课外辅导,但是由于大部分是父母催促,盲目报班的现象存在,因此报读课外培训班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协商。
报名课外培训班有三点要注意:
1.孩子有意向请家教。如果孩子不想请就不要强求,如果孩子感觉家教老师不适合自己的情况,也要即时停止。
2.要找一定要早找。好的老师日程都很满,找的晚了就会很难找到好老师。
3.要有针对性的培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原因,要先对孩子做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对症下药才可能有效果。所以,找的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经验,令孩子信服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基础差的学生如何利用寒假呢?
基础差的学生,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心态。“高考就像是一次长跑比赛,已经跑了这么长的距离,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特别是高考,影响最后结果的因素很大,不到最后一定不能放弃。
和中等生相比,要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做训练时,要回顾该题涉及的考点有哪些,这些考点属于哪些章节,哪个知识结构框架。同时,要把这个知识框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自己没巩固掉的其他知识点。
经过这样不停的梳理后,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会越来越清晰,心理上也会越来越轻松。要追上中等生做到“基础题争取满分、中档题不失分”自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做更多的题。为了避免题海,新王牌教育的老师建议多做真题!真题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对每到题涉及的考点,考察的能力都有详细分析。这能节约的很大的精力。
第二篇:徐汇新王牌中考 高考补习班 作文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其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2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人物。下面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爱与感动的海洋—— “感动中国”人物 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2012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2012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去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事迹】张丽莉,女,28岁。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颁奖词】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事迹】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
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高秉涵不愿去回忆离开母亲、离开老家村庄的清晨,可那个清晨总会从记忆中清晰地跳出来。1948年,山东菏泽处于国共两党“拉锯区”,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他,“因为你父亲是国民党”。
当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陆续向长江以南撤退时,宋书玉将曾经参加过“三青团”的儿子送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的“流亡学校”。在儿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辈子都在小学教书的母亲几乎没经历过团圆:两个女儿在抗战初期外出求学没了音信,而后丈夫死了,又决定让儿子离开。少年高秉涵用了6个月,穿越6个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挤上了由厦门开往金门的班船。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个月前,在遥远的北京,新中国宣布成立。
对所有从各个港口逃至台湾的人来说,回家是最迫切的梦想,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从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金门逃兵”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
那个“金门逃兵”的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一次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强拉入伍到了台湾。碰上天气晴朗时,隔着并不宽阔的海峡,一眼就能看到家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渔夫本领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个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海水冲涩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举手大喊:“我是从小金门逃来的,没带武器!”可没想到,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星期后,这个因“回家”获罪的“金门逃兵”被处以极刑。高秉涵哭得难以自已,他对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大陆与台湾尚无法通信,他委托美国的同学帮忙寄出第一封家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写了“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是母亲“宋书玉”。不长的信中,他写道:“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有朝一日能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生死不明……娘,我会活着回来!”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峡这头,杳无音信的两个姐姐实际上去了延安,当上了共产党干部,在他踏上逃难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迈的母亲找回了女儿们,却失去了儿子的音讯。等待终于耗尽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宋书玉逝世于吉林辽源……
如今,两岸已经开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艰辛。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
“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
【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事迹】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
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事迹】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在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留给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抓获糯康(特别致敬奖)
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案”专案组组长。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湄公河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
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
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湄公河“105”案成功侦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有力打击了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第三篇:徐汇新王牌 高三语文周Q老师 周末提高积累练习精品小班 2015时事积累(二)
周Q 高三语文 新王牌讲义
2015时事积累
(二)1、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最初于1970年在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我国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世界地球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在环境负担日益沉重的当下,在提倡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的今天,我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应该为地球母亲做些什么?
记得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外星人对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古代人说:从远处看,地球是一颗很美丽的星球。确实如此,但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吧。若从近处看,人们也总可发现不少地方存在污染比较严重的问题。譬如近期备受公众瞩目的兰州自来水污染、去年湖南镉大米事件背后的土地污染等。有些地方的工业废水污染又引发了土地污染,连有些田也不能种了。此外,前段时间雾霾从北方蔓延到南方大地并且多日不散。这说明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直面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已是迫不及待。
“30年前要温饱,30年后要环保;30年前要生活,30年后要生态。”如今的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环境生态了。今年的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谈雾霾问题的时候表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环保战役”的号角果断吹响,无疑是提振了全民的士气。
要赢得此战,政府层面首先应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将高耗能、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低耗能、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提高企业超标排放废水废气的违法成本,严堵企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道路。此外,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生活。譬如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倡导绿色出行。如何倡导呢?这就需要做好道路建设规划、公交线路规划等配套,以及合理投放资源,设置足够的惠民自行车供市民使用。
当然,环境保护是涉及人人的事业,必须人人参与。在环保方面,我们能做的也很多,譬如做好垃圾分类、闲置物品交换,譬如绿色出行、光盘行动。从个体而言,不浪费资源,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这就是在保护环境。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需要政府倡导,需要个人努力,希望人们不是只在世界地球日才会想起地球、关心地球。应该知道,地球就好像一面镜子,正如对镜子微笑,你会收获微笑,当我们爱护地球,地球会回报我们更多资源。而当我们破坏地球,地球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存。明乎此,怎么能不每天爱着地球呢? 参考角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学会反省,携手合作,小我与大我
2、时间去哪了
链接:四成市民表示时间不够用 最想补和最能省的都是睡眠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上海市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了解市民对“时间”的感受和利用情况,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近日利用12340社情民意电话调查专线展开了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市民感觉时间比过去流逝得更快了,四成市民表示时间不够用,多数受访者珍惜时间、遵守时间意识较强。
当问及觉得时间比以前过得快了还是慢了时,73.8%的市民表示过得快了,18.5%表示没变化,5.9%表示过得慢了,1.8%表示不清楚或不知道。
女性比男性感觉时间过得更快,74.7%的女性市民觉得时间过得快了,比男性市民高2.1
周Q 高三语文 新王牌讲义
个百分点。年轻人比年长者感觉时间过得更快,40岁及以下市民中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比重为76.4%,而41—60岁、60岁及以上市民中相应比重分别为75.4%和68.5%。
当问及觉得时间是否够用时,41.1%的市民表示不够用,54.3%表示够用,另有4.6%表示说不清楚或不知道。分就业情况看,在职人员中认为时间不够用的为50.9%,高出非在职人员25.1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除了睡觉之外,时间都花在哪儿了?调查显示,时间投入意愿集中度较高的,包括休闲、工作、做家务等三类,59.8%的市民表示用在娱乐休闲(包括看电视电影、上网等),59.3%表示用在工作赚钱,56.7%表示用在做家务(包括带小孩、购物做饭等)。时间投入意愿集中度一般的,包括锻炼健身、教育子女、照顾父母等三类,38.2%的市民表示用在锻炼健身,30%用在教育子女,28%用在照顾父母。时间投入意愿集中度较低的有旅游、学习进修、实现个人爱好、做义工等,具体为23.6%的市民表示用在旅游,17.3%用在学习进修,11.5%用在实现个人爱好,3.1%用在做义工。
如果每天增加一小时,最想去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反映的是市民希望多花点时间去改善或增强哪一方面。调查显示,如果每天增加一小时,市民最想做的首先是睡觉,占18.9%;其次是娱乐休闲,占14.9%,第三是锻炼身体14.2%。这反映出城市生活的紧张忙碌让许多市民感到睡眠不足,需要休息调整、增强体质。年轻者睡眠需求比年长者更高,收入较高者补充睡眠需求的比重比收入较低者高。
如果每天减少一小时,最能压缩时间的事情是什么?这实际反映的是市民可以节约或减少时间投入的选择意向。调查显示,如果每天减少一小时,市民表示最能压缩时间的首先也是睡觉,占28.6%;其次是娱乐休闲,占22.4%;第三是工作赚钱,占16.6%。这表明很多市民为了工作或照顾家人,许多时候是靠压缩睡眠时间完成必办事务的。
时间去哪儿了?被网住了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从《老牛家的战争》唱到《私人订制》,从《私人订制》唱到春晚,再唱到元宵晚会,甚至引起国家领导人的共鸣。一时之间,每个人都在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追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
记得读本科时,那会儿还没有电脑,读研究生时,上网也不方便。那时候的时间去哪儿了?去图书馆了。除了上课,就是背上书包奔图书馆,一泡就是大半天、一晚上。那种生活也许不算丰富多彩,但精神充实、灵魂安宁,是理想中的“岁月静好”。工作之后,慢慢地台式机普及了,笔记本电脑普及了,互联网普及了,后来,QQ、微博、微信风行天下。媒体环境的变化,使人们大多数时间处于“在线”状态,浏览网页、即时聊天、频繁社交。在鼠标的搜索中,在键盘的敲击中,时间被打成碎片,犹如沙砾粉末,从指缝悄悄流逝。
不知道有多少人习惯了这样的节奏:早上醒来首先打开QQ、微博和微信,然后几乎终日保持在线状态。坐在公交车上、地铁里,甚至走在路上都不停刷屏。下班回到家里,一头扎进网络,直到睡觉。我们的时间、心灵和生活都被“网”住了,就像蛛网上那些无力逃脱的虫子。
时间被“网”住了。一条条信息,一句句闲聊,把一块块完整的时间,分割成互不关联的碎片。书架上那些厚重的著作渐渐蒙尘,那些伟大心灵的陈述渐渐乏人问津,即使近在咫尺,也如远隔天涯。心灵被“网”住了,犹如一叶扁舟,在信息的狂风巨浪里随波逐流,失去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身体被“网”住了,坐在椅上、眼盯屏幕、手敲键盘,成为人们每天最为持久的体态。生活被“网”住了,“宅男宅女”和“低头族”,如烈性病毒般在人群中蔓延。生活被网络“深度套牢”的人们,有多长时间没有问候过身边的亲人?有多长时间没有倾听过朋友的诉说?有多长时间没有感受过空气的清新、阳光的灿烂?更别说筹划一次郊游、阅读一本书籍、仰望一回星空了吧?
那些健康的生活方式,终于与我们渐行渐远。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没有变成
周Q 高三语文 新王牌讲义
畅游海洋、左右逢源的鱼儿,而是变得生活忙碌、心态浮躁、情感焦灼,我们每天刷屏、每时刷屏,与信息世界半小时“掉线”就焦虑不安、魂不守舍。当我们追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才悲哀地发现,那么多时间流逝,结局却一事无成。
互联网、新媒体是技术的进步,它要求人们具备与新技术相匹配的媒介素养。我们利用新媒体,应该如同渔夫利用渔网,牢牢掌握主动权,在信息知识的海洋里捕捞有益的珍宝。而不能像掉进网里的小鱼,听任网络的摆布而无法逃脱。我们能做到吗?或许当我们开始反思“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就已迈开了寻找答案的脚步。
都来想想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好的、积极地、充满正能量的东西,总是能够给个人、社会带来惊喜和收益。
据四川在线消息,马年春晚舞台上,王铮亮演绎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赚得无数人眼泪,连一位潜逃3年多的犯罪嫌疑人周某灼也被这首歌感动,于是下定决心投案自首,结束在外流浪的日子。周某灼说:“父母年届花甲,父亲残疾,靠母亲给人打短工维持生计。这么多年来,我不但不能照顾父母,还天天为自己的过错担惊受怕。”如今,他终于能够踏实起来。他希望自己能在监狱中反省过错,以后重新融入社会,好好做人。
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连习总书记都在感叹,他的时间基本上都被繁忙的工作占据了。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报道了随机采访的各个城市的路人,老人们说,他们的时间曾经奉献在为祖国修铁路、响应祖国号召到基层工作等等上面了,回想起来,他们感到很自豪。大学里的年轻人说,他们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做学问,因为年轻的时间很珍贵,等等。84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他希望老天能能再多给他几年时间,争取在90岁时,实现超级杂交水稻更大的增产。
回想起来,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进步,不就是亿万个充满豪情的中国人拼搏奋斗的时间的累积吗?世界上其他国家按部就班工作人们,无不为中国人勤奋敬业的精神而感叹感动,世界工厂的荣誉称号,绝对是全体中国人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当然,我们身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有的在抛洒自己的青春或者老年时光。有时候,加班回家,夜很深了,凌晨2点、3点了,看到路过的网吧里面,仍然有很多年轻人戴着耳机在上网或者游戏;早上上班,也都能看到有人在路边的茶馆中打牌,等等。其实,也并不反对年轻人游戏、老年人麻将,偶尔为之可以怡情,但长此以往沉溺之中,年轻人丧失的是进取之心,老年人丧失的是身体的健康和延年益寿。
年轻人在人生的黄金期,不能更多的学到知识储备,为将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积累技能,这是国家的损失;老年人因为健康问题入院,自己受折磨,同样是家人和社会的损失。
人生的时间是短暂的,国家崛起的机遇也是有限的。每个人的时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分配,年轻时长身体和学习积累,中青年工作创造和奉献家庭,年老时延年益寿和发挥余热。每个人都能合理的分配好人生的短暂时间,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也就能从少年中国的梦想,到盛年中国的发展,最后成就伟大中国梦的成功。
时间都去哪儿了?确实值得每个人好好思考,好好规划,好好对待。雷锋说,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保尔柯察金说,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想起来,现在的我们其实都应该问问自己:我的时间,都用得有意义吗?这样做,我不会后悔吧!
感谢王铮亮,感谢冯小刚!因为你们的演绎和推崇,马年的中国和中国人,又有了更多的对家庭、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进而采取行动的正能量。
“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一种反思
近期,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感动。歌曲让人动容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是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对生活的追问。它让人深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记忆、留下价值、留下亮点,又抑或是蹉跎复蹉跎,白白走一遭?
周Q 高三语文 新王牌讲义
去年,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探讨的是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归位。它也让人反思,东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停下脚步,陪伴子女、关爱家庭?在我们的价值谱系中,亲情、家庭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企盼。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
多反思“信仰去哪儿了”。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稳屋立,柱倒屋塌。追根究底,很多人心无定根、迷失自我、碌碌度日,大都是不知信仰去哪儿了。信仰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仰的缺失是最危险的缺失。习近平同志说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缺失了“钙”,就会得软骨病。如果说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信仰,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信仰。追寻信仰、坚守信仰、践行信仰,才能让灵魂和身体合二为一,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多反思“道德去哪儿了”。今年春晚《扶不扶》与其说是一个小品,不如说是对“道德去哪儿了”的一种追问。正是由于一些人道德的丢失,才会有 “毒胶囊事件”、“小悦悦事件”、“扶老人反被讹”等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发生。还是《扶不扶》中的一句台词说得好:“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起人心,才能扶起传统美德、扶起善良国人、扶起大道中国。
多反思“好空气去哪儿了”。“本想过一个风清气朗的春节,没想到整天都生活在雾霾之中”,这恐怕是很多人过年的慨叹。“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好空气去哪儿了?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和手上。少些奢华,不搞铺张浪费;少些攀比,不搞盲目购车;少些以自我为中心,不搞污染环境那些事„„也许好空气就会回归。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人们在反思中完善,社会在反思中前行,国家在反思中文明。不要认为,社会的不好是他人造成的,其实“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诚如哲人所说,“遥远的罪恶与你我有关”。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多反思信任去哪儿了、原则去哪儿了、底线去哪儿了、亲情去哪儿了、乡愁去哪儿了、血性去哪儿了„„我们才能收获一个健康中国、温馨中国、现代中国、强大中国,我们所热切盼望的中国梦才能尽快实现。
反思之后重在行动。没有反思,缺少行动,如何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支烛照天空的火炬,点一盏守望家园的心灯,用自己的一片光、一份热去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你我将变成向上的个体,中国将变成和谐的国度,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参考角度:反思与前行,孝,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做时间的主人,忙
3、“砍人”恐慌
社会要有足够定力
熟透的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结果动物们以讹传讹,变成“咕咚来了”的惊恐。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熟悉。最近在成都、广州等地,“砍人”传言引发的“咕咚效应”,同样值得深思。
有心理学者分析,一个传言唬得不少人撒腿就跑,这种行为属于集体无意识恐慌蔓延。恐慌的背后,是焦虑与不安。越是面对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的风浪,越需要有关部门保持定力、镇静施策。不实传言“遇真即化”,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用事实击碎传言;迅速提供权威信息这颗“定心丸”,用真相跑赢谣言,就能有力遏制“咕咚效应”蔓延。在成都,“街上砍人”的网帖出现半个小时内,当地公安部门就用官微辟谣,使公众情绪逐渐平复。
另一方面,谣言之下的“跟风跑”现象也不容忽视。三人成虎,一旦没有冷静的思考、周Q 高三语文 新王牌讲义
缺乏理性的判断,就难免被传言裹挟。邪不胜正,假不成真,最可怕的是自乱阵脚。不要听风就是雨,把得住方向、守得住底线,我们的社会才会有足够的定力,才不会有“咕咚来了”的恐慌。同时,对那些故意制造谣言的人也要坚决打击。
“有人砍人”谣言为何会造成人群恐慌?
3月14日下午16时30分在四川省成都市春熙路有人造谣“有人砍人”,引发数百人在春熙路一线往蜀都大道奔跑,并引来特警、民警和一些安保人员到现场巡逻。15日上午8时30分许,广州市沙河大街某服装城有保安员抓获一名小偷,小偷突然大喊一句“有人砍人”,也引起周边群众向四周跑散,大量群众跑上街道。从图片上看也引来了特警和民警人员。
从这两起事件来看,显然与3月1日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和14日湖南长沙砍人事件带来的影响有关,由于信息传递的加快,信息瞬传万里已不惊奇,信息的开放性也使信息的准确性降低,再加上两起砍人事件引起的社会反映和歹徒的惨酷血腥,让人民群众的焦虑和不安情绪上升,安全感越来越低,“有人砍人”的谣言引起群众逃散恐慌也就顺理成章。
特别是当有人喊出“有人砍人”的谣言时,周围的群众是茫然的,是不明所以的,他们能够选择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受遭殃,而他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手段就是迅速离开现场,这也是危急时刻群众能够进行自救的唯一办法。再加上盲从的心里,所以一次性聚焦起更多的人沿着大街逃散也就成了必然。
我们不能说群众盲从的不是,更不能因为逃散引起骚乱造成的损害而责怪群众,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采取措施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这两起由于谣言引起的逃散事件来看,两地警方的动作都是非常迅速的,他们在第一时间赶赴到现场进行维持秩序,并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进行辟谣。他们的快速行动为安定民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避免了由于逃散引起更多的骚乱。
如何加强群众的安全意识防范,教育群众对待谣言冷静思考冷静面对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自我保护,这才是当前最应该做的,只要这样的教育能够到位,群众都能够冷静面对突发事件,都能够经过分析后再采取措施,而不是一味的恐慌逃散。恐慌性的逃散只会使犯罪分子气焰更加嚣张和无所忌惮,对打击犯罪分子起不到丝毫作用。
当前,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同时,也不要放松对散布谣言者的打击力度。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群众都变成智者,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群众。要靠他们来辟谣显然不可能达到效果,政府部门、警方在第一时间出现并进行辟谣才是最好的说明,群众也最认可,这也是政府和警方的职责所在。让我们一起团结越来,针对暴力犯罪分子和谣言散播者进行严厉打击,坚决打压下他们嚣张的气焰,还社会和群众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参考角度:社会的稳定与安全需要政府的努力和公民的理性、理智
4、秦火火
网络推手“秦火火”(本名秦志晖)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机关认为,秦志晖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编造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应当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秦火火”认罪,不只是自我救赎
时隔数月,“秦火火”再度浮出水面,是走上审判台之时。稍微关注微博的人大概对“秦火火”都不会陌生,此人曾在网上兴风作浪,据其承认,制造并传播的谣言多达3000余条,比如铁道部向在“7.23”动车事故中意大利遇难者协议赔偿3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接近两亿)、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李双江之子并非其亲生、杨澜从股市骗了几十亿元„„每一
周Q 高三语文 新王牌讲义
条谣言都被广泛传播,既给谣言涉及者造成了极大困扰,也使网络空间谣言充斥,真假莫辨,影响不可谓不恶劣。
“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这是“秦火火”的一贯逻辑。从中可知,他不仅要故意造谣,还将造谣当成他的工作;他不是不知谣言的危害,而是利用谣言的危害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其所愿,“秦火火”火了,但火是火了他自己,损了他人,搞乱了网络,危害了社会。
据报道,“秦火火”已经当庭认罪,认可公诉人指控。认罪当然是改错、自我救赎的开端,但罪已犯下,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一开始真能敬畏法律、敬畏秩序、敬畏他人的合法权益,自然就不敢乱来。“秦火火”认罪,对其他人也是一种教训和警示。
无利不起早,“秦火火”造谣是为了炒作,炒作是为了牟利;而“秦火火”并非一个人战斗,他背后有一些大V以及汲汲于牟利的公司。“秦火火”本来名不见经传,所炮制的谣言只在小圈子内传播。没有一些网络大V的转发,谣言不会迅速流传,不会成为网络热点话题;没有网络大V的推波助澜,谣言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危害。“秦火火”曾交代,他和某些网络大V达成了协议,互相帮转微博,还有人提示他近期要关注什么。由此观之,要打击的不仅是“秦火火”,而是网络的造谣行为。
“扫帚不到,灰尘不掉”,对炮制谣言的小V大V就应该依法打击,对乌烟瘴气的乱象就应该及时清理,对低俗、色情、粗野、暴力内容就应该“人人喊打”,否则,任其下去,不仅无法建立网络文明,更可能伤及社会健康运行。网络空间虽虚拟,责任不虚,底线不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上网者都须坚守相关底线。哪些底线?根据“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所形成的“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坚守这七条底线,才能成为合格网民。
“秦火火”受审,是去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很显然,其标本意义不难理解。依法处理造谣者,这是司法机关的坚决立场;维护良好的网络空间,这是公民的责任。以“秦火火”为鉴,绝不造谣,亦不传谣,互联网空气干净了,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对秦火火们 受害者也应拿起法律武器 的确,网络空间也是公共场所,网络社会也应该是法治社会,不能成为谣言流布之地。因此,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治理网络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公共权力机关依法介入,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仅靠这样的法治力量,恐怕还不够有力。事实上,相关受害者也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起诉“秦火火”等人。
网络谣言的伤害分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谣言是对他人(包括法人)名誉权等私权的伤害;从社会层面上讲,网络谣言可能扰乱社会秩序、伤害公共利益。就前者而言,法律规定,伤害他人名誉权的侮辱、诽谤案,乃自诉案件,即如果没人向法院“告状”,法院则不予受理。也就是说,公权力量管的是后者。当公权机关介入,网络谣言成为公诉案件,所维护的则是超越私人权利的社会公共利益。但如此尚不能对私权利形成直接和足够的救济。遗憾的是,在“秦火火”等人长期造谣传谣的过程中,鲜有受害者站出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显然,只有公权力量的介入,对网络谣言的惩罚,其速度和力度都远远不够。一方面,网络谣言在伤害私权的时候若未得到制止,就有可能进一步危害社会秩序,伤害到公共利益;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可能受到刑事判罚,却没有付出民事赔偿的代价。就本案而言,据称两年时间造谣传谣3000余条的“秦火火”“立二拆四”,能够构成涉嫌寻衅滋事和非法经营罪的要件;但更多的谣言制造者可能远远达不到这个级别,也就不可能由公权机关出面,以
周Q 高三语文 新王牌讲义
公诉案件进行打击。
事实上,对付网络谣言,公权介入不是唯一途径。试想,如果红十字会能够起诉“秦火火”并胜诉,所谓“强行募捐”的谣言就会自然瓦解;如果张海迪女士和罗援将军能够拿起法律武器,那么所谓“拥有日本国籍”“兄弟任职外企”的谣言也可以烟消云散,而且还能得到一定的利益补偿。这显然比坐等公权力量介入有效得多。
公权力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但私权利的伸张还是需要具备公民意识的个人去自觉而为。回击网络谣言,不能坐等或仅仅依赖于公权力出面来主持正义,受害者个人也应主动回击。
对 “秦火火”获刑的思考
网络造谣者“秦火火”终于为他那些肆无忌惮的谎言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当时从网络草根变成粉丝过万的网络“大V”,从普通民众变成“意见领袖”,应该说,这一“变身”的神话,得益于近几年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工具在中国井喷式的发展。
如今,我们的步伐更深入地踏进了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方式越来越多。然而,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的开放性、高效性、匿名性,固然为网民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和言论自由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它的虚拟性,也容易让网络成为滋生流言和谣言的温床,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谎言中迷失。网络推手、水军„„这些上一辈人闻所未闻的群体,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大行其道,利用网络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显然,互联网时代的这些变化,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对网络言论设置法律边界,对网络领域加以更严格的规范管理。
去年9月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其中明确规定,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而“秦火火”编造的虚假信息,仅“动车事故外籍遇难旅客获高额赔偿”一条就转发过万,评论3000余次。如此看来,把“秦火火”送进监狱的,正是那些相信他、转发他微博的网民。
这就提醒人们,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在网络平台上发声,如果不动脑筋、不加核实、不经理性判断,随便把手中的微博、微信进行转发,就可能是帮一些大V、“水军”一起造谣。换言之,上网需要带着自己的理性思维,不能迷信那些网络名人、大V。否则,就容易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也让自己陷入传谣的泥淖。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也需要自律。“秦火火”因网络造谣而获刑,这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对那些网络大V们的法律震慑。而从这一案件中,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要维护网络的公正和安全,需要法律的完善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也需要网民带着理性判断和独立思维来使用互联网。
参考角度:互联网发展的利与弊,社会发展与法律完善,底线
第四篇:长宁区高中补习班新王牌高二数学秋季班教学计划-杨XL
秋季班继续暑期班的课程,主要是衔接向量,加深数列到高考难度,同时学习好直线圆椭双抛
秋季班教学计划(共20次课)
(第1讲)向量题型分析与考试题型技巧(第2讲)向量在三角形中的分解(第3讲)数学归纳法(第4讲)数列极限的求法
(第5讲)(高考题型分块分析熟练和提高)数列an的求法针对性提高(第6讲)(高考题型分块分析熟练和提高)数列sn的求法
(第7讲)(高考题型分块分析熟练和提高)分群数列(第8讲)(高考题型分块分析熟练和提高)数列的函数性研究(第9讲)(高考题型分块分析熟练和提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第10讲)(高考题型分块分析熟练和提高)直线的考试题型与方法分析(第11讲)(高考题型分块分析熟练和提高)圆的考试题型与方法分析(第12讲)椭圆的定义
(第13讲)椭圆的考试题型与方法分析(第14讲)双曲线的定义
(第15讲)双曲线的考试题型与方法分析(第16讲)抛物线的定义
(第17讲)抛物线的考试题型与方法分析(第18讲)数列期末考试复习
(第19讲)向量,矩阵。行列式期末考试复习(第20讲)直线圆椭双抛复习
第五篇:黄浦新王牌 暑假补习计划 高二物理 冯T老师
高二物理暑期计划
高一经过系统的力学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高二马上进入电学的新知识,但电学知识点和力学结合的综合性题目往往是学生的难点,也是选拔性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基础扎实,能灵活熟练的解决这类综合性的题目,暑期进行电场和磁场的教学,为高二下阶段的会考做好提前的知识准备。暑期课时安排如下: 《电荷及守恒定律》1课时
《库仑定律》2课时
《电场、电场强度》2课时
《电场线、电场的叠加》2课时
《电场综合测试题目》2课时
《磁场、磁感应强度》2课时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1课时
《磁场的综合性测试题》2课时
《串、并联电路》2课时
《电阻定律》1课时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课时
《电路的综合测试》1课时